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6-07 20:55:41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有关说课稿模板合集七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说课稿模板合集七篇

说课稿 篇1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叫王晓斌,来自安阳市第三十四中学。今天,我参赛的题目是《发酵技术》。下面我从教材认知、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过程和实验创新及教学效果六个方面来谈谈我对这节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教材认知:

  (一)教材分析

  《发酵技术》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25章《生物技术》第一节的内容,教材安排4个课时完成,我说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教材安排了丰富多样的学生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学生不仅习得有关微生物发酵的基础知识,提高相应的实践能力,而且能体会到生物科学知识和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

  根据教材分析,我确定教学目标为: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举例说明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②运用发酵技术制作一种传统食品;

  能力目标:

  ①通过预习、讨论、动手操作,能用所学的发酵知识尝试自己制作酸奶,体会自主探究的过程;

  ②通过活动和探究,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情感目标:

  ①认同发酵技术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水平的意义;

  ②体验合作交流的快乐,培养团队精神和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品尝一杯自制的酸奶”活动

  难点:调查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本节内容比较感兴趣,又有前面微生物学部分的基础,课下完成探究、调查的课程内容难度不大,而且好奇心强、好动、争强好胜又是他们身上明显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

  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组织交流法: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给学生成果交流的机会。

  2、组织讨论法:通过组织讨论明确实验原理、步骤,高效地解决问题。

  3、启发教学法;通过教师点拨,构建高效课堂。

  四、学法指导

  根据学生认知规律,指导学生掌握:

  1、合作探究法;

  2、调查访谈法;

  3、分析归纳法。

  五、教学过程

  根据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理念,以及初中生思维由简入难的特点,我将教学过程设计为五个环节:精心组织课前准备、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合作探究学习新知、归纳总结反馈强化、知识迁移课堂延伸。

  环节一、精心组织课前准备:(活动前2周完成):

  (一)教师准备:课堂上由于无法完成发酵酸奶和酿制米酒,我设计让同学们课下自制酸奶和采访米酒摊主活动。为使这两个活动能够顺利进行,活动前要对学生进行培训。通过培训,让各班活动小组明确两个活动的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和注意事项等。

  (二)学生准备:接受教师培训,按照培训内容,具体准备如下:

  活动1:【课下自制酸奶】

  1、明确实验目的;

  尝试制作一杯酸奶,了解酸奶的制作原理。

  2、理解实验原理;牛奶中的营养物质在无氧、温度适宜的条件下,由乳酸菌发酵成为乳酸;

  3、准备材料器具;带密封盖的杯子或瓶子、酸奶一瓶、鲜牛奶、汤勺、温度计、手表、白砂糖等。

  4、清楚制作酸奶的步骤;将容器洗净消毒,牛奶加糖煮开,冷却,加入酸奶,摇匀加盖密封,经过一段时间发酵成为酸奶。

  5、明确合格酸奶的标准;颜色、质地、状态和味道;

  6、记住注意事项。

  7、完成实验探究工作。

  活动2:【采访米酒摊主】

  1、理解制作米酒的原理:米饭中的淀粉,在30℃、由曲霉毛霉转化成为葡萄糖,在30℃、无氧的条件下,由酵母菌发酵成为酒精。

  2、明确采访提纲;

  3、记住采访注意事项。

  4、完成采访工作。

  环节二、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展示一些图片,然后提问:这些图片与什么技术有关?进而引出本节课的标题。目的是激发同学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认识到发酵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环节三、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发酵技术可以为我们带来美味的饮料,比如酸奶。制作酸奶在课堂上无法完成,所以我设计让同学们在课下制作酸奶,课堂上展示实验过程的视频。包括四个板块:

  板块一、课下自制酸奶汇报

  通过播放课下学生自制酸奶活动视频,来展示学生具体实验的过程,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实验活动,包括拍摄都是他们自己独立完成的,充分锻炼了同学们动手实践的能力,明确了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培养了合作交流能力,形成了团队精神。

  我们可以看得出同学们分工协作,认真组织安排,明确了实验的步骤。

  平时同学们在家不干什么家务,通过课下实验锻炼了他们动手实践能力,明确了制作酸奶的实验目的、材料用具、实验步骤和原理,学会了制作酸奶!

