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说课稿合集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说课稿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术说课稿 篇1
一、设计意图:
在具有趣味游戏的绘画活动中,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玩玩、说说等方法, 使幼儿可以轻松愉快的探究和使用各种适宜的工具材料,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认识和使用各种颜色构成画面, 提高幼儿的美术基本技能。结合这一目标,我设计了此次活动,运用日常生活中常见、常用的餐具、勺子、叉子;让幼儿发挥想象,创作画出不同的花。培养幼儿对不同工具作画的兴趣,从中感受餐具画活动的乐趣,同时发展幼儿的小肌肉群,促进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及表达能力。陈鹤琴先生曾指出:“儿童画真正的魅力就在于充满了丰富的想象与童稚情趣的创造。”让幼儿在掌握餐具画画法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的翅膀,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美丽的花》。
二、活动目标:
本次活动我从三个维度来定位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尝试用筷子、勺子、叉子等餐具画出美丽的花。
2.能力目标: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绘画,发展想象力。
3.情绪目标:能愉快地参与餐具画,体验创作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活动前幼儿有绘画各种花的经验,对各种形态不一的花有一定的认知,在活动中借助多媒体投影仪进行辅助教学。
四、教法与学法:
本次活动采用的教法和学法有:谈话法、提问法、操作法、示范模仿法、评价展示法。谈话法:教师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平时是用什么材料、工具画画的,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提问法:采用开放式的提问引导孩子有目的地思考和操作绘画工具。操作法:幼儿通过教师所提供的'绘画工具,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与能力在试一试、想一想、做一做中,获取经验。示范模仿法法:在第一次幼儿探索后,教师请个别幼儿示范自己利用“神奇画笔”探索的方法,让幼儿在模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评价展示法:教师利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示幼儿的作品,并让幼儿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你们喜欢吗?从而使幼儿充分体验创作成功的乐趣。
五、过程设计:
在环节上,我由浅入深。
1.谈话导入,以“我是神奇的画家,我有神奇的画笔”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引导孩子们说一说,自己平时绘画的工具,并出示“神奇的画笔”,引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2.幼儿探索“神奇的画笔”:我为幼儿提供有大量的操作材料,如:筷子、勺子、叉子以及4色颜料,让幼儿自主选择,尝试用各种材料来创作。
3.请个别幼儿示范自己运用“神奇的画笔”创作的方法,并鼓励幼儿思考“你还有什么和他不一样的方法吗?”
。4.教师结合毕业班即将毕业这一事件,提出送一副画——美丽的花,给自己的老师当礼物,激发幼儿想画、要画的情绪情感。
5.幼儿操作,教师融入幼儿,并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6.最后是作品展示,教师利用投影仪进行作品展示,并引导幼儿说一说“你喜欢哪幅画?为什么?这幅画是怎么画的?”给予幼儿经验的提升。
美术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材的内容,是一节关于眼睛的造型表现课。儿童对于眼睛很熟悉,但平时并不会很积极、有意的观察和了解,本课则是要让学生深入的来了解观察眼睛的特点,感受眼睛所反映的人的精神世界,并了解自然界中动物各种各样的眼睛,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然、研究自然。本课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眼睛的一些科学知识,需要让学生有一定的了解,但教学重点在于对眼睛的形状、特征、色彩、内涵等美术方面的刻画。
本课的目标可分为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重了解、研究表达人类的眼睛,第二课时则进一步了解动物的眼睛。在这里我将以第一课时作为我的说课内容。二、教学目标:通过观察,了解人类眼睛的特征,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对眼睛的形状、颜色、特征和神态的刻画。
教学难点:用不同方法来表达亮眼睛以及表达眼睛的情感意义。三、教法分析:
大自然和生活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而对于眼睛,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因而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可以引导学生对同学、老师眼睛进行观察、讨论和研究,从而发现身边世界的精彩和神奇,并通过欣赏课件出示的大量精彩图片,打开学生的眼界和思维空间,促进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和表达。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和组织学生自己学习、自主发现,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培养自学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四、学法分析:
