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5-07 10:00:39 说课稿 我要投稿

说课稿模板集合10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说课稿模板集合10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中的内容。本节内容安排了两个例题,分2课时进行教学,今天我说的是其中的第1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解决问题必要的一种问题解决思想方法,它是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问题解决的思维素质,掌握得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量关系及解决问题的经验,初步了解了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课系统研究用列表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并在列表的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类似归一、归总的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学好本课知识,将为以后学习用列表等方法来解答求两积之和(差)等的实际问题奠定知识、思维和思想方法的基础。

  教材安排的例题,主要是呈现生活情景,提供数学信息,让学生经历列表整理信息的全过程,再通过“寻求策略—解决问题—发现规律”的系列活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列表整理数据信息策略的价值,并产生这一策略的心理需求,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对本课所研究解决的数学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在生活的实践体悟中,有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经验,但一般处于无序状态,通过今天的学习,将学生无序思维有序化、数学化、规范化。

  (三)目标定位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及本课的知识特点,预定如下几个教学目标:

  ①通过创设生活情景,借助生动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研究内容,使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感受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还会通过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②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提取信息,发现问题,列表整理条件,解决问题的知识获取过程,从中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发展他们的推理能力。

  ③通过对类似归一、归总的实际问题的探索,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列表整理、分析数量信息,决策问题解决策略,并列式解决问题,体会列表这一分析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并能运用该方法、决策、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整理、分析数学信息关系,学会通过所整理的信息决策问题解决策略,并内化成自己的问题解决策略。

  教具学具:图书,字典若干本及多媒体课件等。

  二、说教学程序:

  鉴于本课教学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预设如下3部分展开学习。

  (一)联系生活,激趣引新:

  课始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新学期购买文具用品的情况,了解学生购买的物品数量、价钱等信息,并出示如书上65页主题图中的相关条件。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类似归一的实际问题生活中素材很多。学生在生活中也有购物的经验,用学生熟悉的事情引入新知,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交流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为下面的探究呈现素材。】

  (二)合作探索,

  领悟内涵:

  1、感知列表整理的方法

  (1)教师组织学生观察并交流从上述情景中得到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自主提可以解决的问题。借助学生可能提到的“小华用去多少元”这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随即整理条件及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生成如书本65页上的表格,并合作填写。

  (2)引导学生观察所填表格,小组交流表里有些什么,体会个人买的本数与用去的钱数是紧密联系的数量,寻求问题解决的思维策略,初步感知用列表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对问题解决的作用。

  【设计意图:教师充分让学生自主活动,经历列表整理的全过程,一方面在现实情境中收集数学信息,另一方面找到各个数量在表格中的位置。并使学生理解表格的结构和内容,是为了积累学生用列表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经验。】

  2、感受列表的价值

  (1)围绕“小华用去多少元”这个问题,教师组织学生结合表格所整理的信息,独立思考解题方法,并在小组中讨论。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全班反馈。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可能从买3本用去18元这组数量,求出每本笔记本的价钱,从而求出小华买5本用去的价钱;或直接从小华买5本需要的钱中反推出要先求出每本的价钱。结合这些反馈信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列式计算出问题,并组织学生交流反馈,从而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引导学生对计算的结果进行检验。通过不同检验方法的交流反馈,使学生进一步认定正确的解题思路,结合学生反馈,教师随即板书本题解法。

  (3)教师提出“小军用42元买笔记本,能买多少本”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列表整理的方法将这题里的有关条件和问题独立整理成表格。并再组织反馈,结合学生可能出现的不同的整理方法,(可能有同学根据小华的有关信息来整理列表;也可能根据小明的相关信息来整理。)组织学生辨析,判别;再组织学生利用表格所得信息独立解答,小组交流展示思维过程。教师板书不同的解法。

  (4)教师引导学生对上面两道题进行比较,组织学生观察、讨论、找出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上的异同点。在学生充分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全班反馈,并组织学生独立填出66页括号里的数,(即数量和价钱的对应图)然后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针对学生呈现的各种信息,组织学生及时评价,教师引导学生随即小结解题规律。

  【设计意图:教师为学生创设充分自主探究的空间,学生经历两次“填表整理—讨论思路—列式解答”的活动过程,初步体会了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增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三)、巩固练习,深化发展

  【设计意图:准备安排三个层次的练习,通过层层深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课知识,形成技能,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乐趣。】

  1、把书本66页的“想想做做”

  第1题通过具体情景呈现出来,练习时,教师先出示5本一模一样的字典,组织学生测量出5本的具体高度;再出示15本摞在一起的这种字典,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可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接着用多媒体出示一摞显示具体高度的这样的字典,引导学生自主提可以解决的问题,并在小组中交流反馈。根据所提问题组织学生独立列表整理条件,自主解答并组织小组交流是如何依据列出的表格进行思考的。

  通过这样一个生成性的活动情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感受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从中也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2、准备安排书本“想想做做”

  第2题,书上的这题,是在归一问题的基础上带出的归总问题,对于类似归总类的实际问题,教材并没有安排例题,而是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自主探寻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的价值。

  练习时,考虑到填表可能发生的问题,先组织学生观察画面,并带领学生到情境图里寻找数学信息:有哪几种球,哪些球的单价已知,哪些球的单价未知;老师带的钱正好够买什么球,可以买几个等。然后再组织学生独立填表整理,探究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小组交流反馈信息后组织学生独立解答,板演校对解题思路。

