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4-22 13:35:1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热门】说课稿范文集合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课稿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热门】说课稿范文集合6篇

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

  《海燕》是首著名的散文诗,本文写于xx年,那时正是俄国xx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俄国工人运动不断高涨,动摇着沙皇统治的根基。来自社会底层、深谙人民疾苦的高尔基,触摸到刚刚开始跳动的新时代的脉搏,以敏锐的艺术感悟力创造出了“海燕”的艺术形象,来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据此,我以感悟“海燕”形象的精神内涵为切入口,激发学生兴趣,迅速深入文章内容。

  2、设计意图:

  本文的设计,遵循以下几个思想原则:

  ⑴、力求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特征,把发现、体验、感悟、交流的权利还给学生。

  ⑵、通过精心设计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以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整体的感受和把握。

  ⑶、“美文需要美教”,通过朗读、赏析,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主动感知,探索求真,展现自我。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因此我将教学目标界定为以下三条:

  1、引导学生把握散文诗的优美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2、品味文章用词的准确性,积极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3、领会“海燕”精神的内涵,结合实际,运用发散思维,使学生把握“海燕”精神的现实意义。

  第1、2条作为能力训练目标,第3条作为德育训练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根据设计意图和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

  1、理清本文的主要形象及其精神内涵,品味文章用词的准确性。

  2、理清本文的象征意义。

  3、结合实际,运用发散思维,使学生把握“海燕”精神的现实意义。

  四、教学方法的确定

  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诵读法:

  对于初中生来说,怎样把实际与作品内容结合起来,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我采用诵读法,主要有教师范读和学生自由朗读等形式。

  2、提问法:

  对于形象思维,通过精心设计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形象,并理解主要形象的精神内涵。

  3、练习法:

  练习能够及时反馈课堂教学的效果,我采用仿说练习的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由四大块组成:

  1、第一块:导入新课:

  运用诗歌和散文的有关知识,出示海燕的有关图片,进入《海燕》散文诗的学习氛围。

  2、第二块:诵读:

  ⑴、教师范读。让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理出形象,并抓住特征,理解作者赋予这些形象的感情。

  ⑵、学生自由朗读,进一步把握文意。

  3、第三块:理解象征意义:

  在第二块诵读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诗人对不同形象赋予的不同感情,结合时代背景,归纳出本文形象的象征意义。

  4、第四块:拓展延伸:

  让学生抛开时代背景,赋予“海燕”新时期新的象征意义。学习“海燕”精神的内涵,以说话的形式来表现。

说课稿 篇2

  尊敬的评委老师、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要说课的课题是《基本不等式》第一课时,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高中数学A版必修5,第3章,第4节的知识内容。关于本课的设计,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向各位老师汇报。

  一、说教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基本不等式” 是必修5的重点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完“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解法”及“线性规划”的基础上对不等式的进一步研究。在不等式的证明和求最值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求最值又是高考的热点。同时本节知识又渗透了数形结合、化归等重要数学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推导并掌握基本不等式,理解这个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并掌握定理中的不等号“?”取等号的条件是:当且仅当这两个数相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试验、归纳、判断、猜想等思维能力,通过实例探究抽象基本不等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体会数与形的和谐统一,领略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制定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不等式,并从不同角度探索基本不等式推导、证明过程; 突出重点的方法:我采用分组讨论,多媒体展示、引导启发法来突出基本不等式的推导。 难点:基本不等式成立的条件以及等号成立的条件;

  突破难点的方法:我采用重复法(在课堂的每一环节,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强调基本不等式和其成立的条件以及等号成立时的条件),变式教学法等等来突破基本不等式等号成立时的条件。

  二、说教法

  本节课在高二年级的一个平行班级中进行讲授,该班学生基础较差,课堂气氛较活跃,在长期教学的训练下,现已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我借助多媒体辅助进行直观演示,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参与活动。运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享受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三、说学法

  根据创新教育、主体教育、成功教育三个教学观,在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发现问题要导,思路受阻要导,缺乏创新能力要导,总之改“灌”为“导”。因此,我在教学中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分析,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

  四、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如图,这是在北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会标根据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设计的,颜色的明暗使它看上去象一个风车,代表中国人民热情好客。(展示风车)

  为了帮助同学们从图案中找出数学原理,

  D 我设置了探究

  一:探究图中的不等关系与相等关系

  问题1:正方形的面积、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分别为多少? F 它们之间什么关系? G C

  问题2:那么它们有相等的情况吗?

