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治病》教学设计(精选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扁鹊治病》教学设计(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始末,感悟寓意。
2、练习复述课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感悟寓意。
2、编写病菌入侵记。
教学过程:
一、解题:《扁鹊治病》这个题目要抓住哪个字理解?看到题目你想到了什么?
二、学生汇报课外收集的相关资料。
三、出示课件,导入新课。
1、(父王,前两个月您还体健如牛,怎么突然就抛下我们走了?(相机指导朗读)
(我是一个小小的病菌,是我杀了他,为此我还写了一篇《病菌入侵记》,咦,我的《病菌入侵记》呢?完了,不知什么时候丢了。同学们,你能帮我重写一篇吗?
2、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动手帮病菌写《病菌入侵记》吧,首先,我们要明确以下问题:
a、《病菌入侵记》的主要人物?
b、病菌先到哪里,再到哪里,最后到哪里?
c、病菌入侵时发生了哪些让它担心的事?结果怎样?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解决以上问题,再试着和同桌说说《病菌入侵记》,说的时候,可以按如下方式说:我是一个小小的病菌。有一天,我来到蔡桓公身上,过了几天,来了一个叫扁鹊的人,他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就发现了我,并对蔡桓公说他的`皮肤上有病,要是不治,会向体内发展。我一听,吓的两腿发抖,这不是要了我的命。不过“吉人自有天相”,蔡桓公居然不相信名医扁鹊的话,我逃过了第一劫……
3、师生共同解决问题,感悟寓意,指导朗读。
4、请几位同学说说《病菌入侵记》。
四、完成填空。
五、联系实际,感悟寓意。
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了像蔡桓公这样的人,你会对他说什么?
六、作业。
1、先把《病菌入侵记》讲给家长听,再和家人一同演一演,最后写下来。
2、搜集成语故事,周末出一张成语故事手抄报。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理睬、肠胃、汤药、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教学重点: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
教学难点: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课前准备:①查阅有关扁鹊的资料。②自制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词语:救死扶伤、药到病除、妙手回春、起死回生、
同学们,请看屏幕,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些词语,想想它通常用来形容什么人?
今天就来认识一位神医,他的名字叫扁鹊——板书:扁鹊
2、交流扁鹊相关资料:
中国古代有四大名医,分别是扁鹊、华佗、李时珍和张仲景,其中扁鹊又是四大名医之首。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关于扁鹊的寓言故事,题目叫《扁鹊治病》(板书:治病)
二、通读课文,总体感知
1、纠正字音,自由读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2、指名轮读,听的同学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概括主要内容:谁能用简单的几句话概括主要内容呢?
三、品读句子,感悟人物
(一)认识扁鹊
1、扁鹊是怎样为蔡桓公治病的?默读课文,把相关的句子划出来。(板书:扁鹊)
2、指名说,课件出示治病过程。
3、出示四诊法
看来同学们都把治病的过程找出来了,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扁鹊那时侯的人看病用的都是中医的手法,也就是望、闻、问、切。(课件出示四诊法)它是扁鹊创造出来的。望就是看气色,闻就是听声音,问就是问病情,切就是按脉搏。
4、(出示扁鹊治病的四个句子)我们来看一下(指着投影)扁鹊为蔡桓公治病用的是哪种方法呢?自己读读这些句子。
5、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点红:站了一会儿、老远望见、只看了几眼)
你的观察很仔细。是啊,望这种方法是最难的,扁鹊一望就知道蔡桓公的病情,他的本领可真是()(板书:医术高明)
6、我们再来看看扁鹊劝说蔡桓公的这几句话,你还发现什么?自由读读。
7、指名说(着急、担忧)
8、你能把你的体会读出来吗?指导朗读(分三次逐次指导朗读,一个读好才到下一个读,最后齐读)
9、扁鹊为什么这么担心啊?指名说。
10、小结:医者父母心,可见他不仅医术高明,而且()。(板书:医德高尚)
难怪书中说他是一位(名医)
(二)了解蔡桓公
1、可是这位名医最后有没有治好蔡桓公的病呢?那是怎么回事呢?
