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4-15 09:07:59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有关说课稿汇总10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课稿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说课稿汇总10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蚕姑娘》这是一篇老课文,老师们都比较熟悉。这篇课文现编写进了苏教版的第四册第二单元的第2课中,是一篇讲读课文。

  这篇课文形象地描写了蚕由“蚕卵→蚕→蛹”的生长变化过程的相关知识:从蚕卵里孵化出来,四次蚕眠,蜕皮,上蚕山,吐丝结茧,变成蛾。全文结构方式基本相同,清晰醒目,前后贯通,易于学生阅读把握。特别是文章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和惟妙惟肖的插图,传达了有如孩子般的喜爱之情。如此充满情趣的课文,孩子们乐学、爱学。

  1、课题分析

  题目是文章的窗口,抓住题目,就能引领出整篇文章的思路。课题为什么称蚕为姑娘,它含有亲切的意味。把蚕看成美丽能干的姑娘,表达了作者对蚕的喜爱之情。这样的课题也告诉了我们,文章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来介绍蚕的相关知识。

  2、课文分析

  课文共有7个自然段,分为三个部份。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讲春暖时节,蚕从卵里孵化出来。

  第二部份(第二—五自然段):具体描写了蚕的生长变化过程。

  第一次蜕皮,从又黑又小变成黄姑娘。

  第二次蜕皮,从又黄又瘦变成白姑娘。

  第三次蜕皮,从又白又嫩变成胖姑娘。

  第四次蜕皮,从又白又胖变成亮姑娘。

  第三部份(第六、七自然段):讲蚕吐丝结茧,最后变成蛾姑娘的情况。

  3、教材的重、难点:

  低段教学以识字为主,因此本课的重点:

  ①还应是掌握10个生字,做到会读、会写、会用。会认识4个二类识字。通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②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牢记课文的内容,最后能进行背诵。

  本课的难点:我认为是要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蚕的生长、变化过程,激发学生对昆虫的研究兴趣。因为生在城市的孩子,有的根本就没有见过蚕,多数学生缺乏对蚕的感性认识。但由于童心,他们会对新鲜的东西感兴趣,所以激发学生对昆虫强烈的研究兴趣,应作为本课的难点。

  二、说学生

  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在教学这一课时,通过课文中那些形象、生动的语句,有趣的生长变化过程,前后贯通的文章结构,是学生学习本课最有利的因素,也很容易激发出学生对学习本课的极大兴趣。

  三、说教、学方法

  1、教法

  在教学生字词时,用猜谜法:15天是半个月“胖”;24小时是1天“旧”;上面的羊没尾,下面的血没撇“盖”。再用部件法学习“蚕”天虫;“姑”女古;“娘”女良;“床”广木;“响”口向,“桑”三“又”加一“木”。这些内容安排在第一课时完成。

  在学习课文时,用情境教学法,导读法。一些较难理解的句子,用讲解的方法。以上的内容安排在第二课时完成。

  利用板书,指导学生背诵课文,安排在第三课时完成。

  2、学法

  学生预习课文时采用自学法。学习课文内容时,采用读读、想想、划划、写写的方法。在巩固时采用练习法。

  我把学习生字安排在第一课时,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四、说教学过程

  1、板书课题,引起悬念

  首先板书“蚕”,请学习齐声读(cán),检查学生是否能准确读准平舌音。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蚕吗?这时学生的回答可能有好几种。最后出示“姑娘”两个字,学生齐读“蚕姑娘”。向学生提出蚕是昆虫,姑娘是小女子,为什么要把这种昆虫叫做蚕姑娘呢?我们学了这篇课文,就知道为什么了。

  我这样做,是用课题,来引起同学们的好奇,激发他们学习课文,了解蚕的欲望。

  2、学习生字

  要求读准字音, 分析字形,找出部首,准确书空笔画。

  3、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

  课文共有四幅图画,通过观察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使学生增加对蚕的感性认识。

  现在我们学习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表现图画意思的,蚕究竟是怎样生长变化的。

  4、学习课文的第一部份

  让学生知道蚕的生长季节,蚕是怎样出生的。

  5、学习课文的第二、三部份

  我把这部份的教法主要用在解答问题上:如蚕的一生要睡几次?是怎样进行变化的?蚕最后是变成了什么样的?还有让学生自己找出不明白的地方,让大家来解答。这样能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自己去找出课文中有关的答案。自己不明白,在听了别人的解答后,也有了明确的认识。这种解问的方法,可以使多数的学生都动脑想想。

  6、阅读

  在阅读上,重点指导学生的阅读情感,语气。如“春天天气暖洋洋,蚕卵里钻出蚕姑娘。”让学生在读的时候,把春天来了和小蚕出生时的喜悦语气读出来。在读“睡了四回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就爬到蚕山上,吐出丝来,要盖新的房。”这是蚕姑娘的最后变化,要把蚕快要完成它一生的历史使命和就要结束蚕姑娘的日子,那种充满激情的语气读出来。

  这样读,能加深同学们对句子的理解,特别是老师对阅读情感与语气的指导,能使学生融情于文中。我把阅读穿插在理解课文中进行。

  7、理解词语

  在对词语的理解上,我采用划的方法,把一些重点词语勾画下来。如脱下、醒了、又黑又小、又黄又瘦、又白又嫩、又白又胖、爬到、丝儿、茧子、开了窗、蛾姑娘,学生们能记住这些词,也就基本记住了蚕的生长变化过程。对背诵这篇课文,也就有了一定的基础。我让学生边理解内容,边勾画词语。

  8、总结

  在总结中,我抓住一些拟人化的词语,把为什么叫蚕姑娘的问题揭示出来。特别是通过对课文中反复出现的“变成”,黑姑娘变成黄姑娘,变成白姑娘,变成胖姑娘,变成蛾姑娘这些活泼生动的句子,让学生掌握了蚕的生长知识。明确为什么把蚕当作人来写。

  五、说板书设计

  为了帮助学生熟记住蚕的生长过程,我采用了如下的板书。

  2、蚕姑娘

  春 蚕卵 钻

  又黑又小 (不吃不动) 变 黄

  又黄又瘦 变 白

  又白又嫩 变 胖

  又白又胖 变 亮

  吐丝结茧 开窗 变 蛾

说课稿 篇2

  教材分析:

  课文主要写的是一个晚上,几个小朋友看见月亮在云中穿行,争论究竟是月亮还是云彩跑得快的事。而李小文用在树杈里看月亮的办法,证明跑得快的是云彩不是月亮。

  设计理念: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火花。”为此,我们通过听歌曲、讲故事、看图等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把课堂的导入环节和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创设环境,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重视阅读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课文学习贴近生活,联系生活,使课堂充满强大的生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认读生字,会写7个应掌握生字,认识新的偏旁部首“禾”。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使学生明白“跑得快的是云彩不是月亮”。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本课生字,会读会写好字,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从李小文的做法中受到启发:不管什么事,只要肯动脑筋多观察、思考,就一定会找到问题的答案。

  教学用具:生字卡、学生观察记录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引入新课

  课前听一首歌,《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1、谈话引入:一群孩子在一个晴朗的夜晚里在院子里看什么呢?

