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演义有感

时间:2022-04-04 15:16:0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三国演义有感集合15篇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三国演义有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三国演义有感1

  自从我接触了《三国演义》后,我就非常崇拜诸葛亮。在没看《三国演义》的时候,我常常听到有人夸赞诸葛亮聪明机智,无人能敌,是一个传奇人物,因为我没看过,就一直以为诸葛亮只是运气好,敌人正好没有想到某一点才输给他的,才误以为是他的聪明机智。直到老师有一次要求我们看《三国演义》后,我才真正认识到诸葛亮。

  诸葛亮一开始被刘备请出山,成为了刘备的军师。他不仅能预测天气,还知人心,知道各种人的性格特征与为人处事,使他百战百胜。

  让我印象比较深的一件事是《草船借箭》。《草船借箭》大家都很熟悉,因为在课文中出现过,那时诸葛亮在帮助周瑜,周瑜阵营里又很缺箭,诸葛亮就观察天气,知道几天后是雾天,又很清楚曹操生性多疑,一定会在雾天用箭来射敌人,就利用这两点,在雾天那日就收到了曹军射在稻草人上的“礼物”——十万多只箭,差点把曹操给气死了。看到这,我都有点惊奇,他是如何预测天气的,再说当时也没有任何仪器能用准确的测天气,我不禁崇拜了起来。当然,他还有很多神机妙算的事,比如:空城计,三气周瑜等等,让我越来越喜欢诸葛亮。

  不仅如此,我还从他身上学习到了很多优点。神机妙算,使我能提前猜到老师要布置的作业,从而提早完成;乐观冷静,使我在遇到任何困难或在比赛中遇到强劲的对手时冷静下来,鼓励自己,让自己保持乐观心态;足智多谋,在与同学玩抓人时冷静分析同学会出现的地方,成为这个游戏的大赢家……

  但是这本书的结局却不太让我满意,诸葛亮因为每日每夜都在为国家大事策划计谋,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不幸去世了,这可能就是诸葛亮所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吧,他虽然死了,但他的足智多谋、聪明机智将永远被后人铭记。

读三国演义有感2

  别让嫉妒绊住你前行的脚步——读《三国演义》有感

  金华市仙桥小学五(1)班 吴乐琪

  暑假我有许多时间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我又一次品读了《三国演义》这部中国古典名著。我被书中精彩的故事深深吸引,更对“嫉妒”这个词有了深刻的理解。

  周瑜因嫉妒诸葛孔明的才干而吐血身亡,使吴蜀联盟险遭不测……周瑜可算是难得的人才,因嫉妒而英年早逝,这是莫大的悲哀。

  常听人说:嫉妒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表现,对人的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嫉妒别人就是自寻烦恼,更是无能的表现。

  然而,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一点嫉妒是不可避免的。一个人会嫉妒别人,首先说明他看到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其次说明他不甘落后于别人,或者还有奋进之心。就凭这点,我们就不能说会嫉妒的人完全无能。那些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人肯定不会去嫉妒别人,但这样的人未必招人喜欢。

  我希望自己不是个小心眼。但是当老师表扬同学而没有我的份时,我会很不高兴,甚至会向老师打小报告,揭同学的短,让同学也不开心。我想这一定是嫉妒心在作怪。

  在去年的校运动会上,我的“好姐妹”小琳获得跳高冠军时,我真心祝福她。当听到同学们和老师对她的赞美、表扬,看着小琳那般高兴和得意的样子,我暗暗下决心:“明年我就报这个项目并一定要得冠军。”比赛后的体育课,我经常请求老师指导跳高。原来我只能跳过85 厘米,经过坚持不懈地刻苦训练,我已经能轻松越过1.05 米的高度。今年秋季运动会,五年级女子跳高的冠军争夺赛一定会更加激烈,同时也会更加精彩。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周瑜,他若不是嫉妒诸葛亮的才干,而是和诸葛亮成为好朋友,那三国的命运和结局会完全不一样,吴蜀联盟一定能大败曹操。可惜人死不能复生,我们只能从中汲取教训。当嫉妒心理萌动时,要及时调整心态,羡慕别人成功时也要真心祝愿。别让嫉妒绊住你前行的脚步。亲爱的同学,让我们记住: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指导老师 郑爱媛)

