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不怕丢失的钥匙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不怕丢失的钥匙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不怕丢失的钥匙教案1
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进行对话的过程。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倡自主学习,自悟学习,自得学习,强调了要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所以,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以朗读为训练主线,让学生在反复与文本对话中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体会主人公情感的变化。借助课件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突破难点感受现代科技的神奇。采取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感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目标:
1、 学会8个字,会认10个字。
2、 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
3、通过读文,了解“指纹锁”的特点,感受现代科技的神奇,激发学生对现代科学技术的探索兴趣。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了解“指纹锁”的特点,感受现代科技的神奇,激发学生对现代科学技术的探索兴趣。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生词卡、钥匙的'图片、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识字写字;学习l—3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 板书“钥匙”,指名读词。
2、 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钥匙?你想要一把什么样的钥匙?
3、 板书“不会丢失的钥匙”,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难读准的字多读几遍。教师巡视辅导。
2、组内自主识字。教师要注意发现会学习的小组,教学生小组合作的方法。
3、检查初读效果。采用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挑读等形式,大面积检查学生初读情况。
4、送生字宝宝回家,默读课文。要求:静下心来读课文,嘴里不出声,在心里读。一边读一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5、学习课文的1—3自然段。了解事情的起因,并朗读。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上面写有“系、喔、哄、吱”四个字,问学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你最会记哪个字?
2、书写时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握”,学生在书上描红。
4、在本子上练习。
不怕丢失的钥匙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会认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
3.通过读课文,了解“指纹锁”的特点,感受现代科技的神奇,激发学生关注现代科技发展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记忆书定10个生字,会认7个字。
2.感受现代科技的.神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老师扮演岚岚,着急地告诉同学们:“我的钥匙丢了,这可怎么办?”,“你们有没有谁丢过钥匙?”“唉,丢了钥匙可真不方便,如果有一把永远不会丢失的钥匙就好了。”
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去见识见识一种不会丢失的钥匙吧!
二、学习生字
1.想见到这种神奇有钥匙先得过生字关。(出示生字卡)请同学们自由读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读,重点指导读准“匙”“捏”“插”。
3.指导识记生字。
三、初读课文
1.同桌互读课文,要求把音读准,句子读通。
2.开火车检查读课文。
四、老师小结
五、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抽读生字
2.抽读词语
二、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1-4自然段,边读边想这把不会丢失的钥匙是怎样的?老师提醒学生注意默读要求:不出声、不指读、不动嘴。
2.指名回答,齐读课文1-4自然段。
3.小实验:老师用手指开教室门的锁,咦,为什么开不了?手指钥匙是开什么锁的?怎样开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5-12自然段。
4.四人小组交流。
5.小组汇报“指纹锁”的外形特点和使用方法。
6.多么神奇的“指纹锁”呀?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好好读一读5-12自然段,再次感受神奇的“指改锁”。
三、拓展交流
1.交流课前收集资料:各种各样的锁,教师适当介绍“指纹识别技术”和“生物特征识别”的相关知识。
2.你想为自己配一把什么样的钥匙。
四、作业设计
写一写或画一画你设计的锁和钥匙,评选“最佳设计师”。
板书设计
不怕丢失的钥匙
永远不会丢失的钥匙——手指
指纹锁
【不怕丢失的钥匙教案】相关文章:
《天冷,我不怕》教案12-14
《不怕看医生》小班教案11-27
《病毒我不怕》教案(精选7篇)09-12
《我不怕》幼儿园教案11-16
大班心理健康黑夜我不怕教案12-31
票据丢失承诺书09-05
票据丢失承诺书10-25
丢失东西感谢信11-17
丢失东西检讨书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