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教学设计

时间:2023-05-23 17:35:4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测量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测量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测量教学设计

测量教学设计1

  设计意图 《纲要》提出的:

  “引导幼儿体会数学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初步尝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幼儿参加数学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数学规律的愿望。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活动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测量是认识量的手段,幼儿的测量最早是“目测”,即通过感知比较量的差异。大班幼儿的测量活动是自然测量。自然测量是指利用自然物(如筷子,小棍,脚步,小碗等)作为量具(器)进行直接测量。即仅局限于简单工具的测量,而不是标准工具的测量。

  学习自然测量,可以加深幼儿对各种物体量的认识;有助于幼儿对不同量的测量工具的初步认识;加深幼儿对10以内数的理解;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对测量活动的兴趣。

  什么东西可以用来测量?这个有趣的问题会引起孩子的好奇,促使他们开动脑筋,有步骤去探索,去发现,在动手操作中不仅获得知识经验,而且还获得了学习知识的方法和能力的提高。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自然测量的方法测量物体的长短,并会用表格的形式进行记录。

  2.初步感知同样的距离,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测得的数据也不同,训练思维的相对性。

  二、活动准备:

  1.每两人一张桌子。

  2.各种自然测量的工具(铅笔、积木、布条、纸条等)。

  3.记录表、笔。

  三、活动过程:

  1.导入,引出主题

  导入语:我们马上要搬新的幼儿园了,需要定做一批新的桌子,现在请小朋友帮一个忙,测一下我们桌子长的边到底有多长。可是我们没有尺,你们说怎么办呢?

  2.学习正确自然测量的方法

  过渡语:对,我们可以用好多材料来进行测量,在你们凳子底下有一支铅笔,现在就请你用这只铅笔先来测一测自己桌子的长边,记住自己测到的数字?

  (1)集体测量,并讨论出正确的测量方法

  师:谁来说说你用铅笔侧到了几段?是怎么测量的?(个别幼儿边讲解边示范)

  (2)教师总结

  师:我们测量时,使用的工具头要和起点对齐,然后测下一段时工具的头和上次的尾要紧接住,就是首尾相接,这样能测得比较准确些。

  过渡语:刚才我们用铅笔测量了桌子的长度。老师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其它的测量工具,而且还准备了每人一张记录单,把每种工具侧到的结果用笔记录下来。

  3.运用正确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体验测量工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1)出示记录表

  师:我们先来看看这张记录单?记录表上前面的格子告诉我们什么,后面的'格子又记录什么呢?(幼儿讲述:一个是画选用的工具、一个是记录数据)

  (2)提出测量要求

  师:现在请你们到桌子上选择相应的工具对桌子进行测量,测量时注意要首尾相接,把测到的数字记录在后面的格子里。如果时间不够可以选择其中的两种工具进行测量记录。

  (3)幼儿进行测量

  (4)讨论交流测量结果

  师:谁来分享你的测量结果?

  师:我们用两种不同的测量工具测同一张桌子,测出的结果是一样的吗?你能发现其中的什么秘密?

  小结:测量同一样物体时,测量工具越长,测量的次数越少,测量工具越短,测量的次数就越多。

  4.活动延伸:猜测验证。

  师:想想看,现在老师用筷子和胶棒测量钢琴,谁测的次数多?谁测的次数少?说说你的理由?

  师:那我们一起去测量一下,看看你们猜的对不对?

  个人反思:

  这节教学活动有好的地方,也有失败的地方。

  因为活动中所要测量的就是我们天天要用的桌子,非常的贴近生活,所以幼儿在测量的时候特别的开心,积极性也特别的高。在操作的过程中,因为

  幼儿之间的能力有所差距,所以有对有错,所以在活动的过程中给幼儿多次交流多次尝试的机会。发现问题就要给幼儿解决问题的机会。允许他们犯错误,再尝试用别的方法。每当孩子遇到困难,我都会让他们先自己想办法,大胆去尝试。

  在活动中 尽管之前我已经考虑了很久怎么样把语言说的更周密更完整,但是真正上课的时候还是有一些略显含糊的地方。就因为这一点,幼儿的操作方法不是很准确,使得第一个活动目标没有实现,所以在数学活动中,一定要尽量把话说周全,以免有些小朋友喜欢转空子或者抓你的漏洞,不要只想着自己的教学步骤,而忽略了口头的能力。

  为了实现第二个活动目标,在活动中让幼儿大胆的发现然后进行讲述,所以这个目标很容易就实现了。

  在活动中也存在一些困惑:

  1.幼儿由于个体差导,出现个别幼儿孤立活动,不愿与同伴交流,任教师如何鼓励也无济于事,该如何?

  2.在活动中是应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测量,还是让他们在测量中发现问题?如果他们不能从中自己发现问题,我们该如何办?

  每个老师都跟我们说过,在互动上遇到紧急情况要懂得随机应变,我们都觉得挺简单,但是当你真正遇到这种“突发状况”的时候,也许你就没有自己预期的那么“灵活”。所以无论如可,要做好完全的准备。

测量教学设计2

  教学要点

  了解测量风的仪器。

  教学目标

  1、体验长期测量的意义及成功测量带来的快乐。

  2、知道有关风的基本概念,能用测量仪器测量风的风向和风力。

  3、会制作测量仪器,并适当进行改进。

  教学过程

  1、交流记录结果,上节课布置了一项课后活动,记录一周的“风的预报”,小组间互相交流一周来的记录,针对记录提出问题。

  2、进行假设性解释的训练,教师选择一些适合做假设性解释的问题,让同学做出合理的解释。再一次提醒学生,解释是要有依据的。

  3、阅读第17页“风力与风向”,看看室外的风,知道有关风的简单知识,认识常用测量仪器及使用方法。验证部分假设性解释。

  设计与制作,测量风的仪器是多种多样的,复杂的自动化、电子化的专业仪器、简单的如纸风车、红领巾等,均可以用来测量风力和风向。

  这个环节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作为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很多的,比如实用、经济、美观、操作简单、材料容易得到等。三年级的'学生,在设计时能够做到实用、材料易得这两点就已经足够了。

