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案

时间:2025-11-18 16:27:30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识字教案汇总九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识字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识字教案汇总九篇

识字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10 个生字。

  2 .比较“礻、衤”、“宀、穴”两组容易混淆的偏旁。

  3 .看图熟读词语,借助插图理解词语,正确流利地熟读词串构成的韵文。

  ☆ 教学重难点

  ⒈认识本课生字,正确书写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美观。

  ⒉能够区别形近偏旁。

  ☆ 教学准备

  ⒈生字卡片、“礻、衤”、“宀、穴”偏旁的演变过程的多媒体课件及文中插图。

  ⒉指导学生课前搜集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和有关祖先的知识。

  ☆ 设计思路

  《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课前后两部分的结构相似,因此,在学习、总结前半部分的基础上,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究讨论后半部分的内容,在轻松愉快、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究汉字规律,加深对字、词、韵文的理解与积累。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案序号61

  设计理念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⒈小朋友,这儿有两组字,你们认识吗?出示“江、河、海”、“柳、杨、松”,指名认读。这两组字为什么用这样的偏旁?

  ⒉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以形近偏旁带生字形式出现的看图识字课文,认识一些新朋友。

  ⒊板书课题,齐读。

  二、借助图画,初读韵文

  ⒈(出示图和第一、二竖行)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

  ⒉图上画的是什么?不认识的可以请教组内其他小伙伴。

  借助拼音读词语,读准字音。会读了的读给其他小朋友听,不会读的互相帮助。

  小组长带领小伙伴合作读,互相正音。

  ⒊不带拼音,自由练读,然后开火车读。

  三、探究规律,区别“礻、衤”

  ⒈了解“礻”的演变过程。

  出示“神话、祝福、祖先”,读一读,找一找,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多媒体显示“礻”的演变过程,观察“礻”的古文字像什么?

  看看图,读读词,想想这些字为什么都有“礻”这个偏旁?(与神仙、祖宗等有关)

  ⒉了解“衤”的演变过程。

  ⑴出示“裙子、裤子、衬衫”,读一读,找一找,你们发现了什么?

  (多媒体显示“衤”。)认识袜。

  ⑵同桌合作:看多媒体演示“衤”的演变过程,讨论“衤”的古文字像什么。这些字为什么有“衤”这个偏旁?(大都与衣服有关。)

  ⑶全班交流。

  ⑷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字也有“礻”或“衤”这个偏旁。

  四、诵读韵文,理解拓展

  ⑴出示“神话、祝福、祖先”。指名读。

  ⑵出示图。小朋友,这些都是神话故事中的人物,请你们拿出自己搜集的神话故事和有关祖先的知识交流交流。(教师积极地参与其中。)

  ⑶说话训练:对你的好朋友说一句祝福的话。

  ⑷齐读这组词。

  ⑸出示“裙子、裤子、衬衫”。

  ⑹小朋友,“裙子、裤子、衬衫”都是衣服中的一种,你还知道哪些衣服名称?⑺指名读,齐读这组词。

  ⑻连起来诵读每一二两行。

  五、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⒈出示生字,指名组词读。

  ⒉同桌交流:怎样记住这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⒊集体交流:。

  ⒋教师指导书写:这些字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⒌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练写,教师巡视指导,相机纠正写字姿势

  教学反思:“礻”和“衤”区别开

  这一环节,从复习旧知入手,为学习新内容做铺垫,并以“儿童化的语言”引导学生认识新朋友,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热情,进入学习状态。

  采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方式复现词语,学生始终处于兴奋之中,在愉快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认识词语。

  通过多媒体揭示汉字的演变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充分利用课前预习,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好习惯,使学生对词的理解不局限在课本上。同时,发挥小组在学习中的互相作用,让每个学生在开放的氛围、个性化的言语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火花,很快地掌握新知。教师参与各组的交流讨论,进行精要点拨,更是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伙伴学习“达到最佳效果。

  不进行繁琐的字形分析,将字形相近的字放在一起让学生比较,并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汉字,达到让学生自主识字的目的。

  第二课时教案序号62

  设计理念

  一、复习检查,激趣导入

  ⒈开火车抽读学过的生字词。

  ⒉指名说说“礻”和“衤”的用法。

  ⒊过渡激趣: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带有“礻”这个偏旁的字大都与神仙、祖先有关,带有“衤”这个偏旁的字大都与衣服有关,只要我们根据意义来识记,就不会把偏旁写错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识字7”,比一比谁最爱动脑筋,谁能最快最准地在今天学习的词语中发现规律。

