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物》说课稿

时间:2023-01-10 11:31:24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礼物》说课稿14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礼物》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礼物》说课稿14篇

  《礼物》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此活动适合大班语言活动故事围绕贝贝的生日礼物"小斑马"发生一系列的事,幼儿园是一个大家庭,孩子之间的争论与摩擦是不可避免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常常关心他们,帮助他们。

  二、说目标:

  根据目标,结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思维方式,将目标定为:

  1、理解故事内容,体验故事中人物情感。

  2、感受包容别人所带来的更大乐趣。

  三、说准备:图片。

  四、说活动过程:

  1、用提问法导入主题:你生日时候收到过哪些礼物?

  2、出示图片(一),图片上有谁?在干什么?

  3、出示图片(二),后来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

  4、出示图片(三),后来贝贝为什么会原谅小豆子?从中让幼儿感受包容别人所带来的快乐。懂得同伴间要友好相处。

  5、结束活动:让幼儿手拉手感受团结友爱的情感。

  《礼物》说课稿 篇2

  一、依据课标说理念

  “自主、合作、探究”是《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教师重在引导启发,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伙伴,组成小组学习,说自己想说的,写自己想写的。既尊重了学生,又能发挥群体学习的优势,取长补短,在互议互评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整节课我都注意给学生自由的空间,激活学生思考、练笔的积极性,让学生乐说、敢说、善说,有话可说。

  二、联系实际说教材

  这次习作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三单元笔下生花《礼物》,它是课文和拓展阅读的延伸。学生通过本单元两篇主体课文和两篇拓展阅读的学习,在反复诵读中品味、感悟到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学会互相欣赏、互相关心、互相体谅;能够明白好礼物不在于价值高低,而在于是否能表达自己的心意,符合对方的需求。在此基础上习作,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体验与认识礼物不分轻重,只要付出真感情的都是好礼物。

  新课标指出:现代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积极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同时又是不断开放与生成的过程。教师应紧扣学生习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以及对作文修改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目标评价,提高习作的能力。为此,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复习本单元内容,回顾交流接受或送出礼物的过程,激发学生写礼物的欲望。

  2.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明白。

  3.通过互赏互评,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在互动中修改习作,分享经验,进一步拓展思路,从而培养勇于交流、乐于欣赏、善于发现、精于提问、勤于修改的良好习作态度和敢于想象、说真话、吐真情的习作习惯。

  三、灵活多样说教法

  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写作氛围,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圆满的完成这次的教学任务,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聊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循序渐进法:先说后写,先赏后评,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注重形式多样、方法灵活、气氛活跃,以丰富学生的语言训练。

  3.分组合作法: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相互交流,畅所欲言,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主动参与说学法

  为了让学生“愿意写、有啥写、能够写”,我采取以下学法:

  1.自主学习法:老师尽量少讲少说,给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写作氛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使写作成为学生主动、创造性学习的过程。

  2.互赏互评法: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相互评价,提升审美水平,增强表达能力。

  五、情境互动说程序

  如何达到预定的目标呢,突破重难点呢?我按如下程序进行教学。

  (一)激情导入,揭示文题

  尽人皆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本册教材编排中也强调“习作指导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为此,我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收获?学生针对这个问题交流学习心得。如:有的同学说,礼物不是诱人的礼品,而是浓浓的情意;有的学生说,礼物不分贵贱,而在于是否出自内心,是否是其情感上最需要的。是呀,同学们说得多棒呀!说到礼物,同学们并不陌生每到节日或生日,同学们也一定会收到各种不同的礼物。老师也不例外,在刚刚过去的“三.八”妇女节老师也收到了班上同学送的礼物,有漂亮的鲜花、有自制的贺卡、有真挚的祝福……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礼物,包含着浓浓的情意,使老师不由自主的想起了一首小诗:礼物是一缕冬日的阳光,温暖了我们的心田;礼物是一丝柔柔的春风,吹走了心中的烦恼;礼物是一条涓涓的溪流,唱响了深情的赞歌;礼物更是一杯香醇的美酒,陶醉了我们的生活。这节课,我们就来聊聊“礼物”这个话题。这样的情境创设,即让学生对本单元的内容有一个整合,又自然而然的引入了作文课的主题,调动起了学生的创作激情。

  (二)打开思路,有序练说

  作文是“我手写我心”。为此,我又创设了这样的过渡语:每一份礼物都表达一份心意,每一份礼物往往都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首先咱们来聊聊你心中的关于礼物的故事。我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来谈。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请你回忆一下,你曾经收到过什么礼物?拥有是快乐的,付出更是美好的,你给谁送过什么礼物?我先让学生闭目沉思两分钟,然后同桌相互交流,接下来,指名在班级中交流,拓展学生的思维。对于这几个问题,学生并不陌生,有的学生说在我生日时爸爸给我送过玩具;有的学生说在我取得好成绩时妈妈送我喜欢看的图书;还有的学生说在妈妈生日时我给妈妈送过鲜花等等。为了使学生的思考更加深入,我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的礼物是我们可以看到的实实在在的东西,有的礼物看不见,却需要我用心灵去感受,比如:一个鼓励的掌声、一句赞美的话语、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深情的拥抱等等,谁还曾送出过或接受过这样的礼物?“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学生说,考试没考好老师告诉我这次没考好别灰心,只要努力下次一定能取得好成绩,使我又鼓起了信心;有的学生说,我胆子小上课总不敢举手发言,一次课堂上,我鼓起勇气回答了老师的问题,同学们为我鼓掌……接下来,我又让学生说说收到礼物或赠送礼物后的心情如何,并指名在班级中发言。随着学生的交流,孩子的思维之门被打开了,为下一步的习作做好了铺垫。

  (三)行笔成文,自由习作作文课,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训练课,“写”应当是整个设计的核心。所以,我还是以发展学生写作能力为这节课的最终目标。因此,我趁势利导,抓住契机、趁热打铁,让孩子们把自己想说的写在纸上,并特别强调注意写的时候要把你如何接受礼物或赠送礼物的过程写具体,特别是当时的内心感受写清楚,还可以用上我们学过的倒叙、插叙的写作方法。并尽量给他们创造一个安静轻松氛围,保证他们的思路不被打断。

  《礼物》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公仪休拒收礼物》是苏教版第八册第十课课文。这篇课文是个独幕剧,讲的是两千多年前鲁国的宰相公仪休拒收某大夫让管家送来两条鲤鱼的故事。

  (二)教材分析:

  本课虽是个剧本,但也是个典型的“写人”的文章,主要通过对话来刻画人物形象。课文是以围绕公仪休拒收礼物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剧情虽然简单,但结构紧凑,人物性格鲜明,充分体现了独幕剧的特点。按剧情的发展,这个独幕剧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至公仪休说“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通过公仪休的语言、神态描写,反映出他是一个爱吃鱼的人。

  第二部分(从“幕后有人高喊”至管家“提着鲤鱼下场”),写公仪休委婉地拒绝了某大夫让管家送来的两条鲤鱼,反映出他的睿智。

  第三部分(从子明说“老师,您不是很喜欢吃鱼吗”至“幕落”)写公仪休告诉子明,自己拒收鲤鱼是遵守国家的法纪,要吃鱼自己买。反映出公仪休清正廉明和高人一筹的见识。

  (三)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教学目标为:

  1、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2、能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习独幕剧表演。

  3、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明的品格。

  重点:学会阅读剧本、表演剧本,体会公仪休清正廉明的崇高品格。

  难点:把握人物的性格,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二、说学情: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剧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求知欲会促使他们兴致勃勃地阅读课文,了解剧本和其他课文的区别。因此,在初读剧本后,老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引导学生说说与以往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指导学生体会剧本开头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方括号里交代的是布景和人物活动等;括号里交代的是人物说话的语气、动作等。知道幕启就是幕布拉开,幕落就是幕布闭合等有关剧本的知识。

  三、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教学方法上,我设计了“以读代讲、以议代讲、以演代讲”的方法。确定了“读出情、悟出理、品出味、演出神”的学法指导。在操作过程中采用“读、划、议、品、演”等教学手段,学生由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体会到“写人”还可以通过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

  四、说教学流程:

  (一)揭题,置疑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二)初读课文,了解剧本,整体感知

  1、打开课本,浏览一下

  说说这篇课文的结构和以前学过的课文相同吗?哪里不同?

