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心得体会

时间:2021-07-27 18:45:27 教学心得 我要投稿

阅读教学心得体会15篇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阅读教学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阅读教学心得体会1

  一、阅读材料的选取

  在初中阶段,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在立足于教材的基础上,我利用教材中的课文教学特别是每个单元的reading来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了解基本的语法、句法知识。可以把它拿出来作为单独的一节阅读课进行指导训练,在有效利用某种方法对课文进行指导之后,我还利用课外的阅读材料来进行对学生阅读方法的巩固训练,同时还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课外材料的选择要根据所练阅读技巧以及学习阶段的不同,选取难易适度、长短适中、题材不同的阅读材料,作为教材内容的有益补充。利用课外阅读材料增加词汇量、巩固阅读方法、提高阅读兴趣,最终达到培养阅读能力的目的。

  二、阅读方法的指导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代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要用各种方法教会学生“怎样学”,使学生具备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要求, 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由具体到概括的顺序要求阅读。常见的阅读方式有:

  1、略读:通过整体粗读,领略内容大意,帮助理解,为细读作准备。在进行阅读课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找出主题句,抓住中心,使学生理解主题句与文章的具体事实细节的关系,没有主题句的段落就引导学生依靠段落中的衔接、句际关系来分析、推断和概括段落的大意,从而达到整体理解的目的,获得文章表达的正确的信息。

  2、跳读:寻找所需信息,如年代、数字、人名、地名等把握住关键词,利用语法过渡词,语气转折词及时态等,抓住文章脉络。

  3、细读: 分段细读,注意细节,注意语言结构,处理语言点,抓住主要事实,关键信息,揭示文章结构的内在联系,帮助深化理解。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段落与段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紧密联系,而每段的内容都与主题有着很重要的联系,所以弄清文章结构上的问题,对于把握文章主题、文章大意非常重要。

  4、推读:推测未直接写明的含义、因果关系以及词义猜测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新的单词、表达法或语法。引导学生学会根据上下文进行猜测,这样既提高了阅读速度又形成了一种能力,这也是英语阅读的关键所在。培养学生猜词的能力是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十分重要而有意义的一个环节,但是若遇到了关键的词句且影响对文章的理解,则要提倡学生使用手中的工具书,自行查阅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5、概读:要求学生从每篇标题,到各个部分都进行概读、以归纳出要点, 概括作者的主旨、意图、观点、态度,这样就能了解全文的概貌。概读还有助于学生把握上下文之间的意义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对于这些阅读方法我们要在阅读课的过程中一点一点进行练习,每节课选择一种主要的阅读技巧让学生来练习,然后进行综合运用,不能急于求成。并总结一些做题小技巧,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把握主旨推断法。在某些情况下,文中并没有直接提到与题目相关的信息,但我们可以通过文章前后的逻辑关系以及暗示来推敲作者的意图,理解文章的主旨,在以主旨为核心答题。

  三、有效的阅读提问

  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的现状,即一问一答多,独立思考少;尖子生回答多,中下游学生回答少;直接给答案多,分析过程少。因此我们要设计问题诱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

  1、提问设计要设阶梯,层层递进,逐级攀登,以完成教学任务。对于教学中的一些重难点,我们尽量设计一些铺垫性的问题,依据学生水平,想方设法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由近及远,一环扣一环,逐步解决大问题,从心理学和教育学角度看,这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

  2、提问设计应有“度”。我们认为这个“度”必须是广义的,它应该包括提问设计的难度、深度(铺垫性设问)、亮度(讲究感情色彩,抓住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和新接受信息不适应而产生的心理失衡,提出问题,打动学生的心)、跨度(抓住教材重点、难点,问得集中,施行浓缩法,加大问题容量)、角度、精度、密度等,尤其是提问设计中的难易度的把握。提问有一定难度,才能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注意力,刺激学生思维,让学生体会到智力角逐的乐趣。

  3、提问设计要“巧”。在英语阅读教学的提问设计中,教师对题型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因为从纵向看,它必须考虑因课堂教学流程中各个时机、环节的不同而不同;从横向看,则要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有所区别。这就要求教师匠心独运,在“巧”字上下功夫。一般地说,①要采用多种提问方式,如投石激浪式、选择比较式、填充补续式、追踪探因式、检查整理式等。②要讲究操作调控方式。要注意提问的时机、提问的对象、提问的方式、答问的评价等。③要讲究提问的逻辑:问题要合理,问域要适度,概念要清楚,表达要明确,答案要未知。在英语教学中,提问设计的“巧” ,越来越显出其重要作用,既能节省教学时间,又能提高教学质量,此法必须持之以恒。

阅读教学心得体会2

  通过今天的学习培训,我终于明白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和使命感。阅读不仅能增长学问、拓展思路,还能改变我们的思维习惯,促进个人进步。数学也需要阅读,特别是有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还要求诵读,而且是经常性的诵读。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我们当老师的首先要转变数学教学观念,把握数学阅读的内容和要求,选定阅读小课题,加强数学阅读教学与研究。

  二、重视兴趣培养

  教学要能够创设情景,联系学生的生活,才能提供鲜活有趣的,真实的,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自觉走进数学阅读课堂。

  三、重视课本阅读,把握阅读重点

  1、课前阅读前要求学生阅读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

  2、课中阅读要把读、思、议、练结合起来,要反复读。

  3、课后还要阅读,培养读不懂的就不动笔的好习惯。

  四、指导学生课外延伸性阅读,也就是要求广泛阅读,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因此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

阅读教学心得体会3

  20xx年11月30日,我有幸参加了xx省小学语文多文本阅读教学暨相关课题研讨会,在会上聆听了xx名师王xx老师关于《群文阅读的概念、教学以及课程》的专题报告,观摩了3堂优秀的群文阅读课。在这之后,还听取了来自xx省各地市的实验学校与实验区的经验交流汇报,收获不少,不虚此行!

