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优秀教案优秀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优秀教案优秀,欢迎大家分享。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优秀教案优秀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通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之处。
4、能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体会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之处。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板块一:激趣导疑
1、播放《小苹果》,学生欣赏(会唱的也可跟唱)。
引导学生思考:这是哪一首歌?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首歌这么流行?
生自由汇报。
2、师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学生跟写,读题。
3、引导学生质疑。
预设:
为什么说国际互联网是奇妙的.?
国际互联网究竟奇妙在哪里?
国际互联网是怎样工作的?
国际互联网有什么作用?
板块二:初读闯关
1、播放课文范读视频,后引导学生思考:
听完后你都知道了什么?你觉得刚才的这位叔叔说得怎么样?
2、生自由汇报,师顺势指导学生学会倾听、捕捉信息和读书。
师过渡: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读书就应该像说话一样自然。其实刚才你们所听到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叔叔已经读得很棒了,那你们想不想像叔叔那样把课文读好?等你们读完课文,老师还准备了三道关,大家敢不敢闯关?来,请看要求。
3、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
(1)自由大声地读读课文,注意将生字词读准,将句子读通顺,同时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读书时,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通过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与同学交流等方法来解决。
4、检查自读,勇闯三关。
第一关:“我会读词语”
课件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读,齐读,师相机纠错并引导交流对难懂词语的理解。
第二关:“我会读课文”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相机纠误,适时强调:“缆、款”是前鼻音,“封、逛”是后鼻音,“阅、蜘”是整体认读音节。
第三关:“我来说大意”
课件出示提示,指名补充概括,师归纳(从结构、工作原理和作用三方面)。
国际互联网就像一张......网包住了整个地球,它有的是通过无数条看得见的......和......来连接,还有的是通过看不见的......来连接,其中包括了文字、图像、声音等,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因为上面可以......、......、看电影、聊天、购物……可以说它现在与我们......了。
板块三:再读寻奇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互联网奇妙的语句,可以在句子旁边做批注,写下自己的感受。
2、指名汇报。
预设:“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只巨型的蜘蛛……网”。
(1)生汇报,谈感受(师相机板书“大”)。
(2)指导朗读。
预设:“不过,这张网是通过无数条……村”。
(1)生汇报,谈感受(师相机板书“快”)。
(2)指导朗读。
预设:“国际互联网上的内容非常丰富……送到家中……”
(1)生汇报,谈感受(师相机板书“多”)。
(2)指导朗读。
板块四:学习写字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课后要写的生字,并请学生说说最易写错的字。
2、师范写,生描红,练写(配乐),展示。
板书设计:奇妙的国际互联网大快多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优秀教案优秀2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中引号及某些关联词语的表达作用。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感悟、体会其奇妙之处。
3、认识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感悟、体会其奇妙之处。
教学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
2、指导读题:谁能把国际互联网的特点读出来呢?(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奇妙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换成“奇特、奇怪”呢?
3、平时哪些同学上过网,你们在网上都做过什么?看来国际互联网对同学们很有吸引力。关于国际互联网,你最想知道什么呢?
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确实很多,的确国际互联网是十分奇妙的,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揭开互联网奇妙的外衣。
二、了解国际互联网的样子之奇妙
(一)阅读课文了解奇妙表现在哪些方面?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认真阅读课文2、3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从几个方面介绍了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之处?同桌之间可以讨论讨论。
2、三个方面:(样子大、速度快、用途广)
(二)具体讨论样子大
1、说国际互联网大,课文是怎么比喻的?
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只巨型的蜘蛛,织成了一张团团包住整个地球的“大网”,那该是怎样的情景啊!国际互联网就像这张包住地球的“大网”。
2、地球有多大?地球的表面积大约是五亿一千零一十万九百三十四平方公里,的确很大。
板书:大
3、看看课文还有哪些词描述其“大”的。
不过,这张“网”是通过无数条“线”把亿万台电脑连接起来的。
无数条亿万台
(3)指导朗读:国际互联网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连接亿万台电脑,把整个地球团团包住,是多么神奇啊!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吗?
