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有感

时间:2021-05-29 22:05:2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论语》有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论语》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论语》有感

读《论语》有感1

  常言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是《论语》中经常出现的词,我们直到今天还常常将其作为做人的一个标准,那么到底什么是君子呢?其实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司马牛是孔子的弟子,他曾经问孔子什么样的人才算是君子,孔子的回答是君子不忧不惧。他又追问不忧不惧,就可以叫君子了吗?孔子说,自我反省,无所愧疚,你又有什么可忧惧的呢?君子的这一要求看似简单,却不容易做到。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有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仁义的人,由于内心的富足使得他不会担忧,所以仁厚的人能够坦然的面对一切。有智慧的人,在面对多种选择的时候能不迷惑。我们当下的选择太多,所以我们只有努力让自己更强大成为一个智者,才能从容面对。勇敢的人由于内心有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就会足够自信。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当自己足够勇敢时,面对任何困难都不会害怕了。孔子认为君子能够做到仁、智、勇,所以就少了很多的忧、惑、惧。正是因为君子内心完满富足,先自我修缮了修养,才能表现的从容不迫。

  君子注重自我修养。君子不去苛责外在的世界,而是把有限的时间、经历等用来苛责内心,所以,孔子云:“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也就是说人对自己要求严格一点,对别人相对会厚道一点,就远离了怨恨。学习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身的修养,做最好的自己,做一个善良的人。

  君子胸怀天下。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和小人每天想的事情是不同的。君子牵挂的是道德,小人惦记的是自己的房子,君子尊重法制,小人关心恩惠。君子是高尚的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一个人在穷困潦倒之时仍不忘自身修养,不断地磨练自己、完善自己,在他有能力之后才有可能去帮助他人。

  君子讲究言行,注重说话和做事的标准。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意思是君子要做一件事,总是等真正做到了再说出来,敏于行而讷于言。

  君子,虽然只是简短、朴素的字眼,却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君子,只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读《论语》有感2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可哪用半部《论语》,几则《论语》就足以让我领悟了做人的道理。就如这句——————字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这才是真正有内在的智慧!

  孔子还说过:“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这个字,可以让我终身受益。就是自己不想不喜欢干的事,也不要强迫别人做这件事。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因为别人欺骗自己而反过来是不可取的。就像蛇咬了你,你该不会咬回蛇吧。所以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们学校每个学期都会进行经典诵读比赛,《论语》也是我们必背的内容。下个星期比赛就要开始了,随着诵读的深入,《论语》总是让我有常读常新的感觉。《论语》不光让我明白了要谦虚谨慎,要学会换位思考的道理,同时它还告诉我们要实现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的奥妙。

  让家庭和睦就要做到“孝悌”的本分。正如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句话在教导我们要孝敬父母也要顺从长兄。不应该与兄长姐姐斗嘴,更不应该与父母亲作对。孝敬父母,顺从长兄,这是一个人做人的本分,这是一个人拥有“仁”德的根本。如果人人都能守住这个做人的本分,那么社会上就不会有孩子因父母批评赌气出走的新闻,也不会有某地“逃儿村”的怪相,更不会有日本留学生汪某机场刺母恶劣事件的发生!因此,让我们将孝悌铭记于心,家和万事兴!

  家庭和睦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也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而《论语》中的“克己复礼”,我认为也是可以作为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的准则。礼,就是礼让别人,大家互相谦让,互相帮助,没有坏心眼,世界不就变得很美好的吗?而礼的另一个层面是“诚信”,这也是做人的根本。孔子也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做人、做事要诚信,做生意也要诚信。

  《论语》是儒家著作之一,这些语言闪耀着非同一般的光芒,使我参悟了其中读书与做人的重要性,以后我们依然会继续诵读,也相信会有更多的收获!

