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说课稿

时间:2021-07-10 19:35:47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有关化学说课稿模板锦集10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化学说课稿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化学说课稿模板锦集10篇

化学说课稿 篇1

  设计思想:

  新课课倡导“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让学生学习有用的化学”。

  一、教材分析

  乙醇是生活中的常见有机物,是学生每天都能看到、听到的,学生感觉亲切、熟悉。《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知道乙醇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介绍其主要性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有机物“(组成)结构一性质一用途”的认识关系,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从学生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出发,从实验开始,组织教学内容,尽力渗透结构分析的观点,使学生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学无止境。

  二、学情分析

  初中化学知道了乙醇的组成、物理性质、燃烧反应和一些用途,但是学生对物质性质的认识主要停留在宏观表象阶段,只是在烯烃的学习中开始从微观结构认识物质。因此在乙醇的教学设计中,回避了乙醇分子结构的探究,而是借助水分子与乙醇分子、氢氧化钠和乙醇钠的对比,渗透结构决定性质这一科学分析方法。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乙醇化学性质的教学采用学生小组实验探究的方式突破重、难点。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定:

  1.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1)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能够列举出乙醇的主要物理性质;

  (2)通过实验探究,能完成乙醇与氧气、与钠反应的实验操作,并能正确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3)通过师生共同归纳,初步学习羟基、官能团等概念,并能解释羟基对乙醇性质的影响;

  (4)通过阅读、交流加深对酒驾、乙醇汽油等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的认识,体会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2.教学重点: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和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3.教学难点: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四、教学过程:

  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有一句至理名言:“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句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惟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

  教学第一环节──学生讨论、交流所知道的乙醇

  学生讨沦、交流所知道的乙醇,归纳出乙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乙醇的物理性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会提出与已有经验相联系而义具有新的自己可望进一步了解的东两,如饮酒与人体健康、司机酒后驾驶等问题)

  教学第二环节──实验探究乙醇的催化氧化

  以学生最为关注的社会热点──酒驾切入本节课的教学。创没情景: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50—60%的交通事故均与司机洒后驾驶有关。提出问题:人在过渡饮酒后,会出现种种不适症状,乙醇在人体内发生了怎样的化学变化?(教师向学生展示乙醇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图)

  提出问题:

  乙醇生成乙醛的变化在人体外也存在着。铜银焊接时表面会生成发黑的氧化膜,工匠说只要把铜银在火上烧热,马上蘸一下酒精,就会光亮如初,这是什么原理?

  实验探究:

  学生分小组模拟这一实验过程。

  实验改进:

  将盛有无水乙醇的试管浸入到500C左右的热水中,以保持反应所需要的温度(参考苏教版教材),铜丝使用细电线中的细铜丝,经砂纸打磨后绕成螺旋状,改进之后的实验增大了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只需l一2次就可以成功的闻到乙醛的刺激性气味。(学生观察铜丝表面的颜色变化,对比实验前后试管中液体气味的变化,书写方程式,思考铜丝的作用)

  归纳总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完成方程式,认识羟基结构,得出铜丝在反应中起催化剂的作用。

  教学第三环节──阅读、交流,认识乙醇与强化剂的反应及应用

  乙醇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乙醛,它的毒性是乙醇的10倍,乙醛能够麻痹大脑的中枢神经,继而出现心悸、恶心、呕吐、四肢不协调等症状。交警是如何检验司机酒后驾车的呢?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资料卡片。学生了解乙醇与强氧化剂反应,直接被氧化为乙酸,同时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教学第四环节──观看录像,探讨乙醇汽油的利与弊

  教师播放一段录像,目的让学生关注乙醇的能源价值。学生了解到乙醇汽油的推广使用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节约了石油资源,解决了能源危机。教师提醒学生乙醇汽油的生产消耗了大量的玉米,从而出现汽车与人争粮食的社会现象,引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警醒,培养学生参与礼会建设的意识。

  教学第五环节──探究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创设情景:百度搜索──乙醇钠,乙醇钠是制造二十余种西药的原料。提出问题:由乙醇如何制得乙醇钠?(类比水与钠的反应)实验探究:学生分小组完成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实验改进:取一支注射器,拔下注射器活塞,将一块绿豆粒大小的金属钠放人其中,再将注射器活塞装上,之后轻拉注射器活塞,使乙醇进入注射器中,可以观察到钠与乙醇发生反应,有大量气泡产生,将注射器内的不纯气体排出,迅速倒转注射器,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将乙醇排出,待钠消失后再排出多余的乙醇,轻推注射器活塞,点燃反应产生的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烧杯。改进之后的实验减少了反应物的用量,氢气无需验纯,操作简单,适合学生完成。

  归纳总结:

  学生模拟钠与水反应的原理书写方程式:

  概括整合──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学生观察发现乙醇的两条化学性质均与羟基结构有关,讲解官能团的概念并强调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渗透结构决定性质的科学思想,引导学生建立“结构一性质一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

化学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教材是教师执教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依据。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本课选自鲁教版八年级全一册第二单元第二节《自然界中的水》第2课时《天然水的人工净化》。本课题以水为载体,探讨常用净化水的方法与技能,主要掌握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常用的净水方法。教材处理方法是将课标要求的静置沉淀,过滤,吸附沉降、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有序的联系,突出过滤这个重要的实验操作技能。同时,过滤又为后续粗盐的提纯打下基础,因此本节内容还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情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掌握他们的情况有利于课堂的教学。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具有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但对于实验的规范操作以及实验现象观察能力,分析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探究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沉淀、过滤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体会和学习分离混合物的方法,这也为以后系统学习混合物的分离提供了知识准备,为学生更地掌握混合物分离的一般方法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因此本课的学习具有重大意义。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能说出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常用的净化方法;掌握过滤的实验操作。

  2.通过练习过滤的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

  3.通过实验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常用的净水方法;过滤实验原理及注意事项。

  【难点】

  过滤实验的操作。

  确定这样的重难点,是我在对教材了解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并充分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重点,教学方法的选择尤为重要。在教法方面,我将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通过创设情境,让同学们感受新知,巩固新知,在学法方面,我将鼓励学生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等方式展开自主学习。

  六、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来重点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包括了四个环节: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提升、小结作业。我将会这样展开我的教学:

  环节一:导入新课

  在这一环节中,我采用创设情境法:上课伊始,首先我将引入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让大家思考如何帮助鲁滨逊把黄泥水转变为可饮用的水,从而引出本课主题。这样设计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化学、发现化学,培养学科兴趣。