  2、了解剧本、独幕剧

  3、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

  想想这个独幕剧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公仪休是个怎样的人?

  (三)精读感悟,体会人物品质

  这个过程中,我紧紧抓住“拒收”来展开教学,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品,在品中演。

  1、理解“拒收”,体会公仪休爱吃鱼

  “拒收”什么意思?(拒绝接受)

  “拒收”的是什么礼物?(两条活鲤鱼)

  接着老师质疑:公仪休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位高权重,送两条鲤鱼不怕寒碜吗?引出公仪休爱吃鱼。并让学生找出能说明他爱吃鱼的词句。(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一顿就吃光了。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通过对这些词句的朗读品味,体会公仪休对鲤鱼的喜爱之情,百吃不厌。

  2、怎样“拒收”,体会公仪休的睿智

  (1)分角色读管家、公仪休的对话

  (2)从“满脸堆笑”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从而了解管家的阿谀奉承、献媚,其主人也是有意讨好、另有所图。

  (3)组织学生讨论:公仪休这么爱吃鱼,却说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这不是说谎吗?如果你是管家,还好意思送吗?学生通过讨论明白了这样说的好处:婉言拒绝,让管家知难而退;理由充分,让管家无言以对;态度友好,让管家满意而归。公仪休睿智、机敏的形象变得清晰高大起来。

  3、为什么“拒收”,感悟公仪休清正廉明的品格

  (1)公仪休为什么要拒绝这么鲜美的鲤鱼呢?请学生反复读公仪休的最后一段话,想想他说了几个意思?

  (2)为什么“收了鱼,以后就吃不上鱼了?”“不收鱼,反而以后一直有鱼吃?”

  这一部分,老师让学生读一读,在小组展开讨论、探究,借助生活中的正反事例来理解公仪休这段话的含义,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领悟公仪休的清正廉明和高人一筹的见识。

  (四)分角色读课文、表演独幕剧

  1、课文中还有哪些人物?说说你对他的印象。这些人可不可以不写呢?(用来衬托公仪休清正廉明的品格)

  2、表演独幕剧,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加深理解和体验。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在阅读中学生不但要感悟体会人物的品质,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等表达方式,本课就是一个典型的“写人”的文章,老师抓住了契机进行指导。

  (五)总结课文

  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公仪休是个怎样的人?

  (六)作业

  将剧本改写成故事。

  公仪休拒收礼物

  (独幕剧)

  板书设计: 爱吃鲤鱼

  }清正廉明

  拒收鲤鱼

  《礼物》说课稿 篇4

  导读:该活动方案的意图是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数学,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法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该活动方案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

  目标:

  1、能够在问题情境中积极探索与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体验数学的作用和有趣。

  2、运用分类、计数、统计、等分的方式公平地分配礼物。

  准备:

  1、经验准备:

  (1)具有初步的分类意识,能根据物体的颜色、大小等不同特征分类。

  (2)能够一一对应点数1~20以内的数量。

  (3)具有一定合作意识和经验。

  2、物质准备:

  (1)该活动以分组进行为宜。幼儿分成四组,每组四人。

  (2)每组一袋礼品,礼品袋分四种颜色(红、黄、蓝、绿),内有各种小礼物,数量以每人每样可以分到一至三个为宜。

  (3)与礼品袋颜色相对应的记录表每组四张。四种颜色的小标记每组若干。

  过程:

  1、进入“送礼物”的情景学习分类。

  (1)今天老师从北京为小朋友们带来了礼物,每组一袋。

  (2)请你们打开看一看袋子里都有什么礼物。(引导幼儿认识礼物,并从中了解北京的特色。)

  (3)请你们给礼物分类,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

  2、挑选礼物并进行个人的记录与统计。

  (1)每人拿一种礼物,说说拿的是什么,数数一共有几个。

  (2)介绍记录表,引导幼儿记录统计结果(如下表)。

  (3)请把自己的礼物图片找出来,贴在礼物标志上,然后把你一共有几个礼物用数字卡表示在“?”的位置。

  (4)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3、将自己的礼物等分给同组的小朋友。

  (1)现在请你们把自己的礼物分给同组的小朋友,每人都要分到,而且要一样多。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2)请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每人得到几个?每人得到的礼物一样多吗?如果不一样多,怎么办?

  (3)幼儿记录个人分配结果,教师个别指导。

  (4)引导速度快的幼儿把自己记录的分配结果与教师交流。

  4、张贴个人记录表,集体讨论与交流。

  (1)你分的是什么礼物?一共有几个?分给每个小朋友几个?是不是一样多?

  (2)你是怎么分的?(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如果语言表达不清,可请幼儿再操作一次。)

  5.希望你们喜欢老师从北京带来的礼物,有机会到北京去看一看。

  评析:

  该活动方案的意图是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数学,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法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该活动方案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

  1、活动内容贴近幼儿生活,是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礼物”对幼儿而言具有极强的吸引力,而且送礼物活动富有情感色彩,非常有利于在异地借班活动的教师与幼儿进行沟通,使幼儿愿意亲近教师,从而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而等分礼物又符合幼儿现实生活和心理的需要,所以很容易使幼儿投入学习。

  2、活动重在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体验数学的作用和有趣,让幼儿通过统计和等分的方式公平地分配所获得的礼物,这些目标粗看对于中班幼儿似乎有些难度,但谁又能说这些内容不是幼儿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呢?关键要看统计和等分数量的多少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该活动目标非常适宜幼儿。

  3、活动过程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既符合幼儿当前水平,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可以看出,该活动过程是经过仔细推敲的:先是分类统计记录,后是练习等分,最后总结方法,一环扣一环,循序渐进,有利于幼儿调动原有经验,探索和学习新经验。

  4、活动材料均是幼儿在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材料,幼儿在真实的问题情景中学习,有利于萌发参与活动的愿望。准备的操作材料有飞机模型拼板、卡通动物钥匙链、彩色橡皮、贴纸等,做到既保证幼儿对材料产生兴趣,又不花哨,从而有利于幼儿专注学习。

  另外,为了避免幼儿从众模仿,教师为每组幼儿提供的材料不完全相同,同组内每种礼物的数量基本上是4、8、12,分别与组内幼儿人数相等或为倍数,这样不同水平的幼儿可以选择不同数量的礼物进行等分,并能直观地感受到不同数量的礼物等分后的数量是不同的。

  因为该活动的重点不是记录,因此教师力图使记录方式简单易行。记录表格非常简洁,只有四格,表格中所提供的记录图标经过精心设计,充分考虑了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便于幼儿操作。如能在最后总结时直接呈现一张集体记录表,则更能让幼儿清楚地看到有些什么礼物,每种礼物有多少,分给每个人有多少,等等,以有效帮助幼儿整理获得的经验。

  《礼物》说课稿 篇5

  设计思路:

  开学不久,我发现班上的孩子有不少是家里的小霸王,对家人说话又吵又闹,显得很不耐烦;接送自己上放学活该当“书童”,极度缺乏感恩。《幼儿园指导纲要》第二部分“教育目标与内容”3指出:幼儿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在教育过程中应依据幼儿已有经验和学习的兴趣与特点,灵活、综合地组织和安排各方面的教育内容,使幼儿获得相对完整的经验。我想尝试通过《礼物》这一主题活动,在增进孩子们对冬季特征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进行适机的感恩教育,让孩子明白自己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家人的精心照顾,从而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一、说教材:

  我以学前班《语言》书上册页教学内容“冬爷爷的礼物”为本主题活动的教学基础,以此深化感恩教育。

  二、说学情:

  我班一共有43个孩子,其中男生18,女生25。大多数孩子活泼好动,思维敏捷,好奇心强,对“冬季应穿戴厚实衣物”这一类的概念应该不难掌握。同时多数孩子感恩意识淡薄,在教学环节的转换与处置上应予以充分的重视。

  三、说重难点:

  重点:教材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容,它的确定要遵循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即让孩子学会如何感恩。

  难点:依据本主题活动特点和孩子的认识水平而定,即让孩子懂得感恩

  四、说教法与学法:

  事实证明,教学得法往往事半功倍,根据本主题活动的特点,采用以下教法,以增强学习效果:

  1、多媒体课件。因为本次主题活动要用到服饰的搭配、音乐、表演等较复杂的环节,运用多媒体相对综合性较强,所以该教法居于首要地位。

  2、情景教学法。把教学内容融入故事情节中,更能引发孩子的兴趣。

  3、谈话、讨论、引导教学法。通过谈话的方式,引发孩子的自主讨论,老师再进行切合时机的引导,让孩子通过阐述和总结得出结论。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是我国教育家关于教学方法的辩证观。而在实践上,学法指导更是在“教”与“学”之间找到了真正的衔接点。为了配合此次教学,我尝试用以下学法。

  1、讨论法。寓学法于教法之中,使教法学法化。讨论法正是与教法3的有机统一。

  2、游戏法。介于学前班孩子自控能力弱,好动的特点,活动中将插入游戏配合教学,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活动效果。

  3、合作法。让孩子通过合作完成既定目标,培养和提高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

  课时:一课时

  五、说活动目标:

  1、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活动的深化明白感恩,懂得如何感恩。

  2、知识技能目标:了解冬季特征。

  3、能力培养目标:鼓励幼儿追求新颖、独特的思维方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

  六、说课前准备:

  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冬季服饰(鞋帽围巾等)

  知识经验准备:故事:《灰姑娘》;游戏:我是小模特;手语:我爱我的家。

  七、说活动流程:

  开头部分:

  通过多媒体课件导入故事《冬爷爷的礼物》,让孩子通过认识服饰初步了解冬天的特征之一:冬天应穿戴厚实的服饰。且通过孩子的讨论,老师的引导大胆说出“毛茸茸”“暖和”“厚厚的”表述冬季服饰的词语。(10分钟)

  中间部分:

  由冬爷爷的礼物转向家人为孩子们准备每天的衣食住行,通过讨论、表述、总结得出结论:家人可是比冬爷爷还要辛苦得多哦!

  1、冬爷爷为灰姑娘准备了过冬的衣物,你们的家人为你们准备了什么呀?

  2、家人只为你们准备冬天的东西吗?每天都为你们做些什么?

  3、(亮点)家人为你付出这么多,你怎么感谢他们?(引出“感恩”一词;用形象表示;复习手语我爱我的家,学习新手语:感恩的心,感谢有你;要求孩子转过去向所有参加半日活动的家长朋友展示这两种手语。(22分钟)

  结束部分:

  幼儿自行组合,进行冬季服饰模特表演,以感谢和表达对家人的爱。(8分钟)

  八、我的困惑:

  1、由“礼物”向“感恩”转换,所设想问题是否牵强?能否达到预想效果?

  2、模特表演的场地问题。打算合并成两个大组分靠两组是否可行?

  学无止境,我真心希望此次说课和教学展示能得到在座各位的帮助和指导,在理论和实践上前进一大步。谢谢大家!

  《礼物》说课稿 篇6

  一、说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学生实际,让学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学生关注现实,热爱学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所以学学生习作必须回归学生活。本次主题单元习作的话题“礼物”,贴近学学生的学生活,是学学生感兴趣和熟悉的事,使学学生易于捕捉到写作材料,能激起学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学生的表达欲望,使他们能讲真话,抒真情。

  二、说教材

  《礼物》是北老师大版五年级下学期的第三单元习作,本主题单元几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礼物的内涵:机场服务员把一束鲜花献给暗淡无光的失败者,鼓励她重新站起来;父亲在学生活极为困难,但女儿又非常需要的情况下给女儿买了一辆自行车做礼物;《奇怪的圣诞包裹》中身在异国他乡的华侨老人选择一袋故乡的泥土作为圣诞礼物;口语交际中的民间故事《千里送鹅毛》揭示了礼轻情意重的道理。每篇课文都是用独特的礼物表达了独特的心意。而鼓励学学生自由表达、有创意的表达也是课标对写作的要求,因而我在这堂习作课上,也试图拓宽学学生的思维,引导学学生选择独特、有个性的习作材料。

  三、说教学目标

  1、引导学学生以“礼物”为话题猜、听、说、结合起来愉快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学习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突出人物心理活动。

  四、说训练重难点

  抓住礼物的特别之处,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表达真情实感。

  五、说教法。

  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读写氛围,更好的激发学学生的写作激,圆满的完成这次的教学任务,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猜物激趣法。通过赠送礼物、猜礼物活动给学学生以亲切感,进一步缩短老师学生之间的距离,加强老师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来激发学学生的创造激情。

  2、汇报交流点拨法。学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适当点拨、引导学学生抓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一系列细节描写表达真情实感。

  3、当堂评定法。对当堂积极发言者当众给予表扬,尤其发言者有创意的地方给以热情的鼓励,增强他们的成功欲。

  六、说教学过程

  (一)、互赠礼物、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从我进教室到现在,你们的一言一行让老老师感受到咱们某某班同学习惯养成很好,能不能背一下课堂习惯儿歌展示一下咱们班的精神风貌。

  2、学生背诵习惯儿歌

  3、老老师鼓掌叫好。同学们你们不仅儿歌背得好,习惯养成做得早,好习惯会让你们受益终学生,真棒!

  4、同学们,你们收到老老师送给你们的礼物了吗?是什么?(板书:礼物)(学生猜-----赞扬的话甜甜的微笑竖起的大拇指、鼓励的掌声)

  (二)、猜“礼物”、抓细节

  1、理解“礼物”的内涵

  (1)同学们,你觉得“礼物”代表什么?结合单元课文指导(指四、五名学学生说说)鼓励、祝福、友情、亲情、思念......

  (2)过渡:对,礼物能传递人间的亲情、友情,它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心贴得更近,人与人之间的情意更加深厚。

  2、猜一猜

  每一份礼物都表达着一份心意,同学们,老老师为你们各组准备了一份礼物,准备马上送给你们!猜猜看是什么!

  看看哪位同学神机妙算,能够猜出我送给你的会是什么样的礼物呢?(指导学学生观察同学的表情、动作和自己的心理活动)

  (板书:猜)

  学学生纷纷猜测(每个小组的礼物各不相同)

  这么多同学都没有猜出来,我想问问大家,现在心里是什么感受?

  3、看一看

  老师:眼见为实,请各小组长把礼物领回去。心动了吧?但还不能动。老老师想知道你们此刻的心情?

