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3-19 14:44:5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选说课稿八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说课稿八篇

说课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四年前,当新课改的春雨沐浴我们的时候,我们感觉凉丝丝的,但春雨润物细无声,在座的老师们都在这场春雨中茁壮成长起来了,你们都是新课改的精英,所以,我很有幸来到这里,把我们共同研究的《小小的船》这一课,说给大家听一听,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下面我将从以下六方面说起:

  一、课程理念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点、难点、空白点

  四、教学方法

  五、学生学法

  六、教学流程及策略

  一、课程理念:

  《小小的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第七课,本课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充满儿童情趣和幻想的小诗,这首诗歌用通俗易通的语言,把蓝蓝的夜空里群星闪烁、月儿弯弯的美景活灵活现的描绘出来。全诗极富有想象力、意境优美,把弯弯的月牙比作小小的船。课文插图是一个顽皮的孩子将书包挂在月亮船尖上,坐在船上遨游夜空,看到了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教学这篇课文要抓住诗歌的特点,激发学生学诗歌的兴趣,又要挖掘出诗歌美的因素,对学生进行审美的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所以,教学中我们从一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入手,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体现形式和内容的直观性、形象性,创设情境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二、教学目标:

  1、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从而认识本课九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只”的用法。学唱《小小的船》这首歌。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启发学生想象,体会飞上蓝天坐上月亮的愉快之情。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探究精神。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空白点:

  重点: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识字,读中体会,读中理解,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难点:理解诗句和内容,展开想象。

  空白点:你坐上月亮船会看到什么?假如有一天,你飞上蓝天你会做什么?

  四、教学方法:

  1、创设许多情境:如谜语引入,音乐欣赏,夺星星等。

  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比如同桌互读,互认、互检生字等。

  3、“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的方法。

  为此,我们准备了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缺少生字的儿歌,小星星等,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

  五、学生学法:

  1、诵读法

  2、自主合作认识生字的方法。

  3、启发学生如何想象。

  六、教学流程:

  (一)唱一唱,贴一贴,激发兴趣。

  首先用谜语导入“一闪一闪亮晶晶,好象无数小眼睛,挂在天空放光明。”然后师生一起唱《闪烁的小星》!最后让学生再次边唱边跳、把星星贴到蓝天上。

  [在这一教学环节,学生边歌边舞把星星贴在黑板上装饰的巨幅“蓝天上”,创造性地把夜空移到了孩子们眼前,再现了教材内容的相关情景,使情境直接诉诸于学生的感官。把学生们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课堂上。]

  (二)说一说、想一想,趣中揭题。

  这里老师提出了四个问题:

  1、星空还缺少什么呢?

  2、平时你们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3、让学生说说弯弯的月亮象什么?

  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飞上蓝蓝的夜空。(点课件)随即老师问第四个问题:

  4、说说刚才看见了什么?

  在学生入情入境的关键时刻,引入课文。板书课题

  [在这里,由浅入深的提问,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顺序,使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使他们对教材由“近”感到“真”,由“真”感到“亲”,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学生在这种角色体验中,进入情境。]

  (三)读一读、想一想,自主学习。

  1、学生自主识字。

  分4步完成:

  (1)打开书自读课文,画出生字。

  (2)用自己喜欢的办法和同桌交流识字。

  (3)检查认字情况。(小组比赛)创设情境:课件出示静止的星空图。(点课件)教师点星星变成生字,学生念出后,生字变成星星飞回天空。

  (4)送生字回家

  2、教师精心导读。

  “以读为本、以读代讲”是语文学习的主要方法,也是本课教学的宗旨。所以,我准备分三个阶段进行“读”的教学:

  1)、初读阶段:

  首先让学生自由地读课文,然后及时检查。

  2)、品读阶段:

  (1)引读。

  老师范读之后让学生给老师评价,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老师告诉学生要读好弯弯、小小等叠词。