  环节二:新课讲授

  导入之后就是新课讲授环节,这一环节我会以四个水净化的方法展开。

  首先是吸附沉降。我将采用提问和演示的方法展开,首先通过“如何除去像泥沙这种不溶性的杂质呢?”、“用静置的方法可以除去所有的不溶性杂质吗?”这样的问题串引起学生思考,随后展示明矾净水的过程,使学生通过直观演示更好的掌握明矾的作用。

  之后是过滤。过滤是初中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实验操作,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有过滤的作用以及过滤操作。我会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而让学生意识到过滤的主要目的是去除不溶性杂质,接着演示完整的过滤操作,包括滤纸的折法、装置的组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随后请学生总结演示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经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一贴二低三靠”的重要性,我会组织学生以化学小组的形式对黄泥水进行过滤操作,实验同时教师注意巡回指导。实验结束后,小组之间相互展示实验成果。滤液不澄清的小组注意总结原因。从而完成对于过滤操作的讲解。

  接下来是活性炭吸附。我会让学生观察滤液和纯净水,看看有什么区别,接着将活性炭包放入略带颜色的滤液中,充分搅拌后静置。观察烧杯中的液体变化。进而在PPT上展示关于活性炭吸附异味和色素的资料,请同桌之间相互探讨活性炭净水的主要原理。

  最后是蒸馏。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用滴管滴取上述烧杯中的清液,滴在洁净的玻璃片上,置于酒精灯上慢慢加热,至水分消失观察现象。再将活性炭吸附后的滤液加热煮沸,使水蒸气冷凝在烧杯上部的表面皿上。取所得冷凝水,滴在玻璃片上,在酒精灯上慢慢加热到水分消失。观察玻璃片上发生的现象。通过实验证明通过蒸馏的方法可以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经过以上过程便完成了对于水净化方法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水方法。之所以利用课堂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过滤操作,是为了让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对实验操作步骤、实验装置、操作方法等有总体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

  环节三:巩固提升

  新课讲授后就是巩固提升环节,我会提问学生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有哪些?最后师生总结得出正确答案,达到深化过滤操作等相关知识的目的。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课程最后,我会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有哪些,由学生总结课堂内容。最后布置作业:课后查阅资料看看日常生活中煮水壶的底部的水垢是什么成分,生水和煮沸之后的水有什么区别?下节课交流讨论。

化学说课稿 篇3

  第二届“一师一优课”的主题是课型赛讲、有效整合、推动教师专业成长。全员“优课”展示阶段(20xx年10月26日—20xx年元月22日),昨天举行了镇内赛讲,下面是我的说课稿:

  一、认真研读,分析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课题是《化学课程标准》中一级主题里“身边的化学物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引导学生认识和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起到重要作用!

  本课知识是关于溶液的初步认识,其中涉及溶液的形成,乳化现象,溶解过程的吸热和放热等。溶液对学生来说是比较熟悉的,生活中也有许多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多数学生知道海水的滋味,都喝过糖水,打过点滴,品尝过汗水的味道,用洗洁精等洗涤剂来清洗餐具等。在实验中也多次用到溶液,如:盐酸,硫酸铜溶液等,所以在本节的学习中,学生不仅能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溶液的形成和乳化作用,又能进一步运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探究未知知识,并且为将来学习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与酸碱盐的知识打下基础。所以,本节课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一节不可或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化学实践课。

  2、立足课标,确定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为了切实突出重点,体现全面性,综合性和发展性。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② 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等概念,使学生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

  ③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问题讨论和实验探究,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学会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意识,体会辩证的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立足目标,明确重、难点

  我确定本课题的重点:建立有关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溶质和溶剂三者的关系。难点:对溶解过程的微观认识。

  二、深入学生,了解学情

  1、知识储备:学生不仅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溶液,在实验中也多次用到溶液。

  2、能力素养:学生已掌握了基本实验技能,初步具备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预设困难:①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问题,教师应有所准备。

  如:均一、稳定的的液体一定是溶液吗?澄清、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吗?

  透明的液体是无色的吗?有色的液体是不透明的吗?

  ②自主设计实验并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相对比较薄弱。

  三、依据学情,确定教法学法

  根据新课标及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情特点,我在教学时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模式,结合情景教学,交流讨论、分析归纳法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通过动画模拟将微观的过程宏观化。

  对于学生,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和分析归纳法参与课堂。实验探究法可以给学生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亲手实验,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而分析归纳法可以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

  四、合作交流,设计过程:

  1.整体设计思路:教材中以海水引入课题,而溶液形成中的微观过程较难理解,所以我以一粒小小“水分子”的自述形式连接整个课题,通过初识人间五味感知溶液的形成过程,通过方知人间生疏理解溶解能力与溶质和溶剂的关系,通过明辨人间真假,区分乳浊液和溶液,通过感知人间冷暖学习溶解时的温度变化情况,最后通过用途来体悟人生真谛。

  2.根据我校的“一线五环”教学模式,结合化学教学的特点,我采用“导—学—探—练”的模式。教学流程如下:

  【情境导入】(音频)水分子的自述:我是一粒小小的水分子,我和我的同伴们构成了无色无味、澄清透明的水,我们经过河流、湖泊,汇入大海,初次识得人间五味,今天我们就来领略一番。

  【自主学习】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2.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等概念,使学生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

  3.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意义。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预习提示,预习课本26到28页:

  1. 什么是溶液,溶质和溶剂?

  2. 常见的溶剂有哪些?

  3. 酒精能溶于水吗?

  4. 思考:水里面可以溶解多种物质吗?

  【实验探究一】初识人间五味:感知溶液的形成过程

  1. 学生实验:向实验桌上盛有20ml水的两个小烧杯中,分别加入,半药匙蔗糖和食盐,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2. 教师活动:(1)引导学生分析两种物质“消失”的原因;(微观动画)

  水分子旁白:水分子和足堂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形成蔗糖溶液,所以我们也变甜了。水分子和钠离子氯离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形成食盐溶液,所以我们是咸的。

  (2)帮助学生分析体验溶液的特征;

  (3)建立溶液的概念。

  【转折】水分子旁白:因为我们水能溶解许多溶质,所以我们水就是溶剂了,但是我们居然遇到了人生难以攻克的“家伙”——方知人间生疏。

  【实验探究二】探究溶解能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学生实验:取两支试管,分别放入1—2小粒高锰酸钾和碘,分别加入少量蒸馏水,震荡,观察现象。

  2.教师演示:取两支试管,分别放入1—2小粒高锰酸钾和碘,分别加入少量汽油,震荡,观察现象。

  【归纳小结】

  不同种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同种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能力也不同,所以物质的溶解能力大小与溶剂和溶质有关。

  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汽油、酒精也可作溶剂。

  【实验视频】学生观看视频:酒精与水能无限制的混溶。

  【归纳小结】溶质的状态有:固态、液态、气态。

  液体与液体也可以形成溶液: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做溶剂,量少的一种叫做溶质。其中一种是水,一般把水叫做溶剂。

  【情景转折】生活小实验:小南在帮妈妈做家务时将植物油滴到了衣服上,你能帮他清洗吗?用我们水来洗,用洗衣粉洗,用洗涤剂洗,用汽油洗?你觉得哪些方法适用呢?

