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郑成功》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郑成功》教学设计1
《郑成功》教学设计四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248
《郑成功》教学设计
河头中心小学虞国俊
教学目标:
1、通过网络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了解中国台湾和郑成功的有关资料,感受郑成功的丰功伟绩,提高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复述课文。
3、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4、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通过对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中国台湾的历史功绩的了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孩子们,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英雄人物灿若群星,仁人志士数不胜数,请看——(课件出示一组民族英雄录像),他们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民族的栋梁。(将郑成功的画像定格在屏幕上),其中这一位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板书课题)
(二)交流信息,了解人物。
①孩子们,对郑成功这个人物你了解吗?(用一两句话简要概括)你们是怎么知道呢?(用实物投影仪出示学生搜集的一些图片及文字等资料,相互交流)。
[教学设想:借助网络,学生自主探索,搜集了大量有关郑成功的资料,这是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深化了课内阅读,突出了语文教学的开放性。]
②课前预习特别是运用现代技术上网查阅、搜集信息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由此可以看出大家课前已经认真预习了,带生字的词语会读吗?
③出示一组词语指名读,教师随机纠正并鼓励。
△读一读,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准!
残酷、徭役、慷慨、碎片、融洽
④你读得真好!就请来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读看。生字这个“拦路虎”了,读书就顺畅多了。
[教学设想:培养学生独立的识字能力]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读课文,要求把字音咬准,句子读通顺,有疑问可查阅工具书或交流合作共同完成。
2、读完了课文以后,请大家思考一下文中的哪一句话最能概括郑成功的`伟大功绩?
(板书:收复中国台湾、建设中国台湾)
3、根据这一句话能不能设计一些问题呢?
4、在这些所提的问题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呢?
过渡:根据大多数同学的意见,大家最感兴趣的是郑成功如何“收复中国台湾”。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一部分的内容。
[教学设想:抓住文中的关键句,这样就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问题让学生提,答案让学生思,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引导者,诱导者。]
(四)精读感悟,披文入境
1、课前老师搜集了一段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录像,我猜想大家一定很喜欢,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出示电脑课件)
2、看完了这一段录像以后,你们有哪些感受呢?
3、下面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课文4—5节。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划,把你认为感受最深的句子找出来,再读一读,然后小组相互交流。
4、学生精心读书,教师巡回指导。
5、假如这时候你就是一名水兵,或者是一名将领参加这次战斗感受会怎么样呢?能不能通过文中的语言表达出来呢?
[教学设想:学生提出每一点感受,教者随即让学生找出句子反复阅读,启发联想,领略课文的气势和内蕴。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如:学生在反复阅读“这支前进中的庞大军队……战旗”。仿佛看到一支纪律严明、军容整肃、威武雄壮的队伍站在面前;在读到“英勇的郑军官兵……失去威力”时仿佛看到郑军官兵勇猛善战的情景。……学生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来表达当时那种内心真切感受,同时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五)设置场景,积累内化。
1、郑成功的军队勇猛善战,终于打败了荷兰侵略者,胜利地收复了中国台湾,将士们决定举行一次中外记者新闻发布会。
(课件出示:新闻发布会场景,并伴奏喜庆音乐。)
2、主持人讲话:新闻发布会,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郑军官兵的部分将士介绍一下当时收复中国台湾的激烈场面;
②回答中外记者的问题。
3、各小组推荐一名将士上台参加新闻发布会。(戴上军帽子)看谁表演好,老师就把这顶具有重大意义和纪念价值的帽子送给你。
4、主持人小结:今天的这个新闻发布会开得非常成功,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郑成功。
[教学设想:创造性地复述课文内容实际上是一种积累内化的过程,使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文字有更深的感悟,而且形式新颖,学生兴趣盎然。]
(第一范文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郑成功)本文转载
《郑成功》教学设计2
一、导入新课,齐读课题
1、开场白:同学们好!很高兴能有这样难得的机会与大家共度40分钟的语文时光。这节课,我们将共同来学习第26课。
2、齐读题:2 郑成功
二、检查预习,初知课文
过渡:听说同学们课前已经充分地预习了这篇课文,是吗?下面我们看看谁的预习最棒。
1、这是本课的生字词,先自由读,再指名读,最后齐读。
残酷、奴役、慷慨激昂、街头巷尾、融洽
“残酷奴役”想到了文中的什么人?“慷慨激昂”想到了文中的什么人?
蔽、隅、艘、蔬、犁、耙、镰、徭
2、生字词没难倒你们,下面看看同学们课文读得怎样。课文较长,这里我们挑一段最难读的考考你,第5自然段谁能读好?读后简单评议。
3、说说自己通过预习,对郑成功这个人有了哪些了解?(哪里人?什么人?什么事?)
板书:民族英雄、收复台湾、建设台湾
三、阅读“收复台湾”
过渡:这节课我们将阅读课文的前半部分,一同走进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画卷中。
1、自由朗读3—6自然段,想象郑成功收复台湾前后的画面。
2、你看到了哪几幅画面?
板书:眺望;出征;战斗;欢迎
3、“眺望”画面。
①、看图:郑成功眺望到了什么?(大海)厦门和台湾之间隔着一百多公里的台湾海峡,郑成功虽然看不见台湾岛,但他的心一直在牵挂着台湾。出示句子,指名读。
②、请问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抓住“自古以来”、“绝不允许”、“一定要”感悟郑成功下定决定收复台湾,充满强烈的爱国、爱宝岛的激情。
③、联系上文,想一想郑成功为什么会这样呢?适当引入荷兰侵略者强占台湾的背景资料,解读“残酷”、“奴役”——荷兰侵略者强占了台湾,实行强制统治,把大批中国人抓到南洋当苦力,把土地占为已有,强迫人民缴纳各种租税,还大肆掠夺台湾的大米、甘蔗等物产。台湾各族人民每年的辛苦所得,都变成了白花花的银子,一船船地运往荷兰。同学们,这些就是文中“残酷奴役”的具体含义啊。
④、指导朗读:想到台湾人民深受着的残酷奴役,郑成功是怎么说的,谁来感情朗读?一人读,齐读。
师述:从这幅画面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坚定决心。
4、“出征”画面。
①、带着这份坚定的决心,让我们走进郑成功“出征”的画面中。自由读。
②、这幅画面中哪一点深深地打动了你,你体会到了什么?(结合图:充分准备,充满信心。)
师述:从这幅画面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必胜信心。
5、“战斗”画面。
①、带着这份必胜的信心,让我们走进郑军官兵战斗的'画面中。浏览,郑军官兵留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他们的“英勇”你是从哪些语句中具体读出来的呢?动笔勾画。
②、好一支英勇的郑军官兵!除了“英勇”,他们还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郑军官兵“善战”你是从哪些语句中读出来的?
③、好一支英勇善战的郑军官兵!指导分角色朗读,一生读郑军官兵的语句,一生读敌舰官兵的语句,两相对照,感悟郑军官兵的英勇善战。
师述:从这幅画面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郑成功所率领的这支军队在收复台湾的海战中是如此的“英勇善战”。
6、“欢迎”画面。
①、同学们,被荷兰侵略者奴役了38年的台湾,终于被收复了!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台湾被收复时的画面。齐读第6自然段。
②、在这幅画面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③、台湾同胞在幸福激动的时刻,他们紧紧地握住郑成功的手,老人、青年、孩子会说些什么呢?请选择一个角色,为他写一两句心里话,写在153页的空白处。
四、总结本课,设置悬念
是呀,从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壮举中,我们已经真切地感受到了他是一位了不起的——民族英雄。那么,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后,又是怎样来建设台湾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接着研究。
课后,请同学们把“收复台湾”这部分内容熟读,并根据老师板书的提示,来试着简要地复述这部分内容。
板书设计:
眺望
出征
收复台湾 战斗
2、郑成功 欢迎
(民族英雄) 建设台湾
《郑成功》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复述课文。(重点)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说说一些词语的感情色彩。
3.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懂得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的领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难点)教学准备:搜集郑成功的资料。学生完成预习提纲,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歌曲《七子之歌》,简单说歌曲内容
2.在我们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爱国将领、仁人志士、民族英雄。同学们通过读书读报、看电视、听广播、网上冲浪,一定也了解了不少,能说说你了解了他们中的哪些人?哪些给你的印象最深?今天,老师也带同学们去认识一位民族英雄.板书课题《郑成功》
(二)、出示学习目标(课件出示)
(三)、出示学习目标(课件出示)
(四)、出示自学指导:
1、默读课文,把带生字的词多读几遍,然后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我会读;瞭望奴役驻军镰刀融洽慷慨激昂横行霸道喜出望外惊恐万状载歌载舞负隅顽抗风帆蔽空并说说这些词语的感情色彩。
2、想想郑成功渡海东征的时间和阵容,经历了哪些战斗,克服了哪些困难?注意郑成功是怎样指挥每次战斗的,面对敌军的顽抗及
1求和又是怎样说和做的'。(课件出示)
3、简要说说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指导小组交流。
4、听了同学们的复述,你觉得郑成功有着怎样的品质?
