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似数教学设计

时间:2024-04-10 07:42:1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近似数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近似数教学设计

近似数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P23例7、做一做,P26练习四第10、11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思考问题,灵活地取商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

  知道为什么要求商的近似数,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能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思考问题,灵活地取商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一位小数.

  6.03 7.98

  2.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两位小数.

  8.785 7.602 4.003 5.897 3.996

  做完第1、2题后,要让学生说明其中小数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3.计算0.38×1.14(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二、新课

  1.教学例7:

  教师出示例6,口述图意,再列式计算。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时,还除不尽。教师问:“实际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要除到哪一位?为什么?(应该保留两位小数,只要算出三位小数,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横式应该怎样写出?教师板书.

  教师问:表示计算到“角”需要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要除到哪一位?应该约等于多少?

  教师要让学生想一想:“怎样求商的近似值?”(首先要看题目的要求,应该保留几位小数;其次,求商时,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再“四舍五入”。)

  我们学习班了求积的近似值和求商的近似值,比一比这两者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P23做一做:

  教师让学生按要求进行计算,巡视时,注意学生计算时取商的近似值的做法对不对.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按照不同的要求,取不同的商的近似值是怎样求出来的?(计算出商的小数的位数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

  师:解题时用了什么技巧?

  三、巩固练习

  1、求下面各题商的近似数:

  3.81÷732÷42246.4÷13

  2、P26第10题第(1)题。

  四、作业:P26第10题第(2)题、第11题。

  五、总结:今天大家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商的近似数

  3.81÷7≈0.5432÷42≈0.76246.4÷13≈18.95

  0.5440.76118.953

  7)3.8142)32.013)246.4

  3529413

  31260116

  28252104

  3080124

  2842117

  23870

  65

近似数教学设计2

  一、学习目标

  1、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2、应用迁移的方法来求积的近似数。

  3、能根据实际需要求积的近似数。

  二、复习铺垫

  请求下面各小数的近似数。

  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

  1.486

  2.903

  4.765

  三、自主探究

  1、阅读课本11页的例6,思考填空。

  (1)、根据题意列式为(),用竖式计算得出结果为()。

  (2)、我们求出的积的小数位数是()位,题目要求我们得数要保留()位小数,把得数保留一位小数,要看小数点后面的()位,小数点后面的第二位是(),是否满5?(),()。

  (3)、所以0.049×45≈()。

  2、小结:

  ①、保留一位小数,要看小数的.第()位。

  ②、根据需要按()保留小数的位数。

  ③、积的近似值要用()号

  四、巩固测评

  1、计算下面各题。

  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7×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解决问题。

  (1)、一幢大楼有21层,每层2.94米,这幢大楼约高多少米?(得数保留整数)

  (2)、一种大米的价格是每千克3.85元,买2.5千克应付多少钱?

  五、学习收获

  通过探究学习,我的收获是

近似数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求小数的近似数和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数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改写和取它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改写与取近似数。

  教学难点:

  近似数”与“四舍五入”的关系及区别。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师:前几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取小数的近似数和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取值方法)分别说说方法是怎样的?

  二、分类练习

  (一)取小数的近似数的练习。

  1、求0.8395的近似数,分别保留整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和三位小数。

  (1)人人练习

  (2)说说取近似值的方法。

  2、填表:

  用小数表示

  保留两位小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整数

  3、小组讨论

  出示:下面各小数在哪两个相邻的自然数之间?它们各近似于哪个自然数?

  3.8711.057.6439.07

  (1)小组讨论。

  (2)校对。问:怎样判定某个小数在哪两个自然数之间?求它们各近似于哪个数,实际上就是求它的什么数?