2、让我们看看扁鹊几次为蔡桓公治病时,蔡桓公有什么表现?找出相关语句,划一划。
(板书:蔡桓公)
3、学习三次表现
①指名读第一次。(课件出示第一句)
想像一下,蔡桓公说这句话时表情是怎样的?(引导:所以你不以为然地说、毫不在意地说——)
②是啊,第一次蔡桓公根本就不相信他。第二次呢?指名读(出示第二句)
看都不看他一眼,也不跟他说话,课文是怎样表达的?(没有理睬)
嘴巴不说,可心里怎么想呢?你能把这种语气读出来吗?指名说一个,读一次。
(引导:他很不高兴地说)
③这一次(指着课件扁鹊说的第三句话)蔡桓公又有什么表现呢?指名读(出示第三句)(作为一国之君,扁鹊居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三番四次说自己有病,这回蔡桓公可真生气了,他会对扁鹊说什么呢?)
(评价:大王龙颜大怒了,大发雷霆了)难怪吓得扁鹊连忙退了出来。是啊,大王是不好惹的。
5、同学们,让我们再来回顾整个治病的过程。我们分角色朗读,女生做扁鹊,男生做蔡桓公,读蔡桓公表现的句子,老师读旁白。(课件出示四次看病过程的对话)
三、桓公之死,追溯原因
1、这就是整个治病的过程,我们结合课文,帮扁鹊为蔡桓公建个病历。快速浏览课文,补充完整。(出示病历)
2、指名补充病历。相机指导书写。(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字)
烫:汤水用火一烧就烫了;上面一个汤,下面一个火就是(烫)
肠:肠是身体的一部分,所以它是月字旁。扁鹊看出来蔡桓公的病已深入体内了;
汤:不过没关系,用中药加水熬成汁,服用这剂汤药依然可以治好。但是一旦深入骨髓,就(无能为力)了。
3、仔细观察病历,从这个病历中你发现了什么?(时间短)
4、明明是有药可治,最后连名医也无能为力,究竟是要了蔡桓公的命?(课件出示:是要了蔡桓公的命。)
5、小组讨论,指名说
6、小结:我们发现了原来是蔡桓公的不听劝告和固执己见要了他的命。
(板书:不听劝告、固执己见)
四、穿越时空,体会寓意
1、面对这样一个蔡桓公,此时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请写在书本142页下面。
2、指名说,(学生说到小病不治成大病时)相机总结防微杜渐。
是呀,蔡桓公一开始的皮肤病是微不足道的(板书:微),由于他不听劝告导致病情渐渐加深而死的。(板书:渐)假如对细微的小病能积极防治的.话(板书:防),就能杜绝它渐渐发展(板书:杜),不致于酿成大错,这就是(防微杜渐)
也就是《扁鹊治病》这则所蕴涵的道理。(指着防微杜渐)
五、结合生活,迁移运用
1、聪明的人会把学到的道理放到生活中去,同学们,联系我们的学习、生活,能说说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吗?
2、指名说
例如如果不注意写字的正确姿势,久而久之导致了近视眼。
如果沉迷于网络游戏的话,就会浪费学习时间,甚至导致一事无成。
有不高兴的事憋在心里如果不及时与人沟通消除的话,心中抑郁,导致自杀。
3、小结:对呀,结合寓言的学习,能够对自己的生活有所启迪和思考,看来你真的把课文读懂了。
六、布置作业
1、推荐阅读《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滥竽充数》《老马识途》《三人成虎》等等)。
2、小组合作排演课本剧《扁鹊治病》
板书设计:
29扁鹊治病
扁鹊蔡桓公
医术高明不听劝告
医德高尚固执己见
防微杜渐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扁鹊蔡桓公理睬肠胃烫剂量汤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品读感悟重点句段体会人物的想法,懂得要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品读感悟重点句段体会人物的想法,懂得要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
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射箭能手纪昌,这节课我将和同学们一起去认识我国古代的一位名医扁鹊,了解发生在他身上的一段传奇经历。
2、板书课题:扁鹊治病
3、学生齐读课题两遍。
4、关于扁鹊你知道些什么呢?学生说说
师小结:本文所指扁鹊真名秦越人,战国时医学家,他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造了望(看气色)闻(听声音)问(问病情)切(按脉搏)四大诊法,尤其擅长望诊和切诊,他所创四诊法被中医沿用至今。
5、出示课件:扁鹊治病的故事,让学生初步体会扁鹊是一位名医。
6、师:通过预习你知道扁鹊给谁治病呢?(板书:蔡桓公)你对蔡桓公有哪些了解呢?生答
师小结:蔡桓公,本名田午即田齐桓公,田氏代齐以后的第三位齐国国君,谥号为“齐桓公”。
师:由“扁鹊、蔡桓公、治病”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生质疑,师提炼:
(1)扁鹊为什么要给蔡桓公治病?