五、小组内交流逐个自学指导中的问题。
1、集体交流第一个问题:
(1)、读文:要求口齿清楚,把字音咬准,字正腔圆。(2)、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2、集体交流第二个问题: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3、总结学习方法:
我们怎样把这一事件的经过简要复述出来的?把每段的内容串起来,就简要地把这个事件说清楚了。
(六)当堂检测:小本练习册
课外拓展
课外找一找《七子之歌》这首诗,读一读,背一背,喜欢唱歌的同学还可以唱一唱
板书设计:
郑成功收复台湾
起因:自幼立志,驱除荷虏。经过:率兵东征,收复台湾。结果:宝岛回归,同胞欢庆。
评价:丰功伟绩,永载史册。
《郑成功》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中国台湾的历史功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出示中国地图,了解与中国台湾岛相关的知识。
谈话:这是什么地方?你了解她吗?中国台湾岛在历史上是谁收复,回归祖国的?
学生:……
导入:同学们,通过大家刚才的介绍,我们知道了,祖国宝岛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可是三百多年前,她一度被荷兰侵略者所强占,1662年2月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领军队打败了荷兰侵略者,收复了中国台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主要就是写这段历史故事的。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生成问题,查找资料。
1、学生提出想要研究的问题。
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有哪些想研究的问题?
2、过渡:为了便于大家的学习,老师提供了详尽的资料,并做成了专题学习网页。大家可以畅游在此,饱览丰富的历史的、现代的资料。
3、简单介绍专题网页的使用方法(屏幕演示)。老师打开学习页面,点击“友情链接”,进入专题学习网页的主页,先阅读其中的一段话:“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学生可默读也可读出声来。)
4、读了这段对郑成功的概括介绍的内容,我想大家一定迫不及待地想去了解更多、更详细的有关这位英雄的历史,下面,我们就进入《郑成功》专题学习网站,通过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事情,更进一步地体会郑成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英雄”的气节、品格。去点击相关的链接进行浏览,大致了解一下本网站的内容。
5、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先浏览到这,面对这么多纷繁复杂的知识,我看大家真是有点无法取舍了,我想要是有一个具体明确的目标来指引我们,那我们就学得更有效率了。那我们这节课要完成怎样的目标呢?
三、出示目标:
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②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中国台湾的历史功绩。
四、带着问题,听读课文。
本文向我们介绍了郑成功的哪些历史功绩?人们为什么称他为“民族英雄”?带着这个问题,大家拿起书本,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思考。
五、自学课文,完成练习。
同学们,你们是学习的主人,我相信通过你们自己的学习,一定能完成我们的学习目标。下面,请你针对这篇课文展开自学。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词义。
1、学生自学。
2、完成在线测试一,检查自学情况。①检查朗读。指明朗读课文,组织评议,鼓励学生间的互帮互助,通过合作,共同完成。②进行在线测试。(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根据划线部分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3、 小结测试情况,表扬学得好的同学。
4、默读课文,完成练习二。“这是一篇历史故事。记述了明清之际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史实。”
六、巩固小结。
通过大家的自学,我们知道了这是一篇历史故事,记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中国台湾的史实。这篇历史故事告诉我们:中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这个历史事实不容改变。当然,要想充分地了解这段历史,接近这位英雄,仅了解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我想,大家也不会就此满足,那接下来,请大家进入“发言簿”,围绕本篇的三个中心问题,展开探讨,在进行自主探究的同时,也可以和左右的同学互相讨论,一起研究。把自己收集的的资料通过文档的形式保存在电脑里,也可以在自己的采蜜本上进行记录。
七、布置作业,完成教学。
大家课后可以继续在我们的网络上进行学习,有兴趣的,可以就某个中心问题组成中心问题小组,合作完成。把你们收集道的资料进行整理,准备下节课交流。
《郑成功》教学设计5
教材
《郑成功收复台湾》这篇课文是根据作者曹余章的作品改写的,文中英雄人物郑成功因为自幼目睹荷兰侵略者的罪行,于是自幼立志,驱除荷虏,并决心赶走荷兰侵略者。郑成功率兵东征,在作战过程中,他有着必胜的信心,机智灵活的谋略,在台湾人民的拥护下,带着英勇善战的官兵们一起奋战,最终赶走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
根据教材特点,单元目标,课时安排及学情,我特制订了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重点词语,句子,读懂课文。
3、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认识郑成功的爱国精神,懂得作者的'行文思路。
教学重点、难点是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认识郑成功的爱国精神,懂得作者的行文思路。
教学理念
1、认真而扎实地教学生字和词语。
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去自主研究与发现。
3、以读为本,给予学生充分自由阅读的时间,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过程
我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五个部分:
1、导入。
2、学习生字新词。
3、研读课文,体会爱国情感。
4、拓展延伸,深化中心。
5、进行小结。
一、导入,了解课文。
首先问学生了解哪些爱国将领、民族英雄,并指出课题的特点,其实就是课文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
找出文中生字及四字词语,进行学习并理解。
三、研读课文边默读,边思考
按照事情的原因、经过、结果,以及人们对郑成功的评价将课文分成了四个部分
起因:(1-2)自幼立志,驱除荷虏。
经过:(3-8)率兵东征,收复台湾。
结果:(9-10)宝岛回归,同胞欢庆。
评价:(11)丰功伟业,载入史册。
再读重点,小组合作交流,为什么能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找出原因,划出相关语句;找出郭沫若赞扬郑成功句子,并读一读。
四、拓展延伸,深化中心
学习课文,了解了民族英雄郑成功,同学们想向他说些什么呢?
五、课堂小结
台湾永远属于中华民族,台湾终将回到祖国的怀抱,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
《郑成功》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词和一些重点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清课文的层次结构,用小标题概括课文第二部分“收复中国台湾”各小节的大意。
3、重点学习第五自然段描写战斗场面的方法,运用方法描绘一个战斗场面。
4、了解郑成功生平的主要功绩,感受这位民族英雄的丰功伟绩,增强对民族英雄的崇敬缅怀之情。
教学重点:
感受民族英雄郑成功的丰功伟绩,增强对民族英雄的崇敬缅怀之情。
教学难点:
学习第五自然段描写战斗场面的方法,运用方法描绘一个战斗场面。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要求:
1、简单了解郑成功的生平事迹。学生在自读1、2两小节的基础上,练习介绍郑成功的籍贯、伟大功业等。
2、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识课文的层次结构。
3、学习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郑成功的图片,师简单介绍他的基本情况。
2、生读1、9自然段,再介绍。(师板书:伟大功业收复中国台湾建设中国台湾)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默读浏览全文,划分层次。
2、学习“建设中国台湾”:郑成功是从哪两方面建设中国台湾的?
3、初读,读正确,读流利。
(1)指名读
(2)结合指名读课文时,学习生字词,扫除阅读障碍。
三、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及要求:
1、完整地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给2、3、4、5、6各小节概括小标题,重点学习第五自然段的写法,感受郑成功的爱国情怀、善于带军和郑军官兵的英勇善战。
2、正确、流利并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补充相关资料,加强学生对侵略者和郑成功的认识和感受。
3、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绘一个战斗场面。
4、简要复述郑成功“收复中国台湾”和“建设中国台湾”的丰功伟绩。
教学步骤;
一、复习:课文介绍了郑成功的哪两个事迹?
过渡:郑成功怎么会收复中国台湾呢?他又是如何收复的呢?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二段和第三段。
1、默读,思考小标题,用四字概括。
2、交流小标题。
3、师指“急需收复”,这一节中首先一个“强占”应引起我们的思考。
(1)“强占”什么意思?
(2)他们为什么要强占中国台湾?
(3)他们是凭借着什么强占中国台湾的?师简介强占情况。这一节中还有一词需要体会“残酷地奴役”
4、看了这一幅幅画面,你心情怎样,你想干什么?你们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我不但要听你声音,而且要看你的表情。
5、师:是呀,面对侵略者的.横行霸道,作为一个中国人,怎能不愤慨呢?作为一向胸怀收复中国台湾伟大抱负的郑成功来说,怎能不慷慨激昂、痛下决心呢?
6、(出示“郑成功慷慨激昂地说:‘中国台湾自古以来……’)谁来有感情地朗读。你的语调为什么这样激动高昂?
