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优秀说课稿

时间:2022-12-02 17:32:07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小学音乐优秀说课稿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音乐优秀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音乐优秀说课稿

小学音乐优秀说课稿1

  一、设计意图

  歌曲《夏天到》旋律活泼欢快、内容形象生动,问答式的歌词描绘了一幅极富童趣的夏天场景。歌词内容浅显易懂,音乐情绪活泼欢快,非常适合中班的小朋友演唱。

  中班幼儿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音乐形象与情绪的感知必须借助于多种感官进行感知,因此,本次活动我采用多通道感知、情境对唱等方式,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情绪,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歌唱活动,并能够倾听同伴的歌声、协调一致地演唱。

  二、目标定位

  从中班幼儿的已有学习经验与年龄特点出发,本次教学活动目标确定如下:

  1.感受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节奏,学会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并初步学习对唱。

  2.进一步感知夏天的有关特征,懂得夏季卫生的重要。

  3.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歌唱活动,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

  从活动目标出发,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理解歌曲的性质和主要内容,学会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活动的难点是:能倾听同伴的歌声、协调一致地对唱。

  为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情境游戏之中,我作如下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开展《快乐的夏天》主题活动,了解夏天的主要特征。

  2.物质准备:关于歌曲的图片、歌曲磁带。

  三、教法学法

  新的《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活动中除了以积极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外,我精选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依据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我采用视听唱法,引导幼儿在观察生动形象的图片,充分地刺激幼儿的视觉,用语言和音乐熏陶帮助他们轻松地理解歌曲内容,熟悉歌曲旋律。

  2.依据“先行组织者理论”,采用难点前置的方法,引导幼儿感知歌曲的强弱节奏,并分段学唱。从幼儿熟悉的雷声、蛙声入手,引导幼儿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节奏,同时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曲。

  3.依据幼儿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采用游戏对唱的方式,引导幼儿倾听同伴的歌声,学习协调一致地进行演唱。

  教学活动是老师和幼儿共同表演的舞台,而幼儿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表演”以及活动中所呈现的一切都必须为孩子自然的学习服务。因此,我在本次活动中注重幼儿自身的学习和体验,采用体验学习法和多种感官参与法,引导幼儿在体验中学习,通过想一想、说一说、看一看、听一听、学一学、唱一唱等多种感官的活动,学习演唱歌曲。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活动,激发兴趣。

  出示课件一,引导幼儿谈话。(图片内容:夏天的风景──雷雨过后,青蛙呱呱叫)

  教师:什么季节到了?

  幼儿:夏天到了。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幼互动的关键是为幼儿提供宽松和谐的环境,激发幼儿积极回应老师的提问,开放性的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思维,主动回忆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有关夏天的知识。在这个问题中,隐含了前半段歌词的内容,巧妙地借助图片所展示的图像,帮助幼儿理解并熟悉前半段歌词。同时,也为幼儿熟悉歌曲节奏做了铺垫,自然地引出了本活动的重点内容:通过模仿雷声和蛙声感知三拍子的节奏强弱。

  (二)欣赏感知歌曲前半段

  1、教师以清唱的方式提问:“夏天到了怎么知道?”(即歌曲第一句) 展示雷声和蛙声的节奏图谱,鼓励幼儿按图示有节奏地念出后半句歌词,并用动作区分强弱的节奏。

  2、欣赏歌曲前半段,教师清唱

  提问:夏天到了,你心里觉得怎么样?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感受都有所不同,回答可能多种多样。如何提升幼儿对夏天的认识,使他们的学习变得主动而且有意义,需要老师灵活机智的引导。歌曲的前半段与后半段节奏相同,但歌词内容、歌曲旋律有明显的区别,所以我先让幼儿熟悉前半段。 提问:你最喜欢歌曲中的哪一句?请你来唱一唱。

  一首歌曲一下子学会有点困难,但让孩子在熟悉音乐后,唱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并不难。并且,中班的孩子已有一定的表现欲望了,让他们当个小老师,他们会争先恐后,使以往枯燥的学唱环节生动起来。当然,孩子如果唱得不是很准确,教师要及时引导,并努力引导他们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此环节要特别注意面向全体,尤其是能力较差、胆子较小的幼儿更应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机会。

  3.教师与幼儿用问答的方式练习歌曲前半段

  (三)整体学唱歌曲

  1、教师清唱歌曲后半段,提问:歌曲里还唱了些什么?

  出示图片,提示幼儿学念后半段歌词。后半段歌词比较多,幼儿记忆时相对要困难一些,因此,除了图片的提示之外,我还采用教师语言暗示、动作暗示等方式帮助幼儿熟记。

  2、用几种不同的演唱方式激发幼儿学唱的兴趣。如:教师领唱幼儿用单音字哼唱旋律;教师和幼儿互相接唱;边做动作边唱等等。

  孩子对一种表现方式的兴趣不是非常持久,所以我们可以尝试让孩子用不同唱的形式来学唱歌曲。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这样变化的方式

  很受孩子欢迎。同时,幼儿在学习前半段歌曲的基础上,对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已经有一定的感知,很快就能跟上老师的领唱。

  3、分组对唱歌曲(问答式对唱前半段、集体合唱后半段)

  问答式的前半段歌曲非常适合孩子们进行对唱。在这环节中,我先采用老师与幼儿问答对唱的方式,再请幼儿自由分组进行对唱,随后请个别幼儿与集体对唱……尽可能多地为幼儿提供表现的机会,让幼儿在不同的演唱过程中体验歌曲愉快的情绪,以及三拍子的强弱节奏。《纲要》中指出,老师要培养幼儿大胆的表现自己情感和体验的能力、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所以我采用多种对唱的方式鼓励幼儿表演歌曲,这是孩子领会歌曲的一种升华,也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

  (四)活动延伸

  夏天到了,小朋友们特别高兴,因为夏天有许多与春天不一样的地方,我们去找找看,把夏天的这些特别的地方编进歌词里,唱给大家听。 活动的延伸是为了孩子再一次巩固所学到的本领,并给每个孩子都有表现表达的机会,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孩子们在夏天的主题活动中积累了很多有关夏天的知识,也一定能够创编出很多新的歌词,我鼓励他们相互做小老师,学学别人编的新词,

  既满足了幼儿充分表现自己的需要,也为孩子们巩固歌曲旋律、节奏提供了反复的练习机会。

小学音乐优秀说课稿2

  各位老师你们好!

  我是xx音乐教师xx。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堂丰富多彩的音乐课。

  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等优点,为同学创设一个春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让同学感受自然的美、音乐的美。针对儿童爱玩、好动的年龄特点,我还采用了游戏法,实施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战略。

  学法指导:

  音乐课应重视对同学的音乐实践,所以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同学,让同学主动参与学习并且自由发挥。采用人机交互的手段,让同学点击鼠标自由选择画面上的对象,组成春天的图画。同学分组进行活动,在交流和协作中,加深对音乐的体验。

  现代音乐课程规范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所以,我为这节课拟定的题目为《春天的旋律》。它所蕴涵的内容自身很美,给同学提供了一个音乐艺术想象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把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始终。把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在教学中我打破保守、单一的音乐教学模式,把音乐和多媒体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技术所提供的形象、生动的画面,为同学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协助同学更好地聆听音乐、理解音乐,为音乐所表达的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发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萌发对音乐的兴趣和喜好,从而激发同学去表示音乐、发明音乐。

  本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考虑的:它由复习歌曲,感受春天,游戏活动这三局部组成。其中“感受春天”又包括了:看春天、说春天、赞春天三环节。通过这样的布置,使同学的欣赏美、感受美、表达美、歌唱美、发明美这一系列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首先我采用提问的方式开课:“同学们,请看窗外,现在是什么季节呀?”问题和同学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同学很快就进入了实际的情景里。接着我告诉同学,“让我们一起来唱首春天的歌吧”,这时候,同学就可以看着电脑屏幕上出现的歌单,拍着手在音乐的伴奏声中唱起了歌曲。我又采用听练结合的方法,让同学听辨自身和老师模仿小黄鹂唱歌的不同,突出强弱关系,解决歌曲中的难点,使演唱更加完整悦耳。

  接着进入第二个环节:看春天。我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有效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这一特点,让同学看关于春的录像,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钢琴旋律,让同学从视觉上,听觉上都得到艺术的感染,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得到培养。接着我又引导同学在音乐声中把所看到的,所想到的春景用语言来描述,并进行模仿。也许有的小朋友会说太阳,有的学小鸟,有的用身体表示柔柔的柳条,还有的渴望在草地上放风筝。

