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桥教案三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桥教案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桥教案 篇1
一、导课
1、a、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事业越来越发达,如高楼大厦,桥梁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现代化的桥梁。
(看现代化的桥梁建筑)
b、同学们,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想呢?
(雄伟、美丽建设者非常的聪明、能干)
2、早在1300多年前就有这样一个聪明能干的人,他就是李春,不但设计还亲自参加建造了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出示赵州桥的图片,同时出示李春的头像)叫安济桥,又叫赵州桥,被誉为华北四宝之一(板书,赵州桥)(齐读课题)它为什么会闻名世界呢?学了课文,我们就会知道了。
二、新授
1、自学。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的音,认清生字的形。
(2)从课文中找出写赵州桥特点的句子,用划出。
2、检查。
(1)a词语. 赵县 隋朝 石匠 砌成 桥墩 创举 坚固 智慧 横跨 创举
b近意词.
c反义词.
(2)课文。抽生逐节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着,有没有读错的。
(3)赵州桥的特点是什么呢?(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板书坚固、美观)课文哪部分在写坚固,哪部分在写美观?(第二自然段在写坚固,第三自然段在写美观)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自然段。
请同学们快速的'默读第二自然段,哪句话写出了赵州桥的设计的优点呢?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2)这种设计指的是怎样的设计呢?(出示赵州桥的图片)
(a、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
b、洞顶上左右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板书)
(3)那为什么说这样的设计是一个创举呢?创举是什么意思?
a、帮助理解:
这种设计指。它的好处,一是,因为;二是,因为。
b、(这座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既可以减轻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这种设计以前是没有的,所以说是个创举。)
c、既又是什么关系呢?(并列)
换成既可以减轻桥身的重量,又可以减轻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意思不变。
d、造句。
(4)朗读。
隋匠天工落奇桥,饮尽世代洪水恶,石骨长虹映燕赵,风雨梳妆岁岁立。带着崇敬之情来朗读这一自然段。
(5)刚才,我们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时候,是先抓住重点词创举,然后再来理解整段话的意思。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单元提示,一段话中,有些词语或句子跟这段话的主要内容关系特别密切。阅读时,找出这些词句,想一想跟其他词句的关系,能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这段话的意思。我们下节课学习的时候就可以用上这种方法。
4、做个讲解员向在坐的同学和老师介绍一下世界文明的赵州桥。
桥教案 篇2
中班综合活动――立交桥
班级:中班
科目:语言社会 艺术
执教人:李秋花
一、活动名称:《立交桥》
二、活动目标:
l 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变化,激发热爱家乡之情。
l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对文学诗歌的.理解能力。
l 能较完整地朗诵、表演诗歌。
三、活动准备:
l 组织幼儿到家乡较繁华地段游览,参观新的建筑。
l 请幼儿、家长一起搜集地区标志性建筑图片,如桥、路、楼等。
l 绘画纸、笔及积木若干。
四、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组织幼儿出示自己搜集的图片,相互交流近期家乡的建筑有哪些?
基本部分:
提问:你知道有哪些新建筑?它们在哪个地方?叫什么?为什么要修建这些路、桥、楼?引导幼儿明白人们生活提高了、车多了、房子大了、空间小了,修这些路、桥、楼是为了方便大家的通行。
与幼儿一起欣赏儿歌《立交桥》后讨论:为什么要修建立交桥?你见过哪些立交桥?在什么地方?
与幼儿一起说儿歌《立交桥》, 边表演边说。
请幼儿为家乡设计新型立交桥,用积木拼搭立交桥。
结束部分:教师总结,讲评幼儿表现。
五、活动延伸:
日常活动中,教师和幼儿一起用搜集的图片布置“家乡的新建筑”专题展。
桥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读懂课文,感受羚羊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重点)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7课《生命的壮歌》
2、(出示图片)大家对它一定不陌生吧?
它有什么作用?
下面这几个起支撑作用的墩子就是——桥墩(引读)。
3、今天老师要向同学们介绍一座桥,它就是——生命桥(引读)
我需要加上引号,再来读一读。
6、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指名答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指名读、齐读)
3、重点讲解:(1)蹬&瞪
(2)眼花缭乱——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 看什么会令你眼花缭乱?
(3)“乱”是本课的生字。(师范写)
三、感知故事
1、回忆一下,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相机板书:年轻羚羊、老羚羊、猎人)
2、这种羚羊,就是斑羚。你了解斑羚吗?
3、这篇文章改编自“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斑羚飞渡》。
【起因部分】
1、这一天,羚羊们像往常一样在山中嬉戏,他们遇到了什么情况?指名说。
书上是怎么写的?