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保持时间短,自控能力差,要让他们能积极主动的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在本课中我设想运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一次次的'观察,自己讨论、研究出眼睛的不同形状和特点,让学生的每一次观察,都有收获,都能得到肯定,使他们获得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同时我让学生在发现过程中再进行一次次的小练习,使学生的发现得到巩固和形象表现。在本课的学习中,我运用了多次的观察、比较、总结、创作环节,帮助学生学会观察,自己去看、自己去想、去画,从而使学生能更为大胆自由的进行表现。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课堂气氛,我设计以猜谜的形式导入:“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小朋友们一般都能很快猜出谜底——眼睛。这样立即引起了他们对眼睛的注意。然后我让小朋友们闭上眼
好学教育:
睛,切身感受一下:如果没有眼睛,你会是怎样的心情?小朋友们会说是痛苦伤心的。由此来教育小朋友们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让自己的眼睛保持明亮,并导入新课。
(二)新授:
首先,我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小镜子,细心观察一下:眼睛有那些部分组成?小朋友们会说有眼珠、睫毛等。由此我出示眼睛的结构图片,小结眼睛的基本构造,使学生对眼睛的结构形成简单但正确的认识。
接下来,我进一步提问:你知道眼睛是怎么看见事物的呢?这样提问目的是要引发学生的好奇和思考,然后,我以“听听科学家是怎么说的”来简单的讲解这方面的科学知识,并用课件出示眼睛成像原理的图片,使孩子们能更加直观的认识和理解。
接下来,我请小朋友们互相观察同学的眼睛,说说有什么不同之处,(这样互相观察的方式比直接看图片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更贴近生活)学生会发现眼睛有大小的不同,形状的不同等,这时用课件出示图片,使学生们进一步了解眼睛形状的不同,此外不同性别、年龄、种族的人眼睛有着更多的不同。 在初步了解了眼睛的结构、外形、色彩后,我出示几幅简洁的范作,请学生用同样简洁的方法画一画自己比较感兴趣的眼睛。这个小练习的目的是巩固之前学习的眼睛的构造和外形特点。进行作品展评的时候,评价重点在于表现的眼睛是否结构正确、特点突出。
(三)深入
我神秘的告诉小朋友们:“你知道吗,眼睛在不同的情况下会发生许多变化哦”,学生的好奇心立即被调动起来,这时课件出示各种表情图片,“看看,他们的眼睛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立即恍然大悟,原来是在不同表情下人的眼睛会发生变化。接下来再详细的分析几种表情下的眼睛变化。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我设计了一个成语表演游戏,出示如“眉开眼笑”“目瞪口呆”“怒目圆睁”“虎视眈眈”等成语,请学生进行表演,让其他学生注意观察表演者眼睛发生的变化。接下来,再请学生画一画不同表情的眼睛,并进行展示评价。
(四)欣赏构思
在画过有表情的眼睛以后,请学生欣赏《错误的镜子》《爸爸很辛苦》以及用橡皮泥制作、彩纸剪贴、电脑绘画、废旧材料组合的一些关于眼睛的美术作品,使学生了解更多表现眼睛的方法和形式,鼓励学生大胆想像、构思,思考自己打算画一个怎样有趣、独特的眼睛,想用什么形式来表现等。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五)作业评价
学生进行关于眼睛的造型表现,可大胆选择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的想像,创作内容上可以新颖、多样、别具一格,并提醒学生可以将前两次作业的内容融合进现在的创作。
好学教育:
作业展评时,为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把问的权利和评的权利都交给学生,鼓励他们大胆自由的表述自己的创作意图、对别人作品的看法等,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六)总结
最后,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并请小朋友们课后收集有关动物眼睛的图片和资料,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
美术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我设计的自行车是三年级美术上册第十四课内容,教材内容只是学生画的和制作的几幅自行车的图画,主要是让学生来认识自行车,不但要知道它的结构、用途,还要让学生积极的去改造去创新,引导学生开拓思维创造出既美观又有一定实用价值的自行车来。
二、教学重难点
1、初步认识自行车的大体结构及用途。
2、能根据自行车的结构画出简单的自行车。
难点:能够有创意的去对自行车加以改进,使其变得更美观更实用。
三、说教法学法
先引导学生认识自行车的结构,然后示范自行车的画法,平观看各种自行车的图片,启发学生创新。
四、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入。展示自行车的`图片,并提问:你家里有自行车吗?他们是什么颜色的,漂亮吗?你想有一辆自己的自行车吗?这一节我们就来设计一辆,板书课题:我设计的自行车
(二)认识自行车各部分结构
1,车轮2.辐条3刹车4车把5车架6.车座7.货架8.脚撑9链条10脚踏
你知道自行车有什么功能吗?