  3、安排“想想做做3、4”两题。

  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策略,整理的方法和形式是多样的,列表整理只是其中的一种。书上的这两题没有提供表格,

  练习时,先组织独立审题,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整理。然后组织小组交流不同的整理方法。如学生可能把题目里的条件和问题看在眼里,想在脑里,在无形的思维活动中整理;可能在题目上勾勾画画进行整理;也可以通过摘录信息或列表进行整理。教师针对上述信息,及时小结反馈,从中凸现出列表整理这一基本整理信息的方法。最后让学生借助自己喜欢的整理方法列式进行解答。

  此题通过反馈不同的整理方法,举一反三,逐渐提升学生整理信息的水平,引领学生逐渐进入无形整理的境界。

  三、教法、学法

  以上对本课教学过程的预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尽可能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生活和活动情景,为他们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使学生体验探索的过程,体会“做数学的乐趣”。

说课稿 篇2

  1、教材定位

  《童趣》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一第一册第一单元第五课。这是清代作家沈复的作品。课文以生动的笔触,记述了作者儿时一些“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趣事,充满童真童趣。这是初中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在初中语文的起始阶段中具有定位、定势的意义。

  2、课程要求

  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的编写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的方法,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精神。第一单元的阅读教学要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悟写作意图;在阅读方法上,主要提高朗读能力。本课的要求是反复朗读,感知课文整体内容。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品味文中的童真、童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品味文中的童真、童趣。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部分字词含义,理解作者儿时富于想象、幻想的性格特点。

  四、说教法

  根据第一单元“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提高朗读能力”的教学要求,我将采用朗读教学法、讨论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朗读来品味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用讨论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学时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课时安排为一课时。

  五、说学法

  正确的方法是成功的保障。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就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新课程标准也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学习。本课教学我将给学生以下指导:

  1、教给学生朗读和背诵文言文的方法。

  2、教给学生理解文言词语、读懂文言大意的方法。

  3、通过让学生自己阅读、质疑,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六、说教学设想

  教学本课,我采用“线索式”教学思路,即“一线串珠”式的整体阅读教学思路,这是一种创新式的教学思路。用钱梦龙老师的话来讲,就是通过对课文的认真分析,找到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把解决这个问题作为中心目标,使语言、篇章等方面的学习都成为达到这个中心目标的过程或手段,并在探讨这个目标问题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这个关键问题就是“怎样理解文中的童真童趣。”我设计了如下步骤:

  1、感知童趣:学生先自由朗读,然后教师范读进而学生有表情地朗读,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等多种感观,训练学生感知文字的语感,初步感知童趣。

  2、理解童趣:通过默读、质疑、讨论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理解童趣。 3、品味童趣:通过讨论教师提出的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联系自身体验品味童趣,进行情感教育和感情熏陶。

  七、说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展示媒体,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情境导入,激发共鸣。

  (二)感知童趣

  1、朗读并运用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2、学会朗读。

  3、学会表情朗读。

  以趣激趣,教会朗读方法。

  用好的朗读,诱发兴趣,培养学习语文的自觉性、主动性。

  (三)理解童趣

  进行分散性学习:

  1、阅读、质疑、讨论。

  2、理解字、词、句。

  3、讨论,解疑。

  因材施教,发展个性;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四)品味童趣

  进行集中性学习:

  讨论三个问题: (1)文中哪个词最能表现独特的心灵感受呢? (2)很平常的事物,作者为什么会觉得这么美丽而奇特呢? (3)在你的生活中有类似体验吗?

  这些问题的设计

  1、帮助理清思路并理解“物外之趣”。

  2、联系生活,引导体验并获得情感的熏陶。

  3、同上

  (五)课堂训练

  1、指导背诵。

  2、检验学生掌握文言词语的情况并积累词语。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二。

  达到朗读成诵。

  检验学习成果,积累文言词语。

  (六)课外延伸

  以“童趣”为题,写一篇的短文,突出“童趣”。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维的能力。

说课稿 篇3

  一、说课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88页的内容时分秒。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本单元在学生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整时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时、分、秒的有关知识。先认识时、分,再学会看钟面上的几时几分,最后认识秒。本课教学内容是认识时、分,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为此教材在编写时十分注重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呈现的教学内容是学生熟悉的上学前看钟的画面,既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需要看钟表,又唤起学生对钟表的已有认识。继而教材分两个层次让学生认识时、分。先是认识时、分两个时间单位,通过观察钟面上的大格、小格到认识“时”、“分”,初步建立1时、1分的观念。然后让学生拨钟面上的针,仔细观察,发现时、分之间的进率,知道1时=60分。在“想想做做”环节,通过学生活动后联系生活实际亲身体验1分钟和1小时持续的时间,进一步建立1分钟和1小时的时间观念,丰富对时、分的感性认识。

  依据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以及儿童的心理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学具操作,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知道时针、分针是怎样记时的;知道1小时=60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观察、操作和概括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

  3.情感目标: 体会数学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钟面上1时、1分的时间规定,体会1时、1分的长短,理解时与分的关系。

  难点是:看钟表准确的说出经过的时间。

  接下来说说本节课的教法与学法。

  说教法:

  新课程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比较积极但不稳定,知识和思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多数学生,操作、口述、思考不能很好的有机结合,缺乏有序性和准确性。针对这种情况,我注重丰富学生对钟面的感受和认知,练习,创设情境采用:

  直观演示法

  设疑诱导法

  操作发现法

  来组织学生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

  说学法:

  有效地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因此,我十分注重方法的指导,在本节课中,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为: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让他们在拨一拨、说一说、看一看、想一想等一系列的活动中,认识时和分。

  以下是我的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谁能告诉老师,你每天早上是什么时间起床的?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们要是学习了看钟表的方法,就能准确地掌握时间,科学地安排时间,做时间的主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时间单位时、分。(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认识钟面。

  (1)出示钟面模型。

  (2)引导观察钟面。

  小组边观察,边议论,你发现了什么?

