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12-19 12:23:37 教案 我要投稿

(集合)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集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地球的美丽和唯一,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西师版小学语文教案美丽的地球第一课时。

  2、过程和方法:以读为主,一边读一边思考一边做旁批;图文结合借助教师的课件体会地球的美丽以及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地球的热爱,增强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明白“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有关地球的.资料,图片、视频等。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教师直接板书课题,学生齐读,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美丽的地球》。说起地球我们的心中就会涌起无限温暖的感情。因为她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母亲。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美丽的地球。昨天让同学们回家预习了课,我们来看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西师版小学语文教案美丽的地球第一课时》。

  二、检查预习。

  1、学生快速巩固生字后,听写文中带生字的词语。小组长批改,教师评点。

  2、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3、交流词语的理解。学生小组交流后勾画出确实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解决。

  三、自渎自悟,提纲学习。

  1、教师布置任务。

  (1)、说说课文史抓住那些要点来写的?

  (2)、完成课后练习3.

  (3)、细读课文,把你在阅读中所增长的见识写在课文旁批处。

  (4)、思考: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有什么关系?

  2、学生自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上述4个问题。

  3、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四、集体反馈,整体感知。

  学生分别汇报自学情况,教师适时引导,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问题(1):地球的颜色、年龄、表面有大量的水、自转和公转等几个方面。

  问题(2):根据学生反馈情况,教师小结。只要有依据即可。

  问题(3):指名汇报,或者根据巡视情况小结。

  问题(4):前后照应的关系。作用:使文章内容衔接紧凑,形式有三种:首尾照应,前后照应,文题照应。

  五、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结构严谨,前后照应。课文首先提出问题“我们对于这颗养育自己的行星又有多少了解”、“面对有关地球的许多问题,究竟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回答”,接着具体从颜色、年龄、表面、有大量的水、自转和公转等方面展开了介绍;最后得出结论:我们要认识到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球只有一个,只有我们珍惜她才能拥有买好的明天。

  六、作业

  抄写文中你喜欢的句子、词语;有感情郎读课文。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运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式认识本课的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并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读好对话,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了解鸡吃石子儿的原因,从而引发学生课外前去探究动物吃食的习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好习惯。

  3.让学生喜欢读有趣味性的知识短文,有主动探究的愿望。

  教学重点:

  能运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式认识本课的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并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教学难点:

  读好对话,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质疑问难,引入新课

  1.齐读课题,想:你想到了哪些问题

  2.引入新课学习。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书。

  要求:先把生字勾画出来,自己借助拼音认读,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的认识情况。

  (个人、集体结合,开火车、当小老师等)

  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分自然段抽读课文。

  2.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每个孩子在组内充分自由地朗读,边读边想开课时大家提出的'问题,小组讨论学习

  (小组长担任主持人,汇报人)

  3.全班交流。

  知道小鸭子的问号是指“小鸡为什么要吃石子儿”,以及答案:鸡没有牙,是把米粒整个吞了下去,靠石子儿把米粒磨碎,帮助消化。

  四、熟读课文,朗读表演。

  1.让孩子们自由选择合作伙伴,采取多种形式练习朗读,同学之间互相评议,提意见。重点读好对话

  2.在同学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指导孩子们分角色表演。表演时可以补充自己的语言和想法。

  五、拓展训练,知识延伸。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抽读、齐读生字。

  2.抽读、齐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问: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2.你还想探究哪些问题?

  3.续编故事:小鸭子叫着向伙伴们跑去……

  推荐课外读物《十万个为什么》、《少儿百科全书》

  4.用“关心”“奇怪”练习说话。

  三、学习生字

  1.你认为哪个字最好记?怎么记?扩词。

  2.你认为哪个字不好记?可以怎么记?扩词。

  3.田字格里这些字怎样写才好看?

  4.生描红。

  5.展示自己写的字,评议,修改。

  6.把你想写的字或词语写一写。

  伙(伙伴) 伴(伙伴) 饭(吃饭) 每(每人)

  怪(奇怪) 院(小院) 粒(米粒) 答(回答)

  7.认识米字旁和食字旁。

  8.指导孩子们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规范、整洁地书写。

  质疑。

  四、课文总结

  1.学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现在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3.总结:

  (凡事要主动探究)

  五、朗读比赛。

  1.抽生朗读。

  2.学生评议。

  3.齐读全文。

  六、作业。

  1.抄写生字,并组两个词语。

  2.完成《同步练习》。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课外阅读。

  5.日记:

  我喜欢思考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要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激情表扬:(瞧!咋们班的孩子坐得真好,个个像小战士似的!)(恩,你的学习用品放得多整齐啊!)(你们的精神饱满,眼睛一直注视着老师!老师称赞你们!)