  【小组合作】预习课本30页,然后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合适的方法,并说明原因。

  【点拨指导】洗涤剂也能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从而使油和水不再分层,乳化后形成的细小液滴能随水流走。而洗衣粉和洗涤剂都具有乳化功能,所以能洗掉油污。但同时,汽油也能溶解油污,你记住了吗?

  水分子旁白:原来乳浊液并不是溶液,我们要明辨人间真假。

  【分组实验】预习29页实验探究: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根据所用的实验器材,确定实验装置。然后分三大组进行实验:

  一二组:氯化钠和水,用温度计测量溶液温度变化;

  三四组:硝酸氨和水,用温度计测量溶液温度变化;

  五六组:氢氧化钠和水,用温度计测量溶液温度变化。

  【实验指导】在烧杯中分别加入20ml蒸馏水,测量初始温度,然后分别加入一小药匙氯化钠,硝酸氨或氢氧化钠,搅拌溶解,然后再一次测量温度,比较温度变化情况。

  水分子旁白:物质在溶解过程中伴随着热量的变化,有的物质在溶解时会吸收热量,有些物质在溶解时会放出热量,原来人生有冷暖。

  【课堂小结】溶液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水分子旁白:我们身边的每一种物质都有自己的用途,经历了不同的生活体验我们终悟人生真谛。

  【堂清检测】

  【板书设计】多媒体教学贯穿了我的整个课堂,所以我给板书设计制定的原则是:简洁直观,突出重点。

  溶液的形成

  一、 溶液:定义

  特征:

  组成

  二、 乳浊液,乳化现象

  三、 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

  五、反思评价

  本节课我根据初三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完成教学设计,以水分子的自述连接“三个活动探究,一个生活小难题”,进行有意义的知识构建。整个教学过程以 “学生发展”为本,力求让学生在积极轻松的课堂气氛中获取新知。学生兴趣盎然,参与主动。

  但是,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小组合作分工要明确,要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干,尽量避免任务的缺失。在课前要有具体的小组评价办法,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避免学生的无目的性。在习题训练过程中应紧抓知识的落实情况,避免有的学生滥竽充数。这三个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努力,不断提高,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创设属于自己的教学特色。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有不到之处,请各位评委和老师批评指正。

化学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1、 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作为主要线索贯穿在整个高中化学教学中,这是教材体系的总体安排,新教材除了以物质结构知识统帅整个化学教材外,还以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来组织教材。其原因是化学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对人类十分重要。能源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人们目前使用的能源大多是化学反应产生的,又通过化学反应来利用能量,因此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充分利用能源的方法,更可促使学生找到新能源以及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本节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即放热反应、吸热反应;二为燃料的充分燃烧的条件。教材内容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反映了化学的发展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如把一些问题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下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经济效益观念,以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和学以致用。如放热反应中的热量的利用,煤的燃烧,如何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减少污染,开发新能源等。

  3、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了解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学习资料的查找,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理解信息并得出结论的自学能力。又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学生进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辨证唯物主义思想,通过化学实验的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通过设置家庭小实验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4、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难点:化学反应中能

  量变化观点的建立

  二、说方法

  因为大纲对本节的要求都是A层次要求,我们可尝试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情境和实验情境,使具有不同思维优势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中来,通过自由表达各自观点来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在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又使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必要与快乐,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

  改变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方式,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体现教材改革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说程序

  本节内容学生在初中已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且内容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当今家喻户晓的话题,学生很易于发挥,是学生把广泛兴趣与中心兴趣有机结合,同时培养自学能力的较好内容。

  首先提前1~2天要求学生预习好本节内容并设计好问题上报教师,教师提前把问题按思维发展的过程提炼出几个核心问题,通过问题串连课堂,通过问题鼓动学生踊跃小组合作讨论,发表各组见解,不断完整问题的答案。主要问题如下:

  1) 化学反应有用吗?化学反应都有用吗?举例说明。

  有些有用、有些有害。

  2) 化学反应都伴有能量变化吗?这里所指的能量你有何认识的吗?

  一定。能量可能热能、光能、化学能。

  3) 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热量的变化,你有体会吗?为什么化学反应中会有吸热和放热现象?学生猜想,教师总结。

  强调“常常”,并非一定。做好实验是建立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概念的关键。

  ①新旧物质组成结构不同,本身具有能量不同。

  ②反应中能量守恒。

  ③反应物生成物若以热量形式表现为放热或吸热。

  ∑E(反应物)>∑E(生成物)------放热反应(能量释放)

  ∑E(反应物)<∑E(生成物)------吸热反应(能量贮存)

  ④反应的吸放热与反应本身是否需要加热无关。

  媒体演示非常形象直观,便于理解。

  4) 人类现阶段是如何利用能源?利用这些能源有何利弊?举例说明.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电力、水力、太阳能等等.

  5) 你认为如何来提高煤等燃料的燃烧?

  从燃烧的条件上分析,充分燃烧放热多:足量空气(适量);增大接触面(固、液→气).

  6) 人类很多时候在利用反应放热,是否有利用反应吸热?

  充分利用"家庭小实验"进行探究性实验.

  7) 阅读课后"资料",你有何认识?

  为何要发生伊拉克战争?我国为何要实施西气东送?西电东输?

  媒体演示"能源的储量"、"可开采年限"

  8) 人类利用能源可分为哪几个时代?

  利用课后"阅读",体会到人类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未来充满信心。

  本节作业:调查家庭所用燃料的性能、价格、燃烧产物对环境的影响及提高燃烧效率的措施。通过作业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化学说课稿 篇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

  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的信息。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寻找规律性和特殊性的方法处理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对化学的浓厚兴趣。

  (2)不向困难低头,相信随着知识的积累,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3)逐步积累化学用浯,真正进入一个化学世界。

  二、教学重点

  1.元素的概念。

  2.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

  1.元素概念的形成。

  2.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3.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和相关信息。

  四、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复习提问]水在通电的情况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这个实验结论说明了什么?

  [回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追问]你还知道哪些物质含有氧元素,并把它们表示出来。

  [小结引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很多,可见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那么什么叫元素呢?本课题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元素的知识。

  [板书]课题2:元素

  [设问]学习了原子的结构后,我们该如何给元素下一个定义才比较确切呢?