  经过一段时间后,同学们的酸奶终于发酵成功了,他们开始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看得出他们在实验中真的是非常的快乐!同时圆满地完成了本节课设计的教学目标。在活动中掌握的知识是印象最深刻最牢固的。

  板块二、高谈阔论:目的是检验同学们学习的效果,由于他们在课下都进行了这样的实验探究,他们都能顺利的回答出答案。对于回答出答案的同学,活动小组代表可以用自己制作的酸奶给予奖励。

  板块三、街头采访米酒摊主汇报。酿制米酒的实验由于材料多,难度大,时间长,课堂上无法完成,所以我采用让学生到街头采访米酒摊主,向他们询问有关酿制米酒的各种问题。通过活动他们明确了酿制米酒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锻炼与陌生人沟通的能力,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转变了学习的方式。

  活动结束时,同学们拍照,留下了学生时代值得记忆的美好瞬间。

  板块四、我问你答:目的是检验同学们学习的效果,同学们都能轻松应答。

  环节四、归纳总结,反馈强化。通过板书对本节内容进行的归纳。马上进行练习检测同学们学习的效果。

  环节五、知识迁移,课堂延伸。乳酸菌还可以发酵泡菜和青贮饲料,布置一项实践作业:同学们可以在课下利用乳酸菌尝试制作泡菜。

  六、实验创新和教学效果

  把课堂上难以完成的实验迁移到课下,由学生组成团队进行课下实验探究,然后在课堂上集中展示实验过程、实验效果,并相互品尝自制的酸奶。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同学们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两方面的优势,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形成分工合作的意识,使他们体会到实验的快乐!他们在和谐、愉悦地课堂氛围里轻松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达到了课堂的高效性!

  反思: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真地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转变同学们的学习方式,充分相信学生,解放孩子们的手脚,放心大胆地去尝试。这样我们教改的天空会更辽阔,更蔚蓝!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四)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1.合作学习。

  二人合作,参考注解,疏通全文大意。没有注解的语句,凭借学过的文言常识解决或查阅工具书解决;解决不了的,画下来,待全班集体讨论解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书上注解和工具书独立学习,这也是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设立二人小组来讨论全文大意,是为了互相启发,并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集体解难。

  各小组提出在疏通文意中遇到的问题,集体讨论,教师适时点拨或给予解答。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词语小结。(用多媒体归纳总结,并要求学生落实记在课本上,听写结合,加深学生印象,避免了课上热热闹闹,课下迷迷糊糊的情况。)

  (五)再读课文 、学生背诵 学生在经过反复的听读与朗读之后已基本能做到粗知课文大意,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即时背诵,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引导以短文的内容。此环节可保持学生高涨的热情,便于短时记忆的发生与巩固。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将文中“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而乐亦无穷也”一段所写的“朝暮”、“四时”的景物特点用现代汉语加以具体描写,写成300字左右的短文。

  第二课时

  设计意图: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大多数的阅读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语文教育应该注重教学过程对学生的熏陶感染。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体验文本中蕴藏着的感情,在体验中拓展自己的视野,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感受。

  一、背诵课文,检测词义

  (设计意图:巩固旧知,既检测了学生词语的掌握情况又完成了“评价手册”上的练习)

  二、合作探究、研讨课文

  (设计意图:文言文的学习一定要落实到实处,本说课设计针对的是常态教学下的普通班级,这又是一篇极好的的散文,是学生模仿写作的范文。因此采用逐段学习的方式具体落实,进而帮助学生水到渠成的理解的主题和写法。当然四段并非平均着墨,重点放在第二节的讲解,这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问题教学法,认为这种方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利于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因此,我在各段学习中向学生出示了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地深入地探究文本。)

  我想突出的是本环节有这样几个亮点设计:

  1、每段均配有相应的精美图片,较好的创设了情境,再现了文中的人、事、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感官,促进对课文内容的记忆,加速背诵突破教学重点。

  2、对文中成语的理解和归纳落实的较实,成语往往就是于古诗文,这样的归纳整理更便于学生对成语的积累,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为写作水平的提高达下了基础。

  3、让学生分别说出描写四季景色的诗句,这既能加深对课文中景物描写的理解,同时也是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4、当堂交流练笔培养了学生写作和表达能力。在朗读理解的基础上,学生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并学以致用尝试片段写作,再在课堂中大声的朗读,不仅较好的将读写说的能力的培养结合在了一起,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和表达欲望,增强了自信心。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并尝试在写作中使用”得到了突破。

  三、把握主旨、小结全文

  理解主题,紧扣一“乐”字。这是教学目标二也是教学重点之一,为了突破这一目标我设计了两个问题:

  1、作者到底在“乐”些什么?找出有关语句说说理解。

  2、本文的醉翁之意在何处?

