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2-08-22 17:13:24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品】说课稿范文6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品】说课稿范文6篇

说课稿 篇1

  基础目标:

  1、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意思,理解课文内容,《九色鹿》(第一课时)。领悟九色鹿见义勇为、不图回报的品质,谴责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径。

  2、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情境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发展目标: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本领,通过抓住关键句子、关键词语理解课文。

  教学重点:体会九色鹿的舍已为人、见义勇为的精神,把握表现调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的有关词句,反复朗读,认真体会,感悟理解。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内容

  1、同学们,知道我们今天要上哪一课吗?

  2、谁能代表你们班的写字水平上黑板把课题写一下。

  3、你们看过动画片《九色鹿》吗?一位中年学者在谈到《九色鹿》这部动画片时曾说过这么一段话:“这是一个古老的敦煌故事,我看一回感动一回。我语言乏力,实在没法称赞它。我只是想说:让我再看一遍吧!如果金钱可以买回过去的时光,我愿意倾家荡产去看《九色鹿》”听了这段话,大家是不是也想看看这部动画片?可惜,我没找到!不过,动画片《九色鹿》就是根据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民间故事创作的。他的字写得真好,谁也能把课题读好?齐读。

  4、课前,大家都进行了预习,预习得好不好,我们马上见分晓。

  (1)你认为哪个词最有挑战性就读哪个。(指名选择朗读)

  惭愧皇榜斥责滥杀无辜发誓发财背信弃义恩将仇报(齐读斥责、惭愧、发誓)

  (2)文中有两个多音字,谁来读?“泄露(lu)暴露(l)”齐读

  5、谁能告诉大家九色鹿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多美的.九色鹿啊!谁来把课文第一段读给大家听听?

  6、故事中的主人公除了九色鹿以外还有谁?(板书:调达)这又是个多音字,在文中读“diào”。

  7、九色鹿和调达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轻声读读课文,同时要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

  8、谁能概括地告诉大家: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相机板书:

  救

  九色鹿——→调达

  (←——

  告密

  二、自学探究

  (一)

  1、同学们,人们常把看到正义之事就勇敢地去做称作“见义勇为”(板书)那么,像调达那种面对曾经的救命恩人当初是信誓旦旦,到头来却又出卖恩人的行为你们能否也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板书:(背信弃义、见利忘义)

  课文刚读了一遍就用上了文中的词语,真了不起!这堂课我们重点来研究这两个主要人物,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九色鹿》(第一课时)》。

  2、你们能否从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感受到九色鹿的见义勇为?

  从第二自然段“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将落水人救上岸来。”“在汹涌的波涛中奋力挣扎。”从“立即”一词可以表明九色鹿救人时不假思索,行动快速而果断,而且联系上文可以看出九色鹿不顾自己的安危。

  3、你理解得真好?

  你们真会读书,能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关键词语,这是很好的读书方法

  6、当九色鹿发现自己已处在刀枪箭斧之中,而且调达正站在国王身边时,九色鹿的表现是怎样的?请大家读读这段话。

  出示这段话:九色鹿非常气愤,指着调达说:“陛下,你知道吗?正是这个人,在快要淹死时,我救了他。他发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地,谁知道他竟然见利忘义!您与一个灵魂肮脏的小人来滥杀无辜,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

  (1)请大家想象一下:如果你就是九色鹿,当时你会怎么想?

  这句话中哪个词告诉我们九色鹿万万没有想到调达会见利忘义的?

  从“竟然”一词我们可以看出九色鹿当时的气愤之意。你还能从哪儿感受到当时九色鹿的无比气愤?(提示语中“气愤指着!)