  会议的开幕式上三位专家对语文课题做了简单的说明并以恋爱、盖房为例,让看似难以理解的课题报告瞬间变得通俗易懂,拉近了与会人员与课题的距离。李xx老师的精彩阐述,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群文阅读以及如何上好群文阅读课。针对一个与教材结合且又让学生关心、感兴趣的议题,根据所要达成的目标要求,选择一组有意义且具互文性的文本,进行允许学生自主选择的阅读教学,从而让学生在讨论分享中建构对某个概念的较全面的认知,从而全面提高学生阅读素养,这就是李xx老师对于群文阅读的暂时定义,李老师提出,作为我们的一线教师要做的是教改先锋,而不是先烈!

  针对如何教学群文阅读这个问题,当天下午三位优秀的语文教师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其中郑州市郑上路小学的郑一鸣老师执教的群文读写课《声音可以这样写》让我记忆犹新,印象深刻。

  开课伊始,郑老师的导入干脆利落,直接进入,交给学生4篇,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之后分享这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这个过程让学生即完成了精读,又利用听读节省了时间。在了解了主要内容后,让学生再次默读4篇并画出中描写声音的词语,思考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来描写声音,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最后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学生找到了拟声、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以及标点符号的运用,在老师的引导下也明白了这样写的好处,在优美的朗读声中感知声音描写的美妙!在最后的练习写作环节中,老师先让学生听了一段不同层次的雨声音频,让学生交流听到了什么声音,最后动笔将自己听到的声音用学到的方法描写出来,在展示环节中,我们看到了“大地方”学生的优秀素质,动听流利的语言,熟练的标点运用以及美妙丰富的情感朗读,处处彰显着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在老师的精心引导下,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到极致,这就是学生的课堂。

  在最终的会议总结上,xx省小语教研室的王琳主任对课题的研究做了简单要求,同时对阅读教学也提出了一些看法。

  在王主任看来,多文本教学无论何种形式,它只是教学的一部分,它与传统教学(单文本教学形式)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只可以辅助教学,不需要一上阅读课就是多文本文阅读的形式,要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多元化教学,不能以此取代语文教学的功能。我们一线教师不要把多文本教学看成负担,认为这种形式高深莫测,说白了,它只是将超过1篇的教学资源通过你的统整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找准议题,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例如像郑一鸣老师的执教一样,将多篇组合只学声音描写的方法。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都不能脱离课标要求的年段要达到的本体性目标和非本体性目标(三维目标)。

  总之,我们的教学要适合学生,而不是迎合领导和老师。多文本教学的优势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仅此而已,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艰巨。我希望自己能在课堂教学上有所突破,给学生带来更好、更享受的课堂,就像李xx老师说的:“我最大的幸福就是拥有一间自己喜欢的教室。”而他现在做到了,我也希望自己最起码做到拥有大家喜欢的课堂,我会为此而奋斗、加油!

阅读教学心得体会4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曾说过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是啊,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就是给了孩子什么样的生活。一念及此,我不由感到了肩上担子的沉重。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也结结实实成了我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

  一、创设情境,披文入情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仍然是情!每节课上,调整好自己的心绪,深挖教材、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当中的每一个情感因素,把对于课文内容、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每一份感悟、每一种情感,用语言、眼睛、动作……激发起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起孩子们的心灵火花,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让语文成为学生们人生成长的心灵鸡汤,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用情感去融化语言。

  在教学实践中,努力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同时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语文,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二、创造“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尽情地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上,千万别让我们的“告诉”扼杀了属于孩子的一切!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吧!

  在课堂上,有许许多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都是学生自己通过课外书、网络、家长等多种途径搜集来的。他们往往期待着能将自己的成果展现给大家,这样,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他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而且极大的丰富了知识的储备量。

  2、在生活中学语文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我们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

  灵活使用挖掘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三、多一些感悟

  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课堂充满思维的张力。既要有个人的静思默想,又要有同学之间的思维的碰撞;既要发展形象思维(读文章,想画面),培养想象力,又要发展创新思维(在不误读的前提下,鼓励个性化乃至创造性解读),培养创造力,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读、思、议,不仅要展开师生之间的对话,而且要组织好、引导好师生之间的对话。要围绕有价值的问题,抓住交流中的闪光点、稍纵即逝的思维火花,进行思维碰撞,展开真实的对话、交流,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语习文的舞台,成为老师培育和绽放创新思维之花的沃土。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未来人才的培养目标。面对这个大课题,面对新课改,让我们大胆地去实践,留下我们共同探索的足迹。

阅读教学心得体会5

  古人曾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想让学生“不待解说,自晓其义”必突出一个“读”字,读的面要广,读的人数要多,读的时间要多,要读得落地有声,书声琅琅才是语文课的主要特点之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以读为本,要求学生循序渐进地读书,在学生粗读课文初步感知其大意之后,着重抓好“读通课文”的训练,让学生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读中感染,让每一堂语文课都书声琅琅,学生长期浸染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既悟情又悟法,将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如何让学生能够带着自己的情感去朗读课文呢?