  二、探究规律,培养能力

  ⒈自学:看图,想想图上画的是什么,再自由读第三、四行,注意读准字音,词语连读。

  ⒉检查自学情况:开火车读词语,教师相机正音。练读中认识想对应的事物。

  ⒊小组讨论学习:找一找这些词语中的规律,想想实物、古文字、偏旁的联系。

  ⒋全班交流: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室、宅、家”三个字都有“宀”这个偏旁,“窝、窗、窟、窿”四个字都有“穴”这个偏旁。)(多媒体分别显示“宀”和“穴”。)

  多媒体演示“宀”和“穴”的演变过程。

  ⒌引导学生小结:“宀”表示房屋,带有“宀”的字大都与房屋有关;“穴”表示在土坡或山坡上挖的洞,带有“穴”的字大都与洞穴有关。

  ⒍齐读第三、四行。

  ⒎你们还知道哪些字也带有“宀”和“穴”偏旁?

  三、诵读全文,总结拓展

  ⒈将本课12个词语卡片分发给学生,分成四组上去贴在黑板上,并由贴的学生做小老师领读。

  ⒉集体诵读整篇韵文。

  ⒊总结:我们中国的汉字真奇妙,有些字只要根据字的偏旁就可以理解意义。课后,大家可以找找平时容易写错的字,用上今天学到的本领,想想有什么好方法来分清、记住这些字。

  四、识写生字,培养习惯

  ⒈练读生字并组词。

  ⒉看笔顺图,在课本上按笔顺描红,并想一想怎样记住它们。

  ⒊交流:你学会了哪个字?做小老师教教大家。教师点评。

  ⒋学生在《习字册》上认真书写,注意写字姿势。

  教学反思:“宀”和“穴”偏旁区别

  这一环节的教学,以小组合作、探究了现为手段,变“教师讲”为“教师引导下的自读自悟”。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理解和积累语言,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得法于课内,延伸于课外,鼓励学生课后去大胆实践,增强了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放手让学生自学生字,做小老师教生字,学生自学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在如此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学习的热情高涨。

  篇课文属于看图读韵文识字,它吸收了传统识字教材的编写经验,将同偏旁的字写在一起让学生认读。课文以偏旁带字的形式列出了两组词语。本课时主要学习第一组字、词,其中有一些是“鸟”旁,有一些是“隹”旁,但都表示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教学时,我努力让学生进入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使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兴趣盎然地加入到学习活动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接受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识字教案 篇2

  一、 激趣导入,整体感知

  1. (出示荷塘图片)夏天来了,老师带小朋友们去小池塘边游玩。看,池塘里长满了荷叶,开满了荷花,多美呀!连青蛙和小鱼都被吸引来了,它们在做什么呢?请大家把书翻到《识字2》,听老师来读一首小诗,听的时候要注意:眼睛看着字,耳朵听声音,字字入目,声声入耳。

  2. 小朋友们听得可真认真。让我们自己来借助拼音读读吧,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词语连读不拖音。

  3. 再和同桌互相读一读、听一听。如果听到有读错的地方,等他读完后再告诉他。

  二、 细读儿歌,学习字词

  1. 学习:万片荷叶

  (1) 我们来到池塘边,一眼望去,满池都是碧绿碧绿的荷叶!(出示词卡:荷叶)读一读这个词。请读得好的学生做小老师,带大家读。

  (2) 以评促读:“叶”是一个整体认读音节,一口读出来,读准它哦!荷叶圆圆的、绿绿的,真好看!绿色的荷叶可真像一把大伞呀!

  (3) 满池的荷叶,给你什么感觉?

  (4) (出示词语:万片荷叶)谁来读?荷叶可真多呀!“万”,表示数量很多。读的时候,口腔打开,发音饱满,我们一起读一读。你们看,满池的荷叶多得都数不清了!再读读这个词语。

  2. 学习:千朵荷花

  (1) 小朋友,你们瞧,满池的荷叶中,什么盛开了?

  (2) (出示词卡:荷花)盛开的荷花多美呀!荷花张开了花瓣,开得真好!谁再来读读?