读《论语》有感3

  孔子主要是主张的就是“仁”即“仁者,爱人”。而作为一名幼儿园的教师,我认为首先需要的具备的就是“仁,爱”之心。孔子先生不仅仅是勤奋、乐观、大度的人,还是一个谦虚的人,在述第七中的第二则中写道: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里,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只有“学而不厌”的老师,才能做到“诲人不倦”。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是不可能做到“诲人不倦”的,否则的话,“诲”也将是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没有趣味、没有创新了,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们应该去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关注学生的心灵、人格、健康。“诲人不倦”,我的理解不单单是要为人谦逊更要乐教、善教,以仁爱之心施教。

  若要用一句话来归纳《论语》讲了什么,我理解的应该是做一个仁爱之人。它用了很多的实例来告诉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仁爱之人。良好的品德会让一个人美丽、善良,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可见,培养仁德做一个仁爱之人是很重要的。未来的日子我将继续不断的深读《论语》,领悟精髓,学习孔子先生的为人之道,用运用到工作中,生活中,做人中。

读《论语》有感4

  孔子进行教学活动的特点,是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智力的高下不同而因材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培养弟子学习兴趣的方法,是通过日常生活中一些生动的事例,用形象思维的方式去诱导,如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喻指节操,教导学生要有忍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用“逝者如斯夫”比喻时间一去不复返,意在勉励弟子们珍惜时间、发奋图强。这样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弟子们的称赞,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新的教育观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同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提供个性化教育,让全体学生都在原先水平上得到发展。这里提到的个性化教育是与“因材施教”有着密切联系的。新的教育观还要求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个学生,要善待学生的错误,要用优点融化学生的缺点。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燃起希望之火,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我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心灵王国,都有一片自己的情感乐园。所以,作为教师就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强项,扶持它,呵护它,使它成为学生的成长起点。

读《论语》有感5

  七月,盛夏。日子波澜不惊,此时,窗外雨水滴答,清脆悦耳。雨点溅落在窗台上,风吹着雨丝穿过窗户,一阵凉意。这样慵懒的时刻,捧一本书,在文字里度过。此季的主旋律,源于一本《论语》。

  书桌上,静静地躺着《论语》,思绪又飘到了刚刚接触《论语》的时候。记忆里,简陋的初中课本,我还是一只小小的毛毛虫,不知道鲜花的芬芳,懵懵懂懂的跟着老师读、念、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当时的感觉很困惑,天天做作业,不是复习就是预习,哪来的愉悦?

  现在想想,那时虽读《论语》,始终一知半解,参不太透。偶尔提及,只是人云亦云的胡诌几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耳熟能详的句子。后来,偶遇旧书摊,附庸风雅地淘来一本线装的《论语》繁体本,一行行繁体竖字,硬着头皮读了一遍。说实话,那一遍没读懂什么,只读了一些表面的文字而已,得出结论:《论语》难读!在没有小说看的日子,偶尔也会翻翻那早已发黄的纸页,只是依然无法读懂其意!

  再读《论语》,正是于丹热播的时候,那个时候不叫读了,是看。于丹教授声情并茂的解读,我又一次翻开那本《论语》,泛黄的书页由于岁月的风蚀,留下了时间的沧桑,失去了特有的那种书香,有些霉味,但这并不影响我徜徉在经典里。那些日子,孔夫子亲切得犹如邻家老伯,“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论语》也不再深不可测、高不可及,那些似曾相识的警句、良言迎面扑来……而我如遇故知,信矣!

  轻轻地合上书卷,穿越2500年风云的华光,惊觉这一团燃烧了数千年却依然熊熊的火焰,跨越漫漫时空,仍然照亮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我等,我能做的,只是,跨越千年的距离,了解你,仰望你。不为别的,只为贴近你的温暖。

读《论语》有感6

  人的生命是一个过程。人从出生到衰亡,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身体和心理经历着不间断的由低级向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在人生发展的不同时段内,其身心的表现具有不同的特点。这种“在人生发展的不同时段内”所表现出来的身心上的不同特点,就反映出了人生的阶段性。比如你十岁了,就不再是婴幼儿了。阶段性是一个客观存在,是人的生命“由低级向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结果。所以,古往今来的教育家、哲学家研究人生,也往往对人生阶段有所思考,并划分出不同的人生阶段。在我国,最早划分人生阶段并对各个阶段进行科学、系统论述的人,就是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