  一、注重体验,自读自悟

  阅读教学就是通过观察语言现象,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体验语言文字的情感。当代的阅读教学的学习活动不仅着眼于如何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而且注重使学习者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有效的体验,积累有益的经验,实现经验的再创造。有体验的读,就是引向自“悟”,发展个性;就是摈弃繁琐的分析,注重整体感悟。如教学《火烧云》中的一段:“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我引导学生注意阅读的体验,指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哪一个字用的好?为什么?有的认为“红”字用得特别好,有的认为是“火”字,有的认为是“烧”字。学生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议,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这句话,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是“烧”字。接着学生大胆发表了各自的意见:“烧”字让我们感觉颜色特别美;“烧”字让我们看出火烧云在变化;“烧”字让我们有天空的云从西到东移动的感觉;……这种自悟自得的阅读体验,增强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精神,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在阅读时依托语言文字的形象,加入自我的经验认识和想像,唤起活生生的形象,体验到文章蕴涵的人类文化的精华、人文价值以获取美好的感受。

  二、传情达意,情感共鸣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而这种“即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只有通过深入的传情达意的阅读体验才能获得。即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课文中优美的形象、深刻的意蕴、丰富的情感以及用词造句的色彩、语言节奏的强弱、情调和风格特色等进行欣赏。“传情达意”的读要求读者流入作品,驰骋想像,与作者产生共鸣。通过欣赏,获得审美享受、感情陶冶、精神净化。因此,我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传情达意的深读课文,沉浸其中,透过语言文字,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把握文章主旨,感悟做人之道;同时抓住典型语言信息(如内容精彩之处,语言运用经典之处),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之精妙,并积累语言。或低声读,细吟慢读,领会所读作品的内容,在低诵中细细揣摩作者传情达意的文字技巧和表现方法;或高声读,通过高声诵读传达出作品的内在情感和蕴意;或模仿角色读,即在阅读人物对话的课文时,引导学生模仿文中人物的角色,揣摩各种人物的语气、语调、心态和神情,使自己进入角色,高声、反复朗诵台词,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阅读教学中,面对一篇课文,我一般从文章的整体着眼,从那些牵一发而动全局的词句切入,指导朗读。如教学《詹天佑》一课时,我直接切入文章的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问学生:“你认为这句话的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哪些词应该重读?”学生试读之后纷纷举手回答:“应用赞美的语气”、“应用自豪的语气”、“‘杰出’和‘爱国’这两个词语应重读。”于是我请同学们读此句,重读“杰出”和“爱国”,读出自豪和赞美的语气。这样一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掌握了朗读的技巧,同时也理解了文章的中心,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每一篇文章都伴随作者深厚的感情,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利用课文中的感情因素,通过传情达意的读来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从而领悟文章中心,深刻体会到作者的心灵深处,并且使学生在情感的感染中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使他们的语感得以培养,心灵得以美化,情操得以陶冶。传情达意的读,要指导学生做到字字不含糊,停顿、重读和语调的把握有分寸,这样传情达意的读,读起来才会抑扬顿挫分明,就能“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三、联系生活,激励学习

  语文,是听说读写的工具,以语言文字为表现形式的课文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因此,语文知识与人们交际的需要密切地联系着。所以,阅读教学艺术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也应该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需要,使其产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

  阅读教学不能为教课文而教课文,为教知识而教知识,必须紧密联系日常生活实践,特别是读写听说活动,把课文中蕴含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活化为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一盘盘美食甘味,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学属所需”、“学有所用”,从而产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主动自觉地去获取知识,并积极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如教授《落花生》一课,我针对学生普遍感到作文选材难这个问题,自始至终围绕作文选材进行讲读,使学生认识平时留心观察和勤于积累是获得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一堂课讲得生动活泼,学生学得津津有味。

  阅读教学离不开读。只有通过读才能推敲、揣摩、品味语言,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生动,感受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在阅读课上,一个好的教师应善于以自己的情感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使师生的情感与文章蕴涵的情感相吻合,当喜则喜,该怒则怒,师生一道激动、平静、愉快、悲哀、得意、紧张、悠闲,让阅读“情意”浓浓,充满着和谐、合作的氛围。

阅读教学心得体会6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聆听了李千金老师《圆圆的沙粒》,林慧琴老师的《微笑》,苏伟毅老师和施丽聪老师的讲座,感悟颇深,受益匪浅,获得思想启迪:

  一、教师主导不可缺少

  阅读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并不是一味地要求教师放弃对于阅读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保持自己的主导作用,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审美经验。由于学生自我经验的局限性,在个性化阅读中有一些不正确的理解,甚至是荒谬的地方。对于学生的这些体验,教师要多一些尊重,多一些交流,从中了解学生的理解方式、水平,给予纠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观点。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阅读教学是教师围绕重难点精心备课,精心设问,把学生送进预定的圈子,学生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现成的结论。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是阅读的主人,教师要归还学生阅读的主动权利,引导他们确立自己的阅读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读书的主人。使学生成为自觉主动的行为者,而不是教师活动的追随者。

  三、创设“情境”,真切体验

  个性化阅读是体验性阅读,学生带着热情,凭自己的经验能力与文本进行对话交流,是以自己各种感官去触摸品味,体验文本的,这时

  他的独特的心理感受,情感意志,想象理解都将在文本上打下鲜明的个性的印痕。为了能让学生真切的感悟体验文本,教师应该针对其心理特点,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多媒体展示、角色扮演等手段,构建一个引力强劲的阅读磁场,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与探知欲望,在对文本的还原和体悟中感受阅读的妙趣横生。

