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课外阅读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课外阅读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同步拓展第五课《鸡妈妈的新房子》阅读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交流阅读感受,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2、通过指导童话《鸡妈妈的新房子》,获得课外阅读的学习方法。
3、让学生了解阅读途径,感受语言文字的美,积累语言,从而达到教学延伸的目的。
阅读重点:
指导课外阅读的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儿童歌曲唱片、学生读书笔记。
课前预习:
课前阅读童话《鸡妈妈的新房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播放《老鹰抓小鸡》歌曲。会唱的同学拍手跟着唱。
老师问:这首歌写了什么动物?(老鹰抓小鸡)
对你们真棒,这节课让我们走进童话,阅读描写鸡妈妈的文章。
二、学习童话《鸡妈妈的新房子》
1、谈话导入:
这节课,老师带大家走进童话城堡:出示课题:走进童话故事。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介绍前言、目录。
出示故事书,打开前言。老师讲解:从前言可以知道书的'大致内容。你们接着看目录,目录下面是故事的题目。目录里的故事在几页,我们一看就会知道。
3、推荐童话作品:《鸡妈妈的新房子》
这节课老师就带同学们走进童话故事《鸡妈妈的新房子》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故事的题目。
4、投影示阅读要求:
A、读童话故事,把好词好句找出来,摘抄在读书笔记里。
B、我知道这个故事讲什么?
C、我喜欢的人物是谁?
D、我想说的是____________。
E、我要推荐的课外书是————。师读阅读要求并讲解。
三、自主阅读童话故事《鸡妈妈的新房子》。
引出话题:师:你们的朗读太精彩了,你们知道这个童话故事讲了什么事?指名学生回答,师板书:
1、鸡妈妈造的新房子好吗?
2、鸡妈妈听了鹅大哥的话为什么不高兴?鹅大哥说了什么话?
3、夏天到了,鸡妈妈的新房子又闷又热,她后悔没有听鹅大哥的话,后来她是怎样做的?
4、狐狸对鸡妈妈说了些什么?
5、狐狸吃掉小鸡后,鸡妈妈又怎样做?
学生根据问题,自主阅读,边读、边找、边想。指名学生回答,师板书:《鸡妈妈的新房子》。其他同学补充。
四、辩论:假如你是鸡妈妈,你会听狐狸的话吗?
五、读了这个故事后,你收获了什么?或者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六、小结读书方法:
1、刚才我们把读书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来,然后再一一解决了,这也是我们读课外书的一种方法。
2、我们以后读书有序、读书有法。如:我喜欢的人物是谁?为什么?
3、学生回答后师板书:我喜欢鹅大哥,因为他提的建议很好。除了鹅大哥外,还喜欢谁?以后把你想的整理出来或记录下来。摘抄在读书笔记里。
七、拓展阅读:
这个故事很好看,我要推荐给朋友看。
推荐同类故事,了解阅读途径。
八、小结:
小朋友,我们阅读课外书只是刚刚起步,希望大家能多阅读一些好的课外书,去获取更多的知识。
小学课外阅读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了解同学所读书籍,促进学生间的读物交流。
2、能有条理地叙述所读书中的部分内容,并将积累的好词句进行展示,训练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
3、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读书的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4、进一步通过阅读丰富语言积累,巩固阅读方法,提高课外阅读的能力,培养读书做笔记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有条例地叙述书中内容及积累的优美词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课外读物。活动过程:
一、开场白
同学们,我们每周一期的课外阅读汇报课又和大家如期见面了,也又到了我们尽情展示课外读书成果的时候了。下面,就让我们再次走进文学的殿堂,去感受文学作品的`无尽情思。让我们再次徜徉在文学作品的长河中,再次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我宣布,土左民中附小六年级4班课外阅读成果汇报课现在开始!
首先让我们再次朗读《劝学诗》。课外阅读汇报课教学设计
再来了解一下汇报要求(结合展台出示,人朗读。)
下面,就把你在什么时候读了什么书,有何收获来汇报给同学们吧!
