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美术教案:国宝—熊猫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国宝熊猫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国宝熊猫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国宝熊猫教案1
教学课题:国宝——大熊猫(叶永烈)
教学目的:
1、了解大熊猫的的特征。
2、继续学习采用描写方式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技巧。
学习重点:目标2
教学方法:研读、讨论交流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阅读序幕
我敢说,大熊猫绝对是我们大家最喜欢的动物之一。但喜欢并不等于了解,除了肥胖粗壮、黑眼圈、爱吃竹子,关于大熊猫的其他,我们还真的说不了什么。我相信,学完这篇课文,我们的谈资将会增加不少。
二、阅读主场
(一)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能显示说明顺序的过渡句,想想课文中的哪些段落的哪些内容联系了过渡句中的哪个词语。
大熊猫之所以珍贵,不仅因为它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更重要的是,它是有着300万年历史的古老动物,对科学工作者研究古代哺乳动物具有珍贵的价值。
体态可爱:1-7段
数量稀少:8-16段
有着300万年历史的古老动物:17段
(二)自己研读1-7段,小组交流,班上发言。
大熊猫人见人爱,成了友好使者增进我国人民同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交往。
1、作者是怎样介绍说明(从哪些方面、采用什么方法)大熊猫人见人爱的?
喜欢嬉戏,精彩表演/拟人,亲切自然。
2、引用我国记载有关大熊猫的资料的目的是什么?
说明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
3、利用“探究·练习一”,思考课文对大熊猫的形体描写与《辞海》说明的的不同。
生动/平实
(三)自己研读8-16段,小组交流,班上发言。
大熊猫在动物园里成了最受宠爱的“贵宾”,过着一种“舒适”的生活,可是它们并不习惯这种生活。
1、大熊猫习惯怎样的生活呢?(环境与生活)
分布地域
食物类别
活动范围
繁殖情况
2、文章除了说明大熊猫在自然界里的环境和生活情况,还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大熊猫名称的由来,西班牙马德里动物园产下大熊猫双胞胎。
插入叙述、描写,增加了趣味性,更吸引读者的阅读。
(四)阅读小结
1、关于课文的说明对象即特征
2、关于课文的说明顺序
3、关于课文的说明方法
三、阅读尾声
(一)讨论“探究·练习二”
(二)讨论学生预习中提出的问题。
(三)积累词句(由学生推荐)
(四)课外作业:
向家长讲述大熊猫的珍贵之处,并以“保护大熊猫的几条建议”为题写一段文字。
国宝熊猫教案2
活动目标:
(1)知道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惜动物。
(2)知道熊猫是生活在深山竹林里爱吃剑竹的动物。
(3)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活动准备:
幼儿去动物园看过大熊猫,与幼儿共同收集熊猫的玩具或照片,熊猫吃竹子的图片一张或录象带一盘。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熊猫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师:小朋友很喜欢小动物,你们看,谁来了?(出示熊猫玩具)
(1)提问:你们喜欢熊猫吗?为什么?
(2)提问:熊猫是什么样子的?
(3)提问:它生活在哪里?它喜欢吃什么?
2、引导幼儿讨论大熊猫为什么是我国的国宝?提问:你们知道大熊猫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什么?(叫国宝大熊猫)它为什么是我国的国宝?(它是我国的特有的.动物,很早就生活在我们国家,现在已经很少,我们都要爱护它。)
3、教师用关爱的情感与幼儿共同小结:大熊猫形态可爱,动作有趣,性情温和,是我们喜爱的动物,它是我国特有的动物,可现在却越来越少,它的生存面临的危险很多,我们都要关心它。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国宝熊猫教案3
教学要求
1、能查找资料,整合信息,围绕提示的问题写一写大熊猫。
2、通过自评和互评,能用修改符号修改不准确的内容并补充新的内容。
重点难点
1、抓住特点,有顺序地介绍大熊猫。
2、要介绍得生动有趣,把你的观察和感受写清楚。
教学课时
一课时。
1、能查找资料,整合信息,围绕提示的问题写一写大熊猫。
2、通过自评和互评,能用修改符号修改不准确的内容并补充新的内容。
多媒体。
一、创设情境,谜语激趣
1、动物世界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世界:鹦鹉会说话,大象会搬东西,萤火虫会引路,蚯蚓会松土……生活中这些奇妙的动物现象,相信你们也一定观察到了不少吧!
2、今天我们要来写一种动物,猜猜它是什么动物呢?这种动物你了解多少呢?(多媒体出示谜语)
是猫不捕鼠,墨镜不离眼,要问最爱啥,最爱鲜竹叶。
3、是的,是大熊猫,你猜对了吗?同学们,大熊猫人见人爱,是我国的国宝。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大熊猫。
二、利用资源,学习表达
1、多媒体出示大熊猫图片。
对于大熊猫,你想了解哪些问题呢?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总结如下。(多媒体出示)
(1)大熊猫是猫吗?