  请大家打开书本p82,看看书上的小朋友在看什么?

  (充分利用教学插图,训练学生观察,引发学生想象,实现形象感知和语言体会的衔接。)

  2、引入新课:他们对着天空在指指点点说些什么?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就知道了。(师板书课题)

  3、学生齐读课题

  (通过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自学课文和生字

  ①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后评价。

  师:你能像他那样读吗?

  ②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生字并多读几遍。

  ③同桌互读课后生字(不会的互相学习,纠正读错的音节。)

  2、检查自学情况

  ①指名认读生字的音节和词语

  ②“开火车”读,看看哪节“车厢”断节

  师:出示课后认读的生字(音节和词语卡片)

  ③学生自由读词语,并想想这些词语的意思(能用当中一个或多个说个句子的说一说;或说出它们的反义词)。

  (以上环节将学生自主学习,互相学习,教师及时检查重点指导结合起来,使学生普遍能读准字音,奠定阅读课文的基础)。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看看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把它标出来。(要求语句读通顺,读流利)

  2、指明分段读课文,其他学生注意听再评价。

  3、想象课文主要写一件什么事。

  (阅读教材的每一篇文章都来自于生活,我们应重视阅读教材与生活的沟通。在朗读指导中创设情景,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让朗读贴近生活,联系生活,让课堂充满活力。)

  四、朗读感悟

  1、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后评价,激起读书兴趣)

  2、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读了课文,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画出来。小组同学讨论,互相学习。

  3、指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并练习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4、再看看书上的插图,想象他们会说些什么?生各抒己见。

  (将体会建筑在多读,多种形式读,以及读与思,读与说等语文实践活动之上。)

  师:我们来看看书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5、学生用笔画出张大勇和李小文说的话并读一读,再分角色读一读。

  过渡:到底谁说的对,他又是怎样证实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

  6、指导学生学习第四自然段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说说李小文是用什么办法证实自己的看法的?

  五、小结:

  学了这课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回家仔细观察,月亮和云彩到底谁跑得快?

  (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在课堂上,尽量多的创设学习氛围,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

  2、那么李小文说得对吗?

  学生汇报自己观察的结果。

  二、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师出示本课生字卡片,指名读。

  2、“开火车”读,赛读。

  3、自由读一读生字,同桌互读,边读边想,如何记住这些生字。

  4、说说怎样记住这些生字,随机学习新的偏旁部首“禾”

  (利用比较法,加部件或写出相似字比较,师及时点拨、总结比较,提示学生认知。)

  5、指导书写

  指名说哪个字要怎样写才好看,师示范写在黑板上。

  6、学生独立写在书本上,师巡视指导。

  7、给学过的这些生字组词,并用“快、相”两个字组词并说一句完整话。

  (将写字分散按排可减轻学生负担,同时体现了阅读教学以读为本的教学策略。)

  三、词语积累

  1、生字宝宝回到了课文中去,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

  (学生齐读课文有助于学生从课文的局部内容上,梳理语言的整体感知,反思对事物的认识。)

  2、读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

  3、你还想从课文中积累哪些词语写下来。

  四、总结全文

  1、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学生回答。)

  2、师:同学们,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也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希望大家能像李小文那样,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不管遇到什么问题要多动脑筋想一想,你们一定能有自己好的办法来解决问题的。

  课后记:

  1、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遇事要多动脑筋想一想,才能有好办法解决问题。

  2、我把课堂导入的环节和调动学生的兴趣结合在一起,在课堂的初始阶段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因为“兴趣是最好的学习驱动器”,学生有了学习积极性,就会产生了探究的欲望,就能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因此课堂的氛围就会比较热烈。

  3、本节课,我还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组织了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由于是一年级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学习还不是很深入,只存在于表面,只有几个爱动脑筋的同学在发言,其中有一部分同学好象无所事事。那么,如何更好地组织好地年级学生合作学习呢?敬请大家指点。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地位和教师的主要任务

  《氓》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氓》这首诗语言障碍并不大,结合课下注释学生能够理解《氓》的基本意思,进而体味出诗歌的情感;所以我教授这节课的主导思想就是:以教师设问引导,学生自学领悟为主。尽力把新课改的精神融入到整个课堂中去。

  对《氓》这首诗歌,作为一名教师,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带领学生去“倾听”那个两千多年前的声音,不断把学生带入一个新的思想和感情的空间,使学生感受和体验平时极少可能直接感受和体验到的事物情感,帮助学生努力感受和理解文本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在这种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发现文本本身的美。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1.体会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2.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课堂的讨论重点放在鉴赏层面:体会分析理解:

  (1)人物在特定处境下的复杂情感;(2)表达复杂情感时所采用的表达方式。

  3.深入挖掘,体察人物命运的偶然与必然,推测判断人物未来的人生命运,从而引发更深刻思考。

  三、说教学设想,

  从教师层面说。

  我主要通过三个问题来组织课堂,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文本;发现和理解婚姻失败之后的严肃与冷峻,引导学生对我们自己现实人生的关照;产生对这个弱女子的同情,提升他们情感价值观。

  从学生层面说。

  引导学生一切从文本出发,自由读,整体读,个别读。实现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

  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辩论、探究。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作者之间的充分对话。在活动中让学生“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阅读”。把语文教学活动落实到学生的“学”上,从而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语文素质。

