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不拘生活小节的品质和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了解,你能用一、二句话来介绍一下爱因斯坦吗?
爱因斯坦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
他的相对论远比牛顿物理学先进,对世界科学史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物质粒子可以转变为巨大能量的理论,已由原子弹、氢弹的威力得到确证。
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被确认为整个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巨人。
小结:爱因斯坦是继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
难怪文中小女孩的父亲称他为“最伟大的人”
板书:“最伟大的人”
2、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它没有从科学成就的这一方面来介绍爱因斯坦,而是写了他与一个小姑娘之间发生的故事。这节课,我们将从他与小姑娘的交往之中来感受爱因斯坦人性的伟大。
二、理清课文脉络
1、文中讲了爱因斯坦与小姑娘哪几次交往?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小标题
板书:相撞——相遇——相邀——相处
2、过渡:课文详写了爱因斯坦与小姑娘的三次相遇,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三、自学要求
出示:
快速地通读课文,自由选择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次交往,细细地读一读。思考:这次相遇小姑娘对爱因斯坦有怎样的印象?你从中又体会到爱因斯坦是一个怎样的人?同桌可以互相讨论。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交流
(一)相撞
1、可以哪这句话来概括小女孩对爱因斯坦外貌的印象:
“嘿!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小女孩这么想。
联系上文来理解这句话:
老人蓄着一撮(zuǒ)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
女孩望着老人,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tā)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
(爱因斯坦打扮显得与众不同,“短而硬”“深陷”“蓬乱”等词让人看到了这人衣冠不整的模样;
“又肥又大”“裹”“趿拉”,衣着的随意透露出他在生活中的不拘小节,他多么像童话里的巫师。细腻的外貌描写,让我们认识了一位活生生的科学“怪人”——爱因斯坦。)
2、为什么爱因斯坦不拘小节、不修边幅呢?
先板书:不拘小节
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研究中,满脑子只知道研究科学问题。
文中那些描写表现了这一点?
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说完,又低头向前走去。
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
3、小结
爱因斯坦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研究中,潜心研究科学,不拘生活小节。
板书:为了科学事业不拘小节
4、你还能说说爱因斯坦投入地研究科学的例子吗?
年轻时的爱因斯坦推着儿子的小车在街头边走边思考问题,差点被马车撞了。
在桥头等一位学生时,爱因斯坦掏出纸进行计算,雨水淋湿了他的衣服也没有觉察。
躺在病床上,朋友问他最需要什么?他双眼闪亮,低声说:“我现在只希望有几个小时时间把一些稿子整理好”;直到逝世前他仍在忘我地工作、工作、再工作……
是啊!爱因斯坦就是这么一位惜时如金的'人,他几乎分分秒秒都用来探索自然奥秘。
5、除了对爱因斯坦特殊的外表深有体会外,你还有什么体会吗?
爱因斯坦在“冷不丁被小女孩一撞”的情况下,“抬起头,友好地冲小女孩一笑:‘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他有着平易、宽容、坦荡的胸怀。作为一个大科学家完全没有傲慢、无理的态度。
被撞了,竟友好一笑,向小姑娘道歉,透出老人的平易、慈爱、宽容和若有所思;
板书:平易、宽容
6、引读第3小节
在父亲的心中,爱因斯坦为人类的科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是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所以听后非常兴奋。
指导朗读。
小女孩却很纳闷,引读。
练习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7、小结:不经意地一次相撞,让小姑娘认识了不修边幅的爱因斯坦,可内心却很纳闷,这个衣衫不整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
过渡:那爱因斯坦到底是不是“最伟大的人”呢?我们继续交流。
(二)相遇
1、仍……仍……
爱因斯坦与往常一样,还是不注重打扮,只知道潜心研究科学。
可以用哪句话来概括小女孩对爱因斯坦的印象:
“我说也是吗,瞧你,穿衣服还不会呢,怎么谈得上伟大?”
小女孩认为(引导生为反问句换个说法)
小女孩是说:“我说也是吗,瞧你,穿衣服还不会呢,谈不上伟大。”
试想一下,在小女孩的想象中,伟人又该是怎样的呢?