  (2)美读。

  让学生带着独特的情感去读,要求以声传情。

  (3)演读——加上动作读

  [这一个环节,通过“以读代讲、读中促解”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没有分析讲解,但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放手让学生大胆发现、自主识字、快乐诵读、自由探索、尽情体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唱一唱、说一说,趣中求新。

  1、 学唱《小小的船》这首歌。

  2、如果有一天你真的能飞上太空,你会做什么呢?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读和背,还要鼓励孩子不断的创新,在这里,教师精心营造了一个让孩子放飞梦想的情境,让孩子在这个情境中,大胆地想、大胆地说、尽情地表现。]

  (五)作业拓展延伸。

  1、当小歌唱家:唱星空;

  2、当小诗人:写星空;

  3、当小画家:画星空。

  [多样化、个性化的作业布置是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和延伸,给学生创设了大胆想象的空间,学生多彩多姿的个性会得以飞扬。]

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

  幼儿对动物总是情有独钟,乐意画可爱的他们,更愿意想象出不同的他们,深海里的怪鱼,特别能激起幼儿想象的冲动,因为无人到达的深海神秘莫测,令孩子向往好奇而怪鱼能使孩子突破常规思维,充分的想象。学习过程中让孩子根据想象变化鱼的外形,为创造性地表现创造了条件;最后让孩子在模拟“海”的环境中与同伴、老师、环境相互作用,大胆表现,则会让孩子们体会到探索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活动设计中,我一方面充分利用和调动孩子已有的美术学习经验和水平,用大胆的图案和线条表现鱼儿的外形特征和动态;另一方面,结合大班孩子的想象力、学习力比较强的特点将,我创造、想象作为活动的一个延展点,激发孩子们的创作乐趣。

  二、说活动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本班实际情况,确定本次目标为:

  1、用线描画的方法表现怪鱼的形状和特征。

  2、大胆设计图案进行装饰,丰富画面背景。

  三、说经验准备 深海鱼图片,线描画“深海里的怪鱼”范例

  四、说过程: 一、导入

  今天柯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条奇怪的鱼,你们看看它奇怪在什么地方?

  幼:没有颜色,花纹

  师:对了这是一条深海里的怪鱼,它不敢出来找它朋友玩,因为它觉得它身上没有任何花纹,不漂亮,那你们觉得用什么线条,什么图案来装饰它身上的花纹呢?

  幼:+

  (这一环节我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幼儿了解怪鱼的特征,知道怪鱼的含义,激发幼儿的探索能力)

  二、教师示范画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些柯老师用图案,线条来装饰的怪鱼,你们觉得柯老师画的这些怪鱼都长的一样吗?它们什么地方不一样?

  如果请你们来设计,你会用什么样的线条,图案来装饰这条怪鱼呢?

  幼:自由发挥

  接下来也请小朋友用线条图案来装饰这条怪鱼,你学会用什么线条,图案装饰就用什么线条,图案来装饰。(你们在画怪鱼的轮廓要画的大,不要画的太小)

  (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让幼儿观察老师画的图片里面图案不一样,然后让幼儿大胆的创作自己的画)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点评

  五、活动延伸:可将材料放回美工区,让幼儿观察创作。

说课稿 篇3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正反比例的应用》,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进行我今天的说课。

  一、 教材分析

  《正反比例的应用》本课选自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信息窗,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以及正反比例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今后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知识的重要基础。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和学生的研究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判断问题中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2. 会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感受数学的价值。

  重点:会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难点:正确判断数量间的比例关系并列出比例式。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很多数量关系和比的知识,基础掌握还可以,而且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索能力,但是语言表达不够规范。

  三、 教法

  采取"引导-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突破本课的难点。

  激励评价法:"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我在学生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发现有独特见解的,都给予激励的评价,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四、 学法

  [ 新课程不但倡导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而且着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有:

  合作交流法:在获得新知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开展小组合作,在小组中分工明确,提高了学习效率,使学生的智力得到最佳的开发,树立的主人翁的意识。