  (2)同学们,我们读书时不仅要抓住关键词句,好好体会,还要注意一些标点符号。课文中有插图的,我们还可以把图文结合起来,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读好课文。请看插图,是否能看出九色鹿的愤恨?(我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请你们仔细看看九色鹿的眼睛。九色鹿怒目圆瞪)

  (3)请大家读读这段话,再联系前面的内容,想想除了让我们感受到九色鹿的气愤以外你还有什么新的感受?(是啊,九色鹿当时的处境是那么危险,但是他仍然临危不惧,仍能义正词严地在堂堂的国王面前斥责调达的卑鄙无耻,实在是太勇敢了。)

  (4)现在你们当国王,我就是九色鹿。请听好。

  (5)国王们,听了九色鹿的话,你们心里是怎样想的?(“滥杀无辜”这个词大家理解吗?滥在字典中有两种意思,出示。在这个词语中我们应选择哪一种?这个词能理解了吗?)

  (6)要想真正读懂课文,我们就要反复阅读,反复体会,只有这样,感受才会越来越深。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话,把九色鹿的愤恨、勇敢与机智表现出来。

  (7)九色鹿的一番义愤填膺的话,让国王感到——(引读)

  (8)同学们,如果你是国王,你准备如何惩罚调达?

  三、小结

  1、是啊,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最基本的准则,对于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调达所受到的种种惩罚我认为都是他应得的下场。我们古人就总结了许多有关诚信的格言,课前,老师搜集了一些,现在请大家读一读。(生拿出作业纸)

  2、学了这个故事以后,你们能用一两句精炼的话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吗?

  3、(指名上黑板)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些将来的名人今天的名言吧!

  4、同学们,今天很高兴能与大家一起学习了《九色鹿》这个生动的民间故事,在敦煌莫高窟,至今还完好地保存着九色鹿壁画,大家今后有机会可以去好好地观赏一下。附:板书设计

  救

  九色鹿——→调达

  见义勇为←——&

说课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教育部(20xx年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例1的内容—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本节课我将围绕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基础,重点从教材分析,目标重难点分析,教、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及教学反思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 标准(20xx)》将“使学生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作为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说明数学课程不仅承载着知识、技能,还应让学生在经历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数学思想,获得以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思考、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本套教材专门安排“数学广角”一单元内容,就是想通过“数学广角”系统地、有步骤地向学生渗透基本的数学思想,体验数学的魅力。本单元教材通过对生动有趣的生活事例及古代故事的分析,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经历在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中寻求最优方案的过程,初步体会运筹策略及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进而理解优化的数学思想,感悟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的策略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就是分析家里来客人了需要沏茶时怎样安排操作更省时间,属于运筹思想。

  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分析

  《标准》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找到,而且寻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的策略,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初步体会统筹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

  2.会用流程图表示事情的安排顺序。

  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积累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认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教学难点:会用流程图表示事情的安排顺序,引导学生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化方案。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

  (一)说教法

  本课在教学中,我力求改变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教法、轻学法的状况,树立以“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思想”。根据学生的学情,我以自主探究为主线,以发展创新为宗旨。主要采用创设情境、引导探究、直观演示、组织讨论、应用拓展等教学方法,精心组织一系列有效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二)说学法

  本节课学生的学习主要采用了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创设熟悉的情境,学生在这熟悉而又喜欢的情境中,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尝试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通过参与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等数学活动,在沏茶的最佳方法探求中体会数学方法及应用价值。

  四、教学过程分析

  新课程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中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将本节课的教学模式制定为“激趣引入一探究新知—自学汇报——拓展应用——全课总结”五步的课堂模式,具体设计了以下活动:

  ﹙一﹚谈话激趣导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源于生活,以用于生活”,“数学教学更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在导入环节中,我采用了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沏茶情境,通过谈话、观看视频,激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构建生活化数学的目的。

  ﹙二﹚实践操作,探求新知。

  通过生活情景来引出问题,并给出沏茶的各项工序及所需的时间。这些工序有先后顺序,有些顺序可以改变,有些不能改变。如洗茶壶、接水、烧水、沏茶顺序不能改变。但有些事情是可以同时进行的,比如在烧水的时候可以洗茶杯、找茶叶等,能同时做的事情尽量同时做,这样才能节省时间。在这一环节我选择了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方式,充分搭建平台,让学生用课前发的工序图片、通过摆一摆、议一议的方式,在小组内交流、设计方案。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这样的教学不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使学生学的轻松、学的积极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自学汇报

