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扁鹊治病获奖教学设计最新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扁鹊治病获奖教学设计最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扁鹊治病获奖教学设计最新1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纪昌学射》
1、读课题,懂得课题是什么意思吗?你想从课文中知道什么?(学生可能提出:纪昌跟谁学射箭?纪昌怎样学射箭?结果学得怎样?)
2、请带着你要了解的问题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完成自学要求
1、读熟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读生字。
2、根据对课文内容的了解,请补充好题目:纪昌_____________学射;纪昌学射___________。
3、汇报交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⑴指名读课文,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讲述主要内容时,如果有困难,教师应给予提示:纪昌跟谁学射箭?纪昌怎样学射箭?结果学得怎样?
⑵交流对课题的补充情况,并请学生在文中找出表现所填词语的意思的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可能填写:
纪昌认真学射、纪昌刻苦学射、纪昌学射很用功、纪昌学射很有毅力和恒心、纪昌学射不怕辛苦等,结合这些词语,说说从哪看出来的,重点指导读好第二、三自然段。
三、体会寓意
1、谈一谈,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体会或想法?
2、总结:
纪昌学时这个故事,真的是像同学们说的一样,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最重要的是,它让我们知道了,学习本领,绝不是简单的事,不仅要练好基本功,还要有认真学习的态度、坚持不懈的毅力。
四、学习生字,书写生词
第二课时
一、交流关于扁鹊的'资料
二、板书课题,引导阅读
1、通过交流,我们知道扁鹊是著名的神医。今天我们就来读一个扁鹊的故事──板书课题《扁鹊治病》。能猜猜他治病的结果吗?
2、那么,扁鹊为谁治病,结果是否如你们所料呢?
三、自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检查读课文,汇报主要内容。学生汇报主要内容时,做以下板书:
蔡桓公神医扁鹊
全身疼痛──死了无能为力──跑了
2、细读课文,请写出这个有违常理的结果的原因,能写几条写几条。
四、交流讨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先在小组内交流原因,形成小组意见;再以小组为单位全班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梳理出主要原因
小结:小病是觉察不出来的,觉察出来已经晚了;小病不治终将酿成大病,即使是神医也救不了命;听到医生说自己有病,就不高兴;不接受别人正确的意见,对自己是十分不利的。
2、根据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读好课文,尤其是扁鹊和蔡桓公四次相见的段落。
3、如果有其他疑问,可以提出来讨论。
五、学习生字,书写练习
六、总结拓展
扁鹊治病获奖教学设计最新2
教材简析:《扁鹊治病》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寓言两则》中的第二则。本单元以“故事长廊”为主题展开。《扁鹊治病》取材于战国时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讲述了蔡桓公讳疾忌医,最终不治而亡的故事,告诉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的学习基础,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掌握了多种学习方法。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具体感性的思维正向抽象的思维转变,学生对于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教学策略方面,主要是让学生自读、自悟,在读中感悟、从读中品味。
学习目标:
1、通过课前预习,会认“蔡”等4个生字,会写“扁”等9个生字;正确读写“拜见”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抓住有关语句,揣摩理解人物的心情。
3、通过把握课文的内容,理解寓言的寓意——防微杜渐,懂得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学习重难点:
重点:
通过抓住有关语句,揣摩理解人物的心情。
难点:
通过把握课文的内容,理解寓言的寓意——防微杜渐,懂得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学习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病历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习活动过程:
一、图片质疑,引入课题
1、(出示听诊器图)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听诊器)
在一百多年前,聪明的法国人雷内克发明了最原始的听诊器,它可以通过静听病人的心跳来诊断病人的病情。然而,你们知道吗?早在两千五百年前,智慧的中国人秦越人就独创了一种跟听诊器的作用类似、并沿用至今的诊断方法——切脉。(出示切脉图)
2、师:了解秦越人吗?(指名说)秦越人是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民间医生,因为其医术高超,医德高尚,所以当时的人们就借用了上古神话里黄帝时的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相传中医上的“望闻问切”四诊法就是扁鹊发明的。
3、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扁鹊治病的寓言故事。(板书:扁鹊治病)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把生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出示生字)师:你们看,课文中的生字朋友们排着队来了,你们猜一猜它们为什么要这样排队?指名说,指名读。
Biǎn cài wèi cháng tāng tàng
扁蔡胃肠汤烫
cǎi jì què
睬剂鹊
3、(出示生词)师:现在难度升级了,你们发现了什么?指名说,齐读。
扁鹊蔡桓公肠胃几剂汤药敷烫理睬
4、师:请同学们把目光再次送给课题。刚才我们已经读了一遍课文,我们知道,课题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谁能在课题的基础上说一说你刚才读懂的内容。
(扁鹊给蔡桓公治病;有一天,扁鹊去拜见蔡桓公,说蔡桓公的皮肤上有点小病,劝他治病,蔡桓公不听,不让扁鹊给自己治病,他的病越来越重,结果就病死了。)
5、教师总结学习方法:从课题入手,可以帮助你总结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这叫课题扩展法。
三、小组探究,合作学习
1、既然病人死了,作为医生的扁鹊应不应该承担责任呢?先不要下结论,事实胜于雄辩,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成立几个调查小组,来调查一下事实的真相。
2、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后,小组讨论,填写扁鹊专用诊笺。
3、师:我这个大组长也作了一份记录,你们看,从记录上看,你看出什么?(蔡桓公病情在不断地发展,一次比一次严重。)
4、过渡:于是,扁鹊是一再劝说蔡桓公治病。咱们的调查指向扁鹊。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扁鹊劝说蔡桓公治病的语言?用“﹏”勾画出来。
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扁鹊三次劝说的语言。
A、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B、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
C、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
(1)师范读,师:同样是劝说治病的句子,你觉得老师在读这三句话时有什么特点?(一次比一次快)指名读。
(2)师:如果让你在这三句话的前面加上一个词语来概括扁鹊在劝蔡桓公治病时的心情,你会填什么?(诚恳地、焦急地……)
(3)指名读,齐读这三句话。
5、学到这里,你觉得对于蔡桓公的死,扁鹊还应该承担责任吗?指名交流。(蔡桓公的病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加剧,扁鹊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一次又一次的前来拜见,因为他知道大王的病不及时医治的话随时就有生命的危险……因为他知道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因为他知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可是,蔡桓公一次又一次地拒医,直到病情加重,无法医治而亡。)
6、采访蔡桓公:您临终前有什么话要告诫您的子民吗?
