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的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时间:2025-09-13 09:59:4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玲玲的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玲玲的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玲玲的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正确认读“玲、详”等生字及文中相应词语;运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生字字形,继续强化对形声字形旁表义功能的认识;能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端正地书写“玲、叭、狗、楼、梯”这五个左右结构的生字,双姿正确,页面整洁。

  2、通过联系生活、联系上下文、动作辅助等方式,了解“端详”、“仔细地端详”在文中的意思;继续强化对“地字词组”结构的认识,有意识地积累词组。

  3、乐于把自己读懂的故事内容与大家分享,能在图式的帮助下,说一说“玲玲的画”的前后变化。

  4、通过联系上下文、移情体验等方式发现玲玲的心情变化,能在图式的帮助下,串说玲玲“画”的前后变化、心情的前后变化。

  【教具准备】

  PPT,词卡

  【课前谈话】

  认识蒋老师——关注“蒋”字偏旁——引出活动:猜猜它是谁(偏旁)?

  (听——猜——举例说字)。

  一星级:和动物有关的字,一般会请谁帮忙?——反犬旁:猫、狗、猴、狮……

  两星级:和身体有关的字,我们一般会请它来帮忙。——月字旁:脸、背、腰……

  三星级:有时,我们会请这个偏旁来帮忙,表示一种声音。——口字旁:呼、呜、啪……

  四星级:这个偏旁有些难度,因为它变身了,不知你们能否猜得出来?它和宝玉有关,带上它的字一般都比较珍贵。——王字旁(简单介绍这里的王字旁其实是玉的变形,古时叫斜玉旁,为了书写简单、美观才用王来代替,意思仍与玉有关):珍、珠、玫、瑰……

  【教学过程】

  一、识记、学写“玲”字,揭题读题

  1、认识一个小姑娘,出示词卡“玲玲”,指名读,随机出示注音

  交流:你在哪里见过这个字?你会怎么记住这个字?(随机板书:令、铃、领……)

  2、“玲”也是一个王字旁的字,我们知道王字旁的字一般都和玉有关系。“玲”在古时候就表示玉敲击时发出的清脆的声音。难怪我们会在很多女性的名字里发现它,她们的爸爸妈妈一定是希望女儿像玉一样的珍贵,声音清脆。

  3、书写“玲”

  出示范写,观察交流——教师范写——学生练写——展示典型作业——二次练写

  4、揭题板书,读题

  二、初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好“地字词组”

  1、根据自读要求,自主学习课文:

  1)手点着,认真拼读带拼音的生字2遍;

  2)认真朗读课文2遍,把字音读准确;

  3)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

  4)起立读第3遍课文。

  2、交流:注音读——去拼音读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组成的新词:

  端详评奖弄脏

  脑筋——动脑筋

  一幅画叭的一声

  操作:自由读——指名分排读,随机引导关注前、后鼻音字——再读,识记字形

  2)去拼音读词:

  评奖弄脏脑筋

  3)词——短语——句子认读:

  端详——满意地端详——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

  4)读读地字短语,回顾词组特点:

  满意地端详哇地哭了起来仔细地看了看

  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高兴地说满意地笑了。

  过渡:生字词语读得很不错。再去读读课文,句子会读得更通顺。读完后,想一想,玲玲的画后来怎么了?

  三、再读,借助图式,说说“玲玲的.画”的前后变化

  1、再次自由读文

  2、交流:玲玲画好了一幅画(板书:画好了),准备第二天去参加评奖。后来呢?说一说玲玲的画(自由练说——指名说)。随机提取关键词,板书:

  画好了→弄脏了→画了小花狗→得了奖

  (表达清楚即可,如:玲玲画好了一幅画,可是她不小心把画弄脏了,后来她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最后这幅画得了一等奖。)

  3、借助板书,同桌说一说

  过渡:我们一起去读读课文,看一看。

  四、串读14810自然段,体会玲玲心情。

  (一)在教师指导下发现玲玲第一次完成画后的动作、心情,理解“满意地端详”

  1、默读课文,找一找,哪个自然段写这个内容?(出示要求)

  2、交流:一一对应(第1自然段,第4自然段,第8自然段,第10自然段)

  3、指名读,关注正确、通顺。

  4、采访:玲玲,这幅画叫什么名字啊?——了解“《》”。

  玲玲,这幅画你准备干什么用?——了解“评奖”。

  玲玲,你觉得自己刚完成的这幅画怎么样?