  反思法:方法注重反思,学生才能学得牢。在课将结束,学生对自己的获得的知识和学习方法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取长补短。

  四、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2)总价一定,每件物品的价格和所买的数量。

  (3)小朋友的年龄与身高。

  (4)正方体每一个面的面积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5)被减数一定,减数和差。

  谈话引入:我们今天运用正反比例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意图:简单的复习为本节课学习做了铺垫,提高了教学效率。

  2.出示学习目标,能用解比例的方法正确解答比较简单的应用题。

  意图:带着目标去学习,让学生把握学习方向,而且可以让学生做好自我检测,课后有目的的复习巩固。

  3.出示信息窗的情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意图:培养学生提取信息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能力。

  4.让学生先独立解答,然后小组交流解题方法,找同学到前面板演解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做好引导,问题中出现的数量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指导用解比例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意图: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强化学生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在经过思考掌握方法之后,直接引导学生用解比例的方法解决第二个红点问题,找代表汇报解题方法与过程。

  意图:培养分析、判断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6.总结方法。让学生自己总结用比例相关知识解决应用题的方法。

  意图: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7.达标检测。

  意图:学生从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如果不及时巩固、复习,与实践没有结合起来,就会稍纵即逝,因此设计合理的有效地练习是必须的。

  8.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易错点?

  意图:这个环节给了学生充分参与课堂的机会,可以培养学习总结概括能力,也会让学生自我评价学习效果。也利于学生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五、 板书设计

说课稿 篇4

  (播放视频00:00—06:10)

  在第一阶段,我与学生共同探究了本节课第一部分的内容——抛物线的定义。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我选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以及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来引入新课,通过让学生感受抛物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探索抛物线定义的教学中,我的设计是通过几何画板来展现抛物线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从动态的展示中,通过观察,发现和认识抛物线。这样做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直观感受抛物线,抓住轨迹问题的本质——变化过程中的不变量,这样就能非常容易的探索出抛物线的定义。

  学生在第一阶段的学习中,学习过程是从看到画的一个过程。

  在给出定义之后,我引导学生进入了第二阶段——深入探索,完善体系。请大家继续观看。

  (播放视频06:00—17:32)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这节课的又一重点内容,而抛物线标准方程的推导是这节课的难点。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我的设计是

  第一步,回顾求曲线的一般步骤。由于“曲线与方程”“方程与曲线”的这种关系贯穿解析几何的始终,学生对它的体会,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我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回顾知识,加深学生对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方法—解析法的理解。

  第二步,推导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我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小组展示等手段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通过严谨细致的分析,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进一步加强过程性教学。

  第三步,利用表格由学生总结出其他几种形式的抛物线标准方程,以及相应的焦点坐标与准线方程。这部分内容由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在第二阶段的学习中,学习过程是一个从想到研的一个过程。

  第三和第四阶段分别是指导应用,鼓励创新以及小结概括,深化认识。请大家继续观看。

  (播放视频17:32—结束)

  在这两个阶段中,我引导学生总结出方程特点后,给出例题和当堂检测来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并通过当堂检测检验本节课的学习效果,达到了堂堂清的目的。最后,由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深化学生对本节课的认识。在这两个阶段中,体现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

  教学反思: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逐步展开,学生通过看(观察体验)——画(实验尝试)——想(独立思考)——研(合作交流)——用(巩固提高)的学习过程掌握了知识,提升了能力。

  本节课我的设计理念遵循以下原则,以学生为主体,以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为手段,以能力提高为目的。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不断为学生提供思考及合作的探究性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串,启发学生参与到问题中进行思考探究,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我在教学过程中还注意解析几何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方法与思想。

  总之,这节课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在通过自己的努力之后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达到了能力上的提升。

  当然,我的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语言的精炼规范上还有一定的欠缺,我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我的课堂变得更严谨,更完美。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不当之处,请各位专家评委,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说课稿 篇5