  从教学环节层面说。

  倡导语文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我要做的就是:努力构建一种开放、和谐、愉快的,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真正凸现的新型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知识的平台,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让学生能在课堂上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同时也有或多或少的生命感悟。

  我是从这三个方面来设计我的课堂的,具体的课堂流程也会随着这些因素发生变化。

  四、教学过程

  1、导入:自古以来,爱情就是文学中永恒的主题。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写出了男子追求心爱的女子的不懈和幸福;“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所谓尹人,在水一方”,写出了爱情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怅,迷惘;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那是爱情中的男女相思之苦,这些都是诗经当中描写爱情的诗篇。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诗经》,来继续感受古代青年男女的爱和恨吧。

  2、自由诵读,寻找称呼。

  自由朗读文章,寻找诗歌中女主人的对男主人公称呼的微妙变化,你会发现女主人公的情感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5分钟)

  第一章里,先是称“氓”,也就是一个陌生的小伙子,说明女子对他毫无认识;接着称“子”,“子”是对男子的尊称,这时,女子已经跟他很熟了,把男子当作朋友了看待而尊重他了。

  第二章就称“尔”了,这是两人感情很好以后的亲昵的称呼。

  第三、四章而称之为“士”,视其为一般的路人,感情上已经淡漠了。

  最后两章连“士”也不称呼了,心里积攒的怨气使她连提也不想再提这个人了。

  这是女子沉浸在自我的叙述中,由于感情的变化,不自觉地选择、转换指称,从她对男子的称呼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人感情的发展,很有意思,耐人寻味。

  板书: 恋爱---------婚变-----------决绝

  3、二读诗歌,关照女主人公感情的变化,学习“比、兴”的艺术手法

  思考淇水在这幕悲剧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在诗歌中淇水出现了几次?展现出女主人公怎么样的思想性格?运用了什么手法?(多媒体展示)

  明确:她在文中出现三次,她是婚姻悲剧的见证者,当初情意绵绵的送别,后来欢喜披着红盖头嫁过去,再后来带着受伤的心痛苦回来。她见证了这一场由美丽爱情开始最后以悲剧收场的失败婚姻。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第一次:甜蜜、期盼、依恋、幸福 (板书) 纯真痴情,活泼热情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第二次:痛苦、追悔、怨恨、伤心 (板书)勤劳能干,任劳任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第三次:失望、委屈、 愤恨、决绝 (板书)冷静决绝,坚强果断

  在课堂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反应,我可能会适时的用下面琐碎的问题,引导学生回到2600多年前,走进女主人的内心世界,让学生真正与主人公对话。

  1) 导致氓变心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2) 这场婚姻中我有没有责任?

  3) 除了婚姻的不幸外,还有那些因素给了她痛苦?

  4) 婚姻的不幸和娘家人的不理解、不支持哪个更能女主人公的悲哀和痛苦?

  5) 女子从这场爱情中总结了哪些经验呢?她用什么艺术手法来阐述这个道理?

  6) 女主人公最后做出了什么决定?反映她性格哪一面?

  7) 女主人离婚后 还有没有可能获得幸福?

  4、讨论、辩论 分析婚姻悲剧原因

  为什么如此一个集中国传统美德于一身的良家妇女为何会被休弃呢?(学生讨论辩论)

  1.性格决定命运 2.女子容貌色衰 3.男子变心 4.社会原因

  恋爱-------------------------婚变--------------------------决绝

  依恋、幸福 怨恨、伤心 愤恨、决绝

  纯真痴情,活泼热情 勤劳能干,任劳任怨 冷静决绝,坚强果断

说课稿 篇4

  教材分析

  《给日记化妆》是选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第二册第二章《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的第五节。它是在学生学会了文字录入、修改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学习在word 20xx中对文字进行修饰,使得文章的结构分明、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美观大方。它是对前面学习过内容的进一步加深,又为后面学习word其他功能做了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本课适用于七年级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文字的输入、修改的基本方法,对文字的个性化设置充满了强烈的设计欲望,为本课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根据初中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及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要,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理解在word 20xx中进行文字修饰的目的;

  掌握文字修饰的基本方法,并能熟练操作;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

  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文字修饰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给文字加上动态效果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课堂上我将采用 “任务驱动----师生讨论----任务完成----效果评价----归纳汇总”的五步教学模式。在教法上,我预采取

  1、小组合作法,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同学间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

  2、情境法,注重给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操作实践,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

  3、体验法,让学生通过成功的作品,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

  学法指导

  在学法上,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根据一系列紧扣教学目标的问题,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会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将教学思路拟定为五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课件,展示两个文档,一个无任何修修饰,另一个做了丰富的修饰,让学生进行比较,哪个文档漂亮、美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来学习本节内容。

  (二)讲授新课

  在这个环节中,设计了三个任务,围绕着教学的重、难点讲解,采取“任务驱动”、“学生自主探究”和“教师演示”相结合的方法。

  任务一:请你做个设计师给日记化化妆

  首先给学生一个提示:曾经在第一册中学过在写字板中对文字进行修饰,想想是如何操作的?能不能把这个方法借用到word20xx中呢?然后学生分组开展讨论,并动脑思考、尝试操作、共同协作,找寻在word 20xx中给文字修饰的方法。教师则边查看学生操作情况,边给遇到困惑的学生指点迷津。

  接着展示学生自学成果。让学生派出代表,展示作品,说出找到的方法,教师则根据情况适当给予表扬或鼓励,并进行补充说明。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在word 20xx中给文字修饰的方法及在操作时应注意的地方。

  任务二:你能给文字加上特殊效果吗?

  主要是让学生学习文字特殊效果的制作。首先我展示一幅作品,指明用了哪些特殊效果(如:阴影、上标、双删除线等),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特殊效果,然后让学生试着用在任务一里学到的方法,自己动手尝试操作给文字添加特殊效果。并且这部分内容课本中有具体操作步骤,学生完全可以自学。教师则在一旁指导。接着通过点名的形式找学生演示操作的步骤及展示其作品,教师给予表扬或鼓励。

  任务三:你能给文字加上动态效果吗?