  学生:激动、兴奋、迫不及待

  老师:小心拆包装,可以吃、可以看、可以摸、可以用,小组讨论一下,老老师为什么要送这样的.礼物给你们。

  礼物一:抹布。礼物二:一首歌(大家最喜欢听的并同唱)。礼物三:一本书。礼物四:福娃(储蓄罐)。礼物五:糖果。

  各组纷纷交流老老师所送礼物的意义。

  老师:看到别组的礼物,你们有什么想法?

  老师学生交流略。

  老师:老老师送给大家的每一份礼物都代表我的一番心意。如果大家能把拆礼物前后的想法和拆后的心理活动完整地说一遍,就是送给老老师最好的礼物。

  学生入情入境跃跃欲试

  (老师强调在这交流过程中,要抓住某个同学的表情或动作呢?整个班级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变化?)

  1、提出写作要求:

  (1)、抓住礼物的特别之处,人物的神态、动作、表情,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表达真情实感。

  (2)、题目自拟,看谁的题目更贴题,更漂亮。

  2、学学生起草,教老师巡视,个别指导。

  《礼物》说课稿 篇7

  课程主题:

  妈妈,我爱您!

  这次的活动主题是由《母亲节的礼物》引申出来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生日这对于我们来说是独一无二的日子。那像小朋友有儿童节,这是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一个特殊的节日。那么对于妈妈来说除了自己的生日之外,也有只对他们来说特殊的节日——母亲节。我们的小朋友从还没有降临人世开始就受着妈妈的关爱和照顾,然而由于现在的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以及家里的人对小朋友的宠爱,导致小朋友对自己得到的母爱(父爱等亦是如此)都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缺少了一个感恩的心。

  我期望借着母亲节这个主题,通过绘本故事等,让小朋友们知道我们的家人,特别是我们的妈妈,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让小朋友学会感恩,不仅仅是在母亲节这一天,以后的每一天都有怀着感恩的信去感谢母亲为我们付出的一切,让我们对妈妈说一声:“妈妈,我爱您!”

  活动目标:

  新《纲要》明确指出:“教育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因此目标要注重全面性,通过自主学习,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和谐地发展。根据本教材的内容与特点,我从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制订了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

  2、结合母亲节,让孩子们了解知道母亲在孕育,说一说母亲照顾自己过程中的辛苦的故事。

  3、学会感恩,并通过各种途径表达对母亲的爱——向妈妈大声说出“我爱您”。

  活动重点与难点:

  本次教学活动的重点在于,通过学习让小朋友们学会感恩。通过绘本故事,讨论以及赞美母亲的儿歌让小朋友体会到母亲在我们成长过程的付出。虽然小朋友们现在还小,但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也能够回报母亲的这份爱。

  本次活动的难点在于,如何让小朋友通过不同的途径表达对母亲的爱。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我采用的是通过绘本故事,然后提问让孩子们进行讨论发言交流,在总结讨论的时候提出要让孩子们付诸实践,而不能光说不练。当然在课堂上我也会通过制作贺卡这个活动,给小朋友展现一个向母亲表达感谢之情的途径。

  教学过程:

  整个活动分五个部分:导入——视频小故事——绘本小故事——教唱儿歌——动手制作

  导入和视频小故事

  用生日和儿童节的话题进行导入,引出母亲节,并通过视频小故事,让小朋友记住“每年5月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

  绘本故事

  此绘本故事是由网络流行的动态图像改编,取名为《妈妈》。分2部分讲述此绘本故事。每部分结束后会提出一个问题供幼儿进行讨论交流,锻炼幼儿在语言方面的能力。第二部分的讨论问题也是针对本课堂的难点设计的,在讨论结束后告诉小朋友要付诸行动。

  教唱儿歌

  根据打扮儿童的语言,认知和理解的水平,我特地选了一首比较长的儿歌,内容更丰富。进一步锻炼了儿童的语言水平和节奏感。

  动手制作:

  动手制作部分主要是向小朋友展示表达感恩之心的一种途径。将准备的纸笔等提供给学生,再给学生提出一个主题,让学生根据主题来设计贺卡。在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幼儿的安全。从活动还能作为一个延展,我们可以将优秀的作品布置在教室的区角内,供日后家长开放日等活动时使用。

  教法手段:

  媒体动画的应用

  此方法代替了原有的教学挂图,希望幼儿在动态中对故事有所慼、有所悟、有所获,达到其他教学媒体无法比拟的效果。

  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活动注重经验的构建和指导,幼儿的学习活动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这些方法能结合故事引导幼儿联系生活经验,分析问题,讨论交流,既提高幼儿的思维积极性和口语表达能力,又可以逐步认识图示的作用和图示在生活中运用的意义所在,从而很好地为教学目标服务。

  操作法

  给孩子一个实际操作的机会,通过动手制作贺卡,让孩子在美术劳技等方面有所提高。

  活动准备:

  1、做贺卡用的厚纸、彩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2、绘本故事《妈妈》(由网络上流传的很广的动态图像改编)

  3、赞美母亲的儿歌或歌曲(1~2首)

  4、关于母亲节来历的资料:视频小故事

  本活动特色:

  本活动不是单纯的礼物制作课,而是通过各种途径,比如绘本故事,儿歌,幼儿的讨论交流,手工制作等,由简单的礼物引申到学会感恩,丰富了主题的内容,是整个课堂更饱满。

  《礼物》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老师的礼物》出自浙江教育出版社《完整儿童活动课程》小班上学期的“我上幼儿园”这一主题。在这个单元里让幼儿能在老师的帮助下较快的适应集体生活,知道遇到困难时,可以向老师寻求帮助。初步建立在幼儿园的生活常规和游戏规则。这节活动是在生活情境下开展,内容选择是幼儿比较熟悉的故事情节以及幼儿熟悉的动物形象,教材各项内容的铺垫有利于活动各环节的开展。

  二、说幼儿发展情况

  小班幼儿年龄在4岁左右,他们处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他们对游戏特别感兴趣,平时总喜欢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一角色,但由于词汇贫乏,幼儿在游戏中想说又不知该怎样说,即使说了也很难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完整。同时结合小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因为是新生入园,有些幼儿还怕生,一般不愿意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说目标

  1.能在生活情境中区分“1”和“许多”。

  2.对“1”和“许多”的关系产生探究的兴趣。

  3.在《指南》中,在科学领域目标2中明确指出小班幼儿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大小、多少、高矮长短等量方面的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表示。利用生活和游戏中的实际情境,引导幼儿理解数概念。

  四、说准备

  包装好的礼物盒一个,里面装有一个大毛绒玩具,许多糖,四种食物图片(一块奶酪,许多香蕉,一块蛋糕,许多苹果),大象和小老鼠图片各一张。

  五、说教法

  新《纲要》提出: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探究活动,进行尝试,感受参与的乐趣,并能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因此,本活动教师将充当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根据小班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始终贯穿直观性原则,结合多种教法进行活动。

  1.直观法

  这里使用的是演示法,通过演示变换实物,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礼物盒有它独特的外型特征,对小班幼儿来说,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它特有的外型又能给孩子们不断想象的空间;结合教师的变换操作及幼儿的亲身体验,动静结合,使教学成为有趣的活动,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便于幼儿理解,易于记忆,从而是孩子们情绪高涨,兴趣盎然。

  2.谈话法

  在活动中适当的问题有助于活跃幼儿的思维,启发学习,有利于幼儿获得新知识和发展智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较好的语言习惯。