  本框题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和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明确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与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本框体内容理论性较强,知识逻辑关系较紧密,但比较枯燥乏味。既要把这节课上得生动活泼,又要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在应在备课上下功夫,要研究课标和教材,同时又要分析学情,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设计好本框题的教学。

  在设计本框题教学之前,首先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理清本框题的知识线索,在备课的过程中设定了终点目标为“正确分析给定材料中怎样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为达到这一终点目标,设定了三个使能目标分别为“我国的资源国情”、“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要求”、“为什么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为达成以上目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可持续发展的知识,设定了起点目标为“我国的人口、环境国情”,作为学习本框题的内容的铺垫。为完成本框题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设计了问题讨论与抢答等活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基本达成,条理虽然很清晰,但课上完后,备课组老师都有相似的感觉:学生参与程度和学习热情未达到预期效果。我们认真观看学习《课堂活动的点评》中的课堂实录片段、《“六要素”教学行动策略》、聆听北京市文汇中学王琪老师、北京市第十中学韩玉兰等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座,,运用结构化备课、课例研究和课堂观察等方法,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进行认真的诊断和剖析。备课组老师相互交流本框题内容的教学设计,并就如何上好本节课提出各自的意见,在认真反思之后,我对本框题的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和补充。在原定教学目标基础上,增加了“具有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珍惜资源、关爱自然的能力和情感”这一教学目标。为达成这一教学目标,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合作探究的精神,我在终点目标中增加了“设计以环保、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公益广告问题”和“我们能够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做些什么?”两个问题和“小组合作、成果展示”等活动内容。同时,把“请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如何建设国际旅游岛提几点合理性建议”该为书面作业,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思考空间,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严谨治学态度。

  以上教学目标的修订、问题及活动的设定,很大程度上缩小了书本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使书本知识不再枯燥乏味,课堂气氛较为活跃,积极学生学习热情较高,收到较好教学效果。

说课稿 篇6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程序各方面作具体的阐述。

  一、说教材。

  《长相思》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文章中的一首词。可以说,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作者通过对眼前边塞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和热爱。选编这首词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词的诵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同时,积累古诗词,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词《长相思》,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2、用掌握的方法学习古词。

  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感悟作者的思想之情。

  三、说教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突破重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结合诗歌的特点和学生个体差异,本堂课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朗读感悟法:

  结合本课的语言特色,以读代讲,以读促学,通过自读自悟、边读边想像,配乐朗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并将之内化、沉淀,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

  2、想象感悟法:在本堂课的教学中,通过的情景设置,让学生置身诗境,进入作者的内心,与作者进行对话,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境教学法:有景、有情、有境是诗歌教学的基础。本节课中,我极力为学生创设诗境。使学生在情境中诗歌文意,享受审美情趣。

  4、评价激励法: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珍视学生的独特的阅读体验,只要言而有物,言而有理,都给予认可与鼓励。

  除了以上方法外,在本堂课的教学中,还穿插了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等等。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前面我们学习了两首描写思乡之情的古诗,我们一起来背一遍吧!(齐背《泊船瓜洲》《秋思》)

  2、我们学习前面两首古诗时,运用了什么样的学习方法,谁能说给大家听?(读古诗、知作者、解诗句、展想象、悟诗情)

  这节课我们就请同学们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长相思》

  齐读课题。解析词牌名。

  (首先我通过复习导入让同学们对前两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并引入本课学习古诗的方法。在此环节并对词牌名《长相思》进行解读,让学生对词有大致了解。)

  二、初读古词,知晓作者。

  1、初读提示:诵读全词,读准字音。

  2、检查字音,指名读古词。

  3、知作者。(生介绍,师补充)揭晓词人创作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这一环节通过初读自学掌握字词句,然后创设情景将学生引入这首词的环境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学词句,悟词情。

  1、朗读古词,结合注释,理解句意。(将句意写在练习本上)