(三)具体讨论速度快
1、国际互联网巨大无比,十分奇妙。为什么说它速度快呢?
出示:这些“线”上飞速流动着文字……地球村。
1、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它传播信息的快捷呢?找到有关语句做上记号。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导:
①利用国际互联网邮递信件,其速度之快。
从哪里知道利用国际互联网邮递信件速度非常快?(几秒钟)
(课堂演示发送邮件)
②出示:我们还可以在网上和亲朋好友通电话,电脑里不仅能传来对方的声音,还能显现他的形象。虽然对方远在天涯,却让人感觉近在咫尺。
a、自由读一读,从中你又能体会到国际互联网奇妙在什么地方?
b、把你的感受跟同桌交流一下。
c、指名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
d、出示:
电脑里不仅能传来对方的声音,还能显现他的形象。
电脑里不仅能显现他的形象,还能传来对方的声音。
能否作这样的改动?为什么?
提示:“传来对方的声音”和“显现他的形象”哪一个更能说明国际互联网的“奇妙”?
师:“不仅……还……”这个关联词,后者表达的意思比前者更进一层。
e、谁能通过朗读把这种递进的意思表达出来。
③出示:虽然对方远在天涯,但是却让人感觉近在咫尺。
a、师:很远很远,用一个词来形容就叫——“远在天涯”,它有个反义词叫——“近在咫尺”。前后的意思不一样,所以用了“虽然…但是…”。强调前面的意思还是后面的呢?一起读这一句,把强调后面的意思读出来。
b、想象一下,当你坐在电脑前,在网上和亲朋好友通电话,对方虽然跟你远隔天涯,却让你感觉近在咫尺,那是多么奇妙的一种情形啊!因此,课文中说。
④出示:国际互联网似乎把一个庞大的地球都缩小了,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真像一个“地球村”。
互联网为什么运转的速度如此快呢?(因为连接这张网的不是普通“线”而是。
这些“线”有的是看得见的电缆、光缆,也有的是看不见的无线电波。
电和电波的传输速度达到每秒30万公里。
(四)具体体会用途广
1、默读第三自然段,哪一句集中反映国际互联网用途广?
出示:国际互联网上的内容非常丰富,各种知识、各类信息无所不有。
齐读。师:这一句就是中心句。
板书:广
师:读书就要这样,把厚的书读薄,把长文章读短,把一段话读成一句话,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这是一种本领。
2、国际互联网到底有哪些用途呢?
(1)学生朗读,教师概述:人们可以在网上读新闻、听音乐、看电影,可以和天南海北的朋友聊天、游戏;可以在家里听老师上课,或者在网上查阅资料,并向国内外专家请教;还可以在家里上班、开会;甚至可以足不出户逛“网上商场”,用“电子钱包”付款,让商店把东西送到家中。
(2)读一读,课文是如何将这么多作用连起来写的?(五个可以) 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这种关系表达出来。
(4)国际互联网就这几方面的用途吗?课文中用什么告诉我们还有许多用途?
(6)你知道国际互联网还有哪些用途吗?请用“可以……”这样的句式写在省略号的旁边。
(7)指名交流。师小结:读书就要这样,要会联想会思考,会把短文章读长,把薄的书读厚。这又是一种本领。
(8)老师这里也为大家提供了互联网的几种功能。
出示:
老师将每天的作业及时发送到家长的手机上
汇集世界各地的名医对疑难病症进行会诊
随时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重大事件
如果请你用“可以……还可以……甚至可以……”这种句式来排列,该怎么说?
小结:上述三个方面,哪一项功能最为神奇,同学们可能有各自的`理解,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懂得了说话要按照一定的顺序。
(9)也许,国际互联网还有许多功能还未被人们开发利用,你希望它还可以为人类提供什么服务呢?
