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神贯注》教学设计模板(通用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全神贯注》教学设计模板(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学习罗丹做事心神专注、投入的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重难点:
从罗丹的动作、神态等方面入手,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
1、预习作业是:写一写自己或别人在生活中全神贯注做某事的经历。如果写自己,写清楚当时的感受;如果写别人,写清楚他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课上交流。
2、得出自己对“全神贯注”的理解,板书课题。
二、走近罗丹。(重点)
1、读课文,感受罗丹的全神贯注,画出有关句子。
2、交流:
(1)有感情朗读,读出罗丹的全神贯注来。
罗丹的全神贯注主要体现在第二自然段,读时抓住描写他的神态、动作的词句来品味。
另外,罗丹径自关门离去也能体现出他的全神贯注。
(2)预设学生提问:
此时的罗丹已经异于常人,你怎样看待这如痴如醉?
方法:联系生活(如预习作业)说一说。
联系读过的有关故事,如《王羲之吃墨》《牛顿煮怀表》《法布尔成“小偷”》等谈一谈。
(3)在此基础上,理解有关句子,更深入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
三、感悟茨威格的话。
1、出示茨威格的`话:
那一天下午,我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比我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因为从那时起,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2、谈感受。
3、出示后人对罗丹的评价:
罗丹是一位毕生用思想、用感情去创作的伟大的雕塑家。
四、作业:
预习下一课《鱼游到了纸上》,说说青年是怎样全神贯注画鱼的。
困惑:
1、罗丹投入地工作和“怠慢”客人的问题。
2、我们该怎样看待生活中这些因全神贯注而有些“异常”的人。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的道理。
2、通过阅读课文,认识文本写好人物动作神态的方法“观察+联想”,并拓展练笔,实践运用。
【重点难点】
认识并强化文本写好人物动作神态的方法“观察+联想”,拓展练笔,实践运用。
【教学准备】
搜集罗丹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初识人物
同学们,我们来看两段资料。
(出示第一段文字资料)请大家快速默读,资料中的这个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他5岁上学,开始成绩中上,后来成绩越来越差,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们的讥笑,有时还被罚站,9岁被迫转学,他没有考上大学。
谁来交流?(指名学生交流)
(出示第二段文字资料)继续看第二段资料,其中的主人公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他是法国最著名的雕塑家,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他的雕塑神态生动,内涵丰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他的创作对欧洲近代雕塑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哪位同学来说?(指名回答)
如果老师告诉你,这两段话的主人公是同一个人,你相信吗?
事实不容更改,这两段话介绍的的确实是同一个人,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人公——罗丹。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51页,默读资料袋。
罗丹家境贫穷,自幼喜爱美术,其它功课却很糟糕。在姐姐的大力支持下,父亲不得不同意将他送进巴黎美术工艺学校,学习期间,他常常去卢浮宫临摹大师的名画,可苦于买不起油画颜料,只好改到了雕塑班,后来也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那么罗丹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罗丹的挚友——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一起走近罗丹,感受他的全神贯注。
板书课题——全神贯注。(提醒神是示字旁,贯的笔顺)
二、初读感知,检测预习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测词语
第一组:吱吱响 叽哩咕噜
这些都是模仿声音的词语,叫拟声词,谁还能说出两个拟声词?
第二组:邀请 挚友 上锁 诞生 塑像 痴痴地笑 仪态端庄 莫名其妙
自由练读、齐读、开火车读
理解“挚友”,什么样的朋友叫挚友呢?(关系很好的朋友)谁还能给“挚”组词?
3、概括内容
读过课文,大家知道文章的主人公分别是——罗丹和斯蒂芬·茨威格。(练读斯蒂芬·茨威格的名字)
你能围绕课题,用上这两个主人公的名字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有时候,围绕课题扩展开来也是概括课文内容的一种方法。
三、研读课文学习表达
(一)浏览课文理清脉络
接下来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哪些段落是写茨威格在罗丹工作室的见闻?哪些段落又是写茨威格的感受呢?