  (3) 盛开的.荷花又多又美。(出示词语:千朵荷花)谁来美美地读一读?荷花可真多呀!这儿一朵,那儿一朵,多得数不清了!谁再读读?

  (4) 看,“朵”字上面就像是花,注意花儿没有刺,上面部分不带钩哦!树木的“木”字。满池的荷花姿态各不相同,这一朵全开了,那一朵还是花骨朵呢!太美了!一起读读这个词语。

  3. 学习:百条小鱼

  (1) 万片荷叶,千朵荷花,把谁吸引来了?(出示词语:百条小鱼)谁来读?你能读出鱼儿的多吗?(正音)百,口腔打开,发音响亮。(指名读,开火车读)

  (2) 灵活、小巧的鱼儿,在水里自由地游来游去,可开心啦!(一起读)

  (3) 小鱼的身体长溜溜的,在水里游得好灵活啊!这里一条,那里一条,这么多条小鱼在荷叶下面游来游去,像在捉迷藏呢!(齐读)

  4. 学习:十只青蛙、一个合唱指挥家

  (1) 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青蛙的叫声)谁来啦?

  (2) (出示词卡:青蛙)青蛙张大嘴巴叫呱呱,“蛙”字要张大嘴巴读——谁来读?青蛙是消灭害虫的能手。注意:“蛙”字是“虫”字旁。

  (3) 来了几只小青蛙呢?我们一起数一数吧!

  (4) (出示词语:十只青蛙、一个合唱指挥家)谁来读?看看插图,这边十只青蛙一起在唱歌,那边一只青蛙就像是一个合唱指挥家,手里还拿着一根指挥棒呢。(男女生分别读)

  (5) 开口唱歌,需要用到嘴巴,“唱”这个字就是“口”字旁。(齐读)

  三、 整体回顾,学习写字

  1. 这节课,我们来到了美丽的荷塘边,欣赏了荷叶、荷花,看到了小鱼游,听到了青蛙唱歌,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

  2. 课文里的生字还认识吗?开火车认读。

  3. 指导写字:

  (1) (出示:万)老师边范写“万”字,边提示笔顺和新笔画:横稍长,第二笔是个新笔画,叫横折钩,最后一笔撇稍短。

  (2) (出示:千、个)引导观察“千”“个”都有笔画“竖”,都要写在竖中线上。老师边范写边提示:“千”中的竖是悬针竖,而“个”中的竖是垂露竖,可以联系缝衣针和露珠的形象,帮助学生区分这两种竖的不同写法。“个”上面的“人”字撇捺要舒展,像撑开的伞面。

  (3)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点评反馈。

识字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欣赏风景

  1、孩子们,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请同学们欣赏。

  2、播放课件。(呈现三组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画面,并配有优美的背景音乐。)

  (设计意图:以强烈的视觉效果为学生创设情景,以直观的画面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景色,为学习下文作好铺垫。)

  二、正确读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试读词语:

  同学们,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丰收的季节。这一册的《识字1》,就收集了12个有关秋天的词语。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己读一读。要求把每个词语读正确,注意不认识的字,文中不出现拼音了,生字宝宝的音在下面呢!可要把它念准哟!

  2、分组互助读词语,再开火车读词语:

  找个小伙伴一起学习:把会的的词语读给同伴听,不会的请小伙伴帮帮满忙。

  3、出示生字,学生自主认读。(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层、尽、染、淡、登、翠、爽、壮”。)

  4、开火车读生字。

  5、每个同学再自由大声朗读。

  (设计意图:进入二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这个环节放手让学生自学生字,为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品质,和同伴一起学习,既可以让他们互相帮助,培养他们的协作能力,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三、反复认读,强化识字

  1、这12个词语中,有11个生字宝宝要和我们交朋友。同学们再看看屏幕认一认。

  2、没有拼音,再认认生字。

  3、把生字宝宝介绍给小组内的伙伴。

  4、比一比,谁交的朋友多?谁记得牢?

  四、读中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

  2、分组试读,互相帮助,力求读正确。

  3、多媒体演示秋天的画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4、学生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实际,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

  5、多种形式读:

  ⑴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⑵美读,要求:读得有感情。

  ⑶自由读给喜欢的小伙伴听。

  五、指导写字,巩固识字

  1、出示书写的生字:

  宜实色华谷2、谁能读?