  孔子在《论语》中两次划分人生阶段:

  第一次是: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

  这里,孔子把人生分为三个阶段,即少年、壮年、老年。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情要避免,要戒绝。他以人的血气盈虚为依据,指出一个人在这三个阶段上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三戒”,即“戒之在色”、“戒之在斗”、“戒之在得”。

  先说“戒之在色”。古人结婚较早,差不多十四五、十六七岁就完婚了。比如《孔雀东南飞》“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这样的记载非常之多。在这个年龄段,男女的身心发育都还不健全。此时男欢女爱,好色纵欲,必伤身体,危及性命。历代皇帝大多不长寿,这与他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肯定是有关系的。

  再说“戒之在斗”。人到中年,“血气方刚”,常常会争强好胜,会斗起来。如果是斗字当头,不论怎么斗,其结果都不美妙:你斗赢了,就多了一个或几个对手;不输不赢,就两败俱伤;你斗输了,就会更惨。所以,孔子说人在壮年,戒之在斗,确实是金玉良言。“斗”的反面是“和”。孔子提倡“和为贵”,这是应当遵守的金科玉律。

  最后说“戒之在得”。过了壮年,人很快就老了。这时,有些人就心里不平衡,觉得此生不划算,于是没有得到的想得到,已经得到的不想失去。得则喜,失则悲。这就给人生带来了极大的负担,轻则心情郁闷,重则生病住院,再重就要了性命。所以孔子说老年“戒得”,切中要害。“得”的.反面是“舍”。舍是一种生活态度,撒得开,放得下,不患得患失,不斤斤计较。这样才能度过一个平常、平安、平静的老年。

  孔子立足于人生的三个阶段而提出来的“三戒”,是他对无数人的生命精密观察、深入研究的结果,也是对自己一生经历审慎思考、认真总结的结果,对每一个人都具有巨大的指导价值。

  第二次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这里,孔子现身说法,叙述自己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所达到的不同境界。李泽厚《论语今读》说:“由年岁来描述个体成熟的不同阶段,是很有意思的。”一般文章据此把人生分为六个阶段,其实十五岁以前也应当算一个阶段。

  十五岁以前。古者八岁入小学,学习的内容为礼(礼仪)、乐(歌舞)、射(射箭)、御(驾车)、书(语文)、数(算术),学制是七年。这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小学阶段。经过七年的学习,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就已经具有了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基本的知识储备,开始对人生有所思考了。所以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那时不设中学,小学毕业,有的人就进入大学(即太学)。大学的学制是九年。大学没有具体课目,只提考核要求,大致是离经辨志,广博学习,尊师乐友,通达知识类别,立场坚强稳定等。能这样,就叫做“大成”。大学毕业,人就二十四岁了,就完全地进入社会了。

  “十有五而志于学”。什么是“志”?《说文》云“心之所之也”,意思是心向往的地方。志,不是空穴来风,不是心血来潮,是经过认真思考而定下来的人生目标。“志于学”,就是有志于学问。既然“志于学”,那就要多读书,多请教,多思考,多研究。读书笔记摘抄,这些,孔子都做到了。孔子年轻时就博览群书、博学多闻,各国的国君、大夫、学者常常向孔子问政、问仁、问孝、问礼等。有些稀奇古怪的事情也来问孔子。《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季桓子挖井得一物,像羊,问孔子时却故意说“得狗”。孔子说,这是土里的怪物,应该叫做“坟羊”。孔子的学问博大精深,晚年整理古代文献,删定《诗经》、作《春秋》《书传》《礼记》《易·序卦》等。这都是他“十有五而志于学”的结果。

  “三十而立”,是说三十岁的时候,能够在社会上站稳脚跟。一个人到了三十岁,人格成熟了,确立了自己的品格和修养;有了比较固定的职业和赖以生存的技能;有了自己的家庭。三十岁的人,已经完全融入社会,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已经担在肩上,应当踏着稳健的步伐,积极去进取美好的人生。