  大格、小格、长针(分针)、短针(时针)

  (3)观察填空。

  钟面上一共有( )个大格。

  每个大格分成( )个小格。

  钟面上一共有( )个小格。

  2.认识时、分的关系

  (1)童话故事:老师发现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有一双会认时间的慧眼,还有一双会写时间的巧手,为此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作为奖励。你们都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上一次小白兔输得非常不服气,于是它又约了小乌龟到周围种着12棵树的圆形运动上来比赛,大家猜一猜,这一次谁赢了?好,让我们一起到比赛现场看一看。(演示在相同时间里,小白兔跑了一圈,小乌龟只跑到第二棵树下。)其实,在我们今天认识的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也一直在进行着这样的龟兔赛跑。(龟兔跑场景变成一个钟面)

  (2)小组合作:拨动闹钟的分针走一圈,认真观察时针的变化,探究1时和60分的关系。

  (3)动态演示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的过程,验证学生的结论。

  【这一环节用龟兔赛跑的故事再次燃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学生迫切希望能揭开钟面上“龟兔赛跑”的秘密,通过动手拨一拨终于发现了1时=60分,而的生动演示,既验证了学生的发现,又使学生兴趣盎然。

  3.感受1分钟,进行爱惜时间的教育

  (1)全班看动画片,分小组活动,感受1分钟的长短

  1分钟脉搏跳 次左右;1分钟大约跳绳 下;小朋友1分钟大约写 个字,1分钟可以背诵 古诗。

  (2)谈话:刚才的一分钟已经过去了,还能再找回来吗?时间是多么的宝贵呀!提问:你想说些什么?

  那么1小时能干些什么呢?回家后看好时间,体会1小时都能干些什么?

  [意图:通过学生的谈论与活动,让学生感到1分钟的时间虽然很短,但也能做一些事情,要珍惜每一分钟。]

  三、巩固练习,实际应用

  1、学生互动拨钟表

  学生出题,学生拨小钟表

  可以引导这些题目:5分钟怎么拨?10分钟,23分钟,3小时,6小时等时间。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思考,演示,填空。

  一节课是( )分钟,课间休息( )分钟,再加上( )分钟是1小时。

  [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已经形成的时间观念,培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为下节课学习认识几时几分作铺垫。]

  四、小结评价,深化认识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满意吗?填写自我评价表。

  [意图:让学生自己谈体会,可以加深他们对时、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对自己课上的表现进行自我反省与评价,促进学生及时改进。]

  板书设计力求知识性和间接性。

说课稿 篇4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三年级语文上册21课古诗两首中的《望天门山》。下面,我将从说目标,说教法,说学法和说教学流程,说教学反思五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学目标:

  1、会认“断、孤、帆”等个生字。正确认读“中断、楚江、至此回、相对、孤帆”等词语。并能联系上文理解“至此回”,重点指导书写“楚”。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学习通过想象,抓关键字来的方法来品读古诗。

  3、背诵古诗,并能用自己的简单说出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我确立此目标有以下四点依据:

  一是基于对课程标准学段目标的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第二学段目标中也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朗诵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二是基于对单元重点项目的理解:

  本单元以“壮丽的祖国山河”为主题来展开学习,通过阅读,能够从多个侧面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进一步热爱祖国以及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是基于对教学内容的认识:

  本篇古诗描绘的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

  四是基于对三年级学生学情的认识:

  三年级的学生在二年级上册的第三组课文和二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学生对祖国的山河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在古诗中去感悟祖国的大好山河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

  据此我将教学重难点确定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学习通过想象,抓关键字来品读古诗的方法;背诵古诗,并能用自己的简单说出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二、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为此我采用“朗读法”、“引导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获得自己独特的情感经验。

  三、说学法

  在教学中要体现新课标提出的“以生为本”的理念。因此,我将引导学生运用自主探究法、朗读感悟法,让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想象,抓关键字来品读古诗的方法,体验诗人的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设计意图:联系旧知,以及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以一个主问题:作者是怎么望天门山来贯穿整首诗。)

  (二、)初读诗文,初悟诗意。

  (设计意图:古诗教学的基础是学生能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所以让学生先自由读,然后抽读,老师范读,学生试读,展示读等多种读让学生能真正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

  (三、)想象画面,找出景物

  (设计意图:通过划节奏再读,以想象画面来品味诗文,找出诗中写景的词语。有诗文初步整体把握。)

  (四、)想象画面,感悟诗境。

  (设计意图:在想象中,感悟诗文的情景,并通过朗读,品味天门山的气势,长江水的澎湃。)

  (五、)找关键字,品观望点

  (设计意图:通过找文中能体现出李白观望天门山的一个字,让学生通过接读感悟“出”字的好处。)

  (六)入情入境,深悟诗

  (设计意图:出示作者作诗的背景,让学生联系背景来理解作者写这首诗的心境。再通过引读,深入感悟山的热情、水的澎湃都是因为诗人喜悦的心情。)