  小结:在整数部分和比整数部分大1的这两个数之间,求它们各近似于哪个自然数,只要取出它保留整数的'近似数就可以了。

  (二)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1、(1)把36900和172800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并保留整数。

  (2)557000000和2097000000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并保留一位小数。

  (独立练习,说说改写的方法)

  得出:一点,二去,三添

  2、应用P150(5、6)

  (学生独立练习,校对)

  (三)想一想

  (1)哪些小数的百分位“四舍”后成为5.2?写了其中的两个。

  (2)哪些小数百分位“五入”后成为3.0?写出其中两个

  三、课堂总结。

近似数教学设计4

  目标确定依据:结合具体情境,学会求商的近似数

  教材分析:

  求商的近似数是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在学习小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小数除法有时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还有商的小数位数较多的情况。但是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并不总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数的商,而往往只要求出商的近似值就可以了。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很重要。在本册前面,已经学过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以及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值,本节课通过学习应用题,让学生体验求商的近似数的必要性。让学生自己想一想,怎样取商的近似值。

  学情分析

  由于本学段的学生年龄多在9—11岁,富于形象直观思维,但他们都有比较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表现欲望,在学习素材的选取和呈现、学习内容和活动的安排上,一定要想方设法给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感受到数学学习活动有意义、很重要、可以做。在这些过程中,初步学习数学思考的方法,形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同一个问题的.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的例7和“做一做”中的题目。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学会根据实际需要用“四舍五入”来求小数的近似数.

  2、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评价任务

  1、结合具体事例根据实际需要用“四舍五入”来求小数的近似数.

  2、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教学难点:比较求商的近似值与求积的近似值的异同。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一位小数.

  3.724.185.256.037.98

  2.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两位小数.

  1.4835.3478.7852.864

  7.6024.0035.8973.996

  做完第1、2题后,要让学生说明其中小数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二、新课

  1.教学例6.

  教师出示例6,要求根据书上提出的信息列式计算.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时,还除不尽.教师问:“实际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生:应该保留两位小数,只要算出三位小数,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教师问:保留一位小数,应该等于多少?表示计算到“角”。

  教师要让学生想一想:“怎样求商的近似值?”(首先要看题目的要求,应该保留几位小数;其次,求商时,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再“四舍五入”.)

  2.做第23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教师让学生按要求进行计算,巡视时,注意学生计算时取商的近似值的做法对不对.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按照不同的要求,取不同的商的近似值是怎样求出来的?(计算出商的小数的位数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

  教师问:你解题时用了什么技巧?

  三、巩固练习

  1、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3.81÷732÷42246.4÷13

  2、书上的作业。

近似数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

  3.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让学生体会到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重点与难点

  初步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猜数游戏:教师或学生指定一个4位数(不让其他学生知道),学生猜猜是什么数。猜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所猜数是否与目标数接近,猜中为止。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0的图画和文字,让学生读一读图画中的文字。

  (1)9985和10000都表示参赛运动员的人数吗?有什么不同?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说一说“将近10000人”是什么意思,“有9985人”是什么意思。

  9985这种说法特别精确,所以它是一个准确数。

  9985接近10000,10000比较容易记住,10000是一个近似数。

  (板书课题:近似数)

  (2)让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二年级同学304人,可说大约300人”中的304和300各是什么数。

  (304是准确数,300是近似数。)

  这里的准确数和近似数,哪个数容易记住?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

  (3)提问:现在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近似数了吗?谁来说说。

  小结:近似数是指大约是多少的数,也就是与实际比较接近的数。

  2.日常生活中我们还碰到过哪些近似数?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近似数,体会近似数,体会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课堂作业

  1.教材第91页“做一做”。

  2.教材第92~94页练习十八第4~12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

近似数教学设计6

  学习目标

  1.能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重、难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老师:同学们,你们今天下午要去干什么啊?(春游)春天来了,阳光明媚,鸟语花香,这一切都与太阳有这密切的关系。关于太阳,你了解多少呢?1.太阳的直径大约是1389000千米,大约是多少万千米?老师: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用的是“四舍五入”法。那怎么求小数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小数的近似数。板书:小数的近似数

  二、学习新知

  1、老师邻居家的姑娘活泼可爱,名叫豆豆,你知道豆豆的身高是多少吗?(出示主题图)

  预设1:小豆豆身高0.984m。

  预设2:小豆豆身高约0.98m。

  预设3:小豆豆身高约1m。

  2、两位同学所说豆豆的身高,与实际身高为什么不一样呢?

  小结:生活中根据需要,经常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3.想一想:0.984保留两位小数、一位小数,它的近似数各是多少?(同桌讨论

  (1)首先要理解保留整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含义。还可以怎样表述?