  H (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多媒体展示帮助学生理解) A a E 问题3:你能给出它的证明吗? b a+b(让学生独立证明)

  设计意图: B (1)运用20xx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引入,能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中国数学的历史悠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运用此图标能较容易的观察出面积之间的关系,引入重要不等式很直观。

  (3)三个思考题为学生创造情景,逐层深入,强化理解。

  2、推进新课(运用分析法证明基本不等式)

  探究二:

  22问题1:如果 a>0,b>0,我们分别用 a 和b代替a,b,那么能够得出什么结论呢? 问题2:你能用不等式的性质直接推导吗? 设计意图:

  (1)证明过程课本上是以填空形式出现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这也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符合课改精神;

  (2)证明过程印证了不等式的正确性,并能加深学生对基本不等式的理解;

  (3)此种证明方法是“分析法”,在选修教材的《推理与证明》一章中会重点讲解,此处有必要让学生初步了解。

  探究三: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解释

  如图,AB是圆的直径,C是AB上任一点,AC=a,CB=b,过点C作垂直于AB的弦DE,连接AD,BD。你能用这个图得出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解释吗?

  问题1:如何用a,b表示OD? 问题2:如何用a,b表示CD?

  问题3:OD与CD的大小关系怎样?

  从而让学生归纳出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

  设计意图:几何直观能启迪思路,帮助理解,因此,借助几何直观学习和理解数学,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方面。只有做到了直观 上的理解,才是真正的理解。

  3、深入探究,揭露本质

  引导学生比较两个不等式的异同点,总结使用基本不等式应注意的问题。 (1)重要不等式、基本不等式的不同叙述方式; (2)注意成立的条件以及什么情况下等号成立; (3)变形; (4)异同点。

  设计意图:学生共同探究,进一步加深对两个不等式的理解和掌握。 4、学以致用,勤于总结

  例1.已知两个正数a,b的等差中项为4,则a,b的等比中项的最大值为( ) A.2 B.4 C.8 D.16

  yx如果x?0,y?0,求证:??2.例2.

  (1)例一这道例题很简单,多数学生都会利用已经学习过的数列知识,进行分析解决,同时引导学生做出总结:基本不等式的另一种文字叙述方式;

  (2)通过例题求解,学生能够加深对基本不等式的理解,a和b不仅仅是一个字母,而且是一个符号,它们可以是a、b,也可以是x、y,也可以是一个多项式等;

  (3)例2不是课本例题,比课本例题简单,这样,循序渐进,有利于学生理解不等式的`内涵,巩固基本不等式,让学生熟悉公式,并学会简单的应用,同时归纳不等式的证明常用用方法:作差法、利用性质等。 5、小结与作业:(让学生畅所欲言,老师做出评价)

  设计意图: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作业:P100习题1 A组1

  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熟练公式应用,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形成。 时间安排:引入约5分钟

  探究、证明重要不等式、基本不等式约15分钟 探究几何意义约10分钟 知识应用约10分钟 小结与作业约5分钟

说课稿 篇3

  一、 说教材

  《折扣》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五单元百分数中的一节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和百分数意义与关系,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使学生理解折扣的意义,懂得求折扣的问题的数量关系。根据教材的要求和意图,我确定本节课的目标为:1、使学生懂得“折扣”的含义,加深折扣和对百分数关系的理解,并能正确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2、通过经历对折扣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折扣”的含义,并用所学的知识解答问题。教学难点是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说学情

  学生们思维活泼,喜欢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事物,直观认知能力较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采用学生熟悉的情境,通过让学生亲身体会、动口讨论等方式来进行教学。这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三、说教法

  针对学生的特点,为了更好地传授本节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依据教学规律,我采用了“指导——自主

  ——交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交流讨论中学到知识、在练习中巩固知识、应用知识。

  四、说学法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交流为桥梁”的教学思想进行学法指导,采用了自由发言、指名汇报、小组交流、全班讨论、学生演示等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知识的目的。

  五、说教学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理念是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习有趣的数学,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生活需要数学的道理;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思考学习中数学。

  六、说教学过程

  (一)诱趣激学,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去商场购过物吗?那么这节课你们就和老师一同去超市逛逛怎么样(出示超市购物的场景,并且出示商品打折的牌子)?

