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03 10:41:5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是选自王尔德童话集的一篇意蕴深刻的童话。自古以来,童话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章体裁,尤其受孩子们的青睐。这篇童话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巨人拥有一个美丽的花园,但当他看见孩子们在里面玩时很生气,把孩子们都赶了出去,他的自私换来了花园的寒冬,之后经一个男孩的提醒,巨人明白了自我的自私和冷酷,他把花园送给了孩子们。这篇童话要让学生明白是巨人的冷酷剥夺了孩子的快乐,气跑了完美的春光和快乐的花草树鸟,教学生懂得待人要宽容,要学会给予、奉献。

  【学情分析】

  作为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已接触了不少童话,童话本身以其生动搞笑深深吸引了这些爱幻想的孩子。孩子对童话的浓厚兴趣使本篇教材具有莫大的磁性,但磁性到底能吸引住多少孩子,得*教师的精心引导,因为孩子们毕竟没真正掌握阅读童话的技巧。当然,教师在设计中务必不破坏童话的原汁原味,还要巧妙加料把味调得更浓,这就是得凭借教材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畅想。这样,孩子们不仅仅学会了读童话,而且也为成为一个小童话家而汲取养料。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探究的合作方式,充分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我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的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这篇意蕴深刻的童话,让每一位学生的心灵都为之一颤,为他们点燃心中的一盏明灯,让他们学有所获。

  【学习目标】

  1、抓住巨人的言行细细品味,引导学生想象,体会巨人性格的变化。

  2、让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资料的基础上懂得完美的东西应与别人同享。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自由推荐

  同学们,中外童话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篇篇动人优美的童话让我们深深陶醉,久久迷恋。有了童话,我们的童年生活变得绚丽多彩。

  1、你能向大家推荐自我最爱的童话故事吗?

  (自由推荐)

  2、老师也向大家推荐一篇童话故事,它就是王尔德的《巨人的花园》,相信同学们学了之后会有不少收获。

  (点击出示课题)

  二、提炼主线,品读感悟

  1、请你用自我最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个童话故事,划划给自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

  2、群众交流,互谈感受。

  3、老师和你们一样,也对这句话有很深的感触,出示:

  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多谢你!

  引导体会:句子中的“我”指谁?(巨人)巨人的冷酷、任性你从哪些词句中能感受到?

  4、学生研读,作记号。

  5、自由交流,朗读体会:

  ⑴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体会:你能把巨人的话说得更明白些吗?

  (我不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

  巨人说这句话时他是怎样想的?

  (孩子在花园里乱蹦乱跳,会踩坏绿茵,会折断花枝,会破坏花园的美,我就不能欣赏花园的美了;我自我的花园凭什么让你们玩耍……)

  指导朗读:巨人想得如此自私,怪不得他这样生气,你能读出他的冷酷无情吗?

  (自由读、指名读、范读、自由读、齐读)

  ⑵……砌起围墙,竖起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

  师深入发问:巨人他把自我与孩子,与社会隔绝开了,让自我独赏花园的美,他难道不冷酷吗?

  ⑶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他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指导朗读:蒙在鼓里的巨人他没弄明白春天又到花园来的原因,竟把带来春意的孩子再次赶走,还训斥他们,你能把他的无情读出来吗?(指名读、赛读)

  ⑷“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

  指导朗读:巨人为孩子的再次到来而生气,虽也为孩子逃窜后花园的又一次冷清而不解,但更为一个小男孩的不听训斥而愤怒,你能读好他的大声叱责吗?

  (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6、师小结:

  从巨人的言行举止中我们感受到了他的任性、冷酷,(出示冬景图)看着图,你还明白了什么?

  (师适当引导:是巨人剥夺了孩子们的欢乐,气跑了完美的春光和快乐的花草树鸟。)

  7、巨人明白自我的任性和冷酷导致的不幸后果了吗?是呀,他经孩子的提醒最后醒悟了,他明白了什么?

  (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出示春光图,看着图你能说说自我的想法吗?

  (引导学生明白有孩子的.地方充满了孩子天真烂漫的欢声笑语,洋溢着生机和活力,给人以蓬勃的朝气。)

  8、巨人明白孩子给春天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他为以前的任性和冷酷而后悔,对小男孩充满了感激,你能读好这句话吗?出示:

  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多谢你!

  9、醒悟后的巨人不再冷酷、任性,我们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

  (立刻拆除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还和孩子们同嬉戏共玩耍。)

  10、(出示春光图)看啊!他们玩得多开心,你们能向人们描述这幅幸福的画面吗?

  (学生自由叙述)

  三、写告示牌,懂得分享

  1、巨人获得了幸福,他的幸福来源于什么?

  (宽容、善良,愿意与别人共享完美的东西。)

  2、是呀,巨人变得不再自私无情,他学会了给予、奉献。他想让更多的人分享到他的幸福,欣赏到花园的美丽,特意想请小朋友们帮忙,帮他写块告示牌。

  3、小组交流,合作写告示牌。

  4、群众反馈,出示:

  我的花园会因你们的到来焕发生机与活力

  四、拓展延伸

  出示书名,推荐:我们从童话中能够得到更多的宝物,王尔德写的很多童话与《巨人的花园》一齐编印成一本书,书名就是《巨人的花园》,请小朋友们课后认真读一读,也能够互相推荐好的童话故事,期望大家会获得更多。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2

  一、学习目标

  1.认识8生字,会写12字。正确读写“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视、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读懂课文,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的感受。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童话的兴趣,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培养想象力。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三、教学难点

  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四、课前准备

  1.多媒体(制作动画片)

  2.生字卡

  3.搜集神秘花园的音乐带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情境:播放多媒体。

  2.过度:出示: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3.学生围绕中心句质疑。

  4.教师揭题:古人云:学贵生疑,疑则进也。解疑的最好方法就是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读──9 《巨人的花园》。

  二、初读感知

  1.教师出示自读要求。

  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者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读通句子

  读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哪些问题

  2.学生自主读书。

  3.检查自学。

  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生字情况。

  出示新词““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视、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语。

  各自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词语: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

  1.以小组为单位,练习把课文朗诵通顺流利。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指名回答补充。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溢、允、墙、牌、添、训”认读,自己想办法记住字型。

  2.你还能用这些生字组和课文不一样的词吗?

  3.重点指导以下字的书写。

  允应该读yun第三声,不要读成rǔn 、yǒng。 “添字的右下部分容易写错,要引导学生观察仔细。

  4.生书写练习,教师巡视。

  五、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听写生字词。

  2.分段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感悟

  学生围绕“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

  心啊”这个问题进行研读,巨人醒悟前是什么样的?醒悟后又是怎样?应该怎样读巨人醒悟前的话?

  1.研读课文第3—11自然段。

  2.体验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读了这几个自然段,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体会对比手法)

  通过朗读,进一步体验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3.指导朗诵,能以符合课文意境的语气读读巨人说的`话。

  4.续读第3—11自然段,体验童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

  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再读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你还想到什么情景?能模仿书中的句式说一说

  吗?

  5.学生朗读醒悟前的对话。

  自由朗读,一边读一边想像。

  指名学生多人次朗读。

  三、想象感悟

  1.浮想联翩:学生伴随配乐朗读,想象巨人砌墙与拆墙花园的情形。

  2.展示台:选择自己最爱读的句子,把它几在脑海里,注意像“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视”等这样的词语。

  3.学生再次有感情地齐读中心句。

  四、总结全文

  五、布置作业

  把童话故事《巨人的花园》讲给家长或朋友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准备参加班内将要开展的“故事大王”评选活动。

  第三课时

  一、练习写字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视”

  这些词语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读读带有这些生字的词。还能组不一样的词语吗?

  2.开火车说词。

  3.选一个最喜欢的词用说一个句子。

  4.重点指导,要指导学生写字时摆好各部分的位置。

  5.学生练写生字,当堂展评。

  二、练讲故事

  1.朗读课文,做好讲故事及评选“故事大王”的准备工作。

  2.评选方法:小组内互相讲,听,提意见,并推荐一名代表本组参加全班的“故事大王”的评选。

  3.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4.颁发“故事大王”证书。

  三、写同步练习

  四、课后作业

  1.找其他童话故事读一读,将给别人听。

  2.课外同步阅读《小青石》和《格林童话》。板书设计:

  9、巨人的花园

  分享

  冬————————————春

  (孩子)

  教学反思:

  《巨人的花园》是一篇朴实的童话故事,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正是这些对比使故事情节变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显现出来,但所有的情节变化都以墙为线索,所以我在教学这课时,就以“墙”为切入点。然后,我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索出与墙有关的对比变化。结果,有的组发现巨人砌墙前与拆墙后花园情景有了很大的变化:之前花园风景如画,之后却花不开,鸟不来,还有的组发现巨人砌墙与拆墙态度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先前他表现的很自私,之后变得宽容了……然后我让学生们把自己的发现用列提纲的形式板书到黑板上。最后,再根据学生提出的这两个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同学们都积极踊跃地说着自己的想法和体会。让我深深的感受到整堂课上都是以学生的思维发展为取向,我只是充当了引导者,参与者。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1、积累“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视、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读懂课文,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的感受。

  4、能运用文本中的春天美景语言进行迁移练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回顾美景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巨人的花园,这是一座美丽的花园,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可是自从巨人砌起一堵厚厚的围墙,花园里的一切就发生了变化。同学们,就让我们认认真真地,用心地去读一读6~11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思考,花园会怎样变化呢?把有关的词句画起来,好,开始自由读

  二、走进心墙,感受孤独

  1、学生读文。

  2、学生交流花园产生的变化。

  3、出示:

  春天终于来了,村子里又开出美丽的鲜花,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⑴ 好好读一读,你会有自己的感受。

  ⑵ 多美丽的春天呀,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生接读。

  ⑶ 把这样的画面定格在脑海里,再去读这段话,你一定会有别样的感受。再请学生读文,齐读。

  4、此时巨人怎样呢:

  〔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他想:“今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呀……”〕

  ⑴ 学生读文,体会巨人的孤独寒冷。

  ⑵ 让我们用朗读表现出当时的画面。

  ⑶ 多么鲜明的对比呀,一墙之隔,两个世界,一念之差,天壤之别。这一堵墙,围住了孩子的脚步,也围住了……

  (也围住了春天,围住了友谊,围住了温暖,围住了欢笑,只留下了寒冷、孤独、冬天、冷漠,根据学生归纳,根据学生反馈板书)

  5、引读第7段,在引读中品读:

  ⑴ 生活在冰冷的花园里的巨人是那么寒冷,那么孤独,那么冷清,但是他不知道为什么,就这样过了一天又一天。有一天早晨……

  ⑵ 孩子们,巨人为什么这么激动?

