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4-27 18:37:5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关于说课稿范文汇编八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课稿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说课稿范文汇编八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各种各样的岩石》是教科版《科学》四下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的第一课,它属于“科学探究”的目标系列,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多种方法探究常见岩石的特征,培养学生观察岩石、研究岩石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类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课教材共2页,分为2个部分。第一部分:开个石头展览会,是对岩石个性特征的观察,重点是对“我的岩石”的观察活动,引导学生采用多样的方法观察岩石,并遵循“观察方法-观察结果”的逻辑关系交流探究结果。第二部分给岩石分类,是第一部分的延续,目的在于让学生们研究一群岩石的共性特征,给岩石分类要学会根据岩石的某个特点确定分类标准。本课既有让学生对已有岩石认知的了解和交流,更是指导学生运用观察器官和观察工具观察研究岩石的过程。通过收集岩石、观察岩石、比较岩石、给岩石分类,发展学生的观察和分类水平。

  二、说学情

  四年级学生对岩石已有一定了解:他们知道在哪儿可以找到岩石,在家观察过放在水里的岩石,有的从课外科普书籍上了解了许多关于岩石的知识。这些都成为本课的学习的基础。本课以岩石为话题,引导学生开展各种研究活动。学生对岩石并不陌生,对岩石是各种各样的也早就心知肚明,但有时越是熟悉的事物学生越不容易产生关注,学生并不会花很多的时间去探究岩石更多的奥秘,这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学生对收集岩石一般比较感兴趣,而对岩石细致的观察和切实有效的分类则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和指导。

  三、说教法

  “各种各样的岩石”一课属于“科学探究”的目标系列,从教学流程来分析,本课的教学重在对岩石的观察、比较,不断挖掘学生观察、比较、分类的潜能,重视学生在对岩石研究过程中的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力求通过多种活动将学生对岩石的零散的发现如珍珠项链一样串起来,形成自己对岩石的科学概念。而对于四年级的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说,这种观察又不适合大步子、粗线条教学,四年级的学生从接触科学到现在,他们经历的观察活动虽然比较多,但教学期望往往与实际效果有一定距离,为此,本课仍宜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设计教学,对学生观察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

  四、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诱发学生对岩石的原有认识,建立岩石的初步概念:岩石是各种各样的,在颜色、花纹、软硬、轻重、颗粒大小、手感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

  2.岩石可以按照不同的特点分成不同的类别。

  3.不同的分类标准其分类的结果也可能不同。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能够以个人参与或小组参与为形式,获得在附近寻找岩石的亲身经历。

  2.在课堂中能够综合运用感官对岩石进行直接的观察,让孩子经历观察岩石特点的活动过程,获得观察岩石的基本方法及技能。

  3.能以岩石的某种特点为分类标准给岩石分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

  2.从欣赏自然界中的石头美景获得美的体验,从而热爱大自然。

  3.让孩子获得丰富的研究岩石的愉悦情感。

  五、说教学设计理念和特色

  本节课我设计的理念是将学生定位于观察者和科学探究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兴趣,直接用三个卡通问号板贴和小布袋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通过让学生猜、看、摸、闻等方式,唤起学生对一些常用观察方法的回忆,并期望通过本环节的教学,让学生能在生活中捡到一块岩石时,不会随便看过后就随手扔掉,而会运用各种观察方法对它进行研究。在随后的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了便于学生探究的教学场景,围绕“各种各样的岩石”这个课题,由浅入深,分别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提供有结构的材料供学生观察研究岩石”、“寻宝总动员”和“给岩石分类”,取材简单、结构严谨,逻辑线索清晰。整节课紧紧围绕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意识和科学研究习惯为中心,以使用多样的方法对岩石进行观察为主线,通过分类展示板等辅助手段,引导学生最终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学会利用各种标准给岩石进行分类。

  本节课我设计的特色是力争以探究为核心,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观察探究岩石的机会,鼓励学生在课堂中能够综合运用感官对岩石进行直接的观察,让孩子经历观察岩石特点的活动过程,获得观察岩石的基本方法及技能,并能以岩石的某种特点为分类标准给岩石分类。通过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实验、游戏、比赛、奖励等,让孩子获得丰富的研究岩石的愉悦情感。整节课尝试运用科学的探究方法,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过程,逐步形成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体现小学科学新课程以探究为核心的基本理念。

  六、说授课效果

  这节课上完后,听了兄弟地市同行的评价,自我感觉还好。主要从学生学习效果来看,学生学习热情很高,全班所有学生都投入到了学习活动中,都能采用多种观察方法认真观察岩石,都有新的发现,都能提出有一定质量的问题。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至始至终是活跃的,发言踊跃,他们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方式表述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不仅感动了我,也征服了所有的听课老师。通过本课教学,学生除了较好地完成了我预设的各项教学目标外,在科学兴趣、语言、思维、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诸多心理品质上都有所促进,这是我所期待的,也是我永远追求的课堂教学目标和价值。