  再通过板书加以归纳明确,体现了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的思想。

  对联是初二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近几年中考出现的较多的语言运用题。因此我设计了“根据《醉翁亭记》的内容,完成下列对联。

  欧阳修与百姓同乐——范仲淹先天下而忧

  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醉翁亭中欧阳修饮酒寓意“

  这一环节不仅复习了对联这一知识点,还将本课和《岳阳楼记》做了比较阅读,使得本单元的学习成为了一个整体。

  四、拓展延伸、体验反思

  封建社会,很多文人骚客面对自己的生活和遭遇,面对社会现实,或愤世嫉俗,退隐江湖,超然世外;或“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或进退皆忧,以天下为己任。比如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革新政治,屡遭嫉恨,被贬滁州,却能够寄情山水,与民同乐;范仲淹,忧时伤世,倡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对以上几种人生态度你有何评价?你更欣赏哪种人生态度?欧阳修、范仲淹的生活态度对你有什么启发?

  (设计意图:新课标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并且强调联系生活,有自己的情感体验。故设置这一环节,使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讨论,甚至是辩论,进一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初步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布置作业

  1.默写课文

  2.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三(区分词和散文的不同写法,有一点自己的体会)

  3.比较《醉翁亭记》《岳阳楼记》两篇古文在思想内容上的异同(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

  资料链接

  《醉翁亭记》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江西永丰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四岁丧父,家境贫寒,母以荻杆画地教读。24岁考取进士,先后在地方和朝廷任职,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副宰相)。早年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革。他主张应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给作文排版》是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四年级上册的内容。教学对象为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本课是在学生刚刚学会在WORD中输入文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对WORD中的文字进行美化的方法,让学生初步接触文字的编辑,了解打印文字的方法。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文字格式变化的基本操作,初步了解计算机打印文章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体会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培养动手动脑、团结协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强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 3、教学重点:掌握设置字体、字号、字形,设置颜色,设置字符对齐方式等操作。 4、教学难点:打印预览和打印文字。

  二、说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建构主义的支架式教学,即: “任务驱动法”、“创设情境法”等。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明确提出:知识技能的传授应以典型“任务”为主。因此本课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主体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已经受过的美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创设一个打扮文字的情境,设置一个个任务,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自己动手,展开研究式、探索式学习,使课堂教学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达到课堂教学素质化。

  三、说学法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接受任务――思考讨论――合作操练”。

  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四、说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及相关的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蓝猫吗?蓝猫今天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它送给我们一首好听的歌,听完后要回答一个问题。

  师:这首歌词当中哪一句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生:“只要你爱想、爱问、爱动脑,天地间奇妙的问题,你全明了”

  师:有一位同学给蓝猫写了一篇文章,你们想知道写些什么吗?(师展示)同学觉得漂亮吗?你们能帮助他吗?(生答)

  师:老师也想和同学们一起帮助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把这些文字都变得漂亮起来好吗?板书:《给作文排版》

  (二)搭建支架,探索新知

  1、告诉蓝猫我心中的歌

  师:大家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对这篇文章进行美化?

  学生讨论后回答。

  (出示教学任务)如何调整文字的格式?

  如何更改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等?

  2、调整文字格式

  师:我们该如何调整文字格式呢?

  学生讨论回答:文题居中、开头空两个格。

  通过课件演示操作过程。

  学生:在WORD中输入《我心中的歌》并根据演示,练习调整文字格式。(文题居中、开头空两格)

  3、蓝猫美容院

  师:下面我们一起进入蓝猫容院,将标题设置成“隶书、22号、粗体、红色”字。 通过课件提供给学生图文并茂的自学材料,通过自己尝试,发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师:请大家一起把你输入的文章进行美化,比一比谁的最漂亮?

