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合集六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方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的概念,统一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微观想象、分析、讨论、对比,认识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
(2)、通过联想记忆、卡片问答等趣味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元素符号;
(3)、通过同学之间相互合作、查阅资料,了解地壳、生物的细胞和一些食品中元素的.含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
(2)、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资源分析】
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简介”三部分内容。在前一课题中,学生已知道了原子的结构,本 课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对元素下了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而且容易与原子的概念混淆,教学时应注意两者的区别。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要求学生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对于一些常见元素的符号,必须会写、会读、会用。
教材编写“元素周期表简介”,目的在于让学生比较早地学习和使用元素周期表这个工具,学生只要会根据原子序数查找某一元素的符号、名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并确认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等 信息即可,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方便。
【 教学策略分析】
元素概念的教学应注意从熟悉的例子切入,通过与原子的对比,归纳出元素的定义,并组织好讨论,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
元素符号的教学忌一步到位、急于求成,应分散难点,逐步记忆,减轻学生对枯燥乏味的元素符号的记忆负担,并注意组织好 有关的活动与探究,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一些有趣味的活动,如联想记忆、卡片问答、查表抢答等,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元素概念、元素符号。
难点:元素概念。
【教学准备】
1.投影片:元素与原子的比较等;
2.元素符号的卡片、水分子等模型卡片。
【 课时建议】
2课时。
【教学 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 (回忆)
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 设疑)
什么叫元素呢?
回答: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看懂图意,明白乌鸦是怎样喝水的。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善于动脑筋克服困难。
3.学会生字词,能区别“到处”和“处处”、“什么”和“怎么”、“办法”和“用法”的不同意思。
【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看懂图意。
2.图文结合,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导言
谁见过乌鸦,说说它是什么样子?
乌鸦虽然样子不美,歌声不悦耳,可它很聪明,今天我们学习第7课“乌鸦喝水”中的乌鸦就是一只聪明的乌鸦。
二、指导看图。
大家先一幅一幅仔细看,再把三幅图连起来看,想想它的意思是什么。(乌鸦看见瓶子有水,可是喝不着,它把石子放到瓶子里,它就喝着水了。)
三、读课文
图的内容是这样的',那么课文是怎样写的呢?
1.同学自己轻声读课文。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纠正读音。
四、逐段对照图,朗读课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图。
1.读第一自然段
老师写出生字,学生认读,并组上词
kě hē zhǎo
渴了 喝水 找水
让学生注意“找”是卷舌音
渴:是想喝水,所以是三点水旁。
喝:用嘴喝,所以是口字旁。
2.看第一幅图,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这段写了什么?(乌鸦找到一个有水的瓶子,可是喝不到水)板书其中生字,并读一读。怎么办呢?注意“怎”是平舌音。结合课文内容说词义。没有办法时自己问自己,也是自己在想办法。
3.读第三自然段,想想写了什么?(乌鸦看见小石子,就想出办法来了。)
认读生字词。
Pángxǔ bànfǎ
旁边 许多 办法
结合生活实际或课文理解词义。旁边:石子在瓶子的旁边。
许多:很多。
办法:乌鸦看见石子,就想出怎么做能喝到水。
4.看第二、三幅图,读第四自然段,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乌鸦把石子一个个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
认读生字。
gāo
升高
看图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升高:瓶子里的水原来在瓶中间,放了石子后,水就到瓶口水位升高了。
五、看图读全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1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2机械效率;○3实验探究滑轮组本节主要包括“○
的机械效率”三大方面的内容,它是学生在学习了“功”和“功的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以及“机械效率”这两大内容又是“实验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基础,因此本节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又是功的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同时机械效率的学习也为学生在初三学习热机效率和电机效率打下伏笔,所以本节内容在本章教材乃至整个初中物理教材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学生今后参加社会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学情分析
从知识与技能方面分析,学生在前面几节课已经学习了功的计算为本节做了很好的铺垫,同时在初二上学期学习速度概念时学生经历了利用比值的思维去解决两个相关变量的关系为本节引入机械效率概念做了铺垫。
从心理发展阶段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逻辑思维初级发展阶段,教学设计主要从学生已学知识出发,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进行研究。
从非智力因素分析,划片招生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本素质有着较大差别,从而导致他们对学习的需要、兴趣、动机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有的放矢,尽可能照顾到大多数群体,力求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其中,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其学习物理的信心与兴趣。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过程,知道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通过讨论法,体验引入机械效率的完整过程、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 3、在小组合作展示环节中,学会利用机械效率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通过小组讨论交流,了解如何提高机械效率,并逐步养成用机械效率评价机械的意识。
四、教法学法
1、教法:讲授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
2、学法:自主学习法、观察比较法、讨论法、理解记忆法、联系学习法等
五、教学用具
水桶、沙子、矿泉水瓶子、单个滑轮、滑轮组
六、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复习生词,掌握生词的读音,复习得的读法。
2.知道植物妈妈有多种不同的方法传播种子,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体会独立生活的乐趣。
3.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诗歌2-4节。
教学重难点:目标2、3
教具准备:
灯片2框,词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查词语:植物、知识、已经、旅行、准备、降落伞、许许多多、四海为家。
2.查多音字得的读法.出示课后的三个句子。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诗里讲了哪几位植物妈妈送孩子出去旅行,用标出。
2.谁能说一说?(板书蒲公英、苍耳、豌豆)
三、学习第二节诗
1.我们先看蒲公英妈妈是怎样将孩子出家门的,自由读第二节诗。
2.(创设情境)蒲公英妈妈给孩子准备的是什么呢?用标出来。(板书降落伞)
(出示灯片)看到一朵一朵的降落伞了吗?