  2、听到老师的称赞,你的心情怎样?(希望这节课你能学得认认真真,学得高高兴兴,好吗?)(相机板书:称赞。“称”是翘舌音,“赞”是平舌音,)

  3、齐读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以“称赞”为题目的文章,齐读课题,称赞就是?(夸奖,表扬。)(恩,说得真好,称赞就是夸奖,表扬)(那你还想得到老师的称赞吗?好,请看大屏,这些你都会读吗?)(咱们来开小火车吧!开火车之前老师有个小要求:那一组坐的最端正就请那组开!小火车开的时候请其他同学跟读。好吗?师:小小火车那里开,生:嘿嘿,小小火车这里开)

  二、初读感悟

  1、出示生字课件,复习字词.(不错,你的字音读的真准确。呵呵咋们班的`小火车不仅声音响亮速度还开得那么快!你们都很棒!老师把掌声送给你们!)(那这些你还会读吗?)

  2、指导书写“傍”(读得真棒。瞧,你们响亮的声音把小刺猬和小獾也吸引来了。)

  3、了解刺猬和小獾:出示刺猬和小獾课件。(我们对于小刺猬比较熟悉:浑身长满了小刺,圆滚滚的,可爱极了!而小獾呢,我们不太了解它,看:两只又小又尖的耳朵,强壮的身体,弯弯的尾巴就像一把镰刀。)(他们可爱吗?你想更深入地了解他们之间的故事吗?请翻开语文书,自由地读读课文吧)

  4、出示自读要求,生齐读。(读前老师可以提两个小要求吗?1字音准确,语句通顺2边读边思考:课文中谁称赞谁?是怎么称赞的?用笔画出来)

  5、生自读文。

  6、回答提问(课文中谁称赞了谁?那小刺猬为什么要称赞它呢?我们来学习1-4段。请听老师读1-4段)

  三、学习课文

  (一)图文结合,朗读感悟1-4自然段;

  1、师示范读(1-4)段, 生思考:小獾在干什么?他的板凳做得怎么样?用笔划出答案。

  2、理解“粗糙”。 这样的板凳坐上去会是怎样的感觉?摸上去什么感觉?

  3、出示实物板凳,生摸,谈体会。

  4、讨论:小獾的板凳做得很粗糙,小刺猬为什么还要称赞他呢?

  (1)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语句来回答:板凳做的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认真。

  (2) 出示句子;小刺猬走到小獾身边,拿起板凳仔细地看了看。

  A 从这一句中你体会到什么?

  B 哪个词最能看出小刺猬注意发现别人的优点?你能给“仔细”换个词吗?

  C 说说小刺猬可能观察了板凳的那些方面。

  D 练习: 看了看 _了_,用这个词说一句话(我看了看手表,比赛的时间快到了。)

  E 指名读一读,读的时候强调“仔细”一词。

  (3) 出示句子:他对小獾说: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

  A “一个比一个好”说明什么?

  B我也会:一个比一个 一棵比一棵壮 一_____比一____ 一 ____比一 ____

  C 谁来称赞称赞小獾?(指名读、挑战读、齐读)

  5、如果你是小獾,听了刺猬的称赞你心情怎么样?这个时候你再做板凳你会做得: 听了小獾的称赞,我做板凳做得——————————。

  (二)、图文结合,朗读感悟5-7段

  1、出示第二幅图,小獾在干什么?小刺猬会说什么?小獾又说了什么?

  2、你们能在哪个自然段找到他们说的话呢?

  3、那你能在书上找出他们说的话吗?指名生说。

  4、出示句子: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瞧,我已经会做椅子了。那只小獾来对小刺猬说说?抽学生读句子

  5 泄气是什么意思,你有过泄气的时候吗?当自己做一件事遇到困难做的不理想的时候,多需要别人称赞的鼓励,想泄气的小獾何尝不需要别人此时的鼓励呢?就在这时小刺猬来了,及时的称赞了它,给了它自信。(板书:增强自信.如果你是小獾,你会对小刺猬说什么呢?

  6、生带着体会齐读句子。(那请同学们带着你的体会齐读这个句子吧!)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8-10段

  1、小刺猬的称赞给了小獾鼓励,增强了小獾的自信。自己读读8——10段,想想:小獾为什么要称赞小刺猬的苹果最香、最好?生边读边想。

  2、出示句子: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 为什么小刺猬的苹果最香、最甜、最好?

  3、如果你是小獾,你还会怎么称赞小刺猬?