  你一言,我一语,我再让他们用自身的小手在电脑上,选择出喜欢的春景,用电脑拼图的方法自由组成春天的图画,这时候,我们的眼前就会出现一幅幅美丽的春天美景。通过这一局部的布置,在教学内容上,就把语言、律动、音乐、美术、多媒体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使新课标中提倡学科综合的精神得以体现。这样的教学,既能面向全体同学,又能让同学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发明才干。同学积累了许多描写春天的语言,也为后面的创编歌词打下基础。接下去,我又让小朋友们用优美的旋律去歌唱春天。在教学方法上,我以培养同学的想象力、发明力为主,尊重个体的不同体验,让同学在键盘上敲出自身所喜欢的速度,感受同一旋律采用不同速度时所发生的不同情绪。欢快的音乐像小朋友在做游戏,舒缓温柔的音乐像春姑娘在翩翩起舞。这些充溢童趣的语言,让他们在感受音乐中丰富了想象,在想象中又进行了乐感的培养。

  接着,我让同学分小组为这段旋律填写春天的歌词,这唤起并促进儿童潜在的音乐天性。让小朋友们感受到音乐是自已生活中的需要。同学在一起进行创作,发挥集体协作精神,我再让小组展示自身的创作,并进行互评。这样的创作活动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小朋友们在心理上都得到满足、肯定、愉悦。

  最后,我采用情景陶冶法,用多媒体技术把教室创设成一个美丽的大草地,在春天图案的背景下,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同学分组进行游戏活动。在轻松快乐自由的氛围中同学知道了春天到底藏在哪里?它,在温暖的阳光里,在嫩绿的枝头上,在大家的歌声里,在老师的笑脸上,在我们的心里,在美好的生活里。小朋友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无处不在,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珍惜幸福生活。

  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想,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同学在音乐中认识美,在生活中寻找美,在未来里发明美,让美融入每一个小朋友的心里。

  以上设计肯定还有一些缺乏之处,敬请各位专家老师提出珍贵意见。

  谢谢大家!

小学音乐优秀说课稿3

  一、本节课的设计理念:

  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特别是在激活学生创新潜能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以上认识,我设计了本节课——学唱《木瓜恰恰恰》。

  二、教材分析:

  本课我所用的教材是小学音乐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1课《木瓜恰恰恰》。《木瓜恰恰恰》是一首稍快而热情的印尼歌曲。它优美的旋律给孩子们勾画了一幅印尼人在卖水果的景象,而本课教学正是对歌曲情感的再延伸和发展。本课安排二课时,我要说的是第一课时。

  本课的教学目标,包括了我对学生音乐技能技巧的训练,能力的培养以及品德的教育。通过学习,让学生能用轻快明朗的声音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辨和想象的能力。使他们的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煅炼,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良好情感,从中渗透对学生心灵美、行为美的品质教育。

  教学目标:

  ① 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和喜悦心情。

  ② 简介印尼,了解一些相关文化以及“叫卖”的艺术形式。

  重点难点:

  重点: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难点: 正确地演唱《木瓜恰恰恰》的弱起小节及切分节奏。

  三、教法学法:

  1、教法: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教唱、练习、舞蹈等教学法,利用跳唱结合,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美。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等优点,为学生创设一个春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美、音乐的美。针对儿童爱玩、好动的年龄特点,我还采用了音乐表演法,实施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策略。

  2、学法:学生自主学习并且自由发挥。采用练唱练跳的手段,让学生在跳与唱中感受叫卖调。通过分组进行活动,在交流和协作中,加深对音乐的体验。

  四 设计流程:

  现代音乐课程标准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 本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它由导入新课、学习歌曲、歌表演这三部分组成。过程如下:

  首先导入新课:我是要谈话导入新课的,我是这样说的,大家好,见到你们,我很高兴。初次见面,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音乐,听完后大家和我一起动动脚,动动手,目的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快乐。接着播放《木瓜恰恰恰》的旋律,做简单的律动,让学生跳一跳感受节奏。最后,切入课题。提问:我们听到的这首音乐叫《木瓜恰恰恰》,是一首印度尼西亚歌曲,你们对印度尼西亚有哪些了解?

  其次学习歌曲这里我共设计了三步:1、导入:教师:以前我们学过多种体裁的歌曲,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种新体裁的歌曲——叫卖歌。叫卖歌是民间风俗歌曲的一种,有的只有一句或半句旋律,有的甚至没有旋律,只是吆喝以招徕顾客。它是在叫卖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如我们经常听到的有《卖汤圆》、《冰糖葫芦》等。今天,我们要学的歌曲是课本第34页的《木瓜恰恰恰》。(板书课题)2、学习歌谱:①学生听老师范唱歌谱,要求学生注意老师将歌曲划分成了几个乐句?每个乐句都有什么特点?②找出乐谱中的难点(第9、10乐句),并加以分析。③读节奏(一个切分音),④教唱第9乐句。3、学习歌词:①读歌词(恰恰恰是衬词,不读),②学唱歌曲,③指导学生唱好歌曲,④熟唱歌曲。

  三是歌表演:①练习恰恰恰舞步。②分组合乐练习。③小组评议

  最后是小结,鼓励学生今后要大胆地表演

  五、教学反思:《木瓜恰恰恰》作为一首充满印尼风味的作品,它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段落清晰,意境深远,很有感染力,非常适合演奏和创编。同时,这些特点也非常有利于检验师生互动情况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谈话、提问的形式导入课题,学生都能够认真地思考并回答问题。为了表现人们围坐在水果摊边,叫卖、选购、品尝、夸赞水果的热闹场面,很多学生还准备了真正的水果,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恰恰恰”处加入的拍手、拍腿、拍肩膀等动作,更是体现了歌曲本身轻松明快、活泼热情的特点。学生们的配合也真正调动了课堂气氛。因此,不难看出师生互动的程度对于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的实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堂课,40分钟的教学时间,教师要有所授,学生应有所获。我认为教学应该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有机配合,它是由多种活动方式有机组成的一个整体。谁都知道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就是指备课:既要考虑教学目标,又要考虑教学手段;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既要注重教学内容,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等等,方方面面的工作都要考虑到,然后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就要看师生互动的效果了。在教学过程中,从教师方面讲,有讲述,有讲解,有板书,有分析,有提问,有范唱,有演示等等;从学生方面讲,有欣赏,有思考,有提问,有讨论,有回答,有模唱等等。如果课堂上能把这各个环节,非常流畅的,完整的,环环相扣的进行下来,那么就一定是一堂非常成功的课,也一定会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内容,取得教学效果。

  由此可见,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研究者、发现者、欣赏者和参与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人。有效的师生互动应该是老师服务于学生的学,学生配合老师的教。这就要求老师要能够及时洞察学生的学习状态,该导向时导向,该启发时启发,该设疑时设疑,该鼓励时鼓励,精心创设各种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感受、去发现、去思考,把学生引入到“探究——发现”,“提问——解疑”的主动学习过程中去,增强师生的有效互动。

  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潜能是巨大的,在充分互动交流过程中,他们的思维常常会碰撞迸发出绚丽的火花,生成新的更有价值的见解,并从中体验到自我成功的乐趣。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教育的根本之所在。

小学音乐优秀说课稿4

  一、说教材

  1、教材:《小乌鸦爱妈妈》选自义务教育人音版小学音乐教科书二年级下册。

  2、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3、教材简析:

  (a)这是一首以动物为题材的儿童歌曲。叙事性的歌词,讲述了小乌鸦对妈妈的热爱,教育学生要尊敬,热爱自己的母亲,从小就要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

  (b)歌曲为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大调式,2/4拍。歌曲曲调简练,具有叙事的特点。

  4、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小乌鸦爱妈妈》,并有表情地进行演唱。

  (2)创编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5、教学重难点:歌曲的学唱和打击乐合奏。

  二、说教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始终把音乐放在重要位置,游戏与音乐紧密结合,运用多媒体创设与歌曲配合的情境,加深了孩子们对歌曲情境的体会,方法生动、简洁。在教学中,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音乐

  体验音乐,使他们再乐中学、学中乐、不但牢固掌握了知识,而且还能享受到成功创新及合作演奏的快乐!