  首先让同学们思考仪器的作用和原理,再画出草图,小组内分工,准备好工具和材料,就可以开始制作了。

  尽量让同学们自己设计制作方案,搜集制作材料,学生的作品会是五花八门的,只要能说原理,并且实用,就值得肯定。

  4、制作测风仪的方法有很多种,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敢于尝试,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施。

  仪器制作完成后,用它来实地测量,检查设计与制作水平。之后与气象台公布的数据进行对比,依照差异,思考自制仪器的缺陷,并进行改进。

测量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在一定的条件下,水流的时间基本相等,古人就利用流水来进行计时;水流的速度与水位的高低有关。

  过程与方法:经历记录 100 毫升水慢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的活动过程,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推测和验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人的聪明才智;意识到推断与预测要根据已有的经验与认识。

  【教学重点】

  经历记录100 毫升水慢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的活动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测与验证。

  【教学难点】

  让学生充分展开其思维,根据原有的经验与认识进行推断与预测。

  【材料准备】

  课件(水钟图片)、每个小组一个铁架台、一个漏杯、一个量筒、量杯二个、适量的水、滴管、手表或者时钟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观看录像,情境引入

  1、课件播放一段大自然中各种流水的现象录像。提问:流水与时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吗?

  2、导入课题:这节课我们就学学古人,用水来测量时间(板书)。

  二、 滴漏实验

  实验一:测量积聚10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

  1、简介器材,明确实验要求

  每组铁架台上都有一个漏杯,底部有一个大小相同的孔。量杯中有125毫升水,100毫升备用水,一支滴管,一个量筒。(用多于100毫升的水,是为了避免水的表面张力而带来的水流不完的现象)。

  2、师生讨论实验操作要求:先用手指按住小孔,把125毫升的水全部倒入漏杯中,教师统一喊口令开始计时,等量筒里的水积聚100毫升水时,记下时间。

  3、小组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4、分析数据,反思实验过程。引导学生发现“同样的装置积聚100毫升的水,所用的时间基本相同”。同时在交流中反思小组成员在实验中的合作情况。

  实验二:积聚1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

  1、组织学生推测:同样是125毫升的水,当量筒积聚10毫升水时,要用多少时间呢?根据第一次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并说说推测的理由。

  2、小组讨论推测,并将估计的时间在黑板上表格中填好后交流:

  教师提问:为什么这么估计?你们的根据是什么?

  3、实验验证,记录实验后的数据。

  4、观察分析数据。

  小结:通过实验,我们证实了水位高的时候,会流得快一些,所花的时间也会少一些。看来,我们班的同学确实很棒,分工合作得非常好。如果再来一次难度更大的.挑战,敢接受吗?

  实验三:积聚5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

  1、用同样方法积聚50毫升水时,又需要多少时间呢?这次要求同学们能根据前两次测量的数据进行推测,并说明理由。

  2、学生推测后交流。(期望学生明白,水的流速刚开始很快,后来就会慢下来,那积聚50毫升水的时间就会多于5倍的10毫升时间,但又会少于二分之一的100毫升时间。)

  3、实验验证,测得数据后上台把数据写在黑板上。

  4、观察,分析实验数据。

  5、小结:原来水位的高低确实造成了这种先快后慢的现象,像我们今天这样的装置能用来测量时间吗?要想使水流的速度保持一样,你们有什么办法吗?(想办法使水面保持同样的高度。)

  三、解释水钟的计时原理,课后延伸

  1、出示古代的水钟图,古人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2、学生观察,说自己的想法。

  3、演示介绍教师做的水钟。

  4、课后,大家搜集一些可以做水钟的材料,下节课,老师带领大家来做一个水钟,到时你们会发现更多的秘密。

  教后反思:

  在一定的条件下,水的流动是具有等时性的。古人发现了这点,所以能用水来测量时间。但是,在实际的设计水钟的过程中,又发现了水流的速度与水位的高低、孔的大小有关。在逐步改进的过程中,设计制作了水钟。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把古人的这一发现过程,再次让学生经历。在经历过程中重视展现学生的思维,把“能进行合理的推测”作为重点。学生在推测积聚10毫升水时大部分能根据100毫升的结果进行推测;但是在推测积聚50毫升水时基本上能想到100毫升的一半时间,极少学生想到联系10毫升的数据,不过,稍作提醒,学生思维马上跟上来了。我自己利用各种饮料瓶做的水钟深深吸引了孩子,下课了还不停地看呀,问呀,激发了他们制作的兴趣。我觉得科学课要想吸引孩子,材料真的很重要。

测量教学设计4

  一、教学内容:

  《测量水的温度》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教科版教材三年级下册《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的第二课

  二、教材分析:

  第一部分:测量水温的方法

  测量水温,首先要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测温计。选择时要让学生思考,水的温度值在什么范围内?接着就学习和理解测量水温的方法。教学时,可让学生图文结合阅读理解每一操作步骤的要求。特别要让学生反思,如果不按照这样的要求操作,会出现什么情况?同时教师一定要进行正确的操作示范,因为这一阶段的学生的技能学习主要是以模仿为主的。

  第二部分:测量水的温度

  这部分的第一项活动:是学习用水温计对四种不同温度的水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数据。交流各小组测得的水温数据,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为下一步连续测量10分钟内的水温作铺垫。

  第二项活动:每隔2分钟,分别测量一次每杯水的温度,并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活动的主要意义在于通过对观测数据的整理分析,使学生认识水在自然降温时的一般规律:温差越大,降温幅度越大;水温越高,温度下降得越快。

  第三部分:推测水温的变化

  对观测数据的整理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水在自然降温时的一般规律。据此,引导学生推测,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四杯水的温度将分别作怎样的变化?最后怎样?引出科学概念: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最后作一项推测:如果要让水的温度低于周围空气的温度,可能吗?需要怎样做?教师要引导并带领学生把一些水放入冷冻箱内,为下节课《水结冰了》的教学和学习做准备。

  三、学情分析:

  《测量水的温度》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也是继前一课《温度和温度计》学习的延续。本课我将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实际练习测量物体温度和识读摄氏温标。学生在这一课将分别测量凉、温、热、烫4杯水的温度,并每隔2分钟连续测量10分钟内每杯水的温度。本课中每位学生都将有比较多的实践机会。因此,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是本课学习的重点。要让学生理解每一条规定的意义,并掌握每一步骤的操作规程,以保证后续测量数据的相对准确。为后续学习(五年级的“热”单元)打下基础。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内能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内能增加。热量是描述内能转移的物理量。但内能这一概念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难以理解的,因此教材采用了小学生通常使用的热量的说法。

  四、设计理念:

  1、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2、注重研究活动中的合作与交流。

  五、学法分析:

  本次探究活动由于材料容易获取,实验现象直观,所以课前给学生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材料;课堂上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实验方案,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适时演示操作,之后的实验由学生独立完成。在研究方法方面作适当的点拔,通过实验操作和合作研究,使“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发挥到极至。

  六、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

  1.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过程与方法】:

  1.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范围在0℃~100℃)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2.间隔相同时间(2分钟)连续测量和记录4杯不同冷热的水的温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2.进一步巩固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

  【教学难点】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水的温度

  八、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PPT、各类温度计、烧杯等

  小组:4杯不同冷热的水(1号杯自来水,2号杯温水,3号杯烫手的热水,4号杯刚从热水瓶里倒出的烫水),4支相同的水温计(刻度范围在0~100℃),水温测量记录表、干毛巾、(气温计、体温计、高温计等),时钟,冰柜。

  九、教学过程:

测量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是在学生认识有用功、额外功、总及功机械效率后的重要内容,本节内容在此设计,可以加深同学们对各个量的巩固认识与理解,同时也将机械效率的计算运用进行了再次理解记忆运用。机械效率本就较抽象,实验的设计可以减少同学们对它的陌生感,从而达到接受认同到掌握的并熟练运用的'效果。

  学情分析:

  有用功、额外功、总及功机械效率对于学生来讲本就抽象难以理解,通过实验亲自体验或观看老师演示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减少陌生感,从而达到接受认同到掌握的并熟练运用的效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再次认识到h、s、G、F间的数量关系。

  2、通过实验数据能准确找到分别计算总功、有用功、额外功相关的量并进行计算。

  3、准确计算出机械效率并了解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

  1、在实验过程中,亲身体验滑轮组提升重物时S与h的关系、拉力与物重的关系。

  2、在具体实例中,运用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看实验操作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2、在合作交流中向同伴学习,在展示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教学用具:

  滑轮组,铁架台,细线,弹簧测力计,刻度尺,钩码、《实验天天做》

  教学重点:

  1、通过参与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过程,培养同学们的实验能力

  2、通过计算机械效率再次巩固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使同学们进一步掌握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入:

  有用功、总功、额外功、机械效率

  二、新课:

  1、提出问题:对于同一滑轮组我们应如何提高机械效率?那么在此之前我们得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2、猜想影响因素

  3、、引导学生思考要测量机械效率应该测量哪些物理量?有用功:W=G x h

  总功:W=F x S

  额外功=总功-有用功W有??W总机械效率:

  所以测出重物G、上升高度h、拉力F、绳自由端移动距离S再通过计算即可。

  (测量方法介绍:紧贴铁架台固定一个米尺,记录初始位置和末时位置,通过相减即可。同时提出实验要进行多组,结论才具有普遍性。)

  4、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

  (1)按图1组装滑轮组,分别如图

  1、2挂两个钩码、三个钩码匀速拉动并记录数据

  (2)按图3组装滑轮组,分别如图

  3、4挂两个钩码、三个钩码匀速拉动并记录数据

  (3)按乙丙图,使重物不变,改变动滑轮个数,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5、实验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

  分析图12或图34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提起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

  分析图13或图24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物重相同时,与绕线方式无关。

  分析图已、丙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物重相同时,与动滑轮个数有关,动滑轮个数越多,机械效率越低。

  即:机械效率与物重及动滑轮个数有关。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绕线方式和物体上升高度无关。

  6、通过实验结论,引导学生分析出提高机械效率有哪些方法?

  (1)滑轮组一定时增加物重,即额外功确定,增加有用功。

  (2)物重确定,减少动滑轮个数。即有用功确定,减少额外功,从而减少总功。 7、实验反思:为什么要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8、跟踪练习

  (1)某同学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两个质量不等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摩擦力不计),则在两次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A、机械效率相等

  B、做的额外功相等

  C、做的总功相等

  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等

  (2)导学案95页

  2题

测量教学设计6

  一、设计理念

  1、重视考察学生的前概念,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于呼吸和心跳已经有了一些粗略的体验,甚至有和多学生通过其他信息渠道已经获得了一些有关呼吸和血液循环的一些知识,教师在课前应该了解学生对这些知识的了解程度,以便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起新的概念。

  2、重证据、重数据,用数据说话,培养良好科学素养

  实验数据是实验结论根本依据,学生已经知道人体运动前后呼吸和脉搏快慢是有变化的,但是,什么是“快”?什么是“慢”?实验过程中如何测量?这就需要测量相同时间内呼吸和脉搏的次数,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探索其中的内在规律。 测量、记录、整理、分析数据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科学研究者重要的基本功。小学生从小就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对其探究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3、由生活经验到数据验证、由猜测数据到实测数据,培养探究习惯

  对于呼吸和心跳情况,课前学生只是有一个粗略的了解,课堂上让学生对运动前后每分钟呼吸和脉搏的.次数进行预测,并跟实际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使之在生活经验与实验验证、猜测数据与实测数据对比过程中,获得深刻的心理体验,使学生认识到,仅有感性认识是不够的,用数据可以准确地描述一些科学现象,培养学生搜集、记录、整理、分析数据的科学探究习惯。

  4、对教材的部分内容做以适当的调整 –高抬腿跑改为下蹲运动

  教材中为了测量运动后呼吸和心跳的次数,安排学生做高抬腿跑,由于教室里空间比较小,学生做这项运动时,容易碰伤,而且噪音很大,为此,把活动改为连续下蹲30次,同样能达到运动量。 –对活动记录做了简化处理

  原来课本上活动记录里的表格很复杂,成年人都需要认真研究一下才能看明白,小学生要填好这个表格就更加困难了,因此,我把原来的表格简化了一下,使之更加简洁而有效。

测量教学设计7

  一、 课题: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二、 设计思想: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教育目的是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及人文素养。以此为依据,形成了物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本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如下理念:

  理念一: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物理学习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学习物理知识,更重要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意义不能给予,只能发现。探究式学习方法能保持学习者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富有探索性的物理学习实践是发现物理现象背后意义的关键,亦是物理素养形成的过程。本节课采用了探究式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测量灯泡电阻的探究性过程中不仅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创新的意识,感受到从错误逐步走向正确,从失败到成功的喜悦。

  理念二: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在评价内容上重视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实践或动手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与科学精神、积极的学习情绪等方面综合素质的评定;有关评价指标要重视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评价主体上要重视学生参与评价;评价除重视终结性评价外,还要重视各个时期个体的进步,起到促进发展的作用;评价方式与方法注重“量化”的同时重视“质性”评价;评价手段要体现最新评价思想;评价实施过程应具有灵活性与动态性。本节课教师注重改变了以前只看结果的单一评价体系,在探究过程当中不断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积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予以肯定。实验结束后,培养学生有主动进行自我评价的意识,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发现新问题,善于主动与他人交流,听取他人意见,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不足,这些都是在以前的教学中所忽略的问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

  2)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2、过程与方法:

  1) 有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2) 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领会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方法,初步形成对信息的有效性作出判断的意识。培养初步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激发对科学的求知欲,激励探索与创新的意识。

  2) 培育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 初步培养合作交流的愿望,能主动与他人合作,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四、教学过程

  (一) 提出问题

  在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电学的三个物理量:电流、电压、电阻,我们已经知道测电流可以用电流表,测电压可以用电压表,那么用什么方法测量电阻呢?

  板书课题: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今天,我们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怎样测量小灯泡电阻,二是根据测量数据提出新的问题,加以讨论。

  (二)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1、 请同学们翻开书,书上已给出了电路图,我们用给定的电路图来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板书:

  一、用给定电路图测量

  2、 板画电路图,边画边问,学生齐答。

  板书:实验原理:欧姆定律

  3、 提问:根据已给的电路图,怎样测电阻呢?

  4、 引导大家考虑如何选择电表的量程?

  5、 我们做实验还应有实验步骤,记录表格以及结论。

  板书:量程选择:?

  实验步骤:?

  记录表格:?

  结论:?

  这几个问题都要同学们通过实验来解决,实验之前商量一下如何分工,实验中请注意把实验步骤和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同时思考实验中需注意什么问题?

  (三) 学生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

  教师巡视,指导。

  (四) 分析和论证

  1、请几组同学到讲台上来和大家交流他们的实验过程。

  2、鼓励学生今后进行这样大胆的尝试。

  3、对实验过程进行反思,主要反思这几个问号。

  板书:二、反思实验过程

  1、量程选择:电流表:0~0.6A 电压表:0~3V

  尝试选择科学探究的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

  有合作精神,在合作中注意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

  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数据,会使用电流表、电压表以及滑动变阻器,能正确记录实验数据,认识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能通过反思来获取更多的知识,能初步描述实验数据或有关信息,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比较

  2、实验步骤:1)断开开关,连接电路

  2)接入电路的R调到最大

  3)闭合开关,调节R,读取并记录几组电流表、电压表数据(U≤U额)

  4)计算小灯泡阻值

  3、记录表格:用实物投影打出学生的一组较标准的

  (五)评估

  1、请同学们观察其中的一组数据,结合你自己测量的数据有没有发现什么新的问题?

  同学回答:数据有较大的差异。

  2、鼓励学生并引导学生分析产生的原因:同学们以认真的态度完成实验,对于各组实验数据差别较大,能够尊重事实,如实记录,这是应该具有的科学态度,希望今后能够继续保持,但是有的同学对数据差别较大有些疑惑,请大家联系实验所得数据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来讨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由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板书:

  4、结论

  现象:电阻随电压升高而增大

  原因:温度升高,电阻增大

  怎样得结论:

  1)用不同温度下测得的阻值求平均值不妥

  2)在额定电压下取几组数据求平均值,测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电阻

  (六)布置作业

  1、要求学生写出简单的探究报告,其内容应该包括探究的问题、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的结论,并与其他组同学进行交流。

  2、利用课外自助实验时间探究电流表内接结果会有什么不同?

  (七)小结

  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习了怎样测量小灯泡的电阻,还学习了进行实验的基本步骤,体验了测电阻的过程。同时我们学会了通过对实验过程的反思来获取更多的知识,学会了通过对结论的讨论,发现新的问题。希望今后同学们能够继续这样探讨下去。

  五、板书设计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一、用给定电路图测量

  实验原理:欧姆定律

  量程选择:?

  实验步骤:?

  记录表格:?

  结 论:?

  二、反思实验过程

  1、量程选择:电流表:0~0.6A 电压表:0~3V

  2、实验步骤:1)断开开关,连接电路

  2)接入电路的R调到最大

  3)闭合开关,调节R,读取并记录几组电流表、电压表数据(U≤U额)

  4)计算小灯泡阻值

  3、记录表格:用实物投影打出学生的一组较标准的

  4、结论:

  现象:电阻随电压升高而增大

  原因:温度升高,电阻增大

  怎样得结论:

  1) 用不同温度下测得的阻值求平均值不妥

  2)在额定电压下取几组数据求平均值,测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电阻

  六、教学结构图

测量教学设计8

  (1)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裁缝”的故事,请同学们仔细听。小裁缝遇到了什么问题?认真想一想,你能帮助他吗?从故事中,你能明白什么道理?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是西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在实际生活中,虽然学生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但不一定能进行量化比较。学生在认识厘米和米的前提下,学习测量长度方法,从而对物体的长度进行量化把握,在此基础上认识线段。线段的认识对后续知识的学习有很重要的作用。

  (2)学情分析

  长度单位学生是第一次进行接触,这部分内容是教学上比较难的,也是生活中经常要遇到的实际问题。但学生一般都有一把直尺,从自己的尺上可以看出1厘米。

  (3)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和儿童的认知特点,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过程与方法:会用计量工具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积累测量经验,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5)说教法、学法。

  根据课程标准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为了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法。