  这一环节主要是小组汇报结果,最后通过展示,比较,评价找出最优化的方案。教师在加以小结,并引导学生用流程图表示事情的先后顺序,初步了解统筹法。这样的组织让学生的思维有序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这比教师直接给予答案,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四)拓展应用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两个活动,一是让学生判断是不是所有的情况下,能同时做的事都可以同时做?(如在乘车时认真看书; 边吃饭边看电视节目《学英语》;在上数学课的时候看漫画书)。从而使学生明白

  我们不仅要会合理安排时间,在合理安排时间时,还要讲科学;二是安排了两个练习题,检测学生能否依据所学知识合理做出安排。

  (五)课堂总结

  通过谈收获,读名人名言,安排学习计划等方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合理地安排自已的学习和生活,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五、教学反思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关注了学生已有经验,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上。”本节课我选择的情境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也是小学生很熟悉的,以此为研究素材,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使学生处于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最佳状态。包括最后的拓展练习,让学生运用刚掌握的数学方法来判断、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学生学以致用。

  二是关注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教学中,我能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首先运用教材,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设计了沏茶这一生活情境。当画面上呈现沏茶这一数学信息时,我并没有急于想去解决如何安排才能尽快完成,而是让学生想想平时是怎么做的?特意激活学生已有经验,学生处于主动思考积极动脑的最佳状态,有效地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讨论和交流等活动,体会到同时做的事情越多,所用时间就越短,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中体会数学的方法及应用价值,理解优化思想。

  三是注重摆正“生活”与“数学”的关系,更加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20xx版的新课标明确提出双基变四基,双能变四能,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关注学生活动经验的积累,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怎样安排,用时最短?”从情景材料看是一个生活问题,但从数学的角度去看,却是一个经典的数学问题,里面包含了丰富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优化思想。本节课用这样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去感受数学与生活是有联系的,数学是源于生活的。但数学不完全是生活,数学要高于生活。这里的生活实例是一个原型,目的是建模,体会数学思想与方法。学生要学会的不是一道题,而是一种分析的方法;要学会的不是一类题,而是一种思想,在这节课中,我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比较、推理和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形成有序地、严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同时使他们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这都是在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

  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存在着很多方面的不足,如:在探究汇报环节,对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汇报的指导还不够,对时间的安排上不太合理,显得有些前松后紧,导致后面课堂小结环节没时间完成;多媒体操作技术还不够娴熟;整节课在细节的处理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程度的提高和发展。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3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给我们提供了四幅不按顺序排列的图片,内容分别是(依次出示图片)“小老鼠看到别人坐船、在船上吃西瓜皮、坐在西瓜船上、发现半块西瓜皮”,这四幅图片让幼儿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任意排列并创造性地讲述,然后续编故事结尾。通过“排”、“讲”、“编”发展孩子的观察、理解、想象、推理、判断及语言表达能力。本课内容生动、活泼、有趣,告诉孩子一个做事情前要考虑好后果,注意安全的道理。

  排图讲述是一种创造性的讲述。在小、中班及大班前期已经多次进行过描述性讲述和主题性讲述等语言活动的学习,根据省编教材的安排,中班下学期也已经进行过排图讲述训练,内容是《西瓜船》,到大班,幼儿已经有了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此基础上运用孩子前期的思维发展基础和生活经验,在大班进行排图讲述活动,是对幼儿各方面素质发展的巩固和深化,无论从孩子的情感、态度、能力的培养,还是在智力发展、知识建构方面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活动目标。

  根据孩子已有的能力实际、知识水平和《纲要》及教材要求,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幼儿主动参与集体活动,激发幼儿大胆想象、表达的兴趣,以及积极与同伴交流合作的品质。教育孩子做事情前要考虑好结果,注意安全。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初步的判断、推理及语言表达能力。

  3、知识目标:鼓励幼儿能按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排列图片,并完整、连贯地讲述,能根据情节发展创造性地续编故事结尾。