  师:这些牌子是干什么的呢?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试着说说看? 生:结合经验自由的回答。

  师:“全场九折是什么意思?表示什么?大家想不想知道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折扣的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为学生创设一个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从熟悉的商场打折海报中明确折扣的含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二)顺思导学,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理解“折扣”的含义。

  联系上一幅图

  师问:什么叫打折?

  小结: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通称“打折”(配声音和相应的文字。)

  师:看到“打折”这个词语,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现价比原价便宜了。

  2、理解折扣含义。

  出示图片(超市中形形色色的图片)

  九折是什么意思?八五折表示什么意思?

  七折是十分之( ),写成百分数是( )。

  归纳:几折表示十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十。

  板书:九折=90% 八五折=85%

  师:九折表示谁的价钱是谁的90%呢?那八五折呢?

  引导学生说出九折表示现价是原价的90%,八五折表示现价是原价的85%

  3、及时练习

  把下面的折扣写成百分数,并说说表示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

  (有配套的图片)

  八折 二折 九五折 五折 七折 六五折

  教师小结:五折在现实的生活中有时也说成对折

  4、应用探究

  师:现在我们就应用折扣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推着镜头开始购物)例4

  (1)寻找信息

  说说图片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2)互动质疑

  打八五折出售是什么意思? 谁是单位“1”,求买这辆车用了

  多少钱也就是求什么?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引导学生互动质疑:即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3)自主探究

  学生独立列式,教师巡视

  (4)汇报交流

  课件演示:

  现价=原价×折扣率

  180×85%=180×0.85=153(元)

  答:买这辆自行车用了153元。

  5.自主探究(继续购物)

  自主学习例4(2):爸爸买了一个随身听,原价160元,现价只花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

  (1) 讨论交流: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就是求什么?

  (2)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3) 汇报交流计算方法

  第一种算法:160-160×90%=160-144=16(元)

  解题思路:原价160元,减去现价,就是比原价便宜的钱数。 第二种算法:160×(1-90%)=160×0.1=16(元)

  解题思路:原价160元,乘现价比原价便宜了(1-90)%,就是便宜的价钱了

  (4) 对比分析

  发现他们之间的关系

  现价=原价×折数

  师:解答这类应用题时,关键是理解打折的含义,把折数转化成百分数,再按解百分数应用题的方法来解答。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首先展现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根据已知信息补充问题,然后再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最后汇报结果,进行小结,并且在汇报时要求学生说出解题思路。这样的设计,主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自主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

 

说课稿 篇4

  一、 教材分析:

  本次说课我所使用的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We Love Animals。 本套教材非常注重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基础教育最主要的任务是要学会学习,开发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本教材在整体构思、内容安排、活动设计和教学方法都采用了与学生紧密联系的生活实际,真正体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同时,它把知识和技能目标融会在了完成任务的过程之中,从而体现出了英语新课标提出的把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结合起来的总思路,为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1、本课教学内容:

  ○1、 Let’s learn

  本部分主要是学习常见动物单词 cat dog monkey duck panda rabbit

  ○2、 Let’s talk

  学习句型I have a …以及Super! Cool! Wow! Great!等表示赞美的感叹词语。

  ○3、 Let’s do、

  本部分要求学生在“Act like a、、”的指令下模仿小动物的动作。

  2、本课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德育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听懂,会说Look! I have a … 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2能听说,认读一些常见的动物单词。

  ○3能听懂,会说几个常用的感叹词 Super!Cool!Wow!Great!并能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4能听懂简单的指示语,并能按照指令模仿动物做出相应的动作。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德育目标:教育学生要爱护和保护小动物。

  3、 重 、难点的确定:

  重点: 能听说认读常见的动物单词,并能运用句型“Look! I have a 、、”

  难点: 由于学生年纪小,对于一节课要正确运用所学句型和四种表达感叹的词,有一定的难度,而且特别容易混淆。通过本课的学习,运用自然引入的方法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与使用重点句型和四个感叹词。

