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设计

时间:2022-11-17 14:33:18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古诗教学设计(汇编15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教学设计(汇编15篇)

古诗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古诗,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美好事物的情趣。

  教学重点:

  1、多种方法识字。

  2、理解诗句内容。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词理解诗的内容。

  教学设计:

  一、直接导入,交代目标。

  1、直接导入,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交代目标:屏幕出示学习目标,指名读。

  (1)认识4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古诗,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二、出示自学提示(一),学生自学。

古诗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古诗的精练,喜欢读古诗。

  重点难点:

  识字、朗读、背诵古诗。感受项羽宁死不屈的品质和诗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

  一、小小古诗朗诵家(背诵古诗,揭示课题)

  1、背诵自己知道的古诗,争当小小古诗朗诵家、

  2、揭示课题,简介诗人

  二、合作学习,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我会读

  (1)学生自由读

  (2)同桌读,你读我认真听,注意纠正字音

  (3)请生读,其余学生评一评,教师相机指导

  (4)听示范朗读

  2、我会认

  (1)自渎古诗、勾画生字、并读一读

  (2)考考同桌

  (3)汇报学习情况,游戏:让美丽的星星出来吧

  3、我想问学生自由质疑,感知古诗

  三、读中感悟

  1、学生自渎古诗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2、汇报交流

  3、前两句自由读,抓住人杰、鬼雄体会诗句,举例项羽,简单介绍四面楚歌的故事、相机板书

  4、后两句在反复朗读中结合项羽的故事以及这首古诗的写作背景感受项羽宁死不屈的精神和诗人的爱国情怀

  四、深情朗读,深入体会

  1、听课件朗读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首古诗,看谁读得最好

  3、配乐朗读,感受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4、多种形式赛读,读出感情。

  5、配乐齐读

  五、熟读成诵。

  六、拓展

  1、把这首诗有感情的背诵给父母听

  2、把这首诗的意思讲给同学听。

  古诗二首——示儿

  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在理解每个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古诗《示儿》,进一步感悟理解古诗的方法。

  3、体会两位伟大诗人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重点难点:

  重点:

  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是什么。

  2、体会这首诗明白如话而感染力极强的特点。

  难点:

  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并通过重点词语的品析及反复吟诵来体会。

  2、在指导学生理顺句子时要增补诗句中省略的内容,适当调换词语的顺序。

  3、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老师渲染氛围:同学们,我国是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人们都说:胸有诗书气志华。读诗可以使人灵秀,读诗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以前同学们学过不少好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烩炙人口的好诗。(揭示诗:示儿)

  2、师配乐诵读《示儿》;学生在老师渲染的氛围中进入新课的学习。

  3、同学们,你知道这是谁的作品吗?(陆游)

  说说你对陆游的了解吧。请你把收集到的有关陆游的资料拿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

  4、简介作者:(课件展示)

  这首诗是宋代大诗人陆游写的。陆游一生创作了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治抱负,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示儿》这首诗是他在86岁高龄,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时刻写给他儿子的临终嘱咐。现在你知道题目“示儿”是什么意思吗?《示儿》这首诗堪称陆游诗中掷地有声的压卷之作。你知道什么叫“压卷之作”吗?

  这么好的诗,同学们想自己读一读这首诗吗?

  二、自由读这首诗

  1、自由地读诗句,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

  2、指名读诗句;再齐读诗句。

  三、学习这首古诗

  我们知道,学习古诗只把诗句的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是不够的,还应该怎样学?

  1、回忆学法。

  说说我们以往学习古诗的要求。(揭示学法: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

  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诵诗句、背诗文。)

  2、自读古诗。

  请你借助书后的注释或你自己的工具书,自读诗句,了解诗意,体会诗中

  作者的思想感情。

  3、合作学习。

  (生合作学习,师巡视指导)有好些同学有很好的学习习惯,能在书上批注,在圈划,在思考。咱们古人就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很好的学习习惯。现在经过你刚才的自学,你一定有很多收获,或许也有一些疑问吧。没关系,我们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来解决。

  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与同学共享你的学习收获;也可以恳请同学帮助你解决刚才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4、汇报交流。

  告诉大家你读懂了那些内容。(结合课后的注释,说说自己读懂什么,读懂哪句就说哪句。说的不确切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纠正)。

  ①学生交流读懂的内容,教师鼓励、点拔读诗方法。

  ②结合学生的体会指导朗读。

  5、刚才好多同学都能抓住关键的字词,来理解诗句的意思。这种学习方法很值得大家学习。现在谁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6、现在你了解陆游逝世前最牵挂的是什么了吗?(祖国何时能够统一这一件大事,其实这也是陆游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

  7、小结:是呵!诗人临终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只叮咛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胜利的喜讯告诉他。这是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感啊!此时此刻,有谁不被感动呢?同学们,谁愿意用你自己体会到的感情来诵读这首诗?

  ①学生结合自己体会到的情感练习有感情朗读。师给学生配乐朗读。

  ②生练习背诵诗句,师配乐。

  四、课外延伸。

  (1)一位怀着满腔爱国之情的老人,带着他的毕生的遗憾和无限的希望离开了,陆游南宋统一的愿望实现了吗?(生讨论)

  老师这里查到了相关资料,看到了《示儿》“续篇”:宋末林景熙《题陆放翁诗卷后》一诗的后几句: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课件展示)从诗中你能看出南宋统一了吗?

  (诗意:……你的子孙虽然见到了统一的国家,但是这国家是由元兵统一的,怎么能在家祭的时候告诉你呢?)

  (2)为什么朝廷会灭亡,国家会衰败呢?请看南宋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

  课件出示: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只把杭州作卞州。

  知道这首诗的含义吗?请你找出国家衰败的根源是什么!

  (3)那么,如何才能国富民强呢?中国近代改良主义者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有这样一个片断:

  课件出示: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过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光大道……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中国少年,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4)是的,只有像梁启超先生所说的那样,我们的国家才有前途,陆游的悲剧才不会发生,同学们,让我们怀着陆游那满腔的爱国之心,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把我们少年的心声说出来吧!

  五、拓展总结:

  1、同学们,国富民强,匹夫有责。我们应该像诗人陆游那样胸有祖国,抱效祖国。让我们再次诵读他的压卷之作——《示儿》吧。(师再次给学生配乐朗读。)

  2、陆游还写了许多的爱国诗词,今天老师给你们推荐两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一)》(课件展示),请同学们自由读读。

  3、今天老师还向你们推荐一些有关古诗文的网站,那里有丰富的资源,同学们可以尽情地去共享吧!

古诗教学设计3

  一、设计理念

  1、古诗教学重在反复的吟诵,由于这两首诗课前学生都已经会读了,所以课中我着重让生吟,吟得有滋有味。2、我们班是小班化教学,课中对诗的理解我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解决(低段诗的教学对意思并没有强调,而且这样还可以真正发挥小组的作用提高孩子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3、分散写字是写好字的关键,因此我把生字分开两课时来学习,而且有比较的学习“黄、童”。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反复吟诵诗歌。

  难点: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

  三、教具准备:挂图、小诗人头饰、生字卡片、轻音乐、简笔画

  第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a)逐幅出示简笔画图,让生用背过的古诗句来猜一猜

  例:“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师小结: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字的确是非常的了得,竟然短短地几个字就能把一幅画表达得淋漓尽致,你们觉得有趣吗?这节课,我们也来学学古诗吧!