  引导学生理解,保留整数就是省略整数后面的尾数;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或者说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也就是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2)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是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仍然采用“四舍五入”法,看省略部分的.最高位,是5以上的数,省去后在前一位加l,是4以下的数舍去。

  在明确上述两点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试算,得出:

  0.984≈0.980.984≈1.0

  小结:如果保留两位小数,就要把千分位上的数“四舍五入”;

  如果保留一位小数,就要把百分位上和后面的数“四舍五入”;

  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4.独立完成

  0.984≈1(保留整数)

  保留整数得到的“1”和保留一位小数得到的“1.0”一样吗?末尾的0能去掉吗?

  小结:求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就是把十分位上的数“四舍五入”;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就把百分位上的数“四舍五入”;

  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就是把千分位上的数“四舍五入”……

  保留哪位,就要把这位后面的数“四舍五入”。

  三、巩固练习

  1、求下面小数的近似数。

  (1)0.256 12.006 1.0987(保留两位小数)

  (2)3.72 0.58 9.0548(保留一位小数)

  找学生演板,然后再让其他发现错误的同学帮忙修改。

  2、求下面各小数的近似数。

  (1)3.47 0.239 4.08(精确到十分位)

  (2)5.344 6.268 0.402(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3、下面的说法正确吗?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

  (1)3.56精确到十分位是4。()

  (2)6.05和6.0599保留一位小数都是6.1。()

  (3)近似数是6.32的三位小数不止一个。()

  (4)5.29在自然数5和6之间,它约等于5。()

  (5)0.596保留两位小数是0.6。()

  四、分享收获

  学习了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第54页练习十三,第2题。

近似数教学设计7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能正确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怎样准确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前置作业

  1、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求课前同学们提供的这些小数的近似数。

  (1)0.25612.006(保留两位小数)

  (2)43.958(保留一位小数)

  (3)13.499(保留整数)

  2、求下面小数的近似数。

  (1)3.474.08(精确到十分位)

  (2)5.3440.402(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3、思考题:一个两位小数,它的近似数是5.6,那么这个小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我们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在日常生活和计算,我们有时还需要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比如说这天豆豆陪妈妈去买水果,明明电子秤上显示苹果的总价是8.953元,可以售货员阿姨却说:“请付8.95元。”她是怎样把8.953元取近似数为8.95元呢?

  【引导学生说出用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小数的近似数】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板书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新授

  师:豆豆的身高0.984米。0.984是一个精确值,那我们可以说豆豆身高大约多少米呢?

  (1)保留两位小数。

  师:如果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第三位数省略。 0.984的第三位小数是“3”,小于5,舍去,所以0.984≈0.98。

  师: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数是精确到哪一位的?

  生:精确到小数第二位,也就是百分位。

  师:你们还可以求出这个小数在别的不同情况下的近似数吗?

  (2)保留整数。

  师:如果保留整数,就要把小数部分省略。小数第一位,也就是十分位是9 ,大于5,向前一位进一,所以0.984≈1。

  师:保留整数的近似数是精确到哪一位的`?

  生:精确到个位。

  (3)保留一位小数。

  师:如果保留一位小数,豆豆身高大约是多少米?

  【学生讨论近似数是1.0还是1。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近似数1.0,精确到十分位;近似数1是精确到个位,所以1.0比1精确的程度高一些。也就是小数保留的位数越多,近似值就越精确。】

  师:尽管两个数的大小相等,但表示的精确程度不同。求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零不能去掉。

  (4)小结:

  师:请同学们回忆求0.984近似数的过程,我们是怎么求出这个小数的近似数的?

  生:①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值,如果保留整数,就看十分位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

  ②取近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0应当保留,不能丢掉。

  师:求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三、全课总结

  教师明确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与整数的近似数相似。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位数。要注意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希望同学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

  【反思】:本课是在学生熟练掌握求整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学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首先是复习旧识这个环节重点抓住了整数取近似值的方法让学生回忆练习,通过复习唤起学生印象,为求小数的近似值打下基础,也在做题时抛出了疑问:求整数的近似数是用“四舍五入”的方法,那么求小数的近似数是不是也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来求呢?