  巨人是好几个月没看过春天了,他是多么激动呀,谁来读。巨人盼了好久才盼来春天,他是多么激动呀,朗读指导。

  ⑶ 指导读巨人态度的句子,体会巨人的自私冷酷。

  ⑷ 你把“又”字读得这么突出,你一定有自己的感受。是呀,一个“又”字将巨人又关进了冰冷的世界。

  ⑸ 可是巨人还不明白呢,你瞧,他还不解地看看四周,他突然发现桃树底下还站着个小男孩,他还是大声叱责……

  6、探究原因:

  ⑴ 你们都明白了,可是巨人明白吗?赶快读读8、9两段。

  ⑵ 出示句子:

  “喂!你赶快滚出去!”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不知怎么,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

  ⑶ 巨人是怎么明白的:

  课文虽然没有写小男孩说了什么,我们却能在他凝视的眼睛里读出千言万语。小男孩,来,把你想说的话都说出来吧。学生说心里话。这一切巨人是否明白?

  ⑷ 巨人终于明白了:

  出示巨人后悔的语句:

  “噢!是这么回事呀!”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就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巨人醒悟了,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

  巨人被孩子感动了,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

  巨人回想过去觉得很后悔,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

  巨人冷酷的'心融化了,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

  巨人为自己醒悟而激动,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

  三、走出心墙,感受快乐

  1、巨人终于走出心墙,我们一起帮助巨人来拆除这座墙,请学生擦墙,一起擦去了寒冷、孤独、冬天、冷漠……

  2、拆掉这座自私冷酷的围墙,让春天走进花园,让笑声走进花园,让欢乐走进花园,让友谊走进花园,这时候奇迹出现了。(音乐起)闭上眼睛,我们一起走进巨人的花园,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

  3、学生交流想像的花园。

  4、来,用我们的笔把这座充满了友谊和欢笑,充满温暖快乐的花园写下来。

  5、学生交流习作。

  四、认识作者,拓展阅读

  介绍代表作,引读阅读。

  五、作业超市

  (第一题必做,其余选一题)

  1、积累文中的词句。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2、读《拇指姑娘》,发挥自己的想像,把巨人的大写具体。

  3、看课文插图,写一个片断。

  4、几个人合作,编成课本剧演一演。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他在花园周围筑起了高墙,将孩子们拒于墙外。从此,园里花不开,鸟不语,一片荒凉,春、夏、秋都不肯光临,只有冬天永远留在这里。一天,孩子们从墙洞爬进来,春天也就跟着孩子们来了,园里立刻变得生机勃勃。当他把孩子们再次赶出花园之后,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后来,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随即拆除了围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从这篇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文中有许多处进行了对比,如,巨人砌墙与拆墙后花园情景的对比,巨人砌墙与拆墙后态度的对比、感觉的对比,正是在这些对比中,故事的情节变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显现出来。

  学情分析:

  童话故事是每个孩子都非常喜爱的文本。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已经读过不少童话故事,能够通过学习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并能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但他们对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的能力还有所欠缺,需要在教学中加以指导。

  教学目标:

  1.认识“溢、允”等8个生字。正确读写“洋溢、允许、训斥”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想像画面。

  3.读懂课文,理解文中对比的方法并尝试在写作中运用对比,体会“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

  教学重点:

  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教学难点:

  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读本课出现的生字新词。

  2.理解花园发生变化的原因。

  3.初步了解课文中花园前后变化的对比以及巨人前后变化的对比的写法。

  4.知道快乐要与别人一起分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吗?读过哪些童话?

  正是这些美丽的童话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走进英国著名童话作家王尔德的一篇童话《巨人的花园》。(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这个课题真有意思,老师一看就知道是篇童话,你能看出这是一篇童话吗?是从哪知道的呢?(巨人)。巨人是现实中不存在的人物。童话中的人物呀,就是这样的神奇。(板书:神奇)。

  二、检查预习,感知课文。

  下面,我们就快快走进花园去瞧瞧这到底是一座什么样的花园,自由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始。

  1.出示词语,检查认读。

  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

  增添训斥覆盖凝视冷酷洋溢

  允许围墙告示牌愉快拆除火辣辣

  2.指导写字。

  我们来观察一下本课的一类字中,有哪几个容易出错的,我们应该注意什么?重点指导写“覆”、“凝”。

  3.同学们字词都已经会读了,课文肯定也理解了,谁能告诉我,这是个什么样的花园?(漂亮、美丽、神奇。)

  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出示: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村里的孩子都喜欢到那里玩。

  读了这一段,你的脑中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用你的朗读把大家带入美丽的花园吧。多美的花园,让我们一起去享受花园的美丽。齐读。

  是呀,这样的花园才会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这儿有个词“洋溢”,洋溢欢乐是什么意思啊?(生回答:充满欢乐)真好!换个词语我们就能理解意思了。

  还有同学觉得这是个神奇的花园,你是从哪儿知道的?(有孩子的时候变成春天,孩子们一离开就变成冬天。)

  3.孩子、春天,春天、孩子,是多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了孩子的提醒,春天留住了;有了孩子的相伴,巨人幸福了。下面,我们分头行动,男生找“花园里没有孩子就变成冬天”的句子,女生找“花园里有孩子就有春天”的句子,并划出使自己印象最深刻的词语,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4.男生汇报:

  (1)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他想:“今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呀……”

  你从哪些词语看出这里是冬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瑟瑟发抖)

  “瑟瑟发抖”是什么样的?(浑身在颤抖)用动作表示一下。你在什么情况下会瑟瑟发抖?(很冷的时候)看,联系生活实际我们也能理解词语。

  在严寒中,巨人的身体在颤抖,他的声音也会发抖。谁想读巨人想说的话?生读,加上动作。

  (2)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巨人的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你从哪些词语看出这里是冬天?鲜花凋谢树叶飘落冰雪覆盖

  指名读。

  (3)总结:巨人的花园里因为孩子们被赶走了变成了寒冷的冬天。

  5.女生汇报:

  (1)他抬头望去,一缕阳光从窗外射进来。好几个月没见过这么明媚的阳光了。巨人激动地跑到花园里,他看到草翠花开,有许多孩子在欢快地游戏,他们大概是从围墙的破损处钻进来的。孩子们的欢笑使花园增添了春意。

  哦,春天来了,让我们和巨人一起找一找春天,享受春天的美好吧。请大家自由读读这段话。

  随机采访:小朋友,你和巨人一起找到春天了吗?春天藏在哪些词语里?阳光明媚,草翠花开。你真是个会发现的好孩子。

  巨人已经好几个月没见到这么明媚的阳光了。巨人现在是什么样的心情?带着这种心情来读一读这段话,全班齐读。

  继续汇报。

  (2)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

  小男孩分明是个魔术师!他一伸手,桃树绽出绿芽,开出花朵。多神奇啊!

  (3)总结:因为有了孩子们,花园里才又充满了春天。

  三、深入探究

  1.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花园时而是春天,时而是冬天,你能从课文中找到原因吗?

  生读书汇报。

  2.你认为这是个什么样的巨人?(自私、残暴)

  3.你想对巨人说点儿什么呢?快快拿起我们的笔,把想对巨人说的话写下来吧。(快乐要和大家一起分享,不要太自私了。这也正是那个小男孩想要说的话。)

  4.巨人听了我们的劝告后,他是怎么说的?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谁能再读,读出巨人的悔悟。

  他是怎么做的?巨人拆除了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

  巨人醒悟了,他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巨人的花园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感到无比的幸福。

  5.此时,你认为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巨人呢?这是一个知错就改、热情的`……巨人。(板书:热情)

  四、总结。

  你们喜欢这个童话故事吗?为什么喜欢?