  2、指名说句意。

  3、师生交流。

  (1)感读古诗。

  师:作者的“身”在哪里?生:身在征途。

  师:你们是从哪儿读出来的?(齐读上半阙)

  师:上半阙你读出了什么?生:故乡之远,行军之艰难。

  师:作者的“心”又在哪里?生:心系故园。(齐读下半阙)

  师:下半阙你又读出了什么?生:将士们在风雪交加的夜晚思念家乡。(指名读,读出思乡之情。)

  展开想象。

  现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仿佛处在一个怎样的世界里面?(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的画面)

  师:《长相思》读到这里,你们感受到了作者一颗怎样的心?

  4、再读古词,感悟词情。(小组竞赛读。指名合作读。)

  (首先我让学生根据注释理解词意,指名说词意练习学生的表达能力,然后再通过朗读感悟法和想象感悟法进行师生交流,感悟和想象将士征途中的困难以及思乡之情。当学生理解这首词后便会加深自己的情感体验,这时我让小组赛读以及指名展示读来升华情感。)

  四、板书设计。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读古诗

  知作者 身在征途 抒发思乡之情

  解诗句 心系故园

  展想象

  悟诗情

说课稿 篇7

  说活动教材

  雷锋,一位热心,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解放军叔叔。学习雷锋意味着将雷锋精神得以延续与传承。《指南》社会领域人际交往目标4关心尊重他人中要求5-6岁幼儿“能关注别人的情绪和需要,并能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这节大班社会活动《学习雷锋好榜样》,让幼儿在游戏中认识雷锋,发现身边的雷锋,学做“小雷锋”,争做“雷锋志愿者”,在各个环节中彰显伟大的雷锋精神,使其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并将这份关爱之心传递下去,快乐你我!

  说活动目标

  结合幼儿现有认知基础和实际年龄特点,我拟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关心他人、助人为乐是一种雷锋精神。

  2、能力目标:关心生活中需要帮助的人,并能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3、情感目标:体验学习雷锋精神为他人服务的乐趣。

  说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知道关心他人、助人为乐是一种雷锋精神。

  活动难点:及时关心生活中需要帮助的人,并能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说活动教学法

  教师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有效激发了孩子的兴趣,让幼儿的自主探究学习在互动式的动静交替中灵活应用。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游戏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教法:我采用图片直观教学法、交流讨论法、提问启发法等教学方法。

  学法: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分析法、讨论法、游戏法、实践操作法等学法,培养幼儿懂得关心,乐于助人的好品质。

  说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了解雷锋,知道雷锋的英雄事迹

  物质材料准备:PPT课件、操作卡片(垃圾图片若干张、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桶卡片若干)

  说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认识雷锋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几月吗?

  三月,春姑娘忙着给大地送去温暖,雨露帮着大地滋润着土壤。大自然呀,他们相互帮助、生息繁衍。这时,老师不禁想起了一个人。

  提问:他是谁?说说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小结:雷锋:热心、乐于助人、无私奉献,他的这种精神被人们赞扬,也值得我们去学习。

  二 、发现身边的“雷锋”

  师:其实,在我们幼儿园,我们的身边,就有许多助人为乐的小朋友,你们瞧。

  1、提问:你都看到了什么?

  幼儿自由回答。

  小结:他们懂得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大家都夸他们是“小雷锋”。

  三、学做“小雷锋”

  1、提问:平时有没有帮助过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你是怎么做的?

  2、游戏:《学习雷锋好榜样》

  师:在生活中,也许只是你的一个举手之劳,就能解别人的燃眉之急,有位清洁工这会遇到了一点小麻烦,这不,刚扫好的垃圾被风儿吹散了,我们应该怎么做?