四、课文小结,揭示寓意
1、师:是呀,蔡桓公一开始的皮肤病是微不足道的(板书:微),是由于他不听劝告导致病情渐渐加深而死的。(板书:渐)假如对细微的小病能积极防治的话(板书:防),就能杜绝它渐渐发展(板书:杜),以致酿成大错,这就是(防微杜渐)。也就是《扁鹊治病》这则寓言所蕴涵的道理。
2、老师有一副对联要送给蔡桓公。上联是:悔不听神医扁鹊金玉言。下联是:叹桓公吃亏丧命在眼前。横批是:防微杜渐
3、还有很多的俗语格言也都是讲这个道理的(课件出示: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五、结合生活,迁移运用
1、(出示图片)师:这些同学也有病,你诊断出来了吗?指名说。
2、小结:对呀,结合寓言的学习,能够对自己的生活有所启迪和思考,看来你真的把课文读懂了!
六、布置作业,推荐阅读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其实《扁鹊治病》这则寓言原名叫《扁鹊见蔡桓公》,选自我国古代的一部名著《韩非子》,书中还有很多精彩的寓言故事,老师推荐大家课后去阅读。
扁鹊治病获奖教学设计最新3
一、说教材
《扁鹊治病》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组的第一篇课文《寓言两则》的第二个寓言故事,《扁鹊治病》取材于战国时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写扁鹊拜见蔡桓公,几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公坚信自己没有病,因而对扁鹊的态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后的不高兴,致使延误了病情,小病酿成了大病,病入膏肓,无药可医。
故事以蔡桓公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选编这篇寓言:一是使学生在读中领悟故事所要阐明的道理;二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提倡个性化解读文本。
二、说教法
1、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本课的教学中,采用“自主探究,自读自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使学生在读中领悟故事所要阐明的道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在阅读实践中让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朗读能力,读写结合,从而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创设愉悦和谐的情感氛围和情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提倡个性化解读文本。
三、说学法
1、着重让学生品读重点句,感悟人物特征,体味人物心理想法,感受人物态度变化。
2、《扁鹊治病》是一则寓言故事,内容比较简单,以对话为主,通过对人物对话的朗读、分析体会人物情感变化。
3、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寓意。
四、说教学设计
1、出示课题并质疑,激发学生兴趣,为学习课文埋下了伏笔。
2、分析课文共分为四个环节:初读课文、精读课文、体味寓意、拓展。其中精读课文和体味寓意作为教学的重难点。
3、《扁鹊治病》一文中主人公有两个:扁鹊和蔡桓公,课文讲了扁鹊劝蔡桓公治病的过程,侧面反映了蔡桓公的病越来越严重,蔡桓公的态度越来越差。以扁鹊劝的越来越急为线索。从再三劝说到跑了,其变化的关键在于蔡桓公的病越来越重以致无法医治。因此,教学没有按常规逐段讲解课文的,而是从“劝”入手,从扁鹊的言行中去体会蔡桓公病情的发展过程以及扁鹊的着急,牢牢抓住了文本的矛盾冲突,把扁鹊的对蔡桓公的态度和蔡桓公对扁鹊的态度矛盾激化,让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期待和主动学习的欲望。
4、结合人物身份、个人生活经验,品读扁鹊和蔡桓公各自表现的'句子,感悟人物的特征,体会人物心理想法,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朗读能力。设计自由读、齐读等各种朗读方式,让学生理解、体会句子,从而把体会的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理解、体会句子的过程也就是指导朗读的过程。
5、设计如果你是蔡桓公你会怎么做以及联系生活实际,引出寓言故事的寓意。
6、设计小练笔,读写结合。目的让学生能把说和写统一起来,把想说的通过笔写下来。
7、板书设计,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人物的态度,清晰地展示了课文内容。
当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扁鹊治病获奖教学设计最新】相关文章: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02-19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02-13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01-01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优秀05-20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15篇)04-06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15篇05-17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15篇02-15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集合15篇)05-04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大全15篇】09-08
扁鹊治病教学反思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