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我学会了吗》教案

时间:2024-12-26 13:07:16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我学会了吗》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我学会了吗》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我学会了吗》教案

小学《我学会了吗》教案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的“我学会了吗?”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能按指定标准或自定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会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

  2、通过对事物进行分类、比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养成分类整理物品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能对事物进行分类、比较。

  教具学具:

  投影、进行分类与比较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这一单元的内容我们已经学完了,开动小脑筋想一想,主要学习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师说:同学们学会得可真不少!想不想做一些问题考考自己?

  二、巩固练习

  1、分一分(投影出示)

  红苹果绿桃子绿萝卜

  绿苹果红萝卜红桃子

  学生独立分类,同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有以下分法:

  (1)按水果、蔬菜分成两类

  (2)按颜色分成两类

  (3)按树上、地下分成两类

  2、投影出示25页图

  (1)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说说图上有什么?你能为大家讲个故事吗?

  (2)仔细看一下大树的表情,你想说点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小朋友重猴子轻)小朋友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对学生进行爱护树木的教育)

  (3)涂一涂:

  把高的树涂上绿色,把矮的树涂上淡绿色。

  涂完后问:我们刚才是把树的什么涂上了颜色?(叶子)现在看一看,你会发现什么?你能提出比一比的问题吗?

  学生可能回答:①高树叶子多,矮树叶子少;

  ②高树叶子颜色深,矮树叶子颜色浅。

  还能比什么?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三、解决问题

  师:我们学的分类与比较的知识在生活中到处都能用到,说说你在什么时候用过这些知识?

  1、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我整理书包时,摆积木时,整理玩具时……)

  2、汇报

  3、对学生的汇报进行评价,可以引导学生之间进行评价。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你能用我们学的知识继续帮爸爸妈妈干一些事情吗?下一节课再来交流。

  五、教学随笔

  教研组长签字:

小学《我学会了吗》教案2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学会了吗

  【教学目标

  通过情境图中所展示的信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巩固、梳理本单元所学知识。

  能利用所学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1、呈现情境

  谈话:秋天到了,葡萄园的葡萄熟了,一串串紫滢滢的葡萄挂满了枝条。多么诱人呀!(课件出示情境图)

  2、问题博士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指名学生说)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提问题最多的同学将成为今天的“问题小博士”。

  3、全班交流

  独立思考后指名学生说。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1)左边有138棵葡萄,右边有354棵葡萄,一共有多少棵葡萄?

  (2)绿色葡萄收了74箱,紫色葡萄收了265箱,一共收了多少箱葡萄?

  (3)左边有138棵葡萄,右边有354棵葡萄,左边的比右边的少多少棵?

  (4)绿色葡萄收了74箱,紫色葡萄收了265箱,紫色葡萄比绿色葡萄多收了多少箱?

  (5)两种葡萄一共种了多少棵?

  ……

  教师有选择的把有关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提供机会,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学生予以表扬鼓励,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意识。]

  二、解决问题 培养能力

  1、谈话: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我们都可以用本单元学习的知识来解决,想一想,在这一单元中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比一比谁想得最多,说得最全。

  (1)独立思考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归纳总结。

  (2)组内交流

  提出要求:交流时要注意交流的顺序,还要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组长做好总结,准备参加全班的交流(学生交流时教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

  (3)全班交流

  每一小组的代表在班内谈自己小组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中提出的问题,引出学生对学过知识的回顾,教给学生整理知识的方法,也为解决前面提出的问题做好知识和方法上的准备。另外,通过小组合作给予全体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弥补大班级教学中交流面小的不足。在活动前提出要求,可以培养学生倾听、概括和吸收他人意见的能力,有效表达自己的看法,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使自己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刻。]

  2、谈话:同学们学了这么多知识,现在一定很想解决这些问题了(指黑板上的问题),请选择你喜欢的问题做在练习本上,然后把自己解决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1)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

  (2)组内交流

  学生交流时教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

  (3)全班交流,订正答案。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培养独立检测能力。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时,注意创设情境,顺应学生的心理需求,鼓励学生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拓展延伸 巩固成果

  (课件出示练习题)

  1、上下两个数的和是多少?差是多少?先估一估再计算出来。

  308 184 128 216 392

  631 782 602 371 416

  和:

  差:

  [设计意图:练习时,先让学生说说估算过程,然后进行具体的计算。通过练习,了解学生对三位数加减法不同算法的掌握程度。]

  2、一个箱子里有145瓶矿泉水,另一个箱子里有258瓶矿泉水。420个学生,每人1瓶,够吗?