  学生在学习了前两种设置后,听讲的注意力就不够集中了,所以在讲授在讲授这个内容时我先展示一幅作品,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给学生简单的提示,演示一部分的操作方法,留下悬念,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目的在于学生通过动脑发现了书本没有的知识,会更有成就感。学生在操作时教师则四处查看学生操作情况,参与学生的讨论,给学生一定的指导。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方法。

  (三)综合练习

  明确任务:让学生运用刚才学习的方法,美化文章,将进行全班展评。

  (四)展示作品,课堂评价

  投影学生典型作品,学生自评,师生互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归纳小结

  在结束本课前,师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过的内容。

说课稿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遵循“以学生为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力求使师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情与智慧在课堂上得以充分体现,使学生自觉、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锻炼,以体现改进教育思想和方式、教学内容和评价为立足点,以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快乐体育为重点,以中华武术为切入点,以保护动物和环境为德育渗透点,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

  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和自主创新始终贯穿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并且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导入学生感兴趣的情景,使原来比较枯燥的教材,在学生的眼中,变得生动起来,并且通过音乐的感染,使学生的学习环境充满了生动活泼的气氛,让学生在“学中乐,乐中学”,从而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下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得到锻炼。

  三、教材分析

  中国武术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具有中华民族风格特点,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我将五禽戏作为本次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想让学生通过模仿动物的动作特点比如:虎的威猛、鹿的安闲、熊的沉稳、猿的灵巧、鸟的轻盈,使学生的四肢筋骨以及五脏六腑得到全方位的运动,达到舒筋活血、气血流通、强身健体的目的,同时培养学生对中华武术的兴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学生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还是以直接兴趣为目标,学习的动机来源于体育活动的本身,还不具备明显的、直接的自我意识。儿童的逻辑思维有所发展,但还是需要直接与感性经验相关联,他们的想象力丰富,所以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住这一优点,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加以引导,有意识的学生认识自我,体会自我,提高自身潜能的开发,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本课的教学内容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特点,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五、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了解及五禽戏是中华民族传统武术健身的文化遗产之一,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技能目标:能够初步掌握五禽戏的基本动作、基本姿态,形象的模仿五种动物的姿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灵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

  3、情感目标: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使学生了解和热爱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培养学生得民族自豪感。

  六、教学重点:动作的方法和要领,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上下肢协调配合,充分表现动物的神韵。

  教学难点:动作的规范性、身体重心的控制和动作路线及习武兴趣的培养。

  七、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示范法、学练法。

  学生学法:模仿学习法、自主练习法、小组练习法、小组展示法

  八、教学步骤

  (1)情景导入:阐述五禽戏是我国的宝贵文化遗产,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热身活动:创设情境,动物园畅游,带领学生进行热身跑。

  (3)导入新课内容:利用故事创设情境学习五禽戏动作,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达到锻炼身体的功效,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创造力。

  (4)根据本课内容设计游戏:1、石头,剪子,布;2、动物运动会,巩固学习内容,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团队合作,积极向上的精神。

  (5)放松活动:通过舒缓优美的音乐是学生的身体得到良好的恢复,缓解身心的疲劳。

  教

  学

  内

  容

  五禽戏:第一戏虎戏第二戏鹿戏第三戏熊戏

  第四戏猿戏第五戏鸟戏

  教学任务

  1.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优秀遗产的热爱,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3.培养学生创造美、表现美、品味美的能力。

  重

  点

  与

  难

  点

  重点:1姿势正确,方法清楚。

  2进一步体会和感受保健气功的动作要领和技法

  难点:1入静的掌握

  2以意领气

  3呼吸深长均匀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学生知道五禽戏的动作要领及动作的的基本练习方法。

  能力目标:学生能做好五禽戏动作,并能在此基础上能够完整连接动作。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觉积极参与练习,在愉悦中掌握技能,学会健身方法。

  教与

  学的

  基本

  方法

  教法:1、讲解与技术分析法2、口令与手势提示法

  3、记忆法4、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练法:1、分解与完整练习结合2、自学自练法

  3、重复练习法

  身心

  健康

  知识

  五禽戏的基本知识简介

  课

  的

  结

  构

  时

  间

  课的内容

  组织教法和要求

  运动量

  时间

  强度

  次数

  准

  备

  部

  分

  十

  分钟

  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课的内容要求

  4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活动

  1.绕操场慢跑三圈

  2.游戏:老师要求学生模仿动物

  一、课堂常规

  组织:如图:

  ××××××

  ××××××

  ××××××

  ××××××

  △

  教法:教师领操,学生练习

  要求:整队时做到快、静、齐

  2

  分钟

  小

  1

  5

  分钟

  3

  分钟

  小

  小

  4X8拍

  1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三、课的基本部分(30分钟)

  一、起势调息

  起势调息动作的习练目的是调整呼吸,使身体放松,为练功做好准备。其动作要点一是松沉。在两脚分开站立后两手上举前,身体有个向下松沉的动作,松沉的实质就是脊柱的微屈与骨盆微前倾,同时两膝关节微屈。做到松沉的要领是注意肩关节的放松,即“沉肩坠肘”。二是圆活。起势调息的两手上提下按,切忌直上直下,要做到圆活自然。上提时,在松沉的基础上,微伸膝、微伸髋使骨盆微后倾;当两手上提接近与胸高时,伸腰、伸胸,胸廓微开展,同时两手边上提边内合,从而使两手在上提与内合的“转弯处”自然划出圆弧形。

  二.五禽戏动作学习

  1.虎戏----虎举:“虎举”运动是脊柱由屈到伸,再由伸到屈的过程。“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欲扬先抑”,这些都是中国传统的矛盾哲理。要做到两手上举时“提胸收腹”的伸脊柱动作,必须先有脊柱“含胸松腰”的屈脊柱动作。因此,“虎举”在两手抓握后的姿势应该是“脊柱微屈,臀部内敛(即骨盆前倾),低头看手”这样一个屈脊柱动作。两拳上提,至胸前由拳变掌,两掌向上托举,整个动作过程就是脊柱渐渐伸直的由屈到伸的过程。

  虎扑:“虎扑”中的前扑动作是在体前屈时最大能力的伸脊柱动作。动作要抬头、塌腰、尾闾上翘,两手尽量前扑。假想身体直立时做“虎扑”的躯干动作,那么伸脊柱的动作就容易理解了——抬头挺胸、伸腰翘臀(骨盆后倾)、两手上举。本动作在躯干前屈时再伸,加大了腰背肌肉的负荷,使腰背部的肌群得到了锻炼。