  秉承数学来源于生活,我在引入环节选取的题材也是生活中常见的:豆豆买水果,苹果总价是8.953元,售货员阿姨却说付8.95元,既是从生活实际出发,同时也引导学生说出用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小数的近似数,继而引出课题: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利用豆豆的身高创设情景,选材始终贴近生活,提出问题:0.984大约是多少?学生独立思考,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出示求0.984保留整数部分和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数。在教学设计时预设到学生可能很难回答出0.984保留一位小数的情况,这就需要老师来引导学生思考,这里容易出现争议,到底是1.0还是1?使学生明确近似数1.0,精确到十分位;近似数1是精确到个位,所以1.0比1精确的程度高一些。也就是小数保留的位数越多,近似值就越精确,越接近原来的准确数。但是在这个环节我处理得不太好,学生虽然知道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但并没有理解透彻这个0为什么不能去掉,是因为精确的数位不同,两个数的意义就不同。在评课时老师也指出这个难点没有完全突破,是否在此处采用小组讨论让学生自主探究会不会更合适。

  新授后的练习设计中我注重了题目的梯度,从基本的求近似数到难度较大的拓展思考题,也符合了学生从简单到难的思维方式。下课后听了指导老师和其他老师的评课,我也深深的进行了反思。可能是由于低年级的教学习惯所致,我们总喜欢重复学生的话,或者自己讲得太多,没有放手多让学生思考,多让学生自行探究,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了,老师过多“带”着学习反而会令学生的思维受到局限,我已经注意到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也尝试着改变这些不太合适的教学习惯,期盼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更大的进步。

近似数教学设计8

  设计说明

  1、联系生活实际,发展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因此,本设计通过让学生调查电视机的价格、比较电视机价格等活动,让学生比较数的大小,发展数感。

  2、培养合作意识,提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它能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自主探究是一种在教师科学指导下的创造性学习活动。因此在本设计中,为学生充分提供合作、探究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充满热情,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调查资料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前几天,我们开展了“我是小小调查员”的活动,同学们调查了自己家、亲戚家或邻居家中电视机的价格,有的同学还特地到电器商店做了一番调查。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大家的调查结果。

  (学生汇报调查结果)

  2、观察图表,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调查结果汇总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提出数学问题。

  (2)汇报提出的问题。

  问题一:这些电视机中哪个最贵?

  问题二:这些电视机中哪个最便宜?

  3、揭示课题:这些电视机的价格不同,那么该如何比较这些价格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和近似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调查电视机的价格,观察调查结果汇总表并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认识到要想知道谁最贵谁最便宜,就要学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从而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学习新知,探究规律

  (一)教学教材90页例9。

  1、初步比较数的大小。

  (1)(课件出示例9)引导学生观看课件,发现并提出问题。

  (2)学生汇报。

  预设 

  生1:1号和2号比,哪个贵一些?

  生2:3号和4号比,哪个贵一些?

  生3:2号和3号比,哪个贵一些?

  (3)学生自由选数比较,并讨论:如何比较这些数的大小?

  (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汇报比较的结果和方法。

  预设 

  生1:我比较的是940和1899。因为940<1000,而1899>1000,所以940<1899。

  生2:我比较的也是940和1899。我是这样比较的:因为940是三位数,而1899是四位数,三位数一定比四位数小,所以940<1899。

  生3:通过比较我知道了1350<2365,我是这样想的,因为1350<20xx,20xx<2365,所以1350<2365。

  生4:通过比较我知道了1899>1350,因为1899>1800,1800>1350,所以1899>1350。

  2、合作交流,比较发现,探究规律。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几组数,找到这几组数的不同之处。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汇报。

近似数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

  课本73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能正确地安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小数的位数,理解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

  2、通过旧知迁移新知的方法,让学生掌握知识。

  3、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理解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的程度越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734562 38460 50074 10274

  让一位学生说出求近似数的`方法。

  2、下面的空格里可以填哪些数字。

  32()546≈ 47()03≈

  师:这是我们学过的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那么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信心掌握好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板书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二、导入新课

  1、课件显示例1图。

  他们是怎样得出豆豆身高的近似数的?

