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语文模拟测试题
模拟要表现出选定的物理系统或抽象系统的关键特性。下面是小编准备的小升初语文模拟测试题,欢迎阅读
小升初语文模拟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45分)
1、下列成语中,对的打√,错的划线并改正。(8分)
按部就班(√)明查秋毫(察)诲人不倦(√)眼花潦乱(缭)
张冠李带(戴)星罗棋布(√)谈笑风声(生)出人头地(√)
解析:此题考查正确书写成语的能力,平时应注意积累,不断加强自己的辨别易混字能力。
2、请根据意思写成语。(8分)
(1)不去睡觉,忘了吃饭。(废寝忘食)
(2)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看不过来。(美不胜收)
(3)比喻同欢乐,共患难。(同甘共苦)
(4)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摩肩接踵)
3、请写出下列句中的人物及相应名著。(8分)
猪八戒助力败魔王,孙悟空三调芭蕉扇。——《西游记》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鲁智深大闹五台山。——《水浒传》
解析:此题考查名著阅读的相关知识,四大名著《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
4、古诗文默写。(10分)
(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2)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
(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
(4)请写出与“草”有关的一句完整的诗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解析:此题考查诗文默写的能力。
5、请修改下列病句(4分)
(1)我们对于生存环境太重要了,必须保护它。
生存环境对于我们太重要了,必须保护它。
(2)公园里,到处可以看见盛开的鲜花和悦耳的鸟叫。
公园里,到处可以看见盛开的鲜花,听见悦耳的鸟叫。
解析:此题考查常见语病的判断修改能力。第一小题是主语、宾语搭配不当;第二小题是逻辑搭配不当。
6、请从修辞和句式两个角度仿写句子。(4分)
例句:如果你是鱼儿,那快乐就是一汪清凉清凉的水。
如果你是花儿,那快乐就是一方肥沃的土。
7、下面是一副对联,从备选中找出合适的字组成下联。(3分)
备选字:心理事益更莫无为做身神
上联:有关家国书常读下联:无益身心事莫为。
解析:此题考查对对联的能力,注意上、下两联的字数、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完成宽对即可。
二、阅读理解(20分)
(一)“生物地毯”再起沙
①我国现有174.3万平方千米沙漠化土地面积,且沙化土地面积还在不断扩大。目前实行“乔、灌、草”相结合的沙漠生态防护体系,因为投入不足和水分紧缺等原因难以获得良好效果。面积4.8万平方千米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冬春起沙很少,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发现,这里的“生物地毯”是阻止沙漠起沙的头号功臣。那么,“生物地毯”到底是什么,又是如何实现防风治沙的呢?
②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专家通过在1000倍到2000倍的电子显微镜下研究观察,发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细小的沙粒并不是以单独颗粒的形式存在,而是被微生物形成的黏液粘连,或者被藻类、地衣和苔藓的假根捆绑起来,形成生物结皮,即我们在沙漠中所能见到的大面积分布于沙漠表面的绿色、黑色以及灰黑色遮盖物。
③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专家介绍,“生物地毯”是最接近细沙的防护网,它能有效束缚沙粒流动,从而起到固沙作用。实验测定数据表明,裸露沙地在风速为每秒钟8.42米的条件下就能起沙,而不覆盖“生物地毯”的沙地则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起沙。
④专家认为,荒漠地表生物靠自然露水和降水就可四季常青,能够适应零下10摄氏度到零下60摄氏度之间的低营养环境。选择它们作为固沙先锋植物,在大面积流沙中培植,进而形成大面积的“生物地毯”,可以补充完善我国目前采用的“乔、灌、草”相结合的防风固沙生态体系,尤其适合用于荒漠化地区实施重大工程对地表破坏后的恢复。
⑤目前我国科研人员正在研制生物化学防沙固沙新材料,以在沙漠中形成“生物地毯”。据估算,其治理成本将比化学固沙材料成本降低。乐观估计,未来3~5年,“生物地毯”治沙技术将能在我国大面积推广。
1.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它们的作用。(6分)
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清楚、明白地说明了“生物地毯”的固沙作用显著。
解析:考查多说明方法的辨识及其作用的分析,通读完这句话,会发现里面含有数字便能想到“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而且把起沙环境做了比较;使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是为了准确、具体地说清楚说明对象。
2.第⑤段中加着重号的.“据估算”能否去掉?请说出理由。(4分)
不能去掉。“据估算”说明后面的数据来源是估算的;如果删去,就与实际不符,说明文要要注重数据的科学性。
解析:考查对说明词语准确性的辨别。首先回答“能否去掉”,然后解释去掉的词语在原文中的意思和去掉后的影响。
3.本文运用怎样的说明顺序?从文中看,我国正在和即将采用哪些治沙固沙措施(4分)
运用了逻辑顺序,措施是:正在研制生物化学防沙固沙新材料,即“生物地毯”。