  2.鹿戏

  鹿抵:“鹿抵”模仿鹿运用“鹿角”相互磨抵嬉戏的动作,其动作实质是脊柱的侧屈加回旋,同时异侧骨盆前倾内收。在重心前移成弓步时,膝关节前顶使得骨盆成前倾内收姿势固定,然后转腰、转头,同时脊柱侧屈,形成对一侧脏腑的按摩和异侧脊柱的牵拉拔长。

  鹿奔:“鹿奔”的整个运动是脊柱由伸到屈、再由屈到伸的过程。弓步屈手腕时,脊柱处于自然放松状态;重心后移、脊柱后弓时,整个身体由伸膝、扣髋(骨盆尽力前倾)、弓腰(腰椎屈)、含胸(胸椎屈)、扣肩,再两臂内旋把腰背的力量传至手指尖,使脊柱得到充分的伸展和拔长。

  3.熊戏

  熊运:“熊运”的整个动作是脊柱的组合运动过程,其要领是依靠脊柱的运动带动两手围绕肚脐划立圆。具体的动作要点是:由两脚左右开立的预备姿势开始,两手握空拳成“熊掌”放在下腹部,微屈膝、敛臀(骨盆前倾)、松腰(腰椎微屈)、含胸(胸椎屈)、低头(颈椎屈)看手,身体重心放在预备姿势的重心垂直线上(身体中正,重心点微下移,身体不能前后倾斜)。然后,脊柱屈时加侧屈,即前屈加侧屈的组合动作。上动不停,再做脊柱伸的动作,这时骨盆后倾,变成脊柱侧屈动作。上动不停,骨盆后倾,同时配合伸脊柱动作。尔后,侧屈脊柱,做侧屈加前屈动作,骨盆配合脊柱运动由后倾至前倾(即尾闾前上卷)。上动不停,脊柱恢复至屈脊柱状态。整个运转过程中,两手在脊柱运动的带动下,从肚脐下的起点到一侧髋骨上角、到肚脐上、再到另一侧髋骨上角,最后回到肚脐下的起点。

  熊晃:“熊晃”的动作较为复杂,是习练者感到较难掌握的动作。这个动作不仅有脊柱的屈伸回旋,还有重心的前后移动,上下肢与躯干运动的整体协调。“熊晃”中的提髋动作是单腿站立的脊柱侧屈动作,要注意骨盆侧倾与脊柱侧屈的相互配合。然后膝关节屈膝前领,骨盆前倾,脊柱回复到伸直状态。重心前移,落步踏实。上动不停,重心微前移,同时回转脊柱带动肩、手臂前靠。重心边后移,脊柱前屈加侧屈形成对一侧脏腑的按摩。重心继续后移,脊柱边回转、边伸直,依靠脊柱的回转带动两臂前后自然摆动。上动不停,重心再由后向前移动,脊柱前屈加侧屈形成对另一侧脏腑的按摩,尔后,脊柱边伸直、边回转,同样是依靠脊柱回转带动两臂前后摆动。

  4.猿戏

  猿提:猿提”动作较为简单,头顶百会上领,提踵、提肛、耸肩三个动作一气呵成,使得身体重心在直立姿势时的重心垂线上面向上移动,然后屈胸椎、两肩内扣。

  猿摘:“猿摘”要注意以脊柱的转动带动手臂,在成丁步转头看桃时,收手收脚在脊柱回转的带动下同时完成,达到整体的协调一致。

  5.鸟戏

  鸟伸:“鸟伸”是脊柱由屈到伸、再由伸到屈的过程。由两脚开立开始,微屈膝下蹲,两手在腹前相叠,这时屈脊柱,同时骨盆前倾;然后,伸膝、伸髋(骨盆后倾)、伸腰(腰椎伸)、挺胸(胸椎伸)、抬头(颈椎伸),同时两肩展开、两肩胛骨内靠,形成以头和后伸的脚为端点的整个身体向后的弓形。随后,屈膝、屈髋(骨盆前倾)、松腰(腰椎屈)、含胸(胸椎屈)、低头,回复到两手腹前相叠的屈膝微蹲动作。

  鸟飞:“鸟飞”动作以两臂的大开大合模仿鸟的翅膀飞翔的动作,两臂的开、合要依靠脊柱伸、屈来带动。两臂上举时,伸膝、伸髋、伸脊柱;两臂下落时,屈膝、屈髋、屈脊柱。

  从上述的简要分析可以看出,健身气功?五禽戏是非常重视脊柱运动的。因此,在习练的过程中,高度重视脊柱运动,深刻认识功法内涵,将有助于提高练功效果。

  2、教学组织方法和要求

  教学组织方法:(1)教师示范正确的动作,建立初步的完整动作表象。

  (2)分解进行学习、练习,让学生掌握分解动作。

  (3)整体进行组合练习,教师领做。

  (4)跟随五禽戏的背景音乐进行完整动作练习,熟练后可以让学生独立练习。

  (5)分组进行动作的学习、掌握和提高。

  (6)针对典型错误动作进行重复纠正,同时讲解如何提高动作质量和表现。

  组织队列队形:

  ××××××

  ××××××

  ××××××

  ××××××

  △

  要求:(1)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和要求。

  (2)学生认真看教师示范。

  (3)学生模仿教师动作,并自己能主动完成动作连接。

  (4)学生在学习完动作之后,能够完整练习五禽戏。

  3、五禽戏的基本手型

  1、基本手型:

  虎爪鹿角熊掌猿钩鸟翅

  四:五禽戏的好处:

  虎,强肾固本;鹿,疏肝泻胆,增加关节灵活,身体柔韧;熊,强脾胃;猿,通血强心;鸟,强肺。

  结

  束

  部

  分

  10

  分钟

  1、恢复身心(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放松)

  2、整理队伍(要求快、静、齐)

  3、教师总结本次课所学的内容和安排学生课后练习。

  4、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5、归还器材。

  组织队列队形:

  ××××××

  ××××××

  ××××××

  ××××××

  △

说课稿 篇6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六课第一框《知识助我成长》新课程改革中以倡导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理念,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以新课改理念为先。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六个方面对本节内容进行说明 。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知识助我成长》是《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六课的第一个框题。这一框题主要依据“我与他人的关系”中“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的内容而设计的。这一框题对整个教材的连贯性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习目标