  (1)保留两位小数

  师板书:0.984≈0.98 保留两位小数

  用什么方法?(四舍五入法)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四舍五入

  引导学生说出:如果保留两位小数就要把第三位数省略,因为第三位小数小于5,所以舍去。

  (2)保留一位小数

  师板书:0.984≈

  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几位不同做法的学生上黑板写:0.984≈0.9,0.984≈1,0.984≈1.0.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接着让做对的同学谈自己的想法: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第二位小数,第二位小数上的数字8大于5,向前一位进一,末尾的0不能去掉。

  (3)保留整数。

  师板书:0.984≈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说出想法。

  小结:求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三、巩固练习

  1、课本74页做一做。

  2、课件显示填空题。

  3、课本练习十二第一题。

  4、课件显示判断题。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课本练习十二第2、5、6题。

  课后反思:

  在上本节课之前,已经观看了几次本班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们大概有所了解,发现个别学生的纪律稍有点散漫。为了使全班同学们能够进入一个好的积极的学习状态,我并不急于先上课,而是把那些慢悠悠的,表现不佳的同学的积极性做了调动,同学们的上课精神开始集中了,但是已经占用了上课的三分钟时间。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是在学生掌握了求整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其方法基本相同。因此我设计了求整数的近似数的复习题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在探求新知部分同学们掌握较好,但是因为时间关系,原先设计的练习题未能全部完成,有些遗憾。

  纵观整堂课,发现仍然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

  1、授课语言不够生动灵活,过于单调生硬,未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热情还不够高。

  2、时间安排不够合理,造成提供学生自我展现的机会较少,未能达到充分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的效果,造成有个别学生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理解得不够深刻。

  3、课前准备不够十分充足,造成对时间分配地把握不够准确,而且练习量相对少了一些,未能更好的巩固本节课的教学知识。

  上好一节不容易,不但需要教师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而且还得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技巧。

近似数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P23例7、做一做,P26练习四第10、11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思考问题,灵活地取商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知道为什么要求商的近似数,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能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思考问题,灵活地取商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一位小数.

  6。03 7。98

  2.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两位小数.

  8。785 7。602 4。003 5。897 3。996

  做完第1、2题后,要让学生说明其中小数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3。 计算0。38*1。14(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二、新课

  1.教学例7:

  教师出示例6,口述图意, 再列式计算.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时,还除不尽.教师问:“实际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要除到哪一位?为什么?(应 该保留两位小数,只要算出三位小数,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横式应该怎样写出?教师板书。

  教师问:表示计算到“角”需要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要除到哪一位?应该约等于多少?

  教师要让学生想一想:“怎样求商的近似值?”(首先要看题目的要求,应该保留几位小数;其次,求商时,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再“四舍五入”.)

  我们学习班了求积的近似值和求商的近似值,比一比这两者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P23做一做:

  教师让学生按要求进行计算,巡视时,注意学生计算时取商的近似值的做法对不对.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按照不同的要求,取不同的商的近似值是怎样求出来的?(计算出商的小数的位数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

  师:解题时用了什么技巧?

  三、巩固练习

  1、求下面各题商的近似数:

  3.81÷7 32÷42 246。4÷13

  2、P26第10题第(1)题。

  四、作业:P26第10题第(2)题、第11题。

  课后小记:

  本以为求近似数是教学难点, 所以在新授前安排了大量相关知识的复习。但在实际教学中才发现计算才是真正的教学难点, 由于例题及做一做中所有习题全是小数除以整数, 所以当作业中出现小数除以小数计算时, 许多学生装都忘记了"一看, 二移"的步骤。 所以在设计巩固练习时应增加小数除以小数的练习。

  其次我根据学情补充介绍了一种求商近似数的简便方法。 即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不再继续除,只把余数同除数做比较,若余数比除数的一半小,就说明求出下一位商要直接舍去;若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 要在已除得的商的末一位上加1。介绍了这种方法感觉好的同学算得更快了,但悟性较差的学生听完后连最基本的保留两位小数应除到小数点后面第几位也混淆不清 了。所以下次再教时,此方法的介绍时间可以适当后移,放在练习课上。

近似数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

  教材84页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重、难点:

  能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把下面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12953≈986534≈560890≈697010≈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情景图1:

  师:(1)为什么售货员阿姨要把17.904元取近似数为17.90元呢?(提示:人民币)

  (2)是怎样把17.904取近似数为17.90的呢?(四舍五入)

  2、课件出示情境图2:为什么可以这样说呢?