  [讲解]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板书]一、元素

  1.定义: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提问]元素指的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前面我们有等量关系: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那我们可不可以说元素是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呢?

  [补充说明]尽管核外电子数从数量上等于核电荷数和核内质子数,但由于核外电子数在

  形成物质时会发生变化,原子会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下一节大家就会学到),所以定义元素时不能用核外电子数,只能用核电荷数或核内质子数。

  [提问]元素概念中的“一类原子”是什么意思?

  [回忆]课本P69小注指出: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原子指的是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叫做碳-12。

  [补充]除这种碳原子外,还有质子数为6而中子数不同的碳原子,所以元素概念中的`一类原子指的是核电荷数相同而核内中子数并不一定相同的一类原子。

  [过渡]搞清楚了元素的概念。我们再来看元素有哪些特点。

  [板书]2.特点

  [讲解]由定义可知,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具体说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因为它是一个总称,所以它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板书]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补充]既然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那么在用元素描述物质的组成时,只能说该物质由几种元素组成,而不能说该物质由几个元素组成。请看下列练习。

  [投影]展示下列练习。

  下列说法有没有错误?把错误的说法加以改正。

  ①水是由1个氧元素和2个氢元素组成的。

  ②二氧化硫中有硫和氧2个元素。

  [学生回答]

  ①错误。改正: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

  ②错误。改正:二氧化硫由硫和氧两种元素组成。

  [提问]地球上的物质有千千万万种,是不是元素也有千千万万种呢?

  [回答]应该不是。

  [介绍]物质的种类很多,但是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并不多。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这一百多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差别很大。

  [投影]放映教材图4-4的放大图

  [分析该图并由学生说出从该图中得到的信息]

  [可能有的回答]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其次是硅。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其次是铁。

  3.氢、碳、氮等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对较少。

  [小结]通过分析可见,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板书]3.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过渡]那么,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分布情况又怎样呢?

  [学生阅读P72资料]

  [活动与探究]请学生拿出准备的食品、药品的说明,查找其组成元素。

  [学生活动]……

  [回答]1.阿莫西林的组成元素为碳、氢、氮、氧、硫。

  2.罗红霉素的组成元素为碳、氢、氮、氧。

  [小结]很多的资料表明,形形色色、千差万别的物质,均由有限的一百多种元素经过不同的方式组合而成。可见,正是这100余种元素组成了我们周围绚丽多彩的世界。

  [过渡]请大家结合前面有关分子的知识与本节课有关元素的知识,共同来看下面的讨论。

  [投影]展示“讨论”。

  [讨论]下述化学反应中;

  水氢气+氧气

  (H2o)(H2)(o2)

  硫+氧气二氧化硫

  (s)(o2)(so2)

  反应物跟生成物相比较,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学生分组讨论后,由学生代表陈述讨论结果,有不同意见者补充说明]

  [回答]上述两个反应,反应物跟生成物相比较,分子都发生了变化,元素没有发生变化。

  [讲解]第一个反应中,反应物是水,由水分子构成;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由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构成。第二个反应中,反应物是硫和氧气,分别由硫原子和氧气分子构成;生成物是二氧化硫,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

  在第一个反应中,水中的氧和氧气中的氧都属于氧元素,水中的氢和氢气中的氢同属于氢元素。第二个反应中,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硫中的氧同属于氧元素,硫和二氧化硫中的硫同属于硫元素。

  [小结]可见,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了变化,而元素并没有发生变化。

  [提问]前面我们学过物质的构成可用原子表示,现在又知道元素可以表示物质的组成。

  用原子表示物质的构成和用元素表示物质的组成有什么区别呢?

  [板书]4.原子和元素的区别:

  [学生思考]

  [讲解]原子表示的是物质的微观结构,而元素表示的是物质的宏观组成。用原子时只能

  对应微观粒子,而用元素时只能对应宏观物质。请看下列表格:

  [投影]展示下列表格

  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元素原子

  概念间的联系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区分着眼于种类,不表示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含义即表示种类,又讲个数,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使用范围及举例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例如可以说,“水里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或“水里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不能说“水是由二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所组成的”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例如,“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但不能说“一个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总结并板书]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在于:

  ①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②原子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元素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投影]展示下列练习: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将错误的说法加以改正。

  a.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氧化汞中含有氧气分子。

  b.二氧化硫分子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构成的。

  c.水是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

  [答案]a.错误。改正: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氧化汞中含有氧元素和汞元素。

  b.错误。改正:二氧化硫分子是由硫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错误。改正: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补充]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时一般用“构成”,描述物质宏观组成时一般用“组成”,对应关系如下:

  宏观→物质→元素→组成

  微观→分子→原子→构成

  [过渡]了解了元素的定义以及它的特点后,我们再来看元素的表示。“知识是无国界的”,

  但各个国家有各自不同的语言和文字,若用各自的文字来表示,则给学术交流带来很多的不便,从而也会阻碍化学前进的脚步。所以为了书写和学术交流的方便,国际上采用统一的符号元素符号,来表示元素。

  [板书]二、元素符号

  [阅读]请大家阅读P73资料,了解元素符号的来源。

  [学生阅读后,请学生简要陈述元素符号的来源]

  [陈述]1.最先研究元素符号的是道尔顿,他曾用图形加字母的方式作为元素符号。但随着发现的元素越来越多,符号设计越来越复杂,这种符号不便于书写和记忆,未能广泛采用。

  2.现在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来表示元素,书写时要大写。如,

  氧o,氢H,碳c。

  3.若几种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如,铜cu,钙ca,氯cl。

  [总结强调]第一个字母一定要大写,第二个字母一定要小写,即“一大二小”。

  [板书]1.表示:采用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如,氧o,氢H。

  若第一个字母相同,附加第二个小写字母来区别。

  [过渡]知道了元素符号的写法,还应该知道元素符号的读法。

  [板书]2.读法

  [请同学们读出下列元素符号]

  HcucaNsNa

  (注意: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很可能会读成该字母的英文读法,一定要及时纠正过来.并加以强调)

  [强调]元素符号在渎的时候就应该渎成该元素的名称,而不能读成英文字母。如,c读碳,s读硫,cu读铜,等等。

化学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这部分内容我主要从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几方面进行说课。

  1、课标的要求,能应用化学平衡理论描述溶解平衡,知道转化的本质。

  2、地位和作用: 在学生学习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盐类水解平衡后,再介绍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可以更全面的了解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相关理论,更好地理解在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的原理。沉淀溶解平衡的过程分析,体现了化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在教学功能上这一节起着延伸、拓展和巩固前面所学知识的作用。