  (七、)作业

  (设计意图: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丰富学生的知识,增长学生的见识。通过对阅读材料的补充,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五、说教学反思

  1、这是第一次公开上古诗课,自身还是有些拿捏不准这节课到底该怎么来上,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感觉不够精准,特别是制定的教学重难点上,我制定的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学习通过想象,抓关键字来的方法来品读古诗;背诵古诗,并能用自己的简单说出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但在实际教学下来,感觉学生自己的理解还是不够,课堂上对古诗的理解主要是老师的教授,总感觉学生虽然有想象,自己也有说,学生内心的感悟还有些欠缺,特别是中等偏下的同学,理解起来还是有些难度。

  2、本课中本来是有拓展,让学生读一读李白所写的另外一首诗《天门山》,但因为突然停电,我就把这个布置成了作业,如果在课堂上让学生去读的话,也许效果会更好一点。以上就是我的说课,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5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食盐和水泥》。本课是让学生认识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认识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下面我将从课前思考和教学设计两方面进行说课。

  一、课前思考

  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的预设三方面进行介绍。

  1、对教材的思考

  本课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属于实验探究活动课。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会知道物质变化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其是否可以恢复原状,可以把物质的变化分成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两种,本课就是借助学生熟悉的两种物质——食盐和水泥,使学生认识物质的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

  2、对学情的思考

  经过两年科学课程的学习,五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看过很多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但是从来没有认真地去研究过,也不知道这种变化是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没有细致的了解过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的形成过程,即使看到过这种变化也不知道这种变化叫做什么名字。

  3、对教学目标的预设

  知识目标: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认识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能力目标:在实验过程中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探究物质的变化,并做实验记录;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到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带来好处,也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

  二、教学设计

  一堂课的成功,在于教师如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在引导的过程中让学生在任何时候都不失掉信心,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念。如何才能让学生发散性思维中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呢?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通过猜测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俗话说:“猜测是科学学习的前奏”,如何让这个前奏发挥最大的作用呢?这就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猜测,来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为此,在学生进行观察食盐和水泥的特点之后,我着重引导学生先来猜测食盐和水泥加水后的变化以及盐水和水泥浆除水后会发生的变化。通过猜测让学生初步预测研究的过程可能会出现的现象。这种方式能让学生以轻松的方式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实验探究食盐和水泥加水、除去盐水和水泥浆中水分会发生的变化

  小学生的认识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的阶段,很大程度上依靠动作进行思维,靠直观感知获取知识。所以科学教学中,动手操作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猜测的基础上,我大胆放手给学生,让其自主设计实验方案,通过互相交流完善实验方案的设计,让学生自主参与实验探究的全过程,让学生在体验动手操作的整个过程,认识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现象,锻炼其动手操作能力。

  (三)知识迁移

  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通过生活中很多物质都在发生着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图片的展示交流,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同时了解生活中可逆变化会变我们带来帮助,也会给我们带来危害。这样的设计,既巩固了学习内容,还开拓了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课后探究的欲念,为课后探究做好铺垫。

  最后,让学生课后继续探究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给我们带来的帮助和危害,让学生继续了解有关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的知识,在课后的探究过程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于本课知识的掌握,同时还能让学生感受探究的乐趣。

  以上就是我对《食盐和水泥》一课的设计与思考。在实际教学时,我将在充分预设的基础上,关注生成,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6

  一、眼中有文本,突出教材核心地位

  《陋室铭》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它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千百年来熠熠生辉。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对陋室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文章短小精美,对偶工整,虚实相生,言志如诗,韵味如歌。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脑中有目标,彰显文本德馨主题

  新课标对初中阶段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本单元教学要求有: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又根据文本特点及学情,我把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句,熟读成诵;了解“铭”的特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诵读品味,理解文章内容及写法;自主合作探究,体会作者的节操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确立高尚的志趣追求。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句,熟读成诵。

  2、教学难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作者的节操情趣,确立高尚的志趣追求。

  三、心中有方法,培养合作探究意识

  (一)教法

  1、朗读法

  2、点拨法

  3、多媒体辅助法

  【设计理念】“朗读是解读文言文的金钥匙”,本课中,我把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辅以适时点拨、多媒体手段,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二)学法

  1、圈点批注法

  2、诵读品味法

  3、合作探究法

  【设计理念】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学最主要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本节课,学生运用圈点批注法研读课文,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在琅琅书声中,品味,理解,感悟。并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法解决难点问题。

  四、胸中有流程,达到授之以渔效果

  本节课以“读”为本,引导学生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通过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探究,达成教学目标。我安排了以下五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走进陋室

  伴着悠美的古典乐曲,多媒体播放“梅”、“竹”、“松”的画面,教师吟诵经典诗句导入新课,然后教师破题,介绍铭文特点。

  【设计理念】导语重在营造氛围,引领学生进入情境。所以,导入时诗句的点缀既营造了课堂典雅的氛围,又激发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欲望。

  (二)朗读感知,踏访陋室

  在此我安排了四读蓄势:

  1、初读(教师范读;学生自读;找出韵脚,男、女生接读)

  2、译读(学生运用“替、留、调、删、补”的翻译方法,借助注释、工具书,自主翻译课文。)

  3、疑读(学生质疑,师生共同探讨。)

  4、畅读(学生流畅的读文后,积累重点文言词句。包括:一词多义、重点语句的翻译等)

  【设计理念】《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本环节注重朗读方法的指导,由易到难,突出层次。学生通过四个步骤的读,丰富了文言知识积累,感知了文本内容,提高了学习文言文的能力,也为进一步品读文章,赏析课文亮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美读品味,欣赏陋室

  1、理内容

  学生品读探究:

  ⑴ “陋室”“陋”的.理由。

  ⑵ “陋室”“不陋”的理由。 此处插入【课堂实录】

  明确:

  ①环境雅 ②情趣雅 ③心志雅

  2、悟主旨

  (1)文章哪句话能统领全篇?