  3、师:我们都知道求整数的.近似数时,可以用“四舍五入”法,那么求小数的近似数时,也可以用“四舍五入”法。

  三、新课

  1、课件出示:0.984≈(保留两位小数)

  小于5,舍去

  师:保留两位小数,就要将第三位小数省略,精确到百分位,看千分位上的数。

  2、课件出示:还可以说课桌高约1米。为什么可以这么说?

  0.984≈(保留一位小数)

  大于5,向前一位进1

  师: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位的0不能去掉

  3、课件出示:想一想0.984≈(保留整数)

  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老师进行总结。

  总结:求近似数时,(1)保留整数,精确到个位,看十分位;

  (2)保留一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看百分位;

  (3)保留两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看千分位;

  …………………………………………………….

  四、课堂巩固

  1、求下面小数的近似数。

  2、用“四舍五入”法写出近似数。(课件出示)

  学生独立完成,抽生到前面演示并讲解。

  五、课堂活动

  教材86页第三题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七、布置作业

  八、教学反思

近似数教学设计12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猜数:教师或学生悄悄指定一个4位数,学生猜猜是什么数。猜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所猜数是否与目标数接近,猜中为止。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8

  (1)出示主题图和近似数“约是1500人”。

  请猜猜育英小学的准确数是多少。

  猜中之后提问:你如何想到这个数的?

  (2)比较1500和1506两数

  指出:1506是一个准确数,1500是它的近似数,在不需要准确数据的情况下,选择一个近似数可方便记忆。

  (3)一个数的`近似数不唯一

  出示主题图2 “新长镇有9992人”

  9992的近似数有什么?

  同学们说的数哪个最接近9992?

  在不要求准确的情况下,你会选择哪个数来表示新长镇的人数?为什么?

  小结:一般情况下选择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方便记忆。

  2、生活中的数学

  近似数的使用

  举例:二年级同学304人,可说大约300人。

  购物总价钱2998元,可说大约3000元。

  学生举例

  3、练习

  P79 4、5、6

  三、课堂作业P80 8、9

  四、课后任务P80 7

  教学目的:

  1、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

  3、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让学生体会到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近似数教学设计13

  教材解读:

  本节课教学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材以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为素材,设计了三个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探索。先通过例1,引导学生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1.496精确到十分位,再通过例2,引导学生用同样大方法把1.496精确到百分位,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上面求出的两个近似数,理解保留的小数位数越多,求出的近似数越精确。教材安排“试一试”与例题不同的是,这里取近似数的过程中需要把百分位舍去。并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中引入生活实例,通过探究、互动、总结、归纳等活动,让学生掌握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要注意结合具体情境求小数近似数,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保留的小数位数越多,求出的近似值越精确。

  目标预设:1、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使学生初步了解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表示的精确程度,理解求得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3、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

  学生经验:学生已经掌握了把大数目改写成整万、整亿数和整数近似数的知识,为本节课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奠定了基础。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昨天老师到银行办事,听见一位老爷爷和储蓄员在争论着。原来老爷爷的利息单上写着税后利息:9.547元,储蓄员付给爷爷9.5元,爷爷硬要9.6元,你觉得付多少比较合理?

  学生回答后,问这个数据是怎么得到的?

  今天我们学了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之后,你就会解决生活中这类现象了。(出示课题)

  二、复习铺垫

  1.把下面的叙述换一种说法:

  (1)1999年全国有小学生145371600人。也可以说:1999年全国大约有小学生(万)人。

  (2)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299800千米。也可以说:光的传播速度大约是每秒钟(万)千米。

  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字?32□645≈32万 47□05≈47万

  (1)独立完成。

  (2)校对答案。

  (3)说说求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

  板书:求近似数一般用四舍五入法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出示例题:

  例1.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大约是1.496亿千米。

  接着明确要求:

  精确到十分位是多少亿千米?

  精确到百分位是多少亿千米?

  精确到整数是多少亿千米?

  然后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发表意见,说出结果及想法。

  1、精确到十分位

  思考:精确到十分位就是要保留几位小数?

