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选我教案

时间:2024-07-10 07:38:52 教案 我要投稿

我选我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选我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选我教案

我选我教案1

  教材分析:

  “我选我”,这是多么简单的“三个”字。但是,说出这句话,是需要勇气的。特别是小学生。“我选我”的意义,远远超过了任劳动委员这件事本身。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自己有信心,懂得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我;懂得应当为别人服务。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与朗读。

  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

  自主、讨论、合作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相关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质疑

  1.板书课题:我选我(自由读课文,说说“我”指的是谁。)

  2.xx选自己做什么?为什么要选自己?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读读想想,说说读懂了什么。(从文中的xx、全班同学和老师的不同角度谈谈看法。)

  (三)体验性朗读,读出课文的思想感情

  在学生交流过程中,老师出示重点词句(用投影或小黑板),引导学生说说从这些词句中体会到什么,并读出相应的语气。

  (1)选谁呢?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想。(大家在想什么?带着你的想法读这句话)

  (2)突然,xx站起来说:“我选我。”(想想xx会用怎样的`语气说,读出相应的语气。)

  (3)大家都愣住了。(读出吃惊的语气)

  (四)创设情境,在朗读中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

  自由组合,分角色读课文。

  (五)拓展思维,深化理解

  就xx选自己当劳动委员一事,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识字

  1、“掌、室”声母是翘舌音;“宁、愣、掌”韵母是后鼻音;切”是多音字,本课中分别读“n㈩g”和“小铲,要指导学生读准确。

  2、“委、宁”等字,可启发学生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愣、掌、补”的偏旁和字义有内在的联系,可结合语境,让学生说说三个字的意思和偏旁“手”、“幸”有什么关系,并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组词、说话。

  二、指导写字

  1、教师范写。

  2、重点指导下面几个字。教:右边是“文”(4笔),不是折文。切:第二笔是“ ”,不是“L”。

  室:写紧凑一点儿,防止拉长。委:最后一笔横要写得长些,托住上面的“禾”字。

  3、学生先描红再练写。师巡视指导。

  三、拓展练写

  1、句子训练

  xxx是我们班的劳动委员。

  我们班的劳动委员是xxx。

  读后使学生知道,两句话说法不同,但意思是一样的。

  xx是

  ()是()。

  2、假如参加班干部竞选,你准备讲些什么?请准备之后说一说。(竞选岗位可以是学习委员、体育委员、小组长……)

  四、回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的表现如何?

  附板书设计:

  6我选我

  xx同学

  站说愣住

  是爱……爱……像……一样响起……

我选我教案2

  教学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结合课文及生活识字、学词,并积极运用于表达;

  2.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在朗读中习得规范的句式;

  3.在教师引导下,对事件及人物有正确的认识,并能规范地表达。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识字学词,学习“介绍”。

  1.教师出示词串,归类识字。

  第一组(形声字):补选愣住亲切掌声

  要点提示:“补”从衣卜(甫)声,完衣也。“切”从刀七声。“掌”从手尚声,手中也。

  第二组(类集合):教室班级集体委员

  2.教师由“委员”引出话题:

  (1)我们班级一般有哪些“委员”呢?(出示:劳动委员生活委员宣传委员文艺委员体育委员……)

  教师总结:这些“委员”都是班干部。我们班级除了这些“委员”还有哪些班干部?

  (2)谁愿意介绍一下我们班级的班干部呢?(出示:我们班的劳动委员是xx。)

  要求学生先自由介绍,然后请一位学生上台介绍:态度大方,介绍时要用手指示。被介绍到的班干部要主动起立致意,其他同学要热情鼓掌。最后请一位同学上台,当众介绍班干部。

  (3)你能换一种说法介绍吗?(出示:xxx是我们班的劳动委员。)

  (4)你还愿意介绍其他同学吗?(提示:你愿意介绍你的同桌吗?)(出示:我的同桌是xxx。)

  你能换一种说法介绍同桌吗?(出示:xxx是我的同桌。)

  (5)你愿意介绍你的好朋友吗?(提示:运用不同的话语句式来介绍。)