同桌交流后指名交流。
(10)小结:是的,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便利。它的魅力,就在于无限的可能,无限的发展,无限的创造。也许,未来的你,就是互联网的研究者,开发者;也许,你们中间,就有中国的比尔盖茨。
五、导读最后一段
看来,国际互联网和我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的,课文最后一段这样说(导读最后一段)
说说这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国际互联网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快捷方便,丰富多彩。)
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学了这一课,用一句话谈谈你的收获?
2、是啊,网络构成了一个新的大千世界,包罗万象。有人说,互联网有百利而无一害,可也有人不这么认为。你们是怎么看待的呢?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优秀教案优秀3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理解有关词语,用“奇妙”“甚至”造句。
3、通过反复朗读,理解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以了解有关互联网的知识,指导学生朗读为主。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家有电脑吗?上网了吗?
2、板书课题:奇妙的国际互联网齐读
4、学生质疑:国际互联网是怎样一种事物?它又奇妙在哪里呢?
5、让我们再次读课题,把你的渴望,好奇读出来。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题,学生自学。
2、检查自学
(1)生字卡片正音
(2)联系上下文或理解词语。
(3)分自然段指名朗读。
3、出示问题:
(1)国际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
(2)国际互联网是怎么工作的?
(3)国际互联网与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
4、自学探究: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能回答这三问题的句子,并做上记号。
5、小组交流:同学们能把你自学的结果与同学们交流吗?
三、指导写字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继续研究问题。
3、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文中引号的作用。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国际互联网与我们息息相关。
4、用“奇妙”“甚至”造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词语。
2、上节课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
二、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1、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国际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呢?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
3、指名读,出示: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只巨型的之珠织成了一张团团包住整个地球的“大网”……起来的。
(1)齐读
(2)国际互联网有什么特点呢?(大)它像什么?(巨型的蜘蛛网)
(3)你从哪个词语体会到它的大呢?(巨型、团团包住、大网、无数条、亿万台)
(4)我们再次用朗读体会这张团团包住的巨大的网。
(5)国际互联网看不见,摸不着,请你听老师的朗读,并且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把这张能把地球“团团包住”的神奇的网。
(6)让我们再一次体会一下这张神奇而巨大的网。(齐读)
(7)这里的“网”是指一般的网吗?那它指什么?(国际互联网);这里的“线”是指一般的“线”吗?
(8)“网”不再指普通的网,“线”不再指普通的“线”,它富有了新的含义,所以要在“网”和“线”上加双引号,这篇课文里的很多词语都加上了双引号请你注意那是表示特殊意义。
(9)引读:这里的线不再是指普通的线,这里的线有的是看的见的......;也有的是看不见的......,这些“线”上飞速流动着......、......、......它们能够在短短的几秒钟内跨过......传到......
理解“地球村”,说说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2、同学们,国际互联网是怎么工作的呢?
(出示)国际互联网是看得见的......、......看不见的......来传递文字、声音、图象等信息的。
(1)情境体验,了解关系。
学到现在我们也比较累了,来轻松一下。
(2)现在老师不是你的老师了,角色变一变,就当一回你们的奶奶吧,行不行?
(3)前几天,我收到悉尼朋友的一封信,看完信,我就拿出信纸,准备写回信。我儿子在一旁就嚷嚷开了:“妈,都什么年代了,干吗不上网,发电子邮件啊?”“年轻人什么都爱赶时髦,什么网不网的,写封信,老朋友照样能收到。孙子、孙女们,是奶奶有道理呢,还是你爸爸有道理啊?
(上网发电子邮件只要几秒钟,速度快)
要速度快,成啊。我不写信了,打个电话,也只要几秒钟就能听到老朋友的声音了?
(如果你上网,在网上和亲朋好友通电话,不仅能传来对方的声音,还能显现他的形象呢!)
是吗?那可太奇妙了,我还真想看看几十年未见的老朋友如今是什么模样了?我年纪大了,出门诸多不便,我能在国际互联网上看到我最喜欢的京剧吗?我能买到我所需要的日用品吗?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我能在网上学到英语吗?那国际互联网还真是无所不能了,怪不得这篇课文的'题目就叫(齐读)
3、训练语言,发挥想象。
(1)既然国际互联网那么奇妙,还是让我们到互联网上看看吧,看看我们可以在网上获得什么呢?(齐读第三小节)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国际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方便的呢?你从哪个符号看出五个方面呢?
