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5-05-07 09:12:48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锦集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锦集6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现代家庭以独生子女为主,他们很多以自我为中心,爸爸疼妈妈爱,在与他人的相处中表现出一种特有的自私自利的特性,不会主动关心周围的人。针对这一特点,我开展了《小山羊找快乐》这一活动,让幼儿知道帮助别人能让别人快乐,也能让自己快乐。

  活动目标

  1、能理解故事《小山羊找快乐》。

  2、知道帮助别人能让别人快乐,也能让自己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快乐的意义。

  教学难点:知道帮助别人能让别人快乐,也能让自己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小山羊找快乐》

  2、《幸福拍手歌》光碟

  3、《小山羊找快乐》故事光碟。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入。

  播放《幸福拍手歌》光碟,教师和孩子一起歌唱,让孩子感受快乐气氛,引出《小山羊找快乐》的'故事。

  二、欣赏故事《小山羊找快乐》。

  1、教师播放《小山羊找快乐》光碟,幼儿欣赏故事,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2、教师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小山羊找快乐》,熟悉故事情节,认读词语:小山羊、妈妈、乌龟、小树。

  3、教师:小山羊在找快乐的路上,都做了什么事情?小山羊找到快乐了吗?为什么山羊妈妈说小山羊已经找到快乐了?

  4、教师小结:帮助别人能让别人得到快乐,也能让自己快乐。

  三、说一说:我的快乐

  1、教师:你在幼儿园里帮助过别人吗?你觉得快乐吗?

  2、幼儿相互讲述自己的快乐。教师引导幼儿用一个例子表现自己的快乐。

  3、教师:你觉得快乐是什么样子的?

  4、教师:每个人感觉到的快乐都是不一样的,快乐在你脸上,在你心里,你看不到它,但是可以用心感受到快乐。

  三、活动延伸

  帮助别人会让人快乐,课后小朋友要做个有心人,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让生活更美好。

  教学反思

  1、孩子对事物的了解都是比较直接的,通过课前准备的光碟,孩子更直观地了解故事内容,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2、通过让幼儿听故事并讨论故事内容,让幼儿知道帮助别人能让别人快乐也能让自己快乐,再让幼儿说说自己帮助别人的经历,进一步强化幼儿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美好思想。

  3、设计让幼儿相互讲述自己的快乐这一环节,全面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4、如果让我再上这节课,我想增加一个幼儿表演环节,让幼儿自创帮助别人的情境,幼儿进行自导自演。我想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都会有所提高。

中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我今天开展的活动是中班艺术活动《想象画》,本次艺术活动的不同的是因为它的作画工具是我们孩子不常见的,我试图通过对工具的探索引发孩子明白,只要敢于尝试、敢于探索,一定会创造出一片美好的天地。

  活动目标:

  尝试用棉签蘸不同颜色表现夜空,增强手部肌肉的控制力,乐意根据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

  活动重难点:

  尝试用棉签蘸不同颜色表现夜空,乐意根据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

  活动准备:棉绳、不同颜料、夜空背景纸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熟悉作画材料,观察与想象

  提问:画画材料和平时有什么不同?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教具

  提问:看到深深的蓝色你会想到什么?

  2、教师示范操作、讲解步骤

  今天我们画画有笔吗?看!这是什么?(绳子)

  教师用棉绳拖画完成后提问:夜空中出现了这几种色彩,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这种颜色可以在天空,可以在地球,可以在鞋子上,也可以像五彩的'风,你们愿不愿意把鞋子上漂亮的花案,五彩的风也做到我们的画上,可以吗?)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在操作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换色,构图丰满。

  三:结束部分

  作品展示:把你小小的色彩和你的朋友的色彩手拉手,心连心,它就变成一幅大的色彩了。看到这幅色彩画,你想到了什么?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几种特殊的电话号码及其作用。

  2.了解使用这些特殊的电话号码的具体情况 。

  3.具备初步的自救意识。

  4.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师:小朋友,你知道自己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吗?我们用这部手机打给爸爸妈妈。(出示电话)师:有一些特殊的电话号码是很有用的,你们知道有哪些?

  二、让幼儿认识几种特殊的电话号码,知道它们的`用途。

  师:小朋友,你们看看这是什么号码,它与我们家的电话号码有什么不一样,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这个电话号码呢?"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帮助呢?打了这个电话,什么车子会出现,谁又会出现?他们会怎么做?(出示110图片)依次出示等电话号码图片。

  三:游戏怎么办做什么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看看说得好,这儿有一些图片,我们看看图片上发生了什么事,我们可以打什么电话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呢?谁出现了?