  Su jiàn

  c)出示课题:“所见”(1)教学“所”准平舌音并进行生字开花。(2)理解题意。

  导语:袁枚在乡间到底看到了什么美景呢?请小朋友闭上眼睛。

  (二)、初读古诗,体会意境

  1、出示挂图(师:这就是袁枚的所见),谁来说说袁枚看到了什么?

  导语:那你知道袁枚是怎么向我们介绍这幅美景图吗?

  2、自由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至少5遍。

  3、小组合作读,注意互相正音。

  4、齐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三)、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

  导语:刚才小朋友找出了一些不懂的词句该怎么办呢?生讨论得出须自己解决。

  1、自由读,小组合作谈谈自己学懂了哪些,解决不懂的地方(可借助挂图来理解。)

  2、生谈谈通过小组学习学到了什么,师相机指导,重点抓住:“意欲捕鸣蝉”理解这是一幅描写夏天的古诗。

  3、生看挂图,师简述诗意

  4、指导朗读(师范读→小组合作朗读→小组竞赛读,评评争取从不同角度理解→自由读→齐读→配乐读)

  5、生带上小诗人的头饰配乐读。

  6、想想诗中的牧童捉到蝉了吗?

  (四)、小诗人背诵会

  1、准备阶段2、小组选代表背3、齐背

  (五)、指导书写“诗、林、闭”

  1、观察“诗、林、闭”在田字格的位置。

  2、师范写并讲注意点

  3、生书写,互相评价

  4、师反馈。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1、看口型猜生字游戏“所、枚、蝉、闭、立、捕”

  2、有感情地背诵“所见”,引出今天再来学习一首夏天的古诗“小池”,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池”

  二、初读感知,理解诗歌大意

  1、自由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至少5遍。

  2、小组合作读,注意互相正音。

  3、齐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3、自由读,小组合作谈谈自己学懂了哪些,解决不懂的地方(可借助挂图来理解。)

  4、师简述古诗意思

  三、再读感悟,体会诗歌韵味

  d)配乐自由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生对古诗读起来朗朗上口。)

  e)说说觉得这首古诗哪里写的最美?你能用简单的几笔把它画下来吗?

  f)生作画。

  四、学习生字

  g)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认读

  h)小组合作,认记字形

  五、指导书写“童、黄、立”

  5、观察“童、黄”的异同点

  6、师范写并讲注意点

  7、生书写,互相评价

  8、师反馈。

  六、课外拓展1、找找背背描写夏天的古诗。2、找找夏天的有关图片

古诗教学设计4

  活动目标:

  1、感受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

  2、提高写作编辑和口语交际能力。

  3、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活动重点:

  1、写作编辑。

  2、诗歌赏析。

  课时安排

  1、课外活动两周。

  2、课内活动一课时。(成果展示)

  活动设想: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了解中华诗词,就可以了解民族的文化历史;欣赏中华诗词,就可以感受民族文化的灿烂。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领略多姿多彩的创造风格,了解明星璀璨的大家名人,浏览醒世鉴人的名篇佳句,体会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感知美妙绝伦的艺术特色。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通过这次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眼看一看,用心想一想,联手做一做,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感受精神劳动的艰辛与创造成果的喜悦。

  活动准备:

  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的欣赏活动,内容是每组同学用powerpoint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一首古诗词,并且用解释和赏析,每节课由一名同学演示并欣赏这首古诗词,以作为积累和储备。以诗词编辑与诗歌朗诵为主,可以让个别有特长的同学参与诸如诗意书画,音乐与舞蹈。之后每个同学写一篇“古诗苑漫步”,谈谈这次活动的感受。

  活动过程:

  一、课外活动阶段

  第一周

  1、提交活动计划,让学生明确本次活动的目标、任务。

  2、以小组为单位,布置任务,明确分工,各司其责。

  3、通过各种渠道,查询相关资料:

  a、可上网看“中华诗词”有关内容:网址:htt

  b、诗词编辑:每个同学用powerpoint的形式,做一个演示文稿,选一首古诗词,其中有作家简介,作品背景,解释赏析、评价等。

  c、分类编排:可按诗歌体裁:古体诗,近体诗,律诗,绝句等。内容:咏志,咏物,咏史,感怀,田园,边塞,山水,送别,思乡,友谊等。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朝代:古诗和现代诗d。找出以古诗词为词的歌曲。第二周:诗词编辑,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提出意见或建议,以供进一步修改。诗歌朗诵,在小组热身、准备。 作文上交,选出佳作。

  二、课内活动阶段(成果展示)主持人:(由班级组织能力强的同学来组织活动,自己准备开场白。)(找出班级干部同学担当评委)

  1、古诗词的编辑:把这一段时间课前五分钟同学们收集的和以前所学过古诗词的整理出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按着内容、体裁、流派、朝代等编辑在一起,用打印文稿或演示文稿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出来。活动评价:由评委对展示的思想内容、艺术形式、创意策划及口语表达等进行评分。

  2、诗词的欣赏:诗配画,画配诗、为诗谱曲,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示。活动评价:由评委对展示的内容、作品的选择画与诗是否相配、是否有意境等进行评分。

  3、古诗词的朗诵:自己选择音乐来配音,朗诵一首或几首诗歌。活动评价:从读音、语调、表情、背景音乐与意境的配合等方面评分。

  活动说明:

  1、由评委选出一、二、三等奖,一等奖5分,二等奖4分,三等奖3分,若得一等奖的小组,其成员在本次活动中的成绩都是5分,其中由小组长视成员在活动中的表现酌情加分减分,给小组长更多的权利,以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及促进其他同学活动的积极性。此次成绩算做期末考核的一个部分。

  2、把学生在活动中收集的资料整理成册,把优秀的作品推荐到学校甚至校外杂志以肯定其成绩,报请学校进行专门展览。

古诗教学设计5

  设计思路:

  《夜书所见》也是七言绝句,作者是宋代诗人叶绍翁。全诗描绘了深秋夜晚,儿童提着灯笼捉蟋蟀的情景,富有生活情趣。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会写“客、借”等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从《夜书所见》中感悟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教学难点:感情诗意,体会情感。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学习新知

  (一)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二)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另外一首古诗。

  (三)板书课题《夜书所见》。

  (四)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一)学生自由读古诗,圈出古诗中的生字。

  (二)试着拼读生字,把字音读准,把古诗读通顺。

  (三)认读生字。

  1、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拼读,重点读好“借”“应”。

  2、请读对的学生领读。

  3、小组交流: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

  4、全班交流。

  (四)读词语。

  1、出示词语指名读。

  2、开火车读。

  (五)指名读古诗。

  (六)师范读古诗。

  (七)学生齐读古诗。(让学生有学习主人的意识,调动学生积极性。)

  三、细读古诗,理解诗意

  (一)这首诗写了什么呢?看了这幅图,你一定会明白的。

  (二)请同学们仔细看图,你看到了什么?