  “四十而不惑”,是说四十岁的时候,遇事不迷惑。一个人到了四十岁,已经经历了许多的人物和事件、经历了许多的坦途和坎坷、经历了许多的胜利和失败,已经品尝了人生的甘美和苦涩。有了这样的经历,他就会更理智地观察社会和人生,少了些激情,多了些沉静,遇事沉稳,三思而行。四十岁,人生过半,不能也不应该出现重大的失误和过错了。

  孔子很重视“四十”这个年龄。对这个年龄,他还有论述:

  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阳货》)

  后生可畏,焉知来之者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子罕》)

  孔子的意思是,一个人到了四十岁还被人憎恶,还没有一点名望,这辈子也就算完了。

  “五十而知天命”,是说五十岁的时候,就知道天命了。古人认为上天有意志,一个人的寿夭、穷通是上天安排的。那种在冥冥之中决定着人生走向和结局的东西,通常被认为是“命”或“天命”。其实,天命是没有的。所谓命运,那是一个人通过无数次的选择、无数次的作为而编定的。俗话说,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你前面有什么样的作为,后面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自己的人生,完全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不能怨天,不能尤人。人到五十岁,就能明白这个道理了。

  “六十而耳顺”,是说六十岁的时候,顺耳的话、逆耳的话就都能听得进去了。人活到这个岁数,成功者的辉煌,失败者的落魄,已然成为事实。因此,听了赞美的话不再欢欣,听了批评的话也不再愤怒,都能恬然面对,安之若素。六十岁,是人生的夕阳,是一段美好的时光。乔羽的歌说,“最美不过夕阳红”啊。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说七十岁的时候,能随心所欲,又不逾越法度。七十岁,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个人的修养和社会的规则已经合而为一了,所以无论怎样行动都合情合理合法,都不会逾越法度。“人生七十古来稀”。人能活到这个岁数已属不易,那就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吧。

  论语读后感:以上是孔子根据自己所处时代的人的寿命而划分的人生阶段。现代人的寿命要长得多,所谓“七十小弟弟,八十笑嘻嘻,九十不稀奇,百岁亦可期”。孔子对人生阶段的划分,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人。但是,孔子这样的划分,对研究社会、研究人生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学习这些论述,正确认识人生的阶段性,并且在不同的阶段合理安排适当的任务、有效管控人生,那一定会使每个人的人生少走弯路、不走邪路,一定会使每个人的人生更有意义、更加辉煌。文/吴庆峰

读《论语》有感7

  年初,差不多用了两周时间,读完了‘国学四库’系列的《论语》一书。点染之余,却被文中的一章所触动:“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久久不能释怀。标与本的比对,因与果的关联,能否超然,全凭一念。

  《论语》之前的了解犹如皮毛。只有少许的篇章,有记忆,能诵读,背后深意说不全、参不透。从“学而”开始,不过两三篇便不知晓。确实惭愧。即便是每每去“三孔”游记、参拜也未能有所长进。

  无法穿越回到那个久远的朝代,只有透过书目记载,了解那过往的人和事。《论语》是一部老师与学生教学相长,交谈对话的收录集。涉及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孔子的治国见解以及评价古贤的论述,记录有点像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有人问、有人答,偶尔也可以开个小玩笑。

  全书20篇,每篇若干章。至于章,其实就是几句话,因为是收录集,每篇的归类就不会绝对精准。篇目是按照收集语录的开始命名。有观点开篇的,如学而、为政、子罕、先进等;有学生名字开篇的,如雍也、颜渊、子路等;也有评价前人的,如泰伯、季氏、微子、尧曰等。

  书中多次学生向孔子求知识、见解。虽短短几句,见博学、见正念。有如问“仁”,刚毅、木讷,近仁;有如问“政”,居之无倦,行之以忠;有如问“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有如问“孝”,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书中围绕教学、仁政、中庸、修为等内容,提出很多有益的方法,积极的引导人们入世。培养君子、士大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克己复礼开始。可叹“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的孔子最终的政治抱负没有实现。周游列国,多是颠沛流离。