  [设计意图:练习时,要让学生积极思考,想出尽可能多的解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谈话:假如你是学校的体育部长,你在安排全校的体育活动中会遇到哪些数学问题?和同位交流。(给出学校各年级的人数、学校体育器材数量)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

  四、多元评价 归纳总结

  1、谈话: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得如何?有何感想?你认为哪几个方面做得好?用你喜欢的颜色涂一涂“丰收园”中的苹果,然后在小组中说一说,并评一评小组中其他同学的表现。

  2、小结

  谈话: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大家都有不同的收获,你觉得还有哪些方面做得满意或者不够满意呢?(学生自我评价)希望我们收获的苹果越来越多,不满意的地方越来越少。

  [设计意图:在这里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小组内自评、互评,使全体同学都有了说的机会。一方面可将每一个成功的经验转化成大家共同的财富,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交流中认识自我,学会评价他人。]

小学《我学会了吗》教案3

  教学内容:

  教科书107—108页

  教学目的:

  1.通过练习使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有所提提高。

  2.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多样化的培养。

  3.在练习过程中力求使知识系统化和趣味化。

  4.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注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思路:

  创设情境、设疑激趣过关游戏、趣味练习丰收园内、品味成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谈话: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唐老鸭博士。唐老鸭博士想带小朋友们一起去数学王国,但是要打开数学王国的大门需要一把金钥匙,只要闯关成功,就能得到这把金钥匙。怎么样,有信心闯关成功吗?那就开始吧!

  二、过关游戏、趣味练习

  1、第一关,课本107页第2题

  出示图,先让学生观察:图上都有些什么?可以让学生给图上的两个小朋友起个名字,然后让学生针对图上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再让学生自己解答问题,最后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作系统梳理。

  2、第二关,动手操作、分类整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提前准备好的各种形状的物体用一个大袋子装好。

  (1)摸,说形状,小组全体成员参与。

  (2)摆一摆,比比谁摆出的物体最好,最有创新精神(可进行自我评价、学生评价、老师评价)

  (3)统计一下,你摆的车(或其它物体)所用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个数,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展示给老师和同学。

  3、第三关,课本108页,第3题。

  先让学生自己看图,然后让学生看图讲一个数学故事,尤其要注意学生叙述数学故事时语言思维的完整性,对于表达好的学生要及时鼓励。

  4、第四关(涂一涂,想一想)

  (1)先让学生涂完书上12个汽球的颜色

  (2)想一想,第16个汽球是什么颜色?要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出来的。

  三、丰收园里品味成功

  唐老鸭博士:恭喜小朋友们闯关成功,你们得到了数学王国的金钥匙,看,数学王国里有一棵好大的智慧树,请小朋友们摘下这些智慧果吧!这里教师用手在黑板上画一棵大树,然后贴上提前准备好的五个大苹果剪纸,反面写上“积极、合作、会问、会想、会用”。学生每摘一个,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学习数学的体会,然后放到丰收园中去。

  四、教学随笔

小学《我学会了吗》教案4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从图形中找角。

  教学难点:从图形中找角。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综合练习。

  “我学会了吗”呈现了一幅用各种图形拼成的风景图。该图图文并茂,用一首小诗增加了题目的诗情画意。练习时,可通过找一找、比一比、做一做等形式,引导学生用本单元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

  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画,找出图中所包含的各种角。然后组织交流回顾,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可引导学生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学习:

  1、找一找图中的锐角、直角、钝角。

  2、找出两个角,比一比它们的`大小,并和同伴说一说你是怎样比的。

  3、你能用带角的图形来创作一幅画吗?

  二、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三、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教后反思:在这节中,我充分利用了情境图,通过找一找、比一比、做一做等形式,引导学生用单元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体现能力培养和数学美的教育。

小学《我学会了吗》教案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5页“我学会了吗”及丰收园。

  教学目标:

  1、通过课件展示小鸟、小朋友、花、蝴蝶、苹果等从数到加减法的练习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答。

  2、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体味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数学乐趣。

  课件出示秋游图示,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找数和列式计算的机会,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会问、会说、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自主探索、观察讨论

  1、自主观察

  (1)说说从画面上你都了解到哪些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在小组内交流。

  注意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组内互相倾听别人意见的好习惯,有不明白的问题可以直接提问组内比较优秀的'同学予以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全班解决。

  (2)组间交流,各小组派代表一组提问题,另一组解答,下一个小组说解答方法,多种方法提问并解答。

  (3)全班整理,以加减法为主线,进行多种练习,列式,计算。

  三、巩固练习

  1、根据同学们提的问题,加上自己提的问题,列式计算,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为什么?

  看你能列多少道算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造、探索能力。

  2、知识延伸

  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做你喜欢的事,算你喜欢的题,写你喜欢的数,列你喜欢的算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每提一个问题,列一道算式,你就得到一个五角星。

【小学《我学会了吗》教案】相关文章:

学会感恩的主题班会教案10-20

学会感恩主题班会教案08-13

小班健康教育教案《学会穿鞋》含反思05-26

学会感恩主题班会教案(荐)11-02

大班科学会翻跟斗的猴子教案11-15

[推荐]学会感恩主题班会教案11-11

学会合作主题班会教案07-29

我选我教案07-10

学会感恩主题班会教案15篇08-27

学会感恩主题班会教案(15篇)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