(2)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
(3)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中国的国宝?
……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题目下板书。(板书:外形生活习性为什么被视为国宝)
3、多媒体出示大熊猫信息。
名称大熊猫
类别哺乳动物
食物爱吃竹叶、竹笋,有时也吃肉
分布地区四川、陕西和甘肃等地
(1)可以参考以上信息,也可以根据自己课前查找的'资料,围绕上面的问题,介绍一下大熊猫。
(2)小组内介绍,互相提意见、补充,再推选代表上台介绍。
(3)学生上台说。
提示:上台介绍的同学表达要清楚、完整、流利;听的同学要专心、认真,想补充时要先举手。
(4)组织学生参与评价。评价时,重鼓励,少批评。
三、由说到写,实现迁移
1、教师:刚才很多同学都介绍了国宝大熊猫,说得很好,我知道还有很多同学想说,可是课堂上不可能让每个同学都上台来介绍。怎么办呢?对,你可以写,把自己知道的有关大熊猫的知识写下来。写完后,你们可以交换着看,这样不就让大家都知道你想说什么了吗。
2、学生写,老师巡视指导。
3、写完后,自己读一读,看看有没有不准确的内容,还需不需要补充新内容。
4、可以跟同学交换习作,互相检查一下,看看对问题的解答是不是准确。
5、将学生的部分习作放在投影仪上,指导学生朗读、评价和修改。
教师:谁来说说这篇习作写了什么内容?哪些句子写得好?你喜欢文中的哪些词语?哪些地方还要修改?(教师在这个环节仍要注重鼓励,抓住文中的闪光点,指导学生进行写作)
6、在小组里读自己的习作,并让小组同学给你提提意见,试着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一下。
7、请同学们为自己的习作配上好看的图画或图片。
1、教师设计的这节作文指导课,指导学生根据问题提示和资料信息,以及多媒体出示的图片,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述大熊猫。让学生学会结合大熊猫的样子、生活习性等特点和被视为国宝的原因,按照一定顺序描写出来。
2、锻炼学生查找资料、搜集资料的能力。由于大熊猫距离我们的生活较远,学生对大熊猫比较陌生,所以写作前一定要查找资料,了解透彻,这样才能把大熊猫介绍得准确无误。
国宝熊猫教案4
活动目标:
1、使幼儿认识大熊猫的主要外形特征,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2、让幼儿知道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是国宝,应保护大熊猫。
3、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丰富词汇:珍贵、竹笋。
活动准备:
大熊猫玩具一个、录像机、录像带。
活动过程:
一、用谜语引出课题
让幼儿猜:"像熊比熊小,像猫比猫大。竹笋当粮食,竹林里安家。"(大熊猫)
二、出示大熊猫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大熊猫的外形特征
教师出示大熊猫玩具,提出问题,引导幼儿依次观察大熊猫的头、嘴、眼睛、耳朵、鼻子、身体、四肢、尾巴等。
小结:大熊猫的头是圆形,头上有嘴、鼻子、眼睛、耳朵。一张嘴,一对小眼睛周围长着黑色的毛,像带黑色的眼镜。鼻子是黑色的,在脸的'中央,两只小耳朵是黑色的。身体胖乎乎的是椭圆形,全是白色。有四条粗短的腿,长圆形,是黑色的,尾巴短短的是黑色。
三、放录象,讲述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教师放录象,提出问题:大熊猫生活在哪里?它喜欢吃什么?怎样生活?是怎样走路的?