  作者写出了花园由冬天到春天的变化和巨人由自私到热情的变化,这样一对比,给我们展示了一个这么神奇有趣的故事,让我们懂得了快乐一定要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真佩服王尔德,他的想像力真是太丰富了。

  五、小练笔。

  巨人的花园里接着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请你们也充分发挥你们的想像力,写巨人的花园里的新故事吧。看谁的故事最神奇,最有趣。(写不完可以回家继续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尤其是课文中描写花园的美丽与神奇、巨人的前后不同的态度与做法的句子。

  2.学会对比的方法,能在阅读中运用对比来分析文章内容。

  3.能够把本课的生字写得美观大方。

  4.能从本课的故事中受到启发,知道快乐要与大家一起分享。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总结内容。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巨人的花园》这一课,你从文章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人不要太自私,要宽容,要关爱别人,快乐要与大家一起分享。)

  2.生活中我们是怎么做的呢?举事例来说明。

  (别人不小心弄坏了我的东西,我会宽容对待他。

  别人有困难,我要尽力帮助他。

  我把自己得奖的消息告诉好朋友,让他也高兴高兴。

  我有好东西从来不自己独享,我要和好朋友一块分享。

  ……)

  3.同学们都是有爱心的孩子,肯定也都是快乐的孩子。

  出示:

  如果把爱拿走,我们的地球将会变成一座坟墓―――白朗宁

  送一份快乐给别人,你会得到成倍的快乐―――陈侠

  齐读。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交流巨人花园里的新故事。

  下面我们来交流巨人的花园里发生的新故事。同学先互相交流一下。全班交流。

  预设故事内容:有一次,孩子们在花园里放风筝,风筝挂到了一棵好高好高的树上,孩子们怎么也够不到,这时,正好巨人外出买东西回来了,巨人轻而易举地就把风筝拿下来了,孩子们非常感谢巨人。还有一次,巨人衣服上的扣子不小心掉到一个洞里,巨人的手太大了,怎么也够不到洞里面,是孩子们从洞口滑下去,很轻松地就拿到了扣子,巨人很感激孩子们。他们互帮互爱,生活得很幸福。

  三、拓展练习:

  读下面的童话并做后面的题。

  寒号鸟

  冬天来临了,天气渐渐变冷,晚上一阵寒风吹来,麻雀,喜鹊都不由自主地哆嗦了一下,到了后半夜,寒号鸟再也忍不住了:“哆嗦嗦,哆嗦嗦,今天冻死我,明天就垒窝。”

  第二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麻雀、喜鹊都抓紧时间在垒窝,只有寒号鸟一个人在睡懒觉。麻雀问他:“寒号鸟,天气晴朗怎么不抓紧时间垒窝啊?”寒号鸟答道:“这么好的天气应该抓紧时间睡觉了!”

  夜幕降临,温度又降下来了,寒号鸟又叫起来了:“哆嗦嗦,哆嗦嗦,今天冻死我,明天就垒窝。”

  第二天又是个大晴天,喜鹊和麻雀都在抓紧时间垒窝,他们都把自己的窝垒得严严实实的,暖暖的。寒号鸟依然一个人在睡懒觉。

  一连几天天气晴朗,麻雀和喜鹊终于把自己的窝垒好了,可寒号鸟在大白天仍然睡着觉,晚上继续叫着:“哆嗦嗦,哆嗦嗦,今天冻死我,明天就垒窝。”

  终于有一天夜里刮大风,气温突然下降很多,麻雀、喜鹊都睡在自己暖暖的窝里。晚上很安静,大家都没有听到寒号鸟的叫声,以为他飞走了。

  第二天,大家看到寒号鸟已经冻死在墙角下。

  练习:文中把谁和谁进行了对比,进行对比的是什么事情,他们有什么不同的后果。

  四、作业。

  1.讲一讲:把《巨人的花园》讲给家长听,注意讲清楚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说说自己的感受。

  2.读一读:《格林童话》,看看还有哪些故事也运用了对比的方法。

  3.写一写:假如你是这个巨人,你会怎么做?

  板书设计:

  9巨人的花园

  神奇

  自私冬天

  热情春天

  共享快乐

  《巨人的花园》案例分析

  四语安丽

  案例背景:

  《巨人的花园》是根据英国作家王尔德的童话故事《自私的巨人》改编而来。故事叙述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筑起了高墙,将孩子们拒于墙外。从此,园里一片荒凉,只有冬天永远留在这里。一天,孩子们从墙洞爬进来,春天也就跟着孩子们来了,园里立刻变得生机勃勃。当他把孩子们再次赶出花园之后,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后来,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随即拆除了围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童话在主人公的安排、表达方法的选择等方面的特点,二是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案例陈述:

  《巨人的花园》片断

  一、自读自悟、小组交流

  1.自读自悟

  用____画出描写巨人拆墙前、拆墙后动作、语言的句子,读一读,批注自己的感受,想想巨人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小组交流

  交流方式:请大家和我看第____自然段,我找到了巨人拆墙_____的_____,我从__________句话或_____个词中感受到巨人是个________的人。谁有补充?

  二、汇报交流

  1.品读重点

  (1)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

  (2)预设

  (课件出示)

  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

  感受巨人的自私、霸道、孤独、冷酷、不满、生气,走进巨人的内心,联系上下文想象如果你是巨人,当时是怎么想的,表情、动作,为什么这么生气,指导朗读。边读这采访为什么这么生气?此时心里在想什么?带上表情,加上动作

  (3)拆墙后变得宽容、善良、温暖、愉快

  (4)对比巨人前后的变化,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通过对比的写法,让我们感受到快乐是与他人分享、不自私、知错就改等。

  2.文中描写花园的部分也运用了对比的写法?请从文中找找看

  (1)巨人回来前后的变化(美、热闹与寒冷、孤独形成显明的对比)

  (2)有孩子和没孩子的花园(多么鲜明的对比啊,有孩子,花园里便生机勃勃;没有孩子,花园里便一片荒凉,让我们去读出这两种不同的感觉吧。)

  3.仿写

  我们也来学习作者对比的写法,大胆想象来写写巨人拆除围墙后有孩子们的花园里情景。

  三、拓展阅读

  《巨大的花园》这篇课文让我们知道了快乐要与他人分享,那幸福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幸福是什么》。

  1、出示“学习单”

  学习方法提示

  学习内容要求

  整体感知

  悟内容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幸福是什么》,十年前三个孩子对幸福是什么_______,十年后弄明白了幸福要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汇报交流

  案例分析:

  “主题学习”以教材编写的主题单元为凭借,围绕主题进行课内大量阅读;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用大约三分之二的课堂教学时间学完教材,其余时间引导学生进行丛书的大量阅读,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以上案例就是遵循了这几点。

  一、将学生的“学”落到实处。

  “主题学习”可以说真正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学”——学会,会学。“语文是学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之下,我们看到,“主题学习”课堂有鲜明的特色。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体现了依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思想。学情——学生已经学会了什么,学到了什么程度,是课堂规划的重要依据。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学生的学习活动占支配地位。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主体,教师则是引导者。规划课堂教学流程,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等,教师的引导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保证。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习得能力,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简简单单教语文”很重要。

  目前,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常常过于繁琐,因此许多语文教育专家呼吁“简简单单教语文”。但是,这种状况一直没有大的改观,“挖地三尺”“挖得冒出火星”现象屡见不鲜。

  不搞繁琐的课文分析,不盲目追随“新”理念,立足于学生的“学”,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完成课堂教学——“简简单单教语文”是“主题学习”实验在“教”这一方面的特点。简单并不代表“没有”,教师的作用体现在狠抓落实,体现在引导、点拨上,新课程所提倡的新理念,以一种不知不觉地方式进入了课堂。讲得多,教得多,不代表学生学到的多;教师讲得少了,占用的时间少了,只要引导有方,学生的学习更有保证。案例中,紧紧围绕“对比”展开教学,努力做到一课一得。

  三、要重视自学与合作学习的结合。

  “主题学习”实验中,学生个体的自学与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结合得很好,取得了“1+1〉2”的效果。“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重视语文的实践性,要做到教师精讲,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教师讲得少,学生才能有实践的机会、自学的时间。重视学生的实践、重视自学,合作学习成为需要;合作学习开展得好,使自学的效果更有保证。这不仅体现在同学间的互帮互助上,还体现在互相鼓励、互相督促上。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所表达的情感,能根据课文想象画面。

  3、明白快乐应该和大家共同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人物所表达的情感,能根据课文想象画面。

  难点:明白快乐应该要和大家共同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

  一、复述故事内容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巨人的花园》这篇课文,有谁能把故事给大家再讲一遍?

  2、板书揭题:巨人的花园

  二、再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现在请大家带着问题,把课文再次地认真读一遍,边读边想,巨人一共多少次训斥孩子?再把巨人训斥孩子的话的句子画下来。

  三、细讲课文,分层理解。

  1、巨人外出时,花园是一个什么样子的?请从课文中找出词语来形容它。

  2、这么美丽的花园在巨人回来时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请大家齐读3-6自然段,找找花园有什么样的变化?

  3、巨人是如何叱责这些孩子的?展开想象,说说巨人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心理是怎么想的?他说话的时候可能会带有什么样的'表情?(扮演)

  4、当巨人做了这一切之后,它的花园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5、在发生这一系列的变化之后,巨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吗?他接下来又是怎么做的?

  6、这一次他又是如何训斥孩子的?为什么?(扮演巨人训斥孩子的表情)

  7、巨人在第三次又是怎样的变本加厉?这一次又会是怎样的表情?

  8、创设情境:当小男孩面对巨人的大声叱责的,可能会说些什么呢?为什么会让巨人心里感到火辣辣的?

  9、学到这里,你认为巨人是怎样的人?如果是你,你会对巨人说什么?(自由发表言论)

  10、大家这么掏心掏肺,不知道你们的话语会不会想春风一样吹入巨人的心中,让他心理也有春天呢?