  教师点评

  小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品读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她对“嫉妒”这个词有了深刻的理解和阐述,她的观点明确,体会别具一格。她说:“嫉妒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表现,对人的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嫉妒别人就是自寻烦恼,更是无能的表现。”她为周瑜的英年早逝而唏嘘、痛惜。

  小作者又能结合自身生活实际,表明自己对嫉妒的认识以及自身的变化过程,从曾经嫉妒别人到积极奋进。全文语句朴素自然,却有一股清新扑鼻的芳香。

读三国演义有感3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我对词中的英雄一词发生了疑问,书中讲到的人物骁勇善战,然而,群雄逐鹿于乱世之中,谁才是真正的英雄呢?

  有人说,孔明是真正的英雄。因为他足智多谋,处事果断,上通天文,下晓地理,是千年难见的一代贤相,火烧新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六出祁山……无不体现这一点。然而,我认为孔明完全可以有更大的作为。刘禅无能,根本扶不起来,孔明却把自己的一生,死死的绑在了蜀国这辆毫无希望的战车上。

  我倒觉得曹操是一位真正的英雄。尽管书中说他大逆不道,奸诈多疑,还敢“挟天子以令诸侯。”但能者居上,为何偏姓刘的能当皇帝?他是政治家,牢牢抓住天子,使他做任何事都变的名正言顺;他是军事家,不计前嫌,招贤纳士,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使敌我力量

  发生了巨大变化;他是文学家,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己”这样脍炙人口的诗句。当然喽,他太多疑,以至于刚愎自用。但功大于过,曹操无论在哪一方面都称得上英雄。

  那再看他人:孙权不过仰仗父兄基业,建功甚少;周瑜虽年少有为,但气度狭小,意气用事;关羽,太骄傲;张飞,勇有余而谋不足;吕布,一见利忘义之徒也……

  总之,我以为,三国英雄,曹操一人而已。

读三国演义有感4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相信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不用说,大家也应该知道我要写读后感的书是《三国演义》。

  上个寒假,我读了这本书。我读得津津有味,让我印象深刻的段落有很多,什么桃园三结义、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赵云单骑救主、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等。

  《三国演义》在曹操、刘备、孙权三个政治势力中,曹操和刘备作为主要对立面,而把蜀国放在中心地位。孙权则主要是作为刘备抗曹的联合力量出现。这本书中小说通过一些段落刻画了很多生动的人物形象。

  关羽是我最喜欢的人物之一,通过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不仅体现出了关羽的武功高强,更说明了他对于刘备的绝对忠诚。虽然曹操厚待于关羽,可是关于因为在桃园三结义,他不能忘恩负义,所以还是过五关斩六将的走了。还有就是他的胳臂被毒箭射伤了,名医华佗说要刮骨疗伤,而且要把胳膊绑在柱子上,因为怕他乱动。要知道,你就是蹭破一点皮也会非常疼,而当时还没有麻药,要把皮划开刮你的骨头,可能听了都会不寒而颤,而关羽说不用,而且还下起了棋。这更能体现出关羽的坚强。

  从关羽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知道了不能因为一点诱惑就放弃自己的东西,而且做事要坚强,不能因为有一点小困难就退缩,要勇于面对挫折。读完了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我终身难忘。

读三国演义有感5

  三国演义是中国的第一部代体古典名著小说,这书上的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起间,在这战火不断中出现了三个大国——魏、蜀、吴他们三国,他们经常争锋相对发生了许多令人惊叹不已的故事,有火烧赤壁、三英战吕布、刮过疗毒等等的故事。

