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现在的六兰兰兰兰过桥教学设计_二后生六兰兰的山曲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现在的六兰兰兰兰过桥教学设计_二后生六兰兰的山曲,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现在的六兰兰兰兰过桥教学设计_二后生六兰兰的山曲1
教材简析:
《兰兰过桥》讲述了爷爷带着兰兰走过两座神奇的现代化的桥的故事。课文资料浅显,生动活泼,时代感强,富有情趣,能够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贴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设计,强调以读、说、议、想为主线,并以电教媒体贯穿始终,使学生在精读中感知,在说议中感悟,在想象中创造。学生既增长知识,又提高潜力。
教学过程:
一、抓住题眼,激情引趣
1、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说一说:“你都见过什么样貌的桥?”
2、借助电教媒体,让学生认识形状各异的桥,明白桥是架在水上供人们通行的。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认知,又紧扣课题,从而引出本课桥的特点――神奇、美丽。
二、初读课文,感知资料
1、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学习课文之前应把课文读得由通顺到流利再到感知课文,因此我便借助电教媒体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再读课文,划出生字词。
(3)自由读生字词,不会读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逐步检查学生的自学状况。
三、重点词句精读、美读,激发情感
1、在学生完成自学后,我便请大家再读课文,想一想,画一画,把你认为最能表现桥神奇的句子画下来,再展开想象用心体会。
2、当孩子们纷纷举手回答时,我又一次借助电教媒体演示出在潜水桥中看到的水中画面及句子:“它是用个性结实的玻璃砖造的,就像一幢长长的房子”,“透过玻璃看见大大小小的鱼游来游去,各种各样的船只从桥顶上驶过来划过去”,从视觉上激发了学生愉悦、丰富的情感,学生便情不自禁得美美地读起来。
四、在说议中感悟
1、小组交流,谈谈认识。
让学生在小组中把自己最感兴趣的'桥的特征和性能说一说。
2、代表发言,全班评议。
让学生代表扮演桥梁专家,并利用多媒体课件,把自己最感兴趣的桥的知识介绍
给大家。学生既学得有情趣,又拓展了课外知识。
3、激发情感,认识升华。
看到这么神奇的桥,你会想些什么呢?
五、在想象中创造
1、兰兰过的这两座桥多神奇啊!它们都是桥梁专家根据人们的需要精心设计的,你们长大了假如也做了桥梁专家,你会给大家设计一些什么桥呢?
2、任由学生想象,利用手中的“神笔”在电教媒体中描绘出心中的桥。这样既
打开了学生的科学幻想之门,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潜力。
3、最后,我和学生们利用电教媒体评选出“最佳作品”。
现在的六兰兰兰兰过桥教学设计_二后生六兰兰的山曲2
教学目标:
1、认识“梁、程”等12个生字。会写“兰、各”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两种桥及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
难点:如何理解这些神奇的桥。
教学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你看到过桥吗?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见过的桥。(学生自由谈)这天有位叫兰兰的小朋友要向我们介绍的桥可与小朋友们说的大不一样,大家想明白吗?(板书课题)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切入,加强了课内外的联系,教师设问使学生对此有了极大的兴趣,学习热情高涨。)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要读通读顺。
2、小组内互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3、出示生字,多种形式读。
4、去掉拼音读生字。
5、交流识字方法。说说用什么好办法能记住这些字?
(识字教学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利用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进行识记,体验了学习的乐趣。)
三、细读课文,感知资料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2、小组内读文,说说兰兰都过了什么桥?
3、选取自己喜欢的部分练读课文,互相评一评。
(检验学生识字状况的同时,培养边读边想的习惯,并在读的过程中进行评价,使用评价的激励作用推动学生提高朗读潜力。)
四、指导写字
1、出示“兰、各、坐、座”引导认读。
2、说说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3、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4、同桌互相评价。
(采用同桌互相评价写字效果,不仅仅能够体验成功的喜悦,还能够取长补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出示生字多种形式认读,并给生字找朋友。
二、精读课文、感悟资料
1、小组内接读课文,互相说说兰兰过的桥分别有什么特点?
2、师生合作读文。兰兰的爷爷太神奇了,老师这天个性想当一回爷爷,带着兰兰去走一走这两座神奇的桥,你们愿意当一次小兰兰吗?(师读叙述部分和爷爷的话,学生读兰兰的话。)
3、出示第十自然段,引导学生读。想一想爷爷真的会变魔术吗?
(学生在合作读书的过程中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且构成自己的阅读感受,更深入的理解资料。)
三、拓展延伸
1、交流展示。小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桥梁知识的图片或文字材料。
2、如果你是桥梁设计工程师,你会设计怎样的桥?画一画,画好后向同学们介绍。
(在展示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处理信息的潜力。让学生当工程师,发挥想象力,动笔画,动脑想,动口说,培养了学生多种潜力和创新精神。)
四、指导写字
1、出示“带、急”引导认读。
2、观察,说说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3、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评析:
本篇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一种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知识,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认知得到发展。
1、以读为主线。由“初读”到“细读”到“精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在朗读、表达中感悟语言、学习语言、积累语言。
2、注重情境的创设。无论是导入环节、识字环节,还是读悟环节,教师都力求将学生带入简单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始终持续较高的学习热情参与学习。如师生合作读文,教师当爷爷,学生当兰兰,学生乐于尝试,收到良好的效果。
3、体现语文教学的综合性。收集有关桥的图片、文字,进行拓展活动。解放多种感官,画想象中的桥,介绍自己的作品,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获取信息的潜力。
【现在的六兰兰兰兰过桥教学设计_二后生六兰兰的山曲】相关文章: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12-12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12-07
兰兰过桥教学反思07-21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15篇10-07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15篇11-02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18篇09-03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15篇)12-17
兰兰过桥教案15篇10-31
小熊过桥教学设计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