  11、请大家接着往下看,找一找巨人发生变化的句子。

  12、巨人发生了如此之大的变化,大家想不想读一读,边读边想想画面。

  13、读了以后,你们看到一个怎样的巨人?

  (善良、慈祥、幸福、快乐·······)

  14、学完了巨人的变化,大家了解到这采用的是什么写法。下面有两项供选择:a比较 b对比。应该是哪一种呢?

  (对比,前后鲜明不同,前坏后好就是对比)

  15、除了巨人发生了变化之外,还有什么也发生了变化?(花园)请大家找出花园变化的句子读一读。

  四、小结

  爱使花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学们从童话中认识到了什么?(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板书设计:

  9、巨人的花园

  外出时:四季如画

  回来时:只有寒冬

  醒悟: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道理:和大家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地快乐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是培养孩子喜欢童话的兴趣,让他们在童话故事中感受到人的真善美,以及做人的道理。本节课所上的是第二课时,主要以学生自我发挥为主,让学生自己通过朗读、表演等方式去理解故事。那么在本节课上,我个人觉得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优点:

  1、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浓,流露出了对通话的喜爱。

  2、学生较喜欢的扮演的学生方式。

  3、对于一些句子的体会较好。

  缺点:

  1、课文讲解思路不够清晰,把握度不够紧凑。

  2、同学们的表演没能放得开,不够大胆。

  3、在表达上缺乏语言,不够深入。

  4、没能很好地再现文本。

  建议:

  1、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3、把课堂尽可能地“活动”起来。

  4、做到艺术性的赞扬和批评。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6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看童话故事吗?童话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王尔德笔下的童话世界,去感受童话的无穷魅力吧!

  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之后,你最想知道什么?

  师:解开疑问的最好方法就是品读全文,让我们在字里行间寻求答案好吗?

  二、初读感知

  (一)出示自读要求

  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读完以后,想想巨人的花园留给你的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二)学生自由读书

  (三)检查自学(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词)

  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出示词语:洋溢、允许、隆冬、孤独、荒凉、增添、训斥、凝视、火辣辣、任性、冷酷、凋谢、拆除

  自己试一试,指名学生读,齐读。

  3.出示一组词语,说说有什么发现。

  绿树成阴、鲜果飘香、草翠花开、北风呼啸、狂风大作、冰雪覆盖

  师小结:两组词语写出了巨人的花园两种迥然不同的景色,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预设: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景色?)读了课文,你知道为什么吗?

  三、研读三次训斥,读懂巨人的自私

  (一)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用直线标出巨人叱责孩子们的话。

  学生勾画,教师巡视

  (二)学生汇报

  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课件出示三句话)

  1.研读第一句。

  1)指名读巨人斥责孩子们的第一句话,同学们想象一下,巨人斥责孩子们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表演读)巨人生气了,这真是一件可怕的事,孩子吓坏了,四处逃散。巨人却在花园周围——(生答:砌起围墙)竖起一块——(生答:“禁止入内”的告示牌)

  2)那么在巨人训斥孩子们之前和之后,花园里的景色分别是怎么样的呢?找到有关句子,请你把这种不同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指名有感情读,课件出示句子。

  3)师:当孩子们再一次来到巨人的花园前,看到这高高的围墙和挡在他们前面的“禁止入内”的告示牌,会怎么想怎么做呢?你觉得孩子们怎么样?

  4)师:我们再来看看砌起了围墙后的花园。孩子们再也不来巨人的花园了,园子里是怎么样的一片景象呢?

  指名读句子。

  巨人不明白为什么今年的春天这么冷?聪明的同学你明白吗?

  5)师:陪伴着巨人的除了荒凉和寒冷,还有什么?(孤独)

  是呀,巨人在寒冷的园子里饱受孤独和寂寞。-

  当高墙外面鲜花怒放的时候,孩子们欢乐地在花丛中玩耍的时候,高墙内---――

  当高墙外面绿树成阴的时候,孩子们在树阴下荡秋千的时候,高墙内---――

  当高墙外面白雪皑皑,孩子们欢乐地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的时候,高墙内---――

  6)师:没有了明媚的阳光,没有了盛开的鲜花,没有了飘香的果实,没有了欢乐的笑声,只有呼啸的狂风,飞舞的雪花,同学们,你们觉得巨人生活在这样的花园里,心里是怎样的一种感受?

  2.研读第2次斥责

  1)师:所以当阳光再一次照进巨人的窗子,春天又悄悄来到他的花园的时候,巨人的心情激动极了。

  出示句子,指导有感情朗读。

  2)可是,他等啊,盼啊,好不容易盼来了春天,却又看到令他厌恶的孩子们,于是他又大发雷霆,赶走了孩子们。这洋溢着春意的花园却在孩子们纷纷逃窜后,再次被冰雪覆盖。

  出示句子,有感情朗读。是什么赶走了春天?(可怕的训斥)

  3)出示第2次训斥的句子。

  指名读读句子。巨人心里在想什么?他是怎么训斥孩子们的?表演读

  4)巨人不明白,自己好不容易昐来的春天却在瞬间消失了,可是巨人明白其中的原因吗?他没有。当他看到一个小男孩的时候他又发怒了。

  3.研读巨人叱责孩子的第三句话。课件出示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巨人此时会想些什么?再读一读这句话。

  4.对比这三句话,你有什么发现?(一次比一次生气)。朗读表现。

  5.读到这儿,你心里有什么想法,有什么话想对巨人说的'吗?用“巨人呀巨人,你……”说话

  过渡:师:同学们都在为巨人着急,替他担心,你们真是一群善良的孩子,故事中也有一位善良的小男孩面对愤怒至极的巨人勇敢地留了下来,并用他的不寻常的举动使巨人发生了改变。

  四、研读巨人的改变,读懂分享

  师:请同学们思考,小男孩的举动使巨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用直线标出小男孩的举动,用曲线标出巨人的变化。(生速读第八至十自然段)

  (生边读边勾画,师巡视指导;生读完后汇报)

  (一)小男孩第一次不寻常的举动

  师:他用会说话的眼睛凝视巨人,仿佛在说什么?

  (生自由回答)

  师:巨人听懂了吗?从哪个词知道的——(生答:火辣辣的)

  师:巨人心里感觉到了什么?(指导朗读这两句话)

  (二)小男孩第二次不寻常的举动

  师:这时,巨人终于明白了,他明白了什么?心情如何?请同学们找到后读一读。

  (多媒体出示: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是呀,巨人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____地说:“唤来寒冬的,是我那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还可以怎么地说?指名读。

  (三)小男孩第三次不寻常的举动

  师:小男孩的亲吻像一股暖流,一直流到了巨人的心窝里,这下他更明白了,立刻拆除了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你们说,他明白了什么?

  巨人拆除了隔在自己和大家之间的那堵高高的围墙,擦掉了告示牌上:禁止入内四个冷冰冰的大字,看着空空荡荡的告示牌,突然觉得应该写上点什么。写什么呢,你能帮他想想,重新写一块告示牌,表达他此刻的心情吗?

  五、小结

  师:是啊,与人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巨人的花园这才真正成为了一座漂亮的花园,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座花园。齐读课题。

  板书设计

  9.巨人的花园

  与人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漂亮 荒凉

  温暖 寒冷

  欢乐 孤独

  (善良、分享、关爱……) (任性、冷酷、自私)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洋溢、草翠花开、训斥、凝视、拆除”等词语。理解“洋溢”的意思及用法。积累文中描写景色的词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课文想象画面。

  3.通过朗读、品味、想象,感受童话的有趣,明白快乐应该和大家分享、做人不能太自私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想象画面,体会巨人的行动和心理变化,在层层读悟中理解童话所揭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情趣

  1.交流: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大家都喜欢读童话。童话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使我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你读过哪些童话?哪个童话给你的印象最深?

  2.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则童话《巨人的花园》。有人称这篇童话是童话中的“完美之作”。(板书课题,指导“巨”的笔顺,齐读课题)你们想不想走进这花园中去?

  二、初读,感知大意

  1.通读:自由认真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准生字词。

  2.感知:巨人的花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教师板书:美、变)

  随机进行字词教学:

  (1)讲“美丽”,奖励读描写花园美丽的词语:绿树成阴、草翠花开、阳光明媚。再请学生补充说词。

  (2)讲“荒凉”,奖励读描写花园荒凉的词语:北风呼啸、狂风大作、鲜花凋谢、冰雪覆盖。

  (3)巨人很凶恶,读写巨人凶恶的词语:训斥、叱责、任性、冷酷。

  3.再读:有选择地读课文,加深印象。

  三、美读,感受“美丽”和“欢乐”

  1.交流语句:谁来读描写花园漂亮、美丽的句子?(交流后课件出示: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村里的孩子都喜欢到那里玩。)

  2.自由朗读:读书不仅要读在嘴上,更要读到心里。试着读一读,能不能让自己进入到这美丽的花园中?(指名读,推荐读)

  3.集体朗读:好美的花园呀,让咱们一起去美美地享受这花园的美丽。(齐读)

  4.范读想象:这一次有了新的要求,同样读这几句话,脑海里要浮现出画面。请把眼睛闭上,用耳静静地聆听。(教师配乐范读)你仿佛看到什么了?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交流,适时补充“鸟语花香”等成语)

  5.感受欢乐:当学生说听到了孩子们的欢笑声时,出示:“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1)理解词语:“洋溢”是什么意思?(充满、荡漾、流淌)把意思放到句子中读句子。