  3.操作体验法

  它是幼儿建构知识的基本方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本次活动安排了三次操作体验活动:第一次是请幼儿分糖果,在看一看,说一说的过程中感知“1”和“许多”的数概念;第二次是让幼儿给小动物分礼物,请幼儿根据食物数量来分一分,说一说;第三次是在幼儿活动材料《数学》中“寻找1”,在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过程中找到1,实际感受“1”和“许多”的关系。

  六、说流程

  在活动中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围绕目标将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使幼儿能始终处于积极探索的状态,为了完成本节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安排的:

  1.激发兴趣,导入活动。

  出示礼物盒,一次拿出一个糖果,最后指着糖果说一颗一颗糖放在一起就有很多糖。分糖果,给每个幼儿一颗糖,请幼儿自己说说手中的糖果数量。

  2.送礼物。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请幼儿认识不同的食物。根据食物数量和小老鼠、大象的胃口大小分食物。

  3.寻找1。

  在生活情境的引导下进行实际的操作活动,找出数量是1的物品并圈起来,最后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附:教案

  《礼物》说课稿 篇9

  一、主题分析:

  美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弥漫着美的气息,如美丽的风景,图画,音乐,着装等显性的美,还有人如人之间隐性的情感美、道德美,考虑到幼儿的认知特点是从具体到抽象的,因此,设想让幼儿欣赏显性的美,从而感受到隐性的美,又考虑到幼儿的生活实际,而礼物这个题材正是由显性的美到隐性美内化的最典型的素材。礼物又有其不同的形象美,色彩美,造型美,所以我就选择了制作礼物作为教学活动内容。毛线画又是幼儿平时接触较少的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前阶段的接触,他们有着浓厚的兴趣,非常愿意参与活动,但在表现方法上还欠缺,本次活动将鼓励幼儿用毛线画的表现方法来创造,同时帮助幼儿解决画面的布局问题。

  二、活动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依据幼儿园美术教育大纲中对幼儿美术活动的内容要求,以及学前幼儿美术教育大班年龄段的培养目标,结合教材本身的要求,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为以下二点。

  1、用毛线粘贴学会细致做事。

  2、萌发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三.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各色毛线、双面胶、质地较硬的纸、笔等

  2、毛线粘贴范画一张。

  3、背景音乐《放心去飞》、歌曲磁带。

  4、幼儿用书

  四.重点与难点

  根据活动目标,本活动的重点是在轮廓线内,将毛线细密地排在图案内,注意色彩搭配。

  五.教法:

  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直观法、观察法、讨论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增强幼儿的参与兴趣。

  六.学法

  整个过程,我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体验美。

  七.活动流程

  在本次活动中,我依据本班幼儿的特点,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播放背景音乐《放心去飞》,引导幼儿说一说即将离别的感受,以互赠礼物留念引出制作主题。

  2、展示范画,引导幼儿欣赏毛线粘贴的特殊质感。

  可设计提问:这幅画和其它的画有什么不同?是用什么东西做的?你看了以后有什么感觉?最喜欢哪一部分?

  3、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制作方法,丰富画面设计和制作思路。

  小结:这是毛线粘贴画,就是把毛线粘在画好的物体轮廓中,注意不要超出边缘。

  4、请幼儿也做幅线贴画送给自己喜欢的人,继续播放《放心去飞》的背景音乐,幼儿作画。

  (1)请幼儿参考幼儿用书的图案进行设计。

  (2)在轮廓线内均匀地贴满双面胶,将毛线细密的排在图案内,注意色彩搭配。

  (3)用塑夹分别夹在硬纸下部两端,使其立在桌上。

  5、请幼儿把自己的作品集中摆放,互相欣赏、交流。

  《礼物》说课稿 篇10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公仪休拒收礼物》是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第八册第十课的一篇独幕剧,讲的是两千多年前鲁国的宰相公仪休拒收某大夫让管家送来两条鲤鱼的故事。教材编排在选文上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条例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体现理解和尊重多样化的新课标,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这篇课文是个独幕剧,讲的是两千多年前鲁国的宰相公仪休拒收某大夫让管家送来的鲤鱼的故事。剧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方括号里主要交代人物活动情况。剧本主体是人物对话,叫台词。括号里交代的是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按剧情的发展,这个独幕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至公仪休说“只要天天有鱼吃,我就心满意足了”):通过公仪休与学生子明的对话反映也公仪休是一个爱吃鱼的人。第二部分(从“幕后有人高喊”至“管家提着鱼下场”):写公仪休拒收某大夫让管家送来的鲤鱼。第三部分(从子明说“老师,您不是很喜欢吃鱼的吗”至“幕落”):写公仪休告诉子明,自己拒收鲤鱼是遵守国家的法纪,要吃鱼得自己去买。公仪休的以身作则,清正廉洁、聪明机智的品质跃然纸上。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从学生的知识能力及学情的发展出发,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的高贵品质。

  (2)能有感情,分角色朗读课文。

  (3)初步能表演独幕剧,体会人物的形象。

  3、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的含义,体会公仪休的崇高品格。

  二、说学情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这篇课文是独幕剧以及独幕剧有哪些特点的基础上进行阅读教学的,首先让学生大体了解这个独幕剧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接着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读课文,通过“看、听、找、说、读、演”的方法来学习本课,理解本课内容。在学习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使学生能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探究和朗读能力,从而能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获得知识。

  三、说教法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促读法、提问法、情境创设法、情境表演法等方法。在教学中,我注意实行开放式、讨论式、活动式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理念。

  四、说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有意识地淡化教师的分析,强化学生的感受,引导学生加强朗读,读出个性,培养语感,并能读中感悟,培养学生自读自悟,自悟自得,合作交流,主动探索等学习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首先出示出示张艺谋画像,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导演有哪些了解,课始设置“最佳导演奖,最佳演员奖。”目的在于激起学生做导演和演员的兴趣,以便学生积极投入到剧本中去。

  二、精读感悟。

  以读为本,以演代讲、以读生情,以情促读。

  我国语文教学有“熟读、精思、博览”的优良传统,叶圣陶先生也认为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读,他认为“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认真读书,使之见于书,入于目,出于口,明于心,真正达到口诵心惟,使知、能和谐发展。”

  本课主要通过人物的对话刻画人物,虽然文字浅显,但细细品味,回味无穷,

  在指导朗读时,师说:“请各位导演仔细地读读剧本。”就是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将自身置于剧本之中,找到做导演的感觉。指导学生找出体现主人公特点的有关词句,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我已经很久没吃鱼了,今天买了一条,一顿就吃光了。

  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通过对这些词句的朗读品味,体会公仪休对鲤鱼的喜爱之情。并能通过自己表演(回味似的)这一表情让人觉得公仪休真的非常爱吃鱼。表演的同学是演员,坐着的同学都是导演,对演员和剧本进行指导、再创造,其实就是将评价换一种形式展示在课堂教学中。

  注意语思统一,力求做到发展语言与发展思维相结合。

  大纲指出:语言文字是思维的表现形式,发展语言必须与发展思维相结合。所谓语思统一原则就是把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统一起来,在发展学生语言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品质。本课中我们力求语思统一,从公仪休怎样拒收和为什么拒收鲤鱼入手,探究公仪休思维过程,从而体会公仪休高人一筹的见识和清正廉洁的品格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练习说话、表演,发展创造性思维。

  三、内化、表演

  学生在阅读了剧本,进一步熟悉了人物的性格后。可以和自己的好伙伴找一块空地来排演。师问:“最佳导演奖、最佳演员奖将花落谁家呢?”(串联前文的奖项)更加激起学生表演欲望,最后评出设置奖项。