  总之,只要在教学中执行《课程标准》中有关阅读的理念,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学生会在富有个性的阅读活动中,发展阅读能力,强化阅读体验,感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水平。

阅读教学心得体会7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我们的文学素养只有在作品中才能汲取营养,全国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观摩研讨会心得。通过这次全国小学语文主题学习的观摩会,我深深的感觉阅读在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过程。因此教学不能停留在理解内容的层面上,而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阅读、探究的实践活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和选择性,教师则是学生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阅读实践中,坚持以“读”为主线,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通过这次学习,在以后的主题阅读学习中要像更多的优秀教师学习,改进自己的主题阅读方法,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要遵循以下环节:

  一、围绕主题、自主预习

  预习内容:

  1.自学生字新词,查字典、结合上下文或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它们在文中的意思。

  2.结合预习提示读课文,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记号,可在空白处简要写出自己的体会,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提出自己的疑问。

  3.搜集跟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资料(文本、图片、音像)以及跟课文主题、体裁相同,思想内容相近的文章。

  课前准备是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必备的一个环节,在准备的过程中,师生可以互相交流沟通。通过沟通,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情况,使教学设计更贴近学生实际,更趋向科学合理。学生通过课前准备,加深体验和感悟,为学习做好知识和情感的准备。同时,预习可以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老师和同学,学习目标的指向性更明确,会使课堂上的.交流更充分、深刻,使课堂教学变得充实、丰满,心得体会《全国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观摩研讨会心得》。

  二、合作交流,探究文本

  1.交流预习,提炼疑难问题。

  (1)交流读文情况,主要是正音正读。(可指名读、接读、竞赛读等)

  (2)交流自读自悟情况,提出疑难问题。教师巡视。

  通过巡视,参与学生讨论,了解学情,以学定教,及时调整教学预设方案。

  2.带题自学,小组合作研读。

  (1)首先引导学生带着前面提炼出的问题,直奔课文重点,研读课文。

  (2)然后,小组交流,各抒己见。

  (3)展开研读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环节,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自学研讨保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读课文,思考分析,边读边划边注。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自学研讨活动,并注意吸收反馈信息。

  这一小环节从表面上看往往是静的,看似一段空白,实则是充满了学生整个思维过程的一段宝贵时空。学生只有有了自读自悟后的独特感受,才能更好的参与合作小组的讨论,倾听和评价他人的发言,接纳别人的合理见解。

  ②小组交流,相互合作,丰富阅读认识,教师有针对性地参与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师生共同研讨。

  组织全班交流,让学生按自己的选择,交流感受最深的部分。在交流过程中,穿插落实训练点,如:“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等。教师适时组织讨论补充、评议深化、相机诱导。

  语文最有灵性的部分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最具情韵的部分是不断品味中获得渐悟。这样的教学设计,给学生提供切实可操作的探究方法和过程提示,让他们围绕自己的最深感受进行深入研读,使学生能够自由且充分地与文本对话,而后再展开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师生在互动的阅读实践中,日积月累,丰厚语文素养。

  4.适度拓展,想像创新

  这是深化阅读并引导运用创新的环节。可进行续编故事、仿写片段、编演课本剧等活动。

  读写结合,实实在在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拓展阅读,精博结合。

  按照我们进行的主题教学课题实验的思想,以原教材中的精读课文为依托,确定教学主题,然后围绕主题对教材进行重组、删减或补充,选编与单元教材同一题材的范文佳作,以及主题阅读丛书作为阅读教学延伸的辅助读物,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尽量多地接触大量的语文材料。这部分内容可作为略读材料处理,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前面研读课文时运用的学习方法,快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悟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这一过程可以使学生可以得到较系统的语言积累,丰富情感体验,从而达到自主内化的目的。

  这样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教学设计的优势就在于学一课带一串,教学内容密度高,容量大,综合性强,学生所学是多方面的、立体的,既有信息资源的获得,又有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还有价值取向的形成,更有语文素养的逐步形成和发展。

  四、课外延伸,加强实践。

  小小课堂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每个问题讨论的全面而深刻,重要的是把学生引发开去,适量为学生推荐与课堂所学的语文知识相应、由课堂教学的诸多层面而生发延伸开去的相关读物,让学生到更多鲜活的语文材料中去自主探究,深化感悟体验,进而将情感内化为行动的力量,学会关注现实生活。

  形式多样、难易适中、富有趣味的阅读材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自觉地对材料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研读、体味和欣赏,得到知识的滋养、艺术的熏陶和情操的陶冶,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天地里自由驰骋。相关专题:[语文]

阅读教学心得体会8

  早期阅读活动作为儿童获得书面语言的重要活动,近年来在幼儿园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的研究发现,3~8岁是汉语儿童阅读行为和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儿童需要养成常阅读的习惯,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只有成为自主的阅读者,才会对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具有持续的兴趣和热情,才能享受终身学习的乐趣。

  经过了一年的阅读学习,不仅我的收获良多,幼儿在早期的前阅读、前识字、前书写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首先,在早期阅读方面,他们对书本和阅读表现出兴趣,能回答针对故事内容提出的预期和假说的提问,按照一定的顺序阅读并理解阅读。一些小朋友们还能逐字地背诵整本图画书,例如李俊彦小朋友,他刚接触阅读时,回答问题只是几个字,且咬字也不很准确,而现在呢?不仅能熟练且能完整地回答问题,同时,在阅读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能够自主地进行阅读并对感兴趣的事向老师进行提问了。其次,在早期的识字方面。幼儿开始了解文字是一种有意义的符号。能区分画画和写字,知道文字与图画是不同的,也愿意念书给别人听。最后,在早期书写方面,他们能用画图来代表写字,喜欢拿笔在纸上涂写,能将所写的内容说给他人听。