  (2)学会运用:辨析?下课了,操场上洋溢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知道山里惟一的老师就要离开这个山村,孩子们伤心地哭了,屋子里洋溢着孩子们的哭声。”两个句子是否正确,明确“洋溢”往往用于比较欢快的场面。然后进行造句训练。

  (3)想象说话:巨人的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想象一下,面对这美丽的花园,这些孩子会说些什么呢? (建议学生运用文中的语句)

  6.熟读成诵:带着这样欢乐的心情,带着这种美妙的感受,老师和大家一起合作读这段话,如能背诵更好。

  四、研读,探究“变化”,感悟寓意

  过渡:看,花园四季交替多正常啊!可巨人的加入就使这个花园发生了变化。花园是怎么变的,请大家用心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句子。

  1.读文找句:生再次读文,划句子,交流。

  2.抓点研读:

  当学生讲到“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时,出示语段:

  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他想:“今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呀……”

  读了这段话,你感受到巨人的花园怎样的特点?(荒凉)能把你的这种感受带到文字中去读一读这段话吗?(自由读,指名读)

  屏幕继续出示加粗字体:

  春天终于来了,村子里又开出美丽的鲜花,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他想:“今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呀……”

  现在读这段话,你有了怎样的感受?齐读。

  当学生讲到“与此同时,鲜花凋谢”一句,出示句子:

  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与此同时”是在什么时候?之前花园是怎样的呢?联系上下文,用上文中的词句,把花园一瞬间的前后变化说一说。(适时补充“春意盎然”等成语)

  3.归纳梳理:

  当巨人外出,孩子们玩耍时,花园 。

  而当巨人回来,禁止孩子们玩耍时,花园却 。

  当孩子们再次偷偷钻进花园玩耍时,花园又 。

  而当巨人训斥孩子们离开时,花园却又 。

  最后,当巨人拆除围墙时,花园又 。

  4.过渡引疑:这可真是一个神奇的花园啊!忽而春意盎然,忽而寒冬腊月。原先一年四季正常交替、景色美丽的花园,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不同呢?(学生回答)是的,与其说是花园在变化,还不如说是人在变化。当巨人面对孩子们一次又一次地进入他的花园,他的态度怎样呢?再次默读课文,划出有关语句。

  5.想象理解:

  学生交流后课件出示:

  当巨人看到 “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他想: “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于是,他 “喂!你赶快滚出去!”

  联系上下文想象一下,巨人每一次训斥孩子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当时的表情怎样?

  这三句话什么地方相同?(都有“滚出去”三个字,都是感叹号)巨人如此强烈地让孩子们滚出去,是为了什么?(独自享受花园的美景,不让孩子们享受快乐)

  6.交流想法:好一个自私的巨人!为了独自享受快乐,竟然训斥孩子们离开花园。如果你是这些孩子中的其中一个,你想告诉他什么?

  7.揭示寓意:巨人最后明白了什么?

  出示: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1)巨人明白了这句话,你明白了吗?(引导学生理解句子)

  (2)任性、冷酷的心唤来的是寒冬,那么,要唤来春天,就应该拥有—颗怎样的心呢?

  8.美读末段:巨人用宽容善良的心融化了坚冰。从此,他的花园里又春意盎然,充满了欢声笑语,它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出示画面)瞧,他们相处得多和谐,玩得多开心哪!让咱们随着孩子们的欢笑声快乐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配乐朗读)

  9.想象美景:你能想象此时的花园会是怎样一番景色吗?景如何,人又如何呢? (要求学生尽量用上黑板上的词语)

  六、写话,深化认识

  1.写话训练:巨人和孩子们在一起,多么快乐,多么幸福。为让更多的人分享到他的幸福,欣赏到花园的美丽,巨人特意想请大家帮忙,帮他写一块告示牌插在花园门口。你们愿意帮助他吗?最好能写一段话,可以用黑板上的四字短语恰当地描绘花园的美景来吸引孩子们;也可以用上这些词写一写有了孩子们的到来,花园不再怎样了;还可以写巨人的心里想法,表达对孩子们的歉意。写完后四人小组互相交流。(教师巡视)

  2.集体反馈:表扬有创意的回答。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泵靼卓炖钟Φ焙痛蠹曳窒淼牡览恚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

  4、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

  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5、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难点:

  1、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2、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巨人的花园》,读了故事的名字,你最想知道什么呢?这篇文章将给我们带来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请小朋友们带着思考进入故事。

  2、提出学习目标

  ①把课文读通读顺。带拼音的字词和难懂句子多读几遍。

  ②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③课外资料收集展示。(课后资料袋和综合性学习)

  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⑤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进行个性创作。

  二、展示学习成果

  要求:

  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我会读、写生字新词。

  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视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

  2、我会用某个词语说一句话。(如: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

  3、我会流利的朗读课文。(单独读、合作读、分自然段读)

  (二)初步学文展示(小组内)(此环节有时可与“创造性展示”合为一体)

  1、了解童话的有关知识。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结合课后资料袋)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①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当巨人外出,孩子们玩耍时,花园xx。

  而当巨人回来,禁止孩子们玩耍时,花园却xx。

  当孩子们再次偷偷钻进花园时,花园又xx。

  而当巨人训斥孩子们离开时,花园却又xx。

  最后,当巨人拆除围墙后,花园又xx。”

  ②总结。

  课文通过讲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他在花园周围筑起了高墙,将孩子们拒于墙外。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学习提出有创造的问题并能自主解决。

  生1:这是怎样一座花园?

  生2:从哪里看出这个花园很美丽,很漂亮?

  生3:“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唤来春天的。”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4:巨人为什么感到火辣辣的?

  (三)创造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

  1、小组所解决的创造的问题。

  2 、小组朗读课文的一段话。

  3、小组展示对童话知识的了解。

  (小组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

  三、激发知识冲突(适时进行)

  了解了课文的内容,你怎样看待巨人这个人物的?

  (此环节有时与“学习成果展示”合为一体)

  四、知识拓展延伸

  收集有关童话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2、抓住巨人这个明显角色及孩子们、小男孩这些角色进行分析,感受巨人言语、行动使花园带来的变化。

  3、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人不要太自私”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教学过程:

  一、读题,解释“花园”,教师在题上画大问号,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学生大胆质疑。

  二、围绕学生在质疑中提到的“巨人的花园是怎样的”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引出“花园景色的变化是由巨人这个角色造成的”的问题,为分析角色,体会童话寓意做好铺垫。

  1、四人小组交流学案二

  2、小组汇报。(汇报形式:一组汇报,其他小组质疑、补充。)

  3、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相关句子体会:

  从前,一个小村子里有座漂亮的花园。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

  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巨人激动地跑到花园里,他看到花园里草翠花开,有许多孩子在快乐地游戏,他们大概是从围墙的破损处钻进来的。孩子们的欢笑使花园增添了春意。

  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

  ◆体会方法:

  (1)引导学生抓住以上的句子谈感受,在感受中适时呈现相关课件直观帮助感受。

  (2)根据学生的感受指导学生采用各种形式进行朗读,加深体会。

  4、景色对比,引出角色。

  (1)出示对比景色:

  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 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

  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 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花园里草翠花开。 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

  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 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美丽的花朵。

  (2)引导:轻轻地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左边描写的是美丽的景色,右边描写的是孤独、冷冰的冬天,这不同的景色变化,都是因为哪个人物角色造成的?)

  师过渡:那么,我们就来对巨人这个角色做个分析。

  一、 走近巨人(进行角色阅读)

  ◆学习方法:

  1、发下角色阅读题,学生边阅读童话边自主答题。

  走近巨人、了解巨人、感受巨人

  三次训斥:

  听着这样的话语,我想对巨人说:“

  巨人无情的行动:

  巨人用围墙隔开的仅仅是孩子吗?

  巨人的内心:

  不知怎么,巨人看着小男孩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

  此时,巨人在想:

  2、组织汇报:

  (1)就巨人语言的体会方法:鼓励学生个人上台展示,在展示中读出巨人训斥的话语,谈出自己想对巨人说的话;在听了若干个同学对巨人说的话后,指导学生读出巨人的冷酷无情与自私。

  (2)就巨人动作的.体会方法:四人小组讨论??小组汇报??共同体会?小组引读。

  (3)就巨人内心的体会方法:随机抽几份阅读题展示,师生共同评议,并在评议中朗读。

  3、在学生通过以上角色阅读体会了巨人内心的愧疚之后,动笔把体现巨人后悔的语言和动作的句子用“??”画出来,进行体会。

  (1)语言: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学习方法:a、指名学生读巨人的话。b、提问,归纳板书、再读:当巨人冷酷、无情、自私的时候,他赶走了春天。他留住春天的又是什么? )

  (2)行动:他立刻拆除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

  (3)花园的变化:从那以后,巨人的花园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脚下,爬上巨人的肩膀,尽情地玩耍。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配乐朗读)

  四、以“读完了这篇童话故事,我想说……”的主题话题,让学生畅所欲言,揭示童话蕴涵的道理。(分享快乐才是最大的快乐)

  五、布置作业

  把童话故事《巨人的花园》讲给家长或朋友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准备参加班内将要开展的“故事大王”评选活动。

  板书设计: 9、巨人的花园

  冷酷 无情 自私 赶走春天

  分享快乐才是最大的快乐

  无私 留住春天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10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边读边感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美好的东西应该与别人共同分享。

  2、认识本课6个会认字,能正确规范地写好4个字。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美好的东西应该与别人共同分享。

