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

时间:2021-03-11 16:42:2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

《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读中想象,感悟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内容、特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教学重点:

  感悟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内容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导语:在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这幅图到底画了些什么?有些什么特点?《清明上河图》这篇课文作了具体的介绍。课文文笔优美,描写生动,大家一定会喜欢的。

  二 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老师要求学生根据“阅读提示”,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找到问题答案,然后小组交流。问题是:

  这幅图画到底画了些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三 赏读,展开想象。

  《清明上河图》图美,文也美,课文生动地表达了画面的内容,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一边读课文,一边看图画,并随着课文展开想象。

  学生读文,看图,想象。

  四 美读,表达情感。

  我们要通过朗读,把《清明上河图》的美表达出来,你最喜欢图的哪一部分,就读哪一部分,先自己读,然后读给其他同学听。(朗读“市郊景象”这部分内容,开始时语调宜舒缓;朗读“汴河两岸”语气渐趋热烈;朗读“繁华街市”更为热烈。)

  第二课时

  一 尾段导入,了解意义。

  课文最后一段点明了《清明上河图》的学术意义,不仅在我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请同学们把课文最后一段读一读,想想这幅图画在哪些方面,为研究我国宋代社会各方面情况提供了有价值的形象资料。

  学生读书,思考。

  二 小组合作,专题探究。

  接下来分小组学习,每个小组自定一个专题,如“风俗人情”“桥梁建筑”“道路交通”“人际关系”等,然后从整幅的《清明上河图》上认真地查找,用心分析画面上的内容,把符合专题的内容一一找出来。

  老师提供资料,供学生查找。

  三 班上交流,适时指点。

  班上汇报交流,老师要给予适当指点,特别是学生容易忽视的部分,老师给予补充;学生分析判断错的,老师予以纠正。

  风俗人情:一是游戏活动,二是清明活动,三是市招类;

  桥梁建筑:茅屋、瓦屋、华屋、殿宇、庙、摊子、战台、桥、墙、牌坊;

  道路交通:一是船,二是车,三是轿子,四是骆驼;

  人际关系:做生意的商贾,骑马的官吏,看街景的士绅,叫卖的小贩,乘坐轿子的大家眷属,身负痛篓的行脚僧人,问路的外乡游客,听说书的街巷小儿,酒楼中的豪门子弟,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等。

  四 按专题习作。

  以《〈清明上河图〉中的风俗人情》或《〈清明上河图〉中的桥梁建筑》等写一篇介绍清明上河图的短文,也可写读了课文或欣赏了这幅名画的体会。可以个人写,也可以小组合作写。写后互相读一读。

  (说明:如果条件较差的班级,即缺乏《清明上河图》光盘、课件、较完整的《清明上河图》图片的班级,可不上第2课时,教学目标中相应减去第3条)

《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及其在我国绘画史上和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

  学习课时: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激情导入,出示课题。(出示CAI《清明上河图》全图的画面)

  在上课之前,请同学们先欣赏一幅我国古代绘画,想一想这幅画给你的印象是什么?(交流)它是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一颗璀灿的明珠。是宋代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介绍这幅绘画作品的。(板书:24 清明上河图)

  二、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本文比较详尽地评介了我国古代一幅极其珍贵的绘画作品的内容、特点及其重要价值。

  三、自学《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

  课文里是分哪几个部分介绍《清明上河图》画面上的内容呢?(板书:市郊景象、汴河两岸、市井街道)

  A.分组自学画面内容。(分成三组学习)

  B.汇报交流。

  1.《清明上河图》的市郊景象(出示CAI)

  (1)观察画面,结合课文内容思考问题问题。

  (2)这是什么季节?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枝芽萌动、农田初绿。

  (3)这一部分写出了人们的哪些活动?给你总的感觉是什么?

  赶集的人们驮着货物从条条道路向城里进发,码头停泊数条大船,人们忙着搬运粮食,这些都准备进行交易。

  春意盎然,一派繁忙的景象。

  2.《清明上河图》的汴河两岸(出示CAI)

  (1)观察画面,结合课文内容思考问题问题。

  (2)“热闹非凡”是什么意思?从哪儿看出热闹非凡?

  不是一般的热闹,而是非常热闹。这从“行人众多,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可以看出来。

  (3)“人声鼎沸”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作者能写出这些声音说明了什么?

  3.《清明上河图》的市井街道(出示CAI)

  (1)观察画面,结合课文内容思考问题。

  (2)这一部分给你的总的感觉是什么?(好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

  (3)从哪儿看出这“繁荣昌盛的景象”?“百家艺向春售,千里农商喧日昼”是什么意思?

  各行各业,五行八作的人们各自展示自己的绝活,在明媚的春天里,购物者人来人往,商家店肆生意兴隆。

  (4)街市上都有哪些人?课文里是怎样描写的?