(3)那就让我们再次体会一下国际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极大的方便。
引读:人们可以……(这是娱乐)
可以和……(这是休闲)
可以和……(这是学习)
还可以……(这是工作)
甚至……(这是生活)
“……”这说明了什么?(国际互联网还可以为我们做很多事。)
(4)你知道那些呢?(网上会诊、网上交易、网上下棋、网上储蓄)
(5)当然还有很多功能有待于同学们去开发,网络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在你们中间也会出现举世瞩目的彼尔盖茨。
(6)国际互联网给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娱乐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可以这样说,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有了……(引读)
4、总结:同学们,《奇妙的国际互联网》这篇课文,从互联网的结构、它是怎么工作的以及它与人类有什么关系,但这只是网络知识一个很小的方面,犹如冰山一角,所以就需要同学们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三、作业:
1、用“奇妙”“甚至”造句。
2、朗读课文。
4、搜集资料
板书:
纵横交错
巨大无比
奇妙的
构造神奇
传输迅速
国际互联网
信息快捷
生活方便
极大方便
巨大作用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优秀教案优秀4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奇妙”、“甚至”造句。
3、通过反复朗读,理解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家有电脑吗?上网吗?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篇与最脑有关的新奇有趣的课文,就是“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板书课题)
二、设置疑问,初读课文。
1、“国际互联网”是怎样一种新事物?它奇妙在哪里呢?带着这些问题,下面大家自读课文,同时要做到以下几个要求。
小黑板出示:
⑴开火车读,并同时指导生字的读音。
⑵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词语的含义。
3、教师范读。
二、指导写字,课堂描红。
指名问: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两遍。
2、自己从课文中找8个词语抄两遍。
第二课时
一、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听写词语:邮递蜘蛛奇妙甚至咫尺
同桌互批,及时了解掌握情况。
二、剖析课文内容。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思考“入网”、“上网”、“网”为什么加上引号?
第一句是什么句子?应该怎样读?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2、精读2、3自然段。
⑴课文中的“网”是指什么?
⑵国际互联网到底奇妙在哪儿?(小组讨论)
指名回答。
⑶国际互联网是怎样构成的?它又有什么功能呢?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一下。
先自己说,再指名回答。
板书:“大网”包住地球,“线”通过飞速流动跨过万水千山传到各地电脑)
为什么用“想象”?
“线”是指什么?又有什么功能?
过渡第2自然段第5、6句。
应怎样读?
指名读并作评议。
齐读。
作者举了一个什么例子来说明国际互联网的功能?
悉尼在什么地方?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
应怎样读这一句?
齐读。
⑷出示:我们还可以在网上……“地球村”)一段。
找出关联词语,并思考关联词说明了什么?
“缩小”和“地球村”说明了什么?这儿哪句是比喻句?哪句不是?为什么?
应怎样读这句话?
指名读。
⑸齐读第2小节,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
⑹指名读第3小节。
①划出能概括第三小节意思的句子。
②理解“无所不有”的含义。
③连用“可以……可以……可以……或者……还可以……甚至可以……”说明了什么?
应怎样读?
齐读。
3、第4自然段。
⑴指名读。
⑵联系上下文理解“息息相关”一词的含义。
⑶这一自然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⑷你准备怎样读?指名读。
三、找出课文中加引号的词语。
小组讨论为什么加引号。
指名汇报。
四、漫谈。
小组讨论为什么说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
指名发言,教师归纳小结。
五、布置作业。
用“奇妙”、“甚至”造句。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优秀教案优秀】相关文章: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教学反思04-14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奇妙的杯子》09-29
奇妙的眼睛教案03-14
奇妙的口袋教案02-20
奇妙的影子教案03-24
奇妙的光大班教案01-22
小班奇妙的圆教案02-02
大班教案《奇妙的水》02-04
《丰碑》的优秀教案12-31