  三、说学法

  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好奇、好胜的特点。在学习中,我注意去引导和激励学生通过音乐游戏,律动,歌表演、打击乐合奏等一系列活动,使他们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及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充分体现了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四、教学过程(我将通过五个环节来组织本节课的教学)

  第一个环节:听音乐进教室(播放音乐师解说:)伴随《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旋律走进教室,在这动听的乐曲声中感受妈妈对孩子的爱。

  第二个环节新课导入(出示图片 播放音乐)

  师感情导入:同学们,看!在美丽的树林里,有一只可爱的小乌鸦飞来飞去,它不是在玩耍,而是在寻找食物。树林里有一只老乌鸦躺在自己的病床上,小乌鸦正站在乌鸦妈妈的身旁,一口一口喂妈妈吃自己捉来的小虫子。)

  当学生聆听完老师的讲述后问:这幅图中的主人公是谁?讲了个什么故事?看到这幅画面

  你有什么感想?是呀!这真是一只爱妈妈的小乌鸦啊!板书课题

  第三个环节:学唱歌及表演唱

  1、学生回答完以后师说:“这是真是一只爱妈妈的小乌鸦。出示课题及歌词,师带着学生集体有感情的朗读。(乌鸦妈妈叫娃娃,乌鸦妈妈叫娃娃,妈妈老了不能飞,眼里含着泪花花想起妈妈喂过我,拍拍翅膀飞天下,捉来小虫我不吃,亲亲妈妈喂给她。)

  2、和学生聆听歌曲《小乌鸦爱妈妈》我们一起来听。播放歌曲。用音乐加深学生的理解感悟,用乐曲使学生受到感染。

  第五个环节接下来是教师范唱。播放伴奏(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通过我的这一段演唱,使学生生动的感受歌曲情感。

  (5)学生学唱歌曲。这是一只多可爱的小乌鸦呀!让我们用歌声来讲讲这个故事吧!师教唱。然后在学生唱熟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拍手唱。

  (6)然后组织学生以“爱妈妈”为题,谈谈对妈妈的感情。如:帮妈妈做家务,看妈妈累了给妈妈倒水喝等,教育学生爱惜妈妈的劳动成果,体谅妈妈的辛苦。

  (7)、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看图自编动作,进行歌表演。在这一环节中,我引导学生一人演圈内的乌鸦妈妈,一人演小乌鸦,它在圈外自由地飞来飞去,寻找食物。五至八人组成圆圈似鸟窝,集体伴唱。让学生自编动作,进行歌表演,可以提供学生感受、表现、创造音乐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在歌表演中,教师给每个学生表演的机会,这样可以使每个学生亲身去感受去体验,使他们获得快乐

  3、课堂小结。孩子们,今天我们学会了这首好听的歌曲,认识了一只可爱的爱妈妈的小乌鸦。希望大家都能象小乌鸦一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妈妈表达自己的爱!

小学音乐优秀说课稿5

  教材分析:

  《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是人音版三年级第二学期的一首歌曲, 歌曲结构为两段体,2/4拍,曲调优美深情,以学生的角度歌颂了老师的辛勤奉献的品质,深切地表达了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让学生深切感受在老师精心培育下他们茁壮成长,从而培养他们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能以崇敬的心情演唱歌曲,感受歌曲中蕴含的爱师情怀,能从内心体会对老师的尊敬及爱戴之情。

  教具:多媒体,钢琴,笛子。

  说教法:

  结合教师自己专业上的优势和孩子们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我运用了以下的教学手法:

  1 故事引入法。

  2、多媒体情景吸引法:

  3 现场表演法。

  4 层层设疑法。

  5 联想比喻法

  6 活动法。

  力求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让孩子们轻松地掌握学科知识。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结合孩子好奇的心理特征,我运用故事导入:从孩子们身边的故事入手,在多媒体画面和《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音乐中,讲述一个非常调皮,经常跟老师作对的学生小红的故事,讲到有一次当小红走过老师窗前,看到老师在辛勤地批改作业的情景,后来…..

  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引领孩子们打开课本,学习这一首歌曲。

  二、培养学生对音乐情绪的理解。

  在学习歌曲之前:先出问题考考学生,引导学生初步了解音乐情绪。 教师用笛子吹奏两段曲子,让学生分辨哪个片段是欢快的,哪个片段是抒情,深情的?具体内容是:(拿出笛子) 在老师现场的精彩演奏下,学生热情高涨,都纷纷回答。

  三、歌曲教学:

  在刚才学生对音乐情绪的理解基础上,播放歌曲,让学生认真聆听,提出问题: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力度怎样,歌曲可分几段?(鼓励学生主动回答老师再作点评。)

  让学生先跟着自己打节拍,按照节拍读歌词,(可分组读,教师指出比较难的节奏,多读几遍)

  在熟悉节奏的基础上,播放音乐,学生打着节奏,轻轻跟唱,由于旋律比较简单,很多同学都已经基本会跟着唱了,为保护学生的嗓子,老师先带学生们练练声,为避免枯燥的练声方法:老师用各种动物的叫声来引导学生练声。(如大象“嗯,嗯,嗯. “小羊咩,咩。咩”)学生兴趣极高。

  这时,老师弹奏歌曲,鼓励学生跟着老师深情地用“嗯”哼唱。

  四、学生互动:

  在基本会唱的基础上,让同学们分组唱,轮唱,领唱,合唱,培养学生们的协作能力。

  五、情感交流。

  让学生们把自己比作小红,看到老师如此辛勤地为同学们改作业。内心会怎样??

  鼓励同学们都用笔写一句想对老师说的话。让同学从内心体会对老师的感情。

  最后,让在学生深情的歌声中结束课堂。

小学音乐优秀说课稿6

  一、说教材

  《小螺号》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第八册第四课《水上的歌》中的歌曲。它是本课的重点教唱歌曲。第四课共需三课时进行,下面我说的是第一课时的资料,它紧紧围绕《小螺号》。《小螺号》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歌曲富有童趣地通过轻快搞笑的歌词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等完美情绪。歌曲为2/4拍、羽调式、二段体结构。

  二、说学情

  我所应对的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这一时期的学生性格活波好动,热情开朗,通过前几年音乐课的学习呢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和简单的学习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简谱试唱,对音乐的情感也有初步的理解。但是这一时期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我将采用搞笑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来集中同学们的注意力。

  三、说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歌曲演唱、处理与创新中,自然渗透“爱”的教育,激发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亲人等“爱”的完美情感;提高同学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演唱、自主创编等活动同学们能够学会理解这首歌曲。

  3、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学习并掌握用上滑音、波音装饰演唱《小螺号》,使歌声更具有活力更动听。

  四、说教学重难点

  1、完整正确地演唱歌曲。

  2、能运用装饰音完整地唱好歌曲。

  3、注意后十六分切分音符的演唱。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渔夫帽、海螺等。

  六、说教法

  根据新课改理念,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要做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根据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是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和体验,启发学生用心参与、展开想象,大胆创新。我采用了感受铺垫法、启发引导法、比较法、发现法、激趣法、讨论法等各种灵活多变的方法,使学生能主动学习、用心探究、合作互动、共同发展。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设计制作一套课件,不用粉笔板书。歌曲曲谱、乐谱知识中的符号、歌曲动画等全部用多媒体大屏幕展示,使学生感到形象、美观、直观、生动。

  七、说学法

  为了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学生将在老师各种灵活方法引导下通过感受欣赏自然而迅速的学会歌曲唱法;通过探究、讨论、发现去主动学习;通过合作、想象去创新发展歌曲,并得到爱的情感教育。

  八、说教学程序

  一、新课导入

  1、故事导入:在新课开始之前我会通过语言为同学们创设一个故事情景,通过故事的引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同时我的故事和接下来的歌曲有着紧密的联系,对同学们歌曲的学唱进行铺垫。

  当时的课堂情境是这样的:同学们:早上好,这天在新课开始之前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个生活在大海边的小朋友,是渔民的儿子。每一天早晨阿爸迎着朝阳,出海打鱼,到了傍晚,阿爸伴着夕阳,满载而归。一家人的生活幸福又快乐!对于涛涛来说,最大的快乐是每一天晚学后,来到大海边,欣赏着秀丽的海边风景,深情地吹起小螺号,螺号声声换船归。同学们想听听小朋友的螺号声吗这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首好听的歌曲《小螺号》。

  二、新课教学

  1、歌曲欣赏:根据音乐新课改的理念要引导学生完整而充分地多次聆听音乐作品,让学生在感受欣赏中不自觉的就能学会歌曲。新课教学重感受默化,轻专业技能。因此我设计了三次欣赏动画歌曲,每次欣赏之前提出设问;如