(二)批注品悟研读写法
文章着力塑造的人物形象是谁呢?——罗丹,我们知道写人的文章一般是通过哪些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呢?(出示:动作、语言、神态、外貌、心理描写)
在这篇课文中,作者又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呢?请大家默读1——4自然段,找出描写罗丹的句子,想想属于什么描写,并批注从中你体会到了罗丹的什么特点?
1、学生默读批注。
2、交流反馈。
学生汇报:
预设一:罗丹自己端详一阵,却皱着眉头,说:“啊!不,还有毛病……左肩偏了点儿,脸上……对不起,请等一等。”他立刻拿起抹刀,修改起来。
生谈体会,(神态、语言、动作描写)
结合学生的回答,老师适时点评:你从中体会到罗丹的精益求精,读出了文字背后的含义,你真会读书!
会阅读的孩子还会留意文中的两个省略号,你又能从中体会到什么呢?(罗丹正在观察、思考)
预设二: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他像喝醉了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
(这是对罗丹的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要让学生充分地交流自己的意见,从中体会到罗丹的全神贯注,忘我工作,至少提问3名学生,并相机板书:动作神态)
指名读:同学们,文字是有画面感的,谁来读一读这段话,把我们也带到罗丹的工作室去亲眼目睹他修改女像的全神贯注。
齐读:来,我们一齐来读一读,再次感受罗丹修改女像时的忘我专注。
(出示红黑字体相间的本段内容)
同学们,仔细看大屏幕上的内容,你们有什么发现?(指名学生回答,答不出时老师再引导)
老师:你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黑色的内容写的是观察到的,红色的内容写的是联想到的,如果把联想到的内容去掉,(出示没有联想的文段)有什么不同?
(指名学生回答)
写好动作、神态的方法有很多,在观察的基础上加以合理的联想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板书:观察+联想)
像这种写法在第31课《鱼游到了纸上》也出现了:
(出示)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你们能不能找出描写聋哑青年画画的句子中,哪些是作者观察到的?哪些是他的联想呢?
要想把人物的动作、神态写得更加生动具体,我们就可以用观察加联想的`方法,我们试着练习一下吧!
只见他双手捧书,目光深深地被书中的文字吸引着,( ),忽然眉头紧锁,( ),两颗泪珠悄悄地从他的腮边滑落,( )。
预设三:在第三第四自然段,同样有对罗丹的描写
直接出示:
罗丹径自走出门去,随手拉上门准备上锁。
罗丹这才猛然想起他的客人来,他推开门,很抱歉地对茨威格说:“哎哟!你看我,简直把你忘记了。对不起,请不要见怪。”
我们来读一读,你想说什么?
3、感悟升华
作者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让我们了解了一个全神贯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罗丹。也正因为罗丹对自己作品的精益求精,工作的全神贯注,才使得在一旁亲眼目睹并感受了一下午的茨威格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生齐读)那一天下午,我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比我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因为从那时起,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同学们,读着这段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谁来帮他解答?
据说茨威格在当时已经是小有名气的作家,他认为没有几个人值得他学习了,但他看了罗丹全神贯注地投入工作之后,很惭愧。回去之后,发奋写作,后来成为世界最著名的传记作家。因为这个下午使得茨威格懂得:
生齐读: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罗丹能够成为著名的雕塑家,是因为他深深懂得:
生齐读: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你们看——(出示罗丹的雕塑作品)
罗丹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就是因为他——(老师指课题)全神贯注。全神贯注是我们做好每一件事的重要因素,就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句话——
齐读: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这节课大家忘我地学习,也忘记了时间,用行动对“全神贯注”做了最美的诠释,为你们点一个大大的赞。下课!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3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贯”字可要注意啦,上面部分要和“母”字区分开来。师范写,生仿写。(强调写字姿势)
3、同学们写得都很认真,精神高度集中,这就是“全神贯注”。
二、初读课文
1、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究竟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同学们想读读吗?生自由读文。
2、识记生字
邀 挚 仪 咕 痴 锁
3、整体感知
(1)出示:“因为从那时起,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这话是谁说的?藏在课文的哪一段?
茨威格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触呢?了解了这个故事大家就会明白!