  三、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看图猜成语。

  (一)课题导入,进入情境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什么呀?(巨人的花园)。

  (二)检查课前小研究的完成情况

  1、自由读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标出自然段。

  2、小组和个人认读生字。(单人读、集体读)

  3、分小组读全文,进一步熟悉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三)细读全文,边读边感悟。

  1、阅读思考,请学生想一想:

  (1)巨人不让小孩来花园玩,他做了什么?请一个同学读读第一、二自然段。

  (2)小孩子不来花园后,花园什么样?请一个同学读读第三自然段。

  (3)孩子们来到花园后,花园又是什么样呢?请同学们读读第四自然段。

  (4)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花园里有孩子玩和没有孩子玩时景色有什么不同。(花园里没有孩子玩时,鸟儿都不愿唱歌,树木也不肯开花,陪伴巨人的还是那厚厚的积雪。而有孩子玩时孩子们走到哪里,哪里就开出鲜艳的花朵,鸟儿也唱起动听的歌。)

  (5)请同学们自己先练习读读花园里没有孩子玩时景色的句子。

  2、请同学们再读读花园里有孩子玩时景色的句子。

  3、最后可以请同学们对比读,进一步体会花园里有孩子时的美丽与没有孩子时的`荒凉。请同学读读自然段。

  4、想想最后又怎样了。

  请一位同学读读巨人最后所说的那句话。

  (“我有许多美丽的花。可是你们才是最美丽的。”)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巨人终于明白美好的东西应该与别人共同分享。)

  5、请同学们说说:你喜欢这个巨人吗?为什么?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像情境,从人物超常与情节离奇中感受童话故事的奇妙。

  3.体会“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中心句的表层含义。

  教学重点

  想像情境,从人物超常与情节离奇中感受童话故事的奇妙。

  教学难点

  体会中心句“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的表层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童话,名字是《巨人的花园》。看老师写课题,巨的最后一笔是“竖折”。(板书课题)

  师:这是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作品,来,齐读课题。这个课题真有意思,一看就知道是篇童话,你从哪儿看出来?(生自由讨论)

  师:想象过吗?巨人什么样。看,这就是巨人,和他身边的孩子比一比。

  师:太超长了,童话中的人物呀,就是这样的奇妙(板书:奇妙)

  二、初读

  师:想去《巨人的花园》看一看,玩一玩吗?那就来看看,通过预习的你们,能不能夺得这打开故事大门的钥匙了,谁先来?

  1.词语教学

  课件出示生词,指名读、说,齐读

  训斥    冷酷    叱责   拆除

  洋溢欢乐  增添春意  欢快喧闹  纷纷逃窜

  北风呼啸  鲜花凋谢  绽出绿芽  草翠花开

  师:太好了,你们每个人都拿到了走进花园的钥匙。现在,请你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这是一座什么样的花园?开始吧。

  (生自由读课文)

  师:好,课文读完了,我们来交流交流,你觉得这是一座怎样的花园?

  生:是春天百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的花园。

  师: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

  师:这样的一句话,你读出了什么?

  生:读出了这个花园很美丽。

  师:噢,非常的美丽,非常的漂亮,是吗?

  师:我们看,春天是什么样的?一起说——

  生:鲜花盛开。

  师:夏天——

  生:绿树成阴

  师:秋天——

  生:鲜果飘香。

  师:冬天——

  生:白雪一片。

  师:这样的一个花园,简直就是孩子们的乐园。难怪文中说——村里的孩子都喜欢到那里玩,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师:谁想去玩?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师:好像玩得不是很开心,还有谁想去?  指名读

  师:欢乐一点点的上升了,真好,孩子们欢乐的笑声洋溢在,大家说。

  生(齐):鲜花盛开的春天,

  师:洋溢在——

  生(齐):绿树成荫的夏天,

  师:洋溢在

  生(齐):鲜果飘香的.秋天,

  师:洋溢在——

  生(齐):白雪一片的冬天。

  三、细读

  1.细找句子

  师:是啊,这么欢乐的花园,肯定装满了故事。巨人回来后,会怎样对待孩子们呢?同学们,拿起笔,我们一边默读3到8小节,一边画出描写巨人行为、语言的句子。

  师:好,我们一块来交流,巨人是怎么对待那群孩子的,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生1、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师:他找到了巨人说的话,很好。

  生2:赶走孩子以后,巨人在花园周围砌起围墙,而且竖起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

  师:你关注到了巨人的行为,不错。

  生3:孩子们的欢笑使花园增添了春意。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师:很好,还有吗?

  生4:“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

  2.对比句子

  师:我听出来了,孩子们,你们找到了这巨人三次说的话,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生5、这三次话都是巨人赶走孩子们的话。

  师:对,还有吗?

  生6:我发现,巨人一次比一次骂得厉害。

  师:你谈了自己的理解,再比一比,这三句有什么相同的呢?

  生7:这三句话都体现了巨人的自私,不让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

  师:你还说了自己的体会,比比看,这三句话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8:他们后面都写了滚出去。

  师:你从说话的内容上有发现,还有吗?

  生9:我发现了他们都是让那个孩子们滚出的语句。

  师:看看最后的这个标点。

  生10:句子末尾的标点符号都是感叹号。

  师:这些感叹号又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生11:让我体会到了巨人很自私。

  师:你们真厉害,有了这些发现,老师想请同学们来演一演,当一当巨人,看谁能把这三句话读好。不过在练习之前,老师告诉大家一个读好句子的窍门,认真听:首先联系这三句话的上下文读一读,然后想一想,巨人说这句话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神态、动作以及当时他在想些什么。做到这一点,就能把这几句话读好。下面和你的学习伙伴一起练习,看谁读得好。

  3.品读句子

  ⑴“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①谁来读第一句话,评价。

  ②巨人说这句话的时候,是什么样的表情?(很生气。)请大家做做生气的样子。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分组读。)

  ③巨人为什么这么生气要赶走孩子,巨人在说这句话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孩子们在花园里乱蹦乱跳,会踩坏我的绿草地,会折断花枝,会破坏花园的美……)

  ④大家说得真好!正因为巨人有了这种想法,所以它是怎么做的?巨人马上就──在花园周围砌起围墙,而且竖起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写板书:砌墙)多自私的巨人啊!第二句话谁能为大家读读。

  ⑵ “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①指名读。

  ②“好容易”是很容易吗?(不是的,是很不容易才盼来了春天。)从“好容易、盼”词中你知道了什么?(巨人等春天等了很久,巨人很喜欢春天。)

  ③春天是巨人等来的吗?那是怎么来到的?(是孩子们带来的)而蒙在鼓里的巨人知道吗?他以为是自己等了很久等来的,所以他看到孩子再次来到花园,他又发脾气了。

  ④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名读、同桌比赛读等)

  ⑶“喂!你赶快滚出去!”

  ①巨人为孩子的再次到来而大发脾气,后来看见一个小男孩不听他的训斥更加恼火了,这时,他是用什么样的语气说的?(大声叱责)

  ② “叱责”是什么意思?(严厉地批评)谁能大声叱责地读读这句话。(分大组读,男女生读)

  师:瞧瞧,就是这样一个巨人,带上这样的体会,我们一起来当巨人演一演。

  师:有一年秋天,巨人回到了自己的花园,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

  生: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师:这可不是一般的人在发脾气,这是巨人呀,孩子们都吓坏了,四处逃窜,一边跑,还一边喊(救命呀!)从那以后,巨人的花园里,鸟儿忘了歌唱,花儿不再开放,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师:已经是春天了,可巨人的花园里还是——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师:一个早晨,孩子们从围墙的破损处钻了进来,孩子们的欢笑声使花园增添了春意,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

  生: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师:这个巨人脾气可真大呀,孩子们又吓坏了,纷纷逃窜,与此同时,花园里鲜花凋谢,树叶飘落。所有的一切都被冰雪覆盖了,巨人不解的看看四周,突然发现桃树底下还站着个小男孩,他走过去,大声斥责——生:喂!你赶快滚出去!

  师:同学们,此时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个这样的巨人?

  (板书:冷酷)

  再想想刚才的情景,花园里面这一幕幕变化,你又觉得这故事怎么样?

  师:看来大家都读出了童话的情节,它就是这样的——

  生(齐):奇妙。

  师:更奇妙的,还在后面呢。看,你看见什么了?

  生2:我看见巨人和孩子们在花园里欢快地玩耍。

  师:孩子们都——

  生2:孩子们玩得非常高兴

  师:我想问,刚刚巨人还那么生气,现在巨人为什么和孩子们和好了?是谁让巨人有这个大的转变呀?

  生(齐):小男孩。

  师:这么自私、可怕的巨人,谁见了都会吓得纷纷逃窜,可是这个勇敢的小男孩他却没有走,他是怎么面对巨人的呢?请一个同学读第8自然段。

  出示句子:“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

  师:请坐,听出了吗?小男孩儿是怎么做的,巨人呢?

  生1:小男孩是用他会说话的眼睛看着巨人,巨人心里感到火辣辣的。

  师:是的,小男孩什么也没说,可是他那双凝视的眼睛,分明在告诉巨人,小男孩在告诉巨人什么呢?

