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人教版《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设计理念:
1.把读的训练放在首位,在读书中教给学习的方法。
读书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采取多种形式,训练学生正确阅读,深入理解,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最终达到感情朗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2.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主体潜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尽可能地让学生自我活动,自主读书、思考,参与议论,参与交流,有机地把各种方式恰当地安排、组合,使学生始终有一种自觉、主动、热情的学习状态。
3.挖掘教材的创造性教育因素,启发学生合理想象,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课文没有直接、明显地写出老爷爷爬天都峰的思想变化及攀登天都峰的具体过程,但可以让学生在想象的空间里去塑造老爷爷奋力登山的生动形象,从而对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爬上天都峰的过程。
3、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重点:
理解天都峰高、陡的特点及“我”和老爷爷爬上天都峰的艰难。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说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三、教学资料准备:
1、教学挂图。
2、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揭题,勾画心中的天都峰。
1、上课时我们学习了第3课的生字新词,接下去我们来深入理解课文,一起随着课文中的小姑娘去爬一爬天都峰,看看我们能有什么收获。
现在,我们来到了天都峰脚下,站在天都峰脚下,我看到——(引读第二自然段)
老师教给你们一些读书方法,一边读一边想,把你想像的天都峰用最简洁的线条画出来。看谁画得最快,最好。
2、学生勾画心中的天都峰,点评交流:
你们觉得这位同学画出了天都峰的什么特点?
预设学生回答:天都峰很高,云彩在它的腰间飘来飘去。
天都峰很陡,石级和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
师:用你的动作表示一下石级和石级边上的铁链从天上挂下来。
师:一个挂字,让你感觉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石级笔陡笔陡,好象直上直下。
(通过勾画心中的天都峰,让学生把课文的语言文字转化为自己的理解与体会,更直观形象地认识到天都峰的“高”、“陡”和“险”的特点。)
3、课件出示天都峰,天都峰这么高这么险,那我们能用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吗?
学生试读,指名读,教师评价学生的朗读:
看见了,多么高的天都峰啊,在云彩上面哩!
看见了,石级和石级边上的铁链,好象天梯,通往蓝天,真叫人发颤!
过渡:天都峰比云彩高,而且笔陡笔陡,爬天都峰难呀,难于上青天,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想些什么?
是呀,很多游客都和这个小姑娘一样,抬头望着天都峰,害怕了,犹豫了(板书:犹豫)
能爬上天都峰的,都是勇士呀!这个小姑娘有没有爬上天都峰呢?她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是什么力量让她勇敢地爬上了天都峰顶?我们来看课文。
(二)、深入读议,理解“我”和老爷爷爬上峰顶的过程。
1、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第三节到最后,用笔把小姑娘是怎么爬上天都峰的句子,用横线划出来。(学生自学)
2、交流: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我奋力地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朗读点评:
读到“奋力”、“攀着”、“手脚并用”,你为何特用力?
你才花这么点力气爬天都峰,我真替你担心啊!
小心摔下去!抓紧铁链哟!
看到了,你使出了浑身力气!
看到了,你的双手紧紧地拉着铁链奋力地向上爬。
爬呀爬,小姑娘终于爬上了天都峰顶。老师看到有的孩子读的时候笑眯眯的,就像自己也爬上了峰顶一样。请大家再读一读,好多小脸儿都笑起来了,多可爱啊!(板书:奋力攀登)
3、想象说话:那么老爷爷又是怎样爬天都峰的呢?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都爬上了天都峰顶。”大家觉得老师读的和课文中有什么不一样的吗?那句子中有了“终于”这个词,让你感觉到什么呢?请你们自己试着读一读,同桌交流一下体会。(学生自由读,谈体会)
5、理解得很好,那你能把你的体会通过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说明:这一环节主要通过多种形式读,指名读,评读,同桌读,齐读,体会“我”爬天都峰的艰难和“我”不怕困难,奋力向峰顶攀登的勇气。启发学生紧紧抓住重点词语进行理解——从抽象的“奋力”,到具体的“攀着铁链上”“手脚并用向上爬”,再到“终于”包含的艰辛与喜悦,有词句意思的理解与指导,有读的训练,有情境、形象的想象,有情感体验的表达。教学环节紧紧相扣,内容理解步步深入,以期达到语言训练落实到位,情感体验贴切、细致,问题解答巧妙、自然。)
(三)、启发想象,回顾前文,理解“我”和老爷爷是互相鼓舞,爬上峰顶的。
1、站在天都峰顶,我、老爷爷、爸爸说了些什么?(指名分角色朗读)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请提出来。
2、学生质疑:
(1)、我和老爷爷为什么要互相道谢?
(2)、爸爸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3、小组讨论以上问题。
4、汇报交流:
(1)、让我们再回到前面,小姑娘来到山脚下时,看见那么高陡的天都峰,心里是什么感觉?是什么力量使她有勇气要爬上去?
生:因为她看到老爷爷也来爬山了。
这是一位怎样的老爷爷?(白发苍苍,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
当时,小姑娘心里会怎么想?(学生想象“我”当时的心里活动,教师相机板书:不再犹豫)
那老爷爷呢,看到“我”这样一位小姑娘也来爬天都峰,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当时他们的对话。
(2)、出示对话: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你也来爬天都峰?
指导朗读,强调突出“也”字。
朗读点评:是啊,天都峰那么高,那么陡,我年纪这么小,老爷爷年纪那么大,却都来爬。他们是在互相惊叹,互相钦佩。这一老一少真是不怕困难,勇于攀登啊!
(3)、在爬山途中,当他们觉得累得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想象一下,他们又会怎么互相鼓励呢?
预设学生回答:我想老爷爷爬不上去的时候,小妹妹会说:老爷爷,你——你要有勇气爬上天都峰,爬上天都峰就可以看到黄山的云海了。当小妹妹没有信心的时候,老爷爷又会说:小妹妹,无限风光在险峰,你只要爬上了天都峰,你就一定能看到美丽的风景。
师:对,他们始终在相互鼓舞。(板书:互相鼓励)所以他们要互相道谢,让我们再来读读他们互相道谢的话。(分角色读对话)
看这一老一少谢得多真诚,所以爸爸要说“这一老一少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板书:汲取力量)
现在,你明白爸爸说的话的意思了吗?爸爸笑着说的话是对这一老一小的赞扬。让我们学着爸爸,也笑着来赞扬这一老一小吧!
(生齐读爸爸的话)
(四)、总结明理,拓展延伸。
1、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评点: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不管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2、教师引导:“我们”沿着山路往回走,一路上遇到了许多游人。有的人望着险峻的天都峰退缩了,有的人在曲折的山路上犹豫不前,有的人看到曲折的道路不知该如何前进……想一想,把你在“爬天都峰”中的感受介绍给大家,让每个游客坚定爬天都峰的决心。(学生谈感受)
五、板书设计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相关文章:
【经典】《爬天都峰》教学设计08-27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08-01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10-12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06-22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08-18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荐]11-16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优秀08-20
(精)《爬天都峰》教学设计11-19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15篇)08-21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精选15篇)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