(2)了解课文大意
课文写了谁全神贯注的事?(法国大雕塑家)(罗丹)全神贯注
大雕塑家,“大”是什么意思?
出示资料、图片,了解罗丹以及他的代表作。
法国大雕塑家罗丹全神贯注地干什么?(修改女像)
修改怎样的女像?书上找出句子。
法国大雕塑家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仪态端庄的女像时,发生了一件怎样有趣的事情?指明说完整:———————,竟然————————
把挚友给忘记了,说明什么?
三、品读课文
(一)生找写罗丹全神贯注的句子
让我们从字里行间去寻找罗丹全神贯注的表现。
自由读课文,自由找句子,把能体现罗丹全神贯注的句子画下来。你认为哪句最能体现他全神贯注地工作,你就在旁边写出你的'感受。
(二)交流
(1)、罗丹自己端详一阵,却皱着眉头,说:“啊,不!还有毛病…….左肩偏了点儿,脸上…….对不起,请等一等.”他立刻拿起抹刀,修改起来.
“端详”什么意思?
茨威格看到那座仪态端庄的女像时,不禁拍手叫好,向罗丹祝贺.朋友祝贺的祝贺声中,他仍然能找出不尽人意的地方,说明什么?
你能找出描写罗丹动作的词吗?除了动作描写,还有什么描写?(语言)
师:从动作和语言当中,我们体会到了罗丹的全神贯注. 板书:动作语言
(2)、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的争吵。
你体会到了什么?(聚精会神)
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他在干什么?(观察、端详、修改)
根据学生回答,师随机板书: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他上前是——(看细微的毛病),他后退是——(为了整体),向前往后都是为了——(把塑像修改得更完美)
他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在跟谁说?也许?也许是?
他可能会说什么?也许?也许?也许?
(生1:罗丹说:到底用什么样的办法修改才好呢?
生2:罗丹说:为什么我修改多次还这么难看?
生3:罗丹说:笨死了,笨死了,刚修改好这里,那儿又给改坏了。生4:罗丹说:这里行了。不,这里还得修改。
生5:罗丹说:如果人们从远处看我这个雕像,会怎么样?)
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的争吵。
他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1:罗丹想:怎样改这个雕塑才能改得更好呢?对,我终于找到最佳的修改方案了,就这样吧。
生2:罗丹想:如果改好了这里,那里又会出问题;可是如果不这样就会更难看,怎么办呢?
师:他不仅在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他还在反复推敲呢!板书:反复推敲
师:人物的动作和神态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全神贯注的罗丹。
谁来读读这个句子?指名读。把自己带进课文会读得更棒,谁再来试试?齐读句子。
(3)、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
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说明罗丹工作时怎么样?(说明罗丹工作紧张、忙碌)
课文为什么要从“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写到“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呢?是不是太啰嗦了?索性直接写“大约过了一个小时”不好吗?为什么?(课文从“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写到“大约过了一个小时”,时间由短到长,步步加深,给人的感觉是时间过得太慢了、太长了。作品那么一点儿毛病,竟用了那么长时间。这就从侧面突出了罗丹全神贯注、认真工作的忘我精神。)
(4)、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这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罗丹真的喝醉了吗?这个“整个世界”是指什么?想一想,是整个世界都消失了吗?他的眼中只有什么?
生:是除了修改女像这件事,所有的事情都不在他脑子里。
师:所有的事情,其中也包括他刚刚请来的挚友——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说明他工作专注的程度。这就叫“全神贯注”。
他看着女像痴痴地微笑,他会想什么?