  二、 教材处理:

  1、以“旧”引“新”

  依据知识迁移规律的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从已学过的知识引出要学的知识,从课前的日常对话引入单词教学。

  2、以“练”促“能"

  学生技能的形成,需要经过适度的训练才能消化,本课设计了多种样的游戏活动,学生通过游戏,提高了自己掌握知识的能力。

  3.融会话教学于情景表演

  让学生在表演中学会运用语言,更能突出语言的实用性和交际性。本课通过教师的示范表演,教会学生在表演中学会本课重点句型。

  三.教法分析

  通过新课导入、新课讲解、 反复操练和巩固运用、反馈练习、归纳总结五步教学法,运用学生感兴趣的竞赛和游戏活动,精讲巧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地深化教学内容。展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双边活动。

  四.教学手段:

  主要以现代化电教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增加了直观性和趣味性,加大了课堂密度,提高了教学效果。

  五.教学程序

  1.新课导入

  ○1英文歌曲欣赏 上课之前,让学生欣赏并演唱英文歌曲,通过简单的手势让学生在唱起来的同时动起来,演起来,乐起来 ,在音乐的衬托下,歌曲营造了轻松的学习氛围并且呈现了个别动物的词汇,为所学内容做好了铺垫准备。

  ○2每日对话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注意,拉近师生距离,首先安排了师生间的每日英语对话“Do you like …?Yes,I do、 What’s this? It’s a …”,通过口语练习,完成了对教学新课的铺垫,以"旧"引"新"。

  ○3单词教学 通过色彩鲜艳的课件演示,告诉学生这节课我将带他们去一个有趣的地方,并请他们依据我的提示猜测要去哪里?当学生猜出去大森林时, 我们便"上车", 一路欢歌去了森林公园。随着动听的音乐,电脑打出公园全景, 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导入正课。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乌鸦喝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九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文是一篇经典有趣的童话故事。通俗易懂,以“喝水”为线索,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乌鸦机灵智慧的形象,说明任何事情只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就能克服困难,课文语言简洁,浅显易懂,生动活泼,贴近儿童生活,学生不难理解。文中插图形象鲜艳,有助于学生观察想象。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对第一学段阅读的要求,要让孩子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我设计了目标: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培养自主阅读的愿望,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因此我制定的教学目标2、是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阅读目标要求孩子能读一些童话,感兴趣的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因此我设计了教学目标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遇到困难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会想办法,乐于与同学交流。

  三、说教学重难点:

  一年级的孩子刚进入小学,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因此,我将“识字、写字,朗读理解课文”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本文赋以乌鸦人的思维,因此在一、二自然段中,抓住“到处”一词来理解乌鸦非常口渴,找到水不容易,却喝不到水的焦急。三、四自然段抓住乌鸦想办法来解决问题,体会喝到了水的喜悦。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理解课文,明白遇到问题要自己动脑筋办法来解决,也就成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学生

  一年级上期的孩子,识字、朗读能力都较弱,落实识字、写字,才能为阅读打下基础,孩子已初步具备了拼拼音识字的能力,但识字水平不高,因此,老师在引导孩子识记时,要鼓励他们自己想办法,阅读后孩子对课文已经有自己的一些问题和想法引导他们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来解决问题,逐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说教学方法

  根据学龄初期,儿童感性认识较强,理性思维较弱,而且活泼,好动,富于想象,喜欢尝试的心理特征,依据教材特点,我拟定以下教学方法,

  (一)直观教学法: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直观的东西,表情动作来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二)体验法:通过对乌鸦的动作心情的体验,使学生的朗读更有感情。

  (三)以读代讲法:在课堂中充分体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以学生的朗读,代替教师的讲解分析,让学生在读中感,在读中悟。

  (四) 探究法 :引导学生去比较和发现,积极探讨尝试想出另外的解决办法,让学生懂得去观察思考、学习。

说课稿 篇6

  一、教材概况

  《敦煌莫高窟》是浙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一单元的阅读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找出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它是继《赵州桥》之后的又一篇阅读训练课文。