7、过渡:只有决心大,才有巨大的行动。郑成功不仅是决心的巨人,更是行动的巨人。大丈夫“言必行,行必果”。来,我们来读读接下来他是怎么做的。做得怎么样。(指名回答)
8、俗话说得好,不打无准备之战。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8、郑成功在战前准备工作上,你们觉得做的怎么样?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
10、生评。请你们听听最好的朗读。(放配乐朗读)齐声朗读。
11、过渡:让我们跟随充满自信的郑军官兵走近激烈的战斗场面,去感受一下他们的英勇善战。(板书:英勇善战)
12、轻声自由读,用笔划出表现郑军官兵英勇善战词句。
13、交流词句。你能有感情地读这句吗?你读出了什么?
14、齐读表现郑军官兵英勇善战的4句话:先示范读,再齐读。郑军的英勇善战,我想是作者重点要赞颂的。但既然是对战斗场面的描写,必然也少不了对侵略者的描写。有哪些语句?
15、过渡;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抱负终于得于实现,他终于把广大台胞从荷兰侵略者的魔爪下解救了出来。他的这一丰功伟绩后来人怎能不永远牢记呢?(出示最后一句话)
三、总结课文
1、齐读
2、联想起哪些词来形容取得的伟大功业?
四、布置作业
1、小练笔。运用点面结合、反面衬托的写法描写一个战斗场面。
2、完成训练册作业。
3、拓展延伸。通过上网、读书、看电视等途径收集有关郑成功的资料,并有选择地作好一面摘记,准备交流。
板书设计:
决心很大
收复中国台湾
郑成功——准备充分
民族英雄英勇善战
建设中国台湾
《郑成功》教学设计7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郑成功》,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组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记叙了明清之际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中国台湾的史实。全文共九个自然段。课文依循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围绕“民族英雄”这一中心,着重记叙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详细经过,描写建设中国台湾部分相对简略,文章展示了郑成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课文的情节性强,《课程标准》对5、6年级段的阅读有这样的要求:对于像《郑成功》这类叙事类作品,能了解故事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同情,崇敬感受。
文章故事性强,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只要稍微预习,就可以基本扫清字词障碍,而且比较容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但要透过字里行间去感悟郑成功的民族气节,对于远离时代背景的学生来说可能有一点困难。因此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我直切重点,第一课时着重引导学生学习“收复中国台湾”部分的内容。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学习课文第1-6自然段,知道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中描写收复中国台湾的部分。3、通过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课文内容浅显易懂,不必在具体内容上多花时间,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了解战斗场面的激烈,以及郑军官兵的勇敢;了解台湾同胞从“痛恨”到“痛快”的心里过程。同样,这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教学目标,课前我做了如下准备:让学生运用多种手段,查找郑成功的`有关资料,对郑成功有个初步的了解。制作多媒体课件,查找有关地图和相关电影,使学生加深对这一历史史实的了解。《课程标准》一再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新性阅读能力,使阅读真正成为一种“悦读”,成为我设计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因此本课我安排了两教时。而了解台湾同胞深受的苦难,以及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故事,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被安排在第一课时因此第一课时是突破重难点的关键课时。接下来,我着重讲一讲这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初识英雄
1、课刚开始,老师先介绍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爱国将领、仁人志士、民族英雄,从而导出今天学习的内容——就是来了解一位民族英雄——郑成功。
2、然后引导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郑成功的资料,使学生对郑成功这个人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把指导充分预习作为一种长期的教学方法,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这与叶圣陶教育思想中的“教是为了不教”相吻合。】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老师设问:课文《郑成功》向我们介绍了他的哪些事迹呢?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轻声读课文,同时还要求学生把生字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词,指名朗读
(2)读完生词之后,老师提出问题: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主要写了什么?让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
4、老师接着再问: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郑成功收复台湾?哪几个自然段介绍他建设中国台湾?这样就把课文的脉络理清楚了。便于下面的学习。
5、接着,就过渡到下面的内容:郑成功是如何收复中国台湾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样设计,可以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讲,字词的障碍完全可以自己扫清。另外,理清课文的条理对开展下面的教学活动十分有利。】
三、读中品味,学文悟情
(一)首先学习第二自然段
1、让学生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并想一想这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讨论
让学生从“强占”、“残酷地奴役”、“恨透”这些词句中体会荷兰侵略者的残暴行为,3、教师出示补充材料:在荷兰人统治地38年中,他们无恶不作,将手无寸铁的居民赶到一个地方集中,用大炮进行轰击,他们还进行灭绝人性的大屠杀,中国台湾人民稍有发抗,就用极恶毒的刑法对付他们。他们也把中国人抓到南洋当苦力,为他们挣白花花的银子。一船一船地运到荷兰去。这就是文中“残酷地奴役”的具体含义。
4、然后让学生想象这一幕幕情景,并说说自己的感受。以及体会台湾同胞对敌人的痛恨之情。
5、指导学生带着这种感情朗读这一段。【我认为补充材料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台湾人民所遭受的苦痛,以及对荷兰侵略者更为深切的恨,为下文写郑成功收复台湾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指导学生思考:郑成功站在山头上眺望,他想干什么呢?
2、课件出示:“郑成功慷慨激昂地说……”
让学生体会话的含义并理解“慷慨激昂”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体会要读好“自古以来”“中国的”“一定要”“决不允许”等词要重读。
接着让学生用“慷慨激昂”的语气读好这段话。先指名指名读,再齐读。【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感悟郑成功话语的含义,反复地读好他慷慨激昂地语调,使学生能够体会郑成功收复台湾决心之大。】然后用:郑成功是怎样收复中国台湾的呢?这个问题过渡到下面的内容。
(三)学习课文第四至第六自然段
1、我让学生们自由读课文第4-6自然段,读后想一想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向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3、结合学生回答得出三幅画面分别是东征 海战 欢庆
4、师继续设问:哪一幅画面给你的印象深呢?学生讲到哪一幅画面,就先学习哪一段[这样设计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三个画面,充分发挥学习地自主性,深入地去品读这部分内容,而不是牵着学生走,这样收到的效果是事半功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和各自的情感体验可以充分表现出来。]
a当学生讲到“东征”画面
1、什么地方给你印象深?
2、出示标有厦门和中国台湾地理位置的地图:了解厦门到中国台湾的地理位置,隔着中国台湾海峡,约有100多公里。在了解了地形之后,回到课文中,3、郑成功在作战前还做了什么?请学生读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4、然后出示填空,让学生完成:郑成功在厦门 、 、 ,使他拥有了一支_____的军队,他此时充满了 。
b、当学生讲到“海战”画面
1、让学生自己默读第五自然段,把描写郑军的句子画下来,并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让学生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与能力习惯的养成相结合”】这也正是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关键所在。
2、讨论交流
抓住驾着“团团围住”、“冲去”、“钩住”等动词体会郑军的英勇善战。
指导学生读好这些句子。找出文中写敌人的句子之后,理解“负隅顽抗”的意思,以及敌人凭什么“负隅顽抗”?结果怎样?
4、第五自然段学完后小结写法:在 “海战”的这一自然段中,描写郑军官兵用了许多表示动作的词来突出郑军的英勇善战;同时,也写了敌人的狼狈来反衬出郑军的英勇。如此神勇的士兵,只有优秀的将领才能训练出来,从而引导学生体会,郑成功是一位用兵如神的优秀将领。
将电影《郑成功》中的战斗场面的片断放给学生看,使学生对这次战斗的印象更加深刻。
c当学生讲到欢庆场面
1、体会战斗胜利后最开心的应该是台湾同胞了。课文是怎样描绘人们欢庆胜利的?让男生齐读这一自然段。2、读完后交流: 3、并让学生说说人们此时的心情除了用“喜出望外”以外,还可以用什么成语来形容?用这种方法来拓展学生的词汇。
四、总结全文,深化认识
因为郑成功收复台湾,他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所以,让学生体会他因此而被称为“民族英雄”。体会他为了本民族的利益而与外来侵略者进行战斗从而付出的不懈努力。使学生对他产生无比的崇敬之情。
五、作业设计
1、抄写文中的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复述文中描写郑成功收复台湾部分的内容。 【从而让学生把“文本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这儿也渗透了叶圣陶的教育思想。基础知识的训练和能力培养并重,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更好的发展。】
六、板书设计
东征
收复中国台湾 海战
郑成功 欢庆
(民族英雄) 建设中国台湾
《郑成功》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了解郑成功生平的主要功绩,感受这位民族英雄的丰功伟绩,增强对民族英雄的崇敬缅怀之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清课文的层次结构,用小标题概括课文第二部分“收复中国台湾”各小节的大意。
3、重点学习第五自然段描写战斗场面的方法,运用方法描绘一个战斗场面。
4、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词和一些重点词。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简单了解郑成功的生平事迹。学生在自读1、2两小节的基础上,练习介绍郑成功的籍贯、伟大功业等。
2、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识课文的层次结构。
3、学习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1、出示郑成功的图片,师简单介绍他的基本情况。
2、生读1、9自然段,再介绍。(师板书:伟大功业收复中国台湾建设中国台湾)
3、默读浏览全文,划分层次。
4、学习“建设中国台湾”:
郑成功是从哪两方面建设中国台湾的?