  (三)学生反馈。

  (四)你们说的这些,都能从这首诗中找到相对应的字或词,请大家找一找。

  (五)小组内交流找到的内容。

  (六)全班交流。(让学生从形象直观的图入手,找文中相对应的景,图文结合理解诗意。)

  (七)讨论诗意。词的意思我们理解了,现在再加上自己的想象,整首诗的意思相信大家也能理解。请大家四人一组讨论诗意。

  (八)交流:

  1、重点提示,引导学生从图中看“江中的诗人在很冷的夜晚还不睡”,来想象他不睡的原因,从而体会出诗人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情感。

  2、第二行诗也可引导学生想象:诗人看到小孩子在捉蟋蟀时想到了什么。

  四、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一)听朗读录音,学生练习读。

  (二)谁给我们展示一下?

  (三)学生读诗。

  (四)学生自由背一背。

  (五)师生背,师背前一句,生接后一句。

  (六)齐背。

  五、总结升华,课外拓展

  (一)学生谈学习收获。

  (二)师小结: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大家的收获不少,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有更多的收获。

古诗教学设计6

  【教学目的】

  1、理解字词意思及诗句的意思;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4、感受诗句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

  【教学重点】

  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王维很有才华,他的诗被人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诗是诗人十七岁时离开家乡,远在京城长安写的。

  二、初读

  我们先把诗读正确、连贯。

  教师范读 自由读 指名读。

  三、 精读理解

  1、请再读题目,想一想,哪个字写出了诗人离开亲人的心境?(忆)

  围绕“忆”字,你能提问,启发大家思考吗?(根据学生质疑,板书)

  (简单的疑问根据诗题释疑,重点为:“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有在重阳节这天插着茱萸,登高饮酒风俗;“山东”:指华山以东王维的家乡蒲州,与今天常说的山东不同。)

  (评学生:你好学、善问、爱动脑子,相信你会越学越聪明的。)

  对未能解决的疑问让我们在诗中寻找答案。

  2、出示自学要求:(小黑板)

  ⑴ 默读古诗,划出自己不懂的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并说说句意。

  ⑵ 四人一组思考、讨论黑板上的问题。

  3、检查一、二行的学习情况:

  ⑴ “忆”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看看一二两行,找找哪个字就是忆的意思?题目的意思就是──(板书:思)

  ⑵ (点黑板)怎样思念亲人呢?(“倍思亲”。“倍”:加倍)什么时候“倍思亲”?(“每逢佳节”,“逢”:遇到。)可见诗人平时怎样?

  (出示:诗人平时 ,每逢佳节就 。)

  ⑶ 诗人为什么会平时思亲,“每逢佳节倍思亲”呢?

  生答:因为“独在异乡为异客”。(板书:独、异。)释:独,异客。这句话是说 。(句意让学生说。)

  ⑷ 导:“是啊,诗人所处的环境是陌生的,看见的所有的面孔也是陌生的,怎能不感到孤独、寂寞呢?让我们读出诗人寂寞的,极度思念亲人的感受。(指名读→评:突出独、异、倍→范读→指名读、评议)

  ⑸ 这是一种多么真切的感情啊。“每逢佳节倍思亲”,它已成为千百年来广为传诵的名句──让我们再次朗读一二行。

  ⑹ 过渡:(填空:因为诗人 ,所以诗人平时 每逢佳节就 :看到长安菊花开,他会想到 的菊花盛开的样子;看到长安的亲人团聚,他会想到(谁干什么);看到长安的人们重阳登高,他会想到(谁干什么)。)

  4、指导学习第三、四行:

  ⑴ 诗人极度思念亲人,想到兄弟们干什么?(生齐读三四行)有什么不理解的字词?(标出字:遥、遍,说字义)再说句意。(板书:登高)

  ⑵ 诗人在家时,总和兄弟们一起登高,可见独自在外,多么遗憾啊。他知道家乡的兄弟们此时此刻也一定在思念着诗人呢。现在,就请你们做诗人的弟弟妹妹,说说家乡的兄弟们会怎么想,怎么说?

  5、自由读这首诗,说说这首诗诗句的意思(指名说)。

  那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朗读指导,并背诵:

  ⑴ 点拨:这首诗感情真挚,语言朴实无华,这是我们在写作文时应该好好学习的。让我们再有感情地读这首诗,想象诗中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⑵ 配乐范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⑶ 练习背诵。(师生接龙背→指名背)

  四、比较,明中心

  1、学了这首诗,我们再来看王维的另一首诗──《杂诗》。要求:自学,说说诗意,再比较它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出示: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来日,出发前来时。绮窗,雕着花纹的窗户。著花,开花。

  2、交流:

  相同之处: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深情,语言朴实无华。

  不同之处:在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通过思念兄弟登高来写思念亲人之情;《杂诗》写问朋友寒梅开花没有表达对故乡一草一木的深厚情感。

  五、作业

  1、国庆佳节即将来临,你如果有亲人在外地打工,你能用一段话写写你对他的思念吗?

  2、如果没有亲人在外工作,就把自己当作王维的弟弟妹妹,想想你重阳登高了,怎样用一段话表达对他的思念之情呢?试写一段话,也可以试着写诗,不要怕,试试看。

  六、板书设计

  (怎样)倍

  九月九日 忆 山东兄弟

  思

  (为什么)独、异 登高(干什么)

古诗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学会偶鬓衰三个生字,了解古诗大意。

  2、理解领悟诗意,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景,体会作者忧伤之情。

  教学重难点:

  了解大意,把握作者的思乡之情,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据题质疑

  1、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一首古诗叫《咏柳》,你还能背下来吗?(指名背再齐背)(课件)

  2、介绍背景:(出示课件)

  你们还记得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对,他是诗人贺知章,他以写七绝为见长。他一生仕途顺利,直到八十六岁才告老还乡,在离开京城时,文武百官都来送行,直到城门外,唐玄宗还亲自写诗送行,真够风光荣耀。当他以一个普通老人的面貌回到阔别了五十年的故乡时,又是一番怎样的场景呢?

  3、揭示题目:

  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回乡偶书》。(师板书课题)

  4、据题质疑:

  ⑴ 理解“偶书”,这里的“偶”“书”各是什么意思?

  ⑵ 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师根据学生所提问题,进行副板书,并梳理归纳)

  二、自主合作,初步感知

  师:自由读诗,边读边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或者你读懂了什么?

  1、生自学,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2、检查反馈:(课件)

  ⑴ 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师生纠正。

  齐读生字新词。

  ⑵ 指名读诗、范读(出示课件)、生画节奏。

  分组读诗。

  齐读古诗。

  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1、学习第一句:(课件)(出示第一二行)

  ⑴ 指名读。

  ⑵ 点击重点词语:少小、老大、乡音、无改、鬓毛衰。

  引导学生边观察插图边说意思(板书:少小、老大、音无改、鬓毛衰)

  ⑶ 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自己试讲,再讲给同桌听,最后全班交流)

  ⑷ 师归纳,生质疑。

  ⑸ 师:看来同学们不仅会读,还会思考。那么你们能“从乡音无改”与“鬓毛衰”这两个词中体会到什么?