(2)扁鹊几次给蔡桓公治病?
(3)蔡桓公的病治好了吗?
师:喜欢问问题是喜欢动脑筋的一种表现,有的问题我们想想就知道了,有的问题还得我们仔细读课文,认真思考才能得到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明确两点要求:
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生字多读几遍。
②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是什么?结果是什么?
2、交流第一个问题
师:首先,老师想检查同学们有没有把生字多读、读准。
课件呈现生字词:扁鹊蔡桓公理睬肠胃烫剂量汤药
指名读,师正音,全班齐读
3、交流第二个问题:
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是什么?结果是什么?指名说
师:蔡桓公生病了,扁鹊三次主动请求给蔡桓公医治,三次都被拒绝,于是扁鹊不再请求医治,结果蔡桓公死了。
三、抓住“名医”,读悟感知
师:现在我们已经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这是读书的第一步。要想走进人物内心,深入了解人物,还得细细地品读课文。
1、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有一天,名医扁鹊去拜见蔡桓公。”
师:什么叫名医?板书:名医你知道在我国古代有哪些名医吗?指名说
师补充:呈现四大名医的图片,师相机简介
2、“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扁鹊是一位名医?”交流:
(1)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说:“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①你从哪个词看出扁鹊是一位“名医”?(站了一会儿、看)
师:扁鹊仅仅是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就发现了蔡桓公皮肤上的小病,他对蔡桓公病情的诊断主要采用的望、闻、问、切中的哪一种方法呢?(望)看病人的气色就知道人家生了什么病,普通的医生能做到吗?他的医术可真是———高超。板书:医术高超
②好心好意的扁鹊第一次被拒绝了,蔡桓公的病情是否像扁鹊预料的那样向体内发展呢?他下次还会来吗?
(2)过了十来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公,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
③此时的扁鹊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有点焦急)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说这句话呢?再指名读
④用心良苦的扁鹊第二次被拒绝,蔡桓公的病情是否像扁鹊预料的那样加深呢?他下次还会来吗?
(3)十来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对蔡桓公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
⑤此时的扁鹊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更焦急了)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说这句话呢?再指名读
师:扁鹊啊扁鹊,你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人家对你不理不睬,几次三番把你拒绝,你为什么还要来呢?生讨论
师小结:扁鹊本着对病人的负责和对生命的尊重,当他前两次被拒绝后,第三次依然前来,他的医德可真―――高尚啊!板书:医德高尚
⑥可是苦口婆心的扁鹊第三次又被拒绝了,蔡桓公的病情是否像扁鹊预料的那样更加严重呢?他下次还会来吗?
⑦讨论:不来,为什么?
(4)皮肤病用热水敷烫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
⑧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扁鹊说呢?生交流
师:医术高明的医生有很多,只有像扁鹊那样,既拥有高明的医术,又有高尚的医德,才是真正的“名医”。
四、探究蔡桓公之死,理解寓意
师:有这样一个“名医”为蔡桓公治病,为什么蔡桓公最后还会病死呢?
1、默读课文,用“~~~”划出蔡桓公病死的原因。
2、交流。
(1)蔡桓公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指名读
师: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不相信自己有病)板书:不相信
(2)“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医治没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
师: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认为自己没病,怀疑扁鹊给他治病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医术)
(3)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
师:从这句中你读懂了什么?板书:不理睬他在想什么呢?
