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说课稿范文集锦6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课稿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1、内容:二年级上册第57~58页。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7的乘法口诀口算有关除法,并使学生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考过程。对今后进一步学习用口诀求商有着重要的意义。
3、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理解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并能正确运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快乐,树立合作交流的意识。
4、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
这一部分教材编排了一道例题,先出示小朋友在玩雪花积木的现实场景,再出现了完整的文字表述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列式,探索除法的计算方法。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感受到这些算法都是想乘法口诀来求商的。在想想做做中,让学生按题组计算后说说计算除法的想法,展示思考过程,从题目联系中进一步体会到只要想乘法口诀来计算除法。想想做做中还出现了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是掌握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教学难点是运用口诀比较熟练地求商。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而设计本节课时,注重以下几方面组织教学: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全课以参加山羊老师带来的游戏活动串联起来,使学生在轻松、民主、和谐的气氛中探索新知,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2、探索交流,得出算法
数学教学的过程应留有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空间,以此实现课堂
教学目标。在学习除法的计算方法时,给学生留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明确自己思维的正误,并有机会分享他人的想法。
三、说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这一环节,利用学生好奇,好玩的心理,由木偶山羊老师邀请学生玩雪花积木为情境引入新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学习新知作好了情感上的铺垫。
2、探索交流,得出算法
1)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自主探索提供了机会,通过学生想一想、摆一摆、议一议、说一说的自主学习的过程来探求新知。这样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通过多种思考方法的引导,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
2)通过自学课本的例题,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时地巩固,有利于知识的内化。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利用乘法口诀求商会比较方便。
3、巩固深化,掌握方法
这一环节通过多种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小组活动中熟练运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同时注重与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应用能力。
4、全课总结,揭示课题
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谈收获,使学生对本课的内容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同时运用山羊老师的话在生活中存在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勤动脑。我们就能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小朋友要努力做一个爱观察、爱思考的孩子。使学生又一次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唤起爱数学,学数学的学习欲望。
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课介绍的是中国古代史----隋唐文化。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盈,在历史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隆盛时代,隋唐时期就是我国文化又一个高峰期。
2、本章知识点包括:隋唐时期的书法、绘画以及石窟、音乐、舞蹈等艺术成就;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阎立本和吴道子的绘画,敦煌莫高窟的艺术成就等。
3、教学目标
⑴识记和理解
通过指导学生观察颜真卿的书法碑帖图片,使他们认识到颜真卿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书法艺术在唐朝已进入黄金时代
⑵能力与方法
指导学生观察比较阎立本和吴道子的绘画作品,了解他们的成就,判断他们各自的创作特点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
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文明而自豪,立志于民族复兴伟业;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诱发他们对祖国传统书法、绘画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4、教材的重点、难点
重点:隋唐时期的艺术成就(“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是重点子目)
难点:“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
二 、教法设计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高效率地实现教学目标,我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在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指导下,运用多媒体,采用创设情景法,直观演示法、整体教学法,诱思导学法等教学方法。
三、学法指导根据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的实际情况,我让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教学,指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法、发现法、历史联系法和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从材料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深化对教材的整体认识,提倡学生与教师互动,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学而思,思而疑,疑后悟”的目的。
四、教学流程
1、设计理念
鉴于对《新课标》的理解,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我在教学中精选了教学内容,设计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通过历史学习,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2、教学过程
在整个新课教学中,我以“自主学习、实践、创新”为主线,对本课教学环节作如下构想和设计。
[引入新课]
在新课的引入中,我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先创设一个重回隋唐时期的历史现场,新颖别致的动画片不但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针对这个动画片我巧妙设问:隋朝有一座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叫做什么?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的雕版印刷品是什么?唐诗繁荣的情况怎样?哪三位诗人的成就最突出?过渡导入:刚才大家所回答的是隋唐时期科技、文学方面的成就,今天则要学习隋唐时期在书法、绘画、石窟、音乐、舞蹈等方面的艺术成就了。其中,敦煌莫高窟还成了中外旅游者向往的名胜古迹和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
说课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将从说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等方面对我所执教的课文《第八次》进行说课,以下即为我的说课内容:
一、说教材
《第八次》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1课。通过一个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激励和教育学生学习文中主人公坚持不懈的精神,让学生从故事中明白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本课是一篇脉络清晰,文字浅显易懂,寓含深刻道理的外国历史故事。课文叙述了古代苏格兰王子布鲁斯英勇抗击侵略军,但屡战屡败,几乎丧失信心。后来看到蜘蛛结网,受到启发,振作精神,经过第八次战斗,终于赶跑了侵略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二、说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布鲁斯王子坚持不懈的精神。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正确面对困难的态度。
四、说教学方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努力让学生有体验、有感动、有领悟、有思索地“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坚持以课文朗读指导为主线,适当引导评析句子、感悟课文的语言形式,并想象表达,以努力体现“借课文教语文”的学科课程理念。所以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1、本课教学以读为主,抓住重点词句指导学生朗读,引导他们在读中学,读中悟。部分段落采用表演促读的形式,引导学生更好的.走入文本,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当时心境,从而达到更好的朗读效果。
2、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五、说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导入揭题。
1、学生欣赏歌曲《相信自己》体会相信自己的重要,过渡到本文《第八次》。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外国历史故事,题目是《第八次》(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第几次?几次?