  那么有些功劳都归功于谁呢?当然是蜀国的军师诸葛亮了!就举一个例子诸葛亮在城里只有三千兵力,而司马懿却有是万精兵,诸葛亮的兵吓的东跑西窜乱了手脚,而诸葛亮却很淡定,他想起了一个计发,那就是空城计,只见他一声令下:“把城门打开,你们藏在房子里,而我在城楼上弹琴不管发生什么事都别出来。”只见不远的天空全是尘土,十万大军就在不远处,只见诸葛亮在优雅的弹琴,城门前有两位士兵在扫地,他们的心情很好嘴上充满了笑容,司马懿心想我了解诸葛亮他一定会在城里设下重重机关,然我们大伤体力,最后再发动总攻那可就不好了,有一位大将说道:“这诸葛亮一定没有多少兵力我们就杀过去吧!”司马懿又说道:“安全第一撤退!”之间地上的尘土再次飞起。

  至此诸葛亮吓得一身冷汗,但是他最终还是赶走了司马懿,得知消息的司马懿气得都快吐血了!

  这诸葛亮真是说什么什么就有,说什么没有什么就没有。他只是神机妙算呀!

读三国演义有感6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我又一次走进了《三国演义》,走进了那个群雄纷争的年代……

  《三国演义》描写了自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一百多年间,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与斗争,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三国演义》中有名有姓的人物有1191个,这些形象无不血肉饱满,个性鲜明,纷繁多姿,无不刻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在《三国演义》120个章回里,我最喜欢第46章《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在《草船借箭》中,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令我折服。周瑜非常嫉妒诸葛亮的才华,就命他10日内造十万支箭。结果诸葛亮夜观天象,在第三日起雾时,去曹营借了十万余支箭,真是一举多得!不仅让曹营亏损十万支箭,还为东吴增加十万支箭,难怪周瑜对他心服口服呢!怪不得在“三绝”之中孔明占据“智绝”一席。诸葛亮令我崇拜,我幻想有一天也能手摇羽毛扇,头戴纶巾。遇事不再慌张,而是像诸葛亮一样,纵观全局,运筹帷幄,机智化解。虽然后世对诸葛亮有些神化,但是并不影响我将他视为榜样。

  《三国演义》中,刘氏集团成员的重情重义令我折服。关羽被曹操看中,却依旧千里迢迢寻找刘备;诸葛亮满腹才华,却死心塌地做臣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不止因为它的情节,更因为它给读者传达了万世不变的思想观、价值观。“忠义”正是这本书传达给我们的价值观。

  希望你能翻开《三国演义》,去结识个性鲜明的人物:以“智绝”闻名的诸葛孔明;以“义绝”闻名的关云长;以“奸绝”闻名的曹阿蛮,还有许许多多英雄豪杰……他们身处乱世,横刀立马,力挽狂澜,谱写出了一折折令人叹服的英雄赞歌!

  《三国演义》令我受益匪浅。

读三国演义有感7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再一次翻开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它的卷首语又一次在我的耳边回荡。《三国演义》是由一个个扣人心弦又拍手叫绝的故事串联起来的,讲述了蜀、魏、吴三国发生的一系列斗争。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要数“马谡大意失街亭”了。

  “马谡大意失街亭”讲了魏军率兵20万攻打祁山,当时街亭是汉中的咽喉,关系重大。马谡主动要求前去把守街亭,诸葛亮不放心,马谡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这才同意,并让王平协助。诸葛亮相信马谡熟读军书,可以守好街亭。可没有想到,马谡只会纸上谈兵,死板地按照兵书上的做,不听王平的劝告,在山上扎营,结果被魏军断了水道用火攻,全军覆没。诸葛亮得到消息后,非常难过,怪自己用人不当。诸葛亮和马谡情同手足,可不依军法处置,又不能让将士心服口服,只好迫不得已斩了马谡。