引读:“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医治没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
师:读出蔡桓公的很不高兴,很不耐烦,体会其内心想法。齐读
(4)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从这句你读懂了什么?为什么非常不高兴,他在想什么?
引读:“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医治没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指名读
师:读出蔡桓公的非常不高兴,非常不耐烦。齐读
师:像蔡桓公这种认为自己没病不愿接受治疗并怀疑扁鹊的治疗动机的人,我们用一个词来形容,师板书:“讳疾忌医”词意: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师:这是我们这堂课学习的又一个新的四字词语,把它抄在你的课堂笔记本上吧!
师:蔡桓公本来有三次治病的机会,而且越早治痛苦越小,因为他的讳疾忌医机会一次次溜走了,最后他只能等死。如果蔡桓公要改变这个悲惨的结局,他应该怎么做?
3、生讨论
师总结:在坏思想、坏事或错误刚冒头时,就加以防止、杜绝,不让其发展下去。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呢?这个词里包含“防”和“渐”字,你知道吗?如果学生答不出来教师板书:防微杜渐解答词意思:在坏思想、坏事或错误刚冒头时,就加以防止、杜绝,不让其发展下去。
师:要想和老师或他一样聪明,就要平时积累,积累多了,当你需要它们的时候它就会从你的脑子里迸出来,现在我们又知道了一个新的四字词语,快把他抄在你的课堂笔记本上吧!
五、课外延伸
1、如果能穿越时空,你想对蔡桓公说些什么?
2、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老师经常强调写字姿势,可是有同学不听,不改正,结果近视了……)
六、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扁鹊治病》这则寓言,老师还想给你们推荐一些其他的寓言故事,相信你读了后一定会有更多启发和收获。
1、出示图片及寓言名字
2、学生课后读一读。
板书设计:
扁鹊治病
扁鹊蔡桓公
名医不相信
医术高超不理睬
医德高尚不高兴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4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走进有趣的寓言王国,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会是谁?(扁鹊)大家想听听有关他的故事吗?
播放故事课件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
听完了故事,同学们想读读课文吗?请打开课本,自由地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名医扁鹊给蔡桓公治病,蔡桓公不听劝告结果死了。)
板书:扁鹊 蔡桓公
三、读悟感知
2、过渡:扁鹊被大家尊称为什么?(名医)从课文里哪个地方可以看出来?
(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 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看出扁鹊医术高明,真是一位名医啊!
这样一位名医却没有治好蔡桓公的病,奇怪吗?我们还是从课文中来寻找答案吧!我们分组来合作学习,这边的三个小组围绕问题一来学习。这边的三个小组围绕问题二来学习。
3、谁来说说你们准备采取什么方法学习?(先读课文,再划相关的词句,最后再说一说)
过渡:好,谁先来说。
扁鹊开始的'态度是求治。
(有一天,名医扁鹊去拜见蔡桓公
过了十来天,扁鹊又去拜见蔡桓公
十来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这三个拜见看出都是扁鹊主动去劝告蔡桓公要及时治病,还说明了扁鹊医德还非常的高尚。
4、谁找到了扁鹊劝说的句子。
( 1、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2、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
3、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
5、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些句子?(诚恳劝慰)
大家来比较蔡桓公的病一次比一次严重,那么我们读的时候,语气一句应该比一句更关切更焦急。谁来读一读,请你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男生读最后一句。
6、对于扁鹊的诊断,蔡桓公开始的态度是怎样的?(非常不相信。)
他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他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
(真是胡说,我身体好好的。太生气了。很愤怒 不以为然)
这句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呢?(气愤,不以为然)谁来读,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7、还有吗?扁鹊第二次劝他 ,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
理睬他。第三次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
这些语句看出蔡桓公是怎样一个人?(非常固执)
8、扁鹊后来的态度是怎样的?(不治)第四次老远看见蔡桓公就掉头走了。
他这时心里在想什么?(已经错过了治疗的时机,即使是再有名的医生也无能为力了。)
9、蔡桓公后来的态度是怎样的?(最后终于相信扁鹊是真正的名医了)。(五六天之后,蔡桓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请”这个字看出来蔡桓公相信了。
10、导致蔡桓公之死的根源是他的病吗?(不是)我们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
蔡桓公的病经过了几个阶段?(4个)谁来说?