你想让它还有什么功能?
学生自由绘画。
鼓励有创意的学生作品,提醒学生要注意自行车造型的美观和实用性。
(三)展评作业
选出“最佳造型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
(四)课后小结
这一节我们了解了自行车的结构、功能,并设计了自己的自行车,但课堂时间有限,可能还有更好的作品,课下交给老师。
美术说课稿 篇4
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材的内容,是一节关于眼睛的造型表现课。儿童对于眼睛很熟悉,但平时并不会很积极、有意的观察和了解,本课则是要让学生深入的来了解观察眼睛的.特点,感受眼睛所反映的人的精神世界,并了解自然界中动物各种各样的眼睛,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然、研究自然。本课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眼睛的一些科学知识,需要让学生有一定的了解,但教学重点在于对眼睛的形状、特征、色彩、内涵等美术方面的刻画。
本课的目标可分为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重了解、研究表达人类的眼睛,第二课时则进一步了解动物的眼睛。在这里我将以第一课时作为我的说课内容。
二、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了解人类眼睛的特征,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对眼睛的形状、颜色、特征和神态的刻画。
美术说课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讲课的内容选自湘版高中美术教材高中 绘画第三单元第四课的内容. 这堂课所面对的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上课课时为1课时. 本课是有感于5..12大地震灾后心理救援工作中用绘画进行心理创伤恢复的艺术治疗法.绘画治疗是通过绘画的创作过程利用非语言的工具将潜意识内压抑的情感与冲突呈现出来,并且在绘画过程获得缓解与满足从而达到诊断和治疗的效果,我们虽然不在受灾区,但是现在的高中生都承受在着来自生活以及自身的极大压力,或多或少的产生某种孤独,压抑,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如果美术课上学到的技能能成为出现心理问题时排解压力的一种艺术手段,那就是真正的让了美术走入了学生的内心,所以本课尝试从绘画流派中最为自由的抽象绘画进行分析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抽象画并能利用画抽象画的形式画出自己真实的情感和内心.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有关抽象画的基础知识.
2.技能目标:a. 提高学生对抽象画的欣赏能力
B. 培养学生对抽象画的实际运用能力
3.情感目标:教导学生用绘画的手法排解内心的压力与迷惘,用自信,健康的心理状态来感受生活,看待社会.
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在初中的美术课程中已经有过基础绘画知识的训练,在高一的美术课程中对点线面,光影和色彩知识也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可以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很快的进入绘画的情绪感受活动中,通过感受艺术作品来对抽象画进行学习和了解,从而利用画抽象画的形式画出自己真实的'情感和内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够让学生在理解什么是抽象画的基础上真实的毫无顾忌的画出自己的个性与情感
教学准备
老师:抽象画图片 优秀范例 音乐资料
学生:油画棒 图画纸
教法学法
. 教法
1.观察发现法
在作品的赏析环节中,让学生先自主赏析图片,说出感想.在体验感知的基础上充分理解学习的内容.
2.情境创设教学法
在用抽象画进行创作的板块中,设置"假设我是映秀中学的一名幸存学生"这一特殊创作情境,并利用播放地震图片和节奏缓慢的音乐诱使学生设身处地的想象和创作.