  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歌曲的“景色”是怎样描绘的

  3、出示歌谱。边看边听,然后回答歌曲表达了什么情感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总结和完善以上的问题。

  2、学唱歌曲。

  (1)学唱歌曲第一部分。

  在学习中引导学生寻找、发现上滑音出现了几次,并通过老师运用和不运用演唱的比较,让学生总结出运用上滑音更能表现出歌曲欢快的情绪。

  (2)学唱歌曲第二部分。在学唱中引导学生寻找新的记号波音,并通过比较演唱让学生更能感受到波音更能使歌曲表现出大海的辽阔、海滩的无际、完美的情绪。

  (3)老师伴奏,学生初步完整演唱歌曲。

  三、演唱歌曲。

  (1)根据学生素质和表现,即兴利用齐唱、对唱、领唱等等形式,进行各种歌曲演唱处理、表现。

  (2)启发学生唱好上滑音和波音,并运用正确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现出渔家儿童对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

  (3)引导全体学生到前面来自由发挥进行动作表演,教师给与激励。

  四、巩固拓展

  1、引导学生想象生活中有很多声音,如自然的风声、雨声、雷声,各种动物的叫声、火车、汽车等物体发出的声音等。请各小组堂论、创作的新歌词,并划分小组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大胆创编歌词,展现创新潜力。

  2、分组进行展示,其他小组同学进行评价。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激发同学们自主学习潜力。丰富教学资料。

  3、师生各扮主角发唱不同的乐句,进行创新演唱歌曲。

  4、创编表演亲情故事。招一名同学扮演阿爸,一名同学扮演孩子,阿爸带上渔帽,孩子拿上螺号,老师弹琴学生拿着螺号唱歌,阿爸听到号声满载而归,和孩子唱着歌一同回去。通过音乐剧的表演更加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同学们对歌曲情感的理解。使我的课堂丰富多彩。

  五、小结作业

  音乐剧结束之后我会向同学们说明这天所学习的歌曲情感,鼓励他们回到家里把这首歌唱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过程,期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小学音乐优秀说课稿7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注意聆听描写小动物的歌曲,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和谐相处。

  2、能够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能把握好各乐句的音准,完整演绎歌曲并能在歌声与表演中表达出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

  3、在聆听过程中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能够把握好两句音准,唱好两句"啦啦啦啦啦",能掌握休止符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

  录音机、多媒体

  导入

  播放《动物说话》A、你们听到了哪些小动物在跟我们打招呼?(鸡、鸭)

  B、谁能来模仿它们的叫声?

  C、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能模仿其他哪些小动物的叫声?(汪汪、喵喵、咩咩、呱呱)

  小朋友的生活经验真丰富,()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

  游戏"我变你也变"游戏的玩法是要根据我的声音力度来回答,我来问,你来答

  (小鸡说话叽叽叽、小鸭说话嘎嘎嘎、小猫说话喵喵喵、青蛙说话呱呱呱、小羊说话咩咩咩、小狗说话汪汪汪)

  新授

  初听(播放歌曲)A、老师这儿有一首非常好听的歌,你听谁在叫?

  B、好的让我们大家一起用好听的声音学着叫吧!(课件2)

  教师教学一遍 ——师生合作一遍,边叫边用手打击节奏××(小猫喵喵、小鸡叽叽、小鸭嘎嘎、小猪嘟嘟)

  C、学生学完叫声,教师随后加唱"啦啦----",教师用手势划节奏线(课件3)

  (听到小朋友优美的叫声,我都忍不住唱起来了)

  D、师生合作

  学生叫动物的声音,教师唱"啦----"

  你们想不想跟着琴声学老师唱一唱

  E、教师弹琴,学生跟唱前半部分

  F、师生合作唱 ----男女生合作

  2、复听(录音机)

  A、小朋友唱的真好,现在让我们完整的听一遍录音,仔细听听它们的叫声在告诉我们什么呢?

  B、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上的歌词(课件4、5)

  C、一句一句解决念清楚,解决附点问题,逐句念完整,

  学生跟念——师前生后合作念——师后生前合作念

  D、逐句跟琴唱后半部分(课件6)

  E、解决难点

  你最喜欢哪个叫声后的故事?你能来唱唱吗?

  3、再听一遍录音 ,听听那部分唱了2遍(课件7)

  (出示反复记号让学生认识,讲讲作用)

  4、请小朋友完整的跟琴唱(课件8)

  5、跟录音唱(让我们跟录音里的小朋友赛一赛看谁唱的更动听)

  6、师生合作唱——男女生合作唱

  三、创编活动(课件3)

  A、下面我们来模仿一下歌曲的前半部分来创编歌曲,请小朋友们四人一组,每人编一种小动物的叫声,啦啦啦一起唱,等一下请小组来表演

  B、小组表演

  四、小结(课件9)

  今天我们的音乐课堂带来了那么多的小动物叫声,它们的叫声是在向我们人类传递信息说它们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瞧!它们在向我们问好呢-----

小学音乐优秀说课稿8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选用了具有浓郁日本音乐特点的民歌《樱花》,这是学生首次接触日本音乐。在演奏形式上选用了合唱曲和器乐曲,做为以民歌樱花改编的合唱曲和器乐曲有着各自不同的表现方式。相同音乐采用不同的演奏形式出此刻学生面前,既扩充了学生的音乐视野,也帮忙了学生认识改编乐曲的几种常见的方法。

  做为一首具有典型日本风格的民歌,歌曲的旋律建立在日本民间音调的基础上,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生动地展示了日本人民珍爱樱花,趁三月春光结伴前往观赏樱花的喜悦情绪,也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完美的统一。

  2、教学目的:

  1)通过聆听歌曲的独唱、齐唱、合唱、器乐演奏等形式,让学生感受相同音乐主题,能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2)辨别器乐改编曲运用了哪些手法,初步尝试改编歌曲的演唱形式。

  3)感受日本民歌的风格特点,了解日本的风土人情。

  4)针对学生年龄小,对于音乐形象较易理解的歌曲学生较喜欢,对于器乐曲缺少认识,期望通过欣赏与比较,培养学生欣赏器乐曲的潜力。

  3、重点、难点:

  1)相同旋律的不同表现形式。

  2)认识改编曲的几种主要方法,并能够加以运用。

  二、说教法

  1)问题聆听法:

  这节课我抓住歌曲的节奏特点,借助日本民间舞蹈动作体验歌曲平稳的节奏,优美舒展的旋律,通过边聆听歌曲边观看各种有关日本风土人情的画面,让学生根据画面说出是哪一个国家的歌曲,并试为歌曲起名字,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和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2)歌曲模唱法:

  歌曲教学以模唱为主,分乐句聆听歌曲旋律进行歌曲的学习。

  3)视觉图象法:

  在乐曲欣赏的同时,通过各部分音乐的变化配以不同的画面,给学生视听结合,避免枯燥的说教形式,使本来抽象的资料变得具体形象化,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分析乐曲的不同变化形式。

  4)比较欣赏法:

  合唱曲与器乐曲之间的比较欣赏,感受不同演奏形式的不同表现方法。并尝试将器乐改编曲的表现方法运用到歌曲的改编中来,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认识音乐改编的几种方法。认识到音乐的学习不是单纯、唯一的继承,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能够有更为丰富的改变,进而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潜力。

  主题歌曲与剧情的关联,使学生较直观地理解主题音乐的作用。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用心地学习,选取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的资料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上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看”“听”“唱”等要素,让学生去感知歌曲的情绪。通过列出表格,直观地比较分析的方法,使学生自主地得出结论从而来完成潜力目标,最后通过亲身体验,验证结论,进一步加深对改编曲的认识。

  1)听、画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聆听乐曲与选取画面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感受相同音乐的不同变化,并能够借助不同的画面区分各种音乐演奏形式的变化。

  2)实践探索法:

  以探索的方法进行学习,在聆听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和了解改编曲的几种常用方法,并能够在实践中加以运用。通过与教师在共同聆听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

  四、说教学程序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1、聆听歌曲

  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在聆听歌曲的过程中,通过教师选用的各种有关日本人文景色的画面,边听音乐边说出这是哪一个国家的歌曲。

  2、我为歌曲起名字

  以为歌曲起名字的方法,引导学生认真聆听歌曲,从中了解歌曲的含义。从歌词中理解到日本的国花是樱花,日本人民每到三月时都会到户外去赏花,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良好品质。