2.同学们,我们的课外生活丰富多彩,滑滑板、骑自行车、游泳?你会什么?
3、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通过几个问题,让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兴趣。)
二、初读感知。
1、自己认真读读课文,看课文里告诉我们的什么?
2、带问题自读课文。
自读要求:
(1)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
(2)边读边想读懂了哪些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也可以查字典或者做上标记与同学讨论)
(3)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长句子或难懂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初读时注意把课文读通顺,不要出现字词的读音的错误。)
3、检查自学情况。
(1)多媒体出示生字词语:
打仗受伤猛地磨坊抵抗侵略
信心蜘蛛招集欧洲几乎遭到布鲁斯
(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余同学仔细听听是否有错误,纠正错误读音。注意:“坊、猛、仗、伤”是后鼻音。
“侵、信”是前鼻音。
多音字:几磨
(4)分小组分节练读课文,互相纠正错误读音。
4、读完课文,你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吗?
布鲁斯王子带领军队一连打了__七次仗_____,都____失败了___。布鲁斯几乎___失去信心_______,他在____蜘蛛织网_______的启发下,决心干__第八次______,终于赶跑了外国侵略军。
(概括课文意思。)
三、指导写字
1、教师范写“侵、磨、伤、抵”四个字,学生自学简单的生字;
2、学生练写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如有缺点和不足,望各位领导和教师批评指正。
说课稿 篇4
我说课的篇目是《鹤群翔空》,它是人教版三年制初中语文第三册的自读课文。
一、 说教材
1、课文内容:
本文是一篇富于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作者江口涣是20世纪日本知名的小说家、评论家。他采用纪实的描写手法,通过二个特定的场景去写高贵、典雅、温驯的鹤群振翅高空展示的美姿和搏击仓鹰而凸现的精神。文章托物而言志,尽管所托之言,所抒之情是含蓄而深沉的,对鹤群进行的描写也是纯客观的,但却无处不流露出作者理性的思想和激越的情感。作者借助鹤这个载体,构架文章的材料,从而折射和体现人的某种精神。
动物世界这一单元,既让学生见识丰富多彩的自然生活,又让学生通过解读动物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来解读人类;透过动物世界看到人的世界。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本课时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什么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2) 领会本文细致传神的描写;
(3) 学会观察、欣赏、描述,并进行对比阅读。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整体感知,深入感受。本课时的教学重点、难点设计为:
(1) 重点:体会鹤群的形象和理解鹤群的精神;
(2) 难点:理解鹤鹰之战开始时鹤群的惊慌。
二、 说教法
关于教法,有一句话对我的启发很大:“真正的阅读是与作者心灵的对话,如果读书的人正在成长的中学生,而书的作者是民族与世界、人类的大师、巨匠,那么,这样的读书实际上是一个文化传递、精神传递的过程,要能形成作者—编者—教师—学生四者之间对话交流的互动关系。”
教师应当设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良好的兴趣领会、认同作者的情感和编者的意图。据此,我采用电化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教学的容量;指导学生将自己的习作与作品原文进行比较,帮助学生走近作者、理解作者、感悟作者;并采讨论法来激活学生的思想,开拓他们的思维。
三、 说学法
课堂教学要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我准备以自学讨论法作为总的学习方法,以写作训练作为突破口,具体操作步骤为:
一看:教学之初就让学生观看一段群鹤飞翔的动画;
二写:要求学生对这一场景进行描写;
三比:通过与原文描写进行比较,体会进行场面描写要注意从哪些方面着手;
四议:鹤群开始时的`惊慌与文章所要表现的鹤群的精神有无矛之处;
五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理解。