  4、小刺猬称赞小獾,能使小獾充满自信;那么,小獾称赞小刺猬,能使小刺猬怎样呢?

  5、出示句子“谢谢你,你的称赞消除了我一天的疲劳。”让我们一起读读小刺猬的话吧。

  6、称赞能使小獾充满自信,使小刺猬消除疲劳。(板书:消除疲劳)你想想:称赞还有什么神奇的作用呢?

  7、称赞能带给我们勇气和自信,称赞能带给我们进步,称赞能带给我们成功和喜悦。齐读。

  四、课外延伸

  1、如果一开始,小刺猬不是称赞小獾,而是嘲笑、讽刺小獾,会怎么样呢?

  2、小刺猬和小獾的故事太动人了,让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这个故事吧!

  3、他们表现的怎么样?

  4、我们每个同学身上都有优点或进步,让我们也来赞一赞吧。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 字、词、句训练,巩固对同音字的运用,对比喻句的掌握。

  2. 积累以“理解”为题的名人名言,帮助学生丰富语言,发展语言,学会理解别人。

  3. 掌握常用的礼貌用语、学会运用。

  4. 学会制作贺卡,为亲人、朋友送上祝福。

  教学重、难点

  1. 恰当地使用比喻句。

  2. 在学习、生活中与人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准备制作贺卡的纸、笔等。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练

  1、了解比喻句式的特点,仿写这样的.句子。

  1)先让学生反复读例句,自主发现比喻句式的特点。

  2)模仿书上的句式写句子。全班交流。

  3)教师再举出几个例句让学生练习感受。

  2、同音字辨析填空。

  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可适当做组词的扩展练习。

  二、日积月累。

  1)学生自读自悟。

  2)指名读,师生评议,教师适当指导。

  3)在小组内检查朗读。

  4)练习指导背诵。

  5)全班交流自己知道的关于“理解”的名人、谚语、警句、成语等。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知识窗。

  1、阅读前,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知道哪些礼貌用语,是否经常运用。

  2、再让学生自由阅读。

  3、让学生之间体会人与人相互尊重的快乐,并在小组合作表演中练习使用。

  二、大家一起来。

 1、安排在第二课时。

  2、课前布置活动要求,使学生从材料到创意都做好充分准备。

  3、制作前阅读短文,明确做贺卡的意义。

  先交流创意

  再开始制作。

  在课后送出贺卡,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关爱别人的快乐。

语文教案 篇5

  第一课时教后记

  一、激情引趣,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背过几首写荷花的诗了?你们还能想起来吗?

  李泽齐:我们背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春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孩子,你的记忆力真好!下面请同学们一起背一遍(齐背)。通过背诗,谁能告诉我,荷花一般都在几月开放?(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六月”)。

  师:同学们反应真快!谁能告诉我,我们还学过哪首诗?

  韩旭:《小池》,唐、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同学们一起跟着背了起来。)

  师:同学们记得也很好!其实,从古代起,荷花就已经成了文人描写、喜爱的对象。从古至今赞美荷花的诗篇很多。人们之所以喜爱荷花是因为荷花有“出淤泥而不染,擢清莲而不妖”的品质。荷花又叫莲花,有赤、白、红、紫、青、黄六种颜色,以红、白两种颜色最多。今天,我们一起再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文章。这篇文章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写的(板书:7、荷花)。同学齐读课题。

  二、自学探究,学习课文。

  师:在叶圣陶爷爷的笔下,荷花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并画出课文中自己认为好的词语。

  1、学生自读课文,并画生字新词。读完后,同桌讨论文章的主要内容。

  2、指名(学困生)分段朗读课文,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教师注意纠正字音。

  3、检查学生对生字词读音的掌握情况,同桌讨论生字的规律,并记忆生字词。

  4、再读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同桌讨论或查字典解决。

  5、继续读课文,画出自己觉得优美的地方,练习背诵。

  6、共同讨论本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李文青: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荷花的样子和他的想象。

  师:孩子,你说的'真好!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谁看到的荷花的样子和由此展开的想象?你把这句话说完整好吗?(李文青重说后其他同学同桌互相练说。)

  师:嗯,同学们理解的真好!下面,我检查一下同学们记忆生词的情况。请同学们拿出听写本来,我们开始练习默写。谁记住了生词到黑板上默写。

  生:默写开始。(由于本课生词较少,同学们的记忆效果实在不错。)

  三:布置作业。

  1、课下抄写生词,并再组一个新词。

  2、熟读并努力背诵课文。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并识记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过程与方法:理解作者在读书方面的妙悟,深入领会文章的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入理解比喻论证及其作用,结合课文的学习了解演讲稿的特点。