  (2)教师补充介绍《陋室铭》的写作背景,学生讨论室主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明写法

  作者写陋室有何用意?(托物言志)

  【设计理念】“非读无以训练语感 ,非读无以激发美感。”本环节学生用多种形式朗读和品思结合的方式,品尝语言文字的奥妙,咀嚼精神世界的甘醇。赏文赏情明写法,边读边思悟其间。既让学生深入领悟了文本内容,又培养了鉴赏能力。

  (四)探究感悟,话别陋室 此处插入【课堂实录】

  以“刘公,我想对你说……”为开头说一段心里话,畅谈感受,话别陋室。

  【设计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在 “对话”中,感悟到更多的语言、篇章及作者人格的魅力,从而获得思想的滋养、情感的熏陶、人格的完善。学生无数的体验、奇思妙想纷至沓来,从而轻松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五) 积累名篇,铭记陋室

  学生赛背课文,积累名篇

  【设计理念】语文教学要让学生重视积累,养成博闻强记的习惯。有时读懂一篇文,读破一片心,或许要用一生的光景,就让学生牢记铭文,慢慢地去品。

  附:板书设计

  陋 室 铭

  刘禹锡

  环境雅

  陋室不陋 情趣雅

  心志雅

  托 物 言 志

  【设计理念】本节课在学生探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这样的板书设计。它是课堂教学的“眼睛”和“灵魂”,是整个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也是学生学习思路的精炼再现。

  五、课后谈收获,总结教学得与失

  教学过程,就是引导学生沿着文本语言的阶梯去攀登作者精神境界的过程,攀登的过程就是作品的思想感情内化为学生的情感的过程,同时也就是文本语言积淀为学生素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式学习,读中培养语感,品中揣摩美词,悟中升华心灵,学生的素养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全面的提高,我感觉本节课是成功的。

  1、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爱好,继续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健全的人格。

  2、学生在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时,有些讨论会偏离中心,教师应适当的调整讨论的进程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效率。

  3、今后教学中继续凸显“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特别是文言文教学,只有真正落实到“读”,学生才能够理解文章。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恳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说课稿 篇7

  【说理念】

  本课设计遵循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激发学生兴趣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个人有尝试的机会和自主选择的权利。力求采用自主、合作地学习方式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相互启发,拓展思路,分享学习之乐。让学生在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变“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

  依据新课标要求和设计理念,再结合教材重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第一课时可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说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会用“温和”说句子。

  3、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雹子和雪;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教育学生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说教法】

  低年级阅读教学应把词句训练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自主、合作的精神。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三种教法:

  1、直观演示法。

  通过生生互动演示、师生互动演示,发挥学生各种感官功能,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中参与训练,激活思维,读懂课文的词句。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这节课,我制作了优秀的课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去诱发学生的情感。是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

  3、鼓励欣赏法。

  在小组中、班集体中的点评,主要是鼓励学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羡慕,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学习的信心。

  【说学法】

  1、自主学习法。

  2、合作学习法。

  在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了以上两种学法的指导。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面对面地听、说、读、问、评、议等去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根据阅读教学的特点,坚持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说教学】

  在此基础上,第一课时充分利用互动的形式,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研读全文。

  一、巧设悬念,初步感知。

  由师生互相介绍自己,引出“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是谁,可是有个小朋友却不知道自己是谁,我们帮他猜猜好吗”?此时,学生的注意力高度地集中,迫切地想知道谜底。紧接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积极地开动脑筋,猜出谜底就是“水”。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你喜欢这篇课文吗?将你最感兴趣的自然段多读几遍。

  3、全班交流,教师随机指导认读生字、新词。

  此环节是让学生在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自主选择喜欢的段落进行交流,整体感知课文,达到生生互动。

  三、师生合作,小组研读全文。

  1、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向别的小组同学提问。但是,你必须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而且,这个答案必须在书上。

  2、学生自由读课文,准备问题。

  3、小组交流问题。

  4、学生一问一答,教师根据学生问题随机重点指导。

  5、梳理全文,完善板书。

  6、学到这里,你还想了解哪些课文里没有的有关水的知识呢?学生自由提问。

  此环节,教师并不急于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将问题延伸到课外,并教给学生寻找答案的方法,达到再探新疑的目的。

  四、扩展练习。

  1、你在生活中看到过水在变吗?举例子说说,再写下来。

  2、收集有关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和带来灾害的资料。

  3、说说人类想出了哪些办法使水只做好事,不做坏事。你还有别的办法吗?