  【设计意图】

  低年级阅读课尤其要重视识字教学。一般地说,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借助汉语拼音就可以正确认读,因此教学的重心须移位到“形与义”的学习上来。一组形声字的归类学习,帮助学生熟悉汉字的构字规律,方便识记字形及理解字义。另一组属于类集合词串,学生对词语间的意义差别凭借生活经验可以意会,但往往无法说清,因此不需要过多讲解。

  【教法指导】

  众所周知,词语仅仅识记而无运用,就会变成消极词汇,极易遗忘,而唯有在生活中广泛运用才能最终内化为个体的言语能力。由“委员”创生出的介绍“班干部、同桌、好朋友”这三个说话活动,是对两种不同句式的运用性练习。课后练习中安排的“我会读”项目所隐含的两种判断句式,其实际的言语交际功能是“向人介绍”。如果停留在对比朗读,就无法转化为学生的言语能力,更难让学生在运用中体会到语言学习所带来的成长力量。而一旦学生习得了用不同句式向别人介绍的言语能力,就体验到了“言语桥梁”的成功感,会增强学习的热情和信心。而设计中说话活动所涉及的话题源自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说单个句子,到说连贯的几个句子,再到面对大众介绍、变换句式介绍,要求明确,层次清晰,训练扎实。

  板块二:学习朗读,习得“读法”。

  1.教师范读,在“故错”中启发学生把握朗读要领。

  (1)教师朗读第一自然段时故意迟疑:转(zhuan)到别的学校上学了……转(zhuan)到别的学校上学了?你们说,到底读哪个音?

  (2)朗读第二自然段时故意漏读“补”字:反正是选一个劳动委员,漏一个“补”字意思差不多。(要点提示:“补选”是指劳动委员空缺了,临时举行的`选举。而“选举”是指所有班干部的正式选举。漏读一字,意思千差万别。)

  (3)朗读第三自然段时,将林老师“亲切”的语气误读成“严厉”的语气。(要点提示:朗读时要特别注意人物说话时的提示语,揣摩一下提示语所暗示的语气、语调、语态,然后再朗读,就会读得合情合理。模仿林老师“亲切”的态度,用心体会一下,然后练习朗读这一段。)

  2.学生练习朗读后,指名朗读并作评点。

  (1)刚才老师读错了三个地方,谁愿意和老师比一比?

  (2)你获得的掌声能比刚才这些同学更热烈一些吗?

  【设计意图】低年段的朗读教学目标设定为“正确、流利”,因而读准字音、不多字漏字、不读破句等应该成为教学的重点,最为艰巨的是要矫正学生已形成的不良习惯。教师的范读“故错”,旨在用“幽默”的方式,夸大学生朗读中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警觉与自觉。如果学生有唱读、顿读等习惯,教师亦可通过“幽默”的夸张方式呈现给学生,唤醒学生的耳朵,听辨出这些“不谐”之音,从而自觉自愿地矫正。诚然,“故错法”仅仅是其中的一种方法,而不是唯一的方法。

  【教法指导】低年段朗读教学应守住“正确、流利”的目标线,但不止步于此。对于人物对话语言的特定语气、语调、语态,应适时加以点拨指导。将“亲切”的语气误读成“严厉”,正是让学生在朗读时自觉关注提示语,通过提示语揣摩人物语言的特殊读法。如此训练,学生才会渐渐增强“感情朗读”的意识,之后再辅以具体语气、语调与语态的方法指导、示范,学生才能学会“感情朗读”,而不是仅凭自己的感觉。朗读教学须有趣、有法、有度,让学生有一种成长的感觉。

  板块三:问题解答,规范“表达”。

  1.请同学们看课文插图,结尾部分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xx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一片掌声?

  (1)掌声表达了同学们对xx“我选我”的态度,掌声究竟表达了什么呢?(要点提示:掌声表达了同学们对xx的肯定、赞扬、支持、赞成、鼓励、佩服、高兴……)

  (2)教师追问:肯定什么?赞扬什么?支持什么?……以便让学生想得更加透彻、明确一些。

  2.林老师当时就说了一句话,非常经典的一句话。想知道吗?你来猜猜看。

  (1)出示:“我原以为……没想到……”

  例句:我原以为你选自已是为了当干部,没想到你的心里只有班级,只有集体!