  1、创设情景。课标强调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所以在教学初我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以讲故事的方式引入主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亲自体验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增强学生的直接经验,同时也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与探索的兴趣。

  2、动手操作。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七、八岁的儿童好奇,好动,有较强的求知欲,但注意力不能持久。根据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恰当设置操作的过程,加大操作的力度,把学生真正推到主人翁的位置。

  学法:

  在教学用厘米量的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要求他们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使他们在发现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还获得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6)说教学过程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运用观察、操作、讨论等多种方法学习新知,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活泼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因此我安排了以下七个教学环节:

  1.新课导入2.探究新知3.巩固新知4.达标反馈5.课堂小结6.布置作业7.板书设计8.教学反思

  下面我详细说一下每一个教学环节。

  一、新课导入

  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入课题: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裁缝”的故事,请同学们仔细听。小裁缝遇到了什么问题?认真想一想,你能帮助他吗?从故事中,你能明白什么道理?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统一长度单位初步做了铺垫,同时,也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

  二、探究新知

  教师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老师:小朋友们,课桌是和你们天天相伴的好朋友,你想知道它多长吗?你能借助身边的工具或物体去比一比吗?谁来说一说,你想用什么做工具呢?

  学生经过思考说出可以用不同的工具去比一比后,老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比,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产生了认知冲突,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同时,让学生找测量结果不同的原因,量课桌这些富有挑战性的活动吸引学生对新知学习产生兴趣,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在认识直尺和厘米部分时,引出直尺。让学生仔细观察手中的直尺,你能发现什么?学生基本能够找出直尺上面的有关数学信息,教师重点讲授:长长短短的线叫做刻度线;直尺上最前面的数0所对的这条刻度线叫做0刻度,0刻度是直尺上刻度的起点;字母c,表示的是厘米。这样的设计是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对直尺的充分观察中自主认识直尺,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对于认识1厘米有多长,教师采取让小组内交流的形式进行的,知道直尺上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比一比1c有多长,伸出右手,把大拇指和食指放在一起,慢慢的张开,张开到两个手指间的长度大约是1c,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1c的长度,找生活中哪些物体或物体上的哪一部分的长度大约是1c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未进行估测和实际测量打好基础。接下来,让学生认识2厘米、3厘米......学生通过小组内交流,总结出:从0开始到数字几就是几厘米或者看物体的一端到另一端,中间有几个格就是几厘米,也可以用后面大的刻度数减去前面小的刻度数,得几就是几厘米。学到这,很顺理成章的就是: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教师让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知识,做题单中的测量小棒的长度,要求先估测一下小棒的长度,然后再用直尺测量,通过对比,提高学生对估测的能力。

  三、 巩固新知部分,我一共设计了三道题:第一道是教科书第52页例2,采取的方法是让学生独立填写在书上,并说一说测量的方法。第二道是测量课桌面的宽度,采取的方式是同桌合作,进行测量,小组内交流,互相纠正。第三道是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和宽,采取的方式同上。

  四、达标反馈这个环节,我设计了四道题,分别是: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算一算;看图填空;估一估、量一量。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测量物体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和测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当物体的左端不是对准0刻度时应该怎样计算物体的长度。

  五、课堂小结部分,我还是抛出一个问题: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这样的设计,让学生能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一下梳理。

  六、布置作业部分,教师设计了一个作业:要求学生回家找5个不同的物体,先估测出它们的长度,然后用直尺测量出具体的长度,并记录下来,明天上课交流。

  七、板书设计: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测量工具:直尺

  单 位:c 厘米

  0刻度

  这样的板书设计,简单明了,重点突出,让学生一眼就能看清本节的知识重点,便与学生记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目的在于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并引导学生用直尺测量较短或者小的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好习惯。

测量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P37

  教学目标:

  1、在立体图形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2、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教学重点:

  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从多角度思考并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测量较大和较小物体的体积

  教学步骤

  一、 情景导入, 提出问题

  1、出示一堆物体,其中有规则物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也有不规则物体[乒乓球(凹陷的)、苹果、木块、泡沫塑料;橡皮泥、鸡蛋、石块、铁块、玻璃球;足球(瘪气的)、螺丝帽等],

  提问:

  (1)这些物体哪些会计算体积?怎样计算?

  (2)哪些不会计算体积?这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能够直接计算出来吗?怎样计算呢?

  师板书课题: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2、分组实验 , 探索方案

  (1)引导学生进行归类(按照物体在水里是沉还是浮),说明:在水里上浮的先不研究,本节课研究在水里是下沉的物体。

  (2)组织讨论测量的方法。

  怎样利用学过的知识来测量不规则的物体体积?怎样来转化?实际操作时,应注意什么?

  3、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1)小组在土豆、橡皮泥、石块、铁块、玻璃球中选择一个,先估计物体的体积,再讨论测量方案,最后动手实验。

  (2)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

  (3)每项数据都要测量三次,然后取平均值。

  (4)把实验的结果填在表格中。

  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

  第 组 年 月 日

  物体名称

  物体的体积

  测量

  方法

  估测值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5)观测数据时要注意科学准确。

  (6)要注意保持教室和桌面的卫生。

  (7)容器中的水要适量,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以上有关“活动顺序”和“活动要求”的内容,制作成课件展示在屏幕上

  4、分小组活动

  请每个小组选择1个物体,用转化的方法进行测量

  5、学生活动结束后,汇报活动情况

  请小组成员汇报交流以下情况

  (1)所测量的物体。

  (2)具体测量方案。

  (3)具体测量结果。

  (4)在活动过程中,是否还有无法解决或者带有疑问的问题?

  二、 解释应用,拓展延伸

  活动二:测量2个铁块的体积,并用天平称出它们的质量,再填写下表。

  1、教师提出要求:

  (1) 两个不同的铁块,先用天平称质量,再同同样的方法测量体积。

  (2) 用计算器计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3) 比较测量和计算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2、分小组合作,测量体积、重量,计算比值。

  3、组织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归纳:同一种材料,质量与体积的比的比值是一定的。(铁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的比值是7。8克/立方厘米)

  4、引导生思考:应用这一知识,你能算出另一块铁块的体积吗?