  结合八年级学生的认识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情感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列举“知识改变命运”的成功人帮助学生树立“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培养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自觉性。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分析案例。使学生正确认识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3、知识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和教师讲解,使学生理解教育、受教育权、义务教育的含义,通过分析“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的事例,明确教育对个人、国家的作用,掌握义务教育的特征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教育对个人、国家的作用。

  设计理念:当今社会是学习型社会,学生只有认识到教育的重要作用,才能更好的接受教育。学会学习,才能更好的迎接时代的挑战。 2、教学难点:义务教育的涵义特征。

  设计理念:八年级学生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但因为年纪小,对义务教育的相关知识了解太少,认识不足。他们只有明确义务教育是法律赋予公民的责任,这样他们才能学会保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义务教育的三大特征是对义务教育的进一步丰富,它可以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入理解义务教育。

  二、说学情

  八年级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接受义务教育阶段。但他们对义务教育的概念是很模糊的,甚至在对义务教育的理解上存在很多误区。其次,从心理发展阶段看, 八年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具有较强的叛逆心理,面对繁重的学习负担,容易产生厌学心理。这就使他们难以正确的行使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因此,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教育的重要作用,正确理解义务教育的涵义、特征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说教学模式

  依据新课程提出的“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课本回归现实生活学习、掌握知识,从而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教学理念, 这节课是新授课,在新课程理念下,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自主性,我采用生本的教学模式。而且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很贴近学生生活。在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于是我采用以下下教学方法: (一)、合作探究法:设计理念:《课标》要求,要以学生成长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运用讨论教学法突破教学重点,以教学内容与时代热点话题作为材料组织学生讨论,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情境法: 设计理念:我采用情境教学法,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融入情境,让他们的情感在情境中得到体验,从而掌握知识,突破教学难点。

  四、说教学设计

  采用【视频导入】 视频预计用时3分钟

  (设计意图:引用时政材料导课,体现思品课的思想性与时代性,引出课题,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本课共设计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 :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相关问题预计用时6分钟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阅读 教材对所学的知识有初步了解,为后面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环节:感悟教育的力量 预计用时10分钟 1、领会教育的作用(个人) 活动二: 通过苏明娟等人今夕对比和让学生讲述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成功人士的故事及自己的切身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他人及系学生的切身体会,加强学生对教育作用的理解。突破教学重点)

  2、领会教育的作用(国家,民族)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片,从感性认识中国的发展壮大,通过教师点拨进一步从理性层面认识到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突破教学重点。) 第三环节 小组合作探究受教育权预计用时10分钟

  1、列举图片及出示父女对薄公堂的案例让学生明确受教育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2、出示教育法及赤峰收费标准的图片让学生体会义务教育的特征 活动三 : 小组合作完成父女对薄公堂的案例后四个问题.

  (设计意图:义务教育是本课的难点,学生不容易理解,通过图片及举例,学生不仅掌握了概念特征,而且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课堂小结】 2分钟

  引领学生概括本节课教学内容。 (目的回归目标,自我检测) 播放视频《中国梦 我的梦》 (4)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时刻勉励自己不断学习,珍惜受教育权,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肩负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五 、板书设计

  知 识 助 我 成 长

  一、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 1、教育的含义 2、教育的作用

  二、我们享有受教育权 3、受教育权的含义

  4、义务教育的含义及特征

  这样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重点突出、一目了然、画龙点睛。

  六、说课堂评价

  为了关注每一个学生,实现教育过程的公平,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而在评价方式我采用个别评价和小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个别学生的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小组评价其目的是鼓励学生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形成合作的团队。

说课稿 篇7

  评委老师:下午好!

  教材分析

  《岳阳楼记》是我国古代散文的名篇,此次它被选编到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岳阳楼记》既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和古典人文教育的较好载体,也是适应新课改创建古文教学多样化的典范课例。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和必要的古文知识,并且具有一定的理性分析与审美能力。在此基础之上,将朗读技巧的训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可以通过文言文朗读获得喜悦感和成就感, 加深对文义的理解。

  教学目标

  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能实现以下的教学目标:

  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认识作者、写作背景及文体特征;通过朗读继续提高诵读能力,品味意境;能够背诵课文; 揣摩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感受作者胸襟、抱负的同时、体会作者的政治理想,引发对人生的思考、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借鉴。

  根据我的教学安排,接下来我将重点陈述第一课时的相关内容。

  教学重点

  为了巩固学生的文言文知识,我将:朗读和背诵全文;学习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设为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而朗读技巧的训练也是一个难点;学生体会文章遣词用句的精妙也有一定难度。

  教法

  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特点,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我将具体运用以下教法:

  ①学生借助工具书、网络等资源在课前查找资料,为课堂学习作好准备。

  ②以古典音乐和岳阳楼的风景图片为背景,借助多媒体播放名家朗诵,营造出诗意的学习氛围。

  ③利用本文的语言优势,进行朗读技法点拨,引导学生诵读,提高对于文章字词句的理解。

  ④结合课文条理清晰,文意浅显的特点引导学生充分交流,探究文本的结构及表达方式上的特点。

  其中点拨法是最基本的方法。在关键处进行恰到好处的引导,以完成高质量的教学任务。

  学法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对于初中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为此,我设计的学习活动有:

  多形式的朗读课文,培养语感,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在赏析环节充分利用勾画和批注的方式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感悟;利用合作、讨论的方法,采取师生互动的形式,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

  课前准备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将在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具,PPT展示资料等;同时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与范仲淹、岳阳楼相关的资料。

  现在我将具体陈述教学过程的五个环节。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在古典背景音乐的烘托下,我用图片展示介绍我国古代四大名楼或秀美或壮丽的风景,接着吟诵有关的美文妙句,由此导入《岳阳楼记》。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通过图片的欣赏,音乐的感染来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美、情境美和语言美,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背景资料展示

  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与范仲淹、岳阳楼相关的资料,由我酌情介绍一些补充资料。

  设计意图在交流过程中,大家互通有无,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对作者和背景的简单介绍以及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更容易掌握有关的文学常识,实现相关的知识目标,有助于进一步达到能力目标的要求。