  ⑹ 指导朗读: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作者,在阔别多年后又返回到养育了自己的家乡与故乡的人们团聚,想到家乡人民的热烈欢迎、盛情款待的情景时一定会兴奋不已。现在谁能用读出作者此时的喜悦心情?(指名读、齐读)

  ⑺ 总结学法: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生试讲,师概括:抓住重点字词,联系上下文或观察插图,理解诗意。)现在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来自学第三四行诗句。

  2、学习第二句:(课件出示第三四行)

  ⑴ 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

  ⑵ 学生运用自学,再集体交流。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两行诗的?

  师:你能想像出作者当时的心情吗?(无奈、忧伤)

  谁能通过朗读来表达这种感情?

  ⑶ 指导朗读古诗。

  3、串讲诗意,体会情感:

  ⑴ 谁能用自己的话把全诗的意思讲一讲?

  (指名讲,同桌互讲,全班交流)

  ⑵ 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什么?(板书:思乡)

  ⑶ 小结:是啊,“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诗人少小时离开家乡,年纪老了才得以重返家乡,离开家乡久了,一切都可以改变,惟有“乡音无改”,这无改的乡音里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同时又有淡淡的忧伤,那么我们就带着对家乡的思念,怀着淡淡的忧伤读一读这首诗。

  ⑷ 指导朗读。(试读、指名读、齐读、试背。)

  4、挖掘课程,欣赏佳作:

  同学们,贺知章回到故乡后,面对熟悉的情和景,他一共写了两首《回乡偶书》。刚才我们学习的是第一首,现在请同学习们欣赏第二首,一起与作者体会回到家乡的那种感受。

  (出示课件,师诵读: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

  四、表演想象,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学得真起劲,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诗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想象,试着将《回乡偶书》编成故事,再与同伴合作演一演。(提示:如果你是贺知章,离开家乡几十年之后,回到自己的家乡,你当时的心情会怎样?你当时看到的、听到的和你想象中的一样吗?)

  1、分角色试练表演:

  指定小组在班上展示表演。

  师模仿“记者”,采访“贺知章”。

  师:同学今天学的真不错,那么其他同学学了这首古诗后还有什么收获?(生谈)

  2、齐背古诗,并边背边想象情景。

  五、示范指导,培养习惯

  1、让生找出本诗的生字,并看看要怎么正确书写。

  2、出示课件中的生字书写顺序,师边讲解。

  3、学生试写(每个生字各写2个),师巡视,生写后互检。

   六、自主选择,培养能力(任选一题)

  师:同学们,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我们都完成了,现在我们到作业超市去逛逛,然后你们选拔自己喜欢的题目作为课后的练习题。

  1、背诵并默写古诗。

  2、为《回乡偶书》完成一幅诗配画。

  3、自编故事,再与伙伴交流。

古诗教学设计8

  活动目的

  1、在初步了解诗意的基础上学习有表情地朗诵古诗。

  2、尝试用配乐诵读、歌唱等方式学习古诗,激发吟唱古诗的乐趣。

  3、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要爱惜粮食。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师:小朋友,你们今天早饭都吃些啥呀?

  师:那你们知道你们早上吃的馒头、粥都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呢?(老师根据幼儿的回

  答继续提问,直至幼儿答不出)

  师:告诉你们吧,它们都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瞧!农民伯伯来了。

  2、(出示农民锄地的图片):农民伯伯在干什么呀?

  3、师:古时候有一个小朋友叫李绅,他看到农民伯伯这么辛苦的劳动就写下了一首

  古诗,名字叫《悯农》,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学习古诗,初步理解诗意

  1、(出示视频)完整欣赏古诗一遍。

  2、师 :这首古诗名字叫什么?(出示ppt1)

  3、师:那这首古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逐句讲解并学念古诗:

  (出示Ppt2):图上有谁?他在干什么?小朋友看,挂在天空中红红的是什么呀?那

  你们知道什么时候的太阳最红最热?

  老师小结:中午的太阳火辣辣的照着大地,农民伯伯还在田里锄草松土。

  齐念第一句诗句,并学做农民伯伯除草的动作。

  (出示Ppt3):你们看农民伯伯的脸上都流出了什么?汗水一滴滴都滴到哪里?

  老师小结:太阳火辣辣的照着,一会儿工夫农民伯伯的脸上就流出了汗,一滴一滴滴到了在禾苗下面的土里,农民伯伯辛苦不辛苦?

  齐念第二句诗句,并学做农民伯伯擦汗的动作。

  (出示Ppt4):这是什么?谁知道我们每天吃的饭是从哪里来的.?

  齐念第三、四句诗句,并学每天吃饭的动作和牢记在心的动作。。

  4、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整的念一念,(完整朗诵两遍)

  5、师:小朋友念得真不错,如果配上音乐来念一念会怎么样呢。(配乐朗诵两遍)

  6、师:小朋友念得真棒,都像一个个小诗人了。下面我们再把刚才的动作加上去念一念。(加上动作配乐朗诵两遍)

  7、师:刚才我发现有几个小朋友朗诵非常好,我们请他们上来表演,(个别幼儿表演)

  三、引用《月亮婆婆喜欢我》的曲调学习用歌唱古诗,萌发喜欢古诗的情感。

  1、师:老师还把这首好听的古诗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一起来听听。

  老师示范唱

  2、幼儿学习歌唱《悯农》

  四、教育幼儿要从小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师:小朋友,我们学了这首古诗后,知道每天吃的饭是从哪里来的?农民伯伯这么辛

  苦的劳动,那我们小朋友吃饭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

  (出示图片):小朋友看,这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你喜欢哪个小朋友?为什么?

  五,结束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去把今天学的这首古诗念给后面的客人老师听听。

古诗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读懂诗句,

  2、理解诗意。

  3、有感情地诵读古诗,并背诵。

  4、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5、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诗境,训练语言。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1、揭题。

  2、读题。

  3、注意“孟(mèng)”的读音及写法。

  4、解题。注意黄鹤楼与广陵的位置。

  5、“之”的意思。

  二、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

  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

  2、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

  3、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三、理解诗意

  1、学生自学古诗。

  自学要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和字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

  讲解古诗的准备。

  2、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1)学生自愿或学习小组推荐。

  (2)学讲解古诗。

  教师注意指点,并点出这首诗中的几个关键的不易掌握的字词。“西辞”“尽”。

  四、体会诗境

  1、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想象描述“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李白这时有心情赏春吗?为什么?

  3、这时长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

  4、李白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

  5、借助插图体会诗的意境。

  6、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的意境。

  五、借助诗境,训练说写

  1、引导:孟浩然是李白的老师、兄长、朋友,往日他们生活上相互照顾,学业上相互帮助,情

  投意合,感情深厚,此刻分别,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见,黄鹤楼前两人分别的情景一定非常感人,同学们想象一下,他们的分别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会是什么样的表情。我们能不能分角

  色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呢?要演戏,先要有脚本,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集体合作为这段

  情景的表演,写一个脚本,脚本要交待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环境,人们的动作、语言、表情等等。

  2、学习小组合作撰写脚本。

  3、学生自愿或推荐表演,表演后师生共同评议。

  4、根据表演效果,重新修改脚本。

  六、布置作业

  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爱好,选择完成下面的作业:

  1、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古诗三首》都写到了春天,说说三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3、搜集并阅读有关友人送别的诗歌,体会诗人的感情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2个生字, 会写2个生字(舍、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感悟诗歌的内容,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时局的意思。

  2、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 你们还记得《赠汪伦》这首诗吗?谁来背一背?(生背诵《赠汪伦》)

  2、师:谁来说说这首诗的作者李白为什么写这首诗。(因为李白要回家乡去了,汪伦很舍不得他,亲自来送他,李白很感激汪伦)

  3、师:从古到今,人们在离别的时候总是特别的难过。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唐朝去,再次见证一段深厚的友谊吧。

  4、师板书课题。(20 送元二使安西)

  二、学习古诗

  (一)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师:谁还记得学习古诗的三大步骤?