  (2)林老师究竟是怎么说的呢?其实,她把这句话放在了心里,什么都没说。但是聪明的同学一定会猜到,林老师要对大家说的话就藏在课文里,只有六个字……(出示:爱劳动,爱集体。)要点提示:无论是劳动委员,还是宣传委员,或者其他委员,只要是班干部,心中都要装着集体,装着他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样的干部,才是好干部!

  3.教学“集”字:板画小篆“集”字,三只小鸟停留在树上休息。“集”字含有聚集、集合的意思。

  4.“我选我”,选的是“爱劳动,爱集体”的好干部!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低年段的课文内容大多通俗易懂,然课文中隐藏着的思想含义,仅凭学生自己读恐怕似懂非懂,或者自以为读懂了其实没有读懂。因此需要教师必要的指点,甚至讲解。课文结尾处设计的问题,的确需要学生深入思考。但问题过于笼统,学生除了“xx爱劳动、爱集体”这个显而易见的答案外,基本上无话可说了。症结在于学生的思路没有打开,因而教师需要设置铺垫性的问题:“掌声究竟表达了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就丰富多彩了,因为掌声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含义。“肯定什么?赞扬什么?高兴什么?……”在这些问题的细究之下,每一个学生都把心中那些无意识的,或者是不清晰的思想,变得清晰了,变得有意识了。表达内容清晰了、丰满了,学生的认识水平也自然提高了。

  【教法指导】

  教学最后聚焦在“爱劳动、爱集体”上,回到“集”字的字源上,又重回题目的朗读上,给学生留下了一连串值得思考与体会的语言空白点。好课需要留空,一如好的国画。留的,是韵味;留的,是遐想;留的,是思想的成长空间。

我选我教案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6个词语,认识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教育学生从小关心集体。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识记生字。

  课前准备:

  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10我选我,理解“选(选举,推选的意思)。

  齐读课题。题问:看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我”是谁?他选自己干什么?他为什么要选自己?)

  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自己解决这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要看清楚拼音,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己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读,听,纠正读音。读过以后,在课文中画出生字。

  2、边读边想,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三、检查出读情况

  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片,先读生词,再读生字。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的读音。提醒学生注意”今,林”的韵母是前鼻音,”名,让”的韵母是后鼻音。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音和指导长句子的停顿。

  四、教师范读(或放朗读课文的录音)

  让学生说一说:”我”是谁,他为什么选自己当班上的劳动委员。

  五、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齐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说说这段讲了什么:班上的劳动委员xxx转学了。

  2、出示思考题,学生自由轻声读第二,三自然段,边读边想。

  (1)当林老师让大家补选一明名劳动委员时,为什么教室里静悄悄?

  (2)当xx说:我选我“时,为什么大家都愣住了?

  (3)xx为什么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

  学生读后讨论,教师加以点拨,先理解前两个问题。(“静悄悄”就是一点声音都没有。说明大家对补选劳动委员这件事很认真,都在想选谁当劳动委员,”愣住”的`意思是遇到没有想到的情况时呆住了。大家愣住的原因是xx的发言大家都没想到。因为一般选举总是选别人,难得有人选自已。)

  指导朗读:”选谁呢?”要读出思考的语气。”教室里静悄悄的……”要读的慢而低,显示出教室很安静,大家正在思考问题。”我选我”,要读出坚定语气。

  让学生多读xx的话,休会他为什么选自已当劳动委员。

  (1、xx和xx是好朋友,他非常想学xx爱劳动,爱集体的点;2、xx有信心,有决心,能做得像xx那样热爱劳动,关心集体。)

  指导朗读。老师的话要读的和蔼可亲。xx的话要读得诚恳,坚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齐读,指名读),齐读第四自然。

  讨论:为什么xx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就想起一掌声?(全斑同学相信xx一定能当好劳动委员,大家用掌声表示同和鼓。)

【我选我教案】相关文章:

课文我选我教学教案08-26

《我选我》说课稿11-04

《我选我》的教学设计01-16

《我选我》教学反思04-02

我选我的教学反思04-22

我选我教学反思04-09

《我选我》教学设计07-21

我选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2-29

小学二年级语文《我选我》教学反思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