如痴如醉的罗丹真是工作到了忘我的境界呀!谁来读读这句话?板书:全情投入
(5)、茨威格见罗丹工作完了,走上前去准备同他交谈。罗丹径自走出门去,随手拉上门准备上锁。
“径自“什么意思?(“径自”是表示罗丹修改完作品,自己直接拉上屋门走去,没绕道,也没看一下周围)
说明了什么?(沉浸于工作中,眼里只有女像。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已经到了如醉如痴、全身心投入的程度了。)
(6)、茨威格莫名其妙,赶忙叫住罗丹:“喂!亲爱的朋友,你怎么啦?我还在屋子里呢!”罗丹这才猛然想起他的客人来,他推开门,很抱歉地茨威格说:“哎呦!你看我,简直把你忘记了。对不起,请不要见怪。”
“猛然”这个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三)、小结
1、刚才我们找出的句子中,出现过“全神贯注”这个词语吗?为什么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罗丹的全神贯注呢?作者抓住了哪几个方面来写他的全神贯注?(动作、语言、神态)
2、罗丹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四)、学习最后一段
茨威格和你们想到一块儿去了,后来他回忆说——
生齐读第五自然段。
你认为茨威格在罗丹工作室学到了什么?再读句子。
三、总结全文
1、把这个故事牢牢地记住,把茨威格的话牢记心间。
2、课后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4
一、谈话导入,整体把握
教师让学生猜教师名字以活跃气氛,然后出示课文插图引入教学,引导学生认识课文中的罗丹和茨威格,强调罗丹是大雕塑家。
二、研读课文
1、抓住“杰作”一词,研读重点句。
师:孩子们,我们刚才都说罗丹是大雕塑家,除了从资料袋中读出这个意思,课文中能读出来吗?请自由读课文,找一找。
(学生自由读课文3分钟,师生个别交流。)
生:我从“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这句话中,读出由于罗丹的全身心投入,眼前好像只有这个女雕像。
(师示意学生鼓掌。)
师:你还划了一个句子,也说说。
生:我还从“茨威格不禁拍手叫好,他向罗丹祝贺,祝贺又一件杰作的诞生”读出,只有十分好的作品,才能成为杰作。
师(板书:杰作):你已经理解了杰作的意思。那罗丹的杰作是——
生:一座刚刚完成的雕像。
师:有补充吗?
生:仪态端庄的女像。
师:好,读读这两句话,然后来夸夸这件杰作。
生:我觉得这座女像仪态端庄。
师:说得太棒了,“仪态端庄”这个词语,刚学就会用了。能夸夸吗?
生:这座雕像的眼神是那么严肃。
师:你理解了端庄的意思,态度严肃、仪表庄重。谁能当着罗丹的面夸夸?
生:罗丹,你的雕塑太棒了。
生:你的作品真像法国当时的贵妇人。
师:那是她的原型。要是能加上动作夸,就更棒了!
生(竖起大拇指):罗丹,你的作品真棒。
生:罗丹,你的作品真是杰作中的杰作!
师:我得为你们拍案叫好。
师:刚才你们读的时候,还注意了一个词——
生:又一件。
师:说明什么?
生:说明罗丹好的作品不只这一件。
师:是的,思想者、《巴尔扎克》、《雨果》都是罗丹的杰作,这是——(生:又一件杰作),这说明,罗丹是——(生:大雕塑家)。
2、围绕罗丹神情,深入研究。
师:刚才这位女同学还从另一个句子感受到罗丹是大雕塑家,同学们还从哪里读出来了?
生:我还从“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看出罗丹全神贯注。
生:我还从“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退后……”看出这座女像太像真人了,所以罗丹会和她说话。
师:老师发现你们找的句子都在——
生:第二自然段。
师:能用一个词语概括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吗?
生(齐):全神贯注。
师:这就是咱们的课题呀。(板书:全神贯注)说说全神贯注的意思吧。
师:孩子们,咱们也有全神贯注的时候。但是罗丹的全神贯注好像与我们——(生:不太一样)他的全神贯注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咱们还是来研究研究这些句子吧。
(学生研究2分钟,教师巡视交流。)
师:咱们接着交流。
生:我从“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退后,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我们平时的全神贯注是一动不动的,罗丹是做动作的。好像在和谁在激烈地争吵。
师:读到这儿,你最想问的是什么?
生:他在和谁争吵?
生:女像不会说话,罗丹怎么会和她争吵呢?
师:老师发现,你已经读懂了一个字——谁,正好回答了刚才那位同学的问题。和谁呀?
生(齐):女像。
师:你们倾向于这个观点吗?(生点头)那么,罗丹和女像在争吵什么呢?
生1:哎呀,这个女像怎么总是有一点不完美,好像头歪了一点,哎呀!