  同学之间互相比赛看谁美化得更漂亮,出现问题适时反馈,如让学生清楚对文字的操作必须首先要选择需要改变的文字。

  师:完成作品的同学可以把作品进行保存,怎样保存作品呢?

  通过看书,让学生充分地讨论交流、探索实践,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先在小组中讨论,解决不了的在由教师适当讲解。

  最后,通过课件展示美化的过程,同学也可以展开想象做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师:你能把设计好的的文稿打印出来吗?

  通过课件展示打印方法,学生课后练习逐渐掌握打印方法。

  (三)探索实践,巩固新知

  做词语接龙游戏:先出示一个词语,让同学们按照首尾相同的文字连接的规则,一个接一个地连续在WORD中“写”下去,比一比谁“写”的得长,如:天空——空中——中国——国家??

  要求把自己写的词语打扮的漂亮一些,完成后互相欣赏,互相评价。

  六、说板书

  通过板书揭示学习主题,展现学习思路,简明扼要。着重理清文章脉络,引导学生建构学习框架。结合教学课件揭示板书。

  附板书 : 13 给作文排版

  一、我心中的歌

  二、调整文字格式

  1、文题居中

  2、开头空两格

  三、蓝猫美容院

  七、设计理念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体现以下几个:

  1、学科整合的问题。本课整合了美术、信息技术两大学科,同时主意了信息技术教育知识的内部整合。

  2.讲练结合。单就内容而言,对已掌握了一定操作技能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而且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东西,因此在课堂上只需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自我创新等),获取信息,掌握操作。

  4. 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在每一个任务抛出的时候,都创设了许多适当的情景,以此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在情景中积极主动地接受任务。

说课稿 篇4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北师大版数八学年级上册第七章第三节《平行线的判定》,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六个环节来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八年级学过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和”“平行线”的继续,是后面研究平移以及三角形、四边形(特别是平行四边形)的相关学习的基础。从本节课起,培养和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同时也开始从有条理的口头表述逐渐过渡到书写自己的理由。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对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几何推理等内容的基础,也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和“平行线”,四个概念已经了解,并且学生已经具备一定辨别能力, 已经具备一定知识基础和一定认知能力,而不是一张“白纸”,虽对于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这个认识是很肤浅的,仅仅处于对生活中存在的平行线现象的感知层面,对于如何判断两条直线平行,缺乏相关的知识。另一方面该年龄段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探索欲望强烈,但数学活动的经验较少,探索效率较低,合作交流能力有待加强。

  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的过程,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会用三角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能力目标:会用判定方法1得出判定方法2和3,会用判定方法1,2得出方法3,会用判定方法1.2.3进行简单推理。

  情感目标:体会“由未知向已知”转化的数学思想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方法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并能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探索或与同伴交流。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平行的判定方法。

  难点:会进行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之间的互译,理解“转化”的思想。

  五、 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著名西方教育家布鲁纳认为“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所以组织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过程,可突出学生是认识的主体,也有利于师生角色转化。为体现自主学习的教改模式。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并对所学知识进行当堂有效训练和评价。

  学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六、教学过程:

  为更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将本课的教学过程设定如下五个环节:创设情景,激发求知欲——独立自主,探究新知——师生互动,解决疑难——巩固训练,反思归纳——分享收获,布置作业。

  (一)创设情景,激发求知欲望现有一本书,一条彩带,我们有什么办法知道它的两边会平行呢?引入课题板书课题,《平行线的判定》。意图: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是自然的.。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对学习内容的兴趣。

  (二)独立自主,探究新知

  追问思考:

  做一做:三根木条相交成∠1, ∠2,固定木条b、c,转动木条a , 观察∠1, ∠2满足什么条件时直线a与b平行?

  画一画:用移动三角尺的方法画两条直线平行线。

  这种方法根据什么条件去画的?

  得出:“同位角相等二直线平行”。这一基本事实。

  “三线八角”有几种?其它两种在怎样的条件下可使二直线平行?

  你能证明出来吗?