  七、说课后反思

  这是我参加安徽省20xx年小学科学优质课评选的一节参赛课,临时抽签,第二天上课,时间紧任务重,赛前虽有准备,也难免有些顾此失彼,课后细细品味,得失尽在其中。

  1.精心设计“有结构的材料”是学生观察成功的保证。我为学生准备的5块岩石,不但从颜色、软硬度、光滑度、成因等方面考虑,而且特别重视各自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尽量让学生一目了然,便于观察、便于分类。对于学生收集的岩石,在呈现时间上我也做了一定的考虑,教材上是先观察学生自己收集的岩石,以“岩石展览会”活动为切入点,积极鼓励学生寻找身边的岩石,交流自己从小溪边、房前屋后、校园内、公园里收集的岩石,但由于学生自己收集的岩石随意性很大,给学生随后的观察、分类活动都带来了麻烦。我在教学中是先为学生提供具有典型特征的岩石让学生充分观察研究,然后再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岩石,开“岩石展览会”,最后进行分类。虽然只是对教材的顺序进行了小小的调整,但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学生易于接受和认同。在观察工具上,我也做了一些拓展,增加了学生比较熟悉的直尺和铁钉等,为学生的观察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2.游戏活动——“寻宝总动员”,设计巧妙,为学生从“对岩石观察”到“给岩石分类”过渡架起了桥梁。设计“寻宝总动员”,目的是把“对岩石的观察”和“给岩石分类”贯穿起来,使整个课堂教学结构紧凑、过渡自然,学生的研究活动环环相扣,一气呵成。先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岩石进行观察,比一比哪位同学发现的岩石特征多,然后通过全班汇报、交流,把学生零碎的发现组合起来,形成对一种岩石整体的认识,进而扩展为对某几种岩石的整体认识。而“寻宝总动员”既是对前面岩石观察成果的巩固,有利于学生第二次全面运用多种方法对岩石进行观察,又在不知不觉中,对自己小组研究的岩石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分类,为下一个活动“给岩石分类”做了铺垫和知识上的准备,一举多得、一箭双雕。

  3.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有效地指导非常必要。在进行“观察岩石”的活动之前,为了能使学生从更多方面来观察岩石的特点、特征,我设计了一个小问题:当我们面对一块陌生的岩石时,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来观察研究它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点拨。

  如当学生提出用眼睛看时,教师及时肯定好的,进一步追问:看什么,怎么看(看花纹、大小、形状、粗糙、光滑等)。当学生提出用手摸时,教师及时指导:用手摸,摸什么?用手还可以干什么?(光滑、粗糙、用手掂掂轻重)等。实践证明这样的设计为学生后面综合运用感官对岩石进行直接的观察,扫清了障碍,同时为学生利用工具进行观察打下了基础。

  4.课堂教学机智不够,影响了学生观察的深度和广度。由于这是一节参赛课,从功利的角度,我比较重视节奏的紧凑和时间的把握,从事后的“录像”中可以看到,我在一些教学细节上处理得比较粗糙,课的发展虽然比较顺畅和有趣,但结果只是简单地演习了一个由“观察方法——观察结果”的过程。从整理“实录”的过程中,我非常吃惊学生观察的细致和思维发展的活跃。不得不承认,这个班的学生实在是太优秀了,他们只经过一年多的观察、描述培养,就能非常熟练地综合运用各种感官观察事物的各方面特征,表达能力也令我赞叹不已。特别是学生对岩石放到水里产生气泡的研究,气泡究竟是岩石里的还是水里本身就有的,这个问题具有很高的观察训练价值!而我在课堂中没有及时抓住这一点加以引导,所以造成学生观察面的浅显,非常可惜。再如学生提出可用“放大镜帮助观察研究岩石”,我及时给予肯定,一带而过,如果我再追问:“你打算用放大镜观察岩石的什么?”,相信这个班的学生会很自然地把观察重点转移到岩石的纹路或颗粒上来,那样这节课的观察就有深度了。关注课堂细节将是我今后教学中一个值得不断深究的课题。

  5.注重了对学生观察方法的指导,但对岩石进行有序观察要求不够。针对教师提供的有结构的材料,学生讨论提出许多观察方法(用眼看岩石上的颜色、花纹、形状、大小、有没有气孔,用手摸岩石表面是光滑还是粗糙、掂一掂岩石的轻重,用鼻子闻一闻岩石的气味,用耳朵听一听敲打等),由于我没有强调观察要有顺序,所以当学生自己实际观察时,有的学生在等工具、有的在水里洗岩石,造成一定的时间浪费和混乱,学生汇报时,就出现了说不清、说不全的现象。有听课老师建议:可以在学生说完观察方法后补充问一问“你打算按什么顺序观察?为什么要按这个顺序?”这样通过讨论学生明确了观察目的、认识到观察顺序的重要性,然后再按预定的顺序观察、汇报。这样在分组交流观察记录时,会节省较多的交流时间,而且在汇报观察到的现象时,学生会说得有条理且全面、准确。这个建议是否可行和必要,我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进行尝试和研究。

  6.给岩石分类的难点还需进一步突破。对于教材安排的“给岩石分类”活动,我有一些想法。给岩石分类活动是让学生按照不同的标准给自己手中的岩石进行分类,由于标准不同我们分类的方法也不同。通常的情况下,学生能够想到了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颜色、手感(粗糙光滑度)、透明度、气味、花纹、轻重、厚度、硬度、大小、出处、密度等,粗略看来都可以进行分类,但如果我们仔细想想有些分类方法其实比较勉强,如大小、厚度、轻重这些分类,不是非常合理,即使你能分出来,也没有什么价值,对于轻重要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才具有可比性,我们在课堂中如何体现这种科学性?可以说有些分类标准虽然从理论上是成立的,但实际结果学生根本无法操作,在这节课中,我都没能圆满解决,但对四年级学生而言也许有这样的分类经历也就足够了。记得在教参中有这么一句话: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提出给岩石分类的标准,并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时间,让他们充分求证自己“分类标准”的正确性,我想在尽可能多的标准里,有必要尽可能的做到分类方法的科学性。