  5、生分组计算,有时间的可以进行测量和验证。

  6、联想应用: 师出示一些比值,指出,应用每种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可以来解决实际问题,你知道可用来解决哪些问题?

  三、总结回顾 评价反思

  1、这次数学实践活动我们都测量了哪些物体的体积?

  2、你都有哪些收获或体会?

测量教学设计10

  教材分析

  1、《测量力的大小》是五年级上册第四章《运动和力》单元的第四课,本单元的安排是先让学生认识感受几种常见在力,建立起力的初步概念,然后深入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而本课是让学生学习测量力的大小,既是对力的概念更深入了解,同时也是为深入研究力做准备,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本节课让学生认识弹簧测力计,了解测量力的大小是适时的。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还能进一步加深他们对弹力的'认识。

  2、本课的学习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实际上是让学生学会使用工具来解决接下来要碰到的问题。这节课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并且在这个能力培养在过程中让学生知道很多未知的事情可以通过自己的探究学习去解决,这也是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和信心。

  学情分析

  学生们对力和弹簧测力计其实并不陌生,他们有着自己的感性经验。学生很容易说出生活中常用物理量的多少,比如1厘米有多长、1秒钟有多长等问题的答案,但很少有学生知道力的大小是如何测量的,力的单位是什么,甚至不清楚力的大小应该怎样表示。

  在前面的科学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会使用尺子、温度计、量筒、天平、钟表等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基于此在《测量力的大小》一课中学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是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技能发展需要的,对各种测量工具的回顾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初步建构有关“测量”的知识框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性质制成的;力的单位是“牛顿”。知道测量不同的物理量可以使用相应的测量工具。

  过程与方法目标:

  动手操作,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同时学会制作简单的橡皮筋测力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乐于统计梳理已有知识,将新旧知识建立联系。树立细致、有步骤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自己制作简单的橡皮筋测力计。

测量教学设计11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让学生学习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基本方法,掌握操作的基本要领。

  2、过程方法:让学生经历使用温度计测量不同物体和不同地点的温度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观察、记录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气温的关注,感悟到任何科学认识都必须来源于科学实践。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温度计测量不同物体的温度。

  教学难点:使用温度计测量沙子的温度。

  三、教学准备:

  冷水、热水、干沙、湿沙及相应盛器,棒式温度计,挂壁式气温计,自制地温计。

  四、教学过程:

  (一)、实验导入新课。

  1、出示一包方便面,用热水瓶泡面,结果没泡软。提问:这是这么回事?

  2、谈话:请大家估算一下,这热水瓶里的水的温度是多少?

  3、学生推测回答。

  4、揭示课题:那么,这杯水的温度到底是多少,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让我们一起来测量一下吧——(板书课题)测量物体的温度

  (二)、测量水的温度。

  1、怎样测量水的温度?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2、学生讨论。

  3、师归纳,并示范测量方法。特别提醒:一定要注意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学生测量水的温度。

  (1)出示表格,让学生测量并记录。(提示学生注意安全)

  水温的测量记录热水瓶里的热水温度烫手的热水的温度温水的温度自来水的温度通过测量我们发现了:

  (2)汇报交流。

  (三)、测量空气的温度。

  1、提问:不同地点的.空气温度一样吗?

  2、学生分组,按照表格进行测量记录。

  不同地点空气温度的测量记录教室窗门口阳光下(高度——脚背处)教室角落里阳光下(高度——膝盖处)室外走廊里阳光下(高度——腰部处)室外树荫下阳光下(高度——头顶处)通过测量我们发现了:

  3、不同地方的同学汇报自己记录的温度。

  4、学生讨论测量的结果,引导学生从数据中发现问题。

  5、地点不同,空气的温度不尽相同,我们平时所说的气温应该怎样测量呢?

  (四)、测量沙子的温度。

  1、沙子与液体的水、气体的空气不同。怎样测量沙子的温度呢?

  2、学生测量沙子的温度

  (五)、总结。

  学生描述测量物体温度的方法。

  (六)、课堂延伸

  如果隔相同的时间(2分钟)测量一次水的温度,温度的下降有规律吗?如果有规律,可能是什么样的规律?

测量教学设计12

  一、课标解读

  1、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利用步长估测教室的长度。

  二、教材分析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观察和测量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及时间的测量是最基本的物理测量。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方法,是使用温度计、天平以及电子仪表等有刻度仪器、仪表的基础,所以,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并学会读数十分重要,它是学生真正步入物理殿堂的第一步,也是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的良好时机。

  本节《走进实验室》是本章《走进物理》的中心节。本节课先带领学生参观了实验室,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了两种基本测量工具的使用,认识了国际单位制及误差。通过本节的学习,为下一节《像科学家一样探究》奠定了测量的基础,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测量对物理学的重要意义。

  三、学情分析

  一、知识层面

  学生在小学学过长度测量,实际生活中也可能尝试过对一些物体长度的测量,但细致和严密的'长度测量可能不会有很多学生经历过。

  二、能力层面

  初三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但急进冒动,遇事常对三落四,以形象思维为主,简单的抽象思维也需要具体事例的支撑,容易产生片面性。由于日常生活的粗略性和简略性,使学生虽有一定的使用刻度尺经验,但在实际使用中往往觉察不到测量错误,漏写单位也是学生初学测量常犯的错误。尽管学生前面学习过大部分长度单位及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对于指数的科学计数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不熟练。

  四、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规律,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道时间和长度的单位,会进行单位换算。

  2、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长度。

  3、知道测量有误差,知道误差和错误的区别。知道测量的注意事项。

  4、通过观察实验室,了解观察对物理学的意义,了解收集信息的途径。

  5、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长度和时间的方法。

  五、评价设计

  1、通过“模块一”中的长度的测量以及“反馈练习一”,检测目标

  1、2的达成效果。

  2、通过“模块二”以及“反馈练习二”,检测目标3的达成效果。

  六、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先分小组带领学生参观实验室,让组长带笔记录小组同学观察实验室的过程,并记录学生观察过程,并记录学生观察过程中提出问题。结合课本第7页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观察结果,引导学生阅读《相关链接》,了解观察的相关知识。

  2、在班级找两位身高相似,但由于体形等原因容易造成视觉错误的两位同学(事先考察),分别站在讲台的左右两侧。

  提问:目测,哪位同学高一些?