解析:本题考查对说明顺序的辨别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空间、逻辑。文中没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名词,所以是逻辑顺序,即说明生物地毯是什么和如何实现防风治沙的。国家采用治沙固沙的措施在⑤段开头已经提到。
4.请针对本文写一条保护环境的标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2分)
保护碧水蓝天,共创绿色家园。
解析:本题考查拟写标题的能力,标语要扣住主题“保护环境(针对土地沙化)”,语言简洁易懂,至少要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5.对风沙的治理,你还有什么建议或方法?写出两个并说明理由。(4分)
植树造林,阻挡土地沙漠化的蔓延;禁止滥砍滥伐,砍掉树木会扩大土地沙漠化的面积。
理由:
①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为了我们的子孙以后可以呼吸清新的空气,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保护环境。
②面对日益严重的土地沙漠化,我们人类应该反思,植树造林,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对破坏环境的行为,予以严惩,这样,人类才有绿色美好的未来,才有和谐、健康的家园。
解析:本题考查联系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建议和方法要切合实际,有可操作性。
三、表达与写作(35分)
题目:给中学老师的一封信
提示:就要进入中学了,为了让中学老师尽快地了解你,请你用书信的形式向中学老师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要注意信的格式。500字左右。
解析:孩子们容易忘记写信格式,因而失分。
小升初语文模拟测试题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本卷选择题均同)
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它选出来将其序号填写在[]里。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矜(jīnɡ)持沐(mù)浴春光B.虐(nüè)杀不知所措(cuò)
C.赫(hè)然举世瞩(shǔ)目D.铭(mín)记万马齐喑(yī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乖巧伦理道德B.衣兜卓有成效
C.机械受益匪浅D.甜密鼎鼎大名
3.下列词语填入句子中,合适的一项是[]
A.残暴B.粗暴
据报导,某市城管人员态度,行为粗野,严重影响了城市文明,必须严肃查处。
4.下列词语填入句子中,合适的一项是[]
A.顽强B.顽固
体育比赛能够锻炼我们拼搏的精神和健康向上的品格。
5.下列诗(词)句填入诗词中,合适的一项是[]
A.欲问行人去那边?B.相煎何太急?
C.谁道人生无再少?D.百年明日能几何?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宋]苏轼《浣溪沙》)
6.将诗作填入下列情境中,最适合的一项是[]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躲避战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学校被迫迁往内地成立西南联大。当抗日战争胜利、日本鬼子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到西南联大师生耳边,他们不禁诵读古诗——,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
A.曹植的《七步诗》B.于谦的《石灰吟》
C.郑燮的《竹石》D.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7.将名言警句填入下列情境中,最合适的一项是[]
某同学的同桌爱学习,为人热情,但是,常常答应别人的事却不能兑现。就要小学毕业了,某同学选择了一句名言——,送给同桌。
A.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B.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C.守信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
D.人是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着的。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每空3分)
8.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选自《学弈》)
9.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呢?(选自《匆匆》)
10.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选自《为人民服务》)
第二部分阅读(40分)
(一)阅读《河马流血了》,完成11-14题。(19分)
河马流血了
佚名
①太阳当头,晒得小松鼠在林子里待不住了。她索性拖着大尾巴,到水声潺潺的河里洗个痛快澡,想不到一眼看见河马叔叔正躺在河边的草地上,身上流着鲜红鲜红的血!
②“这可怎么办?”小松鼠镇静下来,停住脚步。河马叔叔一定得了什么急病,要不,怎么会浑身出血呢?
③“救命要紧!”小松鼠立刻转身奔向大森林。她忘记了疲劳,忘记了暑热,一溜烟地跑到了喜鹊大婶家旁的电话亭,拨通“120”,上气不接下气地向急救中心汇报这个险情。警报就是命令,小白兔穿起了白大褂,小黑狗背起了大药箱,大家风驰电掣地奔向出事地点。
④“怎么啦?”河马看着这些从天而降的`医生护士,惊诧地问道。
⑤“快救人啊,还愣着干什么?”小松鼠的眼里急得差点冒火,“河马叔叔浑身是血,血!”
⑥白兔大夫如释重负,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这不是血,是河马滴的汗!”小白兔看着善良的小松鼠,认真地说,“做事情光有好心还不行,还要靠知识和智慧啊!”
⑦“真不知道河马的汗是红的。”小松鼠羞涩地说,“那小黑狗的汗呢?”