说课稿 篇2

  在《大家一起玩》这一课的设计上,我以课程标准为指引,努力追求“回归生活,淡化教育痕迹,如春雨无声润万物”这一教育境界。

  一、说教材

  《大家一起玩》这篇教材是湖北省教育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中的第九课,这一课,属于第三单元《班级是我们快乐的家》,承接了《我爱我们班》、《学习交流站》前二个主题的学习,课文共分“游戏怎么玩?”、“规则在生活中”、“我们来定班规”三个部分,这节课主要完成前两个部分的学习。

  二、说教学目标

  做到“小、近、实”。

  情感与态度目标: 感受游戏中规则的作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

  知识目标: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知道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明白规则维护人们安全、愉快生活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在学习和生活中能规范自己,自觉遵守规则。

  三、说重、难点

  通过设计“找规则”和情景创设来突出“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规则,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这一重点。

  设计两次效果完全不同的游戏、和给“画鼻子”游戏和自己定规则来突破“自觉遵守规则”这一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植物的生长需要土壤、阳光、雨露和空气,孩子的成长同样需要阳光雨露的滋养,结合新课程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点,我的教法学法设计是:

  1、快乐游戏--课堂中的“温暖阳光”。

  在游戏中学习,是学生喜欢也是最高效一种方法。开课时,我设计了两次“击鼓传花”游戏,接着自己定规则玩“画鼻子”游戏,从这些游戏中得到的真切体验,明白的道理,比老师任何说教都让学生感受深刻,就像温暖的阳光让人们乐于接受。

  2、根植现实--课堂中的“肥沃土壤”。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教学的重要资源。课前,布置学生回家对生活中的各方面规则进行调查,课中分小组讨论,汇总并进行交流。使学生在事实面前明白,生活中处处有规则和它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情景体验--课堂中的“甘甜雨露”。

  在创设情景中,引导学生换位思考,扮演交警叔叔,教育不守规则的小男孩;想想自己有没有不守规则的事,给自己定一项规则。达到了让学生理解规则、遵守规则的目的。

  五、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设计了“游戏中感知规则”、“活动中体验规则”、“调查交流中理解规则”、“创设情景中领悟规则重要性”、“拓展延伸,让规则融入生活”这样五个活动,来落实教学目标。

  活动一:游戏活动--感知规则

  课上,我刚一问“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教室里立刻就沸腾起来了,我故意不说规则,让学生做“击鼓传花”,谁知,听到鼓点响后有人故意拿着花不传,有人却隔着好几个位置向后丢,后排的学生跟着花的方向来回跑着看,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游戏没法再进行下去了。看到预设的时机成熟,我出示了50页两幅图,说道:“这些同学也跟我们一样遇到了问题,他们的游戏为什么也玩不下去了?”有了刚才的体会,学生纷纷说道:“他们不守秩序。”“他们没有讲好规则。”因势利导,我说:“那这样,如果我们再来一遍游戏,你觉得这回要注意什么?”刚才没传到花的一个学生马上说:“要一个一个往下传,不能隔着人丢。”有的说:“游戏过程中,大家要坐在座位上,不能下位,也不能大喊大叫。”也有的说:“表演节目的同学只能讲很短的笑话,要不然会耽误大家玩游戏的时间。”大家说得有条有理,我立即说:“对,同学们说的这些,就是游戏规则。”按照规则进行的`第二遍游戏热闹却有秩序,学生都知道了游戏要有规则,为了能感受到游戏的快乐,都愿意按照规则去做。

  活动二:活动交流--体验规则

  “画鼻子”这个游戏全班59个学生中有35人都没有玩过,因此,我引导学生一起给它制定规则。我事先在黑板上画好三个脸谱,学生一看都缺了鼻子,就明白了,原来这个游戏是给它们在正确位置加上鼻子。怎样才能让游戏正常进行呢?学生们思考了片刻,就有了结果。一个学生说:“要用围巾蒙上眼睛。”刚说完,就有学生举手说:“这样单着蒙不行,虽然不是很清楚,但还能看到。”马上有人接话道:“我试过,要叠二层以上才看不见。”还有的说:“参加游戏的人都要叠三层,不能有的多叠,有的少叠,要公平。”“画的过程中,不能掀开围巾偷看,底下的人不能告诉画鼻子的人往哪画。”学生们不断地补充,我故意设置难题:“画鼻子的同学一上来就走错了方向怎么办呢?” “每个人在画之前要先看好位置。”也有的说:“给每个画鼻子的同学找个蒙眼的,让他们把画鼻子同学带到脸谱前就行了。”在不断的出谋划策中,这一游戏规则更加完善。几轮游戏过后,我正准备按照书中总结“游戏规则是玩游戏的人共同制定的,玩游戏一定要有规则,并且人人遵守。”这句话时,一个男生突然举手,他说道:“我有几句话想说,我觉得看不见是多么的痛苦,对盲人我们要伸出援助双手,不能认为他们是残疾人就欺负他们。”他的一番感受,引发了其他学生的思绪,一女生接着说:“没有眼睛多么难受啊,刚才我玩游戏蒙上眼睛时,眼前一片黑暗,我一定要爱护自己的眼睛。”另一学生说:“我因为蒙上眼睛看不见,把鼻子画在了右眼下面,大家都笑我,我感到很不舒服,我想以后要是碰到残疾人,我不会再嘲笑他们。”……听着这些发自内心质朴的话语,我不禁暗自激动,同时也为他们喝彩,这一活动设计,没想到还引发了学生对生活对人性的思考,这正是我所追求的“春雨无声润万物”的一大收获。