  在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不仅看到了幼儿的种种进步,同时也收获了一份份的感动!例如在《没有不方便》这一课中,孩子会在自己的生活中遇到一些残障儿童。比如故事中的阿明,由于外形的特异,许多幼稚的孩子会对残障儿童产生本能的排斥与恐惧。教育环境中有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让孩子们以健康的心态接受“不一样”的人、事、物。对每一个孩子不说,要懂得:“友爱”,应该一视同仁,没有任何的选择。每一个孩子都应当有建立在尊重基础上的同情心,主动地帮助弱者。同时,残障小朋友也要学习用健康的心态来和他人相处。本书的作者温馨地讲述了这样一个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边一故事,用这样一个朴素的故事触动我们和孩子的心,去深层次地感悟友谊的互动、平等、尊重,还有爱的表达。

  记得上完这节课时,要求小朋友们设计一些特别的东西为身边有残疾的小朋友带来方便。小朋友都能参与其中。过了一会儿,王一川小朋友拿着他画的画过来对我说:“老师,我给他们设计了一把电扫把。”我问:“那有什么作用呀?”他说“一按开关就能自动地帮别人扫地了,对手不方便的人来说最好了。”听了他的话,真为他有这份爱心而感动啊!

  总之,在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活动中,我们教师应有鼓励幼儿创造表现的策略。引导幼儿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大胆想象创造,并用自已的语言和其他方式来表达自已的创新内容,帮助他们成为一个可以独立自主阅读的人。

阅读教学心得体会9

  12月21日,沐浴着冬日的暖阳,新建小学举行了“名班主任工作室系列活动之六——走进绘本世界 共享阅读乐趣”。新建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的所有成员和一四班的家长朋友们参加了本次活动。

  首先,一(4)班的马莺莺老师和孩子们展示绘本阅读《我爸爸》《我妈妈》,孩子们快乐地徜徉在绘本的世界里。马老师循循善诱,和蔼可亲,引导孩子们走进绘本仔细观察,感受父母之爱的平凡与伟大。孩子们想象丰富,踊跃发言,精彩的课堂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接着李文静老师谈了自己在绘本阅读教学中的体会。她总结了绘本阅读教学的四点益处,一是帮助孩子学习语言;二是陶冶孩子的艺术情操;三是让孩子从此爱上阅读; 四是帮助孩子健全人格。

  五年级组的魏娜老师前段时间到陕西榆林参加了关于主题阅读的交流活动,她和大家交流了学习收获。 强调“语文主题学习”要重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及合作探究能力。在“主题学习”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要成为最主要的学习方式,阅读和交流要成为课堂最主要的内容。

  最后,校长耿国莹强调: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带领孩子们海量阅读,享受阅读的乐趣,为每一位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阅读教学心得体会10

  在怀集丘红慧名师工作室跟岗学习的这段时间里,我非常荣幸有机会听了广东省小学特级教师、肇庆市端州区教研室教研员杨晓红老师关于“阅读教学”的精彩讲座。我受益匪浅!杨老师不仅以生动的语言、大量的实例和多年的教研经验向我们诠释了各个时间阶段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阅读教学的方向,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位名师的敬业、乐业、创新、奉献的情怀。

  杨老师在讲座中明确了阅读教学的三个层次以及课标中阅读教学的要求,使我们每个教学段的教师都能够清晰地了解到我们的语文课堂该教什么,该达到怎样的教学目的。杨老师列举了大量的比赛课例,具体分析了课改背景下的阅读教学趋势,使我对语文阅读教学所走过的路程有清晰的了解,更明白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任务的艰巨。

  在听了报告后,我深受启发,就谈谈我的学习体会。

  一、阅读教学中应该从教学生学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

  我对这个观点的理解是:阅读教学中要渗透学法指导。学法指导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材为情感载体的原则。一方面教师要因势利导,另一方面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本让学生读,思路让学生讲,规律让学生找,学法让学生悟,使阅读方法真正成为学生可贵的精神财富。但是,学法指导时仅教给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还不够,还应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学法最好是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而不是老师生硬传授的。第二、要重视学习品格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创造精神,努力上进精神,这是学法指导取得成效的保证。第三、学法指导要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这是学法指导取得成效的必要条件。

  二、阅读教学要以语言学习为中心。

  “语文”就是指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语文教学就是语言运用的教学。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要求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语言学习得好,运用语言的能力就强。可是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由于认识的偏差,出现了人文性过度,工具性不足的倾向。表现为:重感悟,轻训练;重内容,轻语言;重阅读,轻作文等。小学语言训练要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有目的有顺序地进行语言学习,帮助学生积累词汇,正确、熟练地运用语言。

  三、语文教师是阅读教学的关键,语文课要表现语文老师的高度与深度。

  杨老师联系自己的实际,谈了语文教师该如何提高的文化底蕴,提高素质修养。最令我难忘的是她自己不仅仅深入课堂听了两千多节课例,还经常实践研究,上课、研讨、读书、提高。令我深感钦佩。我心中的语文教师应该是拥有一股自由的情感,一片思想的天空,进行专业的探索,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具有大家风范,没有匠气,没有俗气,只有一股真正的人文气质的形象。要达到这个高度,我们首先要做到:永葆激情,忠诚教育。语文教师要有“天高云淡,笑看云卷云舒,潮起潮落,立于潮头写春秋”的胸怀与气度。不会因为坏境的改变,经济的冲击,地位的升降而改变,永远保持一颗敬岗爱业的热情的心。然后还要做到:张扬个性,业精于勤。张扬个性,锐意改革,创意教学,形成风格。潜心静虑,默默努力,静静成长。最后还要做到:博览群书,内省致远。教师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博览群书,内省言行,将我们的言行内化为学术的性格,在反思中成长。