  (三)活动重点。

  孩子对排图讲述较为陌生,根据《纲要》要求和孩子的认知实际,我确定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幼儿按自己理解和想象的事件发展顺序,排列并讲述图片内容。

  老师要引导孩子理解一个完整的故事要有时间、地点、人物、发展变化等要素,以此方法来解决重点,既不限制孩子,也教给孩子编故事的方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基础。

  (四)活动难点。

  由于大班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处于低级发展阶段,同时在续编故事结尾时又没有直观形象支持,因此需要孩子发挥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和想象、创造能力来完成,所以我确定本课难点是引导幼儿创造性地续编故事结尾。

  第二部分:教法、学法。

  (一)教法:

  为了有效地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观察分析、讨论交流”、“环境创设”的教学方法。

  排列图片顺序必须在观察的基础上,透彻地理解图片的内容,经过自己的分析判断来完成,所以我采用“观察分析法”;讲述的过程是幼儿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需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老师、同伴间的积极交流,充分解放幼儿的大脑和嘴巴,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积极地应答、评价,所以我采用“讨论交流法”和“环境创设法”;排图讲述是在幼儿直观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进行的,而续编故事结尾则要靠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来完成,所以师生间、幼儿间的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交流是完成这个创造过程的关键,所以续编故事结尾也需要“讨论交流”的方法来完成。

  对于活动中生成的课程,老师要提取精华,对有教育价值的抓住时机,进行教育。

  (二)学法:

  《大纲》里说:“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所以幼儿语言的发展在于使每一个幼儿都有“说”的机会,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吸引幼儿在体验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体系,所以采用了“小组讨论法”、“兴趣导学法”,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全体活动——全面活动——全程活动——主动活动”,提高学习能力。

  活动准备是:大图片四幅、每人一套小图片、拼图板、实物投影仪、手绢小老鼠等。

  之所以选择图片教具,是因为图片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地进行排列。

  第三部分:教学过程。

  师生的双边活动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注重幼儿学习知识的“过程化、经验化及主动性建构”,通过孩子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来解决问题。老师做到讲得“少”一点,“引”得巧一点,让孩子学得“精”一点,“活”一点,领悟得“深”一点,“透”一点。

  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设计了以下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利用互动游戏《捉老鼠》导入新课,激发兴趣(2分钟)

  导入部分是这样设计的:

  1、创设环境,作好准备:课前先在教室地上藏好几只手绢小老鼠,将四张大图片分别放在教室的四张桌子上。

  2、进行游戏,激发兴趣:活动一开始,出示手绢老鼠说:“这是什么?小老鼠怎么跑了?”然后和幼儿一起寻找,“这里一只,这里一只,还有一只跑到哪里去了呢?快坐下,到你的桌子上找一找。”小朋友自由选择,分成4组,坐下观察各自桌上的大图片。

  设计此环节的依据在于:由游戏导入新课,能激发学习兴趣,有效地吸引幼儿,引起孩子的有意注意,并且巧妙而迅速地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观察图片中去。

  第二环节:观察分析、讨论交流,启发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自主排图并讲述(18分钟)

  步骤一(8分钟):观察分析,理解各自桌上的图片内容老师的过渡语是:“仔细看一看自己桌上的图片,互相讲一讲,图片上有什么?小老鼠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在干什么?”

  先进行小组观察、讨论交流:引导幼儿在小组内互相商量、交流,共同讲述图片内容。

  再进行个体与集体间的交流:每组派一名代表给大家讲一讲本组图片的内容。各组代表讲时,老师把四幅图片任意贴在黑板上。

  最后是师生交流活动:老师进一步引导幼儿理解图片内容:“小老鼠看别人划船心里也想划,用了一个什么词?”“哪一幅最能表现小老鼠贪吃?”在引导观察“坐在西瓜船里”那幅图片时,提问“小老鼠会觉得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他会说些什么?”等等,引导细致入微地观察小老鼠的表情、嘴巴、胡子、手势等,并积极地描述,最后,将小老鼠的情绪、表情、动作、语言等特征统合起来,大胆模仿说:“哈哈,我真开心!”“我真愉快!”等等,在孩子感到疲劳时,再一次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了学习兴趣,体验到小老鼠愉快的情感,满足了孩子好动、好模仿的天性。