  3、谁能想办法记住这些字?交流识字办法,如:“华”一个十字架,上面有文化;“谷”八个人有口。

  4、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在田字格中怎么写漂亮?教师范写。

  5、在书上先描,再写2个,要求写正确、漂亮。

  【教后记】这一课12个描写秋天的成语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秋景图。一开始,精妙绝伦的课件就牢牢锁住学生的眼球。学生在一遍遍地朗读中认识了这一课的生字,也是懂非懂地感受到成语的意思。老师的'朗读很好的把学生带入到美丽的秋景中,学生的朗读跟随着教师的范读也一步步在进步。值得一提的是,本节课花在解释词语的时间有点冤,因为这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范围,并且效果也不佳。

  第二课时一、认读字词,复习巩固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学生齐读,开火车读。)

  2、出示词语卡片认读。

  二、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课件展示,选出与图上景色相对应的本课词语,如:在丰收的田野上,贴上“五谷丰登”。在丰硕的果园里,贴上“瓜果飘香”。在蓝天白云上,帖上“天高云淡”。在秋色浓浓的森林中,贴上“层林尽染”。

  2、贴上后,谁能在美美地读一读?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加深感悟,体会秋天的美丽。

  (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应图文结合,学生根据美丽的图片能说出是哪个词语,在此基础上紧跟着朗读指导,可以实实在在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让学生在“感文”的基础上“悟文”。)

  三、课堂练习,巩固积累

  1、出示“我会读”词语,请同学们自由读。

  2、分小组读“我会读”中的词语,巩固认读生字。

  3、自编字谜,在编字谜、猜字谜的过程中自主识字。

  四、在应用中巩固识字

  1、生字找朋友。

  2、卡片游戏《找朋友》。

  五、积累中巩固识字

  1、认读字音。

  2、根据规律分析字形,记住字形,如:“宜”与“实”,上边都有一个宝盖儿,区别在于“宜”的下边是个“且”,“实”的下边是个“头”。

  3、分组说说自己喜欢的记字方法。

  4、说说难写的字和容易写错的字。

  5、师范写,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指导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6、学生练习。

  六、实践活动

  1、“庆丰收”: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收获了粮食瓜果,我们收获了词语。分小组整理收集到的秋天的词语,在班上展示、交流,看谁获得了词语大丰收。

  2、关于秋天的词语:

  一叶知秋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

  秋风过耳秋风萧瑟秋雨绵绵秋收立秋中秋节

  【板书设计】

  【教后记】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又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不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是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上节课,围绕着词语让学生理解词义,学生兴趣全无。这节课,图片一出,无需老师多作解释,学生轻轻松松就说出了哪图配哪词。作为低年级教师,必须要客观、科学地从学生的知识框架出发,踏踏实实地进行教学。在第一课时束后,布置学生回家找有关秋天的词语,结果找到好词语的寥寥无几,成语更是少得可怜。学生对词语的匮乏相当严重,看来加强对学生课外书的引导已势在必行。

识字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1个生字只识不要求写;认识金字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知道一些有关旅行的知识和我国重要的旅游景点。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小朋友,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地方?能说给老师听听吗?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和旅游有关的归类识字课文。板书课题:识字2(齐读)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1.看看有几幅插图,图上画了哪些著名的景点。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指导看图,学习部分生字词

  出示第一幅挂图,观察说话。

  1.老师向同学们介绍哪几种交通途径?[相机出示词卡:公路、铁路、水路]

  2.指名读生词。

  3.公路、铁路、水路上的交通工具分别是什么?(汽车、火车、轮船)

  4.你喜欢哪种交通工具,为什么?

  小结:图上的老师不仅向同学们介绍了公路、铁路、水路这三种交通途径,还向同学们介绍了一些与旅行有关的`事物。

  5.同学们出去旅游在外面住宿的房子,称为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旅馆]

  6.为了游览,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去,叫做什么?[相机出示词卡:旅行]

  7.在旅行的途中,叫做什么呢?门目机出示词卡:旅途]

  8.比较旅途、旅行这两个词的不同。

  9.出示填空。

  (1)公路上的交通工具是。

  (2)铁路上的交通工具是。

  (3)水路上的交通工具是。

  四、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

  要求:读准音节,看清字形。看看挂图,想想字义。

  五、教师检查自学效果,并加以指导

  1.认读生字,正音。

  2.用旅、馆扩词。

  六、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第一组词语向我们介绍了哪三种交通途径?(公路、铁路、水路)第二组向我们介绍的与旅游有关的词语是哪些?(旅馆、旅途、旅行)

