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 教学设计优秀

时间:2024-06-14 08:26:2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卖油翁》 教学设计优秀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卖油翁》 教学设计优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卖油翁》 教学设计优秀

《卖油翁》 教学设计优秀1

  教学目标:

  1、朗读:读准字音节奏。

  2、译读:准确翻译词句。

  3、品读:概括故事分析人物感悟主题

  4、背读: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感悟主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一枚铜钱)这是一枚宋朝的铜钱,称为圆形方孔钱,中间小孔边长五毫米,那么如果让你舀一勺油从这个小孔内穿过去,而不让铜钱沾上一点油,你能做到吗?(不能)但有一人却能做到,他是一个卖油的老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结识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笔下的这位“卖油翁”。

  二、朗读

  1、科代表领读生字。(齐读屏幕上补充的生字)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

  3、教师范读。(注意听节奏、语气)

  4、同桌互读一遍。(注意字音准确、节奏正确)

  5、学生展示。

  三、译读

  1、同桌互译。(一人读,一人翻译)

  2、提出疑问,全班释疑。

  3、男生读课文,女生讲译文。

  4、女生读课文,男生讲译文。

  5、老师读课文,学生讲译文。

  (方法:教关键词—串讲直译全句—寻求质疑补充)

  四、品读

  (一)一副对联说故事

  1、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两件相关的事件?能不能以对联的形式把两个人的事概括出来?(引导:能对得工整些吗?能对的具体些吗?能再加上两个人当时的心理吗?)

  对联:康肃公发矢,十中八九,以此自矜,卖油翁沥油,钱眼不湿,惟手熟尔。(依据三次引导,分三次板书)

  (二)四个词语析人物

  2、这两人对待自己态度如何?对待对方的态度又如何呢?

  引导:能用四个字概括吗?板书:睨、颔、忿、笑。任选一处,用第一人称说说人物的心中所想。

  示例:“睨”看那小子脸有自得之色,手艺究竟怎么样啊?

  看他那副不可一世的样子,本领不会好到哪里去

  “颔”是点头赞许的意思吧,也许卖油翁想:呵!箭术真的不错啊!

  要注意,是“微颔”,不是使劲点头,应该这样想:嗯,马马虎虎,还行。

  朗读:如果让你读第一段,你会把重音放在哪几个字上,用何语气。(组内、班内展示)

  过渡语:

  (1)通过对“睨”“颔”两字地分析,可见卖油翁对陈尧咨的态度是从不以为然到略表赞许,那么,陈尧咨对卖油翁的态度前后有怎样的'变化呢?

  (由“忿然”到“笑而遣之”)

  (2)“忿”时的心理活动是什么?“忿然”是由哪些句子表现出来的?

  朗读:读一读,读出前后语气的不同。(组内、班内展示分角色朗读)

  板书:骄傲

  (3)“笑”时的心理活动是什么?什么原因使陈尧咨由怒变笑的?

  板书:谦虚

  (三)由熟到巧悟主题

  3、如果用一个表现两人手艺的成语作为对联的横批的话,你选用哪一个成语呢?“熟”和“巧”属于两个不同的层次,我以为康肃公是“熟”,卖油翁是“巧”,要使“熟”生成“巧”,其间尚有距离,请说说康肃公怎样才能从“十中八九”的“熟”,达到“百发百中’’的“巧”呢?

  (恒心、专心、虚心)让我们踏上三心铸成的台阶,推开成功的大门,到那时我们的学业定能够变熟为巧。

  五、背读

  指导:第一段分两层,第一层到自矜,故事原因。

  第二层到颔之,卖油翁态度变化。

  第二段分两层,第一层到酌油知之,写两次交锋。

  第二层到结尾,写两人表现。

《卖油翁》 教学设计优秀2

  重点:

  1、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词义、句义。

  难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

  二、请几个同学翻译课文,讲清重点词语的含义。

  三、讨论以下问题:

  1、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什么?

  2、卖油翁看到陈尧咨射箭是怎么反应的?

  3、卖油翁对陈尧咨射箭本领是怎么评价的?

  4、卖油翁凭什么这样评价陈尧咨的射箭本领?

  5、卖油翁到底知道什么道理?

  6、陈尧咨对卖油翁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四、小结

  本文以次要人物陈尧咨开头和结尾,衬托了主要人物卖油翁。主要内容是写卖油翁的.技艺,突出熟能生巧的道理。所以重点写卖油翁的酌油,而对陈尧咨的射技只是一笔略过。

  五、板书设计:

  卖油翁

  陈尧咨:善射“自矜”“吾射不亦精乎” “忿然” “尔” ——骄傲不可一世

  卖油翁:酌油不湿钱口“睨”“微颔” ——超然不自傲

  道理:熟能生巧,精益求精。

  教案点评:

  本文故事生动,文字浅显,可由学生自读,教师带领学生稍加串讲即可,然后通过课堂讨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基础比较好的班级,可组织学生当堂表演课本剧。

【《卖油翁》 教学设计优秀】相关文章:

《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优秀06-09

《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07-04

《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12-22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04-04

《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11篇04-21

《青蛙卖泥塘》优秀教学教案11-01

优秀教学设计04-24

优秀教学设计08-01

优秀的教学设计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