  5、认真地读一读,用“△”找出玲玲的动作。(出示要求)

  交流:端详。

  “端详”是什么意思呢?读读第1自然段,猜一猜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猜测?(引导学生联系“满意”“参加评奖”)

  做一做动作,感受“端详”。

  6、从玲玲的这个动作里,你觉得玲玲当时心情怎么样?(出示要求)

  交流:对自己的画很满意;很高兴画了这么好的一幅画……

  7、小结板书,小结学法。

  (二)自己尝试用同样的方法,发现玲玲随着画的变化而变化的动作、心情。

  1、根据屏幕提示学法,读读第4810自然段,找找动作,体会心情

  2、交流中落实自然段朗读,完成板书:

  画好了→弄脏了→画了小花狗→得了奖

  端详→哭→想、拿、画、笑→端详(读文后引导想象可能场景,提取“端详奖状”)

  满意→难过→满意→高兴(读文后猜测心情)

  (三)借助板书,串说。

  可以选择两排串说,也可以选择三排串说。(自由练说——指名说)

  五、书写“楼梯、狗、叭”

  1、小结

  2、出示“楼、梯、狗、叭”,端详端详,发现共同点——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3、聚焦“楼、梯”,端详端详,发现共同点、注意点

  4、示范书写“楼”、“狗”

  5、学生练写“楼、梯、狗、叭”

  6、展示典型作业

  7、二次书写

《玲玲的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 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中、难点:

  1、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2、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亲爱的小朋友们,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麻烦,本来花费很多心血准备好的东西突然遭到破坏,让我们感到很是伤心。那么怎么办呢?(课件出示单元导读语)谁来读一读(指名读)是啊,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走进第七单元,从刚才的那段话中,你了解了这个单元着重选了关于哪方面内容的文章?(如何正确看待问题方面)

  接下来,我们要走进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中的小朋友也遇到了一个麻烦,她是怎样解决的呢?让我们一起去读读关于她的故事吧。

  二、 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 学生通过预习把自己认为难读的'写在黑板上。

  2、 听老师范读,学生一边听一边记忆字音。

  3、 指读,进一步正音。

  4、同桌互读。

  4、 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三、 记忆字形,理解字义。

  小组讨论,哪个字比较难记?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1、 小组汇报、交流识字方法。

  2、 小组间开展识字竞赛。

  三、指导写字。

  1、引导学生观察本课中所写生字的特点:七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两个上下结构的字都是上短下长。

  2有重点地进行指导:糟 肯 脑 楼

  3、 学生认真对照田字格,临摹一遍。

  4、 展示,评议。

  5、 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6、 积累词语。

  7、 把喜欢的词语积累在词语本上。

《玲玲的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

  预设目标:

  1、 会认“玲”等8个生字,在课堂上会写“玲”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初步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学习过程:

  一、 创设情景,谈话引入。

  1、小朋友们,大家最近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吗?请你来说一说,我们一起帮你分担。

  2、既然大家有这么多烦恼,那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这位新朋友,肯定会给你们带来欢乐的,她的名字叫玲玲。

  让我们和她打个招呼,亲热地叫她一声,热情地喊她一次。

  接下来,让我们认认真真地把她的名字写一写。

  a、 有学生姓名或亲友姓名中有“玲”字的,上台教大家识记这个字。

  b、 如果没有,让大家认真开老师写她的名字,然后再临写。

  今天,这个玲玲她要告诉我们大家解决难题的魔法,这个魔法就在25课课文中,请齐读课题。

  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碰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直到读通顺为止。

  2、 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课文的生字、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3、 合作学习

  a、 同桌合作学习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b、 出示课件,看大屏幕,自由拼读词语——指名读——齐读。

  c、 将词语的拼音去掉,让学生练读,分组开火车读。

  d、 去掉其他字,留下生字,让学生进行抢读。

  三、词句结合,朗读感悟。

  1、 自由读课文,分别划出带有这些字词的句子,并认真地读一读。

  2、 交流

  句子1:“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

  a、 请女同学读一读

  b、 用动作体会“端详、满意地端详”

  c、 指导朗读。

  句子2:“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a、 请男同学读一读

  b、 这时候,玲玲的心情肯定是怎么样的?

  c、 这时候,玲玲会想些什么?

  d、 带着这种想法,这种心情再齐读句子。

  句子3:“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玲玲满意地笑了。”

  a、 这时候,玲玲的心情怎么样了?

  b、 带着这种感悟,自由读读这句子。

  句子4:“在第二天的评奖会上,玲玲的画得了一等奖。”

  这是事情的结果,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读这句话呢?

  句子5:“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a、 齐读

  b、 尝试背诵

  c、 生活中,你能想到这样的例子吗?

  d、 带着自己对这句话的感受,读读这句话。

  四、联系实际,渗透思想。

  上课一开始,有些小朋友说了自己的烦恼、难题,那么现在你想到了解决的办法了吗?