  教师小结:

  今天小朋友们的表现都很不错,在游戏时候,你们的善于思考了问题,而且记住了一些特殊的电话号码。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教师能给予幼儿充足的、自由的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并创设有利于并能推进活动开展的教育氛围。从活动的效果来看,活动完成了预期的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取得了预期的成效,是一次成功的安全语言教育活动。

中班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垃圾对话”的内容,丰富词汇:“发霉”、“变形”、“你推我挤”、“吵吵闹闹”。知道日常生活的垃圾增多给人类带来危害。

  2、鼓励幼儿对变废为宝进行大胆想象,参与创造性的表演,发展幼儿的记忆力和表现力。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带幼儿观察周围的环境,体验环境污染状况。

  2、创设环境:垃圾角

  3、录像带一盒(大班幼儿对应的配戴各种垃圾进行表演)

  4、旧报纸、酸奶杯、胶袋、纸盒、布碎等。

  三、教学过程:

  1、教师做扫垃圾的动作,出示充满垃圾的垃圾筒,引出课题。

  教师引导:“小朋友看到我现在干什么呢?(扫垃圾)老师看到地面有这么多垃圾觉得很不干净,很不舒服,我要把地面清洁干净,把垃圾扫进垃圾筒里,你们看垃圾筒里面有这么多的杂物废品。嘘,请小朋友们认真地听一听,他们说了些什么呢?”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垃圾的悄悄话”,丰富词汇。

  提问:

  (1)刚才有什么垃圾在说话?

  (2)旧报纸为什么会说自己还很有用呢?

  (3)废旧物品还能有用吗?有些什么用呢?

  3、观看大班幼儿的情境表演,再听第二遍故事。

  提问:

  (1)你们看到马路上的垃圾从哪里来的?

  (2)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垃圾?

  (3)垃圾对人们有什么害处呢?

  (4)我们要怎样减少垃圾,保护环境?

  4、幼儿学习表演“垃圾的悄悄话”的故事情境。

  先请一组幼儿出来表演给大家看,要求大胆地说出垃圾,说出的垃圾的话,并启发幼儿想像各种垃圾的动作,然后再请全体幼儿一起表演,分别配戴各种垃圾。最后请表演得最好的`一组幼儿出来表演给大家欣赏,老师作最后小结。

  5、活动结束:

  教师引导:“小朋友,我们的活动室也有垃圾,这样的环境干净吗?现在请你们来当环保小卫士,把

  活动室的环境清洁干净。但是不要把可以循环再用的旧物丢到垃圾筒里,要把它收起来,下次老师要教你们废物变宝的一种新本领。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懂得水果有营养和吃水果的好处。

  2.了解几种常见水果的基本特征,体验与同伴分享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各带一种水果,教师提前洗净、切开,投影仪,肚子里装满水果的牛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谈话引导幼儿进入活动主题

  1.出示肚子里装满水果的牛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牛的肚子里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水果?还挤出了很多的水果牛奶?(让幼儿自由猜想)

  2.在这头牛的身上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二.自主欣赏,通过投影仪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在一个长满各种果树的`树林里,住着一头爱吃水果的牛,它住在哪里呢?(请幼儿用手指一指)

  2.主人为了它好多好吃的,引导幼儿观察都有什么?苹果、草莓、香蕉等,请幼儿自由讲述水果的外形特征。

  3.一天晚上,突然刮风了,它的主人怎么了?(动作表示)主人着凉了,(生病了,感冒了······)你能看出来吗?从哪里看出来的?(直打哆嗦、很冷、躺在床上起不来了)

  4.邻居们也怎么了?那么小牛看见主人和他的邻居们都生病了,心里会怎么样?(很难过,很着急······动作表示)

  5.爱吃水果的牛有没有生病呢?(没有)只有爱吃水果的牛没有生病?为什么爱吃水果的牛没有生病?(因为它吃了很多有营养的水果,它的身体很强壮,所以他就抵抗病菌入侵,身体健康,不生病)

  6.主人生病了,爱吃水果的牛是怎么照顾主人的?它给主人喝了什么?请幼儿学说“请喝杯草莓牛奶吧!”······

  7.喝了水果牛奶,大家的病怎么样了?(感冒好了)生病的邻居们也学着吃水果了,大家都变得怎么样了?(都成了爱吃水果的人)

  四.讨论故事,让幼儿了解水果、牛奶营养奶,要多吃

  1.爱吃水果的牛为什么不会生病?为什么爱吃水果的人不容易生病?(因为水果里有很多的营养,富含维生素,牛奶含钙量丰富,能够增强骨骼发育,预防感冒)

  2.你们喜欢爱吃水果的牛马?为什么?