光有降落伞行吗?还得有什么?哪怕是微微的。轻轻的风。
做动作体会轻轻,这句诗怎么读呢?(描述)风婆婆过来了,她轻轻地吹着,孩子们怎么样了呢?能不能用一个词说说你刚才看到的景象?纷纷是什么意思呢?
让我们闭上眼睛想像,轻声读只要
3.谁来体会,谁能不看书读,可以试试,能背的一起背。
4.这时的孩子们多么自豪啊,他们长大了,终于可以离开妈妈独立生活了,他们在蔚蓝的天空中飞呀飞呀,他们会飞到什么地方呢?试试你能不能用蒲公英娃娃飞呀飞呀,飞到(),()就是它的家这样的句式说话。
5.蒲公英妈妈请风婆婆帮忙,把孩子送到了他们想去的地方,你觉得蒲公英妈妈怎么样?你喜欢蒲公英妈妈吗?(聪明、伟大、了不起、无私)
6.让我们来想像当时的情景,夸夸蒲公英妈妈。自己读读这节诗,你能加上动作读这节诗吗?会背的可以不看书,看谁读得最投入。
7.蒲公英妈妈借助了谁的力量把孩子送出去旅行的?
四、学第三、四节诗
1.像蒲公英这样的`植物妈妈还有很多很多,她们一样聪明,一样无私,一样伟大,接下来我们来看苍耳妈妈和豌豆妈妈是怎样送孩子出去旅行的,读读第三、四节诗,并和同桌说一说。
2.你知道他们的办法了吗?
3.(引导学生理解第三节诗)谁来说说苍耳妈妈的办法?
知道铠甲吗?这带刺的铠甲有什么妙用呢?
(出示灯片创设情境)小兔跑过去,苍耳会说:小兔小兔停一停,搭个车,带我去远行。想一想,还会有哪些小动物从苍耳身边经过?苍耳又会说些什么呢?大家在小组里说一说。
就这样,苍耳跟着这些小动物们到田野,到山洼,小动物们把他们带到哪儿,哪儿就是他们的家,他们以四海为家。
4.这节诗怎么读呢?谁能不看书读?抽背。
5.苍耳妈妈又借助了谁的力量呢?
6.豌豆妈妈的办法是什么呢?谁来说一说。豌豆妈妈为娃娃准备了什么,又借助了谁的力量呢?夏天,火辣辣的太阳照着豌豆荚,听,什么声音?(动作体会脆、响、有弹性,反复体会读啪的一声,豆荚炸开)这一下可不得了啦,豌豆娃娃们迫不及待地蹦了出来,他们去干嘛?
这时候他们的心情怎么样?怎么读,试一试,谁把两句连起来读。
7.蹦到哪儿跳到同儿他们也以四海为家。
8.我们来读读这节诗,你想怎么读?自由朗读,自己体会,自己背诵,可坐可站可做动作,谁愿意背给大家听?