  比较,用一人的身高去测量另一人的身高,引出原始尺(一人的高)。找一参照物,分别与他们的身高比较,引出刻度尺(参照物)。

  提问:若一人在我们教室,而另一人在遥远的美国,怎样方便地知道谁高呢?师生共同合作讨论,确定解决方案。

测量教学设计13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三个部分:

  第一,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参加运动前后身体的变化,谈论自己运动后的感受,从而发现人在运动后会感到热。出汗流汗、呼吸急促、心跳加速、脸色变红、疲倦的反应。

  第二,组织学生收集三种状态下呼吸和心跳的数据,即测量他们在静坐、运动结束时以及休息3分钟后,每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第三,组织学生对收集到的三组数据进行分析,引导他们发现呼吸和心跳的规律以及在运动时呼吸和血液循环会同时加快。

  学情分析:

  生活中大部分学生对这种常见的生理现象不够关注,只觉得自己在上完体育课或参加完某项运动后,呼吸会突然加速,心跳会突然加快等,呼吸和心跳与运动有什么关系?静止、运动后、休息后,这三种状态下每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又是怎样变化的?这些问题学生以前可能未曾考虑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就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行准确测量,认识到呼吸、心跳与运动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观察、测量、整理、统计、分析数据的能力,为后面的研究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

  2、知道呼吸、心跳与运动有紧密关系,运动会影响我们的`身体。

  3、意识到采集、分析数据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教学重点:

  知道运动会使心跳和呼吸加快,休息后心跳、呼吸又会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教学难点:学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听诊器、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回忆运动后身体会有哪些变化?生:出汗、喘不过气来、心跳加速、呼吸快、小腿酸痛........引出课题:测量呼吸和心跳(板书课题)二、测量平静状态下呼吸和心跳(一)心跳1、谈话:你知道怎样测量心跳吗?学生说测量经历:听诊器、摸脉搏等。

  2、师随机教授测量心跳的方法并尝试测量心跳的次数。

  3、尝试第二次、第三次测量心跳并记录数据。

  (二)呼吸1、提问:怎样才算一次呼吸。

  生:一吸一呼算一次呼吸。

  2、感受正常呼吸的速度并尝试第一次测量呼吸次数并记录数据。

  3、进行第二、三次测量。

  (三)观察发现1、师:观察测量的三次数据你有什么发现?生:每次的数据都不同。

  师:对,呼吸和心跳的次数不是每次测量都相同,我们可以通过平均数来了解到我们呼吸和心跳的平均水平。

  2、学生计算呼吸和心跳的平均值,填写在记录单上。

  3、汇报自己的数据。

  4、小结:在平静状态下呼吸:20次左右,心跳60—100次左右都算正常。

  三、测量运动后和休息后的呼吸心跳1、师:上课伊始我们聊到了呼吸和心跳有所加快,到底加快多少?我们通过实验来了解。

  2、PPT出示测量方法:以小组为单位,测量每组实验员运动后和休息后的呼吸和心跳并记录数据。

  3、休息:观看一段有关心脏怎样工作的小短片。

  4、继续测量休息之后的心跳和呼吸并记录数据。

  四、统计分析1、将各组实验员的数据输入到统计表中,请学生观察有什么发现?2、运动前后呼吸和心跳速度不同。

  3、小结:人的呼吸和心跳在运动前后会有一定变化。这是因为每个人在运动时所消耗的能量比平静时要多很多,所以呼吸和心跳的次数都会比安静时增加。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一样,所能承受的运动负荷也不同,于是会出现大家运动后呼吸与心跳的次数不一致的情况。

  除了这些因素之外,人的呼吸和心跳还跟年龄等一些其他因素有关,我们通过一组数据了解一下。

  五、板书

测量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替代法测密度.

  2.其他方法测密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难点 分析测量物质密度的过程中,测量顺序的不同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教学过程

  学习指导一: 替代法测密度

  【自主预习】

  完成下面习题:

  1.天平也可以测体积.若已知物质的密度,用天平测出其质量,即可利用公式V=m/ρ求出物体的体积.

  2.量筒也能测质量.若已知物质的密度,用量筒测出其体积,即可利用公式m=ρV求出物体的质量.

  【小组讨论】

  小明用天平、大杯、小杯和密度为ρ的水测一石块的密度.

  ①天平平衡时如图所示,石块的质量m石=67g;

  ②小明测量石块的体积步骤如下:

  A.测出空小杯的质量m1;

  B.把装了水的大杯和空的小杯如图放置;

  C.把石块缓缓放入大杯中,大杯中部分水溢进小杯;

  D.测出承接了溢出水的小杯的总质量m2.

  请你指出步骤B的错误之处:大杯中的水没有装满,导致用排水法测得的石块体积偏小.

  ③用本题中出现过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石块体积为(m2-m1)/ρ;石块密度为m石ρ/(m2-m1)(设步骤B中的错误已改正).

  【教师点拨】

  在缺少量筒的情况下,用替代的方法,也能测出物质的密度,例如在缺少量筒的情况下,常用水的体积来替代被测物体的体积.而水的体积是用天平先称出其质量后,运用V水=m水/ρ水计算得来,这样就不需要量筒了.

  【跟踪训练】

  将一质量为158g的.金属块投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金属块完全浸没,测出溢出水的质量为20g.由此可知,金属块的体积是20cm3,金属块的密度是7.9×103kg/m3.

  学习指导二: 其他方法测密度

  【小组讨论】

  1.蜡的密度小于水,放在水中会漂浮,如何测密度小于水的固体体积?

  2.对于溶解于水的物质的体积又该如何测量?

  “饱和溶液法”测溶解于水的物质的密度:

  像白糖、食盐这样溶解于水的物质,其体积也无法直接用排水法测量,我们可以先用“饱和溶液法”测量出它的体积,进而测量出它的密度.下面,以食盐为例,介绍一下这种测量方法.