  四、小结

  学完剧本后,让学生说体会,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礼物》说课稿 篇11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小班下学期学习活动--《老鼠阿姨的礼物》

  (2)教时:一教时(3)教材地位:“认识自己”在新课程中是一个重要的主题,是以培养幼儿自我认知、自我保护能力为核心,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以“同心圆”的形式逐年深化,小班是“小宝宝”“学本领”,中班是“身体的秘密”,大班是“我自己”(身体真有用,和影子捉迷藏,我和别人不一样)。根据小班幼儿的关键经验,着重培养幼儿关注自己的五官和四肢等明显的外部特征,初步体验它们的用处,为日后逐步欣赏和保护自己的身体打好基础,也初步掌握充分运用多通道感知器官与外界环境互动。《老鼠阿姨的礼物》以绘本为载体,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动物朋友为主角,贴近幼儿的经验。“老鼠阿姨送的礼物是什么?”这是贯穿整个故事的线索,在谜底揭晓前不断刺激着小班幼儿的好奇心。故事中兔子的长耳朵、小猪的大鼻子、青蛙阔阔的嘴巴以及松鼠的灵巧小手,暗示着它们能用各自的本领解决问题。同样,送礼物的环节也让幼儿学会自如正确地待人接物。因此,教材的使用既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也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是达成学习活动目标的很好的支持。

  二、活动目标

  1、根据阅读绘本的特点和小班幼儿发展重点,我将目标定位于:

  (1)情感目标:对故事充满期待与好奇,感受正确地待人接物。

  (2)知识目标:通过操作,进一步理解眼睛、耳朵、手、鼻子、嘴巴等器官的作用。

  (3)能力目标:仔细观察画面,大胆表达自己的猜想,回顾五官与手功能的生活经验。

  2、重点:理解眼睛、耳朵、手、鼻子、嘴巴等器官的作用。

  难点:(1)通过动物有代表性的器官,进行整体辨认,尤其是青蛙和松鼠。

  (2)通过蒙眼操作,猜出老师礼物盒里的礼物。

  3、活动准备:

  盒子一个(中间有盖子,便于开启);糖果多于幼儿人数(圆形、方形、硬糖、软糖都要准备一些;其中六颗糖放在盒子里,其他放在某位教师那里);眼罩人手一个,沙球和铃铛各一个;眼睛、耳朵、手、鼻子、嘴巴的卡片,黑板、磁铁;ppt、音乐。

  四、说教法

  根据绘本学习的需要和幼儿“做中学”的年龄特点需要,我主要采用了观察法、情境教学法、操作探索法。

  首先,对于小班幼儿而言,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通过ppt逐一展示动物的代表性器官,能极大的激起幼儿的参与兴趣,在幼儿的猜测中,由易(兔子的长耳朵)到难,挑战递进,引导更多的幼儿通过观察,回顾已有经验,进行动物辨认,在观察的过程中,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对五官、手的外部特征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主人公的出场变得紧张有趣。

  其次,我将故事内容作为教学情境,通过配乐讲故事,将老鼠阿姨要来送礼物的故事引出来,现场充满新奇感和期待感,幼儿始终期盼着活动继续进行,并能随着故事情节进一步明确五官和手的功用。

  再次,我为幼儿提供操作探索的机会,将故事情节迁移到幼儿亲身体验上,逐一请幼儿感受五官和手的功能。

  五、学法

  根据教材特点,我引导幼儿运用多通道感知法,在操作中学习,使幼儿真正成学习的主人。

  幼儿先用猜测的方式,脑力激荡,预设不用眼睛也可以猜出礼物内容的方法,通过教师提供尝试机会,验证想法,对于“听”“闻”“摸”“尝”的功用有了切身的体会。之后,老师再准备新的礼物,幼儿在真实情境中的操作,通过多通道感知,对自己的五官和四肢功用产生积极正面的认知,猜测正确也能增强幼儿的成就感。经过这样的活动过程,幼儿了解自己可以充分运用各种感知器官了解外界环境,与环境互动,掌握多通道感知的学习方法。

  六、教学程序

  根据小班幼儿思维特点和本活动目标要求,我设计以下活动环节:

  1、聚焦礼物,激发兴趣2、突显局部,仔细观察3、操作体验,再识感官4、猜测礼物,感受快乐首先,聚焦礼物,激发兴趣。幼儿喜欢礼物,从谈论礼物入手,容易打开他们的话匣子,此处为导入部分的谈话,需简短些,教师要关注对话中幼儿的应答,并引出故事名称。

  其次,突显局部,仔细观察。“老鼠阿姨的礼物会送给谁呢?”作为主要提问,在给予幼儿充分表达的基础上,了解幼儿的原有认知水平,也更激发起幼儿观察各动物代表性器官,为多通道感知法的运用提供线索。其中,对于小班幼儿而言,辨认兔子的耳朵没有难度,辨认小猪的鼻子主要突出它的鼻孔;辨认青蛙时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它阔阔的嘴巴,避免与鳄鱼混淆;最不容易辨认的是松鼠,可以通过ppt揭晓答案的方式巧妙地让幼儿在关注局部的同时聚焦动物具有代表性的器官,再整体辨认。

  再次,操作体验,再识感官。老师先抛出一个问题“平时我们都是用眼睛看东西,现在把眼睛蒙起来还能猜测出礼物是什么吗?”,请幼儿自由表达,对于说能的幼儿要追问“用什么办法猜出来?”并通过真实游戏方法的运用,请幼儿分别戴上眼罩,通过用手摸、用鼻子闻、用嘴巴尝的方法猜出老师需要的沙球和铃铛,感受多通道感知法的运用。老师继续讲述故事“小动物也在学你们的好方法,看…”一面给幼儿自信和自豪感,一面使幼儿对“听、闻、摸、尝”再次强化。

  最后,猜测礼物,感受快乐。教师通过出示礼物盒,说明盒内就是老鼠阿姨的礼物,请幼儿戴上眼罩,猜猜礼物到底是什么,通过在真实情境中的操作,进一步巩固眼睛、耳朵、手、鼻子、嘴巴等器官的作用。通过谜底揭晓,鼓励幼儿一起数糖的数量,老师有机整合一一对应等数概念,引导幼儿数数糖、数数小伙伴,感受“多和少”,当幼儿带着礼物愉悦离场时,之前所创设的教学情境随新奇感的满足而结束。

  纵观整个教学程序,我始终从幼儿好奇、乐玩的心理出发,将故事作为教学情境,通过故事悬念与幼儿尝试等相互交融开展教学,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积极尝试多通道感知学习,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对五官和手的功能有着进一步的体会,并潜移默化的渗透着待人接物、一一对应等教育价值,活动形式多元,内涵丰富。

  教学反思:

  在《老鼠阿姨的礼物》这一活动中,我改编了绘本原有的画面主,把听一听作为重点,让幼儿根据声音的轻响去分辩糖果的多少。在第一环节看画面,引发关注,采用 PPT形式播放了四个小动物、老鼠阿姨,(老鼠阿姨手中还抱着一个大箱子)很形象的让幼儿一看便知道老鼠阿姨来送礼物了,小朋友都好奇的关注着,都在猜测着是什么礼物呢。第二环节是听声音,猜测礼物。当老师摇一摇手中的瓶子,幼儿就猜出了糖果,接着让幼儿去听,哪个罐子里糖果多。初次,我是用硬糖装在罐子里让幼儿判断,幼儿都能根据声音轻响来判断。但在当软绵绵的糖装在罐子时,因为摇起来轻轻的,所以幼儿就误认为里面罐子里是空的。结果当我打开一看,幼儿大吃一惊,满心欢喜的看着,因为罐子里装得满满的都是糖。让幼儿三次练习听,根据幼儿原有经验基础,循序渐进,让幼儿自己去猜,自己去发现音量与物体多少与材质都是有关系的。在本次活动中,包含了多个领域的学习内容。例如:数学领域:小动物排列的序数,动物与礼物数量的对应,幼儿从不同方向数数时的序数的变化。科学领域:礼物声音的响度与礼物的多少、材质有关。还包含了文明礼仪教育“谢谢老鼠阿姨,你真好!”等等。不足之处就是幼儿个别讲述的机会较少,应该鼓励孩子完整地把话说完。

