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大鹿》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鹿》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鹿》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1.学习歌曲《大鹿》
2.创编歌表演
3.歌词创编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大鹿》。
2.通过演唱歌曲,创编歌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在音乐创作实践中感受到愉悦。
3.通过歌曲的学习,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乐于助人。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用自己的动作模仿不同的角色。
教学难点:
歌曲中最后一句:“兔儿兔儿快进来咱们手把手挽牢”中的“进来”和“咱们”的节奏是本课的难点所在。
教具准备:
钢琴、CAI、头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课前律动表演《小动物模仿操》,引导学生在表演中感受小动物们在一起的欢乐心情。
2.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希望大家能喜欢。”(CAI师边放录音边讲自编的故事)
2.引出歌名《大鹿》
为了让所有的小朋友都来向勇敢的大鹿学习,法国的一位叔叔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歌名叫《大鹿》。
三、新歌学习
1.播放全曲。
2.歌词学习。
(1)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说出歌词内容。
小朋友,当小兔逃向大鹿的时候,大鹿正在干什么?(大鹿站在房子里,透过窗子往外瞧)。大鹿看见了什么?(林中跑来一只小兔咚咚把门敲)。小兔边敲门边说了什么?(鹿呀鹿呀快开门,林中猎人追来了)。勇敢的大鹿怎么说的?(兔儿兔儿快进来,咱们手把手挽牢)。
(2)全体学生朗读歌词,师生共同探讨用怎样的语气来突出歌曲的意境。
3.学唱歌曲
(1)师弹琴,学生小声跟唱。
(2)难点处理:
“小白兔被谁救了?”(大鹿)。“我们把大鹿救小兔的一句再来唱一唱。”(由此突破难点,让学生容易掌握)
4.歌词处理
以提问的方式分析歌曲所表达的情感以及演唱方式。(出示歌词)
(1)学生读第一句歌词:大鹿站在房子里,透过窗子往外瞧。教师引导提问:清晨,大鹿推开窗子,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他的心情怎样?(悠闲、快乐)。我们要以怎样的方式来演唱呢?(中速、悠闲的)
(2)学生读第二句歌词:林中跑来一只小兔咚咚把门敲。教师引导提问:突然,林中跑来一只小兔,咚咚把门敲。此时小兔的心情怎样?(紧张、害怕)。我们要以怎样的方式来演唱呢?(稍快、紧张的')
(3)学生读第三句歌词:鹿啊鹿啊快开门,林中猎人追来了。教师引导提问:这句歌词中表现出了小兔怎样的心情?(急切、紧张)我们要以怎样的方式来演唱呢?(快速、急切的)
(4)学生读第四句歌词:兔啊兔啊快进来,咱们手把手挽牢。教师引导提问:这句歌词是描写谁的?他的表现怎样?(大鹿镇定、勇敢)我们要以怎样的方式来演唱呢?(稍快、坚定的)
录音范唱,学生仔细聆听后讨论怎样唱才能体现出小兔当时的紧张心情。
5.分角色演唱并模仿小兔、恶狼和大鹿的动作。
四、创编表演
1.学生分组进行创编表演。
2.播放教学磁带,学生戴上头饰上台展示创编的成果。
五、歌词创编
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团结的集体,你们想一想,如果其他的小动物遇到了困难,谁又会去救他们呢?比如:小兔遇到了困难,谁会去帮忙呢?