5、初读,读正确,读流利。
(1)指名读
(2)结合指名读课文时,学习生字词,扫除阅读障碍。
6、布置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完整地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给2、3、4、5、6各小节概括小标题,重点学习第五自然段的写法,感受郑成功的爱国情怀、善于带军和郑军官兵的英勇善战。
2、正确、流利并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补充相关资料,加强学生对侵略者和郑成功的认识和感受。
3、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绘一个战斗场面。
4、简要复述郑成功“收复中国台湾”和“建设中国台湾”的丰功伟绩。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介绍了郑成功的.哪两个事迹?
过渡:郑成功怎么会收复中国台湾呢?他又是如何收复的呢?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自然引导到重点段的学习]
二、学习第二段和第三段。
1、默读,思考小标题,用四字概括。
2、交流小标题。
[使学生对两部分获得整体印象,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3、师指“急需收复”,这一节中首先一个“强占”应引起我们的思考。(1)“强占”什么意思?(2)他们为什么要强占中国台湾?(3)他们是凭借着什么强占中国台湾的?师简介强占情况。这一节中还有一词需要体会“残酷地奴役”,
[教师讲述表现荷兰侵略者残酷奴役台湾同胞的资料,为的是给学生铺垫“恨”的情感基础,从而进入课文情景,很好地体会课文的语言和情感。所谓的“入境始为亲”。]
5、看了这一幅幅画面,你心情怎样,你想干什么?你们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我不但要听你声音,而且要看你的表情。
6、师:是呀,面对侵略者的横行霸道,作为一个中国人,怎能不愤慨呢?作为一向胸怀收复中国台湾伟大抱负的郑成功来说,怎能不慷慨激昂、痛下决心呢?
7、(出示“郑成功慷慨激昂地说:‘中国台湾自古以来……’)谁来有感情地朗读。
[通过朗读渲染,学生更深地体会到郑成功的爱国激情。]
你的语调为什么这样激动高昂?
8、过渡:只有决心大,才有巨大的行动。郑成功不仅是决心的巨人,更是行动的巨人。大丈夫“言必行,行必果”。来,我们来读读接下来他是怎么做的。做得怎么样。(指名回答)
9、俗话说得好,不打无准备之战。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10、郑成功在战前准备工作上,你们觉得做的怎么样?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
11、对,郑成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默读,思考:郑成功为收复中国台湾做了充分准备工作。所以他的舰队();所以他亲手训练的海军();所以他对战斗()。
12、 生评。请你们听听最好的朗读。(放配乐朗读)齐声朗读。
13、过渡:让我们跟随充满自信的郑军官兵走近激烈的战斗场面,去感受一下他们的英勇善战。(板书:英勇善战)
14、轻声自由读,用笔划出表现郑军官兵英勇善战词句。
[学生充分地与文本对话。]
13、交流词句。你能有感情地读这句吗?你读出了什么?
14、齐读表现郑军官兵英勇善战的4句话:先示范读,再齐读。郑军的英勇善战,我想是作者重点要赞颂的。但既然是对战斗场面的描写,必然也少不了对侵略者的描写。有哪些语句?(1)什么叫企图?什么叫负隅?什么叫顽抗?能不能把顽抗改成抵抗?为什么呢?(师讲解贬义词,褒义词)(2)描写敌人的贬义词还有哪些?(3)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敌人的表现?指导朗读:分形式读,如,师读敌军句子,生齐读我军战斗场面,一生读对一个炮手的战斗描写的句子。
[用各种形式朗读,帮助学生对这节的写法形成感性认识,师再精要讲解。]
14、师讲解:这节中除了重点描写我军如何英勇善战外,还从反面简介了敌军的一些表现,更加反衬出了我军的英勇善战。这节不仅有对整个战斗场面的描写,也有对一个炮手点的描写。这样点面结合,就把战斗场面写具体了。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激烈的战斗场面,体会一下这节的写作方法。再来跟刚才一样读一遍。
15、过渡;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抱负终于得于实现,他终于把广大台胞从荷兰侵略者的魔爪下解救了出来。他的这一丰功伟绩后来人怎能不永远牢记呢?(出示最后一句话)
三、总结
1、齐读
2、联想起哪些词来形容取得的伟大功业?
四、作业
1、小练笔。运用点面结合、反面衬托的写法描写一个战斗场面。
[这样既是以读促写的一种做法,又在运用写法中举一反三。]
2、拓展延伸。通过上网、读书、看电视等途径收集有关郑成功的资料,并有选择地作好一面摘记,准备交流。
[这一个做法是课堂学习的自然延伸,学生在收集资料、筛选资料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郑成功的认识和情感,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收集资料、处理资料的信息素养。]
《郑成功》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词和一些重点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清课文的层次结构,用小标题概括课文第二部分“收复中国台湾”各小节的大意。
3、重点学习第五自然段描写战斗场面的方法,运用方法描绘一个战斗场面。
4、了解郑成功生平的主要功绩,感受这位民族英雄的丰功伟绩,增强对民族英雄的崇敬缅怀之情。
教学重点:感受民族英雄郑成功的丰功伟绩,增强对民族英雄的崇敬缅怀之情。
教学难点:学习第五自然段描写战斗场面的方法,运用方法描绘一个战斗场面。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要求:
1、简单了解郑成功的生平事迹。学生在自读1、2两小节的基础上,练习介绍郑成功的籍贯、伟大功业等。
2、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识课文的层次结构。
3、学习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郑成功的图片,师简单介绍他的基本情况。
2、生读1、9自然段,再介绍。(师板书:伟大功业收复中国台湾建设中国台湾)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默读浏览全文,划分层次。
2、学习“建设中国台湾”:郑成功是从哪两方面建设中国台湾的?
3、初读,读正确,读流利。
(1)指名读
(2)结合指名读课文时,学习生字词,扫除阅读障碍。
三、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及要求:
1、完整地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给2、3、4、5、6各小节概括小标题,重点学习第五自然段的写法,感受郑成功的爱国情怀、善于带军和郑军官兵的英勇善战。
2、正确、流利并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补充相关资料,加强学生对侵略者和郑成功的认识和感受。
3、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绘一个战斗场面。
4、简要复述郑成功“收复中国台湾”和“建设中国台湾”的丰功伟绩。
教学步骤;
一、复习:课文介绍了郑成功的哪两个事迹?
过渡:郑成功怎么会收复中国台湾呢?他又是如何收复的.呢?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二段和第三段。
1、默读,思考小标题,用四字概括。
2、交流小标题。
3、师指“急需收复”,这一节中首先一个“强占”应引起我们的思考。(1)“强占”什么意思?(2)他们为什么要强占中国台湾?(3)他们是凭借着什么强占中国台湾的?师简介强占情况。这一节中还有一词需要体会“残酷地奴役”,
5、看了这一幅幅画面,你心情怎样,你想干什么?你们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我不但要听你声音,而且要看你的表情。
6、师:是呀,面对侵略者的横行霸道,作为一个中国人,怎能不愤慨呢?作为一向胸怀收复中国台湾伟大抱负的郑成功来说,怎能不慷慨激昂、痛下决心呢?
7、(出示“郑成功慷慨激昂地说:‘中国台湾自古以来……’)谁来有感情地朗读。
你的语调为什么这样激动高昂?
8、过渡:只有决心大,才有巨大的行动。郑成功不仅是决心的巨人,更是行动的巨人。大丈夫“言必行,行必果”。来,我们来读读接下来他是怎么做的。做得怎么样。(指名回答)
9、俗话说得好,不打无准备之战。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10、郑成功在战前准备工作上,你们觉得做的怎么样?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
11、 生评。请你们听听最好的朗读。(放配乐朗读)齐声朗读。
12、过渡:让我们跟随充满自信的郑军官兵走近激烈的战斗场面,去感受一下他们的英勇善战。(板书:英勇善战)
13、轻声自由读,用笔划出表现郑军官兵英勇善战词句。
14、交流词句。你能有感情地读这句吗?你读出了什么?
15、齐读表现郑军官兵英勇善战的4句话:先示范读,再齐读。
郑军的英勇善战,我想是作者重点要赞颂的。但既然是对战斗场面的描写,必然也少不了对侵略者的描写。有哪些语句?