  “士农工商”写出了人们的社会阶层;“男女老幼”写出了不同的性别和年龄;“骑马的,乘轿的”写出了他们的社会身份;“购物的,叫卖的”写出了买卖双方。无论阶层、社会地位、年龄性别,他们共同组成了这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

  四、自学第五、六自然段。(讨论、汇报)

  作者分三个部分详尽地描述了《清明上河图》这幅画作品的具体内容。这幅作品它又有什么特点呢?作者又是对它怎样评价的呢?

  1.《清明上河图》这幅长卷,给你总的印象是什么?课文是怎样描写它的特点的?谁能找出来读一读?我们可以用书中的哪两个词语来形容?(板书:规模宏大、场面繁杂)

  2.对于这样的一幅作品,作者是怎样对它评价的?

  (板书:重要地位、历史价值、珍贵资料)

  它不仅在我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还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成为研究我国宋代社会各方面情况的极其珍贵的形象资料。

  五、指导朗读。

  本课虽然是一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但文中对画面内容的`描述生动具体,而且饱含着对作品赞赏的情感。所以我们在读课文时要进入情景,对描述的画面必须展开想象,达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境界。

  六、朗读欣赏。(出示CAI)

  边看、边听、边想、边说。

  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市郊景象 重要地位

  《清明上河图》 汴河两岸 规模宏大,场面繁杂 历史价值

  市井街道 珍贵资料

  资料提供者:

《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说明文,比较详尽地评介了我国古代一幅极其珍贵的绘画作品的内容、特点及其重要价值。全文结构紧凑,语言生动精练,把这幅名画写得具体、细致,栩栩如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描述画面的部分。

  2、基本读懂课文,了解《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及其在我国绘画史和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感悟我国古代人民的艺术才能。

  教学重、难点

  了解《清明上河图》的特点,并想象画面内容,激发学生对古代灿烂文化的热爱。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将通过阅读一篇课文来欣赏一幅世界名画——《清明上河图》。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师:这幅画是我国艺术瑰宝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这幅画到底画些什么?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价值呢?读了课文,我们就会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己试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注意读准带注音的字的字音。

  2、指名读课文,正音指导。

  三、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1、默读思考:这幅画到底画了些什么?它有些什么特点?

  2、讨论、交流

  ⑴、这幅画画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描绘市郊的景象,第二部分描绘了汴河上和河面的拱桥上的一派繁忙的景象,第三部分描绘了汴河两岸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

  ⑵、这幅画的特点:利用鸟瞰的构图方式,将浩大繁复的场面置于长不过两丈、高不过一尺的画面上,无论状物画人,笔笔精到,一丝不苟,惟妙惟肖。

  四、精读重点段落,想象大意

  1、从描述图画内容的三段文字中,自选喜欢的一段,读熟读懂。

  2、讨论交流读懂的内容和不明白的问题。

  3、自己练习口头描述图画中所画的场景,描述时尽量加上自己的想象。

  同位互相交流、练说。

  4、师:谁愿意扮演解说员,向游人介绍你喜欢的那个场景?

  指名交流。

  师引导评议:介绍时是否展开了想象,是否比较形象地描绘出了图画上的场面。

  五、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自读最后一段,想想读了以后有什么体会,与同学交流交流。

  2、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清明上河图》的艺术成就,及在绘画史上的地位和历史价值。

  六、自由朗读课文,图文对照欣赏名画

  七、作业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画面内容。

  板书设计:

  市郊景象 农民繁忙

  清明上河图 汴河两岸 欣欣向荣 极其珍贵

  整座街市 繁荣昌盛

  教学反思:

  在完成了《清明上河图》这篇课文的教学以后,我认真回顾了整个教学过程,总体感受是:有一得,有一失。

  抓住重点,引导学生读文想象,培养了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是这堂课的最大收获。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但在以往的多数略读课文的教学上,我都没能较好地做到这一点,总是不放心这不放心那,结果几乎是将其等同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了。在设计《清明上河图》的教学时,我首先确定了一个目标:要通过阅读这篇课文,让学生认识这幅世界名画,“看一看”这幅世界名画。所谓“看一看”,自然不是指真的去目睹一下,而是指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在脑海中去想,去看。于是,在教学中我始终围绕着这个目标,通过“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初读课文,扫清生字词障碍;快速阅读,整体感知”等环节,一步步地为读文“看”图做好了铺垫。在“精读重点段落,想象欣赏”环节,学生的解说让我这个“游人”似乎真的感受到了汴城市郊的宁静与繁忙、汴河两岸的欣欣向荣和街市的繁荣昌盛。

  没能充分地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这堂课的最大缺撼。这篇课文虽是一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但文中对画面的描述生动具体,而且饱含着对作品赞赏的情感,适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考虑时间的问题,指导得不够充分。现在想来,如果在学生自选重点段落,练习读熟练以后,即讨论交流时,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尤其是一些精彩的语句,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境,不仅能够水到渠成地解决指导感情朗读这一问题,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读文想象,想象“看”图。

【《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

2.《藏戏》教学设计

3.《绿》教学设计

4.《礼物》教学设计

5.《白杨》教学设计

6.《山雨》教学设计

7.《品质》教学设计

8.《孔乙己》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