小女孩认为伟人应该是讲究穿着,文质彬彬,风度翩翩,很有绅士的味道。
而眼前的爱因斯坦的装束却是——衣衫不整。怪不得小姑娘会这么说呢。
读了小姑娘的这句话,我们也感受到了小女孩的天真直率。
板书:天真直率
2、读了这部分内容,爱因斯坦又给小姑娘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①爱因斯坦觉得自己伟大吗?
出示:“噢,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
爱因斯坦一直以为,他只是和平常人一样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他觉得自己很普通。在他看来,或许伟大就是在平凡中不断地创造不平凡的业绩,或许伟大就是另一种平凡。爱因斯坦的这句话充分表现出他的谦逊诚恳。
板书:谦逊诚恳
②出示句子:听了这话,爱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窝里突然放射出温柔的目光,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装束,两手一摊,肩膀一耸,冲小姑娘做了个鬼脸:“你说得对,我是不会对付衣服鞋子这类玩意儿,但愿你肯教我。”
读了这句,你体会到了什么?
他会对付的又是什么呢?物理难题、科学上的疑难杂症。
他的目光那么温柔是因为听到了小女孩说的话,对此爱因斯坦并没有感到生气,而是感到很欣慰,因为他觉得小姑娘的天真直率打动了他,他认为自己碰到了知音。也说明爱因斯坦幽默、友善、有一颗童心,让人感到十分亲切。
板书:有一颗童心、乐于与孩子交往
其实,表现爱因斯坦爱孩子,有乐于与孩子相处的童心的故事还不少呢。
《仅仅是一把糖果》一个上午,爱因斯坦刚要走出办公室,助手过来告诉他:“有人想请你周末去做一次演讲,报酬是一万美金。”爱因斯坦没有丝毫犹豫,便一口回绝:“我周末有安排,没时间。”“难道你不能少为苏菲补一次课吗?”助手知道他每个周末都去给读初中的小女孩苏菲辅导数学。“不能,我还想着她的糖果呢!”爱因斯坦笑眯眯地说道。“她的糖果就那么甜吗?”助手想不明白。这一天,助手看到爱因斯坦从苏菲那里回来,助手忍不住好奇地问他为什么那样高兴。爱因斯坦告诉助手:“今天,苏菲的老师夸奖了她的进步,说她找了一个优秀的家庭教师。小姑娘也特别高兴,奖励了我一把糖果,这让我感到特别的愉快。”原来,在这位大科学家眼里,小女孩灿烂的笑容和一把普通的糖果,就是甜润生命的最好的甘泉。多少年过去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已经被人们渐渐淡忘了,但那一把糖果,那份一尘不染的真爱纯情,却穿过沧桑岁月,向我们传来依然甜润心灵的缕缕芬芳。
3、人们常说拥有一颗童心,就是一个天使。爱因斯坦的童心感染了我们,更感染了文中的小姑娘,一起读一读描写小姑娘的句子。
瞧,小姑娘是多么乐于助人,教得一本正经,学生学得也很认真。
板书:乐于助人
4、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感受
爱因斯坦:友善、调皮、童心
小女孩:天真、一本正经
5、小结:第二次相遇,爱因斯坦的谦逊诚恳、富有童心,给小姑娘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三)相邀
1、小女孩对爱因斯坦的印象:
小姑娘看见他时简直吓了一跳,他整个变了一个人,按小姑娘说的那样穿戴得整整齐齐。“爱因斯坦先生,你比昨天年轻了20岁。”
从那些词语句子中反映出爱因斯坦穿戴得整整齐齐?
(从“小姑娘简直吓了一跳、整个变了一个人、年轻了20岁”等语句体会爱因斯坦“穿戴整整齐齐”。)
谦虚,虚心地接受小女孩的教导,乐意与小姑娘交往。
指导朗读
2、什么叫“一塌糊涂”?(乱或糟到不可收拾)爱因斯坦的工作室内怎样乱?