  (1)学生独立探索。

  (2)小组交流。

  (3)反馈:要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省略十分位后面的数,要看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9满5,进一。

  1.496亿千米≈1.5亿千米

  讲解:精确到十分位,就是保留一位小数。

  2、精确到百分位

  (1)独立完成

  (2)组织交流。

  精确到百分位就是要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省略百分位后面的数,要看千分位上的数。千分位上的6,省略尾数后向百分位进1。百分位上9+1=10,满十又要向前一位进一。

  1.496亿千米≈1.50亿千米

  问:近似数1.50末尾的0能去掉,为什么?

  学生讨论:明确:不能去掉,去掉就不符合要求了。

  教师总结:0不能去掉,它起到占位的作用。

  3、比较精确度。

  问:1.5和1.50哪个更精确?

  学生讨论后汇报想法。

  想法1:1.5是精确到十分位的结果,1.50是精确到百分位的结果,所以1.50比1.5更精确。所以1.50末尾的0不能去掉。

  想法2:近似值是1.5的两位小数在1.45-1.54之间,而近似值是1.50的三位小数在1.495-1.504的范围更大,所以1.50比1.5更精确。

  4、精确到整数

  (1)独立完成

  (2)组织交流。

  精确到整数就要省略百分位后面的数,要看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4,

  省略小数点后的尾数。

  5、教学“试一试”

  学生独立解决,集体订正。

  引导学生比较与刚才例题的区别,进一步明确什么时候应四舍,什么时候应五入。

  (二)小结:

  教师提出问题:求小数近似数应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知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注意两点:

  (1)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值,

  如果要保留整数,就要看十分位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

  (2)取近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0应当保留,不能丢掉。

  (三)、教学“练一练”

  学生独立解决,集体订正。

  电评时引导学生在两方面进行比较:

  (1)按不同精确要求求近似数的比较。

  (2)取一个数的近似数与把一个数改写

  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的比较。

  第二小题练习完毕后,再要求学生把改写后的小数和求出的近似数分别放入原来的语言环境中读一读、比一比,体会到用“万”作单位的小数及其近似数的应用价值。

  四、练习巩固,拓展应用

  1.填空:

  ①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根据需要用()法保留小数数位.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位……

  ②近似数的结果一般地说6.0要比6精确.因为6.0表示精确到了()位,6表示精确到了()位,所以6.0后面的“0”不能丢掉.

  2.判断题(用手势表示“√”或“×”)

  ①3.97精确到十分位是4.0。()

  ②把9.996精确到百分位是10.00。()

  ③8和8.0的大小相等,它们的精确度也相同。()

  ④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应该去掉。()

  3.“练习七”第五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检查反馈。

  说明:把王强身高精确到百分位,体重精确到个位,让学生体会到实际应用中要根据需要来确定近似数的'精确程度。

  4、“练习七”第6题。

  (1)组织学生观察、比较,说说哪组的两个数是等值。哪组的两个数是近似。

  (2)独立填写后再组织汇报交流。

  5、“练习七”第7~8题。

  学生独立审题并解答。

  6、解决前面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9.547元≈()元

  5.小数的近似数在我们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课余留心观察,看什么地方有了小数近似数,下节课来大家交流。

  五、课堂作业:

  “练习七”第4题。

  六、收获提炼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新的收获?还有什么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吗?

  七、课后反思

  1、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课始,先让学生明确探索的目标,给学生以思维的方向。课中,引导学生从求整数的近似数迁移至小数,使学生的探索思维多角度、多层次展开,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从而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2、新课程注重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我认为在特定的课堂时空中,要让没有多少探索经验和能力贮备的学生完全自主地“找”出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也实在有些勉为其难。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适度地加以引导,做到了放得“开”,收得“拢”;放得适度,收得自然。

  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同时有效地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

近似数教学设计14

  设计说明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节教学设计创设了“警犬利用嗅觉检查物品”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式计算,自主探究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通过讨论、反馈、评价、更正错误,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完成对新知的学习,同时渗透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思想教育。

  2.设计多层练习,巩固知识,发展智力。

  通过练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增强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自主性,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内化,提升迁移、类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教学设计在“巩固应用”这一环节中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发展了学生的技能,进一步开发了学生的智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搜集嗅觉灵敏的动物信息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课件出示)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4.076