病情
能够治好——可以治好——还能治好——只能等死
确实不是
把这几个词放回文章中,你想到了什么?(小病不及时医治会成大病,不要讳疾忌医!)
把这几个词放在生活中,你想到了什么?(小的错误不及时改正会酿成大错——应该防微杜渐)
既然不是病,那是什么?现在让我们穿越时空和蔡桓公对对话。
(1)蔡桓公,你太固执了。
(2)蔡桓公,你讳疾忌医,结果害了自己。
(3)蔡桓公,你应该听取别人的忠告,那样,你就不会病死了。
(4)蔡桓公,你不接受别人正确的意见,应该学会懂得防微杜渐的道理。
三、思维拓展。
学完了这则寓言,你最想对自己说什么?
板书设计:
扁鹊治病
扁鹊(名医) 蔡桓公(病死)
求治 不信
不治 相信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5
教学要求:
1、学会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了解扁鹊给蔡桓公治病的经过,理解“讳疾忌医是十分有害的”的道理。
3、在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自读自悟了解蔡桓公“讳疾忌医”的语言神情,反复的读扁鹊的解释,明白寓意。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0)
1、自读课文,留心生字新词的读音。检测正音。
2、提出自己还不理解的词语,交流理解。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4、简介扁鹊生平。
二、激发兴趣,深入研读(20)
1、同学们想把这个寓言故事演一演吗?(引导明确要演好故事,必须先精读课文。)
2、自由分组,研读课文,想想:要注意哪些地方才能把故事演好?
3、全班交流,读悟结合。演好故事需要注意的地方,如:
⑴发现时间的`变化,即时间顺序:一天——过了十来天——十来天后——又过了十几天——五天以后。
⑵弄清蔡桓公病情不断恶化:病在皮肤——发展到皮肉之间——发展到肠胃里——深入骨髓——浑身疼痛而死。
⑶注意扁鹊拜见蔡桓公神色动作的变化:站了一会儿——只好退出——连忙退出——立刻掉头就跑——最后跑到秦国。(鼓励展开想象。注意精读第5段。)
⑷注意蔡桓公语言、神色的逼真:
①豪不在意,说“医生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以便邀功请赏。“
②假装没听见,没有理睬他。
③满脸不高兴。
④觉得奇怪,派人去问原因。
⑤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
⑥病死。
(注意透过这些词句走进蔡桓公的内心世界,指导读出感情。)
三、课堂小结(3)
四、布置作业(5)
1、写本课生字新词。
2、复述课文内容。
教后感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8)
1、检查生字新词的读音和书写。
2、指名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的内容。
二、小组合作,表演评价(20)
(强调表演和评价都要紧扣课文内容,最好能展开想象。)
1、小组合作,分角色,根据课文内容彩排。
2、表演评价:是否理解了解课文内容,人物形象是否鲜活等。
三、感悟寓意,拓展延伸(7)
1、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讳疾忌医十分有害)
2、你从故事中还得到了什么启示?
(比如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自己的坏习惯、坏毛病要尽早改掉等。)
四、布置作业(10)
1、看拼音,写汉字
shì tàng pài yāo bài
解( ) 敷( ) 指( ) ( )请( )见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一天,扁鹊第()蔡桓公,他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告诉蔡桓公皮肤上()。过了十来天,扁鹊第()次拜见蔡桓公发现他的病已经发展到()之间了。十来天之后,扁鹊第()次拜见蔡桓公告诉他的病已经发展到()里。又过了十来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立刻掉头就跑,因为蔡桓公的病已经(),无药可治了。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08-14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08-28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05-29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02-19
扁鹊治病的教学设计范文06-12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优秀05-20
扁鹊治病 《扁鹊治病》教学实录优秀07-18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15篇09-14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15篇10-11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15篇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