  这个故事我百看不厌,明白了许多道理:一.马谡一味地按照兵书上去做,认为“居高临下,势如破竹“,而没有考虑周全,没有考虑敌军是否会切断水源,使自己军队不战自乱。我们学习也不能只为了应付考试而去死记硬背,真正能学好的人是能将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的,这才是真正学到本事。二.马谡失街亭的另一个原因是不听他人的劝告。马谡刚愎自用,认为自己熟读兵书看不起他人。王平已经说出了在山上扎营的弊病与在路口扎营的优势,可马谡却自以为是,依然上山扎营。我们在生活中一样,要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取长补短才能进步。我在生活中也总是听不进妈妈的建议,认为她啰嗦,可实践证明吃亏的总是我自己。看了这个故事更能悟出其中的道理。一个连别人的意见都听不进去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三.诸葛亮虽然神机妙算,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他也有用错人的时候。我觉得守街亭这么重要的事情可以让姜维和赵云担当。这样既可以守住街亭,又可以锻炼姜维尽快了解蜀军的情况。

  《三国演义》这部长达66万字的名著倾注了作者罗贯中无限的心血,这里的一个个故事倾诉着一个个哲学道理,给了我们许多的启示,让我们受益匪浅。我喜欢这部名著,将会一遍遍重读它,它将伴我一生!

读三国演义有感8

  不同的书给人不同的感觉,有的书像一条小船带你在知识的海洋遨游,有的书像一把钥匙,帮你打开世界的大门,还有的书像一条绸带,串起你童年的回忆。而《三国演义》又是怎样的一本书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三国演义》这本书主要讲述了战国时期的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战斗,最后由司马家族获得了胜利,将魏国改为晋朝的故事。书中有许多呼之欲出,令人不忍掩卷的人物,比如一代枭雄曹操,智慧的化身的诸葛亮,爱民如子的刘备,浑身是胆一战成名的赵云,粗中有细的张飞,义薄云天的关羽,阴险狡诈的司马懿等等。其中刘备带给我的感触是最多的。

  刘备是刘邦的后代,也就是汉王室后裔。他虽然具有统治那个时代最需要的仁义且谦逊,但他总以意气用事,做事不顾后果,这也就是蜀国衰败的原因之一。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学习的刘备的仁义之心,要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人,不要因为某个人的一方面不如你,就以轻视的目光对待他。不要学习刘备的意气用事,不管做什么事,凡事都要冷静思考,三思而后行。而不是理所当然去鲁莽行事,否则最后受伤的还是自己。

  看完《三国演义》这本书以后,我认识了很多的历史人物。也学到了很多的历史教训。书中所用的计策和谋略,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有很多人学习和运用。所以这本书真的值得我们去好好的学习和揣摩。

读三国演义有感9

  在这个暑假我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后有很多感触,现在就由我来给大家介绍这本书吧!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战争。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有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国演义》对我来说是一本值得回忆的好书,但对你又是不是好书呢?

读三国演义有感10

  看了《三国演义》后,一直被周瑜那句“既生瑜,何生亮”的悲鸣弄得心神不宁,难免心生感慨:周瑜字公瑾,也是千古风流人物,曾经有多风光,最后就有多悲情。

  论相貌,周瑜不比诸葛亮差,而且还是个美男子。《三国演义》里有这样一句话形容他的帅气“姿质风流,仪容秀丽”。当时江南人多呼孙策为孙郞,呼周瑜为周郞,甚至称“美周郎”,可见周瑜的帅一点不掺假,绝对不是现在整容整出来的。

  论才气,诸葛亮善琴,但周瑜也精通音律。就算是周瑜喝醉了酒,他也能听出乐师在弹奏中出现的细微失误。每次一听到不对的时候他就会回头看一下,于是就有了“曲有误,周郎顾”的典故。

  论谋略,周瑜16岁出道,跟着孙策征战江东。孙策平定江东6郡,周瑜就参与了其中4郡的战争。周瑜24岁为中郞将,26岁成为孙策托孤重臣,随后几年又扶助孙权平定贼乱和征刘表的战役,收服甘宁,擒邓龙。在周瑜34岁时更是指挥了历史上非常著名的“赤壁之战”,大败曹操三军。