  听了这个讲座,我想到的是:要是我们能够多一些这样的机会聆听专家的指点,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会更有信心;我们的语文教师要是都能在实践中总结,反思,提高,那么,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将会走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阅读教学心得体会1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过去的阅读教学中,由于过分地强调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中心思想方面,而忽视了阅读教学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一味地抄、背词语解释、段意和中心思想,以应付考试,使阅读教学缺乏情趣、缺乏活力。针对当前语文教学的弊端,国家制定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认真学习新《课标》,

  深刻领会新《课标》的精神,能帮助我们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目的。

  一、朗读是阅读教学的主线。

  新《课标》在各阶段目标的阅读要求中均有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阅读教学应抓住“阅”和“读”。“阅”即看,实际上是用心读的过程。“读”一般指看着文字读出声音来。无论是“阅”,还是“读”,都是学生的学习活动。

  反思我们过去的阅读教学,实际是教师设计好问题,学生回答的过程。课堂上教师围着学生转,不需要自己的思维。如此被动地学习,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阅读教学过程实质上是感知—领悟—习得的过程。过去的阅读教学只停留在感知的层面上。领悟即领会,领略事物而有所体会。感悟不是教师讲出来的、教出来的,而是靠朗读体验的。通过阅读,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同时还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习得是学生学到了某种知识,方法、技能。通过课堂上的朗读和领悟,学生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学到了阅读的方法,并用之于课外学习。

  二、自主、合作、探究是阅读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自主,即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是自己思维的主宰,而不是跟着教师的思维走。合作,即课堂上学生的多项交流,它是自主学习的更高层次。探究是最深层次的自主学习,是某个学生在某个问题上探索追究,是一种发现学习。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好实践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该串讲为精讲,改教师讲书为引导学生读书、看书,并且还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做到以学定教。课堂重视学生的质疑,鼓励学生提问,这无疑为学生的自主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提供了机会,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仍有许多需要我们思考和探究的问题,如学生是否主动参与了学习,学生回答问题和朗读课文不是因为学习活动才产生了内在和积极性,而大多是因为得到老师德好评和表扬。又如,在学生合作方面,只有小组讨论一种形式,而且讨论时间仓促,讨论无结果;师生间的合作在某些课堂上只是教师和某几个学生的对话,而未面向全体学生。学生的质疑,也未能通过教师的指点,由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而探究下去,而是由教师和盘托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阅读教学中的真正落实,需要教师不仅要从教学观念尚改变,同时还需努力改进教学方法。

  三、语言训练和语言积累是阅读教学的重点。

  “积累”,就是多读多实践。“积累”不仅汇集了传统教学的精华,又注意了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联系语言环境及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句子。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以词句为重点,可以借助图画、实物、动作、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句意思。对于优美的词句,要鼓励学生背下来。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在交流和探讨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这样,有利于学生用课堂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培养阅读能力,积累语言材料。

  四、学会读书是阅读教学的目的。

  学生获得的知识是重要的,但培养能力更重要。在教学中,要学会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化作品,受到高尚情感与情趣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教师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并能自主、有效地学习人类无限的知识。如果我们的学生不会读书、不会学习,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将是我们教学的重大失误,也是我们教师的失职。因此,从新世纪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教学生学会读书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学会读书,学会独立思考。

  总之,阅读教学是学生读书的过程,也是学生阅读能力(学生读书)形成的过程,是思维过程,也是情感培养的过程。我们要以全新的理念,展现阅读教学的目标、重点、基本策略。这样有利于我们深入理解并研究当前的阅读教学,有利于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从而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及各方面素质的培养。

阅读教学心得体会12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是啊,给他们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就是给了什么样的生活。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传统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统一的要求,划一的指导,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重理解轻感悟,重分析轻运用,费时多而收效微,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束缚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得阅读教学缺乏灵动与生气。《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新课程下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是十分重要的。

  第一 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老师们在指导学生咀嚼、推敲语言文字,探究语言文字的美妙神奇,并没有将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而是根据学生的水平、需要在调整,教学非常真实。她们或通过句式的变换训练来体会重点词语,或运用对比法让学生品词品句,体会词句的细微差别,学会准确地运用词句,或在想像体验中感悟品味语言……反思我们,为了追求把课文讲透,围绕情节内容进行提问分析和讨论谈话,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这些琐碎的提问和多余的分析,取代了我们的语言文字训练,影响了我们的教学成效。

  那么,如何在我们的课堂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呢?我觉得,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找准语言文字训练的点。具体的讲,就是在一篇篇课文中选定几个语言文字训练的点,我们没必要教学生学习课文中所有的知识,只能根据既定的训练目标,精选几个训练点,即选几个供学生训练用的“例子”,凭借这个“例子”使学生能举一反三,逐渐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第二 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落到了实处。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完全看得出学生由表及里的理解,看得出学生对语言品味的提高,在教学中重视了学法指导,在读中领悟了方法。在这里,省小语理事会理事长于老师提到:教课文,老师要少讲少问,将活动时间多留给学生。确实,老师再高明的教也代替不了学生亲自体验的过程,老师的讲也不能代替不了学生自己的练习,所以我们不妨放心的将时间留给学生多读一些,多说一些,多议一些,哪怕是说得不够好不够完整,这有什么呢?这毕竟是学生自己的学习成果啊。如何将老师的导和学生的学落到实处?于老师提到:首先要明确目标,紧扣单元训练点,关注课文的导读提示,发现问题及时指导,随时注意听,说,读,写,思的训练,关注学生要用心。其次是步骤环节要到位。