  3、歌曲模唱

  这个环节教师运用歌曲模唱的方法,让熟悉歌曲的旋律,为下一步的欣赏打下基础,并在学生演唱的过程中进一步与学生共同推敲歌曲应有怎样的歌名,选取出较有创意的想法,更能表达歌曲的内涵。

  三、欣赏合唱曲《樱花》

  三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分辨歌曲演唱形式的潜力,通过聆听合唱曲,让学生试说出与教师的演唱以及同学的演唱有什么不同,从而复习了独唱、齐唱与合唱三种不同的演唱形式。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感受歌曲在演唱中力度有怎样的变化,能够做简单的模仿。

  四、欣赏器乐曲

  让学生分辩在器乐演奏的过程中,歌曲旋律一共出现了几次,能够用不同的画面来表示,说出你是通过什么形式来区分的。

  运用带问题欣赏音乐的方法,即可培养学生正确聆听音乐的好习惯,又可让学生做到有目的的参与音乐活动。在欣赏的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借助手势或是画图的形式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很有帮忙的。从而让学生认识和感受相同旋律的音乐,不同的表现形式。这首器乐改编曲通过器乐独奏、不同的器乐独奏、几件乐器的合奏等形式,并在速度和力度上加以变化。

  五、改编歌曲

  在聆听和了解器乐曲改编的基础上,运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和方法改编歌曲的演唱方法。根据乐曲中不同演奏乐器、各种乐器的组合以及在速度、力度上的变化,引导学生在歌曲的演唱上也运用这些方法对歌曲进行改编,将掌握到的新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比如能够运用独唱、器乐演奏、齐唱等学生会的音乐表现。

小学音乐优秀说课稿9

  一、说教材

  《哦,十分钟》是人民音乐出版社第七册教材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是一首不带再现的二段曲式的大调歌曲,歌曲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学生在课间十分钟的欢乐心情。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歌曲《哦,十分钟》是一首2/4拍,D宫调式,二段体结构的儿童歌曲。歌曲曲调欢快、活泼,语言形象生动。歌曲通过对孩子平日课间十分钟的描写,表现了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后自由欢乐的心情。

  第一乐段为方整性结构,包括4个乐句。前两个乐句具有典型的“起承转合”的特征,后两个乐句分别是前两个乐句的局部重复,构成平行乐段。该乐段的节奏紧凑,曲调轻快活泼,表现了活蹦乱跳的孩子们在课间轻松,快乐的形象和喜悦的神情。 第二乐段为非方整性结构,包括三个乐句,第一句与第二句运用旋律的模仿手法,三度、四度的跳进。第三乐句有两种不同形式:第一遍结束时,是第二乐句下三度自由模进的节奏变化。第二遍结束时,是第三乐句的局部重复。此乐段音调转为舒展,“哦,十分钟”唱出了孩子们对课间十分钟的由衷欢迎。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初步的视唱、演唱和分析歌曲的能力 ,班中学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求知欲较强,一经点拨便能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情感也易被激发。但班中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个性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一部分学生常是课堂的“守望者” ,缺乏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习惯和专注学习的能力。因此,在课堂上积极提倡和推行各种形式的教学理念,相信能在发扬个性 ,分享思想和经验的基础上,面向全体,关注更多学生知识的接受力和情感的感悟力,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最终促进学生良好学习方式的养成。

  教学目标: 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哦,十分钟》。通过聆听歌曲,引导学生为歌曲划分乐段。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的歌曲创编能力。

  教学重点: 能用甜美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O X X节奏的掌握及歌曲的视唱练习。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具学具准备: 钢琴、教材、打击乐、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目标的制定,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通过情景导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教师范唱,引领学生分析歌曲、演唱歌曲、表演歌曲。学生在教师引领下,通过观察、体验、模仿等方法掌握学习歌曲。

  三、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聆听音乐《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 设计意图:通过有意识的安排师生间的互动,让教学气氛活跃起来,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歌曲教学。初听歌曲,感受旋律。请你说一说歌曲的速度?这首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情绪? 设计意图: 通过聆听歌曲,让学生分析出音乐要素。

  欢快的朗读歌词,掌握难点。按节奏朗读歌词。讲解节奏难点:O X X 加上旋律进行视唱。加上歌词演唱歌曲中的难点乐句。 设计意图: 通过对比、视唱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比较直观的掌握带休止的切分音的节奏型。

  下课的铃 | 声0| 送来十分 | 钟0| 来吧 | 来吧| 大家来轻 | 松—| 让那疲劳的| 眼 睛 | 看看蓝| 天 0| 让那紧张的| 大 脑| 吹进清| 风 — |

  下课的铃|声0| 送来十分|钟0| 来吧|来吧| 大家来活|动 — | 让那 握笔的 |手 指 | 摸摸 皮 |球 0 | 让那 快活的 |叫 喊 | 冲出 喉 |咙 — |

  踢毽子: X X | X X | ta ta ta ta 跳 绳: X X X X | X X X X | ti ti ti ti ti ti ti ti 投篮球: X 0 | X 0 | ta 空 ta 空 溜溜球: 0 X X | 0 X X |

  复听歌曲,熟悉旋律。 请你说一说歌曲两个乐段所表达的情绪有什么不同?第一乐段:欢快活泼。第二乐段:优美抒情。 请你说一说歌曲两个乐段的演唱方法有什么不同?第一乐段非连音唱法。第二乐段是连音唱法。 设计意图: 通过聆听音乐,使学生对歌曲的情绪有更进一步的认知,而且对于歌曲的演唱方法上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第一乐段 第二乐段

  视唱练习。学生跟钢琴视唱旋律。 分组练习。全体视唱。

  歌曲学习。学生跟钢琴轻声演唱歌曲。教师及时指导并进行范唱。全体学生演唱歌曲。歌曲处理。 速度。情绪。声音。

  歌曲拓展。歌词创编。 创编第一乐段的歌词并演唱。 节奏创编。 利用打击乐来为歌曲进行伴奏。 欣赏歌曲《哦,十分钟》。 设计意图: 通过打击乐器的练习反馈,检验学生是否把音乐知识转化为实践表演能力。

小学音乐优秀说课稿10

  根据教学目标和重点,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它由三大环节构成:第一个教学环节:感受音乐、理解情感。计划用时10分钟。

  1、播放《我爱米兰》,学生在音乐声中进入教室。

  2、经过常规的组织教学后,迅速过渡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即:

  3、带着问题聆听歌曲《我爱米兰》和《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各为2分40秒)

  问题有如:这两首歌曲分别是什么演唱形式?歌曲赞美的是什么? 4、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为什么要将老师比喻成米兰?两首歌曲速度上有什么区别?这样的速度对表达音乐情感有什么作用?

  根据学生的讨论,老师适时的范唱与讲解,使学生逐渐明白:两首歌曲都表现了学生们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前一首歌曲是将老师比作米兰,颂扬了教师默默奉献 的崇高精神。而后一首歌曲则是直抒心怀,歌颂了老师为培养一代新人而呕心沥血、忘我工作的精神。(米兰,并不是一种名贵的植物,也不是绚丽多姿的花卉,但 它能静静地散发着幽香,而以它来比喻教师的品格则是十分相宜的。)

  这一环节中的欣赏过程,我没有运用图片、录像等其它形式来提示、帮助学生们感受、理解音乐,因为我认为:音乐艺术应该运用音乐来体验与表达,理解音乐最好的 方法就是:仔细地聆听音乐,用心去感受音乐。加之,经过一、二年级的长期系统的学习之后,这一学段的学生也已具备了这样的能力。这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也 是"循序渐进"的教育理念的要求。

  经过这一教学环节后,我将点出今天的课题,即:学习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课本第40页)从而进入第二环节的教学。

  第二大环节:演唱歌曲、表达情感,计划用时22分钟。

  在这一环节中,我将主要运用:视唱法、教唱法相结合的学习手法,教学生演唱歌曲、表现情感,具体过程是:(重点说:教唱的过程及对重难点的解决方法、手段)

  1、教师弹琴伴奏,引导学生轻声地跟琴视唱乐谱; 这时,我的教学不仅要指导学生在音高、节奏方面的准确,还会适时地引导学生运用自然、圆润的声音轻轻地进行演唱。这种轻声唱的要求,不仅是为了保护嗓音,我还会引导学生们明白,这也是歌曲情感表达的需要。

  2、将学生分两组进行"啊"音演唱,检验并巩固学生的旋律感;

  3、请学生跟琴学唱第一段歌词,教师进行及时的引导;