  (三) 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文言文教学应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要达到这一目的,最有效的手段是就诵读。朗读技巧的训练是我此次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为此我精心设计了四个环节。

  1、首先请学生自读全文,初识美文,大致了解文章内容。

  2、然后听名家诵读课文,激发朗读兴趣,让学生情不自禁跟读起来,初步感受不同段落情绪的差异。

  第三第四部分重点指导节奏和语调:

  3、指导节奏时,先由我做示范,然后请学生划分第五段节奏并进行诵读。

  4、指导语调时,先让学生任选一段自由朗读,再挑选几位同学进行对比诵读,要求读出抑扬顿挫的语调,品味迁客骚人的情感变化。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感悟,初步把握文章的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理解文本,背诵课文

  ①在之前的朗读基础上,学生再借助注释、工具书翻译课文就不太难了。在此过程中,我会在学生中间巡视,帮助解决疑难,如文言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若有共同的问题,也可以引导全体学生思考,当众解决。

  ②接下来让学生动笔在各段的空白处进行批注,归纳段意,然后由我进行最后的明确,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③最后以第2自然段为例来体会文章遣词用字的精妙,并由此找到快速背诵的捷径。比如衔、吞连用,使静景富于动态和活力;浩浩汤汤,字音响亮,叠字又加强气势。,背诵当然还要讲究方法,这堂课我重点采用关键词记忆法,同学们根据这种方法尝试背诵第二自然段,最后请两位同学当堂背诵。

  (五)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我考虑以事、景、情、理四字为主线,并截取文中相关的关键词进行板书。通过板书进一步理清文章思路结构,并且强化记忆。

  (六) 布置作业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背诵做了量的规定,我们提倡阅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要能基本上做到当堂背诵,并且在课后还要不断刺激、强化。在课堂上我们应经做过了快速背诵的训练,因此我要求学生在课后尝试背诵全文。通过背诵,学生不仅为下节鉴赏课做好了充分准备,同时他们将文言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以及美文妙句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不断提升自我。

  教学反思

  1、这篇课文的教学方式以诵读和讨论点拨的方法为主。文言文教学有多种多样的方式,朗读背诵始终是重点,一方面大量优秀的词句确实需要学生牢记,以增加文化的积淀;另一方面反复诵读,既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又能让学生领悟文章的内蕴和丰富的情味。

  2、合作学习是要相互促进,达到合作的目的,而不是对别人的依赖:新课程理念之一就是要开放教学空间和时间,放松学生的课堂气氛,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我在教学《岳阳楼记》的朗读和翻译时,就特意让那些不爱发言的人,站起来读给大家听,或者写给大家看,让每个人都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发挥自己的作用,体会到自己的存在价值。

说课稿 篇8

  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美国的利益集团》 首先,我对本框题进行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美国的利益集团》是高二政治选修3中的一课,也是专题三的最后一课,对整个专题起到补充和总结的作用。而且后面将会学到有关我国的政治制度,所以学好这个框题为学好以后的知识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本框题包含的一些理论,是以后政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了解美国利益集团的概况;

  2、明确利益集团的活动方式;

  3、阐释利益集团的政治作用,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依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人民民主专政。通过学习有关美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知识,对比中美两国政治体制的差异,使学生认同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三、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高二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利益集团的政治作用和实质

  重点的依据:看任何问题都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应透过现象把握实质。利益集团在美国非常活跃,代表的利益也特别广泛,看似具有全民性,实质只代表少数人利益。只有理解此重点,才能充分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也才能应对高考。

  教学难点:利益集团的实质

  难点的依据: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亲身感受。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教法

  我们都知道政治是一门培养政治素养和思辨能力的课程,考虑到我校高二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

  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教材是教学的依据,但它不是教学的产物,作为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科学的处理。我在处理这节课时本着两种指导思想:一是线索清晰,注重知识结构系统化;二是符合认知规律,方便学生记忆。

  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问题探究法

  引导学生以问题带动知识,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

  2、集体讨论法

  针对教材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3、直观演示法:

  利用多媒体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4、步步为营法

  针对本课的重难点------利益集团的作用和实质,比较难理解,而且与我们平时见到的高度发达的令人向往的美国大不一样,一下得出课本上的结论有一定的困难,我就采取步步为营法,从一开始引入课题,到利益集团对美国政治生活的影响,再到利益集团的活动方式----金钱,我不断的渗透美国利益集团的活动是有钱人的权力游戏,有权人的金钱游戏。所以,尽管本课的重点在最后一目,但由于前面作了铺垫,学生对其实质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只用10分钟就结束了最后一目。

  不过,在突破重点方面还存在许多遗憾,特别是缺少更鲜活的材料。

  五、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 “授之以渔” 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学法的指导。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整节课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层层剥茧,最后得出结论。可以说顺理成章。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构建知识。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

  由美国XX泛滥的社会现实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的依据: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是政治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讲授新课: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自行打乱了教材顺序,这样就使知识更加连贯,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比如,在问到“利益集团对美国政治生活的影响”后,问学生怎样理解“美国步枪协会的活动特点”,使学生懂得利益集团有狭隘性,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往往得不到关注。这样就使本节课的重点----利益集团的实质能够贯穿全文,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

  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4、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5、布置作业。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除课上进行了个别练习之外,布置了一道题目。以便于课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七、学案

  学案是学生自主探究的主阵地,是课前预习,课中探究和落实,课后作业的载体。我的学案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学习目标、高考考点、自主探究问题、目标达成、小结。课前预习时学生已解决了部分问题,对于它的使用主要是课上逐个落实。

  八、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能加深对学生的印象,使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认识,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形成深刻概念。

  结束: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高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尽管这节课还存留很多遗憾,但我非常感谢学校能给我这么一次机会,让我亲身感受到互动、实效的重要性。我一定会以这次讲课活动为契机,为下一阶段的课堂教学添彩。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9

  一、设计思想:

  1.本课围绕小学语文“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版教材第九册第七单元的阅读课文《一朵云》的教学内容,结合新课程标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教学,以期达到学生的能力培养与知识掌握的完美结合。

  2.本课准备运用新课程倡导的引导式学习模式和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会,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课文地位和作用:

  《一朵云》是“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篇阅读文章。本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想象联想”,这也是本册教材的训练重点,学懂了这篇课文,落实了这一训练重点,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学生的想象作文的写作方法也能得到较好的训练。

  三、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四、学情分析及教材处理;

  (一)学情分析:

  根据新课标要求,小学五年级学生已有较强的独立识字的能力,教学重点已不是识字写字,而整个小学高段语文的重难点教学内容集中在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上。此时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语文基本素养,加之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想像丰富,语言生动形象,所写的七件趣事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有关云的知识也比较浅显易懂,学生喜欢读,也容易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用过多的指点,只要求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

  (二)、教材处理:

  1、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作者借一朵小小的白云之口,讲了自己为宇宙和人类做的几件好事,表达了作者愿为宇宙和人类奉献爱心,努力服务的美好愿望。本课想像丰富,语言生动形象,所学知识较为简单,所以,在本课中,我着重让孩子自学、自读、讨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儿童有丰富的想像能力,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孩子的想像能力转换到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的培养上来。因此,在本课中,我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简笔画,让学生想像自己如果是一朵云还会干些什么有趣的事情?并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清楚。

  3、引导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根据本课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疑问。

  五、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导学阅读”教学模式——“六引:引趣、引思、引议、引评、引练、引展”。

  2、学法指导: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读中体会、读中感悟;培养学生的想像思维能力。

  3、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探究精神、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

  六、教学过程:

  (一)、引趣――乐学新知,明确目标。

  在我小时候,我常常在晴朗的日子里仰望天空,望着一朵朵变化无常、快速移动的云,心中总想着它们要干什么?要飞到哪里去?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朵白云,跟在他们后边玩耍。同学们,假如你是一朵白云,你会干些什么呢?(学生想像回答)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有一朵云干了什么趣事?

  (板书《一朵云》)在本课中,我们的学习目标有以下三点:

  (多媒体展示每个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三个生字,认识本课三个生字;理解“逍遥、干涸、龟裂、耷拉、枯萎、祈求、拯救、永恒、惬意、气喘吁吁、浑身解数”等词语;掌握“龟、解”的不同读音及意义。

  2、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以物喻人借物言志的写作方法;体会课文中丰富的想象,培养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

  3、学习作者爱宇宙、爱人类、为宇宙和人类奉献爱心、努力做事的美好品质;教育学生珍惜时间、热爱生命.

  (设计意图:任何有目的的学习都是学习者有意识的注意为先决条件。当学习者处于注意状态时,他们的注意指向学习目标。学生一但有了注意和预期,就有了学习动力,也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

说课稿 篇10

  《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制定以下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散文的美,体验母子亲情交流的愉快。

  2、加深幼儿对树叶从春天到秋天逐渐变黄,最后变成落叶的认识。

  3、帮助幼儿理解新词:“翩翩起物,四面八方,焐焐,惦记,盼望。”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为第一个目标:引导幼儿感受散文的美,体验母子亲情交流的愉快。我将本次活动的难点定为第三个目标:帮助幼儿理解新词:“翩翩起物,四面八方,焐焐,惦记,盼望。"在这个过程中,我主要通过启发提问、动作表演等方式让幼儿理解并掌握新词,以突破难点. 为了展示给幼儿,作品的优美意境,又能使幼儿在活动中得以充分的理解和表达,我作了以下的准备:

  物质准备:

  1、图片若干张,实物投影仪

  2、 大树妈妈头饰1个,小树叶头饰若干个

  3、 录音机,一段舒缓的音乐磁带。

  知识准备:

  了解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不同的季节特征。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本活动我除了和幼儿一起准备丰富的活动材料,还挖掘此活动的活动价值,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

  活动中我运用了

  1、 直观教学法:本活动为了帮助幼儿熟悉散文内容,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我采用了直观教学法。当老师在有感情地朗诵散文时,逐段地出示相应的图片。让幼儿通过眼、耳、口等多种感观欣赏作品。

  2、 启发提问法:在幼儿欣赏了完整的作品后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逐句理解并学习新词。如老师提问:“小树叶在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夏天又怎么样了?秋天又怎么样?小树叶落不来时,先飘到哪?后飘到哪?像什么?等等除以上教法外,我也将引导幼儿用多种方法学习此散文,体验母子亲情交流的愉快。

  1、 动作表演法:本活动中要求幼儿学习新词,为了避免让孩子枯燥地学习理解新词。我将引导孩子通过动作表演加深记忆和理解。如学习翩翩起舞一词时请孩子们用各种优美的舞姿来表现,而表现四面八方时则请孩子们四散站立。

  2、 游戏法:活动中还要求幼儿能感受散文的美,体验母子亲情交流的愉快,我则采用游戏法,由老师扮演妈妈,小朋友扮演小树叶,在游戏中加深体验。

  说教学程序:

  1、 幼儿交流导入活动让幼儿俩俩结伴,根据已有的以经验春夏秋冬的树叶及特征。

  2、 完整欣赏散文介绍散文名称,有感情地配乐朗诵散文,幼儿第一遍欣赏。第二遍幼儿边看图片边欣赏散文。接着老师提出问题:小树中落下来时先飘到哪?后飘到哪?像什么?它们心里在想什么?最后小树叶又飘到哪?为什么?幼儿根据散文内容进行回答

  3、 通过动作表演学习新词“翩翩起舞、焐焐、四面八方、惦记、盼望“

  4、 集体朗诵并表演一遍散文 教师扮演大树妈妈,小朋友扮演小树叶,体验小树叶快乐的情绪和爱妈情感。在表演过程中着重引导幼儿用抱一抱、亲一亲、看一看等动作表现母子相亲相爱的情感。

  5、 迁移作品情感 通过提问引出谈论的话题:小树叶是怎么爱妈?你喜欢自己的妈妈吗?你是怎么关心妈?围绕这样的话题进行自由交谈或到集体面前谈。在幼儿交流时提醒其他幼儿认真倾听,发展语言理解能力。

【有关说课稿汇总10篇】相关文章:

1.有关说课稿汇总八篇

2.有关说课稿汇总五篇

3.有关说课稿汇总4篇

4.有关说课稿汇总9篇

5.有关说课稿汇总六篇

6.有关地理说课稿汇总5篇

7.有关说课稿模板汇总八篇

8.有关说课稿模板汇总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