  七、指导书写

  1.学生看笔顺图,记忆铁、旅、馆的笔顺;认识金字旁。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按铁、旅、馆的笔顺书空。

  3.用旅行说一句话。

  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

  出示第二幅图。

  1.图上的两个同学游览了哪些自然景观?[相机出示词卡:西湖、漓江、三峡]

  2.老师介绍这几处景点。

  3.你们觉得这儿的风景美吗?能看图说说美在哪儿吗?指名学生说图。

  4.图上的两个同学游览了西湖、漓江、三峡后,来到了我国伟大的首都北京,他们在北京看到了凝聚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的伟大工程。[相机出示词卡:故宫、运河、长城]

  5.教师介绍故宫、运河、长城。

  6.同学们从图上看到这些伟大的工程,想说些什么?

  7.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以上生字词。

  三、指导读韵文

  1.范读、自由读、齐读。

  2.读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以我喜欢X

  X为题看图说话

  五、指导书写

  1.按峡的笔顺书空。

  2.教师范写生字。

  3.在《习字册》上描红,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4.在《习字册》上仿影、临写。

识字教案 篇5

  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内容。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识字教学的重要任务;激发学生学习中国汉字的兴趣,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使命。针对一年级孩子刚开始识字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办法。一年级的识字教学点滴-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一、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

  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在教学中除了帮助学生识字外,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在教学《认一认2》时,先出示要识的字的图画,想一想它们是谁?然后出示生字,教师示范读、领读。从而小结出一种认字方法:根据图我们可以认识与图相关的字。在认识的过程中,课文的“狗”以“犬”表示,因此出现了偏差。我便相机出示了拼音,再读。又小结出一种方法:根据字上面的拼音认识相对应的字。好奇心与求知欲被激发,学生有了学习的积极性。

  二、识字与生活相联系

  语文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生活即课堂,课堂即生活”。

  针对低年级学生认知的直观性的特点,加强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整合,让识字教学生活化,学生会倍感亲切、有趣。/soft/学生们能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也会倍感自豪。教材中许多生字孩子们在生活中都比较熟悉,我们在学习时不必逐个讲解,而是可以先问学生,这一课的生字你已经掌握了哪些?你是怎么学会的?在教学《识字2》时,我把学生领到了操场的一角,那里是幼儿园的活动场所,有“木马、滑梯、荡船、转椅、绿树、红花”与要学的课文相接近。我拿了准备好的生字卡片,请学生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然后一一对应地贴在上面。“想玩一玩吗?”学生一下子就来劲了。“你得说出它的名字。”于是孩子便想了各种办法来记住这些词语。让孩子摆脱正襟危坐的束缚,活动在自由、开阔的时空,在游戏中自我发现,自主学习。是一种快乐。

  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学生的校内外生活是他们的识字重要领域。学校是知识的殿堂,识字资源极为丰富,办公室、告示牌、宣传标语、植物名称等,都是孩子的学习资源。在思品课中有《认识我们的校园》一课,我与任课一起带领他们参观校园,一边参观一边识字。在有意与无意中,很快孩子认识了许多汉字。

  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识字也是一种有效的识字方法。一年级的孩子都有强烈的好奇和求知欲,特别喜欢有趣的故事、儿歌以及自然知识。我常鼓励孩子课外阅读注音读本,借助拼音认识书中的生字,巩固生字。增长知识,学会思考。同时,通过课外阅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汉字,感受阅读、识字的乐趣。

  新课标加大了一二年级的识字量,加快了识字的步伐,让孩子有自己的识字方法,自主的识字比较重要。

识字教案 篇6

  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53个生字,会写50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表演课文。

  3.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4.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5.能从成语、寓言和故事中体会到课文所要阐述的道理。

  识字 4

  教学要求:

  1.学会8个生字,12个成语,会认9个生字。

  2.能借助成语小故事理解成语的意思,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及新词。

  2.理解成语的意思。

  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一些词语和故事能使我们受到启发,让我们认真读一读“识字4”吧!