  小组合作交流,尝试推导判定二、三。

  意图:让学生自己学会思考,发现、分析、推理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自觉探究的良好习惯。

  (三)、师生互动,解决疑难

  让两名学生到黑板上写出其证明过程,师生互动,进一步修正二、三的具体证明过程,并强调步骤的书写。 引导学生思考课本173页想一想。老师补充这里作平行线的道理。完成课本上的随堂练习。

  在平行线的判定中,学生对三种角的观察视角上容易出问题,补充形象识别三类角的方法:同位角的形象大使“F”;内错角的形象大使“Z”;同旁内角的形象大使“U”;只不过它们有时不是很规则:倒立着、 反向着、躺着的??这种方法很方便于寻找哪两条线平行。

  意图:让学生学会用说理的方式展示推理的过程,感受推理论证的作用,使说理、推理作为观察、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自然延续。对推理能力的培养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用自然语言结合图形进行说明“说点儿理”“说理”“简单推理”“用符号表示推理”等不同阶段逐步提高。

  (四)、巩固训练,反思归纳

  1. 如下图所示,填上一个适合的条件______________,可使AB∥CD。

  (第一题) ( 第二题)

  2、如图,E是AB上的一点,F是DC上的一点,G是BC延长线上的一点。(1)如果∠B=∠DCG,__ ∥ 根据是 (2)如果∠DCG=∠D, ∥ 根据是 (3)如果∠DFE+∠D=180?,__ ∥ 根据是—。

  (五)、分享收获,布置作业

  1。你能说出几种判定平行的方法?填空:

  ①______________ 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②______________ 两直线平行。

  ③______________ 两直线平行 。

  ④______________ 两直线平行。

  作业:

  必做:课本习题7.41、2、3、4 2、选做:请将你学习这节课的体会记录写在数学日记中。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1、教材介绍:本课为语文课改教材第九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记金华的双龙洞》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记叙了游览金华双龙洞的全过程,写出了双龙洞的奇异景色。本文描写准确形象、语言朴实凝练。

  本课是单元第一课,且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游记这种新文体,因此要扎扎实实教会学生学习此类文章的方法。

  2、课时安排:本课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扫除文字障碍,理清游踪,了解景物特点。第二课时学习描写“孔隙”一段的写法仿写一段话并体会过渡句的作用。

  3、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学会13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理清游览顺序,了解景物特点。

  (2)通过填表,培养学生圈点批注的习惯及筛选信息的能力。

  (3)感受双龙洞的神秘、奇异。

  第二课时:

  (1)学习第5自然段的写法,借助其它事物及人物的心理感受仿写一段话;找出文中的过渡句理解其作用。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练笔,训练学生有序发言及认真倾听及时补充的好习惯。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之情。

  4、重难点:

  (1)理清游踪,学习抓住特点对景物进行介绍。(游记的基本特点)

  (2)借其它事物及人物的心理感受仿写一段话。(难点,这是一种新的描写方法,学生初次接触)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

  1、利用视频朗读,再现情境,加强感知。

  2、列表梳理文章内容,指导学生圈点批注的方法。

  3、小组合作交流,修改练笔。

  学法:研读圈点、小组交流

  教学准备:

  师:1、全文视频朗读的课件

  2、《在烈日和暴雨下》节选

  3、下发本文所写处所、景物及特点的表格。

  4、下发练笔提纲。

  生:1、填表

  2、列提纲

  三、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认读生字

  2、指名读词

  3、多音字组词(“系”)

  4、形近字比较(“栽”、“蜿蜒”)

  5、易错字(聚、隙)(音→义→形)

  (二)引入:

  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不仅有数不尽的名山大川,也有千姿百态、神秘奇异的溶洞。远的不说,单是我们房山就有石花洞、银狐洞、云水洞。(投影图片)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浙江的金华,去探寻双龙洞的奥秘。

  (三)理游踪,抓景物:

  1、视频朗读,再现情境:地点?印象?

  2、填表:指名分段朗读,学生用“——”标出所写景物。

  3、抓重点词概括景物特点

  注意“盘曲而上”“突兀森郁”“蜿蜒”的理解(手势、换词练习)

  地点

  路上

  洞口

  外洞

  孔隙

  景物

  路、花、溪流

  山、洞口

  像大会堂

  位置、船小、进洞惊险

  双龙、石钟乳、石笋

  特点

  美

  宽

  大

  险

  奇

说课稿 篇6

  教材分析:

  本课有三幅图。第一幅图,小兔站在南瓜的边望着大南瓜想:怎么运走呢?第三幅图,南瓜已经运到家,土妈妈奇怪的文小兔是怎么运回来的,小兔平静地告诉了妈妈命。小兔究竟是怎样运南瓜,是第二幅图,这幅图是一个空缺,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为学生创设广阔的思维空间。说出小兔运南瓜的方法,指导什么办法好事本课的重点。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说一说一、三幅图的内容,通过想象补充第二幅图的画面。

  2、动脑筋想出小兔运南瓜的办法,能把自己想到的办法说清楚,并能对别人的办法进行评论。

  3、做到用普通话与别人交谈,态度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能发扬团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知道小兔运南瓜的哪种办法好,好在哪里,并说清楚

  教学难点:

  能对别人的办法进行评议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听故事吗?你听过那些故事?

  (这个故事我也听过,我也很喜欢。

  噢,这个故事我没有听过,那天你能讲给我听嘛?我相信你一定讲得很好。)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听故事。那么同学们你们想通过自己的`思考边一个小故事给你的朋友听嘛?今天折合可我们就来边一个小故事,只要你能过认真地听,我相信你一定能能编出一个精彩的故事来。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下面我们就来上课。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讲故事。

  从前,在一座大森林里,住着小兔子一家。春天的时候,兔妈妈带着小兔在一块空地上种下了南瓜。到了秋天,果实成熟了,小兔的生日也到了,兔妈妈非常的热情,兔妈妈想熬些南瓜粥招待客人,就让小兔去地里摘南瓜。(贴图:小兔)小兔蹦蹦跳跳地去了,来到南瓜地里一看,哇,好多的南瓜,它摘下了一个南瓜。

  2、提问:你们瞧,这是一只怎样的大南瓜?

  (出示课文插图一)从小兔子站在南瓜旁边你看出了什么?

  3、(出示课件)小兔看着这大南瓜,着急得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动作。你们现在就是小兔,快想一想你会想什么?

  4、精彩演绎。现在你就是小兔,那个组的代表愿意来表演一下,把焦急的心情用语言和动作表达出来。教师捕捉他们的闪光点,给予画龙点睛试的评价,尤其把一些好词佳句摘录下来,全班教学。

  二、想象过程,并说具体

  1、四人小组讨论:小兔到底是用什么办法的呢?我们开动脑筋,大胆想象,看谁想出的办法最合理。(出示课件)要求小组内每人讲一种方法,并且要表达清楚。

  2、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方法一般有如下几种:a把南瓜当轮子滚动。b请小动物帮忙抬。c用绳子栓住拖。d看到小朋友骑着车子想到用自行车推找车子运。e请大象用鼻子运。f把南瓜当作船,划回家。g拿刀子切开,再运回家。

  3、说说你是怎么想出这种办法来的?

  4、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的办法.学生评点:哪些运南瓜的办法比较好?为什么?同学们可以针对自己的想法和同桌相互质疑,交流自己的看法。

  5、议一议:那种运南瓜的方法比较好简单、省时、省力?为什么?再没有人帮忙,没有工具的情况下那种办法比较好?

  三、了解结果,增强学生探究过程的愿望

  1、(出示第三幅图)小兔把这么大的南瓜运回了家,我们来看你从图上你看出了什么?(观察兔妈妈和小兔的表情)兔妈妈的眼睛瞪得很大它问话时用的是什么语气?小白兔又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同桌分角色练说。

  2、同桌表演(要求边说边做出动作,还要有表情)

  3、表演结束后,引导学生评一评小兔和兔妈妈之间口语交际的过程。可以评语言表达,也可以评神态、动作,说说他俩的表演哪些方面值得你学习。学生通过评判,对良好的语言态度和语言习惯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

  过渡:小兔运回了大南瓜,又得到了妈妈的夸奖,特的心里美滋滋的。

  四、课后拓展:编故事

  1、选择一种自己认为好的方法,联系图1和图3,编一个完整的故事。

  2、作业

  (1) 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它画在课本的留白处。

  (2)找一个好朋友,把你编的故事讲给他听,也听听他讲的故事。

说课稿 篇7

  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九课《精美的邮票》。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设计。

  【说教材】

  《精美的邮票》一课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领域,旨在让学生了解邮票的概念、发展史、以及邮票的特点,初步学会利用所学的美术技能设计邮票,培养学生的想象与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与设计能力。