  第三 注重课堂细节。首先,老师的评价语言非常真实,不做作,充满“语文味”,她们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理解,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自我解读,即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偏差,老师也不直接给与否定,而是让学生继续探究文本,在文本中主动获得答案。其次,老师没以成人的理解表演教学,而是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辅导,帮助孩子们学习,语气、语调儿童化,让孩子们觉得非常亲切,真正体现了老师与学生的平等地位。

  教学中,尊重儿童的思维方式,语言充满童趣,贴近儿童的心理。再次,注重情感的渲染。语调表情非常煽情。另外,注重个人形象,她们的一举手,一投足,甚至是一个表情,都赏心悦目。我想,在我们的农村教育中,也应该追求这样一种端庄的教态。对于我们的学生,尤其是那些被我们遗忘的弱势群体,我们的一个抚摸,一个握手,一个鼓励的眼神,对他们是一个多么大的呵护!参赛老师们不仅仅领悟到了“以生为本”“面向每一个学生”的理念,并且她们已将这种理念化为了一种实际的行动。

  语文课堂不仅仅是将课文教给学生,还得思索:如何让课堂生成更多的东西?在这个问题上,崔峦老师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这个简单,是指教学内容要简约,教学环节要简化,教学方法要简便,教学态度要亲和,教学语言要质朴,教学鼓励语言要灵活多变,百花齐放。同时,崔老师还提到:语文教学要依托语文教材,落实语言训练,讲究诵读感悟,丰富语言积累,加强语言运用,关注语言形式。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落到实处,处处讲究一个“实”字。

阅读教学心得体会13

  通过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我深深地体会到: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了不但能够加强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而且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能让小学生去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从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同时也能发展他们的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我认为必须加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的能力。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件事产生兴趣,可以孜孜不倦地学习,兴趣更浓者,能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因此教师可运用多媒体课件,精心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课堂教学情境,从最佳的角度切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整堂课的教学设下很好的铺垫。

  比如《草原》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但学生对草原非常陌生,对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了解得就更少了。如何让课堂上得生动有趣,激发起学生对草原的向往呢?我是这样做的:

  上课开始,我首先让学生自由谈谈对草原的印象,然后出示一幅草原风光图,同时播放了跟草原相关的歌曲。图画、音乐以及师生生动的描述,一下子就把大家吸引了,学生们都陶醉在美好的想象当中……这时,我充满激情地问道“:草原这么美,你们想到草原去看看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答道“:想!”学生已经完全被引入课堂的情境当中,在无意中形成了一种内在的学习动力,积极参与学习。由此可见,运用多媒课件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能营造宽松愉悦的心理环境,激起学生的“兴奋点”,诱发学习热情,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

  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三、创造条件,让学生快乐阅读

  我要努力为学生创造阅读的条件,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幽雅的环境中舒舒服服的进行阅读。

  每个学生的兴趣、个性特点不尽相同,因此他们所习惯的呈现阅读体验的方式也不一样:有的喜欢朗读,有的喜欢表演,有的喜欢表述……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如阅读了《草原》以后,我鼓励学生说:同学们的感受一定很深,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于是,他们有的深情地诵读,有的和着音乐翩翩起舞,有的高歌一曲,有的写起了小诗,有的和同桌交流……课堂成了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表现的舞台。

  四、培养想象能力,激发创新思维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的这句话精辟地指出了知识和想象力的关系,知识借助想象力而发展,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先导,由此可见想象对知识的重要性。在小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同样要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首先通过想象才能更好地把握作者描述的意境和作者的心境,抓住主题,加深理解。其次想象力与创造力是一对“孪生兄弟”。着名哲学家康德说:“想象力是一个创造性的功能。”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能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阅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阅读的思路与作者文章的思路连起来,着重把握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通过阅读让学生大胆展开想象,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意识,使学生真正读懂了课文,真正读出了感情,真正体会了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

  五、培养阅读能力要注意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

  要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在教学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一时难于解答。可是,发动学生又把疑难解决了。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恰当地用上许多是在教材没学过的词语,可见,学生是在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因此,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平时,教师要注意适当地介绍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读物让他们阅读。教师还要启发学生运用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学生广泛阅读,必能丰富知识,开拓思路。无疑是朋友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方法。

  总之,在提高阅读能力时我们要处处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阅读教学心得体会14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为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训练他们的阅读思维,我们提出了《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在进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的题研究以,我们每个成员都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积极完成自己的工作。大家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我对以下几点感触颇深。

  一、阅读材料至关重要

  阅读材料就像我们做美食的食材。新鲜、和口味的食材才有可能烹制出我们喜欢的美食。同样,新颖、有趣的阅读材料对于阅读教学的成功至关重要。

  二、教学方法锦上添花

  教学方法就象是烹饪大师的厨艺。教师就是一个个身怀绝技的烹饪大师。英语阅读教学过程就是烹饪大师烹制美食的过程。大师们通过对精挑细选好的精品食材进行加工。好的厨艺让优质的食材变得让食客们(学生们)爱不释”口”,全盘消灭。当然,每个烹饪大师的工艺不尽相同,烹制出的美食的味道也各不相同!