  很有意思的发现是我们目前很多使用的语言,在20xx多年前,由孔子和他的学生开启,目前依然在用,留存至今。有如“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如也”,似乎现在只在陕西一带出门在外的人员他乡相遇,互称乡党。有如“先进于礼乐,后进于礼乐”。先进是进修之意。如今也指位于前列,可为表率,比较相似。流传下来的成语就更多,见贤思齐、文质彬彬、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任重道远等等。

  《论语》开创教化先河。学者、知识分子、悟道者们能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目标,值得彪炳和慨叹。于己。不才,奉行之。

读《论语》有感8

  在一个凉风习习的早晨,我坐在书桌旁,打开了一本叫《论语》的书,并开始我津津有味的国学阅读过程。国学的阅读是个艰辛的过程,没想到几个简单的中国字的组成,竟包含了如此深奥的道理。我通过一字一句的理解,总算读完了这第一篇文章,同时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能只依据利益做事,不然的话就会招来许多怨恨。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大哲学家孔子以前这样告诫一些有贪财欲望的人:“放于利而行,多怨。”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你只追求利益,而看不到良好道德品质方面的东西,就会遭到许多人的讨厌和怨恨。

  我将这篇文章的注解及故事看完后,不仅想到,只依据利益做事,这却是现代社会上很容易发生的一种现象。由于金钱和地位对事物的侵蚀和冲击,让许多浮躁的人禁不住如此诱惑,便抛弃优良的传统及道德修养,品质上出现瓦解现象,渐渐地开始不停地抱怨,慢慢的唯利是图。今日何不然!所以我们做事不能只讲利益,还要看做这件事是否在道德的准绳上,是否对大多数人是有好处的。

  想到这里,我不禁面红耳赤。记得有一次秋游,我同学让我帮他买一支棒冰,他在搞卫生,我答应了。但是由于天十分热,在买回来的路上,我忍不住将他的棒冰也吃掉了,这种见利忘义的行为,让我吃到了苦头,这位同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再不理我,也不愿意帮我。

  《论语》中的这篇文章使我懂得了一个几千年前古人都知道的道理,这也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国学的精华和魅力。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是通过国学世代继承下来的,所以我们要继续将国学深入的理解,将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读《论语》有感9

  近来,我们学校开始了“好书漂流”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我读了很多有益的书,其中最喜欢《论语》这本书。这本书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而成的。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道德观念及教育思想。

  书本里面写了许多故事,其中有一篇是写 “孔子学琴”,孔子从小刻苦好学,他向鲁国大师学琴,一首曲子学了十几天,大师都很满意了,但是孔子觉得自己还没有掌握技巧,又过了几天,孔子已经把这首曲子弹得如行云流水般动听了,可孔子还是觉得曲子的道理没有理会。读到这里,我觉得孔子很专心学琴,没有浪费时间,他整个人都沉醉在音乐当中。

  当我继续读下去,我知道孔子把这首曲子奏得跌宕起伏了,可以学新的曲子。但他还没体会作者是谁,是个什么样的人。孔子经过不断练习,终于有一天,他从曲子里感受到了作曲者,就是周文王。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学习知识之后,不要骄傲自满,无论在生活中、学习上遇到不明白的事,都要用专心致志、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还要不懂就问。孔子勤学好问,对事情坚持不懈、一丝不苟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读了《论语》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

读《论语》有感10

  在20xx年寒假中,我读了《论语》这本书。其中有几篇我深有感触: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孔子说:“学习知识的同时又时常去复习,不是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让人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而我不去怨恨,不也是一个君子吗?”。“学习”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最重要的;“学习”不只限于书本,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做事,孔子也是这样认为的,因此,孔子非常重视学习中的“实践”,就是把所学的东西反复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并体会到其中的喜悦。因为好学者的心胸是敞开的,愿意与志同道合的人切磋,既然远方有人来讲道论学,近处的人也向自己请教,这不正是学有所成的快乐吗?再者,当他人不了解自己时,也不去怨恨他人,这是君子的涵养。

