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时间:2024-06-26 10:45:2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实用)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3、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爬山虎的脚的特点的。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课件展示)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上搭架,下搭架,开黄花,条条青龙藤上挂。

  2、导语: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种能在墙上爬的植物,它有什么特点呢?我们学习第10课《爬山虎的脚》。

二、检查预习。(课件展示)

  1、认读生字,教师帮助正音。

  2、自由读文:说说课文写了爬山虎哪些方面的内容。

三、细读感悟。

  1、体会爬山虎的普通。

  指名读第1自然段。从“满是”“也有”“一大片”这些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感受爬山虎的叶子的美。(课件展示)

  (1)自读自悟第2自然段。如此普通而又随处可见的爬山虎,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

  (2)交流爬山虎的叶子的美。读了这些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放录像展示爬山虎的叶子的颜色美、动态美。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感受到了爬山虎的叶子很美,让我们再来回味一下,齐背课文第2自然段。

  2、读第3~5自然段,文章却不以爬山虎的叶子为题,而是以爬山虎的脚作为题目呢?

二、研读第3~5自然段,感悟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1、自由读第3~5自然段。思考:爬山虎的脚的什么地方吸引了作者?

  2、交流、点拨。

  (1)爬山虎的脚的样子吸引人。

  ①动手画一画爬山虎的脚。

  ②小组交流看看谁画的像课文所写的那样。

  ③再读课文,修改自己的画。

  ④看着自己的画,练习背诵第3自然段。

  (2)爬山虎一脚一脚往上爬的样子吸引人。

  ①读句子,用“△”标出爬山虎爬时表示动作的词。

  ②看录像,理解重点词及句子的意思。

  ③“一脚一脚”换成“一步一步”可以吗?为什么?

  ④看着板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爬山虎一脚一脚往上爬的样子。

  ⑤试着背一背第4自然段。

  (3)爬山虎的脚巴在墙上非常牢固。

  ①从哪些词语中让你感受到脚的牢固?

  ②指导朗读。注意“相当”“休想”“一根茎”要读重音。

  3、小结:爬山虎的脚这么吸引我们,怪不得作者要以爬山虎的脚为题呢。

三、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总结:这篇课文重点围绕“爬山虎的脚”来写,为了说清楚这个意思,作者进行细心而有序的观察,并且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使爬山虎的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拓展文本,延伸课堂。

  像爬山虎这样有趣的植物还有很多,回忆自己观察或了解到的一种植物,把它最有特点的部分写下来。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摘抄佳词佳句。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04-12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12-05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12-21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精)10-13

(荐)《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07-05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二206-02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15篇12-05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15篇)12-05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精选15篇)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