师:罗丹先生,别改了,您的雕塑,连茨威格先生都说是杰作了。
生1:不,做雕塑就应当全神贯注,要栩栩如生。
师:这是对艺术精益求精的追求啊!真不愧为大雕塑家。
生2:为什么你总是不完美呢?我认为你的脸上沟渠不完整。
师:什么叫沟渠?
生2:脸上坑坑洼洼的,表情不好。
师:哦,那叫瑕疵,影响了面部的完美。
生3:你也要争口气啊,你瞧我多努力啊!
师:罗丹先生,您看错了,我不是左肩偏了点,而是脖子歪了点。
生3:让我再仔细端详一下。
师:真能干,你读懂了文中端详的意思。
师:孩子们,在罗丹先生的全神贯注之下,他的雕像会——
生:会说话了、会交流了!
师:全神贯注的力量该是多么神奇啊!
(生齐读课文,教师及时指出问题。)
师:还有什么特别之处?
生:我从“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读出了整个世界好像不存在了。
生:他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读出他觉得这下似乎是完成了。
师:是啊,不仅痴痴微笑,还吁了口气。
生:我还从“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读出了他的激动。
师:我记得著名作家萧伯纳曾经说过,罗丹的手,是生命的跃动,罗丹不停挥动,创造的是生命的艺术啊!
师:孩子们,我把你们刚才说的句子梳理一下,发现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
生:都有一个好像、似乎,都说明不是真的。
师:其实,咱们看来是假的,但是在罗丹的全神贯注之下,这些都是——真的。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十分投入地朗读。)
师:整个世界都消失了,只有什么和罗丹在一起?
生:雕像!
师:那就是罗丹的整个世界啊!这个世界的雕像会——
生(齐):说话,交流!
师:让我们别打扰罗丹,与这位大雕塑家一起进入到雕像世界中如痴如醉吧!
(音乐起,学生再次朗读,全场鼓掌)
师:孩子们,你们也是这般全神贯注啊!看,你们会向罗丹一般痴痴地笑、深深地醉,那是用心和课文在说话、在交流啊!
师:全神贯注!“贯”字的原本的意思是穿过、贯通!罗丹把全部精神集中在他的雕像上,穿过了人和雕像之间的时空,贯通了人和雕像之间的心灵,完全进入了雕像的世界。(出示罗丹的雕塑作品)所以,他的雕像“思想者”,好像正在——
生:思考。
师:他的这尊仪态端庄的女像苏珊,好像正在——
生:和罗丹说话。
师:在罗丹富有生命跃动的手上,他所有的作品都是具有——
生:生命力的!
生:活的。
师:那才叫杰作!
师:如果要你用一句话来概括学了这篇课文的感受,你想说什么?
生:以后也要全神贯注地做一件事。
生:以后不能一心二用,要全神贯注做每一件事。
师:如果这件事值得你去做。
生: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应该全神贯注!
三、总结
师:艺术是求真的,生活是求真的,工作是求真的,如咱们天宝小学的校训一样,求真求异,百花齐放。你们刚才说的话,茨威格也是这样说的——
(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师:罗丹是这样来回答茨威格的话——生命之泉,是由内心飞涌的,生命之花,是自内而外开放的。
这是带星号的文章,留些问题,咱们下课研究吧!——下课。
点评
让学生的语言与精神世界一起和谐地发展,这是本课的一大亮点!
那么,楼老师的课堂是如何体现的呢?
一、准确把握教学重点。
语文的多层、多重评价,其核心是和谐,即语言文字和精神世界的协同发展。本文的教学核心就是抓住描写罗丹全神贯注的语言描写,体会全神贯注的精神。
二、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和孩子一块儿在课堂上,我们都是读者,不同的是,教师要把比孩子早接触生活若干年的感悟通过文本的中介传递给孩子们。但是在四十分钟内,应该选择的是孩子们最需要的,也是能够在教师的影响下得到发展的元素。楼老师取了什么?
1、 一个“大”字。大即著名、显赫,这是外显的,而内在的,是大智慧、大思想、大境界。“大”是课堂的前门,是老师和孩子进取的那扇门!