  二、交待学习内容。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轻声读课文,把生字做上记号。

  2.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3.指名读、正音。

  4.重点指导“寸、益、彰、豹”的读音。

  “寸”(平舌音) “益”(第四声) “彰”(后鼻音)

  “豹”(声母为b)

  5.同桌讨论识字方法。

  如“卜”加一加就变成“补”。“耳”加一加就变成“取”。

  6.师范读词语,领读词语。

  7采用多种形式反复练读词语,读到正确流利。

  四、理解词语意思。

  1.指名读词语,讲一讲关于这些词语的小故事。

  2.说一说这些新词的意思,它们告诉了我们什么?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比喻平平常常的人和事物。也会有他的长处。

  取长补短: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好处。

  管中窥豹:比喻从观察到的部分,可以推测全貌。

  坐井观天:比喻眼光狭小,看到的有限。

  五、指导写字。

  1.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老师范写,学生仿写。完成“我会写”中的.部分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前6个成语。

  2.说说从成语中受到什么启发。

  二、自学后6个成语及生字。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成语,读准生字的音。

  2.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3.同桌讨论识字方法。

  4.师范读词语,领读词语。

  5.采用多种形式练读词语,要求流利、正确。

  四、理解词语意思。

  1.指名读词语,讲一讲关于这些词的小故事。。

  说说这些新词的意思,它们告诉了我们什么?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事物的全貌;或问题的本质。

  拔苗助长: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徒劳无功:白白劳苦一番,并未得到收获。

  瓜熟蒂落:瓜在成熟时,瓜的蒂就会断,说明到了成熟之期。

  水到渠成: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

  五、指导写字。

  1.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老师范写,学生仿写,完成课后“我会写”。

  板书设计:

  (略)

  课后反思:

  成语是我国汉语宝库中的精华。“识字4”有三组成语。第一组是说人应该“取长补短”;第二组是说看事物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第三组是说做事应该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三组成语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我 课后,我应该鼓励学生再去找一些成语故事来读一读,然后举行一次“成语故事会”,那么教学就没有局限于书本知识了。

识字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体验识字活动所带来的乐趣与欢乐。

  2、认识汉字:新、年、快、乐 ;复习汉字:手、足、牙、舌、发。

  活动准备:事先把班级装饰出节日的'气氛;挂饰一个(写有新年快乐)、字卡。

  识字活动:新年快乐

  活动过程:

  1、 引导幼儿观察班级的装饰,感受新年即将到来的欢乐气氛。

  2、 请幼儿说出一句新年祝语:如新年快乐、新春愉快等。

  3、 出示挂饰,引导幼儿了解挂饰上的祝语“新年快乐”;接着出示字卡,教师逐一引导

  幼儿观察字形、字义,并跟着教师念读这四个汉字。

  4、 幼儿分组自行念读,教师在旁注意倾听并纠正发错音的幼儿。

  5、 游戏《盲人摸字》:教师把字卡在黑板上排成一排。教师或一幼儿扮作盲人(闭上眼睛),用手去摸某个字宝宝,说出该字宝宝是谁,说对后全体幼儿鼓励:"yes,yes,它是x,"说错了,请全体幼儿给予纠正:"no,no,它是x。"

识字教案 篇8

  教学要求:

  1、认识万、复等13个生字。会写万、丁等5个字。认识欠字旁

  2、能主动积累有关春天的词语。

  3、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用具:词语卡片 课件

  教学课时:根据学情定1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小朋友们,我们知道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我认为其中最美的要数春天啦,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天吧!(放课件:春天的音乐和图片,最后一幅用课文的插图。)

  二、看图感受春天的美并学词识字。

  1、看图认识并朗读词语

  (1)请小朋友用春天到了作为开头,把你看到的听到的告诉大家。

  教师根据学生说话内容相机引出词语,读词语。如:学生说到有关燕子的内容,就引出莺歌燕舞;说到花开,引出百花齐放;说到草绿,引出春回大地;教师出示百鸟争鸣让学生说说,读这个词语的时候,你好想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教师指导轻轻地读泉水丁冬

  (2)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词语?鼓励学生从课外书上收集描写春天的词语。

  (3)描写春天的这些词语你喜欢吗?把你喜欢的词语读一读、记下来。

  (4)小朋友们,春天带给我们无限的希望,让我们齐读这些词语来歌颂美好的春天吧!