  游戏规则:将幼儿分组,每组有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桶各一个和各类垃圾图片若干,请幼儿将垃圾分类并贴与相应垃圾桶背面。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展示并评价作品。)

  小结:我们的小朋友好厉害,及时的帮助了清洁工把垃圾很快的送回了家。你们看奶奶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我想你们此刻也是开心的.,传递爱心,快乐你我。这就是雷锋精神的意义所在。

  活动延伸:

  争做“小雷锋”

  学习雷锋好榜样,你我携手筑文明。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小雷锋,都有着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现在跟着老师,我们一起去当一次雷锋志愿者吧,将源远流长的雷锋精神发扬光大!

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解读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组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以“异国风情”为主题,目的就是为学生打开一扇异国文化的窗口,向学生展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本文是我国已故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的短文。作者那道出人生教诲却举重若轻、守望平凡却追求一种精神境界的本色朴素的语言令人赞叹。文章先点明了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期亲身感受到了德国人非常爱花,接着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德国人养花的特点。抒发了作者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最后,讲述作者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情景,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及五年级段的语文学习要求,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认知和能力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天性、宇宙、真切、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二)、方法和过程目标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投入情感,展开想象,读出自己独特的感悟

  2、与同伴合作学习,交流体会,表达想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异国风情,体会人性之美,播撒“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种子。

  三、说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四、说教学理念、教法与学法

  课堂中尽情展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在教学行进中,我主要采用品象法与体验法,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品味、琢磨与习得。

  五、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依据主要场景制做课件见及配置音乐。

  2、学生准备:按自己的习惯及要求进行课前预习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流程

  (本课的教学主要有四个内容,即“看文、看花、看人与看梦”)

  一、看“文”

  师:同学们,我们中国有一座著名的学府叫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有一位已故的著名教授叫(生读:季羡林)。季先生是享誉中外的语言学家、翻译家、佛学家,还是别具一格的散文家;他80高龄提笔写散文,一发不可止,成为当今学者散文的一座高峰。

  今天我们要走进他写的一篇美丽的散文去感受他美丽的情怀。

  学生读题

  1、请打开150页,大声读一读课文,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学生自主学习。

  3、反馈:

  师提示:讲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很好的办法,那就是补充课题。谁能将《自己种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个课题补充完整,课文的主要意思就讲清楚了?

  预设:(点拨点:时间?自己看到的是什么?别人看到的是什么?几十年后又有什么感觉?)

  四五十年前作者在德国留学,看到德国人自己种花只看到花的脊梁,别人看到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花的海洋。几十年后,他又踏上德国,发现美丽并没有改变。

  随机师生共同板书:脊梁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学生读好“词语”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高段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师一定要教给学生方法,我采用提示补充课题,点击重点词语等方法,潜移默化中提高孩子的概括能力。)

  二、看“花”

  (一)“自己看到的”

  师:德国家家户户种花,自己却只看到脊梁,哪个句子直接写到养花的人只看到脊梁。请找出句子。

  出示句子:“家家户户都养花。他们的花不像中国那样,养在屋里,他们是把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1.谈谈自己读句子后获得的信息。

  预设:

  **家家户户养花,是个爱花的民族。

  **养花的地点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花的脊梁”只是一些枝干和叶子,并不美观;(师:花的脊梁是什么?与花相比给人什么感觉?师:读书应该读出书背后的东西)

  **花最美丽的部分──花朵自己却不能完全欣赏到;

  **感觉这样做自己有点得不偿失

  **这是一个奇特的民族。(在行为上)

  ……

  师小节:我们抓住“家家户户”、“临街窗户”、“花的脊梁”等词语捕捉信息,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朗读时只要注意这些词语就能将句子读好了。

  2、一生读,齐读。

  (用孩子读句子后获得的信息导入教学,不仅尊重了孩子的认知发展,而且更能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更大的探究张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看“别人看到的”

  1、别人看的花怎样?请找出句子。

  出示句子: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得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学生自己练习朗读。2位生个别读。

  2、师: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呢?