  3、教学内容: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作为一种平衡体系,遵从平衡移动原理。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尽管很小,但不会等于零,如Ag2S,难溶≠不溶。以辩证思维为特征,以溶解与沉淀这两个互逆的过程为研究对象,论证物质溶解的决对性和物质溶解限度大小的相对性,并且在论证物质的“溶”与“不溶”之间更使水溶液中各种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以动态的形式展示出来,最终得出结论:沉淀的生成,沉淀的溶解,沉淀的转化实质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和移动的过程。

  4、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盐类水解平衡,对平衡及平衡移动的基本知识,探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因而我采用了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究并重,以思考与交流为主线,注重学习过程,强调学生主动参与。

  5、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溶解平衡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了解溶度积的意义;

  【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推理出新的知识。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自然科学中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

  二 、说重点难点

  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为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难点为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建立。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通过问题转化→思维方式转化→知识迁移→归纳总结等一系列学习活动过程,采用讲授法、问题探究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教学法。师生双方相互配合,共同解决问题,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究并重,以思考与交流为主线,注重学习过程,强调学生主动参与。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

  学法:主要采用“问题情景-实验探究-质疑讨论-分析推理-整合运用”的学习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新课引入 ,通过补充实验,回顾溶解平衡的相关知识,为后面将“有难溶物生成的离子反应”转化为“难溶电解质溶解的问题”来研究作铺垫。

  1、实验1:展示室温下NaCl的饱和溶液;并大屏幕显示(1)如何证明是饱和溶液?(2)有何特点?(3)预使该溶液中NaCl析出的方法?;学生讨论回答。

  2、实验2:取4mlNaCl的饱和溶液,滴加1-2滴浓HCl可观察到大量白色沉淀。设置疑问,引发思考:沉淀是什么?沉淀产生说明什么?

  3、小结:实验和讨论共同证明溶解在溶液中的Na+和Cl-依然存在相互作用,仍然有机会重新结合,甚至形成NaCl“沉淀”析出。(1)这与溶液中有难溶电解质生成的离子反应有极大的相似性。(2)证明NaCl溶解过程是可逆的,在NaCl的饱和溶液中确实存在溶解平衡。

  4、引入课题:可溶性电解质的溶解存在溶解平衡,那么难溶电解质在水中是否也存在溶解平衡呢?学生回答:尽管难溶电解质难溶于水,但在水中也会建立动态平衡。

  设计意图:通过对旧知的复习探究将学生的思维步步引向,深入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本部分内容大约需要6分钟)

  第二环节:思维模式转化,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作用在于让学生应用已学知识积极思考,有利于其对沉淀溶解平衡的理解,突破难点。

  1、多媒体播放:[思考与交流1]和资料。采用思考、讨论交流的方式提出探究性问题

  1)问题一:对“溶”与“不溶”的理解?

  2 问题二:Ag+和Cl-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是否能真正进行到底?

  学生讨论并得出结论:(1)溶解度可以很小很小,但仍有度。“溶”与“不溶”是相对的,没有绝对不溶的物质。(2)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不能真正进行到底。说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能够完全也是相对的。(3)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能够发生,在于生成物的溶解度小。尽管AgCl溶解度很小,但并不是绝对不溶。溶液中三种有关反应的粒子共存。

  Ag+(aq) + Cl- (aq) = AgCl(s)

  这样可以将生成沉淀的反应转化成固体AgCl溶解的问题,从固体溶解平衡的角度,AgCl在溶液中存在两个过程,一方面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少量Ag+和Cl-脱离AgCl表面溶于水中,另一方面,溶液中的Ag+和Cl-受AgCl表面正负离子吸引回到AgCl表面析出。

  AgCl(s) = Ag+(aq) + Cl- (aq)

  沉淀、溶解之间的动态平衡的存在决定了Ag+和Cl-的反应不能完全进行到底。

  设计意图:问题转化,当需要深入了解事物的变化原因时,常需要摆脱习惯的定势思维模式,学会变换观察问题的角度来重新认识和思考。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本部分内容大约需要10分钟)

  第三环节:归纳总结,畅谈收获。用平衡理论研究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形成重点知识网络。

  学生分组总结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相关知识:

  1、 定义:在一定条件下,难溶电解质溶解成离子的速率等于离子重新结合成沉淀的速率,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通过学生讨论:回顾比较与电离平衡的联系与区别,分清几种平衡的研究对象和平衡过程,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表达式:

  AgCl(s) = Ag+(aq) + Cl- (aq)

  学生练习BaSO4 , Mg(OH)2等溶解平衡表达式。

  3、特征:“逆”,“等”,“动”,“定”,“变”。

  4、影响因素:

  (1)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2)外因:遵循平衡移动原理

  a、浓度:加水,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b、温度:升温,多数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5、溶解平衡常数——溶度积(Ksp)学生阅读【科学视野】,复习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表达式、意义。

  (1)表达式: Ksp =C(Ag+)、C(Cl-)

  (2)Ksp 的意义:Ksp的大小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离子浓度改变可使平衡移动,但Ksp不变。相同温度时,Ksp越大,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越大。

  (3)Ksp的应用

  课堂总结: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作为一种平衡体系,遵从平衡移动原理。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得出来的要比教师讲出来的好的多,完成了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相关知识,这是一个不小的收获。达到了探究的效果,并有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过程。(本部分内容大约需要20分钟)

  第四环节: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通过课后 1、2、5、题的练习,加深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理论的认识,同时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本部分内容大约需要6分钟)

  第五环节:科堂小结;布置作业;课外研讨,迁移创新。

  查找资料:沉淀反应在生产,科研,环保等领域的应用。这一环节主要是课堂知识的延伸和发展(本部分内容大约需要3分钟)

  五 、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所以板书主要写出了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相关理论知识。(见附表)

  六、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为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要抓住平衡的思想来授课。之前学过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有了这样的基础,应该说对沉淀的溶解平衡,学生感到容易理解,但还是应该对于沉淀的溶解平衡的特点讲解清楚。教学资源利用合理。

  七、说教学评价

  这部分内容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较多,通过学习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理解,判断,分析,推理,计算的能力。符合新课程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的思想。也符合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八、板书设计

  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一、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难溶电解质溶解成离子的速率等于离子重新结合成沉淀的速率,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2、表达式:

  AgCl(s) = Ag+(aq) + Cl- (aq)

  3、特征:“逆”,“等”,“动”,“定”,“变”。

  4、影响因素:

  (1)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2)外因:遵循平衡移动原理

  a、浓度:加水,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b、温度:升温,多数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5、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常数——溶度积(Ksp)

  (1)表达式: Ksp = C(Ag+)、C(Cl-)

  (2)Ksp 的意义:Ksp的大小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离子浓度改变可使平衡移动,但Ksp不变。相同温度时,Ksp越大,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越大。

  (3)Ksp的应用

化学说课稿 篇7

  一、教学背景

  1、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

  教材地位:本课题是从能量的角度研究化学反应,承接化学1的氧化还原反应,铺垫选修4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

  知识内容:化学能与电能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重点是解决原电池原理,实现化学能到电能的直接转化

  2、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知识: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电离等概念及相关的物理学知识。

  学生认知特点:从已有经验出发,学生容易接受;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学生能够加深理解。

  本班学生特点:基础知识较好,初步具备了理论分析和探究能力,在教师引导下,可以自主分析问题。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原电池原理,初步了解原电池的装置。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自学教材及查阅资料,提升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理论分析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实验探究,提升学生优化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建能量转化观,树立节约能源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原电池的反应原理及装置特征。

  难点:通过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了

  解氧化还原反应与电能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自主阅读、合作讨论、实验探究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创设

  引入:提问:什么是“地球一小时”,有谁参与了这次全球性的活动?

