- 相关推荐
读《煮书》有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煮书》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读《煮书》有感1
自从读了《煮书》以后,仿佛心灵受到了一次洗礼,感受至深。它告诉我们读书要反复诵读品味,读熟读透不可,这样才能牢记秒词佳句,才能体会到文章的情感和精髓,写起文章来才能得心应手。
在“煮书”的循循诱导下,我找到了开启心灵的金钥匙,掩卷沉思,回想以前,有一次,老师要求我们回去多了解有关《三国演义》的资料,我竟在父母面前夸下海口,发誓要在两天内啃完《三国演义》这部中国古代名著。我是个言而守信的孩子,说到做到,于是便马不停蹄地啃起《三国演义》来。那可谓是一目十行,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啊。一天过去了,又一天过去了,我经过夜以继日的努力,终于实现了我的诺言,把《三国演义》从头到尾翻了一遍,自以为了如指掌,谈起来可滔滔不绝。可是,爸爸一询问其中的细节,到头来却一无所知,答不上来,我目瞪口呆,脑海里一片空白,着才发觉和没有看之前没有什么两样。
还有一次,我听说多看书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好处多着呢!于是我回到家里,像发了狂似的,从书柜里翻出书就看,不管是武侠小说、还是科幻小说;不管是历史文化书,还是动画书;不管是科学论坛,还是少儿百科全书……根本就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实际理解力,不管自己的年龄,看不懂的'也看,不适合于我的也看,总之只要是书,拿出来就看,一天下来,我足足看了十多本书。可又什么用呢?我以为看了那么多书,我会成为博大精深、知识渊博、有内涵的人了。哪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目了然地看书,不仅浪费大量的时间,还像清风拂过水面一样,不留一点痕迹,几乎没有学到任何知识。
读了《煮书》这篇文章,又联系了实际,我明白了:读书要精读,不能囫囵吞枣,要把书煮熟;再慢慢吸收,才能真正从中获得知识。
读《煮书》有感2
这篇文章写了我不知什么是煮书,爷爷告诉我“煮书”就是指一直读书,一直把书读透为止。爷爷还告诉我,煮书不仅可以好好地体会文章的情感,还可以牢牢记住好词好句。
通过这篇文章我了解到了煮书的好处、什么是煮书以及怎么来煮书。煮书是一种乐趣,可以得到你意想不到的乐趣。煮书并不是将书放在锅里煮,而是不停地读书,知道把书一直读透读懂为止怎么煮书呢?很简单,文章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床时将它多读上几遍,先仔细品味一番,再琢磨作者的写作意图。煮书的`好处是它不仅可以好好体会文章情感,还可以好好琢磨文章里的奥秘,真是一举多得呀!
好了,在此我也就不多说了,因为我也该去煮书了。
【读《煮书》有感】相关文章:
读《窃读记》有感10-14
读窃读记有感12-19
读《万卡有感》有感12-22
读《哈姆雷特》有感01-21
读《跃迁》有感12-24
读《莫高窟》有感04-22
读《董存瑞》有感07-07
读简爱有感09-29
读《家风》有感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