  活动三:调查交流--理解规则

  为了引导学生对身边游戏规则的关注扩展到更广阔的生活空间,我们进行了“找规则”活动调查与反馈。

  课堂上学生们热烈地进行交流,说出了20多种不同场合的规则,我们把这把它们归纳为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三大方面,

  使学生深刻理解到生活处处有规则。

  活动四:创设情景--领悟规则的重要性

  创设两个小男孩横穿马路边走边拍篮球,被交警叔叔拦下这个情景。请学生当交警叔叔教育横穿马路的小男孩,再角色换位,如果自己是两个小孩子中的一个,听了交警叔叔的话你会怎么想怎么说(做)?

  对于身边常见的例子,学生们兴趣很高,纷纷当起了小交警,有的说:“我会说,小朋友,在马路上拍球很危险,过马路时你要左右看,而你却把注意力放在球上,看不清周围的情况,这样车来车往很容易撞到你。”有的说:“我会先把这两个同学送过马路,再教育他们。告诉他们过马路时要把球抱好,走斑马线,如果很想打篮球,可以到小区的篮球场去玩。”

  一个个“小交警”说得有条有理,接受教育的小男孩也纷纷表示要遵守交通规则,珍爱生命。随后我们又进行了读记交通安全规则儿歌,让它有效地指导于学生具体的交通行为中。

  活动五:拓展延伸--让规则融入生活

  “听听激动,做做不动”是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怎样引导学生“主动去做”呢?我设计了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找出自己在生活中不守规则的情况,给自己定一项规则。有的说:“我站在队伍后面,每次升旗因为看不见前面,我就喜欢踮着脚跳起来看,还被后面班级的老师批评过,我给自己定的规则是,以后参加升旗时要站直,就算看不见也还可以仔细听。”还有的说:“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家庭用电规则。以前爸爸告诉我插座不能玩,但我想看看里面是什么样的,就用手去抠,结果被电麻了一下,我感到以后在家也要守规则,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在这样互相教育,自我教育中,水道渠成地突破了本课教学的难点。

  六、说教学反思

  回顾整个教与学的过程,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了规则的作用,在调查讨论、情景创设中较深刻地理解了规则的重要性,在定规则中让“自觉遵守规则”成为了自已的主动行为。

  之后,我们开展了评选“守规则示范生”活动,现在,曾经在楼梯间疯赶的学生知道靠右边走了,课堂讲话的学生能够主动听讲了,班级出现了人人争当示范生的良好氛围。

  走出课堂,回到现实,这中间还有很大一段距离,只有不断跟进、反馈、巩固成果,才能让《品德与社会》课程成为沟通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桥梁!

说课稿 篇3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21课《下雨啦》。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目标、说重难点、说过程五个方面阐述我对教材的理解及教学过程方法。

  一、说教材

  《下雨啦》是冀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以清新的笔触、优美生动的语句,把下雨前的特征、雨后的景物以及雨中儿童尽情嬉戏玩耍的情景活灵活现的展现在读者面前。课文先以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和喜爱的小动物的特殊表现来展开的,用“躲”“交头接耳”等字词以拟人的手法让文章生动起来,接着由“嘀嗒、嘀嗒”到“哗啦、哗啦”的声音变化赋予了雨的灵气,让雨点如调皮的孩子般来到人间,营造了欢乐的气氛。文中最亮丽的风景是最后以自然段,孩子们光着头、光着脚在雨中玩耍,上学去的情景让人神往,细细聆听雨声、人声如同天籁。整篇文章中作者始终站在孩子的立场,关注孩子的感受,以孩子的眼光展开了一幅人衬雨景,雨托人趣的“雨趣图”。

  二、说学情

  1、关于朗读: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讲,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形成了一定的语感,所以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不难。难的是边读边想象,让文字与情景结合起来,读出感情,读出趣味,这方面教师将运用配乐范读、音频、图片的形式帮助学生创设情境。

  2、关于写作:雨景之美,雨中孩子的自由和快乐是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的,但是要让二年级的孩子真正理解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所以本节课教师引领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体会表达方式,并通过补白、仿说来为迁移写作练习打好基础。

  三、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书写本课“蚂、蚁、搬”等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渎的方式,小组交流的方式,理解课文主要些什么,是怎样写的;通过学生细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的读书方法进行情感朗读;通过补白、仿说,让学生学会积累和运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图书推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留心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热爱生活、热爱自然。

  四、说重难点

  1、理解写什么易,怎样写难;

  2、根据已有生活体验想象快乐的情景易,读出快乐的体验难;

  3、积累词句易,运用难;

  4、课上教学易,课下拓展难

  教师将通过重点词语点拨、教师范读引领、课上读写结合、课外图书推荐等方式尝试突破。

  五、说过程

  1、课前活动,激发兴趣,师生共唱儿歌《下雨啦》。通过活泼的歌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烘托课堂气氛。

  2、复习导入,整体感知。出示课件21课生字词,小组检查,再认生字,起到巩固复习,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教师配乐朗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可以把孩子们带入课文情境之中,让学生边听边回忆,既可以让学生从整体感知课文的美,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并且初步学习概括文章的大意。范读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根据学生作答情况进行总结、板书。