四、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创设情景,激发思维
首先,由“鹤舞白沙,我心飞翔”这句广告词引导学生进入想象的空间。然后播放一段鹤群翔空的动画,要求学生仔细欣赏全过程,准备用十分钟时间写作一段不少于100字的场面描写(多媒体展示鹤群翔空的动画)
(说明:这个环节设计不直接入题,而是先观看动画,目的在于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较快进入角色,参与教学的双边活动。)
(二)、自读
1、 根据所看动画,写一段场面描写。
2、 给加横线的字词注音、解释,然后全班同学齐读1-9段。
伫立( ) 绮丽( ) 湮没( ) 剽悍( )
盘旋( ) 轻盈( ) 翱翔( )
3、 选读2-4篇习作,学生思考比较
A:比较二者在语言和句式运用上哪一个更准确,更生动,更形象;
B:静静思量作者的文章与同学的习作,按他们各自的内容在自己头脑中勾勒画面,比较其完整,和谐的优劣之处;
C:经过比较辩析,思考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描写才能使场面更加形象生动。
(说明:比较阅读是一教高的阅读层次,在这一关键环节中,教师应设计好适合于学生的“台阶”,让学生达到自学的效果。这三个问题从具体内容到整体感知再到深入认识,一步步引导学生加深对问题的分析,体会鹤群的形象。)
(三)、讨论
1、 对课文第二部分教学,我采用讨论法进行教学,设置如下问题作为讨论要点:
A、从鹤群搏击苍鹰和救护同类这一情节中,你能感受到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B、现实生活中,人们常见因车祸而倒在血泊中的人,或看见寒风中沿路乞讨的乞丐,或看见老人颤巍巍立于公共汽车中,人们一般作何反应。与鹤群比较,他们的可贵之处在什么地方?
C、鹤鹰之战开始后,鹤群的情形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是否破坏了鹤的形象,为什么?
(说明:这三个问题是针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而设计的,绝大部分同学能准确回答问题A,问题B是由表及里,由鹤转入对人的思考,托物言志,引导学生对人类社会的某些行为进行思考。问题C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学会辨析,全面地思考问题,解决理解课文的难点。)
2、 得出结论
各项结论均右学生讨论得出,只要言之成理均可视作正确答案。
(四)反馈
文章最能打动你心灵的是哪些内容,谈谈你对这一内容的理解。
(说明:这是一道开放性的作业,同学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五)课外作业
课后练习第二题
(六)板书设计
鹤 群 翔 空
场面描写(生动形象) 鹤 → 人
1、 细致深入观察 形象:优美、高贵
2、 动静结合描述 精神:团结精神、友爱精神
3、 句式多变表达
说课稿 篇5
一、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第一次习作训练,属记事性记叙文一让孩子们写一写自己五彩斑斓的课余生活
二、 教学目标
1、 感受丰富的课余生活, 选择有意义的课余生活作为习作内容, 分享习作的快乐、
2、 记叙活动过程, 学会把课余生活 (如有趣的事、 高兴的事等) 写具体口
3、 学会习作的基本格式, 如分段、 段首空两格、 标点符号占一格等
三、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联系生活实际, 让学生乐说、 乐写、 乐评, 把内容写具体, 分享快乐。
难点: 着力于描述活动场而、 参与情况、 臼我及旁人的感受口
四、 教学设计:
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说, 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重在习作兴趣的培养方面、 强调让学生留心周围事物, 写下见闻、 感受和想象, 并特别强调了习作乐趣的共享、课标的精神很明显, 希望孩子爱写作, 乐表达口从低年段的写话训练过渡到习作,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克服学生的不适应感, 让孩子们知道, 习作其实很简单、 基于此, “关注实际生活, 分享习作快乐” 是本次习作教学最大的特色
一、 引入生活、
揭示习作内容口 并弄清什么叫 “课余” 口 接下来让学生简单介绍日己的课余生活, 有照片的结合照片介绍。
二、 展示生活
1、 片断细说口 刚才学生用一句话总体介绍了阔己的课余生活, 现在请学生把某个生活过程说得详细一点, 髻如动作过程、 语言心理过程口 这个时候让学生先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练说, 最后选择有代表性学生上台介绍q
2. 评议指点口 说完后请学生与发言同学互动交流, 并进行评价。
习作指导就是要更好地引导学生表达出内化于生命的真情体验,使学生的习作具备灵魂, 这是习作教学的核心。
三、 反映生活
