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心球》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实心球》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实心球》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心球》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
实心球是九年级学生体育中招考试必考项目,分值是20分,所以实心球技术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本节课是一节复习练习课。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课程学习,懂得实心球是发展上肢、腰腹力量的重要器械。通过练习提高、巩固正面双手掷实心球技术动作,特别是完整动作的用力顺序。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养成自主、合作学习的习惯。
三、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正面双手掷实心球正确的技术动作。
2、难点:身体用力顺序的协调和出手角度、速度的控制。
四、教学、学法:讲解、示范、讨论、
五、教具:实心球、挂图、口诀
六、教学过程
课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方法运动负荷
时间
次数
开始部分1、集合整队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次课的内容、要求
4、安排见习生组织:
要求:快、静、齐
准备部分1、手腕、脚踝、膝关节活动
2、分小组活动:跳小绳、跳大绳
3、实心球球操:
①头部运动
②肩部运动
③腰部运动
④膝部运动
组织:
1、男女分为四小组,男生跳大绳、女生跳小绳。
2、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
要求:
1、个小组长带领好本组成员完成跳绳热身活动;
2、实心球操跟随教师,听口令,努力完成,将动作做规范
基本部分
1、教师请一位同学与自己一起做示范。其他同学观察,并思考两者之间动作的差异。
2、请同学们相互讨论,想一想为什么教师掷的远?并要求几位学生说己的观察结果。(力量、技术)
3、教师做完整动作示范,并叙述动作要点、教授口诀。
4、同学们跟着教师做徒手动作的练习。
5、分组有球练习(正面双手掷实心球)
组织
要求:学生安静观察、认真思考、大胆发言;教师适当引导。
方法:
1、徒手练习时根据教师口令,逐渐由分解动作过度到连贯动作。
2、有球练习时,两人一组,用一球相互投掷。四排两组。
20-30
基本部分
6、游戏“实心球胯下接力赛”
7、放松运动《正面双手掷实心球口诀》
想要把球掷的远
请你牢记这口诀
双脚前后或平行
身体后倾如张弓
双手持球于脑后
蹬地收腹快如风
两臂顺势甩鞭子
出手角度牢记心
勤来运动勤动脑
生活学习好轻松
容易犯的'错误和纠正:
1、出手角度过高或过低
纠正:寻找参照物进行练习
2、用力顺序不协调
纠正:按照口诀反复练习
方法:四列纵队人数相同,听到口令后将实心球从胯下传递给后一位同学,全队最后一名负责将球放入之地位置,一分钟内传递最多的为胜利队。
要求:一人一次只能传递一球,排头和末尾队友可以离队外其余人不可离队,若球在传递时失误脱手,则不可以捡回。
方法:两人相互进行手臂、腰腹的按摩。
结束部分
1、集合整队、器材
2、本次课,表扬优秀学生
3、师生再见!下课!要求:表扬努力练习的同学、积极帮助别人的同学、大胆发言的同学。
《实心球》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和掌握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2.正确计算小数加法。
3.较熟练地口算有效数字为两位的小数加法。
【过程、能力与方法】
1.通过让学生亲历计算方法的获得过程,培养算法思维。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语言进行交流和说理。
3.经历对不同竖式的'观察、比较和分析,培养学生理性思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探索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
2.引导学生对计算结果进行估计,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加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一位小数加两位小数 、整数加小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你会掷实心球吗?怎样才算掷得好?(掷得越远,成绩越好。)
2.在学校运动会中,小胖和小丁丁正在参加掷实心球的比赛。(出示情景图和表格)他们都觉得自己掷得好,请你做裁判,帮他们评一评。
3.小胖在前掷中比小丁丁掷得远,而小丁丁后掷却比小胖远。只要把前掷与后掷的成绩相加,就能算出总成绩。谁的总成绩好,谁就能获胜。
二、探究算法。
1.算一算,小胖的总成绩是多少?
2.算一算小丁丁的总成绩是多少?
(1)出示试一试,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
(2)展示学生作业,互相交流。
(3)完整规则。
你选择哪个答案?为什么?