  这篇阅读课文介绍了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中精美的塑像和艳丽多姿的壁画。全文共5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介绍“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第2自然段,简要地描述了莫高窟千佛洞的塑像“每一尊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第3、4、5自然段,有面、有点地具体描写了敦煌壁画的艳丽多姿和栩栩如生。本文文质兼美,特别是课文第1、2、3自然段的结构相似,紧扣单元训练目标,适合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和习作训练。

  全文分两课时教学。我所执教的是第一课时。

  四年级是小学阶段由低向高发展的关键时期,大纲明确要求:“能抓住重点词、句、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根据大纲要求,语文教学的规律以及课文的特点,应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①认知目标:知道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

  ②技能目标:学生初步学会抓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说话能力、思维能力。

  ③情感目标:感受敦煌莫高窟塑像的精美和壁画的艳丽多姿,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说教法

  新课标里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课堂上,我充分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通过学生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帮助学生体会语言的优美,感受敦煌莫高窟的雄伟壮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感训练。

  在紧扣朗读的同时,遵循情感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诱发、发展、升华”三个阶段,使教学的每个环节充实、完善起来,以激起学生思想感情上的共呜,使其受到深刻的情感熏染。

  三、说学法

  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主动的学习过程,要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从过去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益,把课堂这一个广阔的舞台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素质,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学生采用看、听、读、说、品的方法进行主动学习

  四、教学设计

  (一)、补充资料,激情导入

  德国教育家第期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别具匠心,引人入胜的一段新课导入也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课一开始,我便激情饱满的讲述:同学们,在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代劳动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创造了许多闻名于世的奇迹,有巍峨屹立的长城,规模浩大的秦始皇兵马佣、还有著名的佛教四大石窟。接着出示四大名窟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说说这些石窟的特点,并通过介绍四大名窟,把学生引入课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朱熹曾说: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则自然精读,精读后,理自见得。要理解、领悟文章的语言,首先就要把课文读通读顺。

  在揭题之后,我安排了两次整体阅读。第一次是无问题阅读,目的就是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第二次让学生带着“为什么敦煌莫高窟会获得这么多的荣誉,这么多的称赞呢?”这个问题再次读课文,并用笔在文中划出有关的句子。从而了解学生领会和运用文章语言的程度。

  (三)、细读品情,深究重点。

  斯宾塞指出:在阅读教学中,应当引导儿童进行探计,让其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得应当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当多些。

  在教学第一自然段中,先由老师进行示范朗读,让学生听后指出老师是怎么读的,为什么这样读,教师相机进行情感的诱发,让学生说说此时的感受,并把这种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同时也深化了情感体验,在层层的剖析中,学生的情感也得到了发展。

  彩色塑像在敦煌莫高窟中占着主体位置,而第二自然将它作为略写段进行训练。针对这点,我对它的文本进行了拓展,以期让学生感受到敦煌艺术的雄伟壮丽。在教学中,我紧紧扣住“精美”这个重点词展开教学。

  先让学生从第二自然段中找找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它的精美,让学生知道课文是通过最大佛像的宏伟和最小菩萨的精致来印证第1句每一尊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如果只是这么一句话,显然是领略不到塑像的无穷魅力。

  我再补充了一段资料,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还可以从哪些语句看出塑像的精美。通过读、说、品、悟,让学生感受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

  紧接着,我又趁势播放一段敦煌莫高窟彩色塑像的剪辑片断,通过声情并茂的解说,给学生的视觉上造成冲击,也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此时的学生正处于愤悱状态,我就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把自己最想说的话写下来,并对着大屏幕大声地赞叹出来。这时学生的心中已经充满了对敦煌莫高窟的向往和骄傲之情,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达到了以情育人的目的。

  遵循情感发展的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抓课文的情感因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这样做的目的是,将语言文字和学生的情感体验结合起来。这将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这样,学生乐学、易学,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能力得到了培养。

【【热门】说课稿范文集合6篇】相关文章:

1.【热门】说课稿范文集合九篇

2.【热门】说课稿范文集合5篇

3.【热门】说课稿范文集合8篇

4.【热门】说课稿范文集合八篇

5.【热门】说课稿范文集合五篇

6.【热门】说课稿范文集合七篇

7.【热门】说课稿集合5篇

8.【热门】说课稿集合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