  《礼物》说课稿 篇12

  一、说教材

  1.设计意图:

  小班的幼儿很喜欢玩体育游戏,在体育游戏中幼儿会感到自由、无拘无束,因此常常疏忽了游戏中的规则意识。针对小班幼儿的这一特点,我设计了《给兔妈妈送礼物》这一活动,利用有趣味的游戏,抓住幼儿喜欢小动物的特点,并设计了形象、生动的游戏情景,在音乐中愉快的游戏,激发幼儿的兴趣。同时,在逼真的游戏中,我贯穿了一系列的游戏规则,通过讲解以及幼儿的示范,激发幼儿大胆参与并懂得遵守游戏规则,体验快乐,还要注意安全。在最后送礼物的时候,我还提醒幼儿给礼物分类,向兔妈妈说一句祝福的话,巩固了幼儿平时所学的知识,也激起了幼儿关爱亲友的情感。我还请班上的另一位老师和我一起以游戏伙伴的身份加入进去,师生间能更好的进行情感交流和沟通,也更有利于活动的顺利开展。在这个活动中既锻炼幼儿的四肢协调动作,激发幼儿勇敢尝试活动的兴趣,体验体育游戏的快乐。

  2、根据设计意图,我制定了以下目标:

  1)练习两腿间夹物行进跳,并学会躲闪,小心碰撞。

  2)体验参与体育游戏的快乐,激发幼儿完成任务的信心。

  此目标是根据纲要为指导,幼儿学习特点制定的,既体现了活动的重点,又体现了活动的难点,对发展幼儿四肢协调动作很有意义。

  3、本次活动的重点:

  练习双脚并拢行进跳的能力,激发幼儿完成任务的信心。

  4、本次活动的难点:

  两腿间夹住纸棒行进跳,给兔妈妈送礼物时要说一句祝福语。

  5、活动准备:

  A:每人一根彩色纸棒,小兔帽子。这是本次活动中的主角,让幼

  儿戴上兔兔帽参与游戏,进行情景表演,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彩棒是为了让幼儿夹在两腿间,培养规则意识。

  B:礼物卡若干,录音机和磁带。在游戏中加入音乐,营造气氛,激发幼儿完成任务的信心。

  二、说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老师先带着幼儿听音乐做兔子跳的动作进入活动场地,并跳一圈,这是对幼儿的热身运动,让他们的机体得以训练,不至于在运动的过程中拉伤或者扭伤。

  2、游戏活动——给兔妈妈送礼物。老师先讲解游戏的方法,提出游戏中应注意的规则:学会躲闪,小心互相碰撞。同时提醒幼儿送礼物时要向兔妈妈说一句祝福的话。然后请两名幼儿做示范,激起幼儿的表现欲望。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老师随时指导幼儿,和幼儿进行交流,引导幼儿注意安全,弥补幼儿在游戏中的缺憾。在师幼的共同努力下,活动进行的比较顺利。

  3、放松活动——在提醒幼儿游戏若干次后,根据幼儿的游戏情况调整难易程度,并提醒活动量过大的幼儿适当休息。在活动最后,组织幼儿迅速排好队,听音乐跳一个彩棒舞,仍然以角色游戏的形式,和兔妈妈一起跳一个舞,共同庆祝兔妈妈的生日。同时,让幼儿放松情绪,这也是动静交替,整个活动考虑到幼儿的运动负荷,激缓结合。

  三、说设计亮点:

  1、本次活动主要是以纲要为精神,幼儿的学习情况为主旨,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开展活动。如角色游戏法在整个活动中就较为突出。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很容易就能掌握所学技能。

  2、本次活动邀请了班上的老师一起参加,能让幼儿有一个全新的体验,幼儿的兴趣会更浓,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会更高。

  《礼物》说课稿 篇13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节日礼物》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从三个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和在实际生活中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经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内容包括由低到高观察同一物体和由远到近观察同一物体,学生掌握这些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推理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教学目标:

  (1)根据观察位置的高低与远近的变化,让学生想象、观察、判断对象画面所发生的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会用数学的眼光和方法观察、分析生活中的有关物体。

  (3)、在小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和善于与人交流的能力。

  3、教学重点:通过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体会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围也不一样。

  4、教学难点:如何根据图片判断观察位置,以及判断所观察的对象在其视觉中对应的范围。

  重难点突破:仔细观察、大胆猜想是判断所观察的对象在其视觉中对应的范围的突破口。

  二、说教法、学法

  我采用“自主体验”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合理猜想、小组讨论等活动,自主进行体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

  (1)、情境教学法;

  (2)、操作法;

  (3)、观察、讨论法;

  (4)、练习法。

  三、说教学过程

  首先进行课前三分钟小测。熟话说得好,温故而知新,达到学而时习之知的目的。

  (一)、引入课题

  我们以前学过了观察物体的几种方式,知道了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也不同,一个位置最多可以观察到物体的3个面。今天我们继续来学校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这样开门见山引入课题,让学生有的放矢。接着通过一组游戏:让一个学生来讲桌边观察讲桌,先蹲着,接着坐着,然后站起来,最后站到凳子上。让学生猜一猜这位学生看到的物体。接着让这位学生说一说看到的物体。你们猜对了吗?通过和学生交流,“同学们,你们不仅观察仔细,而且猜得准确,真了不起。大家高兴吗?其实,今天也有一位同学今天和大家一样,都很高兴,因为今天是她的生日。你们有过过节日的体验吗?”“是的,今天奇奇同学收到了很多的礼物,小狗贝贝非常好奇,很想知道是什么样的礼物,你们想知道吗?”(板书:节日礼物)这样引入课题,既有趣又有效。(二)、体验探究、学习新知

  活动一:由低到高观察物体

  有了刚才的游戏体验,直接播放课件:第一步:贝贝先是站在地面上看。

  第二步:然后抬起了前腿看。

  第三步:哎,还是看不到,站在凳子上看吧。

  第四步:最后,他终于爬上了桌子……

  师:同学们想一想,小狗贝贝分别看到了什么?同桌互说。

  请学生把小狗贝贝看礼物的顺序标出来。

  让学生总结。引导:小狗贝贝的观察位置是怎么样变化的?观察位置的高低会引起观察范围的变化。(板书:低到高范围大)。

  活动二:“由远到近”观察物体的不同

  对于设计由远到近观看物体教学时,通过一个游戏来帮助学生接受P62“说一说”的内容。

  师:同学们想一想这一过程说明了什么?学生思考。指名说。

  师:其实大家看到的本身大小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只是看到的范围发生了变化,所以感觉物体在变大。大家想一想,如果我站在教室的后面到的范围是大还是小?越往前走看到的范围就……(学生答)站得远,看到的范围大;站得近,看到的范围小,但是清楚。(板书:远到近范围小)。

  (三)、知识应用,巩固新知。

  请学生打开书本第62页,请学生做“说一说”练习。

  师:小明沿小路向树林看守人的小屋走去,下面两副图中,哪幅是在A点处看到的,哪幅是在B点处看到的?并说一说原因,巩固新知。然后按学生学习水平分组练习,使更好发扬“组内同质”的学习优越性,使不同的学生“学”有更大的收获。最后完成书本P62页“试一试”的练习,学生动手实践操作。

