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四月公开课教案全文

时间:2024-09-30 12:48:31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乡村四月公开课教案全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乡村四月公开课教案全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乡村四月公开课教案全文

乡村四月公开课教案全文1

  知识技能目标:

  1.会读写“蚕”“桑”两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诵、熟练地背诵诗歌,并能准确无误地默写。

  3.能领会诗的意思。

  4.积累其他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 德育目标:

  通过本诗的教学,让学生热爱富有情趣的乡村。 美育目标:

  通过对本诗的阅读,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乡村田园风光的美丽。

  重点难点:领会诗歌第一、二句的诗意。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刚才所看到的景色美吗?(生答:美)这些都是江南的乡村景色。我们曾学过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写江南风光的一首词叫什么?(生答:《忆江南》),大家一起来背一背,好吗?(注意感情哦)(师生同背)谁来告诉老师这首词写的是江南什么时候的景色?(抽生回答)多美的江南!其实江南四季都美丽如画。我们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唐诗宋词更是享誉中外,那些文人们是绝不会放过描写这些美景的。因此写江南的绝不会仅仅有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江南初夏时节乡村景象的诗,有兴趣吗?(生答)那就希望同学们要好好听讲,并配合好老师哦!(板书:乡村四月)

  二、释题

  师:看到题目你知道了什么? 生:这是一首描写乡村四月的古诗。

  师:这是一首描写江南初夏田园生活的古诗,它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翁卷(板书:翁卷)

  三、了解作者

  师:有谁了解翁卷,请给大家介绍一下(知道多少说多少)。 生:南宋诗人。 师:(课件)翁卷,南宋诗人,字续古,一字灵舒,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很有才华,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合称“永嘉四灵”。一生不曾做官,喜欢田园生活,擅长作田园诗。他的诗大多讲究技巧,诗风清苦。

  四、整体感知

  师: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诗人的足迹走进四月的乡村,去感受乡村初夏的气息吧! 1.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要把字读准,把句读顺。 2.教师指名读。

  3.课件范读。(生仔细听,划出诗的`节奏和重音。) 4.课件出示节奏(生看看划出的节奏与给出的是否一致) 5.学生齐读。

  6.数一数每行有几个字?因此是(生回答:“七言绝句”)

  五、知情、悟意

  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分小组自学古诗。同时要完成这样一个问题:在诗中诗人都描写了哪些事物?(生自学古诗。教师巡视)

  (一)赏美景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山原、白川、子规声、烟雨、乡村、人、蚕桑、田。 师:诗人是如何将这八种事物联系起来的?

  师:首先我们看看诗人是如何将“山原”和“川”联系起来的? 生:绿遍山原,白满川。

  师:(课件出示)什么样的山原才是绿遍山原? 生:漫山遍野都是绿的。

  师:从哪个词看出漫山遍野都是绿的? 生:绿遍。

  师:什么是白满川,根据书中注释回答。 生:映着白光的水田。

  师:请同学们看图理解“白满川”(播放课件讲解“白满川”)

  师:葱郁的山陵、原野和反着白光的水田相互映衬,这不正是“绿遍山原白满川”吗?这句是动还是静的描写?(板书:静)

  在这美妙的时刻,雨儿、子规鸟儿当然不愿错过,它们也赶着要为这增添一份光彩(课件展示第二句诗)(齐诵第二句诗“子规声里雨如烟”)那这一句是——“动”的描写(板书:动) 教师归纳(同学们闭上眼睛,在老师朗诵中想象)(师小声朗诵:山坡上草木茂盛,一片葱茏,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鸟在烟雨蒙蒙的天空中声声啼叫。)同学们,你们看到江南乡村的初夏风光了吗?这两句诗静动结合,有声有色,更是把江南风光描绘得淋漓尽致。多美呀!

  师(板书:景美。(表达出诗人对江南的热爱,板书:热爱)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古诗的意思)。

  老师还带了一些江南风光图片,请同学们欣赏(播放乡村美景图)。

  (二)品人勤

  师:这哪里是乡村,这简直就是人间仙境啊!生活在那里的人一定无比的幸福,此时的他们又在干些什么呢?

  生:养蚕、插秧。

  师:他们只是插秧、养蚕,没干别的吗? 生:干了。

  师:从哪里能看出来的? 生:“闲人少” 师:那他们忙些什么呢? 生:忙喂鸡、喂鸭、翻地…… 师:说明这里的人怎么样? 生:很忙碌。

  师:从“才了……又……”里也能体会到什么? 生:很勤劳,繁忙、紧张……

  师:(板书:人勤。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古诗的意思)

  师:从这里我们还可以体会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赞美。(师板书:同情、赞美) 师:现在我们也来当一回诗人,把诗人没写进去的“忙”写进去,注意用上“才了……又……”。 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翻土又种菜。 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喂猪又放鸭。 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桑麻又犁田。

  师:大家说的真不错,说了这么多才了什么又什么,但诗人一句都没用,为什么却用了“才了蚕桑又插田”呢?