  可就是这么个有才有貌,有勇有谋,有远大抱负的青年,偏偏在遇上了诸葛亮时就处处受挫。交锋三次生生让诸葛亮气了三次,最后年纪轻轻(36岁)就去了黄泉路。来看一下《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怎样来气周瑜的。

  第一次被气,是在周瑜大败曹军,准备攻打南郡时,刘备和诸葛亮驻扎江油口也想取南郡。周瑜和刘备商量好,先由周瑜攻打,若败了再任由刘备去取南郡。为了打赢这场战争,周瑜也是豁出去了,亲自领兵打仗,不幸中箭。但他忍受箭疮用计最终将曹仁打败。就在南郡唾手可得的时候,却被诸葛亮不声不响把南郡占了。周瑜辛辛苦苦忙了一场,最后被“黄雀”在后捡了便宜,这个黄雀就是诸葛亮。他哪里咽得下这口气,当场吐血,箭疮裂开。

  第二次被气,是周瑜使用“美人计”骗刘备,想把刘备干掉。因为周瑜早就看出刘备“非池中之物”,恐对东吴不利。但诸葛亮将计就计,不但令刘备全身而回,还真的娶了孙权的妹妹孙尚香。周瑜追到江边,岸上军士大声叫喊:“周郎妙计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周瑜二次在与诸葛亮的交锋中栽了跟头,当场气晕过去。

  第三次被气,是周瑜领了南郡太守一职,想报诸葛亮两次戏弄之仇。周瑜让鲁肃去找刘备归还借去的荆州,哪知鲁肃宽仁,听不得刘备声泪俱下,答应从长计议。周瑜知道这是刘备不肯还荆州,便又生一计,说他们东吴愿意去征讨西川,到时候路过荆州时让刘备迎接并送些粮草,其用意欲取刘备性命。却不想诸葛亮早猜出周瑜志在取荆州之意,并将计就计,《三国演义》中有诗为证:“周瑜决策取荆州,诸葛先知第一筹。指望长江香饵稳,不知暗里钓鱼钩。”结果周瑜中了埋伏,四面受敌,而刘备,诸葛亮还在山上饮酒作乐,这大大刺激了周瑜,让他箭疮复裂,坠下了马。最后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悲鸣,死于巴丘。

  其实一个人的能力,智慧,体现在对手是否强大。与高手过招,应该是一件快意的事,既磨练了意志,又能提高自己的才能,更会练就一颗睿智从容的心。大智若愚,心态平和赢得起也要输得起,方能成就大业。可周瑜急功近利,纵使满腹才华也终究被其自己贻误。

  但话又说回来,周瑜只是《三国演义》中的千古风流人物之一,他在罗贯中老先生笔下曾经有多风光,最后就有多悲情。而后人从他身上能学到什么,就各有各的看法了。

  苏轼有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写的就是周瑜。此时我也正是这种心情,借这首“古今绝唱”来怀念一下周郎: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读三国演义有感11

  一曲荡气回肠的英雄颂歌,一首扣人心弦的不朽史诗。娓娓道来,是一个个流传千古的故事;细细品读,是一串串刻骨铭心的名字。历史早已尘埃落定,唯有滔滔江水奔腾不息。然而,那笼罩在心间的迷雾却久久挥之不去;那响彻过去战场的号角余音仍然回荡在耳际;还有那奔腾飞跃的战马的声声嘶鸣,如明亮的笛,哀怨的琴,在萧萧秋风奏出动人的神韵。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书中上百个人物、无数的军事谋略,加上作者本身借着历史人物,来阐述忠、教、仁、义、爱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说起三国,人们自然而然地谈到爱民如子的,仁义无双的刘备;忠义双全,威震华夏的关羽;神机妙算,鞠躬尽瘁的孔明。他们以其忠义仁德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竭力推崇,也倍受广大劳动人民的敬仰。