  通过有层次、生活化、形式多样的练习,不仅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同学们都学到了什么呢?”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课后延伸实地观察,请同学们课后,在不同的位置观察我们美丽的校园。

  四、说板书设计

  节日礼物

  观察位置观察范围

  低小高大远大物体小、模糊近小物体大、清晰

  简练的文字起到了提纲挈领、突出重点的作用,使学生看到板书就可以一目了然地回顾本节所学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礼物》说课稿 篇14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送给好友的电子礼物——PowerPoint的应用》,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第四册第三章《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前三节学完后的综合运用,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了解制作多媒体作品的一般步骤,掌握了文本、图片、声音、动画的插入以及幻灯片的播放,能够发送电子邮件。但不能完整地制作一个多媒体作品,因此我设计了这节课。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并独立地制作一个多媒体作品,系统地掌握制作多媒体作品的一般方法,我确定了本节课的主题是《送给好友的电子礼物》。既可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对他们进行艺术熏陶,还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初中阶段教学目标指出:“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根据初中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我确定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用PowerPoint制作一个电子礼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对信息搜集、分析、整理、处理的综合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直观演示、任务驱动、分层教学和评价的影响,使学生熟练掌握制作幻灯片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创新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他人作品正确地评价,促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根据以上的教学目标,我把教学重点定位在:

  熟练掌握制作多媒体作品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制作出主题鲜明、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幻灯片。

  二、说教法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了任务驱动法主导教学,同时还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⑴ 直观演示法

  ⑵ 兴趣激励法

  ⑶ 分层教学法

  ⑷ 协作学习法

  ⑸ 赏识教学法

  三、说学法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灌输的地位。在本节课学习过程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和信息技术课的特点,采用了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1.实践操作法

  2.寻求帮助法

  3.合作交流法

  4.问题解决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和突破重难点,本节课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1.展示实例,激发兴趣

  2.任务驱动,自主创造

  3.欣赏作品,网上评价

  4.自主改进,送给好友

  5.归纳总结,知识整合

  在上课之前,我先了解最近这段时间,班上哪位同学要过生日。

  教学环节一:展示实例,激发兴趣

  “咱们班某某同学快要过生日了,老师想送给他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同学们观看后,我问问大家:“同学之间的友谊是非常珍贵的,你想送给好友一份电子礼物吗?”回答是肯定的,我顺势导入课题:《送给好友的电子礼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导入新课,更具有亲和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与求知。

  “电子礼物可以是什么形式呢?”同学们讨论后,我提示大家,前面我们学过一个软件,我们可以用它来制作电子礼物吗?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回答可以,于是我导入课题的副标题——PowerPoint的应用。

  接着,我就直接从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入手,进入第二个教学环节:任务驱动,自主创造。

  教学环节二:任务驱动,自主创造

  我设计的任务并不是让学生盲目地制作电子礼物,而是提示学生送一份好友喜欢的礼物。

  针对学生学习基础的差异,不同基础的学生赋予不同的任务。任务规定了至少有四张幻灯片,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我给他们设计的任务是四张幻灯片;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多制作几张幻灯片,更加丰富地展示送给好友礼物的内容。

  任务驱动的实施需要教师的启发与帮助,使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产生一系列需要分别完成的子任务,并找出哪些地方需要应用信息技术,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制作礼物,我提供给学生五步操作法。

  第一步:明确主题。主题就是送给好友一份电子礼物。

  第二步:确定内容。

  第三步:写出脚本。脚本包含作品的流程、每一个界面包含的对象,每一个对象的呈现形式。

  第四步:组织素材。为了让学生更快地完成任务,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些素材提供给同学们使用。同学们还可以在互联网上搜集作品需要的素材,并对素材进行分析和整理,使之符合我们的设计。

  第五步:制作礼物。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遇到了问题,有以下几种求助方式:

  (1) 在教材中寻求帮助

  (2) 在PowerPoint的帮助菜单中寻求帮助

  (3) 在同学中寻求帮助

  (4) 向老师寻求帮助

  在学生的制作过程中,我始终活动在同学们当中,及时地帮助学生、指导学生,并及时地对学生进行语言评价,激励学生继续地完成任务。学生搜集、分析、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素养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提高。这一教学环节,强化了知识点的落实和技能的应用。

  结合本节课发展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目标和突破难点,接下来,进入到第三个教学环节:欣赏作品,网上评价。

  教学环节三:欣赏作品,网上评价

  学生基本完成作品后,我将优秀的作品上传到我们学校的网站上,同学们可以自由地欣赏,同时借此了解其他同学的制作方法与技巧,达到互学互进的效果。

  我在学校的网站上公布了一份评价标准,全班分成六个小组进行网上评价,并且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建立评价标准。小组交流讨论,可以对网上评价标准进行创新,也可以制定各自的评价方案。这样的评价,尊从了评价的客观性原则。

  第二步,互评。对照第一步的评价标准,小组同学对网站上的作品进行评价,我启发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既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对他人作品正确地评价,又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好习惯。

  第三步,自评。这一步我采用了赏识教学法。并不是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不足,反而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和网站上的优秀作品进行对比,找到自己的优势。这样的评价更加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

  接下来,为了促进教学和落实评价的影响,进入到第四个教学环节:自主改进,送给好友。

  教学环节四:自主改进,送给好友

  首先我让学生制定作品改进方案,然后自主地修改作品。特别注意让学生保持自己的优势,形成自己的风格。

  接下来,同学们将电子礼物以不同的方式送给好友,有的同学的好友就在本班,邀请好友来欣赏;有的发E—mail,通过互联网发送给好友;有的用mp3保存下来,准备亲自送给好友。同学之间的友谊之花在课堂绽放开来。看到同学们高兴的样子,我也感受到了教书给我带来的快乐,学生给我带来的快乐。

  教学环节五:归纳总结,知识整合

  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归纳总结,知识整合。学生通过制作礼物的过程,已经知道制作多媒体作品的方法,让他们用语言总结出来,更加牢固地记住了制作方法。然后,我对制作多媒体的基本方法进行小结。

  最后,我展示学生中一个比较优秀的作品供大家欣赏,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这节课。

  以上就是我为达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设计的五个教学环节。

  五、说教学反思——给学生的创新意识架建平台

  上完这节课后,经过教学反思,我认识到信息技术课应该给学生的创新意识架建平台。

  在学生制作电子礼物这一教学过程中,我曾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法。也就是“手把手”地教学。结果,学生制作出来的电子礼物和我讲解时的范例有许多相似之处,我明白了我把学生的思维带到了一个模仿的领域。学生的思维受到了局限,创新意识没有得到发挥,违背了现代教学的理念。

  因此,后来我再上这一课时,采用任务驱动、自主创造的教学方法,让他们自主地创造,虽然制作所花的时间长一些,但是内容却丰富了许多,形式也多样化。

  这告诉我,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应该从学习中得到锻炼。因此,我们信息技术教师需要不断地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及时地转变教育观念,让信息技术课堂充满活力。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有不足之处欢迎各位专家评委、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礼物》说课稿14篇】相关文章:

《礼物》说课稿12-06

《公仪休拒收礼物》说课稿6篇01-02

英文礼物感谢信11-12

新年的礼物教案12-29

《咏柳》说课稿01-09

地理说课稿01-09

《搭配》说课稿01-09

《松鼠》说课稿01-08

观潮说课稿01-08

上课说课稿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