  【说效果】

  按照上述教学方法施教,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些简单的问题,学生通过生生互动自己就可以解决,对于学生的难点则需通过小组互动和师生互动来解决。

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这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五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是在初中生物光合作用的学习基础上,分别从生物科学史、物质和能量转变、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这三个角度进一步学习光合作用,包括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期望学生不仅能从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中深化对光合作用概念的理解,而且可以从光合作用经典实验中学习到科学家设计实验的智慧,培养实验设计能力,还能感受到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实验设计的巧妙。本节与其他章节有密切的联系,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绿色植物新陈代谢、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重要意义,是必修一的重点内容之一。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简述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描述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Ⅰ)

  ②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Ⅱ)

  ③比较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和联系。(Ⅱ)

  ④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Ⅲ)

  ⑤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Ⅰ)

  ⑥简述化能合成作用。(Ⅰ)

  2).技能目标: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完成“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操作。

  3).情感目标:体验前人探索光合作用的研究历程,并作出相关的评价;关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讨论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意义。

  2、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①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及其作用。

  ②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③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④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了解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有助于理解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的捕获和转化。光反应和暗反应是光合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两个过程,弄清其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才能算是真正理解了光合作用的原理,才能分析和讨论哪些环境因素将对光合作用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分析前人的研究历程,评价他们的研究方法,得出对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性的认识,结合当代科学研究的成果,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探索和讨论,对于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2).教学难点:①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

  ②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以及光照强度、温度、大气中CO2含量、植物体内H2O的含量、叶龄、矿质元素、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等因素综合在一起,都将对光合作用产生影响,要引导学生理解这其中的知识,并进行相关的讨论,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

  二、说学生

  本节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的学生,

  1)他们在初中的生物学学习中已具备了一定的关于光合作用的基础知识,也做过“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这个实验。

  2)他们具备物质转变和能量变化等相关的化学知识。

  3)在前面的《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节的学习中已经学习过简单的对照实验和相关的实验设计原则,使本节课最后的实验设计得以顺利进行。

  4)他们具有一定的 分析问题的能力,实施问题探究教学是可行的。

  三、教法和学法

  根据上述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本节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

  1)实验法:以实验说明结论。生物学的教学就是实验的教学过程,实验的展示形式有学生分组实验、老师示范实验、动画和图片演示实验等,让实验现象说明问题,而不是直接让学生记住结论。

  2)问题探究教学发:以问题引发兴趣。整个教学过程要设置好问题,层层展开,层层递进,让新知识与旧知识融为一个整体,让学生在步步上升中攀登到知识的顶峰。

  3)比较学习法,同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解决光合作用抽象的过程。

  四、课时安排:4课时(其中1课时为本节练习、讲评、复习)

  第一课时: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在实验室上)

  第二课时: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第三课时: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化能合成作用。

  五、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引入新课:(情景导入 )

  2、 “万物生长靠太阳”,对绝大多数生物来说活细胞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光能,将光能转变为细胞能够利用的化学能的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怎样的呢?绿色植物又是怎样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这是本节课要掌握的内容,

  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首先要能够捕获光能,因此,我们先来学习捕获光能的色素与结构。 说明:此导入方式先导入到节再到课时,用情景加问题的模式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学习的主题-----光合作用,即明确了本节要掌握的目标,又清楚本节课的内容。

  2捕获光能的色素。包括色素的提取、分离,色素的种类、含量、捕获的光谱、作用 教学策略:

  采用实验法和问题探究法来突破此教学重点。

  1实验法帮助学生明确实验的原理、方法、步骤。

  2本实验相关的药品和实验注意事项较多,故采用问题探究法让学生经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与师生共同探究相结合(含自学、实验、演示、谈话、讨论、讲授等)来突破。

  色素分布在哪里? 过渡到学习捕获光能的结构

  3捕获光能的结构-----叶绿体

  包括叶绿体的分布、形状、结构组成、功能。

  哪些细胞才有叶绿体?叶绿体的形状是怎样的?有哪些结构组成?基粒和内囊体有什么作用?叶绿体的膜表面和基质中分布了什么?叶绿体的功能是? 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采用问题探究法教学。

  小结,课堂练习 巩固所学内容

  第二课时

  1导入新课:(复习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和初中生物所学的光合作用的概念 说明: 先复习概念,让学生形成初步的印象,同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光合作用只有几句话,但人们得出这一认识却经历了漫长的探究历程,科学家用了200多年的时间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才总结出来的。自然进入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的学习。

  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光合作用只有几句话,但人们得出这一认识却经历了漫长的探究历程,科学家用了200多年的时间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才总结出来的,现在我们就沿着科学家们探究光合作用的足迹,来体验他们认识问题的思维过程和科学探究的乐趣。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由于实验较多,不利于学生掌握实验设计思路和结论。所以打破以时间为线索的常规教学,而把实验分为五类:植物为什么会生长?植物放出氧气之谜?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产物、场所、分别是什么?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还是二氧化碳?有机物是如何合成的?通过五个问题贯穿本节课,有利于学生对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理解?

  一植物为什么会生长?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正确吗?你认同吗?

  2海尔蒙特的柳树盆栽实验

  根据实验设计原则,海尔蒙特的实验设计有什么缺陷?是谁首先想到植物的生长与空气的作用有关? 多角度、多种方法引导质疑、激发兴趣。

  在关注经典实验过程的同时,强调对实验设计的思路、优缺点的分析,通过启发学生质疑,进行合理假设,参与实验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植物放出氧气之谜?

  1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2英格豪斯实验

  是谁发现了光在其中的关键作用?

  与前人相比,英格豪斯的实验设计改进在什么地方?

  三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产物、场所的探究

  1索绪尔的实验

  2梅耶的观点

  3萨克斯的天竺葵实验

  4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

  1897年,首次在教科书中称它为光合作用。

  根据以上科学家的探究里程归纳光合作用的过程归纳得出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从化学方程式引出问题四和五。

  四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还是二氧化碳?

