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会教案

时间:2025-03-22 10:26:18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小班社会教案四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社会教案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必备】小班社会教案四篇

小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自己的名字。

  2、通过活动使幼儿能进一步熟悉同伴。

  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PPT:班级幼儿照片

  2、屏风一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芝麻 开门

  教师边念儿歌边走到屏风后面

  当儿歌念到“请问你是谁?”掀开屏幕指向XX幼儿,

  请这个幼儿大声地说“我是XXX”

  二、游戏:谁不见了?

  请几名幼儿站在前面,坐在下面的全体幼儿闭上眼睛。

  教师迅速让一名幼儿躲到屏风后面。

  请大家迅速猜出站在前面的哪个小朋友不见了?

  三、PPT:我们班的孩子

  提问:照片上的孩子是谁?他是我们班级的`孩子吗?

  (引导幼儿关心这几天没来幼儿园的孩子,并熟悉他的名字)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老师对全班幼儿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一些胆子较小的幼儿给予鼓励、帮助,多让他们在集体中表现自己。同时,教育一些胆子大、表达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胆子小、表达能力差的孩子,缩小两极分化的差距,使全班幼儿共同进步。

小班社会教案 篇2

  教学意图:

  饼干是小朋友非常熟悉的,也非常的喜欢吃。的休闲食品,其香香甜甜的味道、松松脆脆的口感以及可爱多变的形状让孩子们爱不释手。为此设计了此次活动《朋友夹心饼干》。让孩子们在做一做、玩一玩、尝一尝的过程中,丰富对饼干特点、口感的认知经验,获得直接的感受和体验,利用“朋友夹心饼干”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

  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通过肢体动作体验与好朋友的亲密互动。

  教学准备:

  小花 面包 果酱 勺子 小盘 餐巾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花朵找朋友

  师:出示一朵哭的小花图片,让幼儿观察,小花为什么哭了?

  幼儿:他没有好朋友

  师:让小朋友给小花找朋友——和他一模一样的小花才是他的好朋友

  二、请小朋友一人找一朵自己喜欢的小花

  放音乐:让幼儿在音乐声中去找自己的好朋友(一模一样两个花朵是好朋友)

  三、让孩子把花朵送回家

  四、请小朋友说一说自己有没有好朋友?(有)最喜欢和好朋友做什么?

  1、喜欢和好朋友一起玩玩具。

  2、喜欢和好朋友一起看书。

  3、喜欢和好朋友一起跳绳......

  五、游戏:好朋友我喜欢你

  1、让幼儿想一句真心话去对自己的'好朋友说。

  2、让幼儿去找自己的好朋友去做一个亲密的的动作(拥抱)。

  六、小朋友吃过 夹心饼干

  吃过——有奶油的——有夹心的。

  吃起来甜甜的。

  七、让幼儿欣赏儿歌:

  小小饼干准备好,中间夹层甜甜酱。

  点点头,贴贴脸,轻轻合拢真开心。

  好朋友夹心饼干做好了。

  八、游戏:让幼儿去找自己的好朋友面对面做饼干

  听音乐,老师和幼儿一起唱儿歌做饼干。

  活动延伸:

  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夹心饼干,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设计比较合理,进行也比较顺利。活动中,幼儿都能积极参与,活动预设的目标基本达成。让幼儿充分感受与好朋友交换、分享的快乐。体会与朋友互赠礼物并一同品尝的乐趣。

  不足之处:

  饼干与酱料的品种如果能再丰富一些,这样,活动一定会更加吸引幼儿。

小班社会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刚入小班的幼儿,生活自理、同伴交往等方面都很弱,需要老师给予及时、细心的照料;需要获得同伴间的认可。“请”是我国礼貌用语中最基本,应用极广泛的一个词,幼儿易掌握,便于应用。活动的重点是:幼儿能将“请”字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如请老师帮忙,和大家交往时用“请”字等,难点是小班幼儿灵活机动性不够,个别幼儿比较内向,教师怎样启发幼儿有意识、自然地使用“请”。

  活动目标:

  1、了解“请”字的'含义,知道“请”是一种礼貌用语。

  2、和小朋友相处时用“请”,遇到困难知道向老师、家长求助,用“请”。

  活动过程:

  1、师讲述故事《有用的‘请’字》。

  ⑴提问:“小猫菲菲有许多玩具,她愿意借给‘喵喵’吗?”“妈妈对喵喵说了一个有用的字,是哪个字?” “喵喵说了‘请’,菲菲把玩具给她了吗?”

  ⑵教师小结:“请是一个很有用的字,它代表礼貌。”

  2、引导幼儿讨论小朋友在一起游戏时应该怎样?

  说“请……”

  3、(1)引导幼儿讨论,如果自己遇到困难了,该怎么办?(在幼儿园里可以请老师帮忙,请小朋友帮忙。在幼儿园外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忙,请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帮忙。)

  (2)侧面引导幼儿自己能做的事要尽量自己做,如果解决不了的,要迅速请老师帮忙。

  4、引导幼儿讨论“请”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如和小朋友玩玩具时,参加集体的活动时等)。

  5、教师小结——“请”是一个很有用的字,它可以帮我们做很多事,鼓励幼儿多用“请”字,并能大胆地说。

  活动建议: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经常,反复使用礼貌用语“请”,并在说请时加强语气。

  活动延伸:游戏:我会说“请”了!

  日常生活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使用“请”,如“请给我一个玩具”,“请帮我穿衣服”“请帮我系鞋带”等。

  家园同步:家长在家中也应经常使用“请”字,及其他礼貌用语(设计者:合肥市红星路幼儿园 陈敏)

小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会主动运用礼貌用语2.体验做个讲文明有礼貌的孩子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背景知识:日常生活的`礼貌用语。

  2.物质材料:木偶一个、模型电话(每组一个)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1)出示木偶:“小朋友,你们好!”

  教师引导说:“小木偶在问你们好,你们应该说什么啊?”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和大家一起说礼貌用语。

  (2)小木偶要走了,:“小朋友,再见。”小朋友们主动和小木偶再见。

  教师总结:与人见面要主动问好,分手的时候要主动说再见,这样才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2.场景游戏:

  (1)“铃... ...”来电话了,

  教师示范接电话:“喂,您好,... ...再见。”

  (2)“铃... ....”来电话了。

  教师引导说:“我现在请最有礼貌的孩子来接电话。”找几名表现好的幼儿来接电话。

  (3)分组游戏:相互打电话

  幼儿是否能说使用礼貌用语“你好”“再见”

  (4)特殊场景:“铛,铛。”另一名大班教师敲门。

  a.教师说:"小朋友,你们好。”小朋友:“你好”

  b.教师说:“我想请小朋友到大班做客好吗?”征得幼儿同意。

  c.教师走时,幼儿主动问好说:“老师再见。”

  3.做客游戏

  (1)教师组织幼儿到中、大班逐一做客参观。

  (2)活动中做有礼貌的孩子,主动向中班小朋友说:“你好”“再见”。

【小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社会优秀教案09-22

小班社会教案12-17

小班社会教案11-06

小班社会教案12-29

小班社会课教案08-28

小班社会抱抱教案07-24

小班教案 | 小班社会:小老鼠08-01

小班教案 | 小班社会:哪里买水果10-07

小班社会玩滑梯教案11-08

小班社会图书笑了教案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