  设计此步骤的目的是:

  1、充分观察、理解图片内容,为下面的排图讲述奠定了基础。

  2、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习惯和交流合作的品质。

  3、丰富词汇:羡慕、神气

  4、点燃了幼儿进一步思维的火花,使幼儿在最近发展区内“跳一跳、够得着”,充分体现老师是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作用。

  步骤二(8分钟):讨论交流,自主排图,进行讲述每位幼儿一套图片,引导他们观察与思考图片内容并讲述,这是幼儿自我建构知识的过程。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重点,要引导孩子明确:图片排列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它的顺序不是唯一的,不同的顺序有不同的情节发展,意味着一个不同的故事,要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把每一幅图片都试试作为第一幅来排,看看有几种排法。通过教材进一步分析,我发现多种排法,如:

  一种排法是:小老鼠看见别人划船很羡慕——发现西瓜皮——坐上西瓜船——啃西瓜皮。

  另一种排法是:小老鼠先看见西瓜皮——高兴地坐在西瓜船上——啃破西瓜皮,瓜皮船沉入水中——被划船的人救起送到岸上后,小老鼠跟他们说:“再见”。

  再一种排法是:小老鼠坐在西瓜船上很开心——啃瓜皮船沉入水中——被划船的人救起送到岸上,说再见——又发现半个西瓜皮。

  还有一种排法是:小老鼠啃破瓜皮船,瓜皮船沉入水中——跟救他的人说再见——又找到半个西瓜皮——高兴地坐在瓜皮船上。等等。

  老师的过渡语是:“把这四幅图片排列起来,就是讲了一个《贪吃的小老鼠》的故事,请小朋友看一看你桌上的小图片,排一排,看谁的排法和大家不一样,编故事时要注意说清楚故事里有谁、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变化等,然后编一个好听的故事,讲给你小组的小朋友听。”

  在小组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排列图片,排出不同的顺序,讲出情节不同的故事,并讲给小组的小朋友听。尽可能让幼儿各抒己见,互相交流。教师要注意个别差异,注意启发引导个别幼儿理解、讲述,做到心中有数,宏观调控。

  教师在观察、倾听孩子讲述的基础上,选择不同排列方式的、有进步的、表达能力强的幼儿在全体面前讲述,组织个体与集体的交流,起到借鉴、共享的作用。

  教师在倾听孩子讲述的基础上,选择孩子没有想到的一种情节发展顺序讲给幼儿听,从而巧妙而科学有效地提供范例讲述,以便开阔孩子的思路,同时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设计此步骤的目的是:

  1、这样的设计改变了传统的机械灌输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孩子,体现了正确的幼儿观、知识观。也改变了以往那种一个范例讲到底的传统示范方法,科学的范例提供真正起到了启迪幼儿思维的作用。

  2、让幼儿透彻地理解了教材内容,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学习。

  3、幼儿在玩图片、说图片的过程中,感到生动、活泼、有趣,有利于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解决本课重点的同时让孩子掌握了学习的正确方法。

  第三环节: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创造性地续编故事结尾,并完整、连贯地讲述故事。(10分钟)

  要使幼儿明确:不同的排列方式,有不同的结尾;每一种排列方式也可以编成多种有趣的结尾。要让幼儿大胆想象,合作交流,将思维拓展开来,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编出合理的故事情节。

  老师的过渡语是:“我们讲了这么多有趣的故事,小老鼠后来怎么样了?又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小朋友想一想,然后讲给你小组的小朋友听。”

  在小组讨论交流的过程中,首先提出问题,但不急于让幼儿回答,而是留给孩子充分思考的时间,让他们在小组内相互讨论、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将零散的生活经验、思维灵感系统化。在幼儿合作研究的同时,老师参与到孩子中,支持、鼓励孩子的各种想法,了解他们的个体差异,引导沉默的孩子说话,鼓励人人动口,参与讨论,运用启发性的语言引导他们动脑筋、用老师教给的方法,去编出不同的故事结尾,如:“由于小老鼠贪吃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小鸟、小鱼、小朋友是怎么做的?”等。对幼儿创编的不同结尾类型作到心中有数。