  鲁宾和卡门的氧同位素示踪实验

  五有机物是如何合成的?

  卡尔文的碳同位素示踪实验。

  近代科学家对光合作用的研究:

  袁隆平的杂交育种 总结归纳、感悟。

  课后拓展:P103的第三题。

  小结,课堂联系 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课时光合作用的过程

  1导入新课:(复习导入)

  写出光合作用的总化学方程式 光合作用是非常复杂的多步反应,总反应式不能表示光合作用具体的进行历程,这样很自然地就引入了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的学习。

  2光合作用的过程

  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概念、场所、条件、原料、物质变化、能量变化。 采用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突破,含自学、演示、谈话、讨论、讲授等)

  3出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并作适当讲解。

  4光反应与暗反应关系的比较 列表比较法:用表格形式归纳,是内容简洁明了。

  5光反应暗反应之间的联系:

  当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被人为阻断,你认为暗反应会被停止吗?反过来,当暗反应过程被人为阻断,你认为光反应会怎样变化? 通过比较三碳化合物、五碳化合物之间的物质的量变化,进一步巩固光合作用的过程。

  6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课外作业,小组设计,选一种环境因素,分析它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通过小组讨论,确定并实施本小组的实验方案,写出实验设计,待教师审阅后,与生物实验室联系,而后利用课余时间分别安排各小组到生物实验室完成本小组的实验。

  提供一些思路供同学借鉴,当然还可以自己创出更有新意的实验。

  ①光照强度的变化

  ②不同波长的光(红光、绿光)

  ③不同的温度(过度、适宜、过低)

  ④水分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7、化能合成作用

  按小组学习教材中这部分的内容,提取这二个自然段中的主要内容,然后小组派代表说说从这部分内容中获得些什么知识。

  讲清:①自养生物(光能自养、化能自养及区别),

  ②异养生物。

  结合上一节(第3节 细胞呼吸)的内容,全面划分生物的代谢类型。 列表比较法

  小结,练习 巩固本课时的知识

  板书设计

  捕获光能的色素

  一、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提取色素 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 分离色素 观察与记录

  二、 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种类 色素颜色 选择吸收光能

  叶绿素

  (3/4) 叶绿素a 蓝绿色 红光和蓝紫光

  叶绿素b 黄绿色

  类胡萝卜素(1/4) 胡萝卜素 橙黄色 蓝紫光

  叶黄素 黄色

  三、 叶绿体的结构

  外膜

  内膜

  基粒:由两个以上的类囊体组成,含色素

  基质:含多种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和少量的DNA

说课稿 篇9

  一、 说教材

  《垂直与平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第一课时,直线的平行与垂直是在学生认识了点和线段以及射线、直线的基础上安排的,也是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基础之一。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中随处可见平行与垂直的原型。学生的头脑里已经积累了许多表象,因此教学中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充分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关系。本课时主要解决平行和垂直的概念问题。

  二、 说教法

  本节课我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为基础,从学生出发,以《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为指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生活实例引入,通过猜测、动手画线、图形反馈使学生系统深入地掌握知识,以及运用分类、观察、讨论等方法以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从而揭示出平行与垂直的概念,最后加以巩固、提高与应用。

  本节课的教学力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力求体现1.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体现了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使数学学习更贴近生活。2.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亲身体验,自主完成对知识的建构。3.努力创设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主动参与,快乐学习,教师适时给予鼓励,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三、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

  2、技能目标:使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培养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真实存在,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垂直的关系,认识两线平行垂直。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建立垂直与平行的空间观念。

  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晚上,吃过晚饭小明在收拾碗筷时,不小心把两根筷子掉在地上了,如果用两根筷子表示两条直线。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力猜测一下:两根筷子落在地上可能会形成怎样的图形?请同学们动手画一画。

  (设计意图: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引入新课,便于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二)引导探索,感知特征

  1、展示各种情况

  首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作品,然后将部分同学的作品贴到黑板上,学生会出现如下情况。

  (设计意图:同学们经历了一个从个人——小组——全班的逐层递进过程,为学生自主分类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2、进行分类:

  (1) 相交与否。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你们所想象的两条直线画下来会有这么多种情况,能给他们分分类吗?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汇报: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分为两类:交叉的一类,不交叉的一类。第二种,分为三类:交叉的一类,快要交叉的一类,不交叉一类。第三种,分为四类:交叉的一类,快要交叉的一类,不交叉一类,交叉成直角的一类。

  师:你们所说的交叉是两条线碰到一块了,在数学上称为相交。

  (2) 引导学生分类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分为相交和不相交两类。这里学生可能对两幅图有疑问:

  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通过想象直线是可以无限延伸的,同时请两名学生动手画一画,把两幅图中的直线分别延长。学生通过观察与想象很快明确了快要相交的一类也属于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况,刚才在分类时有的同学把已经相交和快要相交看作不同的两类,因此分成了三类,那分成四类的同学把交叉成直角的看成单独的一类了,其实这也是相交。这样同学们在交流中达成分类共识:即相交的一类,不相交的一类。

  (设计意图:在积极探究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学生自主探究、交流、辨析、求证过程中顺其自然的发现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

  (三)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1、 认识平行:

  出示第五幅图 师:这组直线会相交吗?你是怎么想的?有的学生认为它不会相交,有的学生觉得两条直线是一样宽的,有的学生则认为是不是一样宽,必须动手量,通过用尺测量,说明两条直线永远不会相交,这种情况在数学上叫互相平行。(课件演示:两条直线向两边无限延伸,进一步说明两条直线向两边无论怎样延伸都不可能相交。)在此基础上揭示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质疑:同一平面是什么意思?教师出示图帮助学生理解,问:平行吗?平行。接着问:这样还平行吗?为什么?因为不在同一平面。

  练习:出示下列几组直线,判断哪几组互相平行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强调: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时“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学、质疑、解惑这样一个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他们的想象,情感等参与到学习中去,亲身体验,加深理解平行中同一平面,不相交的概念。)

  2、认识垂线

  师:我们再来看一看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况,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两条直线相交后都有四个角,我发现这四个角都是直角,我发现对着的两个角一样大。教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他们相交后形成四个直角呢?学生说:“可以量一量。”(请一学生验证。)

  教师小结: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垂足。

  (设计意图:学生从相交后形成的角度来看,发现+,从而引导学生用工具验证相交后成直角的现象,清晰揭示出互相垂直的概念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3、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垂直与平行》

  (四)巩固新知,应用提高

  1、找一找

  a、 出示主题图,找垂直与平行的现象,学生们自主发言。

  b、在几何图形中找垂直与平行的现象

  2、说一说

  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垂直与平行的现象,举例说明

  平行的例子:五线谱中的五条线,黑板相对的两条边。

  垂直的例子:长方形镜框长边和短边互相垂直。

  3、摆一摆

  师:请你们拿出一根红色小棒和一根绿色小棒摆一摆,使它们互相平行,再摆一根红色小棒,使它和绿色小棒平行,观察两根红色小棒,你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操作、讨论,进而明白: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都和同一条直线平行,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继续摆,摆一根红色小棒和一根绿色小棒要求互相垂直,再摆一根红色的和那根绿色的互相垂直,观察两根红色小棒,你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操作、讨论,进而明白: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都和同一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设计意图:通过找一找、说一说、摆一摆等活动,加强学生对平行、垂直的理解,渗透了几何知识中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同时让学生知道应用知识可以解决一些问题,可以去说明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从而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坚定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4、判断题

  (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 )

  (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平行,就一定垂直。( )

  (3)两条平行线延长后可以相交。 ( )

  (4)两条直线相交成90角,这两条直线一定互相垂直。 ( )

  (5)长方形两条邻边一定互相垂直。 ( )

  (6)正方形相邻两边互相平行。 ( )

  (7) 直线a叫做垂线。 ( )

  (设计意图:通过一组判断题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行与垂直的概念问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增强学习信心。)

  (五)全课总结,评价体验

  同学们,这节课你表现怎样?你有什么收获?

说课稿 篇10

  一、说教材

  《地球爷爷的手》课文以童话的形式,通过桃子落地的事,生动形象地告诉人们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引导学生主动留心身边的科学,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猴子很有灵性,不但聪明,而且知识丰富,懂得很多科学知识。文中,猴爸爸竟然会利用地球引力得到桃子,这样,轻而易举地达到了小猴的要求,这一现象,使小猴和小兔产生了好奇,也正是学生好奇的地方,本单元主题是激发学生对探索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全文共有11个自然段,由水猴和小兔想吃桃子,引出猴爸爸不动手而得到桃子,从而让小猴、小兔好奇,最后是地球爷爷的话让他们得到了答案,文中内容是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出现的,语言浅显易懂,让学生读了很感兴趣。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一年级学生年龄的特点,给本课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二、说目标

  1、通过读书,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会写“跳、挑”等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通过朗读课文,明白理解课文内容,找到了桃子落地的原因。

  3、初步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

  三、说教法、学法

  《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使学生获得思想启迪,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抓住文中一问一答的对话特点,以读为主线索,促使学生在读中熟悉,读中感悟,读中思考,进而了解桃子落地的原因,并借用课件动漫插图,帮助学生边读边理解课文,帮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四、说教学过程

  详见《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

  五、说板书

  板书做到简洁,条理清晰,一目了然。既展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突出了文章的重点,有助于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体现了本课的主体。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反思

  《地球爷爷的手》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1课。本文以小学生喜欢的童话形式出现,通过成熟的桃子自动落地的事,介绍了地心引力这一比较深奥的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教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地心引力,鼓励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从而爱科学、学科学。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时,我利用游戏——“掷币落地”导入,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由于我巧妙地把学生熟悉的生活搬到了课堂上,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兴趣盎然,乐于探究。

  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在教学达到高潮时,又把学生引向生活、引向自然、引向科学。让他们结合生活实际,再次举例说明地球爷爷是有手的。这种由课堂走向生活的学习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究欲望,培养了孩子们从小爱科学的品质。

  当然,在教学《地球爷爷的手》中还有不足之处:

  第一、教学形式及方法比较单一,低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是游戏、比赛等学习方式,在教学中还需要有的放矢地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第二、识字教学中,融入学生的生活体验有限,应多强调学生在生活中的识字。

  第三、教学中,还要鼓励学生质疑,因为质疑是思维的火花,应该给予学生充分质疑的时间。

  第四、教师本人应多加强对电脑的操作。

【说课稿模板集合10篇】相关文章:

1.说课稿模板集合8篇

2.说课稿模板集合六篇

3.说课稿模板集合5篇

4.关于说课稿模板集合九篇

5.【热门】说课稿模板集合5篇

6.【实用】说课稿模板集合7篇

7.【实用】说课稿模板集合6篇

8.【精华】说课稿模板集合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