  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孔子说:“年轻人在家就要孝敬父母,在外就要尊敬师长,做事情要谨慎,说话要诚实,要爱护众人,与有仁德的人亲近。如果之后还有精力,就去学文化知识”。古代对少年儿童的基本要求正是孔子所说的这段话。在我国古代,书本知识似乎不是教育少年儿童的基本内容,而主要是把少年儿童培养成孝敬父母、谦逊待人、讲究信用、团结他人而又向往高尚品德的人。今天与孔子所处的时代不同了,书本知识的学习成为少年儿童学习的主要内容,一个人如果不把精力放在学习知识上,就很难胜任以后的工作。学习做人的品质与学习书本的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因此,今天的教育要求更加全面,学生要在德、智、体、美、劳这几个方面发展。古今社会的发展给了教育更高的要求。

  读了《论语》这本书,我知道了许多知识,懂得了孝敬父母、为人处事,这本书真的很好,建议大家来读《论语》吧!

读《论语》有感11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莫属《论语》最为经典了。它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一生的言行。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在《论语》中分24个章节,分别是子路、颜渊等,在其中我感触最深的是《学而篇》。这篇讲述了为人如何学习与做人的道理。这篇中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使我颇受启发。它告诉了我们学习要有无时不学、无处不学的态度,才能使内心充满着掌握真理的愉快;远方的朋友来了,应该因可以一起切磋知识而感到快乐;人为人处事不能因小事而自寻烦恼。如果做到这些,就可以更好地成为有作为的人了。

  确实,在日常生活中,因为人的记忆有遗忘性,所以我们在学习中要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就象我在复习阶段遇到以前学过的知识,因为平时也没有很好地巩固,有时一个很简单的问题竞一直想不起来。平时有什么疑问我也很喜欢与同学一起讨论,虽然有时候会争论起来,但与同学的相处会让我获得很多一个人思考不能获得的快乐。以后,在生活中,与周围的同学相处,我一定不能因为一点点小事情而与同学争吵起来,破坏了彼此之间的友情。

  《论语》这本书确实无愧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俗称“半部论语治天下”,它将始终是我人生中的好老师。

读《论语》有感12

  论语是一本好书,它录有古代名人给我们后人留下的名言警句,我们中国人都应该去看。

  这本书告诉我们做人的基本道理,正是这些意义深刻的道理,才有我们中国那么多闻名中外的名人。其中,我最喜欢孔子说的一句话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意思是君子在贫穷的时候依然保持节操,小人只会胡作非为。读了这句话,娃娃不禁感慨万分,立誓要做一个君子。

  我要学习孔子的仁德、君子之范、好学、有坚持到底的精神的品质。我要学习李密的孝顺。我要学习管仲的聪明。还要学习颜回、范仲淹的吃苦耐劳这些名人的高贵品质受人敬仰,让人深有感触。

  孔子、曾子、老子让我们记住这些名字吧!让我们从小做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读《论语》有感13

  在我最初接触《论语》的时候,是处于一种孩提的蒙昧状态,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意识要去读,要去记忆。

  大概是在四五岁的时候,现在想起来,我父亲从一开始就没有要求我死记硬背,却经常带我去叔叔、阿姨家参加聚会,有很多人在一起的时候,爸爸就悄悄地跟我说,你看,这里有这么多人,孔子说过一句话叫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么些人里头,肯定有能当你老师的人,你去看看,你觉得他们谁对人特别有礼貌,谁特别博学,谁做事做得特别麻利,你去看看谁能当你的老师?小孩子嘛,我就这样跑来跑去看,有的时候看到有些行为是好的,也有的时候看到的是不好的,就会跑回来问爸爸,说你看,有一个叔叔他随地吐痰了,这个人肯定不是老师吧。然后我爸爸会告诉我说,这也是老师啊,因为孔子说见贤思齐,见不贤则内自省。你看到比你好的人,你要跟他一样好,这是老师;但是见到不好的人,你要反省自己,你会不会跟他一样不好,所以这也是一种老师。