  1、解诗题,知作者。

  2、抓字眼,明诗意。

  3、多诵读,悟诗情。

  师:你们的记性都很好。现在,让我们根据学习古诗的这三大步骤,来学习这首古诗。

  (二)自主合作学习古诗

  1、解诗题,知作者。

  (1)师:通过预习,谁来说说这首诗的题目应该怎么解释?

  送元二使安西

  送:送别 元二:王维的好朋友 使:出使 安西:安西都护府

  (2)强调题目读法 送元二/使安西

  (3)齐读课题。

  (4)师:王维的好朋友是元二,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李白送别的故人是谁啊?孟浩然)

  (5)师:同学们的记性真好,现在谁再来介绍一下作者王维的生平呢?

  2、抓字眼,明诗意。

  (1)师:知道了诗题和作者,现在就请同学们根据学古诗的第二个步骤,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这首古诗,可以用铅笔在旁边做批注,写下你们的解释或感受。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3)汇报。

  渭城朝雨浥轻尘,

  渭城(字眼,点明地点):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朝(字眼,点明时间):早上(同朝辞白帝彩云间)

  浥:湿润(注意字型)

  轻尘:尘埃(注意“尘”字的“小”没有勾)

  解释:渭城早上的雨湿润了道路上的尘埃。

  客舍青青柳色新。

  客舍:旅店。

  新:焕然一新。

  解释:旅店外的绿柳被雨水冲洗得焕然一新。

  师小节:这一句诗都是描写作者当时所看到的景物。

  劝君更尽一杯酒,

  劝:请。

  君:对人的尊称,表示“你”的意思。

  更尽:再饮完。

  解释:请你再喝完一杯酒。

  师:从这句诗中,你看见了什么?感受到什么?(王维和元二喝了好几杯酒却还没离开,看出他

  们依依不舍)

  西出阳关无故人。

  西:向西行走。

  故人:老朋友。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解释:等你西行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了。

  师小结:从这一句诗你体会到什么?(诗人与好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3、多诵读,悟诗情

  (1)复习诵读方法。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古诗,了解了古诗的大意,接下来请同学自己带上感情,把这首古诗美美地读一读,能背诵的同学就背下来。

  师:学完古诗,应该做什么呢?(多诵读,悟诗情)谁还记得诵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小组读轮诵、叠诵、表演读、唱诵……)

  (2)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古诗,朗读的时候不要影响其他小组。

  (3)汇报:哪个小组愿意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古诗?

  (4)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可以带上自己的动作。

  三、练习

  比比谁的反应快

  1、___________________, 客舍青青柳色新。

  2、使:________。

  3、浥这个字读________。

  4、柳树的颜色是________。

  5、古诗前两句是写景还是写送别的?

  6、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同学们反应都很快, 有兴趣的下课后自己出几道题目考考自己的好朋友。

  四、课外拓展

  你们还记得以前学过的送别诗吗?(生自己说说以前学过的或读过的送别诗)今天我们学习又学了一首送别的诗,这里还有几句送别的诗句,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五、总结

  一首简短的古诗, 往往包含着诗人的不同感情, 希望同学们课后能自己找几首古诗来反复诵读, 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生字书写本。

  3、背诵、默写这首古诗。

古诗教学设计10

  一.教学目的:

  1、感受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

  2、提高写作编辑和口语交际能力。

  二.教学重点:写作编辑诗歌赏析。

  三.教学难点: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四.教法设计:

  合作探究赏析评价

  五.学法指导:

  以诗词编辑与诗歌朗诵为主,可以让个别有特长的同学参与诸如诗意书画,音乐与舞蹈。

  六.教具使用:课件

  七.课时安排:

  1、课外活动两周。

  2、课内活动一课时。(成果展示)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步骤:

  (一)课外活动阶段

  第一周

  1、提交活动计划,让学生明确本次活动的目标、任务。

  2、以小组为单位,布置任务,明确分工,各司其责。

  3、通过各种渠道,查询相关资料:

  a.可上网看“中华诗词”

  b.诗词编辑:

  c.每个同学用powerpoint的形式,做一个演示文稿,选一首古诗词,其中有作家简介,作品背景,解释赏析、评价等。

  d.分类编排:

  可按诗歌体裁:古体诗,近体诗,律诗,绝句等。

  内容:咏志,咏物,咏史,感怀,田园,边塞,山水,送别,思乡,友谊等。

  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朝代:古诗和现代诗

  e.找出以古诗词为词的歌曲。

  第二周:诗词编辑,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提出意见或建议,以供进一步修改。

  诗歌朗诵,在小组热身、准备。

  作文上交,选出佳作。

  (二)课内活动阶段(成果展示)

  主持人:(由班级组织能力强的同学来组织活动,自己准备开场白。)

  (找出班级干部同学担当评委)

  1、古诗词的编辑:

  把这一段时间课前五分钟同学们收集的和以前所学过古诗词的整理出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按着内容、体裁、流派、朝代等编辑在一起,用打印文稿或演示文稿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出来。

  活动评价:由评委对展示的思想内容、艺术形式、创意策划及口语表达等进行评分。

  2、诗词的欣赏:

  诗配画,画配诗、为诗谱曲,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示。

  活动评价:由评委对展示的内容、作品的选择画与诗是否相配、是否有意境等进行评分。

  3、古诗词的朗诵:

  自己选择音乐来配音,朗诵一首或几首诗歌。

  活动评价:从读音、语调、表情、背景音乐与意境的配合等方面评分。

  活动说明:由评委选出一、二、三等奖,一等奖5分,二等奖4分,三等奖3分,若得一等奖的小组,其成员在本次活动中的成绩都是5分,其中由小组长视成员在活动中的表现酌情加分减分,给小组长更多的权利,以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及促进其他同学活动的积极性。此次成绩算做期末考核的一个部分。

古诗教学设计11

  教材分析:根据冀教版信息技术课程要求,文字处理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应用技能。第一册安排的第二个模块就是以Word文字处理软件为例,使学生在主题活动中,感受文字编排、图文混排的作用,学会根据主题选择适当的信息表达方式。《古诗配画》是本模块的第二个学习内容,主要是使学生学会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根据诗词内容合理安排图片的位置,使文档图文并茂。本课利用信息技术与语文、艺术学科的整合,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艺术创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练习文字输入,在Word文档中输入古诗。

  (2)让学生学会插入图片和调整图片大小。

  (3)让学生学会设置图片的文字环绕方式。

  2、能力目标

  通过古诗配画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和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艺术创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

  使学生在艺术氛围中陶冶情操,在作品创作过程中培养美感,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文本框中插入文字和文字效果的修饰。难点:设置文本框格式。教学准备:

  微机室、教学PowerPoint课件

  教学过程:

  秉着“以学生为本,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创造”的指导思想,我将教学过程拟订为“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引导探究,自主尝试——集中答疑,演示转播——交流评价,全课小结”四个环节进行,努力构建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在你学过的古诗中把你最喜欢一首背诵给大家听好不好?