  再组织个体与集体交流:请编出不同类型的、有代表性的幼儿向全体幼儿展示讲述,大家借鉴、分享创造成果。

  在师生交流过程中,引导幼儿思考:“小老鼠为什么会掉进河里?”“你想对小老鼠说些什么?”体会“贪吃”的意思,教育孩子做事情前要考虑好后果,不能像小老鼠那样,要注意安全。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

  1、在生生、师生间充分的互动中,通过互相交流和启发性语言的运用,引导幼儿续编多种多样的故事结尾,解决本课难点。

  2、为每一个幼儿提供讨论交流,相互学习的机会。全面完成本课教育目标。

  第四环节:创设环境,延伸活动

  1、把图片放在语言活动区内,以备幼儿继续观察、讲述。

  2、准备画纸、画笔,让幼儿将续编的故事结尾画下来,和原来的四幅图片装订成册,进行完整讲述。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

  1、是为了继续扩展本课的外延,因为下课不是学习的结束,而是进一步探索的开始。

  2、创设发展语言的环境,让每一个幼儿有充分的观察、讲述的时间和机会。

  3、用各种形式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

  四、教学特色。

  1、从情感态度、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等多角度体现了《纲要》的精神。

  2、注意将老师的“教”转为孩子的“学”,将培养孩子的能力贯穿活动始末。

  3、课上课下相结合,充分利用集体教学和语言环境创设两种形式,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个幼儿创造理解和表达的时间和机会。

  4、让孩子学会研究性学习,为终身教育奠定基础。

说课稿 篇4

  说教材:

  《太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是四年级下册的第4单元,属于综合探究单元。这个单元的“二级目标”是“能用测量工具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围绕培养目标,教材设计了“认识太阳”和“太阳,我们的朋友”两个探究性活动。

  为了让学生走进科学,收集到事实与证据,更好地了解世界、认识世界,我们只有根据事实与证据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所以,搜集事实与证据是科学活动的重要环节。

  在《认识太阳》的过程中,创设了欣赏漫画、探究太阳能等活动,引领学生在有趣的探究活动中了解和认识太阳,充分体验搜集事实与证据的重要性。接着,教材在《太阳,我们的朋友》中选取了头脑风暴活动,让学生亲自观测,突出“用测量工具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的主题;引导学生在实际模拟活动中,亲历科学实践,进一步感受和理解事实与证据在具体的亲历探究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这样,整个单元的活动一步步引领学生走进科学中来,培养目标上突显了“二级目标”的达成。

  说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到事实与证据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作用与意义。

  (2)激发学生参与科学探究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能用测量工具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的习惯。

  说教学过程:

  (1)导语:同学们,你们都见过哪些漫画?学生会说出见到过动物的漫画、植物的漫画、还有知名人士的漫画等等,漫画简单明了地反映了事实的主题。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与众不同的漫画。教师以“Powerpoint演示文稿”形式展示“冰淇淋和太阳”,请学生赏析。

  (2)学生观赏漫画,提出问题后,建议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研究:4-6人一组,选一人为组长。活动时,小组要集体行动,互相协作,相互帮助。

  (3)学生在观察“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时,要特别强调注意“安全提示,保护眼睛”。正确地进行观察,不要直视太阳,以免伤害眼睛。

  (4)学生在进行测量和调查活动时,建议在操场或校园内要布置好学生活动区,如向阳地区、背阴地区及图书室和计算机房。各活动区之间位置要适宜,既要注意避免各活动区之间的相互干扰,又要注意尽量在教师的监控范围之内。

  (5)“太阳能的利用”。这部分的教学是学生展示事实和证据的过程。建议让学生充分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科学教育就是要培养孩子尊重事实和证据,从小养成动脑动手的好习惯。我们常说“从经验中获得知识”,“实验是第一位的,照片、资料是第二位的”,要通过亲身实践来解决问题,诚实地呈报结果,让每一个孩子都知道所要发生的现象。也就是说,科学教育是将实验、事实、证据放在了十分基础也是非常重要的位置上。