  3、文本解析,读中感悟。首先是“例中学”环节,学生默读课文1、2自然段,感受雨前自然的变化,抓住“躲”、“略过”、“交头接耳”等词,体会拟人的妙用,学习抓关键词语理解课文的方法。第二是“实践悟”环节,个性品读,感受雨之美。针对三、四自然段给出阅读提示:找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反复读一读,边读边想象,并在书上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感受。自学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深入学生中间,细致指导学生勾画语句、做批注。集体交流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认真倾听,采用抓重点词语、朗读、想象、补白、仿说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本环节从学生喜欢的段落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利用课件的直观刺激,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学习,培养学生读中思考,乐与交流的好习惯。因为本环节中教师起到的是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主动权都掌握在学生手中,可见采用超链接的方式,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尽情表达个性感受,教师在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适时引导即可。第三是趣读第五自然段,感受雨中之乐。播放课件,指名读第五自然段,让学生自由想象,个性表达,仿照课文用“有的??有的??有的??”来说一说雨中自己和小伙伴在干什么,再次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最后,回归文本,回归整体,感受雨之美,品味雨中趣,师生共同配乐读文,使师生的情感体验达到高潮。

  4、总结提升,迁移练笔。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总结写法,并通过迁移练习让学生尝试将学到的方法应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过程中,试着运用这样的手法来写一写风带来的快乐和烦恼。让学生有章有法的进行习作练习。

  5、美文推荐,拓展阅读。每堂课我都要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这堂课也不例外,将一本《七彩下雨天》推荐给学生,让学生走出课堂一样可以感受到雨给人们带来的生机与遐想。

  《下雨啦》这篇小散文,全文共228字,作者就这仅有的228字给我们展现了纯洁的雨和纯真的童年。而教师所要交给学生的绝不仅仅是这228字,所以这节课上,我让学生去读了,去想了,去说了,去写了,去体验了,去拓展了,尊重他们的个性体验,带着学生走进文本,在带学生走出文本,把语文带进学生的生活!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工具性又是语文学得的本质属性。因此,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是对语文学科本质属性的回归,在这堂课上,我就希望能够有效地落实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思考,从低年级就注重学生语文思维的形成,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有效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一、 品词析句与培养培养语感相结合,有效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语感是人对语言直觉的、整体的感受,或是由语言文字而引起

  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 ,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 语感是一种个体的语文修养,是个体在长期的规范的语言实践中, 逐步培养成的一种具有浓厚经验色彩并能比较直接迅速感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 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品词析句, 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而文本的意韵、 情感往往是通过具体的词语 、句子或明或暗地表达出来。 学

  生只有对语言文字具有敏锐而又丰富的感悟能力,才能心领神会, 引起情感共鸣。反过来只有引导学生善于对那些关键的词句进行品析、 揣摩 、感悟 ,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语感的精确性和敏锐性 ,使学生的语感能力不断提高, 以此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培养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感的另一条重要途径,也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方法。本节课,虽然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但是浅显的字词解析是非常必要的,课上通过抓住“躲”、“略过”、“交头接耳”等词感受雨前自然的变化,学习抓关键词语理解课文的方法。而后的“实践悟”环节,个性品读,让学生自己寻找三、四自然段中的词语,感受雨景的美。同时还采用了补白仿说的方法,品析语言的丰富。把品词析句与培养语感结合起来,不但品味了语言,发展了语感,而且有效地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

  二、读中感悟与积累语言相结合,有效落实语言文字训练

  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积累语言, 而积累语言材料,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多读,尤其是要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读,使优美的祖国语言文字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引导学生多读积累起来的语言材料,不仅易于理解它们的意思,还可以熟悉它们的运用方法。学生读熟了课文,积累了词汇、句式,需要时就可以脱口而出、出口成章、落笔成文。《下雨啦》这篇文章的语言非常精致,其中的拟声词使文章显得更加活泼,教学中我有意让学生去关注这些词语,既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在学生

  的头脑中积累了语言,又在阅读教学中有效落实语言训练,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鉴赏语言的能力,让学生充分感受这种和谐之美。

  三、语言文字训练与情感熏陶相结合,有效运用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既是反映客观事物、负载文化的工具,也是人们表情达意的工具。小学语言教材中的诸多课文都是情文并茂的佳作。编者的目的是让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进行情感熏陶, 以发挥阅读教学的语言训练和形象感染的双重功效。而教学中指引学生学习这些语言,训练这些语言就不应是机械的,而应当充满感情的训导和练习。本节课,在第五自然段的教学过程中,我用PPT和音乐为学生呈现雨中孩子们嬉戏的情景,创造、渲染气氛,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使他们耳濡目染、口诵心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共鸣,从而更好地促使运用语言文字的练习和情感熏陶有机地结合起来,最终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说课稿 篇4

  说活动目标

  本次活动选取的是主题网络中的一个内容:大班科学——万里长城。目标定位如下:

  (1)引导幼儿了解长城是中国的代表性建筑,初步掌握其在古时、现今的作用。

  (2)知道长城是由劳动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建成的,激发幼儿对劳动人民的敬爱和爱国主义情感。

  【分析】要激发孩子对一种事物的热爱必须先要认识它、了解它长城这一建筑的构造并不复杂,由烽火台和城墙连接而成,孩子们也基本熟知。但长城存在于古时和现今的作用却是离孩子们的生活较为遥远的,需要教师通过多种形式来达成。因此,将活动的重点定位在“了解长城是中国的代表性建筑,初步掌握其在古时、现今的作用”。由万里长城的学习,感受劳动人民的伟大和对祖国的热爱需要幼儿情感的迁移。