  师:小男孩在告诉巨人——

  生1: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师:呦,孩子,你都知道了,而我却觉得心里火辣辣的,自责呀,小男孩还分明在告诉巨人。

  生2:快乐要与大家一起分享。

  师:你都想到这一层了,巨人心里火辣辣的,他后悔呀,小男孩,还分明在说——

  生3:你要善待孩子,不要把孩子赶走,他会给你带来快乐。

  师:多会说话的眼睛呀,巨人心里火辣辣的,他惭愧呀,这一瞬间,巨人的心里交织着各种滋味,这种感觉,用书上的一个词来说,那就是——

  生(齐):火辣辣。

  师:小男孩,还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

  生(齐):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

  师:太又意思了,想想,小男孩还可能在凋谢的鲜花上一伸手,这儿就——

  生1:鲜花盛开。

  师:听听,用上了书上的四字成语,真好,四字词语,再看看,小男孩还在飘落的树叶上一伸手,这儿又——

  生2:草翠花开。

  师:树叶,想想还可以怎么说。

  生3:绿树成荫。

  师:可以,还可以说——

  生4:树叶飘落。

  师:在飘落的树叶上一伸手,这儿呢,马上就会——

  生5:绽出绿芽。

  师:他还在覆盖的冰雪上一伸手,这儿马上就——

  生6:冰雪融化。

  师:用书上的四字词语。

  生7:草翠花开。

  师:是呀,太奇妙了,看着这奇妙的一切,巨人终于明白了什么?

  生:巨人明白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生:巨人明白了,赶走春天的是他那颗日渐冷酷的心。

  师:是啊,巨人是多么感激那个小男孩啊,他不禁抱住那个孩子说,齐读——

  生:“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师:要不是——

  生: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师:小男孩在巨人宽大的脸颊上——

  生:亲了一下。

  师:巨人第一次感到了,齐读——

  生:温暖和愉快。

  师:那种温暖和愉快,可是巨人从来都没有感受过的。于是他就马上为孩子们做些事情。于是他立刻拆除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这时的巨人是多么的开心呀!请同学们比较这两幅图,说一说,在砌墙和拆墙后,花园有什么样的变化,巨人又有什么样的变化?

  (PPT出示)写一写:

  (砌墙后,花园里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巨人很孤独,不开心;拆墙后花园变得美丽,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感到无比的幸福。)

  从这变化中,你明白了什么?(揭示道理:快乐应该大家一起分享) 板书:快乐一起分享

  师:是啊,巨人最后懂得了快乐要和大家一同去——

  生:分享。

  师:看,巨人是多么的幸福。(播放视频)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种幸福的情感,一起来读读文中的最后一小节。齐——

  生:从那以后,巨人的花园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脚下,爬上巨人的肩膀,尽情地玩耍。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

  师:老师还读了这个故事的原文,特别喜欢它的结尾,你们想听听吗?

  生:想听。

  师:来,我们一起来念一念。

  生: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如今巨人变得又老又弱。他再也没有力气和孩子们一道做游戏了,只好坐在一张大安乐椅上看着孩子们互相追逐打闹,欣赏着花园里的满园春色。他常说:“我有许许多多美丽的花,可是最美丽的花是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

  师:每一篇童话都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动,课后,我们还可以去读更多的童话故事。去讲、去演、去编,尽情地体验童话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2、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一起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

  3、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童话故事都充满着神奇色彩。你们都读过哪童话故事,他们有哪些神奇之处呢?(学生自由回答)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童话故事“巨人的花园”,看看他的神奇之处在哪儿?(板书课题:巨人的花园)

  2、揭示学习目标(课件出示)

  二、发现神奇,感悟道理

  自读指导一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巨人回来后,花园里发生了哪里神奇的事情,边读边想像,把神奇的句子画起来,多读几遍。(5分钟后,比一比谁读得好)

  1、学生汇报表现神奇的句子

  2、学生自由有感情地朗读想象神奇的句子

  3、男女比赛读,感受神奇

  4、学生集体读

  (花园里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多神奇的变化呢?),自学指导

  (二)默读课文,画出描写巨人行动的句子,在旁边标出自己的感受,并与同桌交流。(8分钟后,比一比谁说得好)

  学生汇报

  1、学生找出表现巨人行动句子并说自己的感受。

  2、课件出表现巨人行动句子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1)学生练读(2)个别展示

  (既然巨人这么自私这么冷酷,那他们为什么还会把花园坏给孩子们呢)

  自学指导

  (三)联系上下文,思考:巨人为什么把花园还给了孩子?从中你又懂得了什么?(3分钟后,比一比谁的感受最深刻)(学生汇报后课件出示: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人不要太自私,要尊重孩子,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快乐)

  三、总结全文,点明写法

  这篇童话语言优美、道理深刻,采用夸张、拟人的表现手法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

  四、再次回归文本,朗读背诵句段

  这篇童话语言优美、道理深刻,现在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者段落再读一读,试着背一背,一会老师再给大家一个展示的机会。同桌之

  间互相交流一下。指名背诵。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段落。

  2、把自己喜欢的中外童话认真读读,再与其他的同学交换阅读:

  总结:希望大家在阅读童话的过程中不仅要读懂故事情节,更要读出人物的特征,品味出文章中蕴涵的美好的思想。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13

  [教材分析]

  《巨人的花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组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起着以篇带篇、引领的作用,本组课文的专题是童话故事,要求学生在读课文时体会童话的语言美、意境美、思想美。《巨人的花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巨人有一个很美丽的花园,当巨人把孩子们拒之园外时,花园里就只剩冬天,而当巨人再次把孩子们请到花园里玩耍时,花园又恢复了生机,处处都是春意盎然。这篇课文很好地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思想教育价值方面,要让孩子们明白一个道理:快乐要与别人分享;在语言价值方面:这篇课文描写花园景色的词语用得非常生动,便于学生积累语言文字

  [学情分析]

  童话对四年级的孩子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从小就在童话书堆里长大。但是他们在读童话时有可能只注意了其中的情节,而没有特别注意其中优美的语言文字以及其中所蕴含的道理,这里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通过语言文字的品析,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明白做人的道理。

  [设计理念]

  始终贯彻创设情境理念,通过图片、音乐、文字等艺术手段,为学生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把学生带到生活的真实情境中去,方便学生更好得理解课文,在这基础上以朗读为经,以品悟为纬,通过读课文、品语言、悟内涵、写感受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理解“洋溢”、“冷酷”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巨人的花园景色变化的过程。

  3.明白“快乐要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个道理。

  [教学重点]

  了解巨人的花园景色的变化过程。

  [教学难点]

  明白“快乐要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个道理。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朗读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导入:[板书:()的`花园]

  同学们:在你们印象当中花园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会用什么词来形容花园呢?(生答)刚刚同学们畅所欲言说了自己印象当中的花园,也用自己的词语描绘了花园的景色,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著名童话作家王尔德笔下的《巨人的花园》,看看这个花园式什么样的。

  2.将板书补充完整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巨人的花园”

  1.教师引导学生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同桌可以相互讨论、交流比较难读、难写的生字。

  2.教师适当提醒:“拆”字是翘舌音,书写时最后一点不能忘。注意“牌”字的笔顺书写。

  3.交流初读感受: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巨人的花园是一个怎样的花园呢?(学生的答案应该是多种多样的,重点是:美丽、荒凉)

  三、品悟语言深入理解“巨人的花园”

  1.引导:同学们: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花园很美。又是哪些地方让你觉得花园很荒凉呢?请你自由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并在后面作适当的批注。

  2.交流:走进“美丽”的花园

  从前,一个小村子里有座漂亮的花园。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

  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村子里的孩子都喜欢到这里玩。(1)引导:这里哪些词让你觉得花园很美呢?(在学生回答完之后板书:鲜花盛开、绿树成荫、鲜果飘香、白雪一片)

  (2)配乐指导朗读

  (3)顺读而导:是啊,花园是如此美丽,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色,那么读着这么美妙的句子,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呢?(当学生说到仿佛听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时:幻灯片出示句子如下)

  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1)引导:什么是洋溢的意思?(学生回答)

  (2)点拨:老师这里有两个句子看看用上洋溢是否可以呢?a.下课了,操场上洋溢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对)b.得知村子里唯一的教师要走了,教师内洋溢着孩子们的哭声(错)

  (3)点评:洋溢是用在好的方面所以第一个句子生正确的,第二个句子是错误的。(4)顺学而导:你能用洋溢造造句子吗?

  (5)指导朗读

  四、练笔拓展、小试牛刀

  1.小结:同学们,我们知道了花园是既美丽又荒凉的,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这是一个美丽的花园,那么它的荒凉到底体现在哪?这篇童话又想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2.小练笔:这篇课文把花园描写得如此美丽,如果让你向你的朋友介绍一下这个花园,你会怎么介绍呢?请把你的介绍词写下来。

  板书:(巨人)的花园→快乐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鲜花盛开绿树成荫鲜果飘香白雪一片

  作业超市:

  1.回去把课文转述给爸爸妈妈听。

  2.阅读王尔德的其他童话故事。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14

  一、教学理念

  儿童阅读,特别是经典童话的阅读,是儿童语文学习最重要的途径之一。给予儿童的经典阅读以必要的引导,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巨人的花园》是根据英国著名作家王尔德最经典的童话作品——《自私的巨人》改编的。本课教学力图让学生通过自主的阅读实践,体会童话的表达特点,感受童话的神奇魅力,领悟童话蕴含的情与理。最后在拓展创编练笔活动中,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一步落实语言文字运用。因文定教,以学定教,长文短教,是本课教学探索的基本方向。

  二、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童话的表达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

  3.引导学生领悟童话蕴含的道理,明白快乐应该和大家分享。

  三、教学年级

  五年级

  四、教学活动

  (一)激趣导入,简要了解作者。

  1.借助谈话和图片,简介介绍王尔德及其童话。

  2.揭示课题。

  (二)初读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1.逐段检查学生读书,渗透读文指导。

  2.初步感受巨人的形象,理清文章脉络。

  (三)聚焦“神奇”,感受童话魅力。

  1.默读课文,画出体现童话“神奇”色彩的内容。

  (1)春天来临,村子里鸟语花香,花园里依旧是寒冬;

  (2)刚迎来春天,又回到冬天;

  (3)孩子启发巨人的手段很神奇。

  2.阅读比较,体会花园变化之神奇。

  整合全文对花园的描写,体会美丽与荒凉、欢乐与孤独的鲜明对比。渗透写景词语的积累。

  3.读说结合,体会小男孩行为之神奇。

  (1)读懂小男孩的“凝视”和巨人的“火辣辣”。先随文识字学词,然后换位思考和表达:小男孩会说话的眼睛会说什么;

  (2)想象说话:小男孩神奇的手,还能带来哪些神奇的'变化?