2、一个大雕塑家的人格魅力。生命之泉,是由心中飞涌的;生命之花,是自内而外开放的。同样,在美丽的雕刻中,常潜伏着强烈的内心的颤动。斯蒂芬·茨威格拜访罗丹,寻求的正是文学艺术的真理或者说医治他停滞不前的解药。而我们通过读《全神贯注》一文所深刻感受到的,也是这种将生命灌注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去的精神。艺术是生命之泉,是生命之花,带领孩子们跨越时空,从课堂进入到另一个雕塑的世界,这更是具有生命的课堂时空。
三、巧妙运用教学语言。
教师着力于课堂沟通,通过引导学生想像仪态端庄的画面,发现描写罗丹全神贯注的语言规律等多种策略,深入感悟语言文字的内涵,不仅加强了学生与文本的沟通,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全神贯注的情感生成。在充分感悟、体验之后所进行的朗读、表达等语言实践活动,价值取向明确、情感生成丰满、语言实践多样,学生在三维目标的整体生成上自然流畅,有水到渠成之感。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6个生字,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全神贯注”的意思。
2、学会抓重点语句,朗读感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最后一个自然段茨威格话的含义。学习罗丹做事全神贯注的品格。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及通过具体事例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全神贯注的写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了解罗丹。
同学们平时都积累了不少名人名言,老师这里也有一句,请大家看,一起读,你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
罗丹是个什么人?谁来说说?(指名说,开罗丹投影)
师:是呀,他是法国著名的雕塑家,他的`作品形象生动,富有力量,被全世界人民所喜爱。你知道这个大艺术家工作起来是怎么样的吗?(学生说一些词,引到课题上去)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篇写罗丹的文章:全神贯注(投全神贯注,指导学生在笔记本上写这个词,注意“贯”字的写法,师板书)。读两次。
谁知道全神贯注是什么意思?(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师提出一个要求:那么我们这节课也来比一比谁的全副精神高度集,谁做得好,等下就把你手中的那颗星星送给他,行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翻到26课,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要读通字词,把句子读通顺,还要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要求:a、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读通字词。
b、想一想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字词:开火车读,齐读。
3、齐读课文,方法跟以前一样:愿意读的起立,听的同学要认真听,至少起来读一次,注意要把句子读通顺,读整齐。(表扬读得响亮,有精神,特别表扬坚持读完的同学,从他们身上让我看到了认真二字)
3、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看投影填空。(先具体说过程,再出示投影)
三、品味语言,感受专注。
1、出女像的投影。说:这就是课文里说到的那座女像,当时茨威格是怎么评价她的?
可是在罗丹眼里她却不完美,于是他开始修改她,看看课文那些句子最能表现罗丹修改时全神贯注的?边默读课文边找出来画上横线。
2、指名读句子。说理由。
这几句话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板动作、神态、语言)提写作方法:通过事情来写人,要把事情写具体,就要进行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的描写。
你从中感受到了罗丹对待工作的哪些态度或精神?
用什么语气来读好这几句话?(指名读)
谁来合作演示一下罗丹工作时的状态?(一个读,一个演)
齐读。
3、还有哪些地方也能体现全神贯注这一点?
4、茨威格在罗丹身上学到了什么?(找出茨威格的话,指名读,投影这句话,)
你是怎么理解的?
齐读。
大家一起来欣赏罗丹的部分作品,感受一下作品的艺术魅力,你会不由得被罗丹的艺术才能和创作精神所深深地折服。
出示茨威格的作品,说说他的成就。(师说;而茨威格被罗丹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他本人也创作了许多为世人所喜爱的作品,有时间就找来读一读。)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你从罗丹身上学到了什么?
2、你认为小学生要怎样做才算做到了全神贯注?小组讨论一下,并把结果分条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等下汇报。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全神贯注的教学设计09-09
《全神贯注》教学反思09-18
四年级语文下册《全神贯注》教学设计08-19
语文《全神贯注》教学反思(通用9篇)07-22
《全神贯注》说课稿10-04
全神贯注说课稿01-15
全神贯注教案06-29
《全神贯注》教案15篇12-20
《学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01-09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