  4、学生反馈:

  预设:

  **我仿佛看到家家户户的窗子上鲜花怒放,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如雪,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美丽极了。

  **我仿佛看到在这些奇特房子的窗台上的花连成一串,汇成了一条条花的彩带。我感到逛街成了一种美的享受,真香真美。

  **我仿佛看到主人们正在把一盆盆快枯萎的花搬下阳台,换上一盆盆正在开放的鲜花搬上阳台。

  **我仿佛看到各种鲜花争奇斗艳,吸引来了大批的蝴蝶,围绕着各家各户的窗台翩翩起舞。主人闻着花香,欣赏着蝴蝶翩翩起舞;行人不时驻足观赏,真是“人在街头逛,似在花海中。”

  **你是抓住“姹紫嫣红”这个词语展开想像,真好!

  (师指导:你的想像真美,能把你的想像融入姹紫嫣红这个词语读一读。生先读词语,再读句子。)

  **你从家家户户这个词语,看到了一条条花的彩带·

  (师指导:你也把你的想像带如句子读一读。)

  **你看到了鲜花背后的辛勤和汗水。你走进了德国这个美丽的国度。

  **从静态的鲜花街道,看到了花碟共舞的动态美·

  (师指导:你能不能让我们走进这个鲜花的世界,读一读词语“”)

  (师:同学们,将这些美丽的画面带进句子,你会读出让你应接不暇的花的海洋。)

  ……

  6、同学们,你们的朗读,你们的想像,仿佛把我们带入了这样的画面。

  出示句子师读:(朱自清)

  所有的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这儿一簇,那儿一丛,都在微风中炫耀着自己的鼎盛时代,每一朵花都在枝头上显示着自己的喜悦。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

  师引读:所有的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这儿一簇,那儿一丛,都在微风中炫耀着自己的鼎盛时代,每一朵花都在枝头上显示着自己的喜悦。就是——花团锦簇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就是——(姹紫嫣红)

  学生齐读句子。

  7、师:你们的朗读,你们的想像,又仿佛把我们带进了这样的画面。请看:

  出示课件:鲜花满街

  8、把你们的感受化为朗读!

  生:女生读,男生读

  9、把这份美丽留在心中,全班读句子或背诵句子。

  (这是一段很有张力的语言,一幅绚丽的画。在指导学生细品语言,还原形象时,我采用了朗读体验法,通过朗读文字,闭目想象文字所描绘的画面,层层深入,从语言到画面,再从画面到语言,引领学生走了一个来回,从而培养学生高素质的语感,积累语言,内化成生命中美丽的积淀。)

  三、看“人”

  (一)看“房东太太”

  1、师:德国人人种花,让别人看到了花的海洋,那自己呢?(脊梁)

  2、补充材料:四五十年前,作者季羡林先生在德国留学,住在房东欧朴尔家。房东太太大约五十多岁,是一个典型的德国家庭主妇,善良得像慈母一样。季先生就住在他们家,一住就是十年。十年里,他每天只看到花的脊梁,于是他问房东太太:“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

  生:“正是这样!”

  3、出示句子

  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然一笑,说:“正是这样!”

  4、句子中有个神态的成语,不能错过。是怎样的笑?

  意思:轻轻地笑。

  ……

  师生对读(我们来读读句子,你会感受到这还是怎样的笑。)预设评价:自然的笑,不可言传的笑,发自内心的笑,热情的笑,温馨的笑……

  师:现在明白还是怎样的笑?

  5、就这样,一个声音在季羡林先生耳边响起,正是这样,正是这样,正是这样,正是怎样呢?