小结:大熊猫住在长有竹林的高山上,喜欢吃竹叶、竹笋。它喜欢独居,白天睡觉,晚上出来吃东西,会爬树,走起路来摇摇摆摆的。
四、谈话:大熊猫与人类的关系。
"为什么称大熊猫为国宝?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大熊猫?你喜欢大熊猫吗?为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
小结:(为什么称大熊猫为国宝参见教学资料)小朋友在动物园、电影、电视或图书中见过大熊猫。大熊猫形体美丽,动作有趣,性情温雅,可供大家观赏,还可以表演精彩的节目,是我们和世界人民喜爱的动物。但它却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危险,我们要救救大熊猫,保护大熊猫,让它永远生活在地球上。
活动延伸:
给大熊猫画像(国画);教幼儿玩《抢救大熊猫》的游戏,教育幼儿要爱护大熊猫。
国宝熊猫教案5
教学目标
1、理解在描写一件事物之前,需要认真观察、仔细了解的道理。
2、学着在习作中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增添文采。
3、学会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将自己的目标对象描写的形象、具体。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在描写事物之前,要学会观察描写对象。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将自己的目标对象描写的形象、具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西边来了一个怪,戴副眼镜好气派,拿着竹笛不去吹,张着嘴吃起来。”大家知道这是在形容什么动物吗?是的,就是我们的国宝——大熊猫。大家应该都很喜欢这些圆乎乎的朋友吧。今天,就让我们试着将大熊猫写进自己的作文中。
二、作文要求
本次作文要求写国宝大熊猫。围绕教材中提示的大熊猫的相关资料和自己查找的相关资料,介绍大熊猫。包括大熊猫的外形特点、习性、被称为国宝的原因等等。
三、写作指导
1、素材选择。这次习作的题目和写作对象都是规定好的。题目是“国宝大熊猫”,写作对象即大熊猫。在写作之前可以先按照教材上的提示,查找大熊猫的相关资料,弄清楚大熊猫所属的门类、爱吃的食物、外貌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分布地区等相关知识。
2、谋篇布局。在写作的时候先解决教材上的几个问题,然后再围绕这些问题搜集更多资料,再按照顺序介绍大熊猫。同时,也可以先介绍关于大熊猫的相关知识,如其所属的门类、学名、分布地区等。然后介绍大熊猫的外貌特征,可以从整体到局部进行描写,如,整体外形、尾巴;也可以从局部到整体,可以分别写头、身子、四肢、肩膀等方面的特点。接着可以介绍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行为动作等,让大熊猫的形象更具体。最后总结表达自己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
3、写作手法。在写作过程中,可以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来说明大熊猫的珍稀,可以运用外貌描写来写大熊猫的外形特征,运用动作描写来表现大熊猫的可爱,还可以运用排比来介绍大熊猫的行为习惯等,运用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让文章更有文采。
四、范文评析
国宝大熊猫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大熊猫是我国“国宝”,并为世界人民所喜爱,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标志以及和平友好的象征。它仅分布在我国的四川北部、陕西南部和甘肃南部的山区,野外总数不足100只,80%以上的大熊猫分布在四川境内。成都所辖的崇州、都江堰、大邑、彭州、邛崃等地均有大熊猫出没。它是四川独特而宝贵的自然资源,凡是到四川的中外游客,都以一睹大熊猫风采为快。
大熊猫的样子可爱极了。身子胖胖的,尾巴短短的,身上毛茸茸的。头和身子雪白雪白的,四肢和肩膀油黑油黑的,圆圆的脑袋上长着一对黑耳朵,黑黑的眼圈就像戴着一副大墨镜。
大熊猫小的时候很活泼,喜欢爬上爬下。长大以后,不大爱活动,常常用爪子抱着头,呼呼睡大觉。你去逗它,它会睁开眼睛看一看,然后又呼呼地睡了。有时它也摆动着胖乎乎的身子,走来走去找东西吃。
大熊猫喜欢吃新鲜的竹叶、竹笋,有时也吃玉米秆、幼杉树皮。你看,它吃得多香啊!
我喜欢大熊猫,因为,它是四川独特而宝贵的自然资源,又是我国的“国宝”。
总评:这篇作文通过对大熊猫的样子、习性和产地的介绍,表现了大熊猫的可爱,表达了作者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特别是对大熊猫的外形描写,细致入微,活灵活现。
国宝熊猫教案6
教学对象:
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
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把幼儿知识和发展其认识能力相结合。
设计亮点:
1、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直观法、提问法、互动法等教学方法。
2、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幼儿在看看、听听、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
活动目标:
(1)知道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惜动物。
(2)知道熊猫是生活在深山竹林里爱吃剑竹的动物。
活动准备:
幼儿去动物园看过大熊猫,与幼儿共同收集熊猫的玩具或照片,熊猫吃竹子的图片一张,视频。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熊猫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师:小朋友很喜欢小动物,你们看,谁来了?(出示熊猫图片)
(1)提问:你们喜欢熊猫吗?为什么?
(2)提问:熊猫是什么样子的?
(3)提问:它生活在哪里?它喜欢吃什么?
2、观看视频
3、引导幼儿讨论大熊猫为什么是我国的国宝?
提问:你们知道大熊猫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什么?(叫国宝大熊猫)
它为什么是我国的国宝?(它是我国的特有的动物,很早就生活在我们国家,现在已经很少,我们都要爱护它。)
4、教师用关爱的情感与幼儿共同小结:大熊猫形态可爱,动作有趣,性情温和,是我们喜爱的动物,它是我国特有的.动物,可现在却越来越少,它的生存面临的危险很多,我们都要关心它。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国宝熊猫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美术教案:国宝—熊猫09-26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10-15
国宝大熊猫教学反思09-26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06-23
《熊猫》教案09-26
熊猫的教案11-02
大熊猫教案08-10
《小熊猫》教案07-06
《给熊猫贴嘴巴》教案09-04
中班美术熊猫布店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