  讨论回答,参与者积极举手

  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

  提问:“地球一小时”的目的是什么?电能的来源是什么?我国的发电方式主要是什么?

  展示课前查阅的资料,师生共同交流讨论

  布置课前预习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又可以使课堂变得更加高效

  火力发电的弊端是什么?是否能实现化学能到电能的直接转化呢?

  思考,质疑

  提出本节课的重点问题

  理论分析

  提出电流的形成、氧化还原的实质、电子转移等五个方面的问题:

  1、如何形成电流?

  2、哪一类化学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

  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是如何转移的?

  4、物理上电子是从电池的负极流向正极,你能确定氧化还原反应中,谁是负极谁是正极吗?

  5、从氧还的角度分析负极发生什么反应,正极发生什么反应?

  带领学生共同分析氧化还原与原电池的关系

  分析讨论得出:

  ne—

  还原剂+氧化剂

  负极正极

  氧化还原

  可以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

  巧妙地运用物理学与氧化还原反应的联系,从理论上确定氧化还原反应与原电池的关系

  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

  提出疑问,导入实验探究环节:只要选择了氧化还原反应就可以了吗?是否需要借助一定的装置呢?

  聆听,思考

  引出实验探究环节

  第一步:实例分析锌与稀硫酸的反应

  要求学生写出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

  Zn+2H+=Zn2++H2

  负极正极

  反应反应

  使学生对电子流向和电极反应做到心中有数

  提出问题:要想利用锌与稀硫酸的反应实现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该如何设计实验装置,并且怎样检验电流呢?

  第二步:对比实验确定锌铜原电池

  连结两个锌电极和电流计,请学生观察现象

  把其中一极换成铜片呢?连接铜片和电流计

  思考。

  观察到电流计指针不偏转

  观察到指针的偏转,感到好奇

  说明参与反应的两个相同电极不能形成电池

  锌和铜可以形成原电池,初步感到电极的确定

  带领学生书写电极反应,明确根据电极反应确定电极

  书写电极反应

  负极:

  Zn—2e—=Zn2+

  正极:

  2H++2e—=H2↑

  培养书写化学用语的技能,巩固原电池原理

  第三步:分组实验探究原电池装置

  提供仪器药品,带领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探究原电池的构成条件,自己组装电池

  提升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

  带领学生归纳总结构成条件

  1、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单质)做电极

  2、电极材料要插入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

  通过实验探究,形成构成条件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总结:如何设计实验装置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

  讨论后回答:要拆分氧化还原反应,是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在不同的两个区域内进行,使期间的电子转移形成电流。

  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总结归纳的能力;初步建立了能量转化观

  拓展应用

  课堂练习

  利用cu+2fecl3=cucl2+2fecl2设计原电池,画出实验装置,写出电极反应

  课后拓展:

  1、利用家中常见生活用品,组装一个原电池

  2、查阅各种常见电池资料,了解装置,试着分析原理。

  书写电极反应,画装置图

  在家中组装原电池

  再次查阅资料,利用所学的原电池原理,试着分析其它电池

  巩固原理,练习书写技能

  练习理论的实际应用,有利于理论的理解

  利用两次质疑两次查阅资料,体现思维的连续性。

  六、板书设计:

  七、课后反思:

  1、以地球一小时引入,从一开始就极大地激发学生兴趣,把他们紧紧吸引到课堂中。

  2、针对我校学生起点和接受能力,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逐步构建分析、设计原电池的思维模型。

  结束语:看着学生们通过原电池原理的学习,提升了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究的能力,初步形成了能量转化观,我由衷的感到欣喜;串起学生们的每一次的成功,也就感到做老师的成就,为了学生们的进步,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化学说课稿 篇8

  随着交通、通讯的现代化及世界人口的急剧膨胀,地球也仿佛变小了,地球对我们来说真是太宝贵了,在科学已经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还没有在太阳系附近找到类似地球那样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但是,如今我们的地球生态已经严重恶化,人们向自然界索取得近乎残酷了,因此大自然也向人类报复了,近年来地球的平均温度升高就是十分危险的信号,由于采伐森林过度,水土难以保持,洪水、风沙就接踵而来……21世纪的主人位,让我们从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做起吧!今天我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绿色的歌谣》一课与大家共同探讨现代教学思想以及教学策略。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绿色的歌谣》是一首动人的歌谣,其主题思想集中在第二段歌词之中:“不能让绿色越来越少,绿色是我们的需要,绿色是生命的旗号,绿色是春天的微笑”。

  歌曲由两个乐段构成,第一乐段中是最富有特点的节奏是“times;times;times;○”,这一节奏型一共出现了六次,富有少年儿童们活泼跳跃的动感。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点:

  ①以欢快、活泼的情绪,饱满富有弹性的歌声表现少年儿童们活泼跳跃的动感。

  ②以图片对比,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③以各种手制打击乐器使学生会用于音乐课上。

  3、教学重点和难点

  ①教学重点

  a、能准确而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b、能用各种打击乐器表现2/4拍的强弱规律;

  c、使学生学会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②教学难点

  a、能相互配合,并完整表达歌曲的情绪;

  b、能自由创编。

  二、设计思路

  整个教学过程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更多关注学生行为状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相交流,激发学生投入和参与。教师提供多种参与情景、条件使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机会,通过实践,深切体会绿色是生命的象征,达到教学目标。

  三、说教法

  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根据课改要求在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识领域而设计了这一教学思路:

  第一、兴趣性原则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各种打击乐器和手制乐器来渲染气氛和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实践性原则

  我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各项音乐活动,增强学生表现的自信心,获得音乐审美体验。还设计了肢体动作进一步协调思维敏捷开扩,并得到发展,还让学生自己创编动作进行歌舞表演,充分让学生体验学习之快乐。