  而情感迁移对于该年龄阶段的幼儿来说又是十分困难的,因为独生子女的盛行使这些孩子自主独立意识过于强烈,情感的激发较难,因此将其定位为活动的难点。

  为解决重难点,本次活动主要采用多媒体重现的手段,让孩子们置身于当时的场景,让他们的鲜血在场景中沸腾起来,从而达到情感迁移的目的。

  说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世界各国的标志性建筑。

  2。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关于世界各国的标志性建筑、万里长城的雄伟景象、古时人们建造长城的景象、古时抵御外敌入侵打仗时的景象、现今长城作为旅游胜地的景象。

  说活动特色

  首先是老教材与新媒介的完美结合。作为被许多教育工作者曾经反复使用的老教材,如何上出新意,如何挖掘其适合现今社会的教育价值至关重要。本次活动运用最新的教学媒介——多媒体课件,重现了古时人们的建造场面,古时长城抵御外敌入侵时的场景,使孩子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该老教材的独特魅力。原来长城是如此雄伟,它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中国人是这么伟大,这一切目标的达成都得归功于新教学媒介带来的感官享受。

  其次。突出情感教育功能。活动始终围绕着中国的万里长城——人类的骄傲开展,包括长城在古时、现今的作用,都为更好地抒发情感做了铺垫。

说课稿 篇5

  虽然这是苏教版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所安排的内容,但是孩子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早有接触,对于转化这一策略在孩子的认知上不是一张白纸,其实他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本课与其说是教策略,不如说是对过去学习中形成的认识和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并上升到策略的高度。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对教材进行了重组与二度开,发促使孩子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整理经验、提升认识,感受策略的价值,增强策略意识。

  一、教学例题,感知“转化”

  仔细研读教材,我们可以看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设计了两条线索,一是关于关于解决问题方法的线索,通过“创生方法——使用方法——用好方法——用活方法”,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二是关于解决问题策略的线索,通过“初步感知——再次感悟——反复体验”,逐渐形成策略。两条线索一明一暗,方法是明线,策略是暗线,两条线平行同步推进且相互交融。因此,在教学新知时我分成了这样三个版块:

  第一版块:分数中的转化。我把练习十六第2题的前面两个小题前置,因为这样的题型孩子们并不陌生,他们能很快找到方法,从而解决问题,今天课上再次出现,我的意图是让孩子们认识到策略是在总结方法时提炼出来的,解题策略与解题方法同时存在。

  第二版块:面积中的转化。在这个版块的教学中,我是依据例题1的思路按部就班进行活动,学生先是自主探究,找到比较方法与结果,然后再把自己的学习经验在小组中分享交流,使得学生间的思维发生碰撞,从而提升孩子们对于转化这一策略的认识,最后在我的组织下进行交流、梳理、总结。这一过程中,他们领悟的是转化策略的精髓,获得的是勇于创新的品质。

  第三版块:周长中的转化。在这个板块中,我既安排了转化后周长不变的习题,又安排了转化后周长不相等的练习,这部分内容是我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意在让学生体会到在运用策略时也要仔细观察,用心思考,需要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

  二、回顾举例,体验“转化”

  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对转化策略的认识,帮助学生从策略的角度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在这里我播放微课,调动孩子们的多种感官,全面感知转化这一策略的奇妙之处。这一环节的设计,有效地建立新旧知识之间联系,大量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感受到了转化的应用价值。

  三、重组练习,运用“转化”

  在练习时,我除了应用教材中的常规题型外,我还设计了这样一条题:2/9×4结果会是多少呢?这条题放在这儿,大多数老师肯定会有疑问:这题放在这里教学有意思吗?后面不是会重点教学吗?其实我是这样想的,一旦我们的孩子走出校园,若干年后他会遗忘大部分的知识与习题,但是你所交给他的学习方法是不会遗忘的,而转化就是我们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之一,纵观数学教学,我们总是不停的把新知转化成旧知,帮助孩子理解,便于孩子掌握。我想,这题安排在这儿会给孩子们的认知一个比较大的冲击,会把转化这一策略深深烙在心里。其实这也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一次小尝试。

说课稿 篇6

  指导朗读: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

  (二)、研读课文 5-8 自然段,读悟结合

  1 、可鹿弟弟为什么后来又说玫瑰没有白栽呢?读读 5 、 6 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2 、交流

  ( 1 )为什么鹿弟弟后来又说没有白栽呢?

  指导朗读黄莺、微风的话。

  ① 黄莺飞来了,黄莺在对小鹿说什么呢?小朋友自己读一读句子。

  ② 哪一位小黄莺先来跟小鹿说话?小黄莺会怎样地对小鹿说呢?你为什么见到玫瑰就想唱歌呀?

  ③ 微风吹来了,微风看到这些玫瑰的时候心情又怎么样?你是怎么知道的?

  ( 2 )、听了黄莺和微风的话,很多小伙伴也赶来了。你看,他们也看到闻到小鹿的玫瑰花了,他们会对小鹿说什么呢?创设情境,说话练习。

  出示:()也看到(闻到)了小鹿的玫瑰花,()地对小鹿说:“()”

  ( 3 )小鹿自己虽然没有看到玫瑰花,但玫瑰花已经开在别人的心田,生根、发芽了。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小鹿也感到了快乐。刚才还在替哥哥感到惋惜的鹿弟弟这下也很高兴,(板书:没有白栽、高兴)

  ( 4 )一起高兴地读读鹿弟弟的话。是啊,我们终于明白——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

  ( 5 )指导朗读小鹿及鹿弟弟的话。

  5 、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总结拓展

  同学们,小鹿亲手栽种的玫瑰花不仅为自己带来了欢乐、友谊,更重要的是也为周围的朋友带来了花香,带来了幸福,真是“一人栽花,香飘万家”。为别人带来幸福才是最大的快乐。让我们也常常为别人带来快乐吧!