  ①用天平测量出适量的食盐的质量,记作m1;

  ②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然后加入足量的食盐,充分搅拌,直至食盐不再溶解,量筒底有少量食盐晶体为止,此时量筒中的液体为食盐的饱和溶液,读出溶液和剩余食盐晶体的总体积,记作V1;

  ③把测量好的食盐加入量筒中,读出此时溶液和食盐的总体积,记作V2,则食盐的体积为V=V2-V1;

  ④食盐的密度ρ=m1/(V2-V1).

  3.吸水物质的密度的测定:取一吸水物质,如一小块砖.

  ①用天平先称出它的质量m;

  ②在量筒中放入一定量的水,将砖块用细线吊着没入量筒里的水中,让它充分吸水;

  ③待砖块吸足水后,通过增、减水量,使量筒内的水面与某个整数刻度线相齐,记下这个数值V1(如图a所示);

  ④把砖块从量筒中提出水面滴干后,再观察此时量筒中剩余的水量V2(如图b所示);

  ⑤那么,砖块的体积V=V1-V2;

  ⑥求得砖块的实际体积,再根据测得的砖块的质量,就可计算出砖块的密度ρ=m/(V1-V2).

  【教师点拨】

  密度比水大的物质可采用“溢杯法”测量其体积,密度比水小的物质可采用“压入法”或“沉锤法”,吸水物质体积可采用排水法,或先让物体吸足够的水(前提是吸水后物体自身体积不发生变化)再采取“溢杯法”测体积.

  【跟踪训练】

  1.不用量筒,只用天平,如何称出5毫升的水银来?

  解:水银的密度是13.6g/cm3,5毫升水银质量为5×13.6g=68g.用天平称68g水银即可.

  2.不用天平,只用量筒,如何量出100克酒精来?

  解:100g酒精体积V=m/ρ=100g/(0.8g/cm3)=3125px3=125mL,用量筒量取125mL酒精即可.

  3.某班同学收集到一块火山岩(质地疏松、吸水性强)标本,他们使用天平、盛水量筒和粗绳测火山岩的密度时,出现不规范操作:

  (1)用粗绳扎住这块火山岩,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测它的体积.

  (2)测量过程中观察量筒读数时,视线均与液面边缘相平.

  (3)测火山岩体积时发现火山岩吸水性很强.

  (4)测完火山岩体积后,将其取出立即放在天平的盘中称量.

  上述有些操作会造成测量值偏大或偏小,其中造成测量值偏小的步骤(1)(3)(填序号).

  分析:本题所测的石块——火山岩,与平常的石块不同,火山岩质地疏松,吸水性强,在用排水法测它的体积时 易造成偏差,这种偏差主要是:

  ①对质量测量的偏差.先放入水中测体积后,火山岩吸收了较多的水,再测质量时,火山岩的质量测量值比真实值大;

  ②体积测量偏差.当干的火山岩放入水中后吸收了较多水,使得量筒中的水变少,示数增加的值偏少,测量得到的火山岩体积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小.

  就上述实验设计出现的问题,请你提出改进意见并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法:

  ①不应该用粗绳,因为选用粗绳也要考虑它的体积,会对标本体积测量产生误差,导致标本体积偏大;

  ②在任何时候读数都是读水的凹液面,而不是液面边缘,读液面边缘会导致标本体积偏大;

  ③矿石吸水性强,水被吸到矿石中后导致读数体积比实际体积偏小;

  ④由于矿石吸水,立即称量导致质量偏大.

  改进方法(仅供参考):

  ①用天平测出火山岩的质量m;

  ②先用细线系住火山岩放入水中浸泡至不再吸水为止(达到饱和状态),再用排水法测出其体积V;

  ③用密度计算公式ρ=m/V计算密度.

测量教学设计15

  【教材分析】

  学习自然测量,不仅可以加深幼儿对各种物体量的认识,还可以让幼儿感知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自然测量是幼儿较感兴趣的一项活动,也是操作性较强的一项活动。本次活动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发现并学会自然测量的正确方法。引导幼儿自己发现每个测量对象分别适合用什么样的测量工具,自主探究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对象之间的关系。活动中应注重培养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活动目标】

  1.掌提自然测量的方法,了解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

  2.能根据测量对象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宜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在观察、比较中发现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的关系。

  3.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喜欢用测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

  1.完整的铅笔、长条积本、曲别针、橡皮等测量工具,黑板 1 块。

  2.面露难色的大熊的图片、“幼儿学习材料”一一《我长大了)

  【活动建议】

  1.结合图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出示面露难色的大熊的图片,提出问题:大熊想制作一个和咱们班一样长度的玩具,可不知道子有多长,我们可以怎样帮助它?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玩具有多长?

  2.引导幼儿讨论测量玩具概长度的工具和方法,帮助大熊解决问题。

  (1)引导幼儿讨论测量玩具橱长度的方法,鼓励幼儿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

  (2)请个别幼儿演示自己测量玩具长度的过程,提醒其他幼儿注意观察。

  (3)示范并讲解正确的测量方法:找准起点,沿边线测量,不要偏离边线注意首尾相连, 量一次记录一次。

  (4)请幼儿运用新经验再次测量玩具概长度并记录结果。

  3.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工具测量,探索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1)引导幼儿阅读《我长大了》第 28 页,选择两种不同的工具测量桌子的长度在表格中记录用每种工具测量的次数和结果。

  提问:刚刚测量的是同一张桌子,为什么两次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2)请全体幼儿选择两种同样的工具测量书本的长度。

  请幼儿依次用曲别针和长条积本测量幼儿用书的长度,记录测量结果。提问两次测量结果一样吗?书本有几个曲别针长?用曲别针测量了几次?书本有几个长条积木长?用长条积木测量了几次?

  (3)引导幼儿观察记录表并讨论:同一个物品,为什么测量的次数和结果不一样呢?

  小结:测量工具长,测量的次数就少;测量工具短,测量的次数就多。

  3.生活中引导幼儿运用自然测量的方法测量自己感兴趣的物品。

  (1)请幼儿交流自己想测量的物品或距离。较

  (2)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工具测量物品的高度、远近等,探索用什么工测量合适。例如:桌、椅的高、矮,家里电视离沙发的距离。

【测量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09-18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04-08

三年级科学《测量》教学设计09-26

测量的教学计划12-09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反思05-21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7-14

教学教学设计06-15

a的教学设计09-07

an教学设计11-23

教学设计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