要求:学生分组进行歌词创编,并分组上台展示。
六、教学延伸(以谈话形式进行)
小朋友,恶狼没吃到小白兔,心理怎样?(生气、愤怒)。只得怎样?(垂头丧气的走了)。小动物得救了,于是会怎样庆祝?(高兴得又唱又跳)。这说明了什么?(团结起来力量大,勇敢能战胜一切)。所以,我们同学之间也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七、结束新课
学生随音乐做各种小动物的动作走出教室。
附:童话故事《大鹿》
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有调皮的小兔,有善良的大鹿,有笨重的大象,还有可爱的小猴、小松鼠等。他们互相帮助,团结友爱,过着幸福的日子。
有一天,兔妈妈叫小兔上山采蘑菇,调皮的小兔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不知不觉,天快黑了,小兔这才拎着篮子采起蘑菇来。当它采完蘑菇正想回家时,一只恶狼恶狠狠地盯着它,向它冲过来。遭了,遇见恶狼了。小兔没命的逃啊逃啊......这时,大鹿正站在房子里,他听见动静后连忙透过窗子往外瞧。看见从森林中跑来了一只小兔正咚咚地敲着它的门,而且小兔还着急的喊道:“鹿大哥,鹿大哥,快开门,林中恶狼追来了。”大鹿急忙把小鹿让进房间并说道:“兔儿兔儿快进来,咱们手把手挽牢。”恶狼没捉住小兔,气得呲牙咧嘴,转身灰溜溜的走了。
《大鹿》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1、 学唱歌曲《大鹿》
2、 简单进行歌表演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大鹿》。
2、 通过演唱、律动、歌表演等多种形式,增强对歌曲的理解与表现,启迪学生的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在音乐创作实践中感受到愉悦。
3、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乐于助人。
教学重、难点:
最后一句的节奏要唱得清晰、准确。
2/4 XX XX | XXXXX | XX XX | X— ||
教学准备:
多媒体、贴图、头饰、打击乐、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1、 随音乐律动进教室。(复习歌曲《小红帽》)
2、 师生问好。
3、 节奏练习。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带来几只小动物,我们一起看看它们是谁?
是怎样叫的?(贴动物图)我们把它们的叫声加上节奏会是怎样的呢?(节奏练习)
(1) 小鸭 2/4 XX XX| XXXX ||
小猫2/4 X — | X — ||
小狗2/4 XX XXX | XX XXX ||
好,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把这几个小动物的叫声合成一条节奏,同学们试试会是怎样的效果呢?
(2) 小游戏 (为掌握本课难点作练习)
2/4 XX XX | XXXXX | XXXX | X — ||
鸭 狗 鸭 猫
同学们刚才的游戏有趣吗?在大森林里有很多的小动物,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大森林,听听大森林里发生的故事。
4、导入,(出示森林情景图)揭示课题。
师:看,在美丽的大森林里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在小路的尽头,有一座漂亮的房子,这个房子的主人是一只大鹿,它不仅勤劳勇敢,还乐于助人,今天,我们要听的就是《大鹿》的故事。同学们听听在这首歌里有哪些小动物呢?森林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5、聆听一遍音乐《大鹿》,并提出问题。
师:音乐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贴出动物贴图)生回答森林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请学生讲故事。
6、 师复述一遍故事,一边用简笔画的形式把故事情景表现出来。
师:在美丽的'大森林里,有一座漂亮的房子,大鹿就住在这个房子里,一只可爱的小兔子正在草地上玩耍,这时来了一个狡猾的猎人,他向小兔子慢慢地靠近,小兔子发现了猎人只好拼命地逃跑。
师:小兔子会逃到哪里去呢?(生回答)
小兔子会向大鹿说些什么呢?
小兔子一边敲门,一边慌张的说到:“鹿呀,鹿呀,快开门,林中猎人追来了!”(生模仿)
大鹿会怎么样?它会向小兔说些什么呢?
大鹿着急地说:“兔儿,兔儿快进来,咱们手把手挽牢!”(生模仿)
最后小兔在大鹿的帮助下,躲进了房子里,猎人只好垂头丧气地走了。
7、 老师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儿歌(歌词),我们一起来打节奏读儿歌,强调反复记号。(出
示歌谱)最后一句重点训练。
8、 再听聆听《大鹿》音乐。
在大鹿的帮助下,小兔脱险了,听它们高兴地唱起歌来。
9、 教唱歌曲。
(1)我们也一起来学唱这首歌曲,首先用“LA”唱旋律,师范唱,学生学唱。师弹琴。
(2)学生小声演唱。
(3)讲解不同角色的情绪,第一句大鹿站在房子里的时候,很悠闲,旋律明快、跳跃。第二句要唱出小兔害怕、慌张的神情,第三句唱出着急的心情,最后一句,力度稍强,情绪饱满,表现出团结起来力量大的精神面貌。(在歌谱上标示出来,重点训练最后一句。
(4)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此曲。
(5)歌表演。师生律动。
(10、情景剧。(分组练习,合作表演)
第一遍打击乐伴奏,第二遍分角色表演,最后一遍一组演唱旁白,一组表演兔子,一组表演大鹿,一组打击乐。)
10、学生实践创作。
师:同学们唱得很好,跳得也不错,真能干,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请你们开动脑筋想想除了用唱和律动的形式来表现这首歌曲,还能用其他什么形式来表现,使这首歌曲更加好听,更有趣吗?