  【说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精美的邮票,让学生初步了解有关的邮票知识,让学生认识邮票,感受邮票之美,学习简单的邮票画面设计与制作。

  2、通过对邮票的欣赏、了解及创作,培养学生对集邮的兴趣。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实践,提高学生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提高学生创新与设计能力。

  【说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邮票的设计,能绘制图案精美、主题明确的邮票。

  教学难点:学生创造思维与艺术创作能力的培养。

  【说教学方法】

  新课程提出要求改变单一、高深、繁多的专业化倾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内容和信息,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使学习内容变得鲜活充实,易于掌握,使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富有人文气息。基于这样的理念,我采取了互动型教学方法。具体表现为在创设情境中讨论、体验;在欣赏中比较、探究学习技法,以解决难点;在展示评价中获得成功体验。

  【说学法】

  考虑到学生已经学习了色、点、线、形设计作品,同时对于点、线的种类、排列,色彩的冷暖、情绪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要他们用这些美术元素进行邮票设计,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还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点拨,引导他们在创作的同时体验其中的乐趣。因此,这堂课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引导下进行的自主探究学习,是在教师创设的有关情境中,通过感觉、联想和想象,来完成造型表现。

  【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请学生收集邮票的相关资料,如:世界上第一张邮票——黑便士是谁设计的,我国发行的第一张邮票的名称、发行时间等。每人准备几张邮票。

  (二)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激趣导入,欣赏探究,绘制作品,展示评价。

  1、激趣导入 (大约5分钟)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几张精美的邮票,请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 ,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2)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邮票,同学之间交流(这样的设计,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及参与意识,变被动为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本来直白的导入转瞬间变得生机盎然。)

  通过上一环节,学生会产生疑问,应该怎样设计一枚邮票呢?

  2、探究性学习(大约10分钟)

  (1)教师运用直观的课件演示

  a邮票的来历和作用

  b邮票的发展史

  c让学生了解世界上第一张邮票和我国发行的第一张邮票的相关资料。

  d邮票的分类

  e邮票的特点

  f邮票的表现方法

  (直观教学法使学生能更快、更轻松的掌握邮票相关知识。)

  (2)重点演示邮票的表现方法

  (这样的设计,使学生通过直观的设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了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探究的精神。)

  (3)、为了更好的巩固新知,把知识拓展得更宽,我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 A、邮票图案的形式有哪些?B、如何合理安排画面?(这两问题目的在与巩固新知,探索学生对邮票的更深理解。这里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小组讨论法。通过有趣的讨论得出最佳的方法.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互相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在尝试探索中体验成功的乐趣。践行新课标倡导的以“师为主导,生为主体”这教学原则。同时也在讨论探究中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3、绘制作品

  首先教师提出师生总结的制作要领,学生开始设计表现一枚邮票,教师在此过程中采用巡视指导法。(运用此方法可以把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

  4、展示评价

  此环节中我采用小组内评价、班内总体评价,最后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作品奖、最佳效果奖。让获奖的学生们发表创作理念,教师奖励。(运用此方法可以公正的评价学生,并且用奖品激励学生,让其对美术更加喜爱。)

  5、教学延伸

  实际上邮票的外形除了长方形还有其他不同的形状,在技法上还可以运用拓印和剪纸等不同的方法创作邮票,同学们要多加关注,课后,可以用所学的知识设计更多更美的邮票。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师能利用多种教学途径,让学生了解邮票的发展史及邮票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邮票,设计邮票的兴趣。教学效果显著。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感受邮票的精美,使学生的创作欲望倍增。优美的画面,轻柔的音乐,使整节课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中。教学中强调综合性评价的激励功能。使评价进一步民主化,多样化,充分体现了评价的多元功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本节课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大胆创作、认真评价,令人高兴。但有个别学生的图案设计过大,面值、发行时间等要素留的空间不足,影响了构图的美,还有待于引导。

【有关说课稿模板合集七篇】相关文章:

1.【实用】说课稿模板合集七篇

2.【热门】说课稿模板合集七篇

3.有关说课稿模板集锦七篇

4.有关说课稿模板汇编七篇

5.关于音乐说课稿模板合集七篇

6.实用的说课稿模板合集七篇

7.关于生物说课稿模板合集七篇

8.有关说课稿模板合集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