  如,提出问题:你觉得第一段要用怎样的速度、力度来演唱呢?从而引导学生用稍弱的音量、稍慢的速度进行演唱。这一步骤中,我还将对歌曲中一字多音与一音多字的演唱方法、"啊"字的力度控制、主副歌的情绪增进等重难点运用对比范唱等形式进行教学。

  4、 经过我细致地引导学生学习掌握了第一段歌词的演唱之后,接下来的第二段、第三段歌词,我将把学习过程完全地交给学生。根据学生的讨论、演唱,进行及时地引 导,最后,老师弹着伴奏,请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并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达到这样的演唱要求:第一段用稍弱的音量、稍慢的速度进行演唱,第二段用感激的心 情,中速演唱,第三段则用稍快的速度进行演唱;

  5、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巩固学生的新授歌曲,我还将分别设计了这样几种演唱形式,如:分组竞唱、分句接龙、领唱和齐唱合作等形式。这样,不仅巩固了新授歌曲,同时也丰富了学生们的歌唱表演形式,一举两得。

  第三大环节:拓展创编、深入体验(8分钟)我主要采用:"分组合作,现场创编"的形式开展活动。

  我将提示学生,可采用如:歌唱、配乐诗朗诵、舞蹈、小品、画画等多种形式来表达、体验歌曲的情感,老师这时做适时的巡回指导。

  虽然学生们创编活动的质量高低参差不齐,但是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教师这时则变成了整个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服务者,比如:弹伴奏、放音乐、组织评比等。但却让每位学生都在活动中获得了不同的经验,愉快的体验了过程,最大程度地接受了艺术的熏陶。

  当然,由于时间的紧迫,学生们的创编形式在这一节音乐课上不可能一一的展现出来,我将选择其中较好的小组创编的表现形式在本节课上进行当众表演,并鼓励其它组创编的形式,课后进行再加工,下一节音乐课为老师和同学进行表演。

  这样的设计,不仅使本节课的教学得到了适时的拓展,而且,还将这一内容扩大到了课后,为下次的音乐课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总之,我设计的这节针对三年级学生的音乐课,体现了新课标要求,遵循了基本的教育原则,并在单元目标的总体规划下,体现了音乐课独特的施教特点,完成了教学内容,达到了授课目标。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小学音乐优秀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粉刷匠》是人教版小音第九课。该单元的人文主题是:

  巧巧手。《粉刷匠》是一首风趣、活泼的波兰儿童歌曲。通过由五个唱名(do、re、mi、fa、sol)组成的短小严整的一段体式,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小粉刷匠劳动时喜悦情绪以及忘我劳动的精神。根据本教材的编写意图,我想在教学中一方面要体现"劳动最光荣"这一人文主题思想,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感受外国歌曲中劳动类歌曲的情趣。通过唱歌、表演和即兴创编,体验外国民族音乐风格,从而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构成和发展。

  根据新课标思想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知识和潜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我将本课的目标定为以下三个:

  1、认知目标:

  理解歌曲《粉刷匠》的资料,能准确、有表情地演唱《粉刷匠》这首歌。

  2、潜力目标:

  在共唱共演中交流情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动手潜力、创新潜力。能够按照图形谱,准确地朗读歌词,能够听音模唱旋律,并了解其组成音。

  3、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劳动的快乐,领悟"劳动最光荣"的道理,树立"爱劳动"的意识。

  二、说教学方法:

  为了让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我精心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一是要尽可能选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二是要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索、独立获取知识。教学中,我采用演示和讨论等教法,以视觉带动听觉。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创编,同时用活泼搞笑的体态语言来调动学生的用心性和主动性,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过程,以到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潜力。

  三、说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学生律动《我有小手》。师生问好。

  2、游戏导入、师生律动。

  (1)猜谜语。我用"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猜猜看:“两棵树、十个叉、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是什么?

  (2)猜猜看。师把和劳动有关的具体事情:如扫地、洗衣服、拖地等写在纸条上,通过摸纸条学生的动作表演,让大家一齐猜一猜他在做什么。然后发散到生活中,让学生们说说小手还会做什么?

  (3)即兴律动《我有一双万能的手》。师:扫地、写字、刷牙……都离不开我们的手。让我们跟音乐,一齐来展示我们这双万能的小手吧!

  3、合作学习、培养潜力。

  这一环节从听录音范唱《粉刷匠》入手。教师介绍一位叫"彼得"的小朋友,设置问题:"他的小手在干什么?",引出粉刷房屋的人叫———粉刷匠,师板书课题:这天学习的歌曲为《粉刷匠》。从虚拟的"彼得"引入课题,拉近学生和歌之间的距离,有种亲切感。在"交友"中导入新课。

  (1)图形谱

  a、探讨声音

  b、跟着老师的手势做声音节奏练习

  c、跟着教师的画笔做声音节奏练习

  d、学生再次根据节奏,用“刷”练习节奏。

  e、师逐句带读歌词。

  (2)师唱谱,生唱词。

  (3)生独立演唱

  (4)教师唱谱,生找歌曲组成音

  (5)生听音唱谱

  (6)跟琴独立演唱曲谱

  (7)学生跟伴奏独立演唱(录音)

  本环节中,教师在学生读出节奏的基础上,加上歌词。通过由浅入深、趣味演示的方法,解决了练习歌曲节奏和读歌词的枯燥性,调动学生的用心性,提高学习兴趣。

  4、活动"巧巧手折一折"。

  5、歌曲的处理。

  有感情的歌声,永久是音乐教学工作者追求的最美境界。为此,在歌曲处理中,我采用了谈话法,启发学生们结合自己的感受思考:a、如果你是那位粉刷匠,你看到自己鼻子上有油漆,你情绪怎样?b、看到粉刷好的房屋,你的情绪怎样样?从而完成对歌曲的创编,即在每个乐句的最后加入衬词。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了劳动时的辛劳与快乐,并能通过多种演唱形式抒发自己愉快的情绪,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创造意识。

  6、拓展延伸,渗透情感教育。

  通过谈话,让学生回忆我们以前学过的劳动歌曲,并齐唱这些歌曲,从而明白"生活中处处都需要劳动"、"劳动创造了生活"、"劳动最光荣"的道理。

小学音乐优秀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分析:

  《小动物唱歌》是九年义务教育一年级第二册第三单“音乐中的动物”中的一节歌表演课,它是一首简单、活泼而富有童趣的儿童歌曲。整首歌曲由两个乐句组成,每个乐句由四个小节组成,而且前三个小节的旋律和歌词完全相同,易于学生识记。歌曲中采用动物的叫声,让学生在感受小动物们欢快的心情同时分辨声音的强弱。为今后进一步提高听唱能力打下基础。从而达到第三单元的单元总要求:通过歌表演、音乐活动、唱歌等多种艺术形式,理解并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密切关系,丰富学生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

  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对动物充满喜爱之情。低年级音乐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表现、创造等能力,积极倡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在体验学唱、表演、实践、审美中进行简单的歌词或动作的创编。

  根据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理念以及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模仿所熟悉的动物叫声,感受声音的强与弱。

  2、学唱歌曲《小动物唱歌》,并能随音乐进行简单的歌词和动作创编。

  3、通过互动交流、音乐实践,让学生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关系,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

  (三)教学重点、难点

  小学音乐课堂要设法培养学生的感受、鉴赏以及创新等能力,而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因此对他们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要结合他们身心发展规律和认识规律,再结合教材内容,我确定本课时的教学重点、难点为:

  在音乐学习与活动中感受声音的强弱,并能将声音的强弱表现出来。

  (四)教具准备:电子琴、头饰、实物投影、彩纸等。

  二、说教法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教学以兴趣爱好为主。小学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持久,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引发学生以最大的兴趣与热情参与学习与活动各个环节。我采取以下的教学方法:

  1、情境导入法。好的开头是教学成功的一半,于是一开始我便采用“情境导入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动物园”的情境,让学生产生一种仿佛身临其境的感觉。

  2、游戏互动法。课堂学习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沉闷的课堂气氛必将导致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采用“游戏互动法”便能使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乐于参与,乐于学习,使学生在音乐实践中获得审美体验。

  3、直观教学法。低年级小学生具体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而抽象思维较为薄弱,课堂上过多讲解与说辞不但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反而使更多的学生产生厌学思想。所以,我选用学生熟悉的动物头饰等直观教具,使学生在直观中领会、强化、提升。