  在引导说话中适度体现本课新词的迁移运用。

  (四)想象练笔,落实言意兼得。

  1.学习10-11自然段,感受巨人转变,感悟童话的思想内涵。

  2.想象练笔:围墙拆除以后……

  可以写花园景色的变化,可以写花园人物的活动。

  (五)作业超市(任选一项)。

  1.阅读王尔德童话《自私的花园》。

  2.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小朋友听。

  3.与同学合作排演课本剧。

  五、教学附件

  巨人的花园

  从前,一个小村子里有座漂亮的花园。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村里的孩子都喜欢到那里玩。

  花园的主人是个巨人,他外出旅行已有好久了。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有一年秋天,巨人突然回来了。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孩子们吓坏了,四处逃散。

  赶走孩子以后,巨人在花园周围砌起围墙,而且竖起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

  不久,北风呼啸,隆冬来临,刺骨的寒风吹起雪花。巨人孤独地度过了漫长的严冬。春天终于来了,村子里又开出美丽的鲜花,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他想:“今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呀……”

  一天早晨,巨人被喧闹声吵醒了。他抬头望去,一缕阳光从窗外射进来。好几个月没见过这么明媚的阳光了。巨人激动地跑到花园里,他看到花园里草翠花开,有许多孩子在欢快地游戏,他们大概是从围墙的破损处钻进来的。孩子们的欢笑使花园增添了春意。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孩子们听到可怕的训斥,纷纷逃窜。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巨人不解地看看四周,突然发现桃树底下站着个小男孩。

  “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不知怎么,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

  “噢!是这么回事呀!”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小男孩在巨人宽大的脸颊上亲了一下。巨人第一次感到了温暖和愉快。于是,他立刻拆除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

  从那以后,巨人的花园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脚下,爬上巨人的肩膀,尽情地玩耍。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快乐要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4.能在读的过程中,想象出文章的画面,并用比较优美的文字写出来。

  教学重点:

  1.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懂得快乐要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2.能在读的过程中,想象出文章的画面,并用比较优美的文字写出来。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通过自读课文及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扫清文中字词障碍。另外,将自学字词过程中得出的心得加以记录,到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

  2.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遍以上,就课文内容提出具体问题,待到课堂集体解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第三单元都是什么题材的文章? 童话 (板书)

  2、今天我们学的就是一篇童话 《巨人的花园》 (板书)

  师:这是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作品 (PPT)

  3、师:这篇童话的名字有意思,一看便知道这是篇童话,为什么?

  (生 : 巨人 )

  (出示PPT:巨人与孩子们玩耍的图片)

  二、初读课文,理解字词。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边读边想

  2、出示三组词语(出示PPT)

  ①自读词语,读准红色字

  ②三组词分别描写了什么?

  第一组:巨人 指名读、分组读(边读边想象)

  第二组:花园 齐读

  第三组:孩子们

  ③检查字词预习,写生字详解“洋溢”

  师:同学们通过预习字词 能说说“洋溢”的释义吗?(生回答)

  “洋溢”详解 (出示PPT)

  溢→洋溢→充满→出示句子

  “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师:这句话中什么满出来了?

  师:连整段话帮助理解“洋溢”

  指名读:从前……那里玩。(出示PPT)

  ④(出示PPT)

  师:孩子们的笑声洋溢在…… 春(鲜花盛开)

  生:鲜花盛开的春天 夏(绿树成阴)

  师:孩子们的笑声洋溢在…… 秋(鲜果飘香)

  生:绿树成阴的夏天 冬(白雪一片)

  (再次出示PPT)

  师:难怪课文里说……

  生: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读了这篇童话,你对主人公有什么大致的印象?

  生:自私、冷酷、任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王尔德笔下的《巨人的花园》,它那动人的情节和优美的语音,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今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巨人的花园》,看看那儿还发生了哪些有趣和神奇的故事。

  师:大家还记得这篇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回忆一下,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冷酷,自私)

  二、再读课文,指导演读,体会情感。

  师:看来同学们对这个巨人印象深刻,那是什么让你们对这巨人有这些看法的呢?

  我们还需要细细地来读一读这个童话,先看看故事的开头。

  1、巨人哪儿去了?(旅行) 引出“孤独的巨人”

  2、巨人回来如何对待欢快的孩子们?

  读3-8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划一划。

  3、出示PPT三句巨人斥责孩子(们)的话。

  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指名回答)师提醒:标点,巨人分别在对谁说。

  师:如何读好这三句话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巨人的内心世界,看看他到底在想什么?为什么会这么生气?

  (出示加有提示语的三句话)

  指名读——全班读

  师:如果你是巨人,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分句指名回答)

  4、演一演

  请3位巨人分别演说这三句话!

  其他同学和老师一起扮演孩子们!(扮演孩子们让同学们有不同的反应)

  ①出示第一句话:“允许你们到这儿玩的?都滚出去!”

  师:好凶的巨人,我们“四处逃散”

  师:从此已经是春天了,巨人的花园里还是......

  生:狂风大作 雪花飞舞

  师:一个早晨,孩子们从围墙的破损处钻进花园,这时花园变得……

  生:草翠花开

  ②出示第二句话:“好容易才盼来春天……!”

  师:这时,巨人的花园里……

  生:鲜花凋谢 树叶飘落

  ③出示第三句话:“你赶快滚出去!”(师生评价三位巨人的演读)

  5、抓住童话的特点

  ①师:读到这儿,演到这儿,我们再一次读出了一个……

  生:自私、冷酷的巨人

  师:是啊,这样的巨人却拥有那么美丽的花园,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在这短短的一个季节里,巨人的花园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出示PPT图,总结引出神奇的花园,神奇的童话——童话的特点)

  ②师:和花园一样神奇的还有故事的情节(出示PPT)

  接下来发生了什么,请看这张图。同学们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为什么巨人又和孩子们玩到了一起?

  师:是谁让他有了这样的转变?

  生:小男孩。

  师:这个小男孩可真神奇,他站在树下一伸手......

  生: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

  ③通过“男孩一伸手……”强调童话的特点——神奇。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想象一下:(依次出示PPT)

  A.男孩在凋谢的鲜花上一伸手→ 生:鲜花盛开

  B.男孩在飘落的树叶上一伸手→ 生:绿树成阴

  C.男孩在覆盖的冰雪上一伸手→ 生:草翠花开

  师:多么神奇的一个小男孩呀!他不仅神奇还很勇敢,当其他小朋友纷纷逃窜的`时候,他是怎么做的呢?

  生:小男孩没有拔腿就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

  师:不知怎么,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男孩什么都没说,却在告诉巨人什么?

  他分明在说 :A.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B.快乐是要与人分享的;

  C.再这么任性春天将永远离你……

  师:巨人心里感到火辣辣的,心想:孩子你都知道这些道理,我感到真……

  生:惭愧、自责……

  三、小练笔。

  师:现在的巨人心里可能在想什么呢?

  请同学们用一两句话,结合自己的理解写一写。

  师指名展示。

  四、总结。

  师:明白道理后的巨人,变得……

  生:快乐、宽容、热情……

  师:所以就有了这样的一幕(出示图片)

  这真是个……

  生:奇妙的童话

  板书设计:

  巨人的花园

  孤独 孩子 快乐

  自私 ——————→ 宽容

  冷酷 春天 热情

  教学反思:

  《巨人的花园》是一篇朴实的童话故事,本文的显着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正是这些对比使故事情节变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显现出来。但所有的情节变化都以墙为线索,所以我在教学这课时,就以“墙”为切入点。然后,我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索出与墙有关的对比变化。结果,有的组发现巨人砌墙前与拆墙后花园情景有了很大的变化:之前花园风景如画,之后却花不开,鸟不来,还有的组发现巨人砌墙与拆墙态度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先前他表现的很自私,之后变得宽容了……

  之后我让学生们把自己的发现用列提纲的形式板书到黑板上。最后,再根据学生预习时提出的两个有价值的问题:1.为什么巨人要赶走孩子们? 2.为什么男孩一伸手桃树就绽出绿芽? 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同学们都积极踊跃地说着自己的想法和体会。让我深深的感受到整堂课上都是以学生的思维发展为取向,我只是充当了引导者,参与者。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功能,也体现了孩子自主预习的成效。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巨人花园》教学设计11-11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09-06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07-05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优秀05-01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15篇(必备)11-02

巨人的花园教学反思10-30

巨人的花园教案10-18

《巨人的花园》教案11-30

巨人的花园教案11-21

四年级上册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