  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教具课文音频资料

  教学重点

  解作者在读书方面的妙悟,深入领会文章的内涵。深入理解比喻论证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内容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导入

  书中有秦汉的明月,盛唐的乐舞;书中有人生的百态,历史的脉搏。然而我们该如何读书呢?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鲁迅先生将在他的《读书杂谈》中为我们指点迷津。

  2、简介作者

  鲁迅本名周树人,八一出生三六卒。生于浙江绍兴市,伟大文思革命家。

  《呐喊》《彷徨》小说集,《朝花夕拾》散文集。散文诗集有《野草》,《且介亭杂文》杂文集。

  3、教师范读课文,注意下边加点字的读音:

  嗜好(shì)无聊(liáo)余暇(xiá)赢钱(yíng)

  嗜好:特别的爱好。无聊:由于清闲而烦闷。

  余暇:闲余的时间。

  二、诵读课文。学生分组讨论课文结构,理清文章思路。

  1、演讲的原因和主题是什么?

  ——原因是知用中学的先生们希望我来演讲一回。主题是随便谈谈读书

  2、课文中谈到了哪两种读书的类型,它们特点分别是什么?

  明确:种类职业的读书嗜好的读书

  特点功利性强迫性自由性趣味性

  3、鲁迅在第四自然段中告诉我们应该怎样读书?

  ——我们在做好职业读书的同时,尽量合理的拓宽阅读视野,搞好嗜好阅读。

  4、学以致用

  有人说职业的读书有些苦痛,而嗜好的'读书完全符合自己的兴趣,很自由,很轻松,所以决定放弃前者,专门去读自己喜欢的书,请结合第四自然段鲁迅先生的观点谈一谈。

  学生思考后回答。

  (一)想一想

  本文在阐述观点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找出来并体会其作用。

  (比喻论证):①。读书与木匠的磨斧头,裁缝的理针线做比喻。②。嗜好的读书与爱打牌的情形做比喻。

  (二)课文小结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作者先介绍演讲的原因及主题,接着从职业读书和嗜好读书两方面谈论了其不同特点。然后进一步深化,二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重点强调了嗜好阅读的益处,最后以忠告性的话语结束全文。比喻论证的运用使得抽象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文章观点鲜明,条理清楚。内容符合演讲者和听众的身份。语言通俗,自然,亲切,口语化。

  五、拓展延伸

  1、仿写例句例句:好书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好书是————,让人————。

  好书是————,让人————。

  2、拟写标语:请你为我校图书阅览室拟写一条恰当的标语。

  六、布置作业

  课外练笔:以读书为话题,写一篇演讲词,要考虑到演讲词的特点。

  内容提示:

  1、读书的正确方法

  2、读书的正确目的

  3、读书的重要作用

  集备意见个案补充

  作业布置完成配套练习册的题目。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童话作品夸张、想象的特点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理解“爱心”的神奇力量,学会关心他人

  【教学重、难点】:

  1、爱心的神奇力量

  2、丰富的想象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看看大家能不能开动脑筋:在座位上不动,我们第一组的缪慧娟能不能和最后一组的蔡树荣拉上手?(生活动)

  传递我们的手,传递我们的心,生活会更精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一篇美丽的童话。大家读过童话吗?

  (屏现):这是一篇童话,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是谁给我们带来这篇童话的呢?

  (屏现):本文作者是列夫。托尔斯泰,你对他了解多少?

  二、走进文本

  1、注意字音

  2、复述故事,能够绘声绘色的展现故事人物和情节。

  2、讲一讲生讲故事经过

  (1)围绕水发生的爱心行动有哪几次?

  (2)她的水罐神奇在哪里?

  要求:在书上相应的地方圈点勾画

  4、想一想,想出童话的留白

  童话中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一个梦,你觉得她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

  (大胆地发挥你的想象说说梦中的`情景,把它写下来。)

  5议一议,议出童话的外延

  你从这个童话故事中学到了什么?

  要求: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将你的感悟写在旁边,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从……里,我懂得了……

  6、(屏现):文中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些语句?找一找,划一划,读一读,说一说

  7、文中最让我们感动的是小姑娘和母亲的爱心、善良。他们的爱博大深厚,他们的爱朴素动人。

  8、我们的开头结尾没有读,你们想不想做一回小老师?自己读开头和结尾,同桌二人讨论设计一个问题,待会提问。

  A开头有什么作用?(交待文章的背景,为小姑娘的精神作铺垫,)

  B结尾中七颗钻石为什么还变成了大熊星座?这样的结尾有什么含意?