  五、作业:

  1 、书写生字

  ( 1 )多好的小鹿啊,他让我们学到了这么多。我们该怎么感谢他呢?

  我们写一个“谢谢”送给他好吗?

  ( 2 )这个“谢”字你怎么记住它?教师范写。学生临写一个。“微”字注意什么?和谢字结构很像,我们照着也来写一写。其他的生字小朋友自己和同桌讨论一下,想办法把它们记住。

  ( 3 )学生书写生字

  2 、课后读读托尔斯泰的《老人种苹果》,你又会想到些什么?

  六、板书设计

  小鹿的玫瑰花

  惋惜 ← 白栽

  高兴 ← 没有白栽

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分析

  1、课文特点:

  《生命生命》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本单元是学生从小学进入中学后的第一个单元,内容以人生为主题,都是抒写的作者对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这篇优秀的散文。作者以女性的细腻和和敏感观察寻常的生命现象引出对人生的思考,感悟生命的可贵。唤起学生对生命的关爱。

  2、本课的地位和作用:

  叶圣陶说“教材是个例子”。《生命生命》这个例子既承担落实本单元教学的重点的任务,又承担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培养,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本单元的成败,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学生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影响深远,特别是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掌握尤为重要。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根据本单元的安排,结合新课标“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从中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本课安排了以下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理解文中三个事例所蕴含的内涵。

  (2)学会品味精美的词语,句子或段落,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

  (3)从不同的侧面思考问题,获得不同的感悟。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和讨论,形成一种活泼有序的课堂学习氛围。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法,增进学生阅读本文的体验和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为了体现新课标“正确认识人生中苦难难免,但生命永恒,生命美好,要战胜苦难,同时进一步认识学习语文和生活的关系”的理念,本课安排的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1)学习并尝试作者关注自然,思考人生,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2)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增进学生对生命的体验和生命价值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究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味生命的顽强和美好,珍爱生命。

  2、教学难点

  从三个事例中引出多角度的思考。

  四、教师教学方法

  1、组织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朗读。朗读时,除了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还应对学生进行正确处理句内停顿,正确处理轻重音等朗读技巧层面的指导。这是因为,有效的朗读可以拉近与作者的距离,并且能使学生的语感在实践中得到培养,为感悟文本打下必要的基础。

  2、组织课堂讨论,在讨论交流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文的讨论抓住以下两点:

  (1)三个事例分别蕴含着怎样的内涵。由此纪出了作者的哪些思考?

  (2)这三个事例,能否引发你对生命的其它思考?

  (3)你认为哪些词语、句子或段落写得最准确生动而又精彩?说出你的理由。设计这些讨论题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读懂课文理清文章由“所见”到“所想”“所悟”的思路。同时培养学生品味、欣赏文章精彩内容的能力。

  五、学法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的需要,这种需要在中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只有学会自主、合作、探究中明理,在质疑中创新。

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1、《大纲》的要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对阅读能力提出这样的要求“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2、教材内容的特点和作用:《桃花源记》是试用修订本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散文。诗人“以文为辞”,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美好的理想境界,比作者在田园诗《归园田居》所描写的田园生活更美,更理想。诗人以洗炼的笔墨,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没有尘世羁绊的人间乐园——世外桃源。因此《桃花源记》更具有文学的欣赏性,对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培养文言散文的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3、教学的重点、难点:由于初一年级学生知识积累的有限,形象思维能力仍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学生正确评价作者的理想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依据《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桃花源记》的教学重点、难点可以这样确定:

  教学重点:感受桃花源的美境,理解文中作者所表达的美好理想。

  教学难点:理解评价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4、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熟读成诵,理解文章的内容。

  能力目标:积累迁移,培养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德育目标:正确评价作者的理想,思考现代人生。

  二、教学设想

  1、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春蚕收长丝,秋收靡王税”般的社会,和平恬静,怡然自乐。它是一种理想,一种美的象征。因此,我把本节课设计为赏析课,以“美”为突破口,开展教学,突出重点。

  2、为突破难点,我设计让学生分组自由讨论,启发学生认识作者的社会理想,弄清“桃源”是“世外”的,而不是现实的。

  3、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CAI)课件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去想象桃花源的美、理解桃花源的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才能。

  4、课时安排:2课时

  三、学法指导

  教法的根本是学法,只有把“学法”教给学生,才能达到不教,正所谓“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1、诵读法:朗读是学生习得语感,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它具有唤起形象、表达情感、加强理解、训练思维等多种功能。《桃花源记》是一篇美文,只有让学生熟读成诵,才可能习得语感,在此基础上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优美意境。

  2、想象法: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此可见,想象力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本文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虚构故事,教学时引导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领会作者的意图,评价桃花源社会。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是教师作为启发者和鼓励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主动参与学习,摄取知识,培养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主要是以朗读为纽带,以桃源‘美’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其教学基本流程如下:教师导:诵读感知 —— 分步品读 —— 积累迁移 。学生学:感受“美”—— 欣赏“美 —— 创造“美”。