  生:这是主要农活。 师:对,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田、川、烟”最后一个音节都是“ɑn”,我们以前就知道了这叫——押韵。押韵让我们读起诗来朗朗上口,同学们不妨读读试试。

  生:齐读古诗。

  六、感悟升华

  师:同学们,通过我们刚才的学习,我们对古诗的内容已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老师相信你们已经被这美妙的田园风光所陶醉,老师也为这里勤劳忙碌的人们心生敬意。请同学们再次闭上眼睛,想象现在的你就是这位诗人,此时的你正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展现在你眼前的是美若仙境的田园风光,你陶醉了,诗意正浓,于是兴诗一首《乡村四月》,并大声地诵读出来。(请读出陶醉之情)(播放音乐)

  师:能背下来吗?让我们再一起诵读古诗。(能背诵的同学大声背诵)

  七、拓展阅读:

  师:像这样描写田园生活的诗我们曾经也学过一些,比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课件出示)(请同学们站起来)(师生共同吟诵),王维的《山居秋暝》(课件出示)(师生共同吟诵),像陶渊明、谢灵运、王安石、范成大等等,他们也都热爱田园生活,也写了不少田园诗,希望课后同学们可以找出来读一读,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有不小的收获。

  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乡村四月公开课教案全文2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蚕桑”。

  2、有感情地朗读、吟诵古诗。

  3.体会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古诗的意思,学会吟诵古诗。 教学难点:

  体会古诗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法:启发引导法、指导朗读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吟诵《独坐敬亭山》导入,揭示课题

  1、全班吟诵《独坐敬亭山》——男、女生吟诵。

  孩子们,我们学习了吟诵《独坐敬亭山》,还记得怎样吟诵的吗? (记得)让我们一起来吟吟吧。独坐敬亭山,起。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下面请女孩子们来吟一遍。(女生吟诵)男孩子们,女同学们吟诵得好不好?(好)掌声送给女生们。

  2、师:孩子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呢?(春天)是的,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好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春天是充满希望的季节,春天是美丽的季节,春天是让人忍不住想要赞美的季节。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不止我们喜欢,我们历代的文人墨客们也喜欢春天,他们还留下了许多描写春天田园生活的诗词文章。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随宋代诗人翁卷一起去感受春天。(出示课题:乡村四月,板书:乡村四月)请孩子们齐读课题两遍。(学生齐读课题)

  3、介绍诗人翁卷

  孩子们:你们了解翁卷吗?这位就是翁卷。他是一位怎样的诗人呢?

  孩子,请你来为大家介绍一下翁卷,好吗? 看来你的预习工作做得很认真。

  (出示P2)翁卷:南宋诗人。一生不曾做官,喜欢田园生活,擅长作田园诗。

  二、初读古诗,了解诗意

  1、孩子们,你们想知道翁卷是怎样描写春天田园生活的吗?(想)(出示P3)请借助拼音自由读诗,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读通诗句。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读不准的字请多读几遍。

  2、全班齐读——分组朗读——抽生读

  孩子,请你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听。(真是读得字正腔圆啊,老师给你点个赞)

  3、认识生字,理解字词(出示P4) 这首诗有两个要求大家会写的生字,一个是“蚕”字,大家看这个字由甲骨文、篆文演变到现在的楷体,表示会吐丝的蚕是天赐的“神虫”。我们再来看看“桑”字,甲骨文上面部分像枝叶茂盛的树,篆文将枝叶状演变成了手形,表示采摘树叶。现在我们写的桑字,上面部分又变成了三个又,表示很多,但要注意把又的一捺要写成点)

  孩子们,这首诗里有你不理解的字或词吗?(出示P5)比如:山原:山陵和原野。白满川: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子规:杜鹃鸟、布谷鸟。了:结束。才、又说明了农民的劳动的繁忙紧张。

  三、结合图文,自悟诗意。

  1、孩子们,请看这幅图,谁能用今天学的一句诗来描述一下? (出示P6)抽生回答。出示诗句:绿遍山原白满川。是的,我们看到了绿山原、白满川。(板书:绿山原、白满川)

  2、出示P7,现在,你听到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谁能用今天学的一句诗来描述吗?(抽生答)出示诗句:子规声里雨如烟。是的,这句诗让我们听到了子规啼,看到了雨如烟。(板书:子规啼 雨如烟)

  诗人给我们描绘的景色真美啊!(板书:景美)

  3、出示P8,你们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抽生答)现在正是农忙时节,大家都很忙,没有闲着的人(板书:闲人少)他们采了桑叶喂了蚕,又忙着插秧了(板书:插秧忙)这正是诗人写的“才了蚕桑又插田”。出示诗句:才了蚕桑又插田。(板书:人忙)

  四、再度再悟,手划声调

  出示P9 孩子们,我们现在来玩一个游戏,我给你们两分钟的时间,边读边用手把每个字的声调划出来,现在自由练习。

  孩子,你能背对屏幕带领全班同学一边读一边用手划声调吗?真是个勇敢的孩子,敢于迈出第一步就成功一半了。

  五、吟诵古诗,体会感情

  1、多美得诗啊,老师忍不住要吟诵了。师吟诵,你们想学吗?