  同学们掌握了这么多首古诗,老师对你们真要刮目相看了。老师也有几首喜欢的古诗,你们想知道吗?幻灯片《古诗欣赏》。

  同学们刚才看得非常投入,听得也非常认真。看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那么同学们,你们也可以把喜欢的古诗做出这样的效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WORD制作古诗配画。

  (二)引导探究,自主尝试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个好朋友——学习小助手,她会帮助你来完成这节课的任务。师打开学习小助手简单介绍。

  接下来我们就按小组开始制作,如果在操作过程中有问题,可以打开桌面的学习小助手,点击提示按钮,他会告诉你怎样去做。如果仍然解决不了的,我可以去帮你。现在同学们开始操作吧。师巡视答疑,个别辅导。(三)集中答疑,演示转播

  看来许多同学在操作过程中都遇到了同样的困难,谁来说说你的困难?也有一些同学很顺利的完成了操作,谁愿意给大家演示一下你是怎么做的?那么刚才都是谁遇到这样的困难了,现在你会了吗?给大家演示一下。请同学们继续完成作品吧。(四)交流评价,全课小结

  同学们们差不多都做完了,接下来我们相互交流一下,把你手中的小星星放到你最喜欢的作品旁边,谁得到几颗星就是几星级设计师,五星级以上的设计师

  老师会颁给他一个优秀设计奖。请星级最多的同学说说自己的设计思路。谁还想对他的作品说说你的感受呢?说说你喜欢哪些地方,觉得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师:其实同学们的作品都很不错,希望你们今后继续努力学习相关的知识,将来成为真正的设计师。板书设计:

  十七古诗配画

  输入古诗挑选图片插入图片设置图片的环绕方式

古诗教学设计12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新课程要求教师是教学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如何才能做到新理念的要求呢 ?这就要求教师要有热情,克服教学中的惯性,使教学方法呈现多样化、力戒刻板、张扬创新。在古诗教学中,应找准激情点,以此为契机,使学生在情感的驱使下学习语文,使学生在语文课中获得情感与人文精神的养料,丰富他们的感情世界,开启艺术想象力,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受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情感,并背诵三首古诗。

  2、认识“径”、“斜”、“枫”等10个生字。会写“斜”、“枫”等13个字。

  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诗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录像,引出新课。

  1、播放《山行》的画面,让学生自由说说观看后的感受。

  2、让学生介绍收集到的有关诗人的资料,教师揭示课题。

  二、欣赏诗歌,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配乐朗读诗文)学生一边听,一边浏览全诗,初步感受这着诗的韵律美。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3、指生朗读古诗,师生评议。

  三、学法迁移,自读自悟。

  1、指导学生根据文中注释及字典理解词义。

  2、用以前学过的“连词解句意”理解诗句,同时把不懂的地方在文中标注出来。

  3、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四、师生共议,理解诗意。

  1、指名朗读全诗,讨论根据词义给多音字注音。

  2、理解诗文

  (1)通过注释和工具书,你读懂了哪些诗句?

  (2)通过联系上下文你读懂了哪些诗句?

  (3)还有哪些诗句不懂?师生、生生互动讨论。

  (4)师生归纳整首诗文。

  五、图文结合,欣赏意境。

  1、引导学生看图(课件出示图片)

  思考:(1)这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

  (2)作者描写它的什么特点。

  2、学生自由分组讨论,讨论后发表自己的见解。

  3、教师播放配乐朗诵带,让学生想象画面。

  4、小组合作,把想象的画面用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六、体会感情,指导朗读。

  1、启发:诗人对秋天的赞美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指导学生在体会诗人情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这首诗。

  七、落实生字,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本节课要认的字,学生认读。

  2、课件出示本节课要写的字。

  (1)先读,再交流识记的方法。

  (2)指导书写,由学生带写,师生评议。

  (3)学生练写。

  八、总结延伸,拓展升华。

  1、整体回顾课文。

  2、秋天,是诗人登高望远,即景抒情的季节,许多诗人都触景生情,写了许多优美的诗章,你能为大家诵读一首吗?

  第二课时

  一、交流资料,揭示课题。

  同学们,荷花并非花中之王,但自古至今,它却令众多文人为之倾倒,为它写下了优美的诗篇。相信你一定搜集到不少有关赞美荷花的语句吧,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学生交流)

  今天我们来学习杨万里的一首有关荷花的诗。(出示课题)

  二、实施鼓励,自主习诗。

  1、“诸葛献策”。通过以往学习古诗的经验,你有什么好方法,能很快地熟悉古诗、理解古诗?

  2、“争分夺秒”。用我们总结的这些方法,看看谁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更多的收获?(学生自主学习)

  3、“初显身手”。

  (屏显本课生字)(1)“我会认”。学生认读并组词。(检查并巩固字词)

  (屏显整首诗文)(2)“我会读”。先请两名学生试读,根据读的情况,师生点评,指导学生有节奏地读诗。

  三、深入探究,交流诗意。

  1、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先读一读诗句,思考每句诗的意思。把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讨论。

  2、汇报交流。(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见解,并倾听、思考,为同学的精彩发言喝彩,若有不同意见,补充交流。)

  3、教师点拨。

  (1)引读诗的前两句,想想诗人在什么情况下发出如此大气的感叹?(感受诗人当时的心情)

  (2)引读诗的后两句,抓住“碧”、“红”、“无穷”、“别样”等词语,启发学生展开想象,体会莲叶之无穷,荷花之美艳,天地之宽广的壮观景象。

  (3)你能把四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

  四、引导发现,感受诗情。

  1、有感情地读一读诗句,再读一读课题,你发现了什么?(从诗题看,这是一首道别诗,而诗句却赞美了西湖十里荷花美景,并没有提及送别之事,二者似乎毫无联系。)

  2、体会诗人通过对西湖荷花的极度赞美,婉转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之情。

  五、落实生字,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本节课要认的字,学生认读。

  2、课件出示本节课要写的字。

  (1)先读,再交流识记的方法。

  (2)指导书写,由学生带写,师生评议。

  (3)学生练写。

  六、情景再现,领会诗境。

  1、播放“西湖荷花美景”录像带,学生一边欣赏荷花,一边配乐吟诵诗句,加深对诗句的理解,进一步领会诗的意境。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赞美荷花,如一幅漂亮的荷花图,写几句优美的荷花赞,唱一首动听的荷花曲……

  3、欣赏学生佳作。

  4、熟读成诵。

  第三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1、同学们,你们看到过大草原吗?(生答,并指名介绍看到的草原的景象)的确,大草原宽广辽阔,使人心情舒畅,又能让你忘记所有的忧愁与烦恼,你们想不想亲自看一看这美丽的大草原呢?(生答:想)