(1)对,我们还可以给这首歌曲加上伴奏,今天老师带了一些打击乐器,我们一起来看看。师说出乐器的名称及示范使用方法。哪个组的同学愿意来伴奏?
(2)这个组的同学们,更要开动脑筋了,想想我们还可以用身边什么东西来为这首歌曲伴奏呢?比如:拍手、跺脚、拍凳子……
(3)我们还需要一个演唱团。选两个组分角色来演唱
好,下面请各组的同学在组长的指挥下,开始训练。
第一遍音乐请伴奏的同学表演,第二遍音乐分角色演唱,第三遍全班合作。(请同学们把道具放在桌子上)
11、总结。
师:同学们表演得真好,就好象是开了一场小小的音乐会,真是团结起来力量大!今天我们学习了《大鹿》这首歌曲,小兔遇到困难时,在大鹿的帮助下,脱离了危险,同学们也要象他们一样,要团结友爱,乐于助人,我们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12、随《大鹿》的音乐出教室。。
最后让我们一起在《大鹿》这首音乐中,边唱边跳,愉快地结束这节课吧!师:小朋友们,再见!
《大鹿》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大鹿》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是一首具有童话色彩的法国儿童歌曲。歌曲旋律明快、跳跃,节奏简洁、紧凑。歌词采用拟人化的叙事手法,幽默风趣,能够让学生从故事中体会歌曲的情感。第一、二乐句旋律明快跳跃,叙述了小白兔从林中来到大鹿家的情景;第三、四乐句,旋律在高音区发展,节奏相对紧凑,表现了小白兔害怕猎人追来的紧张心情和大鹿不怕风险、乐于助人的勇敢决心。演唱歌曲《大鹿》时要结合每个乐句中小动物们所处的情景及当时的心情准确把握歌曲的情绪及演唱速度。唱准四分、八分和十六分音符。
设计理念:
1、“以情景为中心,情感为主线”开展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情景的演变过程中得到情感的体验。
2、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歌曲的特点,通过综合运用欣赏、歌唱、表演等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
设计意图:
1、将音乐教学与故事紧密结合起来,以故事引入,给学生以情感的感受,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
2、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充分的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以真情实感演唱歌曲。
3、感受歌曲的艺术形象,通过体验、感受、表演等相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位学生在参与中获得情感体验。
4、让学生在充分的视听、体验、感受后,达到理解;在演唱和表演中,体会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在感悟音乐中,陶冶情操,得到教育。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故事情节的变化,感受音乐的变化,用富有弹性的声音以真情实感演唱歌曲。歌曲中最后一句的节奏能唱得清晰、准确。
2、使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演唱、创编表演歌曲,增强对歌曲的理解与表现,在音乐创作实践和合作学习中感受到愉悦。
3、通过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懂得团结友爱,乐于助人。
教学重难点:
1、在演唱中结合情景融入真情实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歌曲最后一句:中节奏的掌握。
课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
1、课件(大鹿的故事)
2、钢琴、录音机、磁带、学生自制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律动感受。
教师播放音乐《小红帽》,师生跟着音乐模仿小动物们的动作进入教室,并通过动作和表情表现出听到音乐的感受。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去看看森林里发生的一件非常感人的故事。请和老师一起来听听吧!
(师课件播放《大鹿》的童话故事。)
2、节奏训练:
师:让我们拍着下面的节奏为小动物们取得的胜利表示祝贺!
2/4times;times;times;times;∣times;times;times;times;∣times;times;times;times;∣times;——∣∣
2/4times;times;times;times;times;∣times;times;times;times;times;∣times;times;times;times;times;∣times;——∣∣
(教师和学生一起拍拍训练以上两个节奏,第二个节奏速度放慢一些,尽量让学生掌握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3、激趣提问:故事中: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最不喜欢谁?为什么?