  重视每一个学生对事物的解释。特别要关注学生们的想法,这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特点。要教育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倾听他的发言和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从小培养学生对事物的独立的看法,进行有根据、有条理的思考,这是我们科学教育追求的目标之一。

  (6)拓展活动“哪个热得快”是一个对比实验。教师要注意在实验中的塑料袋黑白颜色不同,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如,使用的温度计的种类要一样,温度计插入水中的多少要一样,塑料袋大小要一样,装入袋中的水量也应该是一样的。

  教学反思:

  在教学活动中,提醒学生要把观察到的和测量到的事实、搜集到的证据与解决的问题结合起来,不要忘了事实与证据的作用。如:我们组要解决哪些问题?搜集到的事实和证据能解决哪些问题?我们的课本里提供的小资料你认真阅读了吗?他告诉了你那些证据与事实?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更换或补充活动内容,但所选内容要符合本课的主题与探究目标。对“调查利用太阳能的方法与途径”的内容,可以组织学生把有关的书籍带到学校提供给其他同学阅览。

说课稿 篇5

  各位评委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詹天佑》。

  站在那巍巍的八达岭上,看着纵横的铁路,我们会不由自主想起詹天佑,这位中国的铁路之父。正是他,这个杰出的工程师,主持修筑了第一条完全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京张铁路。

  根据素质教育的新思想,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充分考虑到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要求,我采用“激趣促读,直扑重点”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用“自学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来阅读这篇课文。以此在学生了解詹天佑事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自学能力;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在读中感悟詹天佑杰出才干和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本课为2课时,第一课时让学生在读中初步感知内容,了解詹天佑的事迹。第二课时直扑重点,分组合作,在读中领悟詹天佑的杰出才干和爱国热情。

  一、交流信息,激发兴趣

  让学生交流詹天佑所处的时代背景、生平、求学事迹等方面的资料,初步了解詹天佑。激起学生对了解詹天佑一生伟大业绩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就引向了全文的重点部分,即介绍詹天佑是如何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内容。

  二、小组合作学习,体会施工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感悟詹天佑的杰出才干。

  叶老曾说:“教是为了不教。”而传统教学的弊端就在于教师繁琐的讲解分析,占据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从而使学生失去了练笔的机会。事实上,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当学生迫切想学习第三段,感悟詹天佑超人的智慧和杰出才干时,我因势利导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探讨的方式来学习,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伙伴,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从而使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和兴趣交流呈现出双向和多向互动的局面,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自觉主动热情的学习状态,投入到读、思、议、画、写等语文活动中去。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汇报学习成果。如:勘测线路部分,学生们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词句,结合生活实际和课前收集到的资料,感受詹天佑严肃认真、吃苦耐劳、身先士卒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并体会到他能完成任务的思想动力源于他深深的`爱国热情。

  开凿隧道部分,学生通过画示意图,体会詹天佑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地势采用不同工作方法,从而感悟詹天佑的智慧和才干,这体现了学科的综合,有效利用美术教学来解决语文学习中的问题。

  设计人字形线路部分,学生除了画示意图,还演示火车走人字形线路的原理,充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语文教学要注意开挖学生的创造潜能,关注学生的持续发展。因此,我又让学生分析有没有别的办法能代替人字形线路,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想象的空间,学生可能会设计出:之字形线路,螺旋形线路,折回线路等。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方案和詹天佑的人字形线路做比较,结果发现学生的方案可行性不足。然后再观察动画,通过直观的手段让学生感悟詹天佑的杰出才干。

  三、 结合自身感悟,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精神。

  语文学习是个性化很强的活动,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学生已经感受的詹天佑的杰出才干,为了强化学生感受,引导学生研读第二段,观看悬崖峭壁图片,了解施工难度,这样,学生对詹天佑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感情朗读也就水到渠成。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詹天佑顶着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嘲笑。克服重重困难,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终于成功地修筑了京张铁路,显示了中国人的智慧和才干,国人为之振奋骄傲。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我顺势安排了一个口语表达训练,让学生夸夸詹天佑。给学生留出情感发挥的空间。