  2、教师播放多体课件(草原美景),学生欣赏。

  3、指名说一说看到的情景,抒发自己的感受。

  4、有许多人都曾经用自己的笔墨来描绘美丽的草原,而且在古代就有这样一首诗也描写了草原的迷人景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描写北方草原美丽景色的北朝民歌——敕勒歌。(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赛读,品味诗韵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首诗,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用你们平时喜欢的方法来解决,要做到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

  顺。(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多读几遍。)

  2、通过刚才的读文,你们觉得这首古诗好读吗?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3、同学就在小组内练读,并互相检查看真正做到了正确、流利。

  4、教师针对读的情况进行小结。

  三、合作理解,领会诗意

  1、刚才你们己经很好地朗读了这首诗,那谁来给大家讲讲“敕勒歌”是什么意思吗?(学生根据课前查找的资料进行讲解)

  2、看来大家很会学习,自己能找到这么丰富的资料,你们真棒!那这首诗的意思你们知道吗?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的注释、及刚才看到的课件画面,运用自己学习古诗的经验和方法,在小组内与同学猜一猜、想一想古诗的意思。(学生小组合作,理解诗意,巡视指导)

  3、哪个小组可以能给大家把整首诗的意思讲一讲呢?(指小组成员进行汇报。)师生共同补充并重点引导。

  4、你们真聪明,现在我也想和大家共同学习,可以吗?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我说诗句的现代意思,你们要以最快的速度说出相应的诗句,准备好了吗?(师生共同对话,加深理解)

  5、你们觉得这首古诗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意境呢?(辽阔壮美)那这首古诗应该怎样去读才能读出味道呢?(重点要读好停顿)对,请同学们看屏幕(出示带有停顿符号的古诗)。

  (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谁想来试着读一读?其他同学给他评一评。(师放音乐,指同学配乐朗读,其他同学纠正读音。)

  师小结:看来大家真的学会了这首古诗,说明你们用心去学了,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在学习中有更大的进步。

  四、反复诵读,读中想像

  1、古诗的意思我们既然理解了,那就请大家选择喜欢的方式,去尽情地朗读,你可以低吟慢诵,也可以高声吟唱,还可以默读静想,看谁读得最投入,读得最动听。(学生再次自由练读)

  2、指名朗读,并谈朗读古诗时,头脑中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3、看来古诗同学们读起来己经朗朗上口了,那谁能试着背下来呢?(指2名同学试背、全班齐背)

  五、指导写字,引导运用。

  (1)出示“笼”“苍”“茫”三个字,指名分析三个字的异同点。

  (2)师重点指导“茫”的写法,要注意三点水在草字头的下面。其它字学生自己练习书写,并在小组内展示学习。

  (3)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

  六、回顾全文,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阅读一遍课文,体会三首诗中情感。

  2、描写风景的古诗还有很多,谁能再给大家背诵几首吗?(指名背诵,师适时表扬)

  3、阅读《课外阅读同步》

  注:这一课还可以把三首古诗做为一个整体来把握,重要的是要适合教师当地的教学实际。教学是要因地制宜的

古诗教学设计13

  学习目标

  1、根据新旧字的联系认识13个生字,会写6个字。

  2、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理解、感悟古诗,感受优美的春景,能说出“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

  3、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结合插图,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古诗。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古诗。

  难点: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理解、感悟古诗,感受优美的春景,能说出“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认识13个字,会写6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学了前面几篇课文,你觉得春天怎样?(指名说)

  2、 古代的人也喜欢春天,他们写了好多的诗篇来歌颂春天,今天我们将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3、 板书课题,认读生字“古、诗、首”。

  4、 下面我们学习第一首古诗,谁能读一读?

  二、初读感知。

  1、 老师感悟。

  2、 学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3、 分小组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互相纠正读错的生字。

  4、 谁能勇敢地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听?

  三、再读感悟。

  1、 课文插图。

  你看到了什么?诗中哪里讲了鸟?读给大家听听?哪里讲了花?用诗句来告诉我们。

  2、 这么美丽的画面,大家一定很喜欢吧?那该怎样读这首诗呢?

  3、 指导朗读。

  四、读诗想画面,指导背诵。

  1、 把眼睛闭上,听老师读古诗。你眼前浮现出了什么?

  2、 指导背诵。

  五、扩展活动:

  这么美丽的画面,拿出你们手中七彩的笔,画出七彩的春天吧。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能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猜谜游戏

  1、 小朋友,今天老师为大家带了一个谜语,请大家听清谜

  面。

  2、 这是什么?

  3、 大家经常放风筝吗?觉得有趣吗?

  二、揭题

  1、 出示课文插图

  2、 诗人高鼎把它们写进了一首诗中,我们来读一读。

  3、 板书课题,读准“村”。

  三、初读感悟。

  1、 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 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互相纠正读错的生字。

  3、 指名读,齐读。

  四、图文对照,读中感悟。

  1、 看图,几个小伙伴在干什么?大家看诗中是怎样写的呢?

  2、 全班齐读。

  3、 看看图中的景物怎样?

  4、 诗中是怎样写的呢?

  5、 小伙伴在这么美的风景下放风筝,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写成了一首富有情趣的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五、读诗想画面,指导背诵。

  1、 师配乐朗诵,小朋友闭上眼睛,再说说刚才仿佛看见了什么?

  2、 看图背诵,全班齐背。

  六、扩展活动

  有条件的同学可小组合作制作风筝,开展放风筝活动。

古诗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在诵读中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深厚情感,感受人间友情的美好。

  2. 认识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教学重点:以诵读为主,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深厚情感。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山行》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一、古诗激趣。

  1.学生交流古诗,背诵古诗。

  2.回忆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

  (1)理解课题,认识作者。

  (2)解释词语,说说诗意。

  (3)联系实际,发挥想像。

  (4)感情朗读,体会诗境。

  二、揭题。

  学习《山行》。

  1.认真读诗,想一想哪些你能读懂。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交流。

  (1)山行:在山路上行走。

  (2)作者介绍(教师)。

  (3)交流:石径、坐、霜叶、红于、白云深处……

  (学生发现、交流,再结合学生质疑,解读古诗词语。)

  3.句子的理解。

  (1)石头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远远伸向已是深秋时节的山头。

  (2)山上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

  (3)因为留恋这枫林傍晚的美景而停下车来(观赏)。

  (4)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里盛开的红花还要鲜红。

  4.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古诗的诗意。

  (自己说、同桌说、指名说)

  5.联系实际,发挥想像。

  6.介绍古诗。

  (可用小导游、小画家、小诗人……来表达古诗的意思。)

  7.交流: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在朗读熟练的基础上,体会感情。

  8.朗读古诗。

  形式多样,体会情感。

  板 书: 7.古诗三首

  山行

  杜牧

  寒山石径(斜)

  枫林(红)

  白云(生处)人家

  第二课时:《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 听音乐(放松,让学生投入)。

  2.学生说说从音乐中听到了什么。

  师:你们的感觉都没错。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事物都可以表现不同的感情。如音乐可以有喜怒哀乐,画画可以抒发感情,不同的物品在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样子。荷花以其高贵、典雅,出污泥而不染而受到许多文人墨客的喜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荷花写颂歌,或将荷花比作芙蓉,所以有出水芙蓉之说,曹植更把荷花比喻为水中的灵芝。杨万里也是其中一位爱荷之人。今天我们学习的一首古诗就是杨万里所写的一首咏荷诗。

  二、学习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出示古诗)学生自由读,要求把古诗词读准指名读。

  2.(小组活动)每人在小组内说一句诗歌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更好。如果有不明白的或不同意见可以提出(要求:组长协调,组员认真听)。

  3.(学生汇报)讲诗意、读诗歌,质疑。

  4.(放课文录音)教师指导全班读。

  5.再次交流。

  古诗用短短的几句话就给我们描述了这么一幅美景,喜欢笔墨的人将诗歌描绘的意境画了下来。你们看看这幅插图能否表现诗歌的全部内容?如果你是小画家,你会怎样画或者给这幅画的作者提出什么意见?