  师引读:正是这样,走过每一条街,(看见窗户前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正是这样,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

  正是这样,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语文教学中,每一个词都充满了张力,要想语文教学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效果,只有不断开掘字词这个源头,才能上出语文味来。“莞尔一笑”一词,刻画人物形象入木三分,令人回味无穷,这样的词我们要做足文章。)

  (二)看“民族”

  师:面对如此美丽的景象,季羡林先生是怎样想的呢?读课文,找出句子。

  2、出示句子: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3、联系上文,写一写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反馈:

  句子一:

  预设:**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当我为别人付出的时候,别人也在为我付出;互帮互利,互相赠予,共同享受生活的美丽。这就是一种人生境界。

  **每个人都把自己种的花儿展示在窗外,自己也能看到多于自己的更多、更美丽的花。

  **学生联系实际举例说明。(如:学生轮流值日打扫教室卫生,每人带课外书到班上建立图书角等等,都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每一个人将美丽的事物展现给别人,那就是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圆。

  **花,使季羡林想到如何做人,这本身也是一种境界。花很美,人也美。

  **一份快乐两个人分享,就成了两份快乐。

  **为什么说这种境界让人“耐人寻味”呢?

  **他们把花给别人看,这种高尚的、无私的精神境界让我们耐人寻味。

  ……

  师:你们的感受说明你们理解了这样一个问题,明白了每个人要先为别人奉献,在为别人奉献的同时,也能得到很多,这确实耐人寻味呀!当我们再次读这句话的时候,你会带着怎样的心情来读?

  预设:

  **我会带着赞美的心情来读。

  **我会带着敬佩之情来读。

  **我会带着欣赏的心情来读。

  师:相信你们会读得更好,更“耐人寻味”了。

  生齐读句子。

  师:请再看句子,虽然“人人为我”放在前面,但实际上“我为人人”是前提,只有“我为人人”尽到责任和义务,才会实现“人人为我”的美好愿望。“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这样的奇丽的景色,会长久保持吗?

  生:(会)

  你们如何理解“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预设:

  **“美丽”指的是德国那奇丽的花。

  **“美丽”指的是那里的环境很美。

  **“美丽”还指德国人的心灵很美。

  **“美丽”还指他们那种无私境界的美,这种奇特的美。

  师:谈得好,在美丽的花背后,却隐藏着这么多美丽的东西,难怪作者说,请大家一起来读这句话────

  生齐读“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补充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成了战败国,德国成了一片废墟,但是德国人民并没有倒下去,他们对生活并没有放弃美好,每户人家都种花。这样一个民族,没过多久,就终于走出了困境,一个美丽的德意志民族又在世界崛起。

  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生读: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季老的文章,道出人生教诲却举重若轻。语文教学就是要从言语层面进入文化层面,再从文化层面进入言语层面,在言语和文化之间再走一个来回。我相信,只要给孩子一方土壤,他们就会绽放出最绚丽的花朵。)

  四、看“梦”

  1、四五十年后,作者再一次漫步德国,置身于花的海洋,他被这个民族的崇高境界深深感动了,此时,作者心中有一个美好的梦想,读课文最后一句话,“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猜一猜,“梦”是什么?

  预设:**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秀文化,各国人民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希望祖国人民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希望祖国人民也能像德国人民那样,“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

  2:结课:

  是的,作者希望“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朵精神鲜花在中华大地上扎根,开花。这就是季羡林先生给我们带来的美丽的鲜花,美丽的境界,美丽的民族。

  季羡林先生的文章给我们带来美丽,带来真情,带来哲理。

  20xx年,季羡林先生当选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是: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这样的人,这样的人写的文章怎么可以不看呢?

  请阅读《季羡林散文》,你们会得到一分快乐的心情,得到一分美丽的情怀。

  (语文课堂的结尾,不是课文的结束,而是新的开端,引领学生寻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景。)

  八、教学板书: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脊梁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板书的构成是题目、重点词句,简单醒目。这样的板书直观地给孩子一个感知文本内容与灵魂的凭借。)

【精选说课稿八篇】相关文章:

1.【精选】说课稿三篇

2.精选说课稿四篇

3.【精选】说课稿四篇

4.【精选】说课稿3篇

5.精选说课稿3篇

6.【精选】说课稿4篇

7.【精选】说课稿六篇

8.精选说课稿三篇

9.精选说课稿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