16、过渡;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抱负终于得于实现,他终于把广大台胞从荷兰侵略者的魔爪下解救了出来。他的这一丰功伟绩后来人怎能不永远牢记呢?(出示最后一句话)
三、总结课文
1、齐读
2、联想起哪些词来形容取得的伟大功业?
四、布置作业
1、小练笔。运用点面结合、反面衬托的写法描写一个战斗场面。
2、完成训练册作业。
3、拓展延伸。通过上网、读书、看电视等途径收集有关郑成功的资料,并有选择地作好一面摘记,准备交流。
板书设计:
↗决心很大
↗收复中国台湾
郑成功→准备充分
(民族英雄)↘英勇善战
↘建设中国台湾
《郑成功》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课后成语的感情色彩,并尝试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结尾在全文中的作用。
4.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中国台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从郑成功的语言初步感受其爱国热情。辨别成语的感情色彩并尝试运用。
【资源利用】
课文插图与教学挂图;关于“郑成功”与“中国台湾”的有关资料。
【预习作业】
1.练习朗读课文,力求正确、流利。
2.自学字词,查词典理解“慷慨激昂”“负隅顽抗”等词语的`意思。
3.尝试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与课文的主要内容。
4.搜集“郑成功”的资料。
【学程预设】
一、揭题导入。
1.小黑板出示《复台诗》: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指名读。问:能读懂吗?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
(板书课题:郑成功)
2.(出示郑成功挂图)学生用一两句话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郑成功的资料。
(小结:搜集资料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复台诗》就是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后写的。
二、检查预习
1.读字词:奴役负隅顽抗/驻军慷慨激昂/瞭望风帆蔽空/兽肉犁耙镰融洽
2.指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声音响亮、态度大方。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读后交流:课文中哪句话最能概括郑成功的伟大功绩?
(板书:收复中国台湾建设中国台湾)
4.根据提示理清文章脉络。
那么课文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两件事情。(第四至六自然段写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第七至八自然段写了郑成功是怎么建设中国台湾的。)
5.理解课文结尾的作用。(总结全文画龙点睛)
三、学习课文第1-3小节。
1、自由读课文1-3节,思考:这部分内容与“收复中国台湾”、“建设中国台湾”有何联系?(荷兰侵略者横行霸道,郑成功决心要收复祖国宝岛台湾。)
2、出示课文第2节,指名读,思考: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何感受?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中国台湾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强占、残酷地奴役、恨透、强盗)
补充荷兰侵略者奴役台湾同胞的资料。
从17世纪开始,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方殖民者陆续东来,荷兰殖民者趁明朝防备松弛之机,侵占我国台湾。荷兰殖民者对台湾同胞的血腥统治长达38年,他们逼迫中国台湾人民修筑城堡、交地租、人头税等,对中国台湾大肆掠夺、剥削,如有反抗就大肆杀戮,中国台湾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以至于中国台湾遍地“荆榛”,一片荒凉。
[导航策略:教师讲述表现荷兰侵略者残酷奴役台湾同胞的资料,为的是给学生铺垫“恨”的情感基础,从而进入课文情景,很好地体会课文的语言和情感。所谓的“入境始为亲”。]
假如你一名就是被残酷奴役的台湾同胞,你会在心底发出怎样的声音?(愤怒、痛苦、仇恨、诅咒、盼望……)
3、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郑成功的态度如何?出示:郑成功慷慨激昂地说……
指名读。理解“慷慨激昂”。(义愤填膺、正义凛然、热血沸腾)从“自古以来”“绝不允许”等关键词语你读懂了什么?(立场坚定、态度坚决)想象郑成功说话的神态,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4、分角色朗读第1-3小节。质疑:郑成功为什么“明知故问”?(收复祖国宝岛台湾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责任。)
四、课堂练习:出示课后习题3的成语,读后请学生将成语重新排列,说说排列依据,并选择造句:慷慨激昂喜出望外载歌载舞/横行霸道负隅顽抗惊恐万状
小结:联系语境理解分清感情色彩运用
五、作业布置: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练习复述“收复中国台湾”的经过。
《郑成功》教学设计11
◆主备人:高文霞◆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说说一些词语的感情色彩。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复述课文。
3.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懂得自古以来台湾就是我国的领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郑成功的资料、台湾的介绍以及当时荷兰的情况。
教师:郑成功练兵的小故事、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台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在我们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爱国将领、仁人志士、民族英雄。你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是介绍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板书课题:郑成功)
2.听说过郑成功吗?学生交流。
二、活动一:通读课文,扫除障碍。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郑成功》一文向我们介绍了他的哪些事迹呢?
2.小组内交流生字学习情况。(活动提示:从字音、字形、字义方面交流学习所得,提出不理解的词语讨论)
3.全班交流。
⑴出示:
奴役驻军风帆蔽空兽肉犁耙镰刀融洽慷慨激昂四处瞭望负隅顽抗
⑵指导:
字音:瞭隅耙字形:蔽兽镰
字义:犁耙镰刀(图片辅助)
负隅顽抗(结合课文的具体语境理解)
风帆蔽空(先理解蔽字)
⑶读读下面的词语,先想想意思,再说说它们的感情色彩,选择其中的一个说一句话。
出示:慷慨激昂横行霸道喜出望外惊恐万状载歌载舞负隅顽抗
4.小组展示:分小节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评价是否读正确
三、活动二:略读文本,了解大意。
1.自主学习:想一想,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课文中有一句话概括了介绍了郑成功的主要事迹,你能找到吗?2.合作交流:概括课文大意,交流所画语句。课文主要记叙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建设海军,打败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大力发展生产,建设台湾的历史事件。
3.成果展示:说一说课文大意,同学评价。
根据提示理清文章脉络。
初读了课文,你能说说郑成功的主要功业是什么吗?(一是收复台湾,二是建设台湾)
那么课文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两件事情。(课文第四至六自然段写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第七至八自然段写了郑成功是怎么建设台湾的。)4.引导质疑:
郑成功为什么要收复台湾?他又是是如何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呢?
四、活动三:品读文本,体悟情感。
1.自主学习:默读1-3小节,思考:郑成功为什么要收复台湾呢?品读重点语句,写上自己的阅读感受。
合作交流:组内交流自己的理解,并读读相关语句,相互评价。成果展示:带着感受读出相关语句。
2.小结:荷兰殖民者霸占台湾后,不仅强迫台湾百姓修筑城寨,对台湾人民巧取豪夺,惨无人道,而且还逼迫他们学习荷兰文,企图从精神上麻痹台湾人民,他们的所作所为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就是——横行霸道。(出示词语“横行霸道”,齐读)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怎能容忍荷兰侵略者的残酷压迫?郑成功立下誓言,决心收复台湾。谁来读好郑成功与卫兵的对话?
3.指名朗读。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情感,提问: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呢?
帮助学生总结:要强调“慷慨激昂”、“绝不允许”、“横行霸道”、“一定”这几个词语,表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决心。这里的“绝”是“绝对”的意思。
4.分角色朗读。
五、作业布置:
1.完成习字册。
2.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默写词语:奴役驻军风帆蔽空兽肉犁镰刀融洽慷慨激昂
2.昨天,我们初读了课文,能告诉老师,郑成功一生中最大的贡献是什么呢?(板书:收复台湾)
是的,在1662年2月1日,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领军队收复了我国的宝岛台湾。这一天,荷兰侵略者在中国人民面前低下了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回顾当时那惊心动魄的场面。
二、活动一:研读收复台湾部分,读出胜利原因。
过渡:郑成功是如何收复台湾的呢?他为什么能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呢?
1.自主学习:自由读课文第4-6小节,找找他们胜利的原因,划出相关语句,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合作交流:
⑴准备充分(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郑成功立下收复台湾的决心后,就立即进行充分的准备。引读:“他在厦门”——(修造船只,聚集粮草,加紧操练海军。)
①渡海东征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郑成功在战士的簇拥下登上了船楼。我们也跟着他一起登上船楼看一看,郑成功的舰队是一支怎样的舰队?(指名读有关句子)
②出示“庞大舰队”、“绵延十几里”、“风帆蔽空”、“战旗招展”、“纪律严明”、“军容整肃”等词语
(齐读两遍),读了这些词语,你们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耳边又仿佛听到了什么呢?(学生练习说话)
③想听一听郑成功练兵的小故事吗?