  我对《论语》的介入一直都是这样只言片语化进生活的。《论语》对我来讲是笃定的、真实的、亲切的、温暖的。

  随着年龄的增大,我读的书多了,但唯一不变的是对《论语》学习的热忱。长大的我,不仅停留在诵读何从生活的角度理解问题,而是去背诵和从做人的角度理解。

  我爱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当太阳炙烤着大地时,当热浪袭来时,期末考试的最后冲刺也到了白热化阶段。作为一名中学生,温故早已成为主旋律。在这个阶段,我明白了要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山之所以高,那是因为每天都在得到新的石头;海之所以广,那是因为每刻都在融合每一滴新的水珠,所以经常温习学过的知识,我们大脑中的知识也会如同山之高大,海之宽阔。

  当然在《论语》中最被推崇的算得上是仁爱与孝道了。还记得小学时的我曾问老师什么是仁,老师的回答就两个字:爱人。真正的仁爱之心无非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还记得中央卫视曾播过这样一段公益广告:一个小孩的母亲给婆婆洗脚,她的小儿子看见后也也端来一碰水为母亲洗脚。这反映了孝与仁爱都是代代相传的。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农村阿姨,从嫁到这个村子,就义务抚养村里所有的孤寡老人。就这样,她日复一日地在这些老人家中奔走。她自己的四个孩子在耳濡目染下,从小就觉得村里的孤寡老人就是自己的爷爷奶奶,妈妈忙不过来的时候,他们就会去帮忙给老人们洗脚、剪指甲。这样一直持续了三四十年。有人评价她:如果富人做这样的事叫做慈善,那穷人做这样的事,她就是圣贤。看到她的故事时,我明白了什么是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当然我们从小就知道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最有用的。古人尚知要不断请教他人,要有虚心的态度。然而现在有些同学会想:我是好学生,我才不去问他们,多丢人呀!真的丢人吗?不丢人!不问怎知如何学!人与人没有高低之分,没有贵贱之差,我们都是平等的。我们应该学会谦虚。

  中国古代名著经典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颗灿烂的瑰宝,其中《红楼梦》写出了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的封建家族;《三国演义》道出了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局势。然而只有《论语》奏响了人生真谛与感悟的优美乐章。而《论语》却奏响了人生真谛与感悟的优美乐章,她对我的一生造成了深厚的影响,相信她永远会是我人生的指向标。

读《论语》有感14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变成了一个不敢梦想,害怕失败的人。面对心向往之的事物我退却了,渐渐的学会用“无所谓”三个字来掩饰自己内心的失落与难过。有时候,当我无法不面对污浊的空气,拥挤的空间,我发现我再也找不回当年那个呼着“小时不识日”的我了。

  而这种心态,在遇到孔子的时候发生了转变。我开始相信有那么一种人,境遇比我差得多,却还在用自己的心为这个日渐不堪的社会做着奉献,还在为类似“挟泰山以超北海”的梦想坚持着。我突然想起了我自己,从来没有一个人像荷蓧丈人那样用犀利的语言抨击我的梦想,因为我没有梦想,准确地说,是没有拥有灵魂的梦想。

  曾几何时,我也“傻傻”地去给老人让座,在地上捡了钱去交给警察叔叔,看见同学抄作业会严厉制止。而今呢,我看到老人上车会装睡觉,看到同学抄作业会走过去笑着对他说:“要不要抄我的?”看到插队的我也不会管,对着不喜欢的事我会笑,对着不公平的事我能忍。

  当我以一个“完美无缺”的姿态重新站起的时候,我以为我不会再受伤了。可是,我错了,我躲不了。我终归不能像孔子一样喊出:“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在一个战乱不断,百姓流离失所,公平难觅的年代,说出这样的话的孔子,真的不能不让我敬佩。因为我做不到。

  孔子曰:“仁”即“爱人”。我无数次地希望这个世界充满仁,可是太难了,现在尚且做不到,更何况孔子所处的时代?于是我想起一个面色枯槁却神情依然焕发光彩的人,在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说着:“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当他面对外界“今之从政者殆尔”,怅然若失地说“鸟兽不与同群”时,谁又能够像他一样轻抚琴弦,浅吟低唱那千古之音?

