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我是什么》教学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是什么》教学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浮、雹”等11个生字。
2.学会正确地朗读全文,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3.有感情地朗读1~3自然段。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1~3自然段。
2、复习“浮、雹”等11个生字。
教学教程:
一、导入新课,读课题。
1、同学们都喜欢猜谜语吧!那我们就一起来猜猜吧!
“细又粗来粗又细,上接天来下接地,落在水里无踪影,庄稼见了笑嘻嘻。”
同学们猜谜语太厉害了,一下子就猜出来了,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谜语课文,看谁能在课文学习中猜出谜底。
2、板书课题。大家看老师写课题。
3、谁来读课题?大家一起来读吧!
二、检测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读。齐读。随机指导“灾” “灭”
2、出示词语:漂浮 暴躁 灌溉…… 提醒“没”的两个读音。
3、抢读生字。
三、读文猜我是什么
1、和同桌读课文,一人读一个自然段,不会读的互相帮助。
2、课文都读熟了,那么我到底是什么呢?
3、你是从哪些句子知道我是水的呢?请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五、学习第一自然段。
1.我呀,可神奇啦!我会变。谁来读?(悄悄地变,这么大声,别人会知道的。谁再读?)
通过读书,让学生明白水是怎么变的过程。
2.感受云的变化美。
六、学习第二自然段。
1.默读课文,知道云碰到冷风,又会变成雨、雹子、雪。
2.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感受“落”、“打”、“飘”这三个词的准确性。
3.再次识记“雹”等生字。
七、学习第三自然段。
1.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理解品味“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的含义。
2.指导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
3.范背第三自然段,激发学生背的兴趣。
九、小结,布置作业。
【《我是什么》教学教案】相关文章:
我是什么教案10-19
《我是什么》教案05-31
《我是什么》优秀教案08-28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08-02
我是什么教学反思09-02
(热)《我是什么》教学反思07-09
《我是什么》教案(实用15篇)07-28
我是什么教案集合8篇08-24
我是什么教案合集十篇10-16
我是什么教案范文锦集9篇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