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儿》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示儿》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示儿》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之情。
2.理解诗句
3.习本课生字新词。
4.背诵这两首诗。
二、教学重点
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心情格外欢快的原因。
2.理解诗句
三、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生词卡片。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板书课题
宋代大诗人陆游一生创作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治抱负,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他在临终前作了一首诗《示儿》。示:把事情摆出来让人知道。“示儿”在这里指对儿孙们有个交代,相当于遗嘱。陆游在临死之前最牵挂的是什么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示儿)
二、预习课文,提出预习要求
1.自读诗歌,读准字音。
2.借助注解,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
三、指导学习《示儿》
1.指名读课文。(重点提示:“祭”的读音)
2.“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是什么意思?
(学生讲错的地方互相订正,教师相机指导)
(“元”,同“原”,“元知”,本来就知道;“但”,只是的意思;“万事空”,什么都没有了的意思;“九州”,指全国,“同”,统一,这句诗的意思是: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是因为看不到全中国统一而感到悲伤。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看不到中国统一的悲伤之情。)
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元忘告乃翁”是什么意思?(学生讲后,教师加以归纳)
(“王师”,指南宋军队;“定”,平定,收复的意思;“中原”,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家祭”,祭把祖宗)“元”,同勿;“乃”,你的,“翁”,父亲。这句话的意思是: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祭把祖宗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事,告诉你们的父亲J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之情。)
4.练读课文。(要求体会感情,读出语气。)
5.说说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引导学生根据诗句的内容来回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答出:这首诗通过写诗人毕生的心事和希望,表达了他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之情。)
四、各自背诵课文
五、指导学习生字
“乃”的左边是一撇,注意不要写错。
六、默写这首诗。(学生互相检查)
七、预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板书:
元知
临终所议
但悲 (生)
示儿 渴望统一
九州所盼北定
告翁 (死)
《示儿》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词,在理解重点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能
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结合学诗,培养学生自学、表达、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读进去,联系实际想开来的能力。
(三)过程与方法:
加强朗读,以读促解,以读促感悟;通过创设情境,拓展阅读,感悟内涵。
(四)情感目标:体会伟大诗人陆游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是什么。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二)难点:
1、体会这首诗词句简单明了而感染力极强的特点。
2、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设计特色:
以读为主,积淀语感。延伸拓展,感悟心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读题解题
1、课件出试“陆游临终”图(配乐),教师深情诉说导入,板书课题:
《示儿》。
2、说说题目的意思。
二、整体通读,品悟诗情
1、学生自由朗读诗句,并借助注释,理解诗意;然后四人小组伙伴交流
,共享学习收获。(教师可见出示自学建议)
2、汇报交流:
(1)多种形式朗读汇报,引导学生展开评议。
(2)学生交流读懂的内容,适时鼓励、点拨读诗方法,指导朗读。
预设点:元知、但悲、王师、乃翁。
(3) 说说整首古诗的意思;齐读。
三、拓展研读,领悟诗心
1、临终前,陆游有许多的话想说,他最大的牵挂不是他自己,也不是自
己的家人,而是——(板书:但悲不见九州同)
2、你们看,出示(临终图)师介绍当时历史背景,出示《秋夜将晓出篱
门迎凉有感》
3、拓展阅读1,悲“泪”
(1)自由朗读,静心体会,你仿佛看到了一幕幕怎样的场景?
(2)指生读——师:遗民泪尽胡尘里,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想象后言说)是呀,老人在流泪,小孩在流泪,妇女在流泪,北宋
的遗民在流泪啊!(板书:泪)他们为什么流泪?(痛失亲人、家破人亡
、流离失所、充满仇恨、苦苦期盼……)
(3)壮美的山河已经落入了金兵之手,老百姓以泪洗面,苦不堪言。看
到这一些,想到这一些,陆游就感到无比揪心的悲痛啊!直至临死前,他
念念不忘的还是——但悲不见九州同。
4、拓展阅读2,恨“醉”
过渡:那么,那些令人心凉的南宋王师、南宋权贵和皇帝又干什么去了?