  我轻抚着这冷漠的纸张,读着那些渐渐消逝在时空中的文字,我彻底折服了。我的痛苦真的不算什么,因为真正的君子是绝不会为残酷的现实所击败,绝不会怀疑自己所选择的路,也绝不会因为身处困境而喋喋不休地抱怨环境的恶劣。他们会自己动手,用自己的行为去改变环境。

  孔先生教会我的,让我终生受用。他在梦里告诉我:“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先生,我会努力做到的,因为梦想已经回来了。

读《论语》有感15

  在家妈妈要求我背论语,那些之乎者也把我弄的晕头转向的。可妈妈却说:“筱昕,这是国学,都是些做人道理,它将成为你一生发展中指路的明灯,行为举止的准绳,与人交往的原则。”可我还仅仅是被动的背诵,但不久前发生了件事,让我深刻理解了论语中的深意。

  这件事发生在一个万里无云的下午,那天我们在外公家聚会,那天是外公生日。我看见可爱的弟弟叮当就逗了逗,问他:“叮当,你说,知道你妈妈什么时候的生日,也请我们海吃海喝一顿吧?”“妈妈的生日我怎么会什么时候?”叮当满不在乎的回答我。“叮当,你怎么能这样呢,你妈妈生日你都不知道啊,妈妈养育你多辛苦,你怎么能这样不关心妈妈呢?”“嗯,姐姐我知道了,你知道你妈妈的生日吗?”叮当问,“啊……我当然知道了。”腾的我满脸通红,羞愧极了,其实我也不太清楚,我赶忙岔开话题结束教训弟弟的口气。“弟弟,走姐姐给你说故事去。”

  回家的路上我想起论语里有一句:“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记在心里,一方面因为他们长寿而高兴,另一方面因为他们年迈而担忧。我很懊悔啊,我自己不也是不知道自己父母的年龄和生日,还好意思教训弟弟。想想每次我生日都是我最快乐的时光,因为爸妈在我生日之前就想着怎么帮我过的有意义,而且不管多么忙都会陪着我度过,而我却从来没有想过爸妈的生日是什么时间。

  我想起了前几天老师布置的一项作业:给长辈洗脚、做饭等孝顺长辈的行为,老师还要求爸爸妈妈写感想。我是给妈妈洗脚,我看了妈妈写的感想,其中有一段妈妈是这样写的:“妈妈,把脚放进盆里,小心别烫了。”我把脚伸进盆内,女儿用稚嫩的小手轻轻地为我抚摸、搓擦……一瞬间暖暖的温情涌上心头,我抚摸着女儿低着的头,我觉得自己很幸福,这种幸福的感觉充盈着浑身暖洋洋的。女儿长大了,懂事了,真切地体会到了“女儿是妈妈的贴身棉袄”。我热泪盈眶,妈妈我哪里是您贴身的小棉袄。其实,当时的我仅仅把它当做一个任务去完成,而这小小的举动竟然让妈妈如此感动,我真的很羞愧。我赶忙抱住妈妈,妈妈很诧异地说:“怎么呢?发生什么事了?”我已经泣不成声的说:“没事的妈妈,我就是想和您抱抱,妈妈我爱您!”妈妈温柔的抱紧我说:“妈妈也爱你!”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愈加深刻了,我们做孩子的,一定得记得多陪伴父母,哪怕是一句轻声问候、一个关切的眼神、一个拥抱。对父母来说都是温暖的。我下次再碰到弟弟我可得好好地和他聊聊这个道理了。

  读《论语》,令我受益匪浅。今后,我会认真细读论语,读懂这其中的做人道理与处事方法,品尝这暖暖的心灵鸡汤。

【读《论语》有感】相关文章:

1.读窃读记有感

2.读《窃读记》有感

3.读《露珠》有感

4.读《春》有感

5.读《登山》有感

6.读《背影》有感

7.读《信任》有感

8.读匆匆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