《玲玲的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

  5 玲玲的画

  教材分析:

  《玲玲的画》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活动的小故事。玲玲准备参加比赛的画,不小心弄上了墨渍,在爸爸的启发下,墨渍被“变“成了小花狗。课文中爸爸的`话揭示了主题,引人思考。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对于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0个字及“楼梯”“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读文,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插图、符合课文内容的两幅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楼梯”“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谈话激趣:

  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理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1页。(教师板书课题:5《玲玲的画》)

  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玲”。

  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3.合作学习:

  桌合作学习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尝试让学生当老师,主持学习生字。

  教师引导:

  平时我们都用哪些游戏识字的?你来当一回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

  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就让该学生当老师主持这游戏。

  四人小组讨论识记这些生字。

  全班交流。

  三、整体感知、初步了解

  1.小组内读课文,互评互纠正,推荐一位组员。读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推荐的组员再次读课文,纠正读音。

  3.交流: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教师引导事情的三要素:起因、经过、结果:

  全班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起因:画弄脏,来不及画。(坏事)

  经过: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

  结果:画变得更好了。(好事)

  5.设疑:

  一件坏事怎么变成了好事,其中有什么奥妙吗?我们下堂课学习。

  四、指导观察、练习写字

  1.让学生先自己观察文后每个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2.教师重点指导并范写“候、及、拿”这几个字。

  3.学生练写。

  4.把学生写的生字、词在多媒体上展示,并引导学生评一评。

《玲玲的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音形意结合,认识8个生字,会端正书写4个生字。

  2、通过玲玲的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学习生字“玲”,正音。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爱画画的朋友,想认识她吗?(课件出示“玲玲”)她的名字叫——玲玲。谁愿意来和她打打招呼?(“玲”字的后鼻音读的可真标准)第二个玲读成轻声就更亲切了!

  2、结合偏旁识字。

  斜王旁的字大多跟玉有关,“玲”表示玉发出的声音。谁来给玲换偏旁?

  预设:领、灵、零、岭、邻、拎……“令”跟许多偏旁组成的新字都是后鼻音的,但跟提手旁和双耳旁组合读音是前鼻音。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学习写“玲”字。你认为要写好这个字,那一笔最重要呢?

  师范写在题目中;生自由练写。

  玲玲的画画得怎么样呢?(课题补充完整)让我们打开书,一起去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请你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2、检查字词,课件出示词语。

  端详评奖弄脏

  一幅画楼梯糟糕

  催叭肯脑筋

  (1)同学们,和这些词语交上朋友了吗?自己试着去读一读吧!

  (2)指名当小老师读(指名读3个)

  (3)点拨字词、正音。

  预设:端详是什么意思?

  预设:“端详”。同学们,当我们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可以将这个词语放在句子中,联系上下文去读一读,猜一猜。(出示课文的第一段)

  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

  1、谁愿意来朗读这一段,帮助这位同学理解这个词呢?

  还有谁愿意来读?

  谁来示范玲玲仔细“端详”自己的画呢?

  你真棒!现在相信同学们已经知道“端详”的意思了,“端详就是(请刚才有困难的学生回答)——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看。

  2、齐读第一段:玲玲对自己的画不停地端详着,她越看越满意,就让我们一起来读出玲玲满意的`心情吧!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课文的哪句话对你的启发最大?

  选词填空,了解大意。

  玲玲满意地(端详)着明天要参加(评奖)的画,可是一不小心,水彩笔(叭的一声)掉在画上,(弄脏)了自己的画。后来,玲玲(肯动脑筋),在弄脏了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第二天玲玲的画得了一等奖。

  三、研读课文,学习重点句。

  1、交流有启发的句子。

  预设:“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课件出示课文第九段)

  (1)指名读。

  (2)这句话中的确藏着很多奥秘。“坏事”指的是什么?“好事”在文章中指的是什么事?坏事又是怎样变成好事的呢?

  (3)交流

  A、好事是指什么?找出课文中的句子。

  在第二天的评奖会上,玲玲的画的了一等奖。

  说说玲玲的心情如何?

  B、“坏事”指什么?

  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的一声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我的画弄脏了,再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拟声词点拨:

  (叭)的一声,铅笔尖断了。引导学生理解“叭”是一个表示声音的词语。叭的一声,()掉到了地上。叭的一声枪响,________________。

  (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哇的一声大叫起来。

  玲玲,你此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你从哪里感受到?

  那你再画一张吗?你为什么难过得哭起来了呢?(学生读第6段)。

  还可以从哪里知道再画一张已来不及了?你能把玲玲此时的心情读出来吗?

  (玲玲真的好难过啊)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4—6小节,感受玲玲此时的心情吧!

  C、好事怎样变成坏事的?

  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玲玲满意地笑了。

  比较生字:叭——趴

  四、指导写字:

  “脑、筋、肯”。学生观察三个字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同样是“月”,在“脑”字中瘦而长,在“筋”字中写得瘦而短,在“肯”字中又把撇变成竖,主笔在横。

  “脑筋”两字月字旁的写法相同,但由于结构不同,写的位置和大小也不同。示范写字(练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五、作业布置

  1、读一读,记一记

  一个能思考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法巴尔扎克

  要学会思考,不要一碰到困难就向别人伸手。──美爱因斯坦

  冷静思考的能力,是一切智慧的开端,是一切善良的源泉。──奥弗洛伊

【《玲玲的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玲玲的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1-29

玲玲的画的教学设计05-10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10-18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09-28

玲玲画教学设计09-23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07-26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精选]04-22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10-12

小学《玲玲的画》教学设计11-23

关于《玲玲的画》教学设计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