  第三、感受探索

  在课堂中以生活中常见或听到蛙声、鸟声、风声、流水声等等,使学生去感受和探索。

  第四、环境保护

  在教学时,根据一些可靠的资料发散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的环境意识。

  四、说学法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两幅相对的图片,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平时观察到的声音和手制乐器的打击感受音乐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舞蹈创编、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学生自己“说一说”、“拍一拍”、“念一念”、“听一听”、“唱一唱”、“学一学”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合作实践、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产生探究欲望

  1、出示图片放欢快的乐曲

  通过图片和乐曲,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界的美丽景色及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联想生活引入课题

  为使学生体验到音乐情境的兴趣,我设问引入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

  (二)分析问题,主动探究

  1、出示主题图

  根据学生的设问,出示挂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并说出曲子的调式、拍号、速度和情绪。

  2、提问

  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掌握知识、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对教师驾驶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优化课堂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课堂提问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3、建立联系

  请同学们念一念、听一听、唱一唱、学一学,把自己的发现与同桌交流,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发现内在联系,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观察问题的能力与合作的习惯。

  (三)提供探索机会,让学生探索

  音乐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大胆创编,实践推想,合作与学生在不断探索中去体会新知识的那种成就感;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创作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环保教育

  长期以来,人们对地球索取多,保护少,我们凭借绿化、种树的力量改善环境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巩固新知识

  巩固新知识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而每到这个环节也是学生的注意力最容易分散的时候,因此我们在这个环节中采用了唱游法来激发学习的热情。

  五、全课小节

  同学们,你们是21世纪的主人,肩负重任,让我们从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在歌声中结束这一课)。

  六、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努力让学生自己去感受音乐,充分发挥学生装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感受到绿化、环保的重要性。音乐最具不确定性,解释的自由度多、最大的,所以音乐可以让每一位学习用自己的独特的方式想象、理解,来宣泄自己的情感。在教学中我尽量为学生提供这样的自由,以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给他们探究知识的空间,让他们大胆想象,自由创编。

化学说课稿 篇9

  物质的推断题是近几年部分省市中考必考的题型之一。它是通过物质的转化关系,从已知的实验现象和特殊性质进行分析推理,从而确定物质的种类、组成或化学式的题目。这种题目具有考查的知识覆盖面广、信息量大、条件隐蔽、题型多变、综合性强、关系复杂、文图较多等特点,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是一种很好的考查。虽然试题的难度不是很大,我们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说教材内容及学情分析:

  物质的推断题主要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可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出题:

  1、描述型:完全用文字或不完整的化学方程式描述,给出物质或元素的范围、特征性质或现象。要求推断元素或物质的种类、名称,也可以推断混合物中一定有什么、一定没有什么、可能有什么等。

  2、框图型:这类题型是以框架结构形式给出相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给出或不给出考虑物质的范围,要求考生推断出各种未知物质,再根据题意作进一步的解答。这种题目具有反应复杂、信息处理量大、难度较大的特点,往往需要反复推敲才能解答。

  3、表格型:这类题型是以图表结构形式给出相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给出物质之间的关系,要求同学推出未知物质,再根据题意进行解答。这类题目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4、连线型:这种题目往往用圆表示物质,用两圆相离、相切、相交或包含的位置关系表示两物质之间反应、转化或物质类别的并列、相交或从属关系;学生经过九年级化学的初步学习,对化学知识与技能有了一个初步的、模糊的认识,但是缺少系统性的、整体性的知识脉络,综合应用的能力较弱,对稍复杂的化学问题往往感到无从下手,往往容易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产生畏惧心理,对化学的进一步学习产生极大的阻力,为此,我们的复习就是要突破学生这种心理,让他们拥有打开化学世界的钥匙。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引导学生采集每一道推断题的突破口(知识点),得出相应物质的名称和化学式,分析反应关系,根据物质的性质形成相关的知识网络,并在此基础上解答相关的问题,同时通过书写化学方程式来巩固物质间的反应关系。

  2、过程和方法: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化学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提高审题、分析、判断等解题能力,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推断题的专题复习,保持和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保持其学习化学的兴趣。发展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说重点难点: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解答化学推断题。

  难点:找出推断题中的突破口。

  四、说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

  1、采用直接引入的方法,汇聚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探究式教学法,模式为:质疑—分析—思考—推测—检验——确定,让学生通过分析、思考、探究、论证得出科学结论。

  3、互动式教学法,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学法:

  1、 研究性学习:学生通过推测、分析、思考来探究推断题的解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 自主学习:通过复习,指导学生以所掌握的化学知识经验和对推断题的阅读分析,并猜想推测,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综合应用基本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程序:

  1 、解题技巧:解题的关键在于寻找突破口(又称“题眼”),然后顺藤摸瓜进而完成全部未知的推断。这些突破口往往是:物质的特殊的性质、用途、结构;沉淀、气体、溶液的特殊颜色;特殊的反应条件、反应类型、反应现象和转化关系等。根据突破口进行顺推、逆推或顺推逆推相结合的方法,对有关的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分析比较、综合整理、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以下是推断题常用的突破口:

  (一) 以物质特征为突破口Cu

  (1)固体颜色:C CuO MnO2 Fe3O4 Fe粉 ;Cu,Fe2O3 红磷(红色) ;S(黄色),镁条 铁丝 铝片(银白)。

  (2)溶液颜色:CuCl2 CuSO4(蓝色); FeCl2 FeSO4 (浅绿色);FeCl3 Fe2(SO4)3 (黄色);KMnO4 (紫红色) 。

  (3)火焰颜色,S在O2中燃烧(蓝紫色) S H2在空气中燃烧(浅蓝色);CO CH4在空气中燃烧(蓝色)

  (4)沉淀颜色:CaCO3 、BaCO3、 BaSO4、AgCl、Mg(OH)2

  (白色),Cu(OH)2 (蓝色) Fe(OH)3 (红褐色)。

  (5)气体颜色:多为无色气体,H2 O2 N2 CO CO2 CH4 SO2 。

  (6)物质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HCl NH3 SO2 等。液体有盐酸,酒精,氨水等;固体有NH4HCO3

  (二)、以物质特征反应条件为突破口

  点燃(有O2参加的反应);通电(电解H2O);催化剂(H2O2或KClO3分解O2);高温(CaCO3分解,C还原CuO、Fe2O3或CO还原Fe2O3);加热(KMnO4、KClO3等的分解)。

  (三)、以物质的特征现象为突破口

  (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CO2

  (2)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CO或是H2,固体是C。

  (3)能使燃烧着的木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燃烧更旺的是O2,熄灭的气体是CO2或N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气体是O2.