  三、说学法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教学以审美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注重音乐实践”的新理念。好动好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整个课堂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特征,引导学生以“玩中学,乐中学、动中学”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动态生成的课堂气氛中、乐于学习、乐于参与。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美,体验音乐的乐。

  (过渡语)下面,请大家随我一同走入《小动物唱歌》的直播直播现场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律动)。

  首先,我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我用树、动物娃娃,彩色纸等在教室中创设一个“动物园”的情景。然后教师扮演小兔子,随着《小兔子乖乖》的音乐,带领学生一边唱一边跳走进教室。通过这样一个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下面乐于参与全过程学习做好铺垫。

  (二)、感受声音的强与弱。

  音乐是听觉艺术,有时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在这环节中,我主要让学生听,在听中感受声音的强弱。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模仿性强等特点,我设计猜一猜游戏,比一比谁的耳朵灵的活动。通过播放各种动物的叫声,每次播放是以两组动物为一组,强弱关系搭配合。如:

  老虎——老鼠

  狮子——小鸡

  引导学生聆听,并模仿,从中进行比较两种声音的强弱。学生在玩中感受声音的强弱,自然地解决教学的难点。

  (三)说一说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自己所熟悉的各种声音的强弱。让学生说自己熟悉的声音,便是把音乐教学跟她(他)与社会生活紧密融合。

  (四)新歌教学。

  1、展示大歌单。

  一年级学生自律性比较差,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出示大歌单,有助于学生初步更加直观的解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

  2、播放录音。

  感受与鉴赏是音乐学习的基础。教师要从低年级开始去培养学生养成喜欢倾听的好习惯。学生完整的感受歌曲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你听到什么?或者通过聆听,你知道什么?

  3、教师范唱。

  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一个双簧游戏,教师有表情的自弹自唱,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演唱装嘴型(张口默唱)。这样既加深师生互动的目的,也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喜爱。

  4、模唱旋律。

  也就是唱一唱歌谱,在这一环节,我采用小动物的叫声“喵” “汪”或者“啦”来模唱旋律。改变传统的一句一句的、单调的跟唱形式,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让学生很快就掌握歌曲的旋律。小学一年级还不要求学生去认识学会旋律的音名和唱名。

  5、朗读歌词。

  在学生熟悉和感受歌曲的旋律后,朗读歌词就显得极为重要。学生一边拍手一边朗读歌词,既加强歌曲的节奏训练,又为学生能大声的、流畅的、字正腔圆的演唱歌曲做下铺垫。

  6、教唱歌词。

  这个环节我采用低年级学生最实用、最直观的听唱法来教唱歌词。学生在模唱旋律、朗读歌词之后,唱会歌词就显得水到渠成。在这个环节还要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唱歌的姿势。比如抬头、挺胸面带笑容,不要喊唱等。

  7、歌曲的处理。

  学生在基本熟悉歌曲后,我再根据教材的要求,让学生唱好歌曲中速度、强弱、以及用什么样的情感去表现歌曲。用自己的歌声去打动别人。

  8、创新。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鼓励学生创造”的理念。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创作环节。我让学生自由选择“演唱”“伴奏”“表演”“创编”等自己喜欢的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这一环节不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与学习,充分体现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张扬个性发展。

  9、表演。

  让学生把他们小组的创作表演出来。老师进行评价,生生互评等方式,评出“小小创作奖”、“大大方方奖”奖品贴额头,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10、音乐中深透德育教育。

  以活动的方式,让学生戴上自己喜欢的头饰,在“动物园”中欢快地唱歌,快乐地跳舞,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从而无形中初步树立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寓教于乐。

  (结束语)整堂课,我力求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完成,努力创设各种教学情景,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能够愉快的学习,尽情的表演创造,身心都有一种“美”的感受。

  整堂课,我尽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嘴去表达,用自己的肢体去表演,让学生在音乐中自由翱翔。

  以上是我对本课的想法和设计,有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评委、老师们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小学音乐优秀说课稿13

  一、说教材分析:

  本课我所用的教材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音乐教材第八册的第五单元中的《雨花石》。《雨花石》是一首旋律优美,非常深情的一首歌曲。它动听的旋律给小朋友们的眼前营造了一副美丽的景象,我们借助歌曲以和讲述石头的故事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出一个多姿多彩的小石头的艺术长廊

  本课的教学目标,包括了我对同学音乐技能技巧的训练,能力的培养以和品德的教育。通过学习,让同学能用中速深情的情绪演唱歌曲,培养同学的音乐听辨和想象的能力。使他们的表示美、鉴赏美,发明美的能力得到煅炼,让同学在自然中呼吸着美丽的气息,在自由中抒发着发明的理想,让艺术的生活随同小朋友一起快乐生长。

  本课的重难点是:

  1、学习歌曲,能深情的演唱。

  2、掌握休止符,在歌唱中能体会休止符的作用。

  3、通过歌唱教学,使同学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结合自身讲讲理想。

  二、说教学方法:

  1、紧紧围绕教学大纲,教材内容,深入挖掘快乐的因素。

  2、学习过程与音乐紧密结合。始终把音乐放在重要位置,游戏、音乐、动作、情节都是为了加深同学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

  3、在教学中我还采用情景教学法,VCD图片,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等优点,为同学创设环境。在这种环境中,让同学感受石头的美、音乐的美。

  4、在教学中,我重视同学的表示力和发明能力。针对儿童爱玩、好动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扮演参与法,实施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战略。

  三、说学法指导:

  音乐课应重视对同学的音乐实践,所以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同学,让同学主动参与学习并且自由发挥。在学习中,我注意去引导和激励同学通过音乐游戏,律动,歌扮演等一系列活动,使他们始终坚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调动同学积极主动性,充沛体现了老师为主导,同学为主体的地位。同学分组进行活动,在交流和协作中,加深对音乐的体验。

  四、说教学过程

  1.律动进教室

  听着《雨花石》优美的旋律进教室,同学提前感受歌曲的美,能更快的而今如音乐的角色。

  2.发现你的美

  以谈话的方式导入,师生一起交流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老师让大家到户外去收集一些你自身比较喜欢的小石头,现在请大家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教师与同学一起观察小石头,并引导同学从不同的方面发现石头的自然之美。

  你的小石头哪里最吸引你?你喜欢它的什么特点?

  小石头在我们的生活中恬静的存在着,在不知不觉中带给我们许多异想不到的惊喜。

  师生在交流中升华认识:原来,有许多事物、许多美丽需要我们去寻找、去发现。此处加入背景音乐《雨花石》。

  3.学唱歌曲

  播放音乐《雨花石》并请同学生观看一些有关石头的图片

  教师有感情的范唱。

  教唱歌谱。在教唱歌谱中注意难点的解决,分别出示以小石头造型的节奏卡片,复习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四分休止符。还有新学的音符,十六分休止符。同学根据直观判断时植的长短,并口读,练习。

  有感情的读歌词

  听琴声轻声哼唱歌曲。其中请同学体会与比较:运用休止符的地方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假如不用会怎样。唱一唱,比一比,说一说。

  请同学有感情的演唱,教师和时给予鼓励。

  教师总结石头可贵的精神。石头虽小,却有很多的作用等我们去发现。

  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想,通过这样的优秀教案,让同学在音乐中认识美,在生活中寻找美,在未来里发明美,让美融入每一个小朋友的心里。

小学音乐优秀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歌曲《树叶儿飘飘》是苏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首歌曲,这首歌曲曲调优美,具有描绘性,拟人化的歌词充满童趣。前四节写景,描述树叶儿飘飘的情景。歌词用拟人化手法寄情于燕子、蚂蚁和小鱼。曲调以切分节奏描绘“飘飘”的动态,用模进表现荡高后飘落,然后节奏均匀地盘旋运动,归于主音。插入的“噢!噢”在高音区的属音上,孩子聪明的领悟引出因好奇产生的潜在疑问的回答。后五小节的旋律是从前面四小节变化出来的,用巧妙的比喻赞美树叶有情。洋溢着人与自然的友情与关怀,感人至深。

  (二)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一课时,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也为本单元后面的学习作了铺垫。可见,本课在这单元中起到了启下的作用,处于十分关键的地位。

  (三)学情分析:由于小孩子的天性是好玩、好动、好奇,他们的认知活动都是以兴趣和好奇为载体的。因此,创造音乐课堂的愉快情境尤为重要。针对以上情况,我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感受秋天的美丽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2、“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用优美的歌声表现歌曲的情绪,并能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处理歌曲。

  3、“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启发学生积极自主地体验音乐。

  (五)教学重难点

  根据《音乐新课标》确立的阶段目标和中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重点:

  1、教学重点:学生能用优美的歌声表现歌曲的情绪。

  针对三年级学生自我感知能力欠缺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难点:

  2、教学难点: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处理歌曲。

  二、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必须靠教师的启发、指导,“教”为“学”服务。只有充分发挥学科特点,才能收到良好效果,教学时应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学习时保持主动、愉快的心境。基于以上原因,我设计了以下教法:

  1、 兴趣引入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的开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和学生进行友好的问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情境创设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一定的场景,以引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在本课中我创设了燕子、蚂蚁、小鱼歌唱比赛的形式,提高了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3、 视觉图象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学习和感受本课内容。如:我在欣赏歌曲时,以MTV动画的形式表现歌词的内容,帮助学生直观明了理解歌词。

  4、 引导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层层递进,帮助学生了解思考什么样的声音、情绪适合体现这首歌曲,进一步体验音乐情感的直觉性,体现了积极的师生、生生互动,营造了轻松、自由、平等的课堂气氛。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5、 积极评价法: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评价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以贴五角星的方式有机结合学生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用眼神、笑容、给予学生适时的鼓励。

  2、说学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给学生如何学习的启示。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线”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如下学法:

  1、 听唱法:音乐是听觉的艺术,离开了“听”,音乐就不存在了。我让学生从听入手,逐步锻炼他们的自学能力,音乐鉴赏力,总之,只有自己学会了,才是素质教育的目的。在本课中,我让学生听歌曲范唱、教师范唱,来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对音乐的感知、鉴赏能力。

  2、 自主学习法: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习和处理歌曲这个教学过程中,我充分渗透了这一教学理念,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方式来教学歌曲,不仅为学生创设了宽松、民主的氛围,还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自信。

  3、创造法: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让学生敢想敢试。如:我在处理歌曲时,引导学生自己创编声势动作,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堂课我针对教学目标,为这堂课的每个环节都作了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使技能训练渗透于艺术感受中,贯穿于音乐实践中。下面我对课的流程作简单的陈述。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我采用了师生问好的形式,营造了一个和谐氛围,接着我又出示填字游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一种积极参与的精神状态,从而为新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聆听歌曲,体验感受

  1、欣赏歌曲,初步感受

  教学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从直观入手,使学生如临其境,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我利用学生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将歌曲的内容通过多媒体用画面的形式呈现于学生眼前,画音结合,使学生很快进入歌曲的审美情境中,唤起他们的形象思维提高想象能力。在这里,我播放歌曲MTV动画,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初步欣赏。

  2、师生问答,初学歌曲

  为了让学生能轻松愉快地学会《树叶儿飘飘》这首歌,我巧妙运用师生问答开始了新歌教学:燕子、蚂蚁、小鱼看到飘落的叶子,它们是怎么做的呢?你能用歌声来回答老师吗?师唱问:树叶儿飘飘,荡到天空,燕子看见了,会做什么?生唱答:衔在嘴中。师唱问:树叶儿飘飘,落在草丛,蚂蚁看见了,会做什么?生唱答:抬到洞中。师唱问:树叶儿飘飘,落在水中,小鱼看见了,会做什么?生唱答:放在头顶。通过这一问答,学生很快学会了歌曲的第一部分。

  3、模唱歌曲,完整学歌

  当学生感知歌曲情绪后,引导学生用LU轻声哼唱歌曲第二部分,使学生熟悉旋律为加词学唱打下基础。引导学生用优美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表达歌曲情绪,给唱得好的一组贴五角星,增强小组合作精神,达到良好的效果。

  4、歌曲处理,丰富效果

  通过以上环节的教学,接下来进入处理歌曲环节,在这里我采用引导法、自主学习法、创造法等方法来处理歌曲,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歌曲的体验中,对歌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准确地表达了歌曲情感,达到寓思想教育于音乐教育之中。在这个环节中,我利用回声处理歌曲,通过树叶儿“沙沙”声为歌曲伴奏,增加歌曲厚度,达到丰富歌曲的效果。

  (三)、情感表达,体验乐趣

  1、分组创新赞美秋天,比如:诗歌、散文、唱歌、乐器、舞蹈等等。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秋天的喜爱,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体验期中的乐趣。

  2、分组完成扮秋天:秋天的果树、秋天的天空、秋天的树林、秋天的田野,四幅秋景图。最后,在《树叶儿飘飘》的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本方案的设计,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通过充分的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音乐素养。从目标的提出、到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都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实践性、更浓的创造性。当然,措施付诸实施,还需要老师的爱心和慧心,教学永无止境,我相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小学音乐优秀说课稿15

  一、 教学目标

  了解有关蒙古族的风土人情,让学生感受蒙古族音乐豪放的风格特点, 掌握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动作.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点:

  感受蒙古族音乐豪放的风格特点,指导学生有感情演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三、教学难点:

  能够以小组合作进行舞蹈,打击乐和演唱表演等活动.

  四、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法、学法、教学手段等在教学程序中体现.共分为四个部分:

  (一)导入:播放多媒体课件,在本课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的音乐声中,带领学生坐上音乐列车去旅行.这一环节的设计,使课题巧妙地展开,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从开始就进入到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通过欣赏不但了解蒙古风土人情,拓宽了视野,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了音乐知识.并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伴奏音乐《草原就是我的家》,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进行了歌曲渗透,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聆听音乐,感受情感,用情歌唱

  这一环节是本课的主要部分歌曲教学怎样才能教得扎实、新颖,让学生爱学、乐学,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歌曲演唱,而且要以情带声的演唱是我的目标,于是在导入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以马儿上山坡的音阶小练习. 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1、音阶练习

  师读:骑着马儿上山坡

  生唱:1 2 3 4 5 5 5

  师读:骑着马儿下山坡

  生唱: 5 4 3 2 1 1 1

  师读:骑着马儿走一走

  生唱: 3 5 3 5

  师读:骑着马儿跑一跑

  生唱: 1 1 1 1 3 3 3 3 1 -

  师读:骑着马儿跳一跳

  生唱: 1 1 1 1

  师读:马儿马儿快停下

  生唱: 1 7 6 5 4 3 2 1

  接下来通过教师的范唱让学生熟悉旋律,用身体动作去感受,下面就由我来做一下范唱,然后让学生按节奏读词,舞蹈欣赏等形式,学生在多次学习体验中一直在无形地感受着歌曲的魅力.紧紧抓住了音乐教育以听为中心的原则,使后面的教学水到渠成.只经老师简单点拨,学生便能轻松学会歌曲.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歌曲情绪.我启发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大胆表现,怎样唱歌会更好听?运用教学课件启发学生,表达音乐情感.并运用声势节奏为歌曲伴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

  (三) 歌曲拓展

  学习简单的蒙古族筷子舞的基本动作,我为同学们准备了筷子,通过舞蹈学习,让学生全体参与,共同感受蒙族音乐美、舞美,加强对音乐作品的感受体验.

  (四) 即兴创编,表现音乐

  本环节是本课的高潮部分也是难点部分.通过让学生分组抽签来完成不同蒙古包上的任务.

  第一个蒙古包是让学生跳起欢快的舞蹈,要让学生听清要求:学生可以用老师教的动作或自己创编的动作来表演,无论怎么样跳都要跟上音乐的节奏,而且动作要优美舒展,注意音乐一停,马上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

  第二个蒙古包的问题是请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听清要求老师准备了一部分的打击乐器,有的同学有,有的同学没有,没有的同学请你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或周围的物品来为歌曲伴奏,拍手拍腿都可以,注意也要跟上音乐的节奏,音乐停伴奏也要停。

  第三个蒙古包的问题就是请学生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美丽的草原(如时间不够回家完成)

  在这个活动中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作欲望,也使学生学会相互合作与沟通,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自由发展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与平台.在培养集体意识的同时,感受集体创作带来的无穷快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最后在学生意犹未尽之时,坐上火车结束了我们本节课的蒙族之旅,紧扣“游”这一情境,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思,快乐地结束了本节课.

  以上是我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体会,不足之处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小学音乐优秀说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音乐说课稿精选15篇11-22

小学音乐说课稿(精选15篇)11-15

小学音乐说课稿(15篇)11-08

小学音乐说课稿15篇11-07

小学音乐《小螺号》说课稿11-05

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07-24

小学音乐《摇啊摇》说课稿11-07

音乐《虫儿飞》说课稿11-29

音乐说课稿《青春舞曲》11-29

音乐说课稿15篇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