  2、孩子们,老师告诉你们吟诵是有规则的。今天老师就教大家怎样写吟诵谱。(出示P10)一声二声是平声,用_____表示,三声四声是仄声,用 | 表示。老师带着大家一起来标注第一句。(出示P11)请孩子们把吟诵符号标注在每个字上。

  3、(出示P12)孩子们,请仔细观察一下,看看你们标的吟诵符号和老师的吟诵符号有什么区别。

  孩子,你找到不同的地方了吗? 观察得真仔细,老师标注的.吟诵符号里还有!。“!”表示入声字,读的时候要读短一点,快速、坚决。这首诗一共有4个入声字。老师标注的____有长有短,横线长的字声音拖长一点,横线短的字读短一点。

  4、孩子们,现在我们试着来诵读一下这首诗,配合自己喜欢的动作。

  全班一起诵读——分组诵读——个别学生诵读。

  5、逐句学习吟诵 你们已经会诵读了,很快就能学会吟了。加油吧,孩子们。请竖起你们的耳朵认真地听。下面我们就逐句来学习吟诵。

  6、学生自由练习吟诵。

  7、全班一起吟诵——分男女生吟诵——分小班吟诵——开火车吟诵——抽生吟诵。

  五、课堂小结

  本诗前两句写田园美景,后两句写人,真是“一年之计在于春”。表达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板书:赞美)

  六、作业布置

  诗人翁卷为我们描绘了春天田园的美景,我们也看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表达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板书:赞美)

  板书设计:

  乡村四月

  绿山原

  白满川

  景美 子规鸣

  雨如烟

  赞美 闲人少

  插秧忙

  人忙

乡村四月公开课教案全文3

  教学目标:

  1.读准“了”“蚕”、“桑”三个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3、体会诗的内容和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朗读和默写这首古诗,并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课前两分钟)背诵春天的古诗

  一、开门见山,切入诗题

  1.随老师书写课题,齐读课题。

  2.介绍作者(课件出示翁卷的资料) 3.解“四月”,赏风光

  4.说说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二、通读全诗,感受诗的韵律美

  1、(出示全诗)强调“了”“蚕”“桑”这三个字的读音。 2.多种方式读诗。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三、学习前两句,感受乡村四月的风光之美

  1.(课件出示

  一、二句)请同学们看诗的前两句,默默地读一读,这两句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拿出笔来画一画。

  2.理解加点的词语。介绍子规(出示图片)

  3.读到“绿遍山原”这个词,你脑海里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出示幻灯片)同学们,我们看,在这幅图中,树是绿的,草是绿的,山是绿的,这句诗中,哪个字体现了一切都是绿的,到处都是绿的?

  4.这就是古诗词的魅力,一个“遍”就把四月乡村那绿的世界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5.除了满世界的绿,你还看到了什么?(白满川)(出示图片理解)理解白满川。

  6.朗读感受美好风光。

  7.(出示第二句)孩子们,想象一下,除了这些声音,你还可能听到什么声音。

  8.同学们看图,能说说“雨如烟”什么感觉?(出示图片)把这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读出来。

  9.我们把诗的前两行连起来读,读出那一动一静的不同的美。(多种方式读)

  四、学习后两句,感受乡村四月的繁忙

  1.(课件出示三四句)同学们,在这如画的风景中,人们又在忙什么呢? 2.介绍养蚕。

  3.农民一边忙着养蚕,一边还要忙着插田。诗中哪些词,写出了农民的`这份忙碌? 在书上画一画。

  4.乡村四月的人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5.朗读感悟繁忙。

  6.下面,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唱唱这首诗吧。

  7.同学们,看到这样自然、充实的乡村生活,我们的心情多么愉快呀,谁能尝试着用自己的曲调唱唱这首诗。

  五、拓展古诗,体味乡村生活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正是有了播种时的辛劳,才有了秋天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丰收喜悦。

  描写乡村生活的诗有很多,我们再来看几首。(读诗)

  六、深化感悟,书写情怀

  同学们,学习了这首诗,乡村四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透过诗中的文字,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请把你感受到的写下来。

  出示:乡村四月是( )的,走在乡间小路上,我( )。

  七、总结。

  板书设计:

  乡村四月

  (宋)翁卷

  山原

  川

  景美

  子规

  雨

  闲人少

  勤劳

  才……又

【乡村四月公开课教案全文】相关文章:

乡村四月说课稿12-01

《乡村四月》说课稿12-19

《乡村四月》的教学设计09-11

《乡村四月》说课稿9篇01-10

乡村四月说课稿9篇12-19

(优)《乡村四月》的教学设计15篇09-11

公开课教案《空气》02-20

《gkh》公开课教案11-19

公开课大班教案03-27

小班的公开课教案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