  (4)能使白色的无水CuSO4粉末变蓝气体是水蒸气。

  (5)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Fe。

  (6)在空气中燃烧生成H2O和CO2的物质是有机物,例如CH4 C2H5OH

  (7)能溶于稀HCl或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不溶性碱和CaCO3 BaCO3,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是AgCl和BaSO4。

  (四)、 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突破口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是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Ca.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

  (4)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C。

  (5)质子数最少的元素是H。

  (6)相对分子量最小,密度也最小的气体是H2。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8)自然界密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刚石。

  (9)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N2。

  (10)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11)最常用的溶剂是H2O。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

  2、 典型例题

  例1 、有一包粉末可能含有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硫酸铜、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学生为了确定其组成,做如下实验,取这种粉末加足量的水,振荡后呈浑浊,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过滤后得无色溶液,取滤液并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对原固体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可能有硫酸铜和碳酸钠

  B 、一定有氯化钠可能有硝酸钡、硫酸钠,一定不含碳酸钠、硫酸铜

  C 、一定含氯化钠、硝酸钡、硫酸钠,一定不含碳酸钠,可能含硫酸铜

  D 、可能含氯化钠,一定含硝酸钡、硫酸钠,一定不含碳酸钠、硫酸铜

  例2.某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常溶有某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通过目测,初步认为可能含有Fe3+、Ba2+、Na+、OH-、Cl-、CO32-、SO42-;为了进一步确认,进行实验检测:

  (1)取污水仔细观察,呈无色、透明、均一状态。

  (2)向取样的污水中,滴入稀硫酸,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

  (3)用pH试纸测定污水的pH值,试纸显深蓝色。由此可知,该污水中,肯定含有离子是 。肯定没有的离子是 ,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

  叙述解题步骤和思路,交给学生方法

化学说课稿 篇10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一课时。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对本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内容包括化学式的含义、化合价及化学式与化合价的推求。化合价是书写化学式的重要依据。另外学生掌握本节知识将对以后的学习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酸、碱、盐的学习。也就是说,本节课是初中化学知识链中的重要一环,它贯穿着化学学习的始终。

  二、学情分析

  对已进入九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均已初步形成,在课堂上他们对教师的说教灌输已经麻木,希望教师创设便于他们自主学习的环境,给他们发表自己见解和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希望教师满足他们的创造性愿望,让他们自己进行自主学习活动,让他们获得施展自己创造性才能的机会。在之前的教学中我早已给出了化学式是表示纯净物的思想,学生也已提前背熟了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

  三、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内容、学生实际和课程标准,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式及化学式的意义,使学生学会用化学语言表述物质组成的能力。

  2)熟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利用化学式简单推求化合价,能用化学式正确地表示常见物质的组成。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化合价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观察、比较、概括等处理信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不同化合价的记忆方法的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2)通过化学式和化合价的学习,使学生领会必须根据客观事实和物质的组成写化学式,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熟记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

  2)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并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教学难点:化学式的书写,利用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四、教学方法

  通过教师的激发、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通过展示商品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学习化学式的重要性;采用直观教学法,形成印象。利用口诀,帮助记忆;由个别到一般,得出规律。

  五、学习方法

  利用自主、合作与探究相结合形式,运用对比与归纳的方法,把学生带入一系列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的精神。采用先学后教,让学生大胆尝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利用竞赛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六、说教学流程

  复习回顾、课前热身 创新情境、引入新课

  自主合作、发现探索 课堂小结、梳理建构

  当堂检测、学以致用

  1.复习回顾、课前热身

  1)请学生用化学符号表示熟悉的物质(设计时按单质、氧化物、化合物分类,以便于总结化学式的书写方法)

  2)请学生思考H、2H的含义,为化学式的意义作铺垫。

  2.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展示食盐、斯达舒的包装标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3.自主合作、发现探索

  活动一:观察之前书写的化学式,你认为什么是化学式?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后得出概念,强调每种纯净物组成是固定不变的,所以一种纯净物的化学式只有一个。

  活动二:小组合作观察水的化学式,体会水的化学式与宏观物质水及微观水分子之间的联系。思考:化学式H2O可以表示什么?学生的回答中可能有错误的表达,由此引发讨论,从而加深对化学式表示意义的认识。

  活动三:以小组内竞赛1)说出P2O5、N2、O2的意义。2)符号H、2H、H2、2H2的意义。通过训练明确元素符号、化学式含义及其包含数字的意义,同时培养学生合作竞争意识。

  活动四:自主学习、体验成功。P84化学式的读写(化合物只研究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出示习题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过渡:物质的化学式有着这么丰富的内涵,大家想不想轻松正确地书写化学式?

  活动五:引导观察H2O、HCl、NaCl 、Fe2O3四种物质的化学式,由不同元素原子相化合的数目引出元素具有化合价这种性质。 在四种物质的元素符号上方标出各元素化合价,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并小结,物质中元素化合价规律。

  活动六:出示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表,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投影加深印象。

  活动七:知识辨析:区分元素化合价与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通过辨析加深学生对化合价的认识。

  活动八:以练助学:1)P89-3、4题,并说出解题方法。 2)标出P2O5中各元素化合价,引导学生探究,若已知P、O的化合价如何推求化学式?并小结书写步骤。(该过程由学生自主发现获得方法,使学生在发现探索中感受成功的快乐。)3)P89-5、6,观察书写过程,寻找最简洁的书写办法。和学生一起编写化学式口诀“正价在前,负价在后,价数交叉化成最简比”,体验成功。

  4.课堂小结、梳理建构

  让学生对本节所学知识要点交流回顾,引导学生构建化学式与化合价之间的联系图,然后再用多媒体提纲式显示,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

  5.当堂检测、学以致用

  分层次的习题使不同程度学生都有收获和提高。(看时间定题量)

  七、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设计时有意把教学内容和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采用竞赛形式,把学生带入一系列问题情境中,层层递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猜想探索的精神;教学过程中应用教材习题,不脱离教材。给了学生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使全体学生都能通过自主探索轻松掌握化合价的知识,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尤其是教学设计中创设错误情境,鼓励学生怀疑老师、质疑课本,能极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课堂节奏紧凑,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知识系统化。作业设计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能较好的反映课堂教学效果。

【有关化学说课稿模板锦集10篇】相关文章:

1.有关化学说课稿模板锦集六篇

2.有关高中化学说课稿模板锦集9篇

3.有关化学教学总结模板锦集6篇

4.有关生物说课稿模板锦集9篇

5.有关说课稿模板锦集八篇

6.有关生物说课稿模板锦集六篇

7.有关说课稿模板锦集6篇

8.有关说课稿模板锦集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