由学生的回答引出歌名《大鹿》,并引导学生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爱护小动物。(板书课题)
三、情景结合,准确演唱
1.整体感知歌曲:
教师播放歌曲录音,让学生仔细聆听并感知歌曲是通过怎样的演唱方式表现出小动物们当时的心情的。
学生认真听完两边后,师提问:这首歌曲有几个乐句?每个乐句中描写的小动物当时处在怎样的情境中?他们的心情怎样?(让学生自由发挥,初步感知歌曲中小动物们所处的.情境以及心理感受。)
2.分析感受演唱方法:
以提问的方式分析歌曲所表达的情感以及演唱方式。(出示歌词)
(1)学生读第一句歌词:大鹿站在房子里,透过窗子往外瞧。
教师引导提问:清晨,大鹿推开窗子,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他的心情怎样?(悠闲、快乐)。我们要以怎样的方式来演唱呢?(中速、悠闲的)
(2)学生读第二句歌词:林中跑来一只小兔咚咚把门敲。
教师引导提问:突然,林中跑来一只小兔,咚咚把门敲。此时小兔的心情怎样?(紧张、害怕)。我们要以怎样的方式来演唱呢?(稍快、紧张的)
(3)学生读第三句歌词:鹿啊鹿啊快开门,林中猎人追来了。
教师引导提问:这句歌词中表现出了小兔怎样的心情?(急切、紧张)我们要以怎样的方式来演唱呢?(快速、急切的)
(4)学生读第四句歌词:兔啊兔啊快进来,咱们手把手挽牢。
教师引导提问:这句歌词是描写谁的?他的表现怎样?(大鹿镇定、勇敢)我们要以怎样的方式来演唱呢?(稍快、坚定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每个乐句小动物们的心情以及演唱方法)
3、情景交融学唱歌曲:
根据以上分析教师边弹凑边教唱歌曲,并引导学生结合故事情景以及小动物们的心情准确的演唱和表现歌曲,注意节奏以及速度的把握。
4、歌曲难点处理:
times;times;times;times;∣times;times;times;times;times;∣times;times;times;times;∣times;——∣∣
①教师带领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边读边拍(拍手、拍桌子、跺脚)来训练节奏。
②师生边拍节奏边读歌词,熟练掌握节奏并演唱,教师重点指导
∣times;times;times;times;times;∣这个节奏。
5.真情实感表现歌曲:
师:让我们再一次完整的体验一下歌曲中小动物们情感的变化带来的演唱方式的变化,也请同学们试着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
(教师再次播放录音学生感受后全班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四、团结协作,创编表演
1.情境模仿表演。
要求全班学生分角色边演唱边模仿小兔、猎人和大鹿的动作,并通过动作、表情、声音来展现小动物们当时所处的情景以及内心的感受。
2.创意表演。
学生小组合作根据歌曲内容进行创意表演,可以加入个人创意,模拟故事情境、动物特点等进行表演
教师放录音,学生戴上自制的头饰分小组进行歌曲创意表演。(特别有创意的小组上台展示表演)
教学反思:
《大鹿》是一首具有童话色彩的法国儿童歌曲。歌曲的旋律明快、跳跃,节奏简洁。本课主要的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结合情景,融入真情实感来演唱歌曲,能够表现出小动物们所处的情景及当时的心情,准确的把握歌曲的情绪及演唱速度。在完整学唱歌曲的基础上,进行故事情景的再现,通过表演,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突出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设计与教学中,我体会到:要找准教材与学生内在情感的结合点致关重要。在研究教材时,我首先考虑:这首歌最吸引孩子的是什么?而学生最感兴趣的又是什么?只有找到了最佳结合点,那么接下来的教学思路便会比较合理,也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学中的重、难点也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在这堂课的设计中无论是新课的引入,歌曲的感受与学唱,还是情境的创设都围绕“以情景为中心,情感为主线”开展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情景的演变过程中得到情感的体验。
【《大鹿》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09-27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11-14
《狮子和鹿》的教学设计10-31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09-10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设计11-21
夜归鹿门歌教学设计11-21
《夜归鹿门歌》教学设计11-08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设计10-06
九色鹿的教学设计10-06
九色鹿教学设计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