学法
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善于思考,注重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来丰富自己的生活,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作欲望.让学生做到动口,动手,动脑,亲身参与.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欣赏毕加索的系列
毕加索终生喜欢画牛.年轻时他画的牛体形庞大,有血有肉,威武雄壮.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画的牛越来越突显筋骨.到他八十多岁时,他画的牛只有瘳瘳数笔,乍看上去就象一副牛的骨架.那些牛的外在的皮毛,血肉全没有了,只剩一副具有牛的神韵的骨架了
毕加索的"牛",从具象慢慢的抽离成几根线条构成的极其简洁的牛的象征
先请学生谈欣赏后对这一系列作品的感受是什么 最后老师总结
总结:抽象画比写实性绘画更夸张,变形.包含了作者的情感因素,更具表现力和震撼力
欣赏分析
1.演示作品 蒙德里安
学生欣赏并说出自己对这幅画的理解
老师介绍该画作者的生平背景及艺术风格特点(在欣赏的过程中加入欢快活泼节奏分明的爵士乐,并配合跳动的音波线帮助理解感受)
构图→整齐排列的色块→节奏感
形式→无数的色块组成的彩线结构饿跳跃其中的小块面→快乐,明亮并生机勃勃充满音乐感
色彩→红黄蓝色的色块→明亮 快乐 幸福
小节:抽象画就是与自然物象极少或完全没有相近之处,而又具强烈的形式构成面貌的绘画,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不以自然物象为基础的抽象.它否定描绘具体物象,也不以自然物象为基础,仅以基本的绘画语言和形式因素创作纯粹的抽象绘画,借以表达某种情绪,意念等精神内容或美感体验.
2.演示作品蒙克作品
学生欣赏并说出自己对这幅画的理解
老师介绍该画作者的生平背景及艺术风格特点
童年时父母双亡的经历在其心灵深处打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这使他早年画下了许多以疾病与死亡相关的绘画
蒙克:"尼斯,1892年1月22日,我和两个朋友还在散步,太阳已快下山了,天空突然间变得血一样红,我似乎感受到了一种悲伤忧郁的气息,我止住了脚步,轻轻地倚在篱笆边,极度的疲倦已使我快要窒息了.火焰般的云彩像血,又像一把把利剑笼罩着蓝黑色的挪威和城镇.我的朋友,他继续独自地走着,而我却呆呆地站在那儿,焦虑使我不停地发抖,我感到四周似乎被一声巨大而又不断的尖叫声震得摇摇晃晃."
构图→天空与水流的扭动曲线与桥的粗壮挺直的斜线形式鲜明对比→动荡感
形式→变形和扭曲的尖叫的面孔→毛骨悚然
色彩→蓝色的水 棕色的地 绿色的树 红色的天 海面阴暗处的紫色→郁闷
小节:抽象艺术的第二大类是从自然物象出发的抽象,形成与自然物象保持有一定联系的抽象艺术形象.
动手画(多媒体播放悲伤沉重的音乐,展示5.12地震图片)
老师设定特定心理背景,想象你是5.12大地震中映秀中学幸存学生中的一员,你现在如何通过画笔表现内心情绪
展示学生优秀作品并请学生配以文字描述画中的想法,表达画面心情
五,拓展训练:
听音乐,画心情(自主命题,自由创作)
热烈欢快的
深沉悲壮的
梦幻飘渺的
疯狂激烈的
六,总结
抽象画有非常强烈的情绪语言,而且不同水平的创作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感受创作出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不同层次的抽象画
【美术说课稿】相关文章:
美术说课稿12-14
美术说课稿06-07
中班美术说课稿12-18
美术欣赏说课稿12-31
小学美术说课稿11-07
美术说课稿范文11-25
说课稿:美术鉴赏11-18
小学美术说课稿06-08
中班美术说课稿06-09
大班美术说课稿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