讲故事:郑军之所以纪律严明,军容整肃,是因为郑成功能做到有公必赏,有过必罚,执法无私。有一次,郑成功的一个得意部将以为自己本领高强,就到处找人挑战比武,而且也打败了不少精兵强将。这事儿,很快就传到了郑成功的耳中。郑成功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虽然这位将士为郑军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但郑成功还是毫不留情地罚了他一百军棍。从此以后,军中再无人敢恃宠生骄。郑成功也更加重视操练,经常亲自监督,要求从难从严,并且定期进行水师会操,进行评比,使得郑军在惊涛骇浪中如履平地。
④此时,不仅是郑成功心中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所有的郑军将士都是信心百倍,让我们也怀着必胜的信心朗读第四自然段。(齐读)
(2)作战英勇(学习第五自然段)
①自读,想一想这一段写郑军是如何作战的?画出直接描写郑军的句子。
②交流,练习说话,用上
“先接着然后最后”。(郑军先向敌人冲去,接着围住敌舰,然后打中了敌舰,最后钩住敌舰,跳了上去)
③读了郑军攻打敌人的场面,你们想说些什么呢?(学生练说)相机积累词汇
④课文除了正面描写郑军的英勇,还有对敌军的描写,那是_______(侧面描写)你们注意到了那些词句?(敌军实力强,下场可悲)你想到用哪些词形容此时的敌军?
⑤小结:确实,这场胜仗来得并不容易,当时的荷兰无论是军事力量还经济实力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他们的轮船占全世界的一半之多。正义必将战胜邪恶。郑成功率领郑军浴血奋战了十个多月,终于赶走了荷兰侵略者,将被奴役了38年的台湾重又收回了祖国的怀抱。让我们带着对郑军的敬佩之情一起朗读第五自然段。
3.学习第六自然段①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此时最开心的是哪些人呢?
②台湾人民是怎样表达内心的喜悦和对郑成功的感激之情的呢?(出示“街头巷尾,鞭炮之声不绝,人们载歌载舞,欢庆胜利。”齐读两遍)
③除此之外,台湾同胞慰劳郑军官兵,酋长要见郑成功,想象高山族的酋长会对郑成功说些什么呢?
④指导朗读。
4.课文读到这儿,你觉得郑军胜利的原因了吗?(准备充分,充满信心,英勇善战)
三、活动二:研读建设台湾部分,体会详略得当
1.快速浏览七八自然段,想想郑成功建设台湾做了哪些实事?画出相关语句。
2.组内交流。
四、活动三:练习复述
如今谈到台湾,人们自然想到了郑成功,他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事迹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能把他的伟大功业讲给大家听听吗?(提示:可以运用课文中的语言,也可用自己的话创造性地复述)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不屈的民族,中华儿女们为了抵抗外敌,曾经谱写了一曲曲不朽的赞歌,也涌现了一批民族英雄,郑成功就是其中较为杰出的一位。他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体会最后一小节的作用。
五、阅读拓展。
虽然郑成功当时成功地收复了台湾,可是因为种种原因,台湾至今还没有真正回到祖国的怀抱。1925年,爱国诗人闻一多写下了著名的爱国组诗《七子之歌》。在诗中,他把当时被侵略者掠夺的台湾、香港、澳门等七块土地比作祖国母亲的七个儿子。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其中的第三首《七子之歌——台湾》。(齐读)
六、作业
学习《郑成功》一课中关于战争场面的描写,练习写一个比赛场面。
【板书】
2.郑成功
教学反思:
收复台湾
民族英雄建设台湾
《郑成功》教学设计12
教学内容
2、郑成功
拟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结合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建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1、感知郑成功的.历史功绩。
2、引导学生简要地复述课文。
突破重、难点的过程
一、激发导入
1、你们是否了解郑成功这个人?
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
2、郑成功
(指导写郑不要误写成*)
3、简介郑成功。
4、激发自读:
本文倒底写了郑成功的哪些历史功绩呢?
二、初读指导
一提出自学任务
1、划出生字词,自学生字词,并结合课文理解。
2、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3、再默读课文,想想本文写了郑成功哪些历史功绩。
二帮助自学
1、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会学的同学示范学得不好的同学。
2、出示重点生字词:
奴役慷慨激昂霸道绵延
负隅顽抗犁耙锄镰融洽街头巷尾
3、放录音让学生纠正字音。
三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
1、指读生字,读熟生字。
2、分节朗读,同时结合课文解释有关词语:如负隅顽抗学生能大致说出即可。
四初步感知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以上提出的问题。
2、让学生初步说出即可。
交流
交流
尝试回答
按要求自学
指名正音
齐读
指名读
交流词义
默读,思考
交流
精*创意
搜集信息
这个字写的时候要舒展,下面是巳。
这个字的笔画较多,左下面的是一道横。
作业设计
实践活动
1、试着有感情朗读课文。
2、完成生字抄写本。
教学札记
看了《郑成功》的语文课程教学设计还看了:
开……下课了,当再次捧起《语文课程标准》认认真真地读,认认真真地反思,总感到我这堂“顺顺当当”的课竟有那么多不足。下面...
《郑成功》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文章脉络。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宝岛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可是在三百多年前,荷兰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了我们的宝岛,台湾被他们蛮横地强占。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领军队打败了荷兰侵略者,收复了台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我们今天就来了解这段历史故事,了解民族英雄郑成功。
2、在课前预习时,你有否搜集到与课文相关的资料?
学生简述荷兰人侵占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事件。
3、教师小结:简介郑成功(出示资料卡)“复台开台”第一人
民族英雄郑成功(1624-1662),福建南安人。初名森,字大木,父为郑芝龙。后明隆武帝赐姓朱,改名成功,字明俨,国内外都尊称他为“国姓爷”。由于时代与形势的要求,郑成功先是担负起反清复明的使命,后来又顺应历史潮流,率军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祖国领土台湾,这体现了当时中华各族人民的利益。郑成功是第一个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第一个打败西方殖民者的东方人。
4、请生自由朗读,了解这个三百年前的历史故事。打开书读读,用你喜欢的方式读,并且划下你感受深的句子,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出示生字词:残酷、徭役、慷慨、碎片、统统、街头巷尾、融洽)
二、检查预习效果:
学习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
1、师:来读读你感受深的句子,每人一句,其他同学认真听他是否读准了字音。
生读句子,师相机纠正字音,指导读准字音。
师:初读课文,同学们都注意了把字音咬准。下面请一位同学领读,其他同学齐读一遍。
2、这些词语你都读懂了吗?四人一小组合作,自学生字词,想办法理解这些词的词义。
3、还有哪些词语你没理解,大家一起来帮助解决。
三、初读课文,感知课文结构:
1、郑成功的主要功业是什么?在文中的什么地方?
2、指名读。这段文字从哪两方面来赞颂郑成功的?(收复台湾,建设台湾)速读课文,看看课文哪些小节写了郑成功收复台湾;哪些小节写了郑成功建设台湾?
3、课文哪些语句最令你敬佩郑成功?请你读读,在旁边写下你的感想。
4、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民族英雄郑成功的丰功伟业,大家都对他肃然起敬,希望大家课后再去查查有关他的资料,相信对我们下节课的学习一定大有裨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复述课文。
2、通过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感受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辉煌业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3、通过读写结合,描绘你看到的一个战斗场面。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并写一个战斗场面。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复习旧知。
1、同学们,在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中,涌现了无数的英雄豪杰,他们不怕牺牲,英勇顽强,为维护民族的统一作出不朽的贡献!享誉中外的.郑成功就是其中的一位。生读课题。
2、检查生词掌握的情况。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郑成功作出了什么伟大的贡献?(收复台湾、建设台湾)[板书:收复台湾、建设台湾]
4、是呀,他不怕牺牲,为我们民族的统一大业做了卓越的贡献,我们是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指导读最后一自然段。
是呀,怎么能忘记他浴血奋战的不屈身影,怎么忘记他尽忠为国的壮丽人士,让我们再次走进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一起感受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辉煌业绩!
二、品读课文
4、5自然段。
1、请同学自由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画出郑成功为收复台湾做的准备工作的句子,想想你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2、反馈交流。
“郑成功在厦门修造船只,聚集粮草,加紧操练海军。”
“这支前进中的庞大舰队,前后绵延十几里,风帆蔽空,战旗招展。”
“郑成功看到自己亲手训练的海军纪律严明,军容整肃,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抓“加紧”“绵延十几里” “风帆蔽空,战旗招展”“纪律严明,军容整肃”等指导朗读。)
3、]怀着必胜的信心,充满着高涨的士气,郑成功带领军队与残酷的荷兰侵略者展开了一场战斗。请同学快速默读第5自然段,想想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指说。(郑军英勇、不怕牺牲、机智)
4、你从哪些句子具体感受到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读第5自然段,画出有关的句子,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的体会。
反馈交流:
①(从“英勇的郑军官兵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驾着舰船向敌舰队冲去。”可以看出他们的英勇)从哪几个动词可以看出郑军的英勇?(冒着、驾着、冲去)[加点][板书:冲去]指导读出英勇。作者用敌人密集的炮火来对比写出郑军的英勇,写得多么鲜明啊。
②(从“他们团团围住敌舰,使敌人的大炮失去了威力。”可以看出郑军的英勇机智,)为什么?(因为敌船高大,而我军船小,围住了他敌人的大炮就发挥不出威力了。)[加点:围住指导读出机智。小结:刚刚是勇现在是智,郑军可以说是“智勇双全”啊!