二、汇报环节(按照汇报内容进行分类)
(一)古诗朗诵(另加古诗品析:为什么要积累这首诗。)
(二)好书推荐(重点汇报推荐书籍的内容,从而激发其他同学的阅读兴趣。)
(三)好词句积累展示(将汇报内容进行展台展示,领读。并用其中的几个词语造句。)
(四)名人故事(鼓励脱离读书笔记进行介绍。)
(五)积累的其他方内容。
三、教师总结
四、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
今天还没来得及汇报的同学,请做好充分准备,让我们期待下次阅读汇报课的到来。
小学课外阅读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掌握古诗词自学理解的六步法,融会贯通自学古诗词;用四步法引领学生体会古诗词的意境,感受诗之韵。
二、教学重难点: 体会意境,感受诗韵。
三、教学过程:
(一、)初探古诗词学习步骤。
古诗词的学习是可以总结方法和步骤的,这样更有利学生自学理解。上课伊始,教者和学生一起归纳小结。读诗题。看到古诗题目先读一读。
知作者。然后了解一下作者是谁,并说一说。读古诗。从整体入手,读通古诗。
解诗词、释诗意。结合阅读书下的注释,扣住对关键字词的理解,达到对诗句的理解,再相互交流,达成共识。
悟感情。在理解古诗达意的基础上,再去剖析诗人作诗的目的,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步是难点,下面作重点指导。再读古诗。感受韵味,深化认识,并达到记忆背诵的目的。(点评:板书这六个步骤,并在四五两步下加着重号,使学生明确这两步分别是古诗词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入境悟情,感受诗韵。
谈话:我们进行古诗词学习,并不仅仅为了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感悟意境,进入真正意义上的鉴赏境界,从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拓展思维空间,发展想象能力,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为自己的一生服务。
1、学会想象,体味诗情。(板书)
(1)谈话:古诗的特点是简明扼要,作者有时会故意留有空白,而让读者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和生活积累去填补这些空白。我们要善于借助这些“空白”,去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2)举例:[辛弃疾的《清平乐
村居》] 出示:“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引导学生想象,这对老年夫妇在聊些什么?
(点评:让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再现了一个丰富生动的生活画面,体会两位老人安适恬淡的心境,感悟作者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的热爱。)(3)再举例:[《咏柳》] 出示:“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启发学生想象,“春风看不见,摸不着,作者为什么把它比作剪刀呢?是谁在握着这把剪刀呢?”
(学生的想象激活了,诗的情韵徐徐展开,让人思接千载。)
2、推敲诗眼,感悟诗魂。(板书)
(1)谈话:古诗词中“诗眼”是通向古诗词意境的桥梁。因此,我们要善于抓住“诗眼”,让文字动起来、活起来,这样,其他一般的词语就迎刃而解了。
(2)举例[《泊船瓜洲》] 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教师引导:诗人反复斟酌,舍弃了“来”、“过”、“到”、“入”、“满”,而用“绿”字。通过这个“绿”,你感受到了什么?
(点评: 教学中,引导学生把玩这个字,使学生感受一片绿色锦绣激起诗人重返政坛的美好愿望。)(3)再举例[《早发白帝城》] 出示:“轻舟已过万重山”,教师引导:诗人李白是在流放至白帝城被赦召回时写的,轻舟顺水而下,一日千里,一个“轻”字,可以表现出他当时什么心情?(点评:一个字把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关键的字词,表面看学生似乎懂了,其实不然,正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和学生一道驻足欣赏,发现文字背后的东西——诗魂。)
3、了解诗人,走近诗心。(板书)
(1)谈话:古诗的意境,反映着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如果联系特定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思想加以研究,就能走近诗人,更好地体会诗境。
(2)举例[柳宗元的《江雪》]:
出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教师:短短的二十个字,营造了一个独特的极品意境,引人深思。如果我们深入地了解诗人创作的背景,就会受到不小的启迪。教师补充:通篇表现了柳宗元被贬后的孤独心情。白雪皑皑,鸟雀无影,阒无人迹,烘托了孤舟寒江、孑孓独钓的意境。诗人生活在“安史之乱”的中唐,此时他被贬为永州司马,远离朝纲。苛政猛于虎,重赋比蛇毒,连大地都剥削光了,还能“钓”什么?江中本无积雪,也不可能“钓”,“无”中生“有”,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这样就揭示出诗人在“永贞革新”失败被贬谪后的不屈精神和悲愤心情。
(点评:当然,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教学要把握好“度”,做到深入浅出,化难为易。)
4、音画合壁,再现诗境。(板书)
(1)谈话:音乐与古诗词自古就有着不解之缘。诗配乐也能帮我们走进诗歌的意境。
(2)举例[学习《静夜思》](3)多媒体出示月夜清冷的画面,同时播放古筝或琵琶演奏的曲子,教师吟颂古诗。
(4)教师:这时你们的眼前看到了这样的画面?