在学生们展示了日己的课余生活后, 现在让学生试写, 反映生活口 题目让学生臼拟, 可用指定题 《我的课余生活》 , 也可以以课余生活的名称作题目中的主要词语, 如 《我爱集邮》 、 《爬山》 等。 在习作的时候还可以把活动的时间和地点介绍一下
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詹天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的第5课。这是一篇以人物姓名为题的课文,重点写詹天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迹——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说明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表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的力量。
二、说教学目标
在教学设计时,紧扣《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围绕全文的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紧扣“爱国”和“杰出”把本课设计为两课时,并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第1课时:重点研读、体会詹天佑的爱国情怀,让学生对他的认识从表面深入到内心。第2课时:重点研读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时遇到的各种困难,体会人物的杰出才能,并进一步将爱国的情感燃在学生的心间。
三、说教学方法
紧紧围绕教研室倡导的三十分钟有效课堂,认真思考备课、组织自己的教学设想。心里少说,说该说的,在课堂教学中,始终明确,学生是主体,整堂课都让学生自主参与其中,尊重学生的理解,让其有所得。
四、说教学环节设计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设计一个主话题:“认识他吗?”(想通过此环节,让孩子们知道课文永远是我们最应该亲近的第一手资料,教会孩子如何正确收集、整理和使用资料。激发学生想认识主人公的浓厚兴趣。)
(二)初读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1、初读第一问:“他是个怎么样的人?”
2、反馈。全文的第一句。
(通过这个问题,直奔全文的中心,学生已经将自己的初读体会及理解在朗读这一环节中体现。)
3、明白课文大意。“主要通过一件什么事来反映人物的品质的?”
(通过这一环节,理清文章的脉络。全文是按先概述后具体的方法来安排材料的。并理清了事件的层次:起因、经过、结果。)
(三)细读第二、三自然段
1、默读该部分内容,思考:“詹天佑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接受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的?文中的哪些语句让你的心不平静了?”
2、围绕“阻挠、要挟、轻蔑”这三处关键语句解读文本,体会詹天佑接受任务时的不易。
(此环节的'设计,初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明白,当时的中国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一段铁路的修筑,对于我们整个民族来说意义重大。)
3、配合朗读相关语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小练笔
此时此刻,如果没有詹天佑,
(让学生即兴写话,在写话的同时,学生的情感得以宣泄,对詹天佑的爱国情怀的认识就上升了一个层面。)
(五)合作读《中华少年》中的段落
此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孩子对课文有更深的体悟,对人物的爱国情怀有更深的理解,进一步明白,热爱祖国也是我们中华每一位热血少年该做的事。在以后的学习中,自己也能将整组单元课文有选择地进行整合,从中受益。
(六)小结
光有满腔的爱国情怀是不够的,德才兼备才能有所作为。明确下节课的学习任务: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干。
(七)课堂作业时间
第一类:完成基础题第1和2题。
第二类:挑战题,完成第四题的第(二)大题。为进一步学好下节课的内容进行再次自主、深入地预习。
五、说板书设计
詹天佑 爱国 杰出
阻挠 要挟 轻蔑
京张铁路 高山深涧 悬崖峭壁
【说课稿】相关文章:
说课稿模板说课稿10-13
说课稿09-11
说课稿06-08
大班说课稿获奖说课稿随笔06-20
坐井观天说课稿 《坐井观天》说课稿03-15
半截蜡烛说课稿 《半截蜡烛》说课稿06-24
物理说课稿08-04
《对花》说课稿10-19
比的认识说课稿09-23
生物说课稿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