2、(画简笔画)这是相隔很远的悬崖,羚羊们就在悬崖边(贴羚羊图),后面是带着猎狗、猎*的猎人(贴图)。
此时羚羊们后退行不行?(指名答)那前进呢?
看来这群羚羊算是走上了绝路。(出示《斑羚飞渡》片段)
2、你能用什么词来形容一下羚羊此时的处境?
3、(老师师范这一句)您能读出羚羊走投无路的危急形势吗?(指名读)
4、假如你是猎人,这时你会想些什么?
是啊,对人类而言,这将是一场辉煌的狩猎。对这群斑羚而言,这将是一场灭绝性的屠杀。
【经过部分】
1、羚羊们真的死路一条吗?不,奇迹发生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请同学们自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奇迹是什么?
2、学生自由读课文。师生交流。【老羚羊】
l 第二自然段
(1) 如果学生是口述,就提醒:你能读一读书上是怎么描写的吗?
(2) 奇迹是怎样创造的?/是谁让这个奇迹发生的?(老羚羊)
(3) 从哪个词体现这是个“奇迹”? 这说明老羚羊和年轻羚羊怎么样?
(4) 如果你是老羚羊,你在想什么?
(5) 我们来看一看那一刻的情形。(播放视频)
(6) 在这么危机的时刻,看到这样的奇迹,你是什么心情?(惊奇、惊讶)
你们一定能读出这种惊奇的感觉,谁来试试?指名读,所有女生朗读。
l 第三自然段
(1)这次试跳——(引读)成功了!(指导读好感叹号)
其它羚羊又是怎么做的?谁来读一读?
(2)有了逃生的机会,谁都会抢着赶紧逃命,可羚羊们呢?
(3)(出示练习)面对死亡,老羚羊没有拥挤,没有争夺,是因为 。)
你能换个词说吗?(出示练习:老羚羊没有 ,没有 ,是因为 。)
(4)此时,你想对老羚羊说些什么?
(5)是啊,试跳成功!老羚羊看到种族生存的希望,于是从容的面对死亡,多么的悲壮,真是令人感动!谁来带着你的感受读好这一段话。(指名读)(所有男生读)
【年轻羚羊】
3、为了种族生存,仅仅是老羚羊创造了奇迹吗?
(还有小羚羊)为什么呢?
l 第一自然段
(1)有了年轻羚羊的配合,奇迹才能发生。我们来看第一自然段(出示第一自然段)一只老羚羊走出羊群,朝年轻羚羊叫了一声,一只年轻羚羊应声跟老羚羊走到了悬崖边。
“应声”体现什么?
我不禁要问:这老羚羊和年轻羚羊会是什么关系?比如?
(2)最终年轻羚羊活了下来,可它会有生的喜悦吗?为什么?
(3)是啊,如果老羚羊是它的`妈妈,昨天还在妈妈身旁撒娇,而今要猛蹬妈妈的身体才能活下去,小羚羊的心里 。
如果…… 如果……
(4)生命的代价如此巨大,这是多么的悲壮!老师再来朗读第二自然段(师拿书范读)你们也能读出那种悲壮之情。(引读第二自然段:当年轻羚羊……奇迹出现了,一二)
4、这奇迹在悬崖边不断的上演着。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不断画出羚羊的运动轨迹),有多少条弧线,就有多少座生命桥。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
现在你知道:学生课前提出的问题
5、老羚羊死得伟大,年轻羚羊活得悲壮,那情景是何等的——神圣!
6、因此猎人们——(生读)惊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
补充《斑羚飞渡》原文
四、总结升华
1、学完这篇课文,哪个人物最令你感动?
2、孩子们,老羚羊的自我牺牲可能给年轻羚羊留下什么影响?
3、不管是老羚羊还是小羚羊,在危急时刻,看重的是种族的生存,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它们共同谱写了一曲生命的壮歌,它们都值得我们的尊敬。
4、而我们的猎人,面对唾手可得的猎物,他们不由自主地放下猎*,他们在尊重生命。我们人类应该敬畏生命,不论是人,还是动物,甚至是植物。
5、让我们带着对生命的敬畏,再来朗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
6、动物界还有很多让人感动的故事发生,课下大家可以看一看沈石溪的“动物小说些列”,感受更多生命的壮歌。
【桥教案】相关文章:
《桥》教案07-10
《桥》教案12-26
《乌龟桥》教案12-15
象鼻桥教案10-28
精品桥教案10-15
关于桥教案08-13
桥教案范文11-22
奇怪的桥教案11-15
《神奇的桥》教案08-11
关于桥的教案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