——出示《题临安邸》,师深情朗读。
引导想象说话: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到底在干什么?——他们只知道
干什么?——
5、对比参读,深化感悟
引读:北方的壮丽河山沦陷了,1年过去了——,10年过去了——,65年
过去了——(诵读:遗民……)王师们呢?——(诵读:暖风……)他们
早已忘记了北定中原,早已忘记了收复失地。可是,陆游呢?他有没有忘
记?他一心期盼着祖国统一!于是,一直到临终前,他念念不忘的,仍是
——但悲不见九州同。
同学们,“但悲不见九州同”的背后,我们感受到的分明是诗人那颗至死
不渝的爱国心啊!(板书:爱国忧民)师生共同背诵古诗(播放舒缓低沉
的音乐)。
四、自由写话,提升情感
1、教师出示课件并朗读:
上面的三首古诗为我们勾勒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浮华的临安邸、萧条的村
庄、衣衫褴褛的中原百姓……请你发挥想象,对当时的社会背景进行一番
具体的描述,也可以结合抒发自己的感想。
2、学生写作片段;指名朗读交流。
3、出示学生习作:
所见
陆游已去永安息,南宋仍是火烧心。
达官贵权花天地,百姓忧愁累不止。
《示儿》教学设计3
设计理念:
将所感受的言语对象(古诗)转化为语感的基本实践途径是读。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能产生对富有象外之象的诗语的敏感,能产生对富有韵味气势的简练诗语的敏感,能产生对富有丰富内涵的美妙诗语的敏感。指导学生沿着诗文言语的阶梯去攀登作者的精神境界,其攀登的过程就是作品的言语积淀成为学生语感的过程。
设计特色:
以读为主,积淀语感。延伸拓展,感悟心境。
教学流程:
一、《示儿》一诗引路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一)背诵全诗,初悟诗语形象美。
1、读通全诗,字字读得响亮,做到不漏、不添、不错,读顺口了再读几遍。
2、背诵默写。
3、想象诗中画面。
(二)品读比较,领悟诗语精炼美。
1、利用手头资料,采用释(注释)、留(保留每一个字的'意思)、补(补充有关词语)、调(适当调换语序)的方法,用现代语言表现古诗意思。
2、质疑问难,填空训练。
作者的遗憾是()。
作者的遗恨是()。
作者的遗愿是()。
作者的遗嘱是()。
3、原文与诗意比较读。
二、拓展阅读,体会诗语意蕴美。
(一)展示以下资料拓展阅读。
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①关山月: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
②和戎句:孝宗隆兴二年(1164)下诏与金人第二次议和。计至淳熙四年(1177)放翁写这首诗时,已相隔十四年。这里说十五年,是举其概数。
③朱门沉沉:富贵之家门户深深。
④厩(jiu):马房。
⑤戍楼:边防上守望的建筑。刁斗:军中白天作烧锅、夜间代更鼓用的器具。
⑥遗民:沦陷区人民。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①楼船句:指隆兴二年(1164)陆游40岁在镇江府通判任上事。当时张浚以右丞相督视江淮兵马,路过镇江,陆游以世谊谒见,颇受顾遇。张浚督练军马,增置战舰,加强江防。楼船,高筑望楼的大船,指南宋的战舰。瓜洲渡,在镇江的对岸。
②铁马句:指乾道八年(1172)陆游48岁在陕南汉中时的经历。大散关,地名,当时为金宋议和划界的地方。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①僵卧:躺着不活动。
②轮台:在今新疆米泉境。唐时属北庭都护府。此泛指边疆。
③夜阑:夜深。
④铁马冰河:壮悍的马在冰封的河上驰骋,指梦中的北征情景。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五千仞岳:与上句夸张黄河之长一样,这是夸张西岳华山之高。仞,古时八尺为仞。岳,高大的山。
(二)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其中一首,大致理解诗意后开展诗歌朗读比赛。
(三)简介:
这些诗分别是诗人在中原沦陷后50年、65年、66年、67年写的,从这些具体数字中可以感受诗人一生关注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的伟大精神。
三、延伸课外,激发再研读的兴趣。
陆游生平简介:(详见资料)
四、世人评价陆游,纪念陆游。
1、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
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
2、陆游遗址(图片与文字结合,详见资料)
3、学生编集电脑小报。
【《示儿》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示儿》教学设计07-31
《示儿》教学设计07-19
示儿优秀教学设计08-06
《示儿》教学设计14篇01-01
【精华】示儿优秀教学设计10-03
《示儿》教学设计(14篇)10-25
陆游《示儿》优秀教学设计范文09-04
陆游诗作《示儿》教学设计范文10-28
陆游《示儿》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8篇)10-03
陆游诗作《示儿》教学设计模板(精选6篇)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