  三、评价激励事半功倍

  及时、恰当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阅读结果进行评价。教师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激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内化学生的人格,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评价及时。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说:“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时机是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所以在堂上,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应该选择在最佳时机,要及时。事过境迁的激励性评价,对学生是不起作用的。当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并取得进步时,教师应该及时给予他们赞许与肯定,激发他们继续积极主动的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评价应该客观、公正。既不能把学生说的一无是处,又不能言过其实说成十全十美。当学生回答问题出现了错误时,教师要及时指出并加以纠正,不能还说你回答的“很好”“真棒”,这样对学生是一种误导,学生会认为老师是在讽刺他。教师客观、公正的评价才能使学生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才能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比如,某个学生的字写得不好,老师可以这样说:“你的字写得很正确,如果再写工整、美观一点就更好了。”这样的评价语言,对学生既起到了激励引导的作用,又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由此可见,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必须带有赏识的眼光,必须动情。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当学生得到老师真诚的欣赏与肯定后,他们会充满自信,自我激励,不断地进步。

阅读教学心得体会15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由于受年龄特征的影响,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兴趣所致。如果硬性将一些孤立的单词、句子灌输给学生,让其去背读这些孤立的语言点,势必会使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那么小学英语教学还得要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做起。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以及同行们的探讨我认为小学英语教学需要教师在与学生建立起亲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应设计出让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式,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我觉得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学中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质量的有力保证。据统计,

  三、四年级学生注意力可持续20分钟左右,

  五、六年级学生则在30分钟左右。那么,作为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呢?

  1、注意的对象要新颖、生动、形象、鲜明。

  例如,教师在教授“苹果”这一单词时,如果能采用悬念的方法出示实物,并配以卡通形象的图片和单词。那么学生每次在吃苹果的时候,就会很自然地联想起这个情景从而记起这个单词。

  2、注意对象的游戏化。

  著名的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游戏是生活的一部分。在幼儿阶段,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如果把所有的教学内容设计成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愉悦的游戏中学习,必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授动物单词的时候,可以分组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声音或形象,以此巩固和加深对单词的记忆。

  二、采用逐步导入,创设情境的情感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开展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课外活动使活动与教学紧密结合,其具体方法如下:

  1、热身运动。

  这属于课前的一种导入形式:用一个有趣的游戏或者欢快的歌谣,让学生将注意力从课余活动中导入到课堂。但同时热身运动又需要一种轻松活泼的气氛,让学生感觉从一种游戏转入另一种游戏。

  2、单词呈现。

  作为所涉及到的新的内容的开始,单词呈现是整个教学活动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由于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阶段,而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本身就是一个抽象无形的东西。所以,教师在呈现单词的时候,不能千篇1律,要出“奇”招,出奇制胜,充分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首先把单词卡片的一个角落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类型的单词,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通过一些简单的问题提示学生,最终呈现出单词。

  3、单词游戏。

  单词游戏是教师在教授完新单词后采用的一种巩固和复习的方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使用的教具创设出轻松愉快的游戏环境,让学生在开心的游戏中既能巩固所学的东西,又能学到新的东西。但是在创设游戏环境时,教师特别要注意的是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游戏中去。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掌握游戏所要达到的效果:对于低年级只要求会读,所以创设游戏时,要侧重于读的方法。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既要会读又要会写,并要进行相应的听写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例如,在教授动物单词时,教师就可以将全班同学分成两个小组,让他们比赛猜单词,那样既可以巩固所学单词,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如果教师能设立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小物品作为奖励,就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了。

  4、句子的导入及讲解。

  小学生接触的句子一般分为陈述句和疑问句。教师在教授时,应该采用先教授陈述句,然后通过陈述句导入疑问句的顺序。例如在教授“What is your favourite fruit?”时,可以先创设情景引出“My favourite fruit is———”的陈述句,在熟悉陈述句后,引出疑问句,学生就很容易掌握了。

  5、Chant and songs。

  把所学的内容,如单词、句子、语法点,以轻松愉快的歌谣和歌曲的形式呈现,这样便于记忆,以此作为对所学内容的复习和巩固。

  三、沟通

  作为一个教师,授课的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懂得如何与学生沟通也是很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沟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知道课堂教学中是否还有学生不能接受的方法和方式。这样有利与于教师更多地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以便因材施教。

  1、与学生的沟通方法。

  (1)每次上课时提前几分钟到课堂,与学生聊聊天,加强交流,不仅要做一个严师,还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2)热忱相助。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积极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当学生读错音、做错题时,要耐心帮助他们,同时还要说一些鼓励的话,如“It’s OK,no ’s OK!”等。

  (3)师生情感交融。教师应积极参与到各种学习、活动之中,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2、与家长的沟通方式。

  与家长建立平等的关系。很多家长都认为,教师是权威,高与他们,所以在关于孩子的学习方面,他们完全依赖于教师。但是教师每周每个班就几节课,虽然教学中尽量顾及到全体,但难免有疏漏,如果孩子所学的课程能得到家长的密切配合,必然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与家长沟通时,教师要让家长明白他们是平等的关系,都是可以督促孩子学习的。

  我认为,小学英语教学应针对不同年龄特征的学生,寓教学于丰富、生动乃至于引发学生极大兴趣的教学方法,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好的方法。虽然说“教无定法”,但它是有一定的教学规律可寻的,我们小学英语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