(点评:很快把学生带进一个明月当空,诗人倚窗思家的环境中在古诗词教学中,恰当运用电教手段,音画合璧,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多种感官作用,对理解古诗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有着很大的帮助。)
(5)教师: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观察书上的插图,来入情入境。(6)举例[〈〈望洞庭〉〉]请学生观察画面。
(7)在这张月夜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点评:这样,使诗与画统一,既是吟诗,又是读画,同样可以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感悟诗之“韵”。)
(三)总结学习。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古诗学习的基本步骤,更重要的是知道了感悟诗境,可以通过展开想象,扣住诗眼,了解诗人,入情入境等方法进行。收获真大!
小学课外阅读教学设计4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阅读兴趣。
1.出示课件《春天在哪里》,会唱的同学拍手跟着唱。
2. 提问:这是一首描写什么的歌?
3. 是啊,美丽的春姑娘已经悄悄来到了我们的身边,那么你们在哪看到了春天的痕迹呢?(学生自由谈)那么用什么样的文字能把我们看到的春天描写下来?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春天,阅读一篇描写春天的文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
二、指导阅读。
(一)阅读“春”散文。课件出示全文。
1.,学生自由阅读文字。
2. 读了这篇文字,你觉得春天给你了什么感觉?带着自己的感觉,谁来读一读。(指名读)边读边想象文字所描绘的画面,你会读得更美!
3、找一找文中描写了春天哪些景物?
3.你喜欢这篇文字描绘的哪一幅图画?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
4、然后把它抄写下来,再美美地读一读,记一记。
5.有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
(二)走进“童话城堡”
1. 过渡:阅读完春天的美文,让我们走进春天的童话城堡。
2. 自读短文《春天的色彩》想一想:春天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3. 分角色朗读。
4. 交流。
(三)感受“春的使者”
1.是谁带来春的消息,春天的使者是谁呢?听老师读《迎春花》。(配乐)
2.学生朗读《春天》。(配乐)
三、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阅读了有关春天的几篇文章,感受了春天的美好,积累了一些描写春天的好词佳句,收获可真不少。今天我们班涌现了一批阅读小明星,值得表扬!在这节课里能有感情的读,真了不起!还有读的不熟练的小朋友别灰心,课后继续练习,我们一起加油!课件出示:亲近母语,书香人生。让我们天天读书,快乐读书!
小学课外阅读教学设计5
一、指导目的
1、让学生在好书推介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向学生推荐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关文章,通过对这些课外阅读,学生从中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达到教学延展的目的。
二、指导重点: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三、课前准备:
1、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
2、要求每位同学都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好书的发言稿,记熟。
四、指导课时:一课时
五、指导过程:
(一)、推荐文章引入指导
1、引入语:我们曾收集过不少的名人名言,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书的确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就应该向大家推荐,和大家分享!
2、请1~2位同学把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推荐给大家。
3、同位互相推荐好文章。
(二)、引导学生总结读书方法
1、教师向学生推荐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让学生想想为什么老师会推荐一组这样的文章。
[因为我们在学习的第五组刻纹饰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关]
2、提问:没有老师的帮忙你准备怎样读懂它呢?[随机板贴]
3、过渡:其实读书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语文课内也学过不少,同学们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板贴:课内得法]
4、生汇报讨论所得。[随机板贴]
5、小结。[板贴:课外活用]
(三)、运用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
1、学生运用读书方法阅读教师推荐的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
2、学生汇报读书所得。
3、小结:真高兴!同学们能运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更多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最后让我们共勉一句:课内得法,课外活用。好文章向大家推荐。
【小学课外阅读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课外文言文阅读教学设计08-03
课外阅读教学计划06-12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01-09
绘本阅读教学设计03-11
搭船的鸟阅读教学设计11-03
语文课本阅读教学设计02-13
搭船的鸟阅读教学设计9篇12-03
小学阅读教学心得02-15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15篇(必备)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