三、练习巩固。
1.用竖式计算。
(1)了解学生计算情况。
(2)巩固计算规则
2.列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1.小数点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
2.和的小数部分末尾有零时,运用小数性质将计算结果化简。
《实心球》教学设计3
一、教学设计思路
我执教的班级是四年级,主教材是前抛实心球,由于前抛实心球是小学体质健康测试项目,所以这些学生都已经学习过实心球的投掷方法,而且个别素质好的同学,动作掌握得很不错。因此,在课的定位上以“纠错和提高”为主,不以新受课的形式进行。
由于四年级学生腹部力量差,手臂力量和肩带力量比较薄弱,因此,在教学时不宜对“满弓”进行过分强调,造成学生因身体素质跟不上,而影响教学效果。故而,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力所能及的地方,即“持球手型、出手高度、蹬地后的协调用力”这三方面。
在技能技巧教学时,透过“正确的持球动作是怎样的?”和“怎样让实心球投得更远?”这两个核心问题展开。用拇指和食指组成爱心,帮组学生形象掌握大拇指成“八”字相对的持球动作。其次,透过游戏打碉堡帮忙同学提高投掷时的出手高度。在该活动中,首先让学生略微感受挺宽的动作;其次,进行正确的投掷动作教学;之后,纠正学生投掷时屈臂出手的问题;最后,要求学生后脚用力蹬地,练习投掷动作。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①经过本课的学习,明白正确的持球动作,明白在投掷时要直臂出手。②经过学习,全体同学掌握正确的'持球动作,在投掷时能有意识得往上投,70的学生能掌握投掷时直臂出手,其余同学能有意识的刻意模仿。③在打碉堡的游戏中,让学生体验游戏化技能教学的魅力,在分组活动的游戏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教学重点:成45°角投出。教学难点:投掷实心球时成直臂出手。
二、教学过程
1.巧妙激趣,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了兴趣学什么都不难,本课透过巧妙激趣的设计,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首先,在开始部分透过“徒手操”激趣,由于四年级学生对武术类个性感兴趣,当学生在练习当中,听着老师“哈、哈”的声音,学习劲头就上来了,整节操学生模仿的很认真,也很开心。因此,在课的一开始我就上学生喜欢上我。同时,由于徒手操的运动量中等,且设时以肩部动作为主,为实心球的投掷做好了充分的生理准备。
其次,在技术教学时,以“打碉堡”的游戏进行,把学生从无聊的重复练习中拉出来,给课堂练习注入新的生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练习用心性。在第一轮“打碉堡”结束时我次问学生“你们打到了吗”?举手的只有5位同学。我说,“此刻我教你们秘诀,保证能让你们打中?”学生在这个动作的学习时十分认真。在后面的学习中,包括直臂出手动作的学习,分三步进行投掷的学习,同学们都很认真。这就是兴趣的魅力,只有有了兴趣才有动力,课堂才有生机。
最后,在下课前五分钟左右,我让学生练习腰腹的柔韧性,比如“下桥”这个动作,一开始只有女生敢做,男生只能站在旁边看着,等到女生全部都成功了,男生这时也用心的起来了。在我的帮忙下,一半以上的男生都做起来了,只有少数的还是不敢往下倒。在以后的课中还要多加的练习柔韧和协调性。
2.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技术教学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在实心球的教学中不应思考学生动作掌握得如何完美,更加不能刻意最求投掷远度,因为这个年段学生的素质决定了无法完美得掌握动作。因此,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学生力所能及的地方,即首先要掌握持球手型和持球部位;其次,投掷时必须要往高处投,围绕“高度决定远度”的理念进行教学设计;最后,纠正学生投掷时出手屈臂的状况。
3.利用游戏进行补充练习
本节课的主教材是投掷实心球,是以上肢练习为主,因此在后面设计的游戏是以下肢活动为主,进行补充练习,促进身体平衡发展。同时,安排4人一个小组进行游戏,提升课的运动量,提高课的练习密度。
4.有效开展表扬与批评
在一节课中,表扬与批评是必要的,表扬有激励作用,批评有遏止作用。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有效的进行表扬与批评对学生进行鼓励和教育。
例如:在教学中,有的同学投掷动作很漂亮,我及时给一个大拇指。当他们投掷过了线,我提醒学生以“耶”的首饰为自己庆祝。其次,在教学中我发现有3、4个同学在后面玩实心球,没有听我讲课,我及时在全班面前进行批评教育,保证整节课学生都能认真听讲和学习。
三、有待改善的地方
1.语言不够精炼
精炼的语言和抑扬顿挫的提问和讲解是一节好课的前提,它能有效吸引听课老师的耳朵。我这节课,语言不够精炼,有很多地方都没有事先设计好,在课堂教学中是想到什么就问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大大影响教学效果。
2.课堂教学体态有待改善
课堂教学体态包括教师的站姿、表情、动作等这些无声语言,在这些方面我有待改善,在以后的课中,我会好好的努力的。
3.教学评价机制有待加强
这节课上下来,自己感觉评价的次数不是很多,有效评价几乎没有,关键问题在于我缺少一个良好的评价机制,不明白该何时评价,怎样进行有效评价。在这一方面我还要很好的去完善下。
四、总结
上述这些问题都是在今后教学中有待加强的,总的来说这节课上下来给自己又是一次锻炼,也是一次提高。透过这么一节课的教学,让我明白了有些细节该如何处理,体会到很多平时上课不会出现的问题。
当学生面临学习困难,个性是比较差的学生,我们教师更加不能置之不理,首先要寻找该生的闪光点,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再加上教给他们切合自身实际的练习方法,加以正确引导,耐心细致地讲解,不厌其烦地指导,督促其练习,工夫不负有心人,保证能教好每一位学生。
【《实心球》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实心球》教学设计07-29
实心球教学反思08-12
关于前抛实心球的教学反思01-21
实心球教学心得体会11-22
实心球教案08-06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9-25
《学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01-09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01-11
教学教学设计11-17
教学设计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