  但其中有一位刻画的人物却让我不禁为他鸣不平,他就是背以“乱世奸雄”的太祖—曹操。在《三国演义》中,曹操以反面人物形象走完他戎马征战的一生,什么乱世奸雄,乱臣贼子,阴险狡诈,残暴无情,曹操被套上诸多罪名,被天下人广为传播。难道历史上的曹操真的如此不堪?曹操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精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诗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曹操小名阿瞒、吉利,故而有曹阿瞒之说。曹操出生在当时极有势力的官宦家庭,其父曹嵩在汉灵帝时官至太尉,这已是朝廷中的高官。因此曹操从小就衣食无忧,与许多官家子弟一样,整天穿街过市,飞鹰走狗、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所以《三国志》载:太祖少机警,有权术,而任侠放荡,不治正业。

  曹操的叔父看不惯他放任无度,便屡次向他父亲告状,曹操也因此受到责备。于是有一次,曹操在路上碰见叔父,便假装中风之状。他叔父惊慌跑去找他父亲,可当他父亲到来时却见他完好如初。从那以后,叔父再说曹操的坏话,他父亲都不相信了。少了叔父的约束,曹操就更加肆无忌惮了。可见少年时的曹操是一个颇有心机的人,竟能将他的父亲和叔父玩弄于股掌之中年轻时期的曹操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而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社会上没有人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乔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桥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才能,在少年时的曹操身上就初显锋芒,也是后来曹操成为一方霸主的`资本之一。

读三国演义有感12

  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古典小说。今天我看了它,颇有感受。

  三国演义,故事情节扑朔迷离,一波三折,有“雨后彩虹”之妙,出人意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凡闻之奇者,文前必有声,文后必有余势。”本是董卓收吕布为义子,反弄出吕布杀董卓;本是董承歃血为盟敌曹操,反弄出曹操诛董承;本是孔明三气周瑜,反弄出孔明哭周瑜;本是孔明擒孟获以定后方,反弄出孔明七释孟获……这些波澜起伏的情节使这历史小说变得有“星移斗转,雨覆风翻”之势。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更是别具一格。胸怀大志的刘备,智勇双全的孔明。鬼计多端的曹操,憨厚老实的鲁肃……个个都有血有肉。然而,给我感受最深刻的,还是那盖世奇才——孔明。

  孔明才华横溢,空城计、借东风、智算华荣……无一不体现出他知天时,懂地利,识人心。就拿草船借箭来说吧,孔明深知周瑜是嫉妒自己的才干,以造箭这件事来刁难自己。可孔明却立下了军令状——答应周瑜在三天之内造好十万枝箭。孔明请鲁肃借自己20只草船。草船上盖着青布幔子,每艘上放有草把子。到第三天四更时,利用曹操多疑、江面上有大雾,他决不会出兵,只会放箭的特点,从而成功地“借”到了十几万枝箭。天亮返回时船顺风顺水,撤退快。孔明终于使周瑜的阴谋没有得逞。

  是啊,生活中有很多的事是不能硬拼,只能智取的。记得有一次,数学老师教我们等差数列求和,它的

  项数共有几项是一个关键。这回,老师给我们出的题目是:1+3+5+7+……+45+47+49。我顿时傻了眼。前几题的公差全是1,最后一个数是几就有几项,可这回公差是2,总不能一个一个去数吧?我冥思苦想,绞尽脑汁,那该死的思路也还是出不来。突然,我猛地发现3-1=2,2中有一个公差2,1+1=2,三是第2项;5-1=4,4中有两个公差2,1+2=3,5是第3项……以此类推,那么49-1=48,48中有24个公差2,24+1=25,那就有25项。我算出了项数,心中像乐开了花一样,高兴极了。

  我觉得,当书本给我讲那些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时,似乎每一章都在我面前打开一扇窗,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

读三国演义有感13

  三国争霸一直都是文人,学者,普通老百姓津津乐道的传奇时代之一。无数风流人物悉数登场,各领风骚。

  刘备。演义中的刘备仁慈的太过了,十足一个伪君子。我一想到刘备,就想到关于他的两句名言,“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刘备是我讨厌的角色之一,但不得不佩服他的韧劲。他能有关张这样的兄弟,他能有屡败屡战的勇气,多次寄人篱下,却从未放弃过争霸天下的决心。他的眼泪威力不可谓不大,”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