  2、学习生字。

  在这八个词语里有今天要学习的13个生字(课件)。

  (1)音难字:请小朋友自由读一读这些字,你觉得哪些字的音要特别注意,待会儿请你提出来。交流:你要提醒小朋友注意哪些字的音,为什么?读音难字,教师注意点拨、示范。

  (2)从字形上看,你觉得哪些字笔画多很难记?

  ① 学生提出形难字。

  ② 教师着重引导学生记舞柳。(动作记舞,舞就像一个在跳舞的人,最长的一横像伸展的'手臂,下面的横撇像抬起的右脚,最后一竖像站立的左脚;简笔画理解柳,相机扩词:柳树、柳枝、柳叶;偏旁(部件)分析复。

  ③ 学生分小组讨论记忆其他字。

  ④交流:你能记住哪个字?你是怎么记住的?学生记歌字时,引导认识欠字旁。

  (3)去掉生字的注音,打乱顺序读生字。

  三、 书写生字。

  学生读小标题:我能写好这些字。(万、丁、百)

  (1)读一读,口头扩词。

  (2)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你认为每个字的哪些笔画最关键?

  (3)教师范写,学生评价。

  (4)学生在音乐声中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评价。(视频展示台)

  第二课时(略)

  重温词语、生字;生字扩词练习;正确书写齐、冬二字;画一画我眼里的春天。

识字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类、编排材料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轻松识字。

  2.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本领,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活动准备

  1.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分组收集各种带有汉语言文字和图案的产品包装。通过剪剪、贴贴、画画,制作成一本本融欣赏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识字本。

  2.抓住典型人和场景,将上述活动过程拍摄、加工成一部写真纪录片。

  3.准备一些奖品。

  活动过程

  一、一级跳:快乐大比拼

  1.播放纪录片。民主评选出在收集材料过程中涌现出的优秀学生及优秀合作小组,并颁发奖品。

  2.评选最佳识字本。标准是:①各种产品分类合理;②剪贴的画面新颖、美观,有一定的审美价值,画面间含有一定数量的文字;③识字本装帧考究,有厚度,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较强的育人功能。

  评点活动伊始,学生就初尝成功的喜悦,个个兴趣盎然,为下面的活动创设了快乐的氛围。

  二、二级跳:快乐练功房

  1.继续以活动准备时的`分组为单位,留足时间,组内同学之间、组与组之间相互交换传阅识字本。让学生在翻翻、玩玩、看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记住生字。

  评点 这种方法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劳动的成果急需与他人分享,既陶冶了情操,又愉悦了身心。就识字而言,很受学生欢迎。

  2.大屏幕打出文字,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看哪组识字最多。比赛规则:①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参与比赛;②如遇不认识的字,组内同学可作补充;③记团体总分。获第一,组内同学均可获得识字大王的称号。

  文字内容包括食品类、日用品类、香烟类、饮料类、电器类、刊头类等。

  3.评出比赛结果。

  ??评点学生积极性空前高涨,团结协作的精神得到了升华。学生在识字的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各种产品的认识。

  三、三级跳:快乐模仿秀

  1.学生畅谈本次活动的感受。先自由练说,再同桌互说,最后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2.用一、两段话给本次活动作一小结,尽可能用上刚刚认识的汉字。

  3.学做推销员。通过今天的活动,学生对各种产品在与人息息相关的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一定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请学生就某一方面的产品作一模拟推销,给演得好的同学以适当奖励。

  评点打破常规,课堂向生活延伸,很好地达到了在生活中识字的目的。

  4.活动结束。

  【总评】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各种产品的包装、广告可谓是铺天盖地,席卷而来。自然界和社会就好像很有心地为我们的儿童创设了一个开放的、主体的识字课堂这个课堂,对于儿童来说,可能更有吸引力。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汉字制作成识字本,平时一有空拿出来玩玩、欣赏欣赏,正是在这种开放理念下的一个创举。加之教师有意识地营造了快乐的氛围,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扩大了识字容量,积累了知识,启迪了智慧,陶冶了情操,更增强了学生热爱生活、了解生活的能力。这一切正是开放识字所带来的丰厚回报。应该说本设计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有值得借鉴和推广的价值。

【识字教案】相关文章:

识字的教案11-16

识字教案06-23

教案:识字10-01

识字的教案12-05

识字教学教案11-26

识字雪教案12-26

《识字7》教案11-29

《识字2》教案08-16

识字5的教案10-20

识字7教案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