  (寄托着作者希望爱心普照人间的美好愿望)

  三、放飞想象(任选一个)

  1、“女娲造人的故事你听说过吗?女娲最初造出来的人无心,你知道吗?……后来,发生了怎样曲折离奇、动人的故事,使我们人人都有了心,学会了爱?让我们展开联想和想象,编写我们的爱心故事。

  “搭桥”的方法来编写童话,从所给的词语中任选两个或三个展开联想和想像,分别编出与这两词有关的童话故事来:

  “太空人”、“机器猫”、“钢笔”、“自行车”、“小蚂蚁”

  四、链接生活

  这是老师所带来的一些爱的画面,他们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或者听到、看到、甚至亲身经历这样的事,看,爱在行动。

  (屏现):子薇的父亲要回盐城了,临行前女儿让父亲满足她一个愿望,将她的漂流瓶放入大海。然而小小的漂流瓶中却藏着这样一个秘密……时间:20xx年10月8日天气:晴今天,爸爸走了,我很伤心,我只求天神给我自由,我需要自由,我希望我的病快好,一家人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如果你能帮我实现,您就托梦告诉我吧,或者托直觉告诉我。我今年12岁了,1992年出生,属猴,生日是5月7日,金牛座。我会等你告诉我答案,一天、二天……甚至一年、几年。尊敬的天神求您放我一条生路吧!我得的这个白血病,不知什么时候能好,我托大海把这封信送给您,希望您能收到。沈子薇

  爱很伟大,爱恨神奇;爱也很平凡,也很简单。在生活中拥有一颗爱的心,我们将更美丽,更幸福。

  五、传递爱心

  看了这些图片之后,我以及很多的同学们心中都涌动着一曲爱的赞歌。大家都爱听歌,对吗?大家能写歌吗?其实写歌也很简单。

  贝多芬的《欢乐颂》大家听过吗?先来听一听,旋律很优美,对吗?老师先作了几句歌词,就算是抛砖引玉吧:爱心,爱心,纯洁的爱心,小小木罐装满水;爱心,爱心,圣洁的爱心,小小木罐端正正;……

  请同学们自己创作歌词,听着这旋律,互相唱给对方听。

  交流歌词

  一起唱自己的《爱心颂》

  【板书设计】:

  变成星星

  涌出水流☆

  19七颗钻石☆

  ○爱过路人

  金水罐☆

  小姑娘○?

  ○爱小狗图银水罐☆

  掉在地上,端端正正☆

  ○爱母亲有水☆

  水罐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1、让学生掌握课文里的生字,注意“痛、像”的写法。

  2、让学生理解课文中蕴涵的深刻的道理,真正爱妈妈的孩子是心疼妈妈,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妈妈。爱是相互的。

  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爱妈妈的孩子是心疼妈妈,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妈妈,爱是相互的。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问什么老爷爷说我好象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教学方法:讨论法、朗读法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进入情景当中来学习。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同学们你们的家长夸过你们吗?今天我带大家认识几个新朋友,看哪一位小朋友值得我们夸一夸。

  二、学习认读生字

  1、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认读生字。

  2、给认读生字口头组词。

  3、让学生讨论用怎样的方法能记住这些生字。

  4、学生汇报讨论情况,教师点评。

  三、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哪个字在哪里见过。

  3、开展组词比赛活动。

  4、分析字形,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四、初读课文

  1、让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

  2、说说你通过初读课文知道了什么。

  3、请大家找自己不懂的问题。

  板书设计: 儿子们

  j ng qi o ne t t ng t ng l i xi ng bB

  井巧呢提桶痛累像吧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

  1、让学生个别读课文。

  2、其它学生评价。

  3、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妈妈夸孩子时骄傲的神气,还有文中几处问话的地方。

  4、再让学生读课文,教师评价。

  二、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说说通过读课文,说说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三、解决问题

  1、让学生小组讨论提出的问题。

  2、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3、教师小结:

  三个儿子都给妈妈带来了快乐,但是他们的行为却是有区别的:翻跟头和唱歌也许是表演给妈妈,也许是为了得到妈妈的称赞,提桶水却是出于对妈妈的关心,体谅妈妈和帮助妈妈的爱心。

  四、扩展活动

  请大家说说你平时在家里,是怎样关心和体谅妈妈的。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语文教案11-20

语文教案(精选)04-19

(经典)语文教案08-11

[精选]语文教案09-09

(精选)语文教案12-09

语文教案08-09

[经典]语文教案08-17

语文教案[经典]08-31

语文教案[精选]09-24

(经典)语文教案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