  具体操作如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约2分钟) 好奇心是想象的起点。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教师口述桃花源的故事,创设情感情境,把学生带入一个神奇的世界,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二、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约10分钟)从认识的心理过程来说,这一环节是学生的感性认识阶段,它是学生进行想象的基础。设计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扫清字词的障碍,习得语感,积累感性材料。其具体步骤是:① 学生听配乐朗诵,以此为示范向导,让学生进入情境; ② 学生自由读,读法自定,或朗读,或默读,甚至可以吟唱。这是尊重学生的“个体”认知个性,引导他们乐于去读。此时,教师用幻灯片把一些易读错的字(如阡陌、语云、郡下、诣、骥、邑人)投影出来,供学生参考。③ 小组内互评,看谁读得最清楚、流利。通过讨论比较优劣找差距,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读”后让学生写出一句话,把自己对这篇课文的感受表达出来,并与本组的同学交流,看谁写得最简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三、分步品读,理解、欣赏文章精妙的意境之美(约法20分钟)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我将充分利用中学生好想象特点,引导学生细读课文,认真揣摩课文中所表达的形象,通过想象去感受桃源的美,培养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一环节分两步进行:

  (一)带领学生欣赏桃源的自然美。这一环节的设计以“桃源美景”为核心,让学生入情入境,展开丰富的想象;绘声绘色,进行创造性的描绘。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首先让学生个别朗读课文第一、二段,启发其他学生思考:渔人在河两岸以及从山口进入桃花源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并要求学生找出写景的句子。接着,我在屏幕上投影出桃源风景的图片,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桃花源真是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然后让学生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景点用下列句式进行描绘。句式:这里的……美,你看(听)……。教师注意对描述中词句理解不正确的地方,予以指正,鼓励有创造性的描述。我也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学生:听了大家的描绘,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图,桃源是美丽的,它美在环境幽雅,美在风景秀丽,美在资源丰富,美在静谧祥和。通过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二)引导学生体会桃花源美好的生活画卷——社会美。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只有让学生理解桃源的社会美,才能真正理解本文的主旨。因此我将进一步引导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理解“世外桃源”的内在美—社会美,深化学生的美感,形成初步的理性认识。具体的做法是:先启发学生思考:“桃花源除了景美,还能让我们感受到什么美?”学生回答之后,在屏幕上投影幻灯片,让学生以渔人或村人的身份讲述这里生活的美。目的是让学生入情入境,去发现“美”,创造“美”,培养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学生讲述之后,进一步追问:这里的首领是谁?衙门在哪里?这地方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吸引力,让桃源中人乐不思蜀?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这里没有战乱,没有阶级,没有纷争,没有忧伤,处处恬静,人们过着怡然自乐的生活,是一幅幸福、快乐的美妙生活画卷。此时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利用这一点让学生把全文再诵读一遍,使学生加深对桃源“美境”的体验。在学生还陶醉在环境幽美、其乐融融的桃源胜景时,进入下一步的学习。

  四、整合评读——理解评价作者的理想

  这是教学的难点,主要通过启发思考和学生自己的讨论来突破,同时使用多媒体幻灯片辅助教学,提供背景资料。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内涵,通过想象诱导学生的发散思维,从中得出有规律的认识,即上升为理性的认识。具体的做法是:先要求学生默读课文第四、五段,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我提供的背景,联系历史知识思考,并分组讨论:这么美的地方它存在吗?你有什么根据?如果不存在,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虚构呢?此时我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对学生的思路、表达等方面点拨。并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理想的启迪和熏陶,启发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陶渊明的理想社会能实现吗?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怎样的社会?

  五、归纳总结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文章的认识已从开始的感知形象过渡到理性的认识。此时由学生自我总结已是水到渠成,因此我通过问题的形式启发学生思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谈学习这一课的感受,也可以谈学习方法等等。在学生正感受到“收获”的满足感时,我让学生在以下的三件事中作出选择,把“收获”变为创造。这三件事是:① 选一段你最喜欢的文段有感情地读给全班或本组的同学听 ② 用你的笔画出你心目中的桃花源。画好之后,如果学生愿意,就通过多媒体投影仪展示给全班同学看。③ 制作知识积累卡:可以摘抄文中优美词句,也可以把本节课的心得体会、学习的方法写出来。这一环节设计主要是让学生把心中想象的“世外桃源”或者用心读出,或者用绘出,或者用笔写出,使课文蕴涵的美育价值在学生的读、写、画中充分显现出来,实现“美”的再创造,培养创新能力。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以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六、课后延伸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从认知心理来说,这是学习的必然,也是能力的延伸。因此我将通过布置课后作业,把学生对桃源美的感受延伸至课外,开阔视野,了解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闪光的艺术魅力。具体说就是要求学生课后选读以下诗作:《桃花源诗》(陶渊明)《桃源行》(王维)《桃源图》(韩愈)《桃花溪》(张旭)《桃源行》(王安石)。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桃 自然美 :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人间

  花

  源 社会美 : 和平恬静 怡然自乐 乐园

【关于说课稿范文汇编八篇】相关文章:

1.关于说课稿范文汇编五篇

2.关于说课稿范文汇编8篇

3.关于说课稿范文汇编六篇

4.关于说课稿范文汇编7篇

5.关于说课稿范文汇编10篇

6.关于说课稿范文汇编5篇

7.关于说课稿范文汇编9篇

8.关于说课稿范文汇编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