  6.学生读诗(全班读,男女生对读)。

  7.你们都读得很美,老师也忍不住要读读,你们听听老师读得怎么样,给老师提个意见。引出“映日莲叶无穷碧,接天荷花别样红。”让学生发现并引导讨论,学生品读。

  8.师:对,这其实是诗人杨万里在六月一天的早晨,在西湖旁的净慈寺送友人林子方,但作者没有写离愁别绪,没有写出和林子方的友谊,而是通过对西湖景色的极度赞美,婉转表达对友人的眷恋。所以古诗题目就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假如你是杨万里,林子方就在眼前,你怎样将这首诗读给他听?

  (找好朋友读,师生对读)

  9.这首诗很美,还带着一丝离愁,我们能试着把它背下来吗?(学生试背,指名背)

  第三课时《敕勒歌》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一、看图画导入课题。

  1.出示插图投影片、挂图或图片。使学生面对反映北方草原风光的图景,说一说看到的情景,抒发自己的感受。

  2.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描写北方草原美丽风光的北朝民歌——敕勒歌。这首诗的写作时间离现在已有1500多年了。它写得怎么样呢?

  请同学们听录音(放课文朗读录音)。

  3.解题。

  二、读通诗句,认识生字。

  1.自己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在课文中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3.检查识字情况。

  4.检查指导读课文,把诗句读流畅。

  三、读懂诗句,了解字词。

  1.自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词句。学生尝试互相解疑,教师点拨讲解难懂的词语句子。

  2.教师针对学生的质疑,讲一讲诗句的大意,学生仿照口述。

  四、反复朗读,体会诗的意境。

  1.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范读,将学生带入情境。

  2.学生自己读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指名读,评议指导,反复练习。

  3.多种形式开展朗读比赛。

  五、看图有感情地朗诵。

  1.再次出示图画,学生看图练习背诵。

  2.小组选代表到台前看图吟诵,评议后齐背。

  六、指导写字。

古诗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每的熏陶。

  教学重点

  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一、激趣导入

  1、导语:

  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

  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

  (诗圣、诗仙)

  2、揭题:

  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二、释题,简介背景

  1、读题:

  看注释,结合插图,介绍背景。

  2、过渡:

  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三、学生自学,初步理解

  1、自读古诗,做到“五不”。

  2、自读古诗,思考问题,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

  四、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1、互读古诗,检查是否做到“五不”。

  2、交流诗意。

  五、全班交流

  1、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2、老师点拨:

  “闲”是悠闲的意思,在说句意时,要作词序的调整。即“一片白云悠闲地飘去”,“厌”的注释是“满足”,在说句意时要进行适当的变通。

  3、学生质疑:

  师生共同解答。

  4、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一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用画面表现。

  六、指导朗读

  1、《独坐敬亭山》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通过朗读,表达诗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种轻松感。

  2、多种形式读诗:

  指名读──同位读──小组读──齐读等。

  七、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自由吟读。

  2、讨论:

  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

  望洞庭

  一、形象感知,揭示诗题

  出图。你知道洞庭湖吗?谁来介绍一下?我们来欣赏诗人刘禺锡是怎样描写的。

  二、自由吟读

  1、学生边读边参阅课文注释,试着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随时发问。

  2、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普遍性与否,或个别讲解或集体理解。

  三、指名朗读,同桌互说意思

  1、点拨理解“两相和”,可以让学生结合看图吟诵体会。

  2、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诵读,体会比喻的巧妙。

  “镜未磨”写出了一种别有情致的朦胧的美,真是别出心裁。

  3、君山如青螺,只因是遥看,这个比喻用得非常妙。

  四、引导赏析

  1、你觉得哪一句诗写得好,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诗人的心情。

  2、与上一首比较,体会不同的景致及古诗的借景抒情的手法。

  3、背诵《独坐敬亭山》、《望洞亭》。

  五、交流课外积累

  1、说说你知道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2、课外继续收集山水诗。

  六、练习

  任选一首,想象景致,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画,并配上诗句。

  第二课时

  忆江南

  一、复习导入

  背诵前两首以及课外搜集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忆江南》是一首词,又描写了怎样的景致,怎样的心情呢?

  二、读课文,理解内容

  1、带着上面的问题自由读,边读边看图,理解意思。

  2、指名读,读准生字,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3、指名看图说出意思。

  4、朗读领悟词义,教师做如下点拨:

  “忆江南”是词牌名,词都有一个牌名。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景色的,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词中回忆的,就是美丽的江南风光。

  旧:从前。

  曾:曾经。

  谙:熟悉。

  胜:超过,胜过。

  根据提供的词语解释,让学生自己说说词句的意思,然后连起来说整首词的意思。

  三、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四、教师小结

  1、诗一开头,诗人先说:“江南好”,这是诗人对江南春天的赞美。那么,说江南好,是听别人说,还是自己亲眼看到的呢?第二句做了回答:曾经,我对江南的风景是那么的熟悉,那么了解。

  2、江南风景好在哪里?可先让学生来回答。老师最后归纳: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暖水碧,绿波粼粼。由于红日的映照,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由于江花红,所以更显出江水碧绿。“蓝”字形容春水深碧。这美好的景象,深深地留在诗人的记忆里,所以词的结尾说──江南风景这样好,能不让人回忆吗?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1、朗读的感情基调:

  饱含深情的回忆之情。

  2、语调处理:

  一、二句要有昂扬的激情,再转入缓慢回忆,“日出”句声调高昂,“春来”句声调柔合平缓,最后一句声调稍抬高,仿佛是自问,又像是问他人,“能不”语气要果断、坚定。

  3、在熟读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背诵。

  六、抄写或默写

  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课后反思

  本课教学是按照运用插图和老师的导语进入诗境—理解词句、想象画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来进行。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和欣赏,感受,感受南方自然风光的美。在学习《忆江南》这首词时,拓展了另两首,学生对这首词的了解更深入。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分角色,在对话中巩固词义。

【古诗教学设计(汇编15篇)】相关文章:

古诗教学设计08-01

古诗教学设计(15篇)11-15

古诗教学设计15篇11-12

古诗《春夜喜雨》教学设计09-27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07-29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集锦15篇)07-29

二年级语文古诗教学设计07-15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7-14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汇编15篇11-08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汇编15篇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