③(从“原来是一个炮手瞄准敌舰放了一炮,刚巧打中了弹药库。”可以看出郑军的准确厉害,一炮就打中了敌舰)没有平时的刻苦训练,哪有那么容易就打中敌人呢?如果你就是那个炮手,此时你是什么心情?(兴奋)(激动)指导朗读。
小结写法:在众多的战斗中,作者选取了一个炮手的行动来写,做到了点面结合,这样写的时候就显得具体。这种写作方法同学们可以借鉴。
④(从“郑军官兵乘势用钩子钩住敌舰,一个个跳了上去”可以看出他们的英勇机智)为什么?什么叫“趁势”(趁敌人慌乱的时候)多么聪明啊。
3、小结:在这场激烈的海战中,作者先写郑军冒着炮火冲了上去,团团围住了敌人,在打中敌人的弹药库,趁敌人慌乱的时候,勇敢的钩住敌舰,跳上去终于打败了敌人,写得多么的流畅啊!把一个大的场面分成了几个小的场面来写,这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方法。齐读第5自然段。
三、品读课文6、7、8自然段。
1、象这样的海战,他们前后进行了100多次,最后终于收复了台湾。导读第6小节。
2、台湾人民的热情欢迎,使郑成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为了更好的造福台湾人民,他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建设台湾呢?请读读
7、8小节,自己找找。交流:(发展生产,办起学校)[板书:发展生产,办起学校]
3、郑成功采取的这些措施,使台湾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他抵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的统一,造福人民,真可以称为“民族英雄”[板书:民族英雄]他的不朽功业,我们是?(永远不忘)[板书:永远不忘]
齐读。让我们再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
四、总结写法,写一个片断。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我们对郑成功有了更深的了解)(写一个大的场面,可以分成几个小的场面来写)
2、回顾春运会上同学们地表现,运用今天学到的写法试着写一写。
《郑成功》教学设计14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11册第二课8—11页
内容简析:本文具体记述了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中国台湾的经过,歌颂了郑成功的不朽的功业,指出了他是令人永远铭记的民族英雄。
设计理念:本课教学紧扣“民族英雄”去解读,抓住人物语言、动作、场面描写到关键词,突出文章写作方法的教学,让学生真正走近了郑成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复述课文。
3、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中国台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4、学习课文写法,能够仿写一个战争场面或其他活动场面。
教学重难点分析:课文重点是收复中国台湾的经过,着重描写了郑军官兵与荷兰侵略者作战的情景。教学重点是学习课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想象战斗场面,了解郑成功的伟大功业。
课前准备:
1.搜集郑成功的相关资料;
2.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数不胜数。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对郑成功这位民族英雄,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带着你的了解,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课题。(生齐读)
2.回顾收获: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是通过两件事来写郑成功的: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不是无情物。文章总是表述着作者一定的感情。读了课文,我们感受到了课文中浓浓的情感:面对荷兰侵略者残酷的奴役,我们_____这伙强盗;聆听郑成功慷慨激昂的表达收复中国台湾的决心,我们________。那么,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中国台湾的伟大功业,又会引发我们怎样的感受呢?让我们继续——
(板书:收复中国台湾建设中国台湾)
(设计意图:1.整体把握文章写作思路,从写法入手阅读课文。在学生初学课文的基础上设计这样的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先从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件事--收复中国台湾、建设中国台湾”;不仅如此,本环节设计还旨在引导学生从文章写法的角度来读课文即:本文是1篇写人的文章,抓住什么来写的。
2.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学生初读基础上,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中所体现的作者的感情,通过学生的情绪体验来展现不同的心理感受。如引导学生说出初读后的不同感受:气愤、痛快、开心、激动……为下面的教学奠定基调。)
二、阅读“收复”段落。
1.让我们先来读一读介绍郑成功的第一件事:收复中国台湾。文中哪几小节写了郑成功收复台湾?(4——6节)
2.先请同学们自由读这几小节,想一想:课文是怎么写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抓住了哪几个场景?(战斗前——战斗中——战斗后)
(设计意图:这两个环节能够引导学生迅速了解“收复中国台湾”段落的写作思路。)
3.让我们走近郑成功,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主要抓住什么来写郑成功的?(战前准备充分或对战斗充满必胜的信心)
4.文中的哪些描写让你感受到郑成功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划出来读一读。
交流:(1)纪律严明、军容整肃让郑成功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2)出示“郑成功在一群……战旗招展”
(抓住“风帆蔽空、战旗招展”问学生:读到这两个词语,你能想象一下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抓住“绵延”问学生有什么体会)
交流后读。从你们的朗读之中老师确实感受到郑成功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5.同学们,郑成功战前准备充分,郑军官兵士气高涨,充满必胜的信心,要与荷兰侵略者决一死战。一场恶战在所难免,老师想请大家根据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把郑军与荷兰侵略者的战斗场面读一读。
(思考:
1.这段对战斗场面的描写,为了表现郑军官兵的英勇,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边读边试着用不同的线条划一划。
2.在这些战斗场景中你觉得哪一个场景最精彩,为什么?)
自由读后交流。
我们首先来交流一下这段话中哪些句子直接表现了郑军官兵的英勇?谁来读一读?
a.第一句教师点拨:冒着炮火、驾着舰船、团团围住敌人,多么英勇的郑军官兵!
b.第二句读到这个场面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生:高兴、痛快。师:是呀,炮弹击中敌舰的弹药库,真是大快人心。
c.第三句敌人再也没法逃脱了。
那么又有哪些内容从侧面衬托了郑军官兵的英勇呢?
交流:a.“负隅顽抗”是什么意思?“隅”本指角落,在这句话中隅指的是什么?
敌人企图…………负隅顽抗,他们的阴谋会得逞吗?
像“负隅顽抗”这样的含有批评、贬斥之意的词语我们称它为贬义词。
b.“惊恐万状”是什么意思?想象一下敌人会有怎样的丑态?
这是描写敌人丑态的内容,和表现郑军官兵的英勇有关系吗?
敌人的恐惧、无能更加衬托出郑军官兵的英勇。
那么在这些战斗场景中你觉得哪一个场景最精彩,为什么?
(出示打中弹药库段落,讨论:郑军官兵英勇战斗的场景应该很多很多,那么文中为什么要抓住这样一个场景来写呢?)
6.齐读: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把这段话读一读,感受一下郑军的英勇善战。
生齐读。
(设计意图:1.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文字是抽象的,这些抽象的文字经过有机组合,加上读者的想象,就变成一幅幅生动活泼的画面。这段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风帆蔽空、战旗招展”问学生:读到这两个词语,你能想象一下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抓住“绵延”问学生有什么体会等都在学生面前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2.紧扣写法,学习“文理”。语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感悟上,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指导学生阅读,在阅读中学习写作。本环节教学紧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点面结合”的写法,让学生在品味文本语言的过程中,理解文章的内容,揣摩文章的写法,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
3.将词语教学与具体的语境结合,避免了枯燥的分析与讲解,实现教学目标,突破了褒义词与贬义词区分这一教学难点。)
7.正是由于郑军官兵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他们才勇往直前,打得敌人落花流水,惊恐万状,最后只好统统举手投降。郑成功终于把侵略者赶出了中国台湾,郑成功率领大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进入了中国台湾,中国台湾人民夹道相迎,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郑成功军队进入中国台湾的'情景吧!自由朗读第6自然段。
郑成功的军队进入中国台湾,受到了中国台湾人民的热情欢迎。文中抓住人们的哪些表现来写的呢?
(理解“喜出望外”,褒义词)
(理解“载歌载舞”人们多么开心啊!)
开心齐读。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的教学突破教学难点,降低教学难度。学生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通过读文、想象,感受了文章表达的情感,想象出文章描绘的画面。)
三、阅读“建设中国台湾”。
1.当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他是怎样建设中国台湾的?
老师想请同学们讨论学习这一部分内容。课文抓住哪几方面来写郑成功建设中国台湾的?
2.讨论后概括(大力发展生产力、兴办学校)
3.郑成功收复台湾后,还为建设中国台湾做了许多贡献,文中为什么只选取了这两方面来写呢?