  1.517

  6.7523

  2.揭题:在实际生活中,有时计算结果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求积的近似数。(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由于求积的近似数所用的方法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完全相同,因此在教学新知前,组织学生复习、练习,回忆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目的.是为学生自主探索求积的近似数做准备。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创设故事情境。

  师:大家知道哪种动物的嗅觉特别灵敏吗?(狗)人们利用狗的这一特点把它们训练成警犬。(课件出示情境图)看,警犬正帮警察叔叔检查物品呢!警犬靠着它灵敏的嗅觉不仅能捕捉到作案人的气息,还能寻找失物和毒品。你想知道狗的嗅觉细胞有多少个吗?请看下面这组数据。(课件出示教材11页例6)

  2.收集数学信息。

  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画面,找出数学信息并指名汇报)

  3.指导学生列式。

  师:要求狗约有多少亿个嗅觉细胞,应该怎样列式?

  预设 生:求狗的嗅觉细胞的个数就是求0.049亿的45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0.049×45。

  4.小组合作探究。

  师:(课件出示题目要求“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就是求积的近似数。生活中有许多小数并不一定都要知道它的准确值,只要知道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根据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经验,你觉得应该怎样求这个积的近似数呢?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先把自己的想法说一说,再试着算一算。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后独立进行计算,计算后交流、订正结果,并推选一名同学上前板演)

  5.指名板演交流。

  学生板演,并说说自己是如何按照题目要求求2.205的近似数的。

  6.尝试总结方法。

  师:你能结合例题说说截取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吗?

  (学生交流后汇报)

  预设生:求积的近似数,先算出积,然后看需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数字,再按照“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结果,用“≈”连接。

近似数教学设计15

  一、认识近似数

  1、读中感悟

  出示例题信息(读中感悟近似数)

  到20xx年末,我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709个,图书馆藏书约43776万册。

  到20xx年末,我国共有自然保护区1999个,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大约有14398万公顷。

  画线的四个数所表达的数量的准确程度是否一样?

  组织讨论,引入准确数、近似数的概念

  像2709和1999表示准确的数量准确数

  像43776万和14398万表示大约的数,与实际比较接近的数 近似数

  2、生活中再认识

  生活中的许多数量是用近似数表示的,你留心了吗?你在哪见过或听过?

  说明:没有办法得到一个精确结果或没有必要用一个准确数表示时,就用近似数。

  3、读数,判断近似数

  出示信息,要求读出,并说明哪些是近似数(或用“想想做做”第1题)

  ①《中国昆虫名录》收录了当时已知的中国昆虫20069种。

  ②20xx年4月英国《自然》杂志报告说,全球昆虫可能仅有200万到600万种。

  ③江都市吴桥中心小学共有学生1073人。

  ④20xx年“五一”黄金周期间,苏州东方水城7天来共接待境内外游客23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约16亿元。

  二、探索求一个近似数的'方法

  1、求近似数

  出示例题

  指名读出表中信息:男性、女性及总人数

  男性和女性各接近四十几万?

  展示学生改写结果

  怎样改写成近似数的?

  (组织集体交流,适当提问)

  2、小结改写方法,提出“四舍五入法”

  “四舍”什么意思?“五入”呢?什么是尾数?根据尾数的哪一位确定舍或入?

  近似数与原来的数之间用什么符号连接?为什么用“≈”?

  3、练习巩固 “想想做做”第2题

  指名读题

  理解“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

  指名板演 集体讲评

  4、以“万”或“亿”作单位

  对着前面判断的信息,提问

  这些近似数是以什么为单位的?

  用“万”或“亿”作单位写近似数有什么好处?

  出示:283000 1970000000

  它们选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

  集体讲评 说思考过程

  与前面的题相比,有什么相同及不同之处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3题

  集体讲评 提问思考过程

  2、“想想做做”第4题

  集体讲评 提问思考过程

  3、“想想做做”第5题

  集体讲评 引导有序思考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近似数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近似数的教学反思04-15

近似数教学反思04-15

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04-19

《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04-06

商的近似数的教学反思11-29

求小数的近似数教案08-27

数的意义教学设计11-20

《数鸭子》教学设计01-23

《数的顺序》教学设计06-05

平均数教学设计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