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祖国颂教案

时间:2025-01-07 12:24:53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中祖国颂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祖国颂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祖国颂教案

高中祖国颂教案1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2、联系背景资料,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3、理解和学习屈原爱国爱民的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学习重、难点】

  1、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2、联系背景资料,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知识链接】

  1、作者、人物介绍:

  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战国时期出国人。用楚辞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因看透秦国吞并六国的野心,力劝楚王联齐抗秦,后来遭奸人陷害,罢官放逐,但仍心系祖国。楚国被攻占后,自投汨罗江而死。

  郭沫若: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他从抗战的现实斗争中深切感受到人民的呼声和时代的责任,又从往昔的历史回顾中汲取着斗争的力量与澎湃的诗情。

  2、戏剧知识介绍

  1)戏剧的概念: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2)戏剧的种类:

  从表演形式上,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诗剧、广播剧、电视剧、街头剧、活报剧等;

  从作品内容的性质上,可分悲剧、喜剧、正剧等;

  从故事情节上,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等。

  从时代分,可以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

  3)戏剧的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

  4)戏剧的基本特点:

  (1)、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

  (2)、矛盾冲突要尖锐集中

  (3)、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

  5)戏剧的文学部分,通称为剧本,是文学的一大类别,与诗歌、散文、小说并列。

  3、了解剧情和背景

  时间是在午夜已经过去,黎明尚未到来的时候。靳尚前来布置和催促郑詹尹立即执行南后毒死屈原、纵火焚尸的密令。地点是东皇太一庙正殿,神像林立,奇形怪状,阴森可怖,给人以威压的气势和令人窒息的气氛。自然景象是雷电交加,狂风大作,无边的黑夜在颤动,在撕裂,在爆炸。这个典型环境意味着现实世界给屈原的肉体和精神的严重伤害,又象征着光明与黑暗的搏斗。

  4、关于《雷电颂》的舞台说明(正文前小字部分)

  舞台说明为舞台上的屈原的动作、形象外貌作了一个必要的交代,为读者理解下文的震天撼地的呼喊作了铺垫。

  【学法建议】

  指导——自主学习

  【教学流程】

  一、预学思考

  1、掌握下面词语,给加点的字注音

  睥睨( )污秽( )犀利( )迸射( )播弄( )虐待( )雷霆( )拖泥带水伫立咆哮稽首( )驰骋( )诡谲( )占筮( )潸然( )鞭挞( )

  2、解释词语

  睥睨:播弄:鞭挞:

  3、阅读舞台说明,说说舞台上的屈原是个怎样的形象?

  二、合作学习

  1、朗读课文(自由朗读、指名朗读,齐读)。

  2、与以往的`课文相比,本文在表现形式上有什么特别之处?

  3、读了这篇课文之后你知道了屈原的内心都想了哪些事物?饱含了屈原怎样的思想感情?

  4、作者想借屈原之口来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学表现手法呢?

  三、检测反馈背诵前六段

  四、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悲壮、慷慨、激昂的抒情独白。屈原召唤着风暴雷电等雄伟的自然力量,他与风暴雷电已完全融为一体!对风雷电的呼唤和歌颂,表现了他横扫一切邪恶的顽强战斗精神。虽桎梏加身,但不屈不挠,浩然正气凛然不可侵犯,充分表现了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理想。屈原是正义和光明的化身,是战斗不屈的战士的形象。

  五、课后作业

  练习册第7课

高中祖国颂教案2

  教学目的

  1.学习文章抓住事物特征展开想像,达到物我同化的境界,有力地抒发战斗激情。

  2.体会屈原热爱祖国,抨击黑暗,热烈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表达思想感情,增强气势。

  2.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意。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二、导入

  介绍历史尉《屈原》写作的时代背景。

  三、朗读课文

  课文在形式上并不押韵,但节奏分明,声调铿锵有力,要求学生反复朗读,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文章气势,并谈感受。

  四、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雷电颂》这段独白,大致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风、雷、电的期待与歌颂,一是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

  文章按自然力声威的发展,和屈原的感情脉络划分段落层次。

  这是一首结构严谨的散文诗。全诗五个层次先分后合,紧密相连,由风,及雷,及电;由诅咒黑暗,再到追求光明;由歌颂火进射出光明,再到烧毁一切偶像。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一气呵成,使诗人的满腔怒火和对光明的渴望追求得以充分表现。

  五、探究活动。

  提问:课文运用了象征手法,说说风、雷、电等形象象征了什么,再举例说说课文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文中屈原借助于讴歌伟大的自然威力,抒发了对摧毁黑暗的渴望和对这种伟大正义力量的赞美。

  反复、排比的方法,充分地表达感情,使独自更有气势。如,: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等等,感情洪流就都宛如江河溃坝,汹涌奔腾。

  六、欣赏品味

  学生配乐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七、小结

  本文是历史剧屈原中的一个片段,是主人公屈原的长篇独自,也是一首激越澎湃的抒情散文诗。这篇散文诗,是“生之颤动,灵之喊叫”,波澜壮阔,气势磅礴,撼动人心。

【高中祖国颂教案】相关文章:

劝学高中教案11-03

高中舞蹈教案11-06

高中教案范文11-07

高中安全教案06-15

高中函数教案11-05

体育教案高中07-29

音乐与舞蹈高中教案03-05

高中体育教案07-29

高中函数的应用教案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