五、拓展延伸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你知道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了吗?他们的传播方法还有好听的名字呢,蒲公英妈妈的方法叫风传播,苍耳妈妈的方法叫动物传播,豌豆妈妈的方法叫弹射传播。
2.(出示植物图片)看,这里有这样一些植物,你知道他们传播种子的方法吗?分四人小组讨论,可以猜一猜,也可以大胆地推测。
3.你喜欢哪位植物妈妈的办法?我们一起来表演表演,你愿意演植物妈妈呢还是演植物娃娃?选择你喜欢的一个角色自己在小组里先演一演,一会儿到台上来演,好吗?
4.同学们表演得真好,大自然有很多很多有趣的现象,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得到很多很多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把你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介绍给大家,好吗?
5.最后,我们一起来把这首既有趣又好听的诗读一读,把它读得美一点,好吗?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给4个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能正确用字,减少别字。
3、知道一词多义现象,并能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判别词义。
4、能把表示“一定”意思的肯定句,改写成“非……不可”的双重否定句式。
5、能把句子中残缺的部分补充完整。
6、能用摘录法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改写句子,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确定词义。
教具: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揭题,整体感知。
二、指导第一题。
1、读准每个字的两种读音。
2、口头组词交流。
3、比较归纳,掌握规律。
di:箭靶的中心 she:多用于长条形的东西断了
的 折
di:真实、实在 zhe:一般常用于东西弄断或弯曲
san:由聚集而分散 juan:把东西弯转裹成圆筒形或圆筒形的东西
散 卷
san:没有约束或零碎不集中 juan:常指卷子
4、书面组词。
三、指导第二题。
1、自由书空,想想每个字容易写错的地方。
2、指名逐一板演,强调易错处。
3、认真抄写。
四、指导第三题。
1、学生自改别字。
2、交流,订正。
3、比较组词,加深印象。
五、指导第四题。
1、自己读句子,想想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意思有什么不同。
2、交流讨论。
骄傲:(1)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2)值得自豪的人或事物。
生气:(1)因为不合心意而不愉快。(2)生命力,活力。
自然:(1)不勉强,不呆板。(2)表示理所当然。
3、小结:有些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意思,要根据语言环境正确理解。
第2课时
一、引入。
二、指导第五题。
1、分析例句。
(1)自由读,想想两句话的意思。
(2)比较异同。两句话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表达的句式不同,原句的“一定”换上“非……不可”,在语气上更肯定。
2、试改第1句。交流。
3、独立练习第2句。
三、指导第六题。
1、回忆一个完整的句子至少要有哪几部分。
2、判断每句话缺少了什么。
3、补充缺少部分,注意加上标点。
4、交流纠错。
四、指导第七题。
1、自由读,思考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
2、想想:概括这段大意,可以用什么方法?为什么?(用摘录法,因为有概括性的句字)。
3、划出概括性的句子并加以整理摘录。
五、课堂小结,完成练习。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惬qiè意 水门汀tīng 徘pái徊huái 参cēn差cī
点拨:注意多音字“参”“差”的读音。
2.用恰当词语填空。
(1)太阳虽已落山,天还没有黑。一种幽暗的光弥漫在窗际,仿佛电影中的一幕。
(2)回头一看,原来月亮已在东天的竹叶中间放出她的清光。
二、重点句子
1.中国画不注重“像不像”,不像西洋画那样画得同真物一样。凡画一物,只要能表现出像我们闭目回想时所见的一种神气,就是佳作了。所以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符号只要用墨笔就够了。
2.但这时候画家所描的,实在已经不是竹,而是竹的一种美的姿势,一种活的神气,所以不妨用红色来描。
三、文学(文体)常识
《竹影》选自《丰子恺文集》,作者丰子恺,原名丰润,现代画家、散文家(称谓)。
全文以“竹影”为线索,以几个少年充满童真童趣描描画画的'游戏,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说明艺术并非高不可攀,关键是要培养在生活中感受艺术的能力。
P128注释1 丰子恺,原名丰润,画家、散文家
1. 重点段:P131 第5-6段
(1)竹子难画在哪里?(第5段)(2)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比喻)
说明:中国画重写意(神似),西洋画重写实(形似)。
2.记叙线索:孩子兴趣转移(看人影—画竹影)
3.爸爸的角色:艺术领路人,寓教于乐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10-06
教学设计方案11-14
教学设计方案07-13
优秀教学设计方案06-23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08-30
教学设计方案【热门】09-23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07-29
教学设计方案【荐】10-21
教学活动设计方案10-02
美术教学设计方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