  五、作业练习,课内外结合。

  我设计了读一读、写一写、画一画等自由选择的作业内容。体现了训练的层次性。一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活动的完结,而应该以此为一个新的起点,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

  詹天佑生前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活着,总要为后代留下点什么。我詹天佑只想为后代留下几条铁路。”是啊,我们的教育应该给孩子留下点什么呢?构建主义的精髓是以学生为中心,我们的教育应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定的基础,培养他们全面的人文素养。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6

  幼儿园托班孩子的思维正处在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度的时期。幼儿园说课评课要根据他们情感外露、不稳定,设计时要带有很大的情绪性。幼儿园说课评课学习、活动的特点是关心活动的过程。因此,幼儿园说课评课应更注意游戏化、情景化。幼儿园说课评课强调让幼儿在愉快、轻松、自由的游戏中自娱自乐,玩中学,玩中获发展。下面就与大家一起分享一篇有关幼儿园说课评课的文章。

  教材分析:

  《称象》是一个民间方为流传的历史故事。活动通过对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的介绍以及与大官们方法的对比,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语言通俗易懂,让幼儿能很快的理解故事内容。

  本故事主要是让幼儿了解古代的'人很会动脑筋,知道他们是怎么称象,同时通过故事来培养幼儿善于动脑,勤于观察的好品质。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建立在幼儿已经了解量的守恒的原理上,而让幼儿知道通过量的守恒的原理,我们可以进行量的替换。这对大班幼儿来说太抽象了,也相对来说较难,因此我把这个故事分成两课时来上,第一课时主要让幼儿了解量的守恒的原理。而第二课时是在幼儿已经初步了解量的守恒的原理的基础上,让幼儿有表情地、生动地复述故事,从而来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先来说说第一课时吧,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幼儿了解量的守恒的原理中的量的替换,因此,我认为本活动的重点及难点就是让幼儿知道曹冲是怎么称象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特制定目标:

  1、理解故事中曹冲称象的好方法,初步了解量的守恒原理。

  2、培养幼儿善于动脑,勤于观察的好品质。

  环节分析:

  1、谈话导入。

  让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来说说要想知道一样东西的重量,你会怎么办?这一环节不仅可以引出下一环节的故事,还可以为解决难点做好铺垫。

  2、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幼儿对故事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同时知道古时候的人,要想称一头大象是那么难的,那他们是怎么称的,这样的方法行吗,为什么不行。让幼儿对大官们的方法和曹冲的方法做个比较,这可以发展幼儿的比较性思维。

  3、欣赏曹冲称象那一段,重点理解曹冲利用量的替换原理来称大象。

  这一环节是突破重难点的环节,幼儿的思维比较直观形象,单单就是听故事,幼儿是很难真正理解的,更何况是那么抽象的守恒原理。而课件比较形象直观,利用课件让幼儿能形象的知道曹冲称象的步骤,欣赏课件后,幼儿对于称象的步骤是知道了,但对替换了是否就一样重呢?还是朦朦胧胧的,这就需要实验演示操作了,让实验去验证这个原理。让幼儿进一步去了解守恒的原理。其实这个环节也是落实这两个目标的环节。

  4、再次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在幼儿对曹冲称象的办法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再来欣赏故事,达到真正理解故事的目的。

  5、结合现在实际情况,发散幼儿的思维。

  启发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从当时的情况和现代社会两个方面进行思考。激发了幼儿积极参与,大胆想象,鼓励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同时也让幼儿进一步体会曹冲的聪慧,激发幼儿积极动脑的好习惯。

【说课稿】相关文章:

说课稿模板说课稿01-13

长城说课稿10-27

神经说课稿11-02

夹竹桃说课稿11-03

物态说课稿11-03

童趣说课稿11-03

分式说课稿11-06

故乡说课稿11-06

歌声说课稿11-06

跳水说课稿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