  刘备虽然波折丛丛,但还是在取得西川,成功建立自己的政权。不得不说,刘备是一个让男人也敬爱的男人,以仁义之名行权术之实,多少贤人才士为他死心踏地,助其成就霸业,不由人不为之赞叹。

  孙权。孙坚孙策为他打下了江山,他受兄长遗命保家业,压力不可谓不大。孙权的外交手段实在高明,在当时已经能熟练运用实力均衡的战争法则。在曹操百万雄师南下、刘表投降的时候联刘抗曹,结果周瑜火烧赤壁让曹操遭受了最大的挫折;在曹操败走汉中、关羽连场胜利直逼许昌的时候毅然联曹抗刘,吕蒙白衣渡江顺利袭杀关羽夺回荆州重创刘备实力。”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孙权军事实力不可恭维,但是政治手段的确高明。孙权最终顺利稳固政权,黄袍加身,这也是对他的最大肯定吧。”三国英雄,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读三国演义有感14

  我最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明朝的罗贯中。《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系列鲜明而生动的人物形象,《三国演义》总共有一千一百九十一个人物,其中有名有姓的就有千人。其中有被毛宗岗称为“三绝”的诸葛亮、曹操和关云长。比如还有:“身尺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的诸葛瑾、“常胜将军”赵子龙……

  《三国演义》的原名叫《三国志通俗演义》又叫《三国志演义》。它主要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故事,主要是以曹操、刘玄德和孙权为首的三个国家分别是魏国、蜀国和吴国三个不同的国家,但是都有相同的志向,能够统一天下。魏国、蜀国和吴国三国不同国家之间的政治和军事集团的矛盾、冲突和斗争为主要,向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中的一个国家和另一个国家之间尖锐而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和军事中大大小小的矛盾、冲突和斗争。

  读了《三国演义》以后,让我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的聪明才智、曹操的狡诈多疑、赵子龙的武艺高强和忠肝义胆的关云长。我们应该学习刘玄德的善良仁义、诸葛亮的谦虚谨慎的品格,不能学曹操的狡诈。

  读完让我感受到了“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宏伟气势。

读三国演义有感15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里面有许多震撼人心的故事。

  在《三国演义》里面,我最喜欢的故事是“三英战吕布”。它讲的是:三国时期,董卓和丁原发生了战争,丁原有个义子叫吕布,字奉先,武功十分高强,一连斩杀了董卓的几员大将。于是董卓就派人写信给吕布,还送给他众多金银财宝,想让吕布来辅佐自己,吕布看完信后,同意了董卓的请求,并杀死了丁原,把他的人头拿去见了董卓,并且又拜他为义父。董卓得吕布后,无恶不作,天下的十八路诸侯歃血为盟,进攻董卓。董卓让吕布出击,吕布越打越起劲,张飞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手持丈八蛇矛,催马向吕布刺去。他们你一戟我一矛地打了五十多个回合,关羽怕张飞有失,提起青龙偃月刀前去助阵。兄弟二人轮流战吕布,刘备见吕布太猖狂了,拿着双古剑也上了阵。兄弟三人并肩作战,配合默契,吕布渐渐招架不住了,逃回大营,下令士兵们放箭。这一战虽然没有斩杀吕布,但刘、关、张三人的表现惊呆了天下的英雄,因此,刘、关、张三人就远名声传了。

  通过这个故事,我学会了团结力量大的道理,只有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才能战胜困难,取得胜利。

【读三国演义有感集合15篇】相关文章:

读三国演义有感(集合15篇)03-30

读名著《三国演义》有感02-14

读三国演义有感(汇编15篇)04-03

读三国演义有感通用15篇04-03

读三国演义有感精选15篇04-03

读三国演义有感(精选15篇)04-02

读三国演义有感合集15篇03-29

读三国演义有感(集锦15篇)01-15

读三国演义有感(通用15篇)01-02

读三国演义有感集锦15篇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