从中你又体会到什么?为了科学事业不愿意把时间放在整理房间上。
3、“呵,小教授,请你在教教我。”
板书:平易、乐于与孩子相处
4、这一部分中,对小姑娘的描写也很有趣
小姑娘:“你得学会自己照顾自己。”
小姑娘已经把爱因斯坦当作朋友和“大孩子”了。
“手把手地教”
板书:认真负责
5、小结:小女孩不仅天真率直,还有一颗美丽勤劳的心,她用自己的真情建立了与爱因斯坦的深厚友谊。
6、指导朗读
五、学习第四段
1、引读
2、你从爱因斯坦的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理解“只好”的意思:别的没有,这是惟一的,不得不这样做。
互交互学、各得其所、乐在其中,活象一对忘年交,爱因斯坦真是以为慈祥可敬的老人。
3、指导朗读
六、总结
1、经历了小姑娘与爱因斯坦交往的过程,我们不仅看到他们由不熟悉到熟悉,还看到他们已成为一对互较互学、乐在其中的忘年交。现在,让我们再来思考一下:爱因斯坦到底是不是“最伟大的人”呢?
2、写作方法总结
本文不仅让我们认识了伟大而又平凡的爱因斯坦,还让我们认识了天真直率、乐于助人、认真负责的小女孩。从全文看,我们所看到的爱因斯坦,也是从小女孩的眼中所折射出来的。可以说,两个形象缺一不可。所以本文的题目是: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与”字也说明这两个人物应该是相提并重、相辅相成。
七、拓展延伸
1、除了书上描写的爱因斯坦,你还了解他的哪些故事呢?
2、古今中外,伟大的人不计其数,你读到过哪些伟大的人或者伟大的事?你是怎么理解伟大的?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能用书后的词语造句。
3、通过探究式阅读,自主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不拘生活小节的品质和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设计特色:探究式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猜题导入
1、板书课题
2、让学生就题目猜测应该写些什么,想表现谁。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文,说明要求:读通、读顺;能说出课文写了什么、想表现谁;说出自己最想说的一句话。
2、读后检查;让学生选读一段,了解读通情况;用一句话说说自己读后的收获。
三、巩固字词
1、音:指读生字并组词,正音辨形(蓄——畜)
2、形:认识“裹”的字型规律(有:哀、衷)
3、义:读第3题,说说词义。(注意采用多种方法,不读解释)
四、再读理序
1、分节指读
2、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时间的先后顺序)
3、分段,说说段意。
4、概括小标题(板书)
相撞——相遇——相邀——相处
五、作业
课堂作业:1、抄写词语
2、辨字组词(自己编题)
3、分段,写段意。
实践作业:找资料,写一段介绍爱因斯坦的话。
第二课时
一、揭示探究主题
1、名言激趣:爱因斯坦是名人,老师先送大家一句他的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老师看大家能否结合课文,提出一个做有价值的问题呢?(让学生自主围绕课文提问)
2、揭示主题:关于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父亲、小女孩、爱因斯坦自己和你有什么看法?(可分成4个小主题,通过阅读课文、找资料来得出自己的看法。)
3、明确重点:应该以哪一个为重点研究主题?(小女孩的看法)
二、自主探究主题
1、先各自读书,研究重点主题;再研究另一个主题。
2、小组合作:交流、完善结果,要求有一人说出结果。
三、交流推进探究
1、父亲的看法;认为是——引导学生展示上节课收集的资料,进行证明。
2、小女孩的.看法:认为不是——读第2自然段,说自己的理由——根据第2、3段,说说自己的理由——辩论:爱因斯坦为什么连衣服也穿不整齐?(潜心科学研究,不拘生活小节的品质)——角色表演,表现、体会爱因斯坦对孩子的关爱(让学生选一个内容表演,是否表现出爱因斯坦的两个品质。)——朗读,表现(选一个部分读)——引导:你觉得小女孩是怎样的人?(天真、可爱,不迷信权威,与人交往有礼貌,有办法等。)
3、爱因斯坦自己的看法说明什么;读有关句子——说说自己的认识(谦虚)——小结:谦虚是他成为伟大的人的一个原因,谦虚就是伟大的人更伟大。
4、我们的看法: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后小结。
四、总结探究结果
1、学生小结:各人的看法都是正确的,因为各人都有自己的看问题的角度。
2、肯定激励
五、作业
课后练习4、5
实践作业;与人合作,写成课本剧并进行角色表演。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优秀教案08-26
公开课《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案08-26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01-31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01-10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01-26
《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06-16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11-09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11-10
《将相和》教学设计07-01
牛和鹅教学设计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