(引导:只有发展生产,人们才能丰衣足食;只有兴办学校,大家才能学到知识。这是郑成功为建设中国台湾做出的巨大贡献,所以抓住了这两点来写。)
4.读到这儿老师想请同学们来思考一下:郑成功的一生南征北战,有无数的丰功伟绩,而本文为什么只选取了收复中国台湾和建设中国台湾来写呢?
所以我们在写人物时应该抓住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材料来写。
(设计意图:文章内容有详有略,教学安排也收放有度。“建设中国台湾”相对于“收复中国台湾”写得比较简略。本段教学既做到放手让学生自学,又拓展了教材宽度,再次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方法的教学有机融合到一起。)
四、升华,突出中心。
1.强化“民族英雄”:
师:假如没有郑成功挺身而出,率领千千万万个郑军官兵去收复中国台湾,中国台湾人民还会这么喜出望外吗?
生:不会。
师:还能这样载歌载舞吗?
生:不能。
师:还能安居乐业,发展生产吗?
生:不能。
师:还能开办学校,学习文化吗?
生:不能。
师:是的,没有郑成功,这一切都不可能。郑成功的伟大就在这里,所以人们称他为——
生:民族英雄!
2.强化“不会忘记”
师:所以我们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中国台湾的伟大功业——
生: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师:是的,面对这样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谁又怎能忘记呢?面对这样一位36岁抗击荷兰侵略者,多年抗战胜利后,却又与世长辞了的英雄,台湾同胞怎能忘记?每一位中华儿女又怎能忘记?
(最后画面定格在“郑成功塑像”。》
3.强化“崇敬”:
师:面对这样一位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你想对他说点什么?
生:郑成功!你永远长眠在我们的心中!
生:郑成功!你是中国台湾人民的大救星!
生:郑成功!你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生:不管过去了多少岁月,人们都将记住一个永恒的名字——郑成功!
(设计意图:适度延伸拓展,注重提升。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要注意开发课程资源。在阅读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延伸拓展,能丰富学生的感受和理解,进一步激发情感,有效提升对话的层次。本环节在回归整体后,老师通过深情描述层层推进:强化“民族英雄”、强化“不会忘记”、强化“崇敬”,随即映示相关网络图文资料,升华学生情感,至此,郑成功这一民族英雄的高大形象在学生头脑里就完全建立起来了。)
五、作业
1、复述课文,把郑成功这个历史故事将给你身边的人听。
2.观察校园生活的一些场面,学习课文写法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收复中国台湾
郑成功
(民族英雄)
建设中国台湾
(总设计意图:
一、从“写什么”到“怎么写”。
学生完成第一课时的学习之后,能够很轻松的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而本课时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在知道课文写了什么的基础上学习文章写法,落实怎么写的问题。“课文是通过两件事来写郑成功的”“这一段主要抓住什么来写郑成功的?”,.“这段对战斗场面的描写,为了表现郑军官兵的英勇,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边读边试着用不同的线条划一划。”……这些问题的引导使课文的写作思路一步步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品味文本语言的过程中,理解文章的内容,揣摩文章的写法。
二、尊重独特感受,彰显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主要因为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各个不同,存在着鲜明差异。因此,教学设计中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允许学生对课文的词句有不同的体验,鼓励学生在读懂全文的前提下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使个性得到彰显。只有学生的个性得到彰显,才能充分激活思维,有效进行思维碰撞,对话才能不断深入。
三、在语境中运用词语。
本课中词语的教学也很重要。本教学设计注重在语境中运用词语,这样内化了课文语言,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特别是本课词语中有部分词语要求学生能够区分褒义词和贬义词,将词语放入语境中的教学就显得更为可贵。)
《郑成功》教学设计15
[教材简析]:
《郑成功》是苏教版国标本教材第十一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文章的最后一段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围绕着这段话,课文的2——6自然段写了郑成功率领军队收复台湾;7——8写了郑成功建设台湾。前一件事重点叙述,后一件事略微简单。第1自然段则简要地介绍了郑成功的籍贯。文章的2——6自然段又可以分为4幅画面,分别为“临风眺望”、“渡海东征”、“英勇战斗”、“热烈欢迎”。整篇课文条理清晰,结构完整,详略得当,主题突出。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认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习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读懂课文内容,感受郑成功热爱祖国、英勇善战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并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真正使学生受到心灵上的震撼。
[教具准备]:
相关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课时]:
2——3课时
第二部分: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我国悠久灿烂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爱国将领、仁人志士,他们都为祖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郑成功就是其中的一个。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郑成功的。一起把课题读一下。[幻灯片1:郑成功]
2、关于郑成功,老师通过上网搜索、阅读书籍等途径,找到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幻灯片2出示:郑成功,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人。明朝末年,荷兰侵略者强占了我国的宝岛台湾,对台湾人民的反抗进行血腥镇压,对起义者残暴蹂躏,严刑拷打,任意杀害,甚至施以“车裂”、“五马分尸”等惨无人道的刑法,其残暴行径令人发指。1661年,郑成功率25000名将士,乘350余艘战舰,从金门料罗湾出师东征。于1662年将荷兰侵略者赶出台湾,结束了荷兰殖民者对台湾长达38年的统治。]
同学们,读了这段话,有什么样的感受?(停顿片刻)当时的台湾人民和你们的心情一样,恨透了荷兰强盗,同时也永远地铭记着这位民族英雄。这一堂课,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近郑成功,去感受他的辉煌功绩和满腔的爱国情怀。
二、读通课文
1、通过预习,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够把课文中的生字读正确了。谁有信心来读读这些生字呢?
[幻灯片3出示:酷奴驻慨霸蔽兽犁镰洽]
2、这些生字,笔画都比较的多,尤其是“镰”和“霸”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用钢笔描红。描红的时候,要注意写字的姿势。
3、这是两条绿色通道内的生字,[幻灯片4出示:慷瞭隅耙]
你能读正确吗?这些字当中,你觉得哪些字容易读错?
教师:对了,这几个字当中,容易读错的有“耙”[点击“耙”字变色],在课文中它是指用来碎土、平地的一种农具,所以读bà,它还有另外一个读音,读pá,例如:耙地、耙开等;这几个生字中的“瞭” [点击“瞭”字变色]应该读liào,不要读成第二声;“隅”[点击“隅”字变色]不要读成ǒu。请大家再把这些生字读读。
4、生字能读正确了,那么课文中的词语能不能读正确呢?谁有信心来读。
[幻灯片5出示:慷慨激昂载歌载舞喜出望外
惊恐万状横行霸道负隅顽抗]
这些词语中,你理解了哪些?还要哪些不理解,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来解决。
“负隅顽抗”这个词语大家可能不太了解,“负”指的是倚靠,“隅”指的是墙角。整个词语是指敌人或盗贼倚靠险要的地势进行抵抗的意思。课文当中是指荷兰侵略者凭借高大坚固的铁甲舰进行抵抗的意思。
同学们,第一组词语是描写谁的?第二组词语是描写谁的?
5、生字词语都能读正确了,那么,课文能够读通顺吗?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的时候要字字入目,句句入心。
6、那么,课文写了郑成功的哪些事呢?你能找到文中一句话来概括文章内容吗?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教师:《郑成功》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建设海军,打败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并大力发展生产,兴办学校,建设台湾的历史事件。课文的最后一段直接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们一起来读读。[幻灯片6出示: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两件事,一件是收复台湾,一件是建设台湾。
三、精读理解
1、下面,先请同学们静心默读第一件事,看看郑成功是怎样收复台湾的,把你感受深刻的地方画出来,好好地读一读,品一品,简要地写上自己的阅读感受。
2、你画了哪些句子呢?好,我们先来读读这段话。[幻灯片7出示:郑成功慷慨激昂地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1)、同学们,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特别是哪些地方让你有这样的感受?
教师: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郑成功那份满腔的爱国热情,感受到他收复台湾的决心很大,很坚定。特别可以从“慷慨激昂、绝不允许、一定”等词语中感受到。
(2)、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早在三国时,吴国的孙权就派卫温率船队到达了夷洲,就是今天的台湾;隋朝时,隋炀帝也曾三次派人去台湾,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元朝时,政府设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作为一个炎黄子孙,又岂能容忍列强侵占祖国领土呢?谁也来慷慨激昂地读读这段话,读出他的满怀豪情与坚定的决心。
【《郑成功》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郑成功教学设计12-14
郑成功教学设计11-17
郑成功教学设计优秀10-30
《郑成功》教学设计最新09-14
《郑成功》教学设计优秀11-14
郑成功收复台湾教学设计08-24
《郑成功》教案优秀03-12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9-25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