  小结:这只爱吃水果的牛不仅爱吃水果,也愿意去照顾别人,当别人需要它的时候,还挤出好喝的水果牛奶给大家,喜欢帮助大家。

  3.当我们家里人或好朋友生病了,我们应该怎么做?你平时喜欢吃什么水果?味道怎么样?引导幼儿自由回答。

  4.品尝自带水果,或者大家一起来分享水果。

  五.活动延伸:

  我们大家一起到区域活动里制作自己最喜欢的水果。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看示意图折电话机,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活动增进家长与孩子间的感情,共同体验活动的快乐 。

  3、培养孩子关注他人的情感及初步的社会交往意识。

  活动准备:

  1、能看懂折叠符号,会唱幼儿歌曲《打电话》。

  2、电话或手机一部、范例(折好的电话机—话筒和底座)、正方形的彩纸、歌曲《打电话》音乐带、剪刀、胶棒。

  3、了解孩子心中最思念的人(指在外地的亲人),并事前与之约定,在活动开始时打个电话过来。

  活动重点:

  在整个活动中,营造和谐的氛围,增进孩子与亲人间的感情。

  活动难点:

  1、折纸过程中,训练孩子看示意图折纸。

  2、培养孩子耐心、细致的良好个性。

  活动过程:

  一、电话导入,思念亲人

  “铃、铃……”电话铃声响起,家长接听后让孩子接听电话,与其问候、交谈:“你在哪里?在干什么?”唤起孩子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二、亲子谈话,激发兴趣

  1、谈话内容:打电话可以听到对方的声音,能够相互了解情况,表示关心。

  2、启发引导:打电话很高兴,做打电话的游戏一定很有趣。

  3、达成一致: “我们折个电话机吧,以后每天可以做打电话的`游戏!”

  温馨提示:家长在活动中要专心致志、心平气和、态度和蔼、不急不躁,积极营造和谐的氛围,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

  三、亲子交流,学习折纸

  1、出示范例,观察外形。

  家长以变魔术的方式呈现已折好的电话机,让孩子感到惊喜。再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并说出电话筒和底座的形状及颜色。

  2、学折电话筒。

  1家长示范折电话筒,边折边讲解步骤。

  2孩子和家长一起折电话筒。

  a、让孩子选择喜欢的彩纸。

  b、看示意图,按步骤折,一边折,一边说折法。

  温馨提示:此过程,主要培养孩子看图折纸的良好习惯,训练仔细看图,认真理解图意。折纸时,要求边、角对齐,折线压平。孩子学习折纸的初期阶段,可能会有一些畏难情绪,家长一定要有耐心,不要急躁。孩子做得好时及时表扬,遇到困难时积极鼓励,并给予适当的帮助,但决不能包办代替。

  四、亲子游戏,共享快乐

  播放音乐《打电话》,家长和孩子各持一个折好的电话筒,家长扮演孩子思念的亲人,一问一答,演唱歌曲。

  家长和孩子:“宝宝和××呀,正在打电话呀。”

  家长:“喂,喂,喂,宝宝在哪里?”

  孩子:“哎,哎,哎,宝宝在家里。”

  家长和孩子:“宝宝和××呀,正在打电话呀。”

  家长:“喂,喂,喂,宝宝在干什么?”

  孩子:“哎,哎,哎,宝宝在做游戏。”

  孩子熟悉玩法后,可调换角色,孩子问,家长答。不断更换歌词,说地名、说场所、说学习生活或其他文艺、体育活动,逐步提高难度。(如:在幼儿园——学跳舞,在超市里——买袜子,在动物园——看大象,在足球场——踢足球,在南昌——看电影,在上海——逛商场)。

  温馨提示:整个游戏过程,家长要放松心情,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对唱,积极启发引导孩子,将日常生活进行迁移,创编歌词。当孩子唱出一个新的词语时,及时表扬鼓励“宝宝真聪明,你还能说出新的词吗?”若家长轮流参与表演,孩子的兴趣会更高。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9-09

中班教案(经典)03-06

中班教案03-02

(经典)中班教案11-29

中班的教案10-11

中班的教案07-24

中班教案11-07

中班教案【精选】02-05

(精选)中班教案12-28

[精选]中班教案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