⑧“小狗再热也不出汗,因为她身上没有汗腺!”小白兔指着小黑狗伸出的长舌头说,“她散热靠的是舌头。”
⑨河马也高兴地点了点头,这知识对她来讲也同样新鲜有趣!
⑩“那你要热了怎么办?”小松鼠越问越带劲。
(11)“嘿,我靠耳朵竖起来散热,你们小松鼠热了,除了洗澡,还可以用大尾巴立起来遮阴乘凉呢!”
(12)“太奇妙啦!”小松鼠由衷地赞叹着。
(13)小松鼠经历了一场虚惊。她得到了许多见识,也更加佩服小白兔。于是,她紧紧地握了握小白兔的手,向河马说了声:“再见!”然后,愉快地消失在绿油油的草丛里。
11.第③自然段最后一句中,“风驰电掣”的意思是[]
A.形容像刮风和闪电那样迅速。
B.形容像刮风和闪电那样猛烈。
C.形容刮风、闪电的样子。
D.形容风在刮、电在闪。
12.白兔大夫“如释重负”的原因是[]
A.小松鼠报假案。
B.河马装病。
C.小松鼠以为河马流的“血”其实是河马的汗。
D.河马流的汗的红色的,小松鼠大惊小怪。
13.简要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情节)。(6分)
14.故事中的人物有小松鼠、小白兔、河马,你喜欢谁?为什么?(7分)
(二)阅读文言文《王戎辨苦李》,完成15题。(6分)
王戎①辨苦李
[南朝]刘义庆
王戎七岁,尝②与诸小儿③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④,诸儿竞走取之⑤,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⑥。
注释:①王戎:字濬冲,西晋临沂(今山东临沂)人。
②尝:曾经。
③诸小儿:许多小孩子。诸,许多。
④折枝:树枝上果子很多,致使树枝折断或下垂。
⑤取之:“之”是代名词,指的是树上的李子。
⑥信然:果然如此。
15.简要写出王戎推断“此必苦李”的过程。(6分)
(三)阅读《绿色气候基金》,完成16-19题。(15分)
绿色气候基金
刚刚结束的德班气候大会启动“绿色气候基金”,这一基金可追溯至2009年12月通过的《哥本哈根协议》。该协议规定,发达国家在2010年-2012年内,每年须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亿美元,用于应对气候变化,称为“短期启动基金”;不迟于2020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部分基金将通过专门基金支付,称为“长期绿色气候基金”。
本应于2010年1月启动绿色气候基金之所以拖到现在,是因为发达国家的启动基金一直不到位,在发展中国家看来,让自己接受减排硬指标的前提是绿色气候基金到位,既然后者未实现,那么减排也就无从谈起。而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国家不接受硬指标,《京都议定书》就是过时的东西,不值得延续。
16.关于“绿色气候基金”,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一基金是《哥本哈根协议》启动的。
B.这一基金包括“短期启动基金”和“长期绿色气候基金”。
C.这一基金是《京都议定书》启动的。
D.这一基金规定发达国家第年应向发展中国提供1000亿美元。
17.“绿色气候基金”推迟启动的原因是[]
A.2009年12月通过的《哥本哈根协议》的规定。
B.发展中国家不接受减排硬指标。
C.发达国家的启动基金一直不到位。
D.《京都议定书》过时了。
18.《京都议定书》被认为是“过时的东西”、“不值得延续”是谁造成的?[]
A.发达国家。
B.发展中国家。
C.新兴国家。
D.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19.请你提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并设计解决该问题的途径。(6分)
第三部分习作(30分)
20.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你反省过自己吗?你盘点过自己的长处、检讨过自己的短处吗?请以“我的长处”或“我的短处”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围绕题意,内容具体,语句通顺,真情实感,400字左右。
答案
1.B2.D3.B4.A5.C6.D7.C
8.专心致志9.一去不复返10.精兵简政
11.A12.C
13.要点:小松鼠报警;小白兔诊断;小松鼠长见识。
14.观点占3分,理由占4分。
15.要点:李树在路边;过路人多、摘采李子的人也多;而李树上的果子很多,说明采的人少;采的人少,因为果子味道不好(苦)(如果李子的味道好,采的人就多,采的人多,李子就少);推断“此必苦李”。
16.B17.C18.A
19.如,什么叫“绿色气候基金”?可以上网搜索、可以查阅报纸等。
20.略。
以上是为大家分享的小升初语文模拟检测试题,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做题,并祝大家能够顺利进入理想的重点中学!
【小升初语文模拟测试题】相关文章:
小升初语文试题11-08
小学语文测试题08-23
关于二年级语文下册的测试题10-26
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12-23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12-06
四年级语文期中模拟试题11-17
小